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八章 千秋史冊憑誰作

廣西發來具體戰報後,周士相激動之餘親自賦詩一首,名《大捷》。

“大廈危頹洛邑亡,天南尚有孝忠鄉。

旌旗一舉山河動,戰鼓齊鳴四海揚;

子弟爭先不畏死,三軍奮起未愁傷。

千秋史冊憑誰作,碧血書成萬世芳!”

詩作成後,桂永智當場就驚歎大帥果是文武雙全,此七律有唐人出塞詩之風,必定留傳千秋萬代。

兵部官董常清再三品讀,心中卻給大帥這詩判了箇中等,畢竟大帥只是個秀才,能做這等詩作已是難得。當然,心裡對桂永智的溜鬚拍馬不以爲然,嘴上卻是跟着欣賞連連的。做人嘛,可要圓滑一些,難得廣西大捷,大帥心情大好賦詩一首,這又不是詩會,一定要分出個優劣,做屬下的沒道理潑冷水,真這麼做了,可是大大的渾人。

駐肇慶的第八鎮將、鎮國將軍朱統和肇慶知府,原凌海將軍陳奇策的幕僚胡德玉等人對於周士相這首七律也是一個個讚賞有加,朱統是發自內心的讚賞,他雖是宗室,可實際也是不通文墨,對於文人向來是敬仰的很,對於能寫詩的更是佩服的不得了,所以在他眼裡,哪怕這詩寫的狗屁不通,可只要能把一個個字拼起來就是大本事了,因爲這件事他這個鎮國將軍可做不了。凡是自個做不了的事,別人能做到的,朱統對此的態度一律是佩服有加。

胡德玉是老官油子,對於馬上就成爲齊王的周大帥詩作,那自是發自“肺腑”的誇讚,並且還當場厚着臉皮向大帥討這詩作親筆,看模樣似是打定主意要將這大帥親筆當傳家寶傳下去了。

對於這幫人或真心或假意的馬屁,周士相卻是嘿嘿一笑,若不是實在不好意思,把後世太祖的詩作隨便借來一些,包管這些傢伙真也好,假也好,都要驚掉下巴的。便那句“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又或“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可都是千年未有之好句。可惜,自己無太祖之雄才,放眼千古,太祖之才,舉世無雙,於國之助,天地難尋。

打了大勝仗,心情又大好,周士相便大手一揮,生平首幅墨寶便落在胡德玉手中,把桂永智等人眼紅的不得了。董常清巴巴的看着胡德玉把大帥那不算好看的墨寶收起,眼珠子轉來轉去,可到嘴的話還沒說,胡德玉便眼珠一翻,神情動作明白無誤告訴他——先下手者爲強,你省省吧。

正值相勸唐王監國卻得報大捷,自是佳音,文武皆賀,都道廣西大捷正是上蒼送於大明之福音,此大捷也正是上蒼要請唐王監國之意,也是唐王順天應人的最好證明。

捷報快馬飛傳文村,唐王得此大捷奏報後也是歡喜異常,難得命夫人去村中屠戶家割了八兩豬肉,一頓竟是吃了兩碗米飯,喜得唐王夫人差點落淚。須知自廣州大難以後,唐王可是許久不進葷腥,前些年文村軍民艱難之時,更是接連數月以糠米瓜皮果脯,導致唐王身體嚴重營養不良,落下不少病。這兩年形勢變好之後,才難得吃上大米,進些葷菜,饒是如此,唐王也不肯吃多,往往三五日才命人割上三四兩肉,每嘗一筷都回味許久。

此時聚集在文村的兩廣官員及隨從近千人,這些人中大半都是清朝降官,見着唐王夫人自個往屠戶處買肉,都是驚詫,再想自己這些年所爲,一個個均是萬分慚愧,對唐王油然而生敬意。一時間,文村上空滿是對唐王的讚不絕口聲,勸進之風更烈,甚至有人提出索性擁唐王登基爲帝,自此改元,以示新氣象。這提議竟是得到不少官員贊同。

因潮惠兩府災情嚴重,廣東巡撫宋襄公已於日前回廣州部署指揮救災具體事項,所以留在文村的廣東地方最高官員是由剛剛從香山知縣提爲布政使司左參政的廖瑞祥和廣州知府王章鈞;廣西方面,巡撫邵九公分身無暇,便派左布政使張自昌和南寧知府謝君爲代表前來;湖廣方面則以偏沅巡撫袁廓宇爲首。這些人中除了廖瑞祥是因寫了“反詩”被拿入大牢待死的死囚犯出身,其餘諸官無一不是降官,導致大明建國兩百餘年來首次出現罕見一幕——一幫降官擁立大明的藩王。

廣東、廣西、湖廣三省太平軍實際控制區域的地方官員都派人前來,周士相從肇慶動身前往文村時,夔東方面的代表,忠貞營監軍太監潘應龍、永曆朝廷任命的總督川楚部院大臣洪育鰲和荊國公王光興、皖國公劉體純、歧侯賀珍已經先行出發前往文村。

潘應龍和洪育鰲執意先去文村拜見唐王的目的是他們二人都是由永曆朝廷委任,而現在他們參與太平軍勸進唐王監國是爲了大局着想,但這不代表他二人就此和永曆分道揚鑣,亦或走上了反對永曆的道路。即便洪育鰲是隆武帝信重,一手簡拔出來,但不管怎麼說,他都是永曆朝廷任命的部院大臣,哪怕他再對唐王親近,名義上總得避諱些什麼,以免落人口實,所以從湖廣出發這一路,包括見周士相,洪部院的表現都很低調,一般都是由潘應龍代表他二人說話。

此次先行往文村見唐王,潘洪二人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唐王監國以後對於棄國出逃在緬邦的永曆皇帝如何處置,將來中興以後,又如何對待永曆皇帝。這件事情十分重要,重要到他們都不能從別人口中聽到唐王的態度,而必須親自往文村和唐王面談。

王光興早在李來亨、劉體純他們召開應城大會前就秘密向周士相上了投效書,這一次他和劉體純、賀珍一起前來廣東,一來是自己這個永曆朝廷冊封的荊國公還有些份量,參與勸進好看些。二來便是來見恩主周士相的。柳州一見,周士相對王光興頗多誇讚,言語很是勉勵,言下有意王光興將來可多些地盤,太平軍也會對王光興部加大援助,此舉讓王光興大是興奮。談話中提及自己兄長之死,周士相更是起身拍案,說道他日北伐中原之時便是荊國公爲兄長復仇之時,這讓王光興當場就眼紅,就差哽咽連連。周士相見了,自又是好生寬慰,言語中也不禁提起了自家父母妻兒大仇,結果數語之後,兩人竟都是心生同感,雙雙落淚。

劉體純和賀珍沒那麼多心思,他二人是順軍餘部,當年順軍也是由隆武帝招撫,所以對於隆武帝的親弟弟唐王,忠貞營並無排斥,且老夫人又力主忠貞營不能忘恩,所以這次他二人代表忠貞營和搖黃十三家前來,只爲勸立唐王監國,早定大局,並無其他心思。另外,則是要在唐王監國大局定下後,和周士相談判湖廣所屬,及忠貞營和搖黃十三家在唐王政權中的位置安排。這些都是切關利益之事,容不得半點含糊,也是應有之意。

各路人馬和捷報一同前往文村,太平軍方面,駐廣東的太平軍第一鎮鎮將葛義、第三鎮鎮將蔣和也從各自駐地出發前往文村。他二人可是太平軍的老人,周士相手下的大將,雖還只是鎮將,但現在周士相已編組北伐軍,可想不久以後,隨着北伐軍的進展,這兩人必定會再次加官進爵,有望成爲獨當一面的大將。周士相讓這兩個大將一起往文村參與勸進,也是顯示其部太平軍對於唐王的忠誠和歸心。

欽州方面至今毫無動靜,太平軍要擁立唐王監國的風聲早就傳到了兩廣總督連城壁和四府巡撫張孝起耳中,永曆皇帝棄國出逃的消息他們也從不同途徑予以確認,但這一個總督和一個巡撫就是不肯來臺山,欽州恍若世外桃源般,竟是與世無爭了,天知道這督撫二人是怎麼想的。

葛義來時曾請示周士相,是否出兵將欽州攻佔,如此也可從欽州派兵攻擊安南北部地區,和海上的遠征軍配合,迫使安南交出扣押的永曆朝臣和大長公主、徐應元等人。另外直接將連城壁和張孝起押到文村去,不管他們願不願意,都得在勸唐王監國章上署名,這樣永曆朝廷在兩廣、湖廣的的所有官員全都參與唐王監國事,唐王監國更加名正言順。換言之,今後兩廣及湖廣的明軍所屬力量便都尊奉唐王,不會再承認什麼永曆朝廷。(未完待續。)

第八百九十五章 萬歲第八百三十六章 死清妖,頂你個肺!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等着南京大亂嗎?第六章 敬佩第一千四十八章 兄終弟及第八百四十章 眼球 泥牆 血如泉涌第四百七十四章 大將軍到第635章 大丈夫當戰勁敵!第一百二十章 堅城第一千七十章 老闖將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造反了第八百四十一章 都殺了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百戰精兵第一千三十四章 吳三桂安敢害我太上皇!第一百零六章 逃跑第一百六十六章 攻守 5第九百二十五章 人爲財亡 請君入甕第一千五十章 不若去投齊王第五百八十九章 死多少人都得給我頂住第九百五十六章 我兒是探花郎第四百五十五章 時間第一百一十四章 勸糧第三百四十章 朝廷欽差第九百二十章 齊王妃第七百九十九章 蘇州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保衛開封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渡河第十二章 憑證第五百三十二章 說殺你全家就殺你全家第六百四十六章 活捉線國安第三十六章 裹挾第二百四十一章 決戰 十一第四百六十四章 利益集團第一千五十章 不若去投齊王第二百一十章 清妖第六十六章 報訊第七十八章 司禮監第一百零六章 逃跑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鐘山風雨起蒼黃第三百八十三章 我要做親王第三百六十六章 幹了這一票!第三百五十九章 絕地第296 漢軍8大家第七百六十五章 你對得起大清麼!第六百五十九章 天降祥瑞 添啥亂第八十五章 出售第九百二十一章 公主也是穿越來的?第二百六十七章 米行第三百五十三章 滿韃子就在這裡!第二十三章 斬首第五百六十五章 人命不值錢第三十一章 捨命第302章 銀子和糧食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法西斯書社第二百七十七章 成軍 下第五百八十章 消失的明軍第一千零四章 大明不能有兩個皇帝第一百四十六章 地道第五百六十五章 人命不值錢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誰是元兇第一千二十二章 譚詣要幹什麼?第三百七十章 公子快走第三十四章 恐嚇第八百二十三章 擒虎不成 反被虎傷第九百九十五章 上帝與你同在第六百四十七章 腦袋也值錢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滿江紅 大結局第三百九十四章 滾雪球第三十六章 裹挾第九百八十五章 內戰不可避免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後繼有人第一百七十九章 收兵第五百七十章 天時 地利 人和第三百四十八章 帝國主義第十四章 勸說第七百五十三章 金陵 一第九百零三章 又敗了?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造反了第七百八十五章 剖母腸 太子第一百八十九章 絕地第三百三十八章 精忠報國第八百六十一章 我的大明第八百四十二章 陰森恐怖第三百六十一章 靴子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錦衣衛上門第三百零六章 靖南王府的二管事第七百六十五章 你對得起大清麼!第一千七十章 老闖將第626章 恭請唐王監國!第五百九十九章 太歲頭上動土第五百零三章 早知就不降了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穫第一千八十八章 當斷不斷 反受其害第四百二十五章 明朝忠臣何其多第285章 活捉朱由榔第六百六十七章 兩省巡撫第五百八十四章 請一桌飯,來幾桌客第八百六十九章 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第639章 天下無人不識君
第八百九十五章 萬歲第八百三十六章 死清妖,頂你個肺!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等着南京大亂嗎?第六章 敬佩第一千四十八章 兄終弟及第八百四十章 眼球 泥牆 血如泉涌第四百七十四章 大將軍到第635章 大丈夫當戰勁敵!第一百二十章 堅城第一千七十章 老闖將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造反了第八百四十一章 都殺了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百戰精兵第一千三十四章 吳三桂安敢害我太上皇!第一百零六章 逃跑第一百六十六章 攻守 5第九百二十五章 人爲財亡 請君入甕第一千五十章 不若去投齊王第五百八十九章 死多少人都得給我頂住第九百五十六章 我兒是探花郎第四百五十五章 時間第一百一十四章 勸糧第三百四十章 朝廷欽差第九百二十章 齊王妃第七百九十九章 蘇州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保衛開封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渡河第十二章 憑證第五百三十二章 說殺你全家就殺你全家第六百四十六章 活捉線國安第三十六章 裹挾第二百四十一章 決戰 十一第四百六十四章 利益集團第一千五十章 不若去投齊王第二百一十章 清妖第六十六章 報訊第七十八章 司禮監第一百零六章 逃跑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鐘山風雨起蒼黃第三百八十三章 我要做親王第三百六十六章 幹了這一票!第三百五十九章 絕地第296 漢軍8大家第七百六十五章 你對得起大清麼!第六百五十九章 天降祥瑞 添啥亂第八十五章 出售第九百二十一章 公主也是穿越來的?第二百六十七章 米行第三百五十三章 滿韃子就在這裡!第二十三章 斬首第五百六十五章 人命不值錢第三十一章 捨命第302章 銀子和糧食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法西斯書社第二百七十七章 成軍 下第五百八十章 消失的明軍第一千零四章 大明不能有兩個皇帝第一百四十六章 地道第五百六十五章 人命不值錢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誰是元兇第一千二十二章 譚詣要幹什麼?第三百七十章 公子快走第三十四章 恐嚇第八百二十三章 擒虎不成 反被虎傷第九百九十五章 上帝與你同在第六百四十七章 腦袋也值錢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滿江紅 大結局第三百九十四章 滾雪球第三十六章 裹挾第九百八十五章 內戰不可避免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後繼有人第一百七十九章 收兵第五百七十章 天時 地利 人和第三百四十八章 帝國主義第十四章 勸說第七百五十三章 金陵 一第九百零三章 又敗了?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造反了第七百八十五章 剖母腸 太子第一百八十九章 絕地第三百三十八章 精忠報國第八百六十一章 我的大明第八百四十二章 陰森恐怖第三百六十一章 靴子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錦衣衛上門第三百零六章 靖南王府的二管事第七百六十五章 你對得起大清麼!第一千七十章 老闖將第626章 恭請唐王監國!第五百九十九章 太歲頭上動土第五百零三章 早知就不降了第一百一十三章 收穫第一千八十八章 當斷不斷 反受其害第四百二十五章 明朝忠臣何其多第285章 活捉朱由榔第六百六十七章 兩省巡撫第五百八十四章 請一桌飯,來幾桌客第八百六十九章 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第639章 天下無人不識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