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二章 拿出你們的威風來!

浙軍的自行瓦解一下就斷了周士相走長江的心思,沒有浙軍的配合幫助,靠九江投降的那幾百清軍水師和幾十條船就想奪下有水陸清兵合守的安慶,然後把北伐軍的四個主力鎮運到南京去無疑癡人說夢。

只恨延平王撤得太快,倘若他仍在鎮江一帶,周士相無論如何也要和他取得聯絡,讓他知道上游的江西已經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只要鄭軍龐大的船隊橫在鎮江不走,太平軍就是走陸路打南京,路上再怎麼耽擱也是渾然不懼韃酋大軍的。因爲只要有鄭軍橫在江上,韃酋大軍就得望江興嘆,進不了南京城。

沒了順治大軍的威脅,周士相就能從容解決南京的清軍,畢竟他有着攻克南京的殺手鐗前世那支太平軍在史書上留下了以棺材爆破法攻取石頭城的成功戰例,他不需創新,自需照搬就行。爆破技術在鐵毅的主持和改進下,現在已經成了太平軍的破城法寶。城門薄弱就以藥包爆,城門堅固厚實就穴地爆破,如新會城、柳州城那般一舉炸塌城牆。只要火藥足夠,這個時代再堅固的城門,再固若金湯的城池都將成爲太平軍的囊中之物。

只可惜,現在的問題不是南京能不能拿下的問題,而是怎麼去南京的問題。

浙軍的瓦解讓太平軍諸將都是沉默,原先聽說鄭軍兵敗南京,廳內諸將大多幸災樂禍,因爲延平王可是幾次拒絕和太平軍合作,潮惠之戰如此,擁立唐王也是如此,當年晉王東征廣東時更是如此,這使得延平王給太平軍將領的印象很差,不少人認爲鄭延平私心太重,這次發動北上入江之役,恐怕是有自立之心,至少也是有不願奉唐王爲尊,另起爐竈的念頭。若鄭延平能和太平軍聯兵北上,一從江口入,一從江西入,水陸合進,清軍就是長十個腦袋也不擋不住。只可惜,鄭延平太過自信,自恃水師天下第一,有兵十餘萬,結果卻落個慘敗而歸的下場。而對浙軍及那位大帥常掛在嘴上,與“嶺南三忠”相提並論的兵部尚書張煌言,太平軍上下卻是敬佩的,同時也很同情。

有關浙軍的情報幾乎是公開的,明軍知道,清軍更知道。浙軍成分很複雜,兵員主要是沿海的漁民和農夫,還有商販、手藝人、戲子總之三教九流無一不全。雖爲浙軍,但軍中也有很多人來自南直隸,甚至河南、山東。這些人在參加浙軍之前都不是大明的軍人,但他們卻憑着一腔熱血投奔浙軍,追隨定西后張名振和兵部尚書張煌言和韃子血戰到底。

然而浙軍一直被清軍壓迫在舟山羣島,錢糧緊張,武器更是缺少,連肚子都吃不飽,自然談不上什麼訓練了,所以每每和清軍戰鬥,浙軍都是敗多勝少。即便如此,浙軍上下仍是咬牙堅持,哪怕基地舟山被清軍所佔,他們仍然在張煌言的帶領下退到金廈繼續和清軍作戰,寧死也不降,這一次隨鄭軍入長江,更是爲全軍先鋒。仁人志士,漢家英兒這些詞語用在參加浙軍堅持抗清的那些大明普通人身上,最是合適不過,他們實爲天下復明人士之楷模、之節率,應爲漢家子孫千秋萬代所誦揚,所銘記!

“延平王撤退時難道沒通知張尚書?浙軍好歹也有上萬人馬,又佔了那麼多地盤,就這麼自己瓦解了?”李之粹有些難以相信,他身爲清廷的江西監察御史,自有途徑知道鄭軍大舉入江後浙軍在江南左各府取得的戰果,所以很難相信浙軍就這麼自崩了。

周士相沒有回答這個問題,因爲沒有這方面的情報,但顯然鄭延平拋棄了張煌言,否則何以有浙軍在銅陵自行瓦解一事發生。除了對前途絕望和士氣極端低迷,周士相想不到有什麼理由可以讓在江南左取得巨大成就的浙軍一夜崩潰。軍情司的情報上寫的明白,浙軍是在沒有和清軍發生任何戰鬥,甚至都沒有接觸的情況下瓦解的。

董常清在惠州“頭不頂清天,腳不踏清地”時便聞張蒼水大名,這時不由哀嘆一聲:“蒼水公帶着殘兵去英霍山區,怕是兇險了。”

“戰罷秋風笑物華,野人偏自獻黃花。已看鐵骨經霜老,莫遣金心帶雨斜。”

默唸了一首從他人處聽來的張煌言詩作,董常清忽的跪倒在周士相面前,懇切求道:“望大帥速發兵救援蒼水公,要不然蒼水公必落入清軍之手!”

李之粹眉頭大皺:“救浙軍?怎麼救?我們連江北都過不去,怎麼去英霍山區救張蒼水?”

“張尚書爲國爲民,乃我漢家之英雄,本帥如何能不救他!”周士相起身環顧衆將,爾後對李之粹道:“誰說江北我們過不去?不但江北我們能去的,南京城亦能去的。”

“怎麼去!”諸將不約而同問道。

周士相沒有說話,而是將視線落在了蘇納臉上。

“大帥?”蘇納怔住,不知道大帥看自己是什麼意思。

桂永智做了幾十年幕僚師爺,自有一顆玲瓏心,見狀,若有所悟,道:“大帥莫不是想讓軍中的滿蒙將士摸過去?”

“不是摸過去,是名正言順,大搖大擺的過去!”

周士相的計劃很簡單,太平軍主力自然是過不了江的,但是軍中那些滿州兵和蒙古兵卻是能去的,因爲他們只要換上清軍的衣服,就是活脫脫的滿蒙大兵!

周士相迅速做出安排,命將北伐軍中的滿州兵和蒙古兵調出來,組建滿蒙特別行動隊。滿蒙特別行動隊的任務除了援救張煌言的浙軍殘部,將他們接應出來外,同時還有一個更重要的任務,那就是破壞、破壞、再破壞!

清朝的府縣衙門、軍營、驛站、糧草運輸線、地方投韃士紳、清軍傳訊驛兵…只要是涉及清朝地方官府統治和清軍的人、物、機構,都是滿蒙特別行動隊的目標。

利用滿蒙大兵的身份,利用滿蒙大韃子在清朝地方官員和綠營心中的威風,利用那些官員和士兵對大韃子的畏懼之心,利用這個時代通訊手段的落後,利用滿清方面根本不知太平軍中有大量滿蒙降兵的優勢(知道的都已被殲),周士相下令滿蒙特別行動隊要在江南左、江南右製造恐慌,癱瘓清朝在江南的統治,切斷清軍的汛道,使南京的清軍變成聾子、瞎子。

“滿蒙特別行動隊的最終目標便是要讓江南的清軍對滿蒙八旗產生不信任,誰也不相信八旗兵,各地清軍相互猜忌,你疑我歸明,我疑你反正,府縣之間誰也不通氣,誰也不聯絡,使整個江南沒有官府的存在!”

“我要求所有的滿蒙歸化兵拿出他們昔日的威風,鑽到清軍的肚子裡,攪料他們,撕爛他們!”

組建滿蒙特別行動隊的任務周士相交給了蘇納和王.輔臣負責,因爲他們的手下滿蒙兵最多。

對於滿蒙特別行動隊的忠心,周士相是毫不懷疑的,因爲滿清軍法嚴酷,戰時陣喪上官部下都要被處死,況那幫蒙古兵手中有一個滿州親王、一個郡王和無數額真、都統、協領、參領、滿州大兵的性命。而那些投降的滿州兵,廣州滿城的上萬滿州婦孺在天上看着他們。

清廷可以饒過那些投降太平軍的漢官,但絕不會饒過這些滿蒙兵,因爲他們的存在和所作所爲是對滿州統治的最大威脅。

“不跟着我走,他們就得跟濟度走!”

當然,王.輔臣和蘇納在選派組建滿蒙特別行動隊時,還是注意安插軍官人選,行動隊中更有少量漢人軍官,滿蒙軍官也是搭檔使用,以確保行動隊不會出紕漏。

被派往江南活動的滿蒙特別行動隊共有十六支,人數最多的就是專門接應浙軍的那木圖部,有四百多人。其他各部多則百餘人,少則數十人,其中有真滿州兵將96人。

領受任務後,這些昔日的滿蒙大韃子迅速消失在江南大地,他們甚至連關防文書都懶得製作,因爲從他們口中說出來的話,便是他們安全的最大保證。

(未完待續。)

第九百一十三章 閩王 順王 遼王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夷狄畏威不畏德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雲南整編 夔東請鎮第一千二十九章 經濟越發達,糧食就越少第六百九十八章 官兵真的殺人了?第九百七十章 平了德翠樓第九百六十二章 一家一家的抄第三百一十四章 陳公,我爲你報仇第七百四十九章 萬勝第一千二十章 朕何其無辜第八百八十四章 賊秀才兵臨城下第八百三十三章 砍馬腳第四百一十六章 手持鋼刀九十九第三百四十二章 構架第八百七十五章 海城尚家絕了!第九百七十九章 探花不值一文錢第八十九章 措施第二百零三章 炸營第八百三十章 以大欺小第二百五十九章 俊傑第二百三十四章 決戰 四第五章 辮子第五百章 你曾說過,忠臣無後第三百三十五章 朕要看看將士們第九百三十章 該抓就抓 該殺就殺第九百七十一章 我不是英雄第三百九十七章 本官對不起大清第七百五十四章 金陵 二第一千零九章 漢人不殺漢人第四百零九章 權力是味春藥第三百七十章 公子快走第九百八十一章 勸降李國英第四百四十九章 給肉吃,俺賣命!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鰲拜在外 三水在內第四百一十八章 欽差大臣第八百六十二章 改了滿名你還是漢人第一千零九章 漢人不殺漢人第二十六章 鎮壓第六十四章 清鬼第五百七十三章 酷令 北線 時間第一千七十三章 天下本來是咱闖營的!第七百九十五章 非定國負君,君負定國也!第四百一十八章 欽差大臣第六百五十七章 大帥做天子!第一百六十六章 攻守 5第八百一十七章 蔣指揮,大帥請你去南京第八百三十八章 紅衣賊兵第284章 朕發誓第七百五十三章 金陵 一第六十六章 報訊第二百三十七章 決戰 七第613章 天下何往第七百八十三章 控扼江防第一百八十二章 喜事第八百零二章 只要福臨比我更爛就行第六章 敬佩第七百九十四章 大明還有救第三百七十六章 廣東的天要變了?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誰是元兇第一百七十六章 攻守 十五第六百八十七章 老夫真爲復明嗎?第615章 滿州鐵騎第一百零三章 總督第七百五十六章 金陵 四第三百六十六章 幹了這一票!第六百七十三章 保家衛國第八百八十一章 我鰲拜自個領死去!第三百八十九章 易幟反正 上第一百二十三章 消息第一千七十六章 李來亨誤我大事!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你我父子戰個痛快第九百三十章 結硬寨 打呆仗第四百五十六章 爲何拋棄我!第六十八章 軍制第三百三十九章 恃功要挾朝廷第七百零三章 誓師北伐第五十二章 賞格第八百二十三章 擒虎不成 反被虎傷第六百四十四章 光頭降兵第十七章 豪傑第一千六十章 大禍已釀成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藩第四百二十二章 天子者,兵強馬壯者爲之第301章 賊秀才要打廣州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後繼有人第六百五十一章 災情如軍情第二百零八章 真響第615章 滿州鐵騎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天津 施琅第二百五十三章 勤王?第九百四十章 督師之苦第九十二章 保安第一百三十四章 投降第六百四十五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九百零七章 探花郎執騎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慈煥願助殿下登基第三百四十一章 火德尚紅第六百四十五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615章 滿州鐵騎第五百三十一章 兵向桂林
第九百一十三章 閩王 順王 遼王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夷狄畏威不畏德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雲南整編 夔東請鎮第一千二十九章 經濟越發達,糧食就越少第六百九十八章 官兵真的殺人了?第九百七十章 平了德翠樓第九百六十二章 一家一家的抄第三百一十四章 陳公,我爲你報仇第七百四十九章 萬勝第一千二十章 朕何其無辜第八百八十四章 賊秀才兵臨城下第八百三十三章 砍馬腳第四百一十六章 手持鋼刀九十九第三百四十二章 構架第八百七十五章 海城尚家絕了!第九百七十九章 探花不值一文錢第八十九章 措施第二百零三章 炸營第八百三十章 以大欺小第二百五十九章 俊傑第二百三十四章 決戰 四第五章 辮子第五百章 你曾說過,忠臣無後第三百三十五章 朕要看看將士們第九百三十章 該抓就抓 該殺就殺第九百七十一章 我不是英雄第三百九十七章 本官對不起大清第七百五十四章 金陵 二第一千零九章 漢人不殺漢人第四百零九章 權力是味春藥第三百七十章 公子快走第九百八十一章 勸降李國英第四百四十九章 給肉吃,俺賣命!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鰲拜在外 三水在內第四百一十八章 欽差大臣第八百六十二章 改了滿名你還是漢人第一千零九章 漢人不殺漢人第二十六章 鎮壓第六十四章 清鬼第五百七十三章 酷令 北線 時間第一千七十三章 天下本來是咱闖營的!第七百九十五章 非定國負君,君負定國也!第四百一十八章 欽差大臣第六百五十七章 大帥做天子!第一百六十六章 攻守 5第八百一十七章 蔣指揮,大帥請你去南京第八百三十八章 紅衣賊兵第284章 朕發誓第七百五十三章 金陵 一第六十六章 報訊第二百三十七章 決戰 七第613章 天下何往第七百八十三章 控扼江防第一百八十二章 喜事第八百零二章 只要福臨比我更爛就行第六章 敬佩第七百九十四章 大明還有救第三百七十六章 廣東的天要變了?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誰是元兇第一百七十六章 攻守 十五第六百八十七章 老夫真爲復明嗎?第615章 滿州鐵騎第一百零三章 總督第七百五十六章 金陵 四第三百六十六章 幹了這一票!第六百七十三章 保家衛國第八百八十一章 我鰲拜自個領死去!第三百八十九章 易幟反正 上第一百二十三章 消息第一千七十六章 李來亨誤我大事!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你我父子戰個痛快第九百三十章 結硬寨 打呆仗第四百五十六章 爲何拋棄我!第六十八章 軍制第三百三十九章 恃功要挾朝廷第七百零三章 誓師北伐第五十二章 賞格第八百二十三章 擒虎不成 反被虎傷第六百四十四章 光頭降兵第十七章 豪傑第一千六十章 大禍已釀成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藩第四百二十二章 天子者,兵強馬壯者爲之第301章 賊秀才要打廣州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後繼有人第六百五十一章 災情如軍情第二百零八章 真響第615章 滿州鐵騎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天津 施琅第二百五十三章 勤王?第九百四十章 督師之苦第九十二章 保安第一百三十四章 投降第六百四十五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九百零七章 探花郎執騎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慈煥願助殿下登基第三百四十一章 火德尚紅第六百四十五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615章 滿州鐵騎第五百三十一章 兵向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