第六百六十四章 我還像個秀才嗎?

宋襄公入閣後,其廣東巡撫一職由廖瑞祥接任,廣州知府王章鈞則升任廣東布政使,餘下官員依次晉級。

內閣及六部通政使司等大九卿衙門均設在總督衙門,其內格局稍作變動,一切從簡。小九卿衙門則在總督衙門四周僻了一些原先的官衙簡設,這衙門格局自然比不得崇禎朝,也比不得弘光朝,畢竟南都本就是大明兩京,各部衙門設置一應俱全,兩百餘年下來,不說內在,門面肯定好看,是廣州所不能比的。但比起永曆朝廷來,廣州這新鮮出爐的唐王朝廷卻是要好的多,至少衙門看着是小,辦公場地有限,人員配置也少,可至少安定,不像永曆朝那樣東搬西遷。當年永曆朝廷在安隆時,不少衙門可是直接設在茅草屋裡,別說六部九卿了,連內閣都是個泥糊的衙門。

周士相已是竭力所能按唐王的意願將朝廷機構設立起來,唐王也沒辦法再要求他做多少,畢竟天下大半國土還淪陷在韃清手中,廣東經這十幾年兵災,境內也是滿目瘡痍,就這即將升格爲行在都城的廣州城,百姓數量也不過纔剛剛恢復到二十萬。條件有限,唐王自知周士相已經做的很好。

小九卿名單送來的第三天,郭之奇代表唐王來了兩次,目的是和周士相協商六部侍郎的人選。

言語中,輔大人對於小九卿沒有周士相夾袋中人表示歉意,但又說小九卿無關要害,唐王點那些人出任小九卿,只是表明自己仍是永曆臣子的態度,對周士相這邊沒有猜疑提防之心。不知是唐王有過交待,還是郭之奇自己的決定,他很肯定的告訴周士相,唐王監國之後,軍政大事仍是以周士相意見爲肯,朝廷和唐王不會橫加干涉。對此,周士相自是誠惶誠恐,說殿下既已監國,朝政之事自當由殿下全權處置,身爲臣子的他,如何敢擅權自專。

周士相所言是真是假,他有數,輔大人也有數,二人心照不宣,默契的沒有再提有關小九卿人選的事。

對於自己從永曆朝廷大學士搖身一變爲唐王政權的內閣輔,郭之奇倒沒有多少愧疚永曆皇帝的言語。若說大學士在唐王未監國前是沉默,現在則是活躍。不得不說郭之奇也確是個有本事的,到廣州不過數日,朝廷的大小章程他都弄了出來,一些方面甚至比周士相軍帥府裡的人鼓搗出來的更好。

郭之奇提到了一些名字,都是從前永曆朝廷任命的官員,他的意思是唐王認爲這些人材堪可用,眼下朝廷正是用人之時,不妨委他們重任。

周士相笑而不語,問輔大人意下如何。郭之奇點了兩人,隨口說起他們當年事蹟,言辭中也是很讚賞的。

周士相不動聲色聽着,在郭之奇以爲他也認可這些人時,周士相卻拿出一張寫有人名的名單遞與他。

郭之奇接過看後,臉色有些難看。因爲紙上這六個人名都對應了各部,顯然這是周士相認可的六部侍郎人選。

名單是周士相想了半天方確定的,有道是書到用時方恨少,他這會卻是人到用時方恨少,夾袋裡可信的文官人選真是太少,以致他一時之間竟是找不出多少可用之人。

最終,他定了六人。六人中,禮部侍郎竟是由洪承疇的兒子洪士銘擔任;兵部侍郎則由周士相的六官兵官董常清擔任;戶部侍郎則由郭紹出任,刑部侍郎爲徐應元,工部侍郎爲軍械局大使的程漢斌,吏部侍郎則是桂永智。

六人中,徐應元和郭紹都是舉人出身,眼下雙雙被扣在安南。洪士銘的出身自是不用多說,董常清是惠州生員,潮惠大戰進言有功。程漢斌則是北來相投,于軍械有大見解大用,其任工部侍郎主管軍械製造再是合適不過。而那桂永智原先是滿清兩廣總督李率泰的幕僚師爺,算是半個參謀,他原先就在六官中當吏官,對於太平軍文武官員資料頗是熟絡,出任吏部侍郎也算是物盡其用。

六個人名下面則是一個“左”字,一目瞭然,周士相這是要六人皆出任各部的左侍郎。六部除堂官尚書外,便各有兩侍郎,明制以左爲尊,這左侍郎自然便是僅次於尚書的部中大佬。而現在唐王政權的內閣學士都兼着六部堂官,換言之,這六個左侍郎纔是六部真正的主事者。

周士相對郭之奇的臉色變化只當未見,笑着問道:“閣老以爲這六人可當其用?”

“怕是資歷淺薄了些。”

郭之奇知這事沒法反對,誰讓唐王把小九卿全給欽點了,一個都沒給周士相,現在周士相自己弄六個左侍郎出來,看着頗有點針鋒相對。沒有辦法直接反對,輔便委婉的提出了這份名單的最大缺陷,那就是這六人都太年輕,資歷也太淺,最大的桂永智也不過才四十許歲,且還是降人,如何能做得了大明朝的六部侍郎。

周士相輕笑一聲:“閣老這話說的,我這國公也很年輕,也無什麼資歷,莫不成我該向朝廷辭去這國公?”

“粵國公一言驚醒夢中人,是咧,細算下來,老夫也有何資歷出任輔。”

郭之奇知道周士相是鐵定要這六人出任左侍郎,便也不做無用功,笑着起身向周士相告辭,去將名單給唐王殿下看。

郭之奇走後,後廳走出四人來,卻是剛剛成爲武淵殿大學士的宋襄公東閣大學士的袁廓宇及桂永智和董常清二人。

袁廓宇一臉諂笑的向前道:“大帥,唐王殿下這幾日可是用了不少心思。”

周士相看了眼袁廓宇,笑着搖了搖頭:“其實殿下此舉也沒有什麼可指摘的,將心比心矣。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啊。”

宋襄公忽的開口道:“北伐在即,若唐王一直見疑大帥,此事如何解決?”

這話讓袁廓宇他們都是心中一凜,不約而同看向周士相。

周士相笑了笑,沒有回答宋襄公的話,而是問他們道:“你們現在看,我還像個秀才嗎?”8

...

第七百二十五章 蒙古韃子請我們做事?第九百四十九章 擁清伐明 下第九十九章 保證第三百七十四章 靖南王福晉第一千七十五章 幾萬對幾百第八百八十三章 費揚古,我們回老家吧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五軍都督第三十五章 民心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帥父!第九十章 情報第一千三十八章 衣冠不改生前制,名姓空留死後詩第五百五十六章 線國安大軍突進第三百九十一章 格格墳 韃子墓第五百零九章 梧州城破 上第五百三十一章 兵向桂林第九百二十一章 公主也是穿越來的?第二百三十四章 決戰 四第一百三十三章 絕望第一千四十四章 名不正言不順第一百八十五章 局面 上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法西斯的幽靈第二百二十三章 處置?第四百二十六章 廣東來人第八百三十四章 藩主,我的罪過贖了麼!第九百三十六章 思明者未必不忠第四百零六章 廣東怎麼辦第六百零八章 野戰軍團第三百七十五章 大把的人質第四百八十六章 虞美人第二百二十七章 白髮老將第四百五十八章 愛新覺羅沒有孬種第一百二十七章 心氣第七百一十一章 盼公速至第七百八十六章 還都 親王 公主第七百八十一章 拔毒瘤第九百零七章 探花郎執騎第七百七十二章 太后,江寧丟了!第一千零七章 誰是螳螂 誰是黃雀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獵頭令第七百五十六章 金陵 四第一百八十八章 水火第六百零四章 我投王爺 非投滿清第六百八十二章 吳三桂的好心第三百零五章 伐清如伐樹第七百九十八章 強渡第四百二十七章 延平拒兵第一千二十九章 經濟越發達,糧食就越少第一百七十三章 攻守 十二第二百五十七章 進軍第七百一十一章 盼公速至第一百一十五章 招兵第七百九十一章 漢將第三百九十九章 唐三水倒戈?第十章 官員第一百八十七章 鹽貨第一千三十二章 保天下還是保國第九百六十六章 怎麼,你不賣?第七百五十章 憑你也想殺老子!第299章 良將吳6奇第二百五十六章 渡江第八百八十六章 砍首唱名第五十九章 開刀第一千九十五章 江南平亂第八百一十章 將來,我們再做了斷!第二百七十七章 成軍 下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清軍和關寧軍哪個強?第九章 土匪第三百一十四章 陳公,我爲你報仇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你我父子戰個痛快第四百零七章 漢人的東西學不得第一百七十章 攻守 九第三百六十七章 大明兵進城了!第二百零七章 兄弟第九百章 從龍功臣第一百六十三章 攻守 2第三百三十九章 恃功要挾朝廷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我是漢人第九百八十五章 內戰不可避免第八十九章 措施第五十三章 別追第二百六十一章 議政王大臣會議 上第五百九十四章 陣營第一百五十七章 奴才第九百六十五章 媽媽走不得第三百零五章 伐清如伐樹第一千五十五章 勿謂言之不預第九百八十一章 勸降李國英第六百零二章 以他族之血養我族之兵第631章 先拜孝陵者爲天子第一千四十三章 皇帝沒了,怎麼辦?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殿下須馬上成親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清不會亡第八百一十八章 先入城?先謁陵?第六章 敬佩第七百六十七章 永曆歸國 下第七百五十一章 親王與驢第七百一十二章 心腹大患第十一章 朝廷第七百五十四章 金陵 二第三百三十五章 朕要看看將士們
第七百二十五章 蒙古韃子請我們做事?第九百四十九章 擁清伐明 下第九十九章 保證第三百七十四章 靖南王福晉第一千七十五章 幾萬對幾百第八百八十三章 費揚古,我們回老家吧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五軍都督第三十五章 民心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帥父!第九十章 情報第一千三十八章 衣冠不改生前制,名姓空留死後詩第五百五十六章 線國安大軍突進第三百九十一章 格格墳 韃子墓第五百零九章 梧州城破 上第五百三十一章 兵向桂林第九百二十一章 公主也是穿越來的?第二百三十四章 決戰 四第一百三十三章 絕望第一千四十四章 名不正言不順第一百八十五章 局面 上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法西斯的幽靈第二百二十三章 處置?第四百二十六章 廣東來人第八百三十四章 藩主,我的罪過贖了麼!第九百三十六章 思明者未必不忠第四百零六章 廣東怎麼辦第六百零八章 野戰軍團第三百七十五章 大把的人質第四百八十六章 虞美人第二百二十七章 白髮老將第四百五十八章 愛新覺羅沒有孬種第一百二十七章 心氣第七百一十一章 盼公速至第七百八十六章 還都 親王 公主第七百八十一章 拔毒瘤第九百零七章 探花郎執騎第七百七十二章 太后,江寧丟了!第一千零七章 誰是螳螂 誰是黃雀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獵頭令第七百五十六章 金陵 四第一百八十八章 水火第六百零四章 我投王爺 非投滿清第六百八十二章 吳三桂的好心第三百零五章 伐清如伐樹第七百九十八章 強渡第四百二十七章 延平拒兵第一千二十九章 經濟越發達,糧食就越少第一百七十三章 攻守 十二第二百五十七章 進軍第七百一十一章 盼公速至第一百一十五章 招兵第七百九十一章 漢將第三百九十九章 唐三水倒戈?第十章 官員第一百八十七章 鹽貨第一千三十二章 保天下還是保國第九百六十六章 怎麼,你不賣?第七百五十章 憑你也想殺老子!第299章 良將吳6奇第二百五十六章 渡江第八百八十六章 砍首唱名第五十九章 開刀第一千九十五章 江南平亂第八百一十章 將來,我們再做了斷!第二百七十七章 成軍 下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清軍和關寧軍哪個強?第九章 土匪第三百一十四章 陳公,我爲你報仇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你我父子戰個痛快第四百零七章 漢人的東西學不得第一百七十章 攻守 九第三百六十七章 大明兵進城了!第二百零七章 兄弟第九百章 從龍功臣第一百六十三章 攻守 2第三百三十九章 恃功要挾朝廷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我是漢人第九百八十五章 內戰不可避免第八十九章 措施第五十三章 別追第二百六十一章 議政王大臣會議 上第五百九十四章 陣營第一百五十七章 奴才第九百六十五章 媽媽走不得第三百零五章 伐清如伐樹第一千五十五章 勿謂言之不預第九百八十一章 勸降李國英第六百零二章 以他族之血養我族之兵第631章 先拜孝陵者爲天子第一千四十三章 皇帝沒了,怎麼辦?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殿下須馬上成親第三百八十六章 大清不會亡第八百一十八章 先入城?先謁陵?第六章 敬佩第七百六十七章 永曆歸國 下第七百五十一章 親王與驢第七百一十二章 心腹大患第十一章 朝廷第七百五十四章 金陵 二第三百三十五章 朕要看看將士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