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六章 永曆朝官收容隊

徐應元尷尬,陳建卻是沒有同當日沐天波、扶綱等人一樣看不起廣東這行人,反是深以爲然的點頭道:“現在局面危急,既是聖上許了婚,你們去接公主殿下回廣東也沒什麼,要不然萬一殿下有什麼意外,粵國公那顏面也不好看。嗯,便是尋常百姓家,未過門的媳婦有難也是要去救的,況堂堂國公。”

“我等正是此意!”

徐應元對陳建大生知己之意,卻不知這陳建雖是伯爺,其實也是大字不識一個,打小就跟着西大王造反求活,自然不似黔國公沐天波、大學士扶綱他們那般迂腐,有什麼禮教道德之規。在陳建看來,這公主既是皇帝下旨許了粵國公周士相,那他手下人去接這未過門的國公夫人再是正常不過。其他的,卻是沒有多想,所以率性說道:“聖駕就在安寧城中,你們過去接人便是。”

不想徐應元卻是乾咳一聲,一臉爲難道:“伯爺有所不知,聖上不同意我等接人。”

“不同意?”陳建愣在那裡,也覺得怪了,“既然聖上不同意你們接人,你們怎的還要去接人?”

徐應元看着他,沉聲道:“就是因爲聖上不同意放人,我等才決定去接人。”這話可是話中有話了。

“你們?”

徐應元明白了,他看了眼徐應元身後那些執刀拿槍的太平軍漢子,忽的笑了起來,很是佩服道:“倒是敢想敢做,不愧是粵國公的人,有種!不過聖駕那邊有靳統武在,他手下幾千兵都是晉王的舊兵,頗是能戰,想從他們手中把人搶出來,這事有點難辦。”

“就是難辦,所以我等才決定要辦。”徐應元笑了笑,很是誠懇的向陳建求教道:“不知伯爺有什麼好法子能幫助我等?”

陳建哈哈一笑道:“我正頭疼就這麼空手去投粵國公怕有點不好,弄不好就受冷落坐冷板凳,現在倒是不頭疼了說實話,這雲南是保不住了,聖駕那邊也危險,去四川也窩囊,倒不如去廣東跟你家國公幹這事我幫你們,做土匪還得納個投名狀呢,我這投名狀便是給你家國公千里送親了。”

聞聽陳建願意相幫,且還願意去廣東,徐應元立時大喜,忙拱手作輯答謝。郭紹卻是有些不信,暗道陳建就這麼五六個人,自身都難保,怎還能幫他們去搶公主。陳建看出他疑問,輕笑一聲,道:“晉王是下令拿了我,也奪了我的兵權,不過我若回去,我那些兵還是聽我的。”

邊上丁勇也點頭道:“咱們蜀王府的兵哪裡真甘心聽那靳統武的,先前靳統武個王八蛋把我們騙去,突然發難拿下我們,下面人都還矇在鼓裡呢。我們真回去,咱們手下的兵還能幫着他靳統武對付我們不成!這事沒二話,兄弟們幹了!”

另幾個蜀王府的將校也沒有二話,若不是太平軍的人相救,他們還能有命?現在既然陳建決定帶着他們去投太平軍,那搶公主這事他們自然是當仁不讓了。

“事不宜遲,你們速與我去安寧。”

陳建說幹就幹,當下就請徐應元他們分出幾匹馬來,一行人快馬向安寧城趕去。路上卻又撞見一大羣從安寧跑出來的官員,其中幾人陳建識得,卻是戶部侍郎萬年策、大理寺少卿劉泌、左僉都御史錢邦芑等人。

戶部侍郎、大理寺少卿、左僉都御史可是六部九卿之一,真正的朝廷重臣,可這會他們不呆在安寧隨駕,卻出城來做什麼。且這些官員不但是自己跑出來,還帶着親人一起跑,有的甚至連官袍都脫掉了,換的一身百姓行頭。

戶部侍郎萬年策看到廣平伯陳建也是大爲震驚,心想這人不是剛叫晉王的人押着出城了麼,怎麼轉眼就又回來了。

“萬大人,出什麼事了,你們怎的都跑出來了?”陳建於馬上問道。

“伯爺莫要再叫我什麼大人了,這官我是不做了。”

萬年策心中發苦,嘆口氣上前實話實說道:“原先我們以爲聖駕是往川中去,哪知半個時辰前,聖上卻突然告訴大夥要往滇西退,大夥覺得往滇西退是死路,對朝廷感到失望,所以便不想再做這官了。尋思着趁清軍還沒來,大夥各自尋個藏身之處避難吧。”

劉沁等官員也上前紛紛訴說對朝廷往滇西的不滿和絕望,有大罵馬吉翔之輩蠱惑聖駕,也有卻是罵晉王爲何也糊塗至此,竟是同意聖駕往滇西去的。

嘈雜聲中,徐應元忽的大聲對一衆官員道:“諸位大人,兵荒馬亂的,諸位這麼個跑法也不是個事,莫說清兵了,就是些土匪強人都能要了各位的命。”

徐應元所說不假,別看眼前這幫官員都是朝廷重臣,可一個個都是文弱書生,別說強人了,就是一個拿鋤頭的老農都能一鋤將他們砸死,所以他們這般跑法肯定不行。

萬年策不識得徐應元,用詢問的目光看着陳建,問道:“廣平伯,這位是?”

陳建一怔,這纔想起自己也不知道這幫粵國公手下的姓名,忙低聲問了,然後對萬年策等人道:“這位是廣東報捷使,粵國公手下的徐應元大人。”

“粵國公的人?”

衆官員這纔想起前番廣東派了兩次報捷使到昆明的事,也有遠遠見過廣東報捷使的官員暗道難怪看着這麼面熟。

“徐大人說的是實情,可我等既已決定不做官了,便不能再隨聖駕去滇西,自是要尋藏身之處,要不然總不能呆在安寧等着清兵過來吧。”左僉都御史錢邦芑道。

其他官員也是七嘴八舌,都是說實在是沒辦法,要不然誰願意就這樣出城來逃難。事到如今,也是走一步算一步了,真碰上土匪強人也只能自認倒黴。

陳建眉頭皺着,也不知如何勸說這些官員,要他們回去吧,人家都決定不做官了,還回去做什麼。眼睜睜的看着他們跟百姓一樣去逃難,卻不知道他們能活下幾個來。

徐應元卻道:“諸位都是飽學之士,又是朝廷棟樑,就如此棄官不做,實是我大明的損失。”

“徐大人的意思是?”

“在下的意思諸位不妨去廣東,我家大帥擁精兵十餘萬,新近又大敗清虜簡親王濟度所率大軍,廣東境內昇平無事,正是百廢待興之時,正是用得着諸位大人本事之時。”

“這”

戶部侍郎萬年策很是心動,可有些爲難道:“廣東離雲南千里之遙,我等便是想去也去不得啊。”

徐應元道:“諸位若信得過在下,可與我等一起返回廣東。”

萬年策點了點頭,道:“徐大人稍等,我與諸位同僚商議下。”

徐應元笑了笑,道:“萬大人請便。”

萬年策將徐應元的意思和一衆官員說了後,立時得到不少官員附和,也有一些卻不肯去,最終,約有四十多名官員願意去廣東。徐應元叫郭紹帶一隊人將他們暫時安頓在路邊幾裡遠的一處村莊裡,待他們搶到公主後便前來會合。

郭紹對徐應元收留這些官員大爲不解,問他道:“徐兄,你把他們帶着幹什麼?”

“大帥要擁立新君,總要講個正統,講個名義,朝廷的架子也要搭建,這些永曆朝廷的重臣若都去了廣東,你說這新君正統不正統?”

“正統是正統,可這些人太是累贅,咱們怎麼帶他們回廣東?廣西那邊可是有清軍的,總不能帶着這幫人闖過去吧。”

“誰說要走廣西了?”徐應元搖頭道:“我來前大帥吩咐過,回程咱們走安南,然後乘海船回廣東。”

“走安南?”

郭紹想了想便沒有再反對,安南是大明的屬國,從安南迴廣東自然不必經過有清軍的廣西,安全問題倒是不必擔心了。

留下郭紹安置這羣從安寧棄官而出的官員後,徐應元和陳建、樑雙虎他們又繼續朝安寧趕。路上卻又碰見吏部尚書張佐宸、少詹事汪蛟等人。張佐宸本就是廣東人,聽了徐應元的勸說自然沒有意見,汪蛟等官員也是走投無路,見吏部尚書都同意去廣東,且還有太平軍的人照應,自然也是沒有什麼意見。

離安甯越近,徐應元他們收容的官員就越多,除了吏部尚書外,又有兵部尚書孫順、禮部尚書程源二位重臣,和先前幾撥官員一樣,這兩位尚書也是對朝廷感到失望棄官不做了的。一番勸說,連哄帶騙再加隱隱威脅,結果郭紹那邊竟然收容了永曆朝廷官員連同家眷近千人,活活成了個永曆朝廷官員收容隊。

棄官不做出城逃奔的官員數量極其嚇人,其中重臣之多更是讓人震駭,但更讓人震驚的是,此刻的安寧城中已是雞飛狗跳亂成了一團皇帝被打劫了。

再有一節結束雲南劇情,視線轉回廣西。有書友說骨頭對永曆和晉王的描繪過於陰暗,在此我想說的是,永曆帝雖身死,但其死前的十幾年表現可謂是一塌糊塗,絕非人君所爲。若歷史重新選擇一個皇帝取代永曆在那十幾年的表現,我相信絕對要比永曆好若干倍。

至於晉王,骨頭敬重他,也始終認爲晉王是我漢人的民族英雄,但是晉王身上的一些弱點和最後兩年做的一些並不太好的事情,也不必諱言,皆爲照史直敘,並無藝術加工成份。

金無足金,人無完人。(未完待續。)

第三百零三章 搶糧食第五百四十五章 三大重兵集團第六百七十九章 糜爛 議和第612章 天子棄國第一百四十四章 報仇第一千零一章 人力錢糧盡控在手第七十九章 首級第一千二十六章 朱由榔之死第七百八十一章 拔毒瘤第八百八十六章 砍首唱名第六百零一章 糧食意味一切第八十五章 出售第五百四十一章 敢於亮劍的漢人英雄第一百三十五章 破營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大帥,您也無後第一千三十五章 乳母第七百二十二章 拿出你們的威風來!第三百八十五章 三天新郎官第二百四十九章 幫助第九百七十八章 督撫一鍋燉第一百九十章 遭遇第八百一十九章 剜心肝 調血酒 祭孝陵第953章 狂生逆法 咎由自取第九百二十九章 官府到底姓什麼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渡河第一百四十七章 水師第六百八十五章 朕不是膽小鬼第二百四十七章 入城第一千四十七章 雷鋒震虜第八百三十二章 瞎子,我們走!第三百二十九章 還有個唐王沒死第五百三十九章 那秀才做的有些過了第六百四十一章 韃子說我是韃子第一千八十三章 請晉王襄助一二第五百五十二章 滿州衣冠滿州帽第279章 上3旗下5旗第七百九十六章 千里大逃奔第九十三章 正黑旗第三百二十章 屠殺是爲百姓好第六百二十五章 你們忘了隆武帝嗎!第一千一十一章 錢多人傻速來第五百五十四章 人心算個什麼東西第九十三章 正黑旗第一千六十三章 玄燁即位第九百三十四章 大清翻不了天第九百零九章 北逃之路第一百九十二章 坐守第一千五十四章 始作俑者,無後第七百六十五章 你對得起大清麼!第三百八十八章 一封家信第七十三章 正軌第一百七十章 攻守 九第四百五十章 金廈之戰第八百一十六章 做李自成還是左良玉?第二十章 風起第285章 活捉朱由榔第三百二十七章 新附兵的麻煩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誰是漢奸第四百六十五章 人口 遣散 備戰第三百零九章 南蠻子太狡猾第二百六十七章 米行第一百七十四章 攻守 十三第一百七十六章 攻守 十五第五百零七章 爲了大清第六百零八章 野戰軍團第一千八十二章 邊外李晉王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假黃鉞第二百四十章 決戰 十第五百五十二章 滿州衣冠滿州帽第七百零一章 刻不容緩第五百三十六章 廣西狼兵第一百六十章 守城第一千四十二章 朕也要死了麼?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後繼有人第六百四十四章 光頭降兵第一百二十五章 和尚第九百三十章 結硬寨 打呆仗第六十四章 清鬼第九十六章 王府第七十二章 營老第296 漢軍8大家第一千七十七章 目標遼東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帥父!第一千七十三章 天下本來是咱闖營的!第七十四章 火藥第一千五十章 不若去投齊王第五百四十四章 擁唐派第八百一十九章 剜心肝 調血酒 祭孝陵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帥父!第一千二十章 朕何其無辜第三百七十六章 廣東的天要變了?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全軍集合 大帥來了第295章 洪承疇的公子第九百八十一章 勸降李國英第一千六十八章 師漢長技以制漢第四百二十九章 堅壁清野第四十八章 敗將第五百三十三章 負隅頑抗第五百四十四章 擁唐派第五百一十八章 我要參加太平軍
第三百零三章 搶糧食第五百四十五章 三大重兵集團第六百七十九章 糜爛 議和第612章 天子棄國第一百四十四章 報仇第一千零一章 人力錢糧盡控在手第七十九章 首級第一千二十六章 朱由榔之死第七百八十一章 拔毒瘤第八百八十六章 砍首唱名第六百零一章 糧食意味一切第八十五章 出售第五百四十一章 敢於亮劍的漢人英雄第一百三十五章 破營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大帥,您也無後第一千三十五章 乳母第七百二十二章 拿出你們的威風來!第三百八十五章 三天新郎官第二百四十九章 幫助第九百七十八章 督撫一鍋燉第一百九十章 遭遇第八百一十九章 剜心肝 調血酒 祭孝陵第953章 狂生逆法 咎由自取第九百二十九章 官府到底姓什麼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渡河第一百四十七章 水師第六百八十五章 朕不是膽小鬼第二百四十七章 入城第一千四十七章 雷鋒震虜第八百三十二章 瞎子,我們走!第三百二十九章 還有個唐王沒死第五百三十九章 那秀才做的有些過了第六百四十一章 韃子說我是韃子第一千八十三章 請晉王襄助一二第五百五十二章 滿州衣冠滿州帽第279章 上3旗下5旗第七百九十六章 千里大逃奔第九十三章 正黑旗第三百二十章 屠殺是爲百姓好第六百二十五章 你們忘了隆武帝嗎!第一千一十一章 錢多人傻速來第五百五十四章 人心算個什麼東西第九十三章 正黑旗第一千六十三章 玄燁即位第九百三十四章 大清翻不了天第九百零九章 北逃之路第一百九十二章 坐守第一千五十四章 始作俑者,無後第七百六十五章 你對得起大清麼!第三百八十八章 一封家信第七十三章 正軌第一百七十章 攻守 九第四百五十章 金廈之戰第八百一十六章 做李自成還是左良玉?第二十章 風起第285章 活捉朱由榔第三百二十七章 新附兵的麻煩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誰是漢奸第四百六十五章 人口 遣散 備戰第三百零九章 南蠻子太狡猾第二百六十七章 米行第一百七十四章 攻守 十三第一百七十六章 攻守 十五第五百零七章 爲了大清第六百零八章 野戰軍團第一千八十二章 邊外李晉王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假黃鉞第二百四十章 決戰 十第五百五十二章 滿州衣冠滿州帽第七百零一章 刻不容緩第五百三十六章 廣西狼兵第一百六十章 守城第一千四十二章 朕也要死了麼?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後繼有人第六百四十四章 光頭降兵第一百二十五章 和尚第九百三十章 結硬寨 打呆仗第六十四章 清鬼第九十六章 王府第七十二章 營老第296 漢軍8大家第一千七十七章 目標遼東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帥父!第一千七十三章 天下本來是咱闖營的!第七十四章 火藥第一千五十章 不若去投齊王第五百四十四章 擁唐派第八百一十九章 剜心肝 調血酒 祭孝陵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帥父!第一千二十章 朕何其無辜第三百七十六章 廣東的天要變了?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全軍集合 大帥來了第295章 洪承疇的公子第九百八十一章 勸降李國英第一千六十八章 師漢長技以制漢第四百二十九章 堅壁清野第四十八章 敗將第五百三十三章 負隅頑抗第五百四十四章 擁唐派第五百一十八章 我要參加太平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