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守城

天才3秒記住本站網址【筆迷閣】新會扼守廣州南大門,距離廣州城又是極近,太平軍佔據新會必然會引來廣州清軍傾巢出動,爲防太平軍進軍香山途中遭遇清軍攔截,前日軍議時,周士相已與諸將說得明白,就在這新會城與廣州清軍一較高低。當日,他清軍能夠憑藉新會的堅城擊退西寧王李定國的數萬大軍,今日,太平軍亦可憑此堅城擊退廣州城的清軍重兵。

諸將對此均無異議,不論識兵與否,都知憑城堅守絕對要比和清軍野戰來得更有把握些。太平軍沒有騎兵,各營又多是新卒,比不得廣州清軍精銳,更何況廣州的漢軍旗還有騎兵,倘若不能憑藉新會城擊退清軍,清軍是必會在太平軍進軍香山時予以進攻,屆時,只怕凶多吉少。

葛正、葛義兄弟等人想得卻是自羅定起兵以來一直窮於奔跑,說是轉進爲全營尋塊根據之地,但走了這麼久,香山縣還是未到,既然今日能夠一舉佔了這新會城,倒不如就將這新會作爲根據之地,如此,也能讓他們這些昔日的“山大王”一嘗官老爺的威風。

有城就有百姓,有百姓自然就有上貢,大夥提着腦袋跟周秀才拼命,圖得不就是這一天嘛。難得周秀才不棄新會城,大夥就豁出去和韃子拼了,勝了,從今往後新會方圓都是太平軍的天下,敗了,碗大一塊疤,所謂人生在世誰無世,就看死後鳥多大了。

拼了,拼了,韃子也是一個腦袋,一根吊,老子也不比他們少對卵。來就來,看是你的吊硬還是爺的硬!

..........

шшш ★тTk Λn ★¢ O

城頭上太平軍忙於準備攻城器械時,城內同樣也是一片繁忙。奉太平軍千戶周士相和總務錢糧官宋襄公之令,紹興師爺廖瑞祥受命出任新會知縣,拿着他的前任清知縣黃之正留下的大印發布了數張榜文。在宋襄公派出的一隊保安隊員的協助下。將城中殘餘的百姓全部動員起來,無論老弱病殘亦或婦人,全部組織起來參與新會城防務。

新會城自經歷去年清軍食城之災後。原本近八萬的人口只剩不到兩千人,年初李定國大軍解圍後,滿清新任廣東總督李率泰爲掩飾清軍大規模屠城食人醜事,下令廣州府及鄰近府縣相繼遷了一批百姓於新會城,再加上新會附近鄉下的窮苦百姓貪圖城中無主之屋而入城。使得新會人口恢復至萬人,內中倒是有數百從廣州城來的富戶,太平軍入城後,因震虜營在百戶葛正的帶領下發了兇性,這幫富戶便多是遭了兵災,破家滅門不在少數。

爲搶在廣州清軍到達之前修補被炸燬的城牆,周士相下令將俘虜的清軍及城中差役、青壯盡數充爲苦力。以不顧人力的代價搶修城牆,如此一來,便使得城中青壯男子多半到了城牆工地。廖瑞祥受命出任新會知縣後,便苦於青壯男子太少,不得已只能硬着頭皮下令老弱婦孺盡數充軍。和太平軍後營殘餘婦孺一起爲守城準備食物和相應器材。

廖瑞祥師爺出身,擅於俗物,雖然年紀大了,但各項事務倒也安排得緊緊有條,使得太平軍前營不必抽調人手充於後勤,此舉讓宋襄公頗是誇讚,在周士相面前特意爲廖瑞祥美言數句,周士相高興之下下令賞了廖瑞祥二十兩白銀。

得了二十兩白銀之賞,廖知縣幹得更加是賣力,他知道太平軍實行的公庫制度,所有繳獲搶掠所得一律要充公,事後再由公庫統一分發,他雖受命出任知縣,但是卻並無定他的俸祿,仍是和別人一樣吃的定糧,因此陡得二十兩銀子,頓時叫他歡喜不已。他本就是因“反詩”而入獄待死的罪囚,若不是太平軍恐怕早就人頭落地,現在不僅能活命,還能當官,又能拿銀子,如此好事,豈不叫他肝腦塗地。所謂士爲知己者死而矣。

新會全城總動員時,周士相也沒閒下來,不時上城巡視,又或是與諸將商議守城事務,他知道逃出去的清軍肯定會向廣州報告新會失守消息,廣州那邊也定會在第一時間派兵馬搶奪新會,不然,這新會城就會跟把刀子似的頂在廣州清軍的咽喉上,使他們食難下嚥。換作自己,也定是要傾盡全力奪回新會的,要不然,也不需太平軍有其他舉動,只需派員西下聯絡李定國,廣東局面就要瞬間改觀了。

守城事務,以震虜營守東門,雄威營守西門,虎捷營守南門,陷陣營守北門,近衛營作爲機動力量隨時增補各門。另外,又以後營保安隊爲主擴編保安團員千人,擴編保安團來源主要爲城中青壯和清軍綠營俘虜,只待城牆修補完畢就可將人充於其中。保安團由宋襄公掌握,作爲後營的武裝力量,一方面保證後營安危,另一方面則會同知縣衙門維持城中秩序。

太平軍攻陷堅城,大敗清軍,全營上下皆是士氣高昂,雖有圭峰山後營折損慘重,但死傷多爲老弱婦孺,一定程度上使得太平軍卸下了不小包袱,故雖然將士多心有傷痛,但對於領軍者而言,難免有輕鬆之感。周士相不是聖人,對死去的人,他固然是痛惜,但人死不能復生,活人還要向前看,如此一來,沒了後營這塊大包袱,太平軍的機動和戰鬥能力便可以大大提高,這讓他堅守新會擊退清軍的念頭提了不少底氣。

守城,必有糧食,無糧則危。

太平軍肯定不可能像清軍一樣殺人爲食,因此必須有充足的糧食供應全軍,不然,一旦斷糧,則全軍必危。好在,糧食這一塊,新會城中甚多,去年李定國圍城時,城中清軍本就沒有斷糧,戰後李率泰進城後查看,城中餘糧仍可供清軍食用半年。如此多的糧食,再加上這幾月又相繼運來一批,便是沒有太平軍自己從各地搜刮來的糧食,也足夠保證太平軍在新會堅守半年以上。

堅守半年是周士相的底線,不過他不認爲清軍有能力圍困新會城長達半年,因爲通過俘虜招供及對沿途清軍兵力的估計,廣東的清軍總體力量似乎並不怎麼強大,保守估計,廣州平、靖二藩能夠派出的兵馬絕不會超過萬人。超過萬人,則勢必要調其他府縣兵來,若調其他府縣兵,則廣東境內明軍不可能不有所查覺,這種拆東牆補西牆的手段,周士相料想尚可喜和耿繼茂是不可能採取的,因爲他們若這樣做了,最後的結果即便是他們拿下了新會城,屆時恐怕除了廣州,廣東其他的府縣都要在明軍手中了。

當務之急,聯絡各地明軍力量很是必要,因此周士相給張英送去了命令,讓他想盡辦法將新會的局面傳到各地,且無論如何也要派人到高州去一秬,不管李定國此時到底在不在廣東,又是否和孫可望正在明爭暗鬥,也一定要讓他知道他苦苦圍了一年無功而返的新會城此時已經被太平軍奪取。

歷史上的此時,孫可望和李定國正處於翻臉當口,故周士相不敢將廣東局面全盤顛覆的希望放在李定國身上,他只能盡力,至於李定國是不是能抓住這個機會再次率大軍來攻廣東,那就是老天爺的事了。

李定國這塊不抱希望,廣東境內其餘的明軍力量卻是有可能爭取一下的,不指望他們來新會和太平軍一起堅守,也可以爭取他們能夠對當面清軍發起進攻以牽制清軍力量,從而讓新會城受到的壓力減小。爭取的對象,周士相重點放在了凌海將軍陳奇策身上,另外還派人到附近收納招取明軍殘兵,以充實守城力量。

從潮州調到新會的那300多綠營兵都是水師出身,周士相入城後一時沒顧得上他們,也對他們的忠心抱有疑問,故而讓他們也充當苦力,待城牆修補完畢後再行安排。(未完待續。)

第一百零六章 逃跑第五百二十一章 駙馬爲何不來救我們第二百二十七章 白髮老將第八十四章 選擇第五百五十章 靖寇策第613章 天下何往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雲南整編 夔東請鎮第八百六十六章 不死不休第五百三十三章 負隅頑抗永曆番外言 可不訂第五百四十六章 二譚驚變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大明不要仁義之人第一千五十二章 大勢已去第九十四章 去留第九百一十四章 漢人不如狗嗎!第七百八十一章 拔毒瘤第三十二章 滅胡第四百九十九章 西征兵力第一千七十七章 目標遼東第八百六十七章 殺人者有威第一千零一章 人力錢糧盡控在手第五百七十九章 三戰三捷第九百七十章 平了德翠樓第三百零五章 好奴才第三十九章 夫子第七百三十一章 胡無人 漢道昌第八百四十五章 取明自代?第二百七十七章 成軍 下第五百章 你曾說過,忠臣無後第八百六十七章 殺人者有威第一千二十八章 大明朝不缺錢,只缺糧第一百九十二章 坐守第七百五十九章 金陵 七第619章 總督大喜!第三百四十一章 火德尚紅第七百三十三章 義王不如狗第284章 朕發誓第一百七十七章 攻守 十六第三百二十八章 殺人解決問題第三十八章 大義第五百五十二章 滿州衣冠滿州帽第四百九十八章 馬鷂子的委屈第四百二十三章 求大學士助我第300章 家鄉人也殺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人各有志第八百八十八章 我們不講理第六百六十章 操莽之事第八百一十二章 官兵進府了!第六百四十九章 亂刀分屍第一千七十三章 天下本來是咱闖營的!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太后的孃家第三百一十四章 陳公,我爲你報仇第七百六十五章 你對得起大清麼!第二百五十四章 廣西第四百四十四章 大力將軍第十六章 洗城第七百二十一章 一顆心涼個徹底第八十五章 出售第七百八十九章 事實勝於雄辯第二百二十一章 流言第七百三十八章 尚書大人乃餌也!第七章 知縣第四百八十三章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第一百五十一章 立足第一千一十三章 天子安危事大第七百二十三章 大人,小人冤枉啊!第四百零八章 太平軍四鎮第一千七十章 老闖將第一百二十二章 蚊蟲第九百二十六章 清欠 哭廟第三百四十二章 構架第四百一十七章 碉堡和崗樓第六百八十七章 老夫真爲復明嗎?第一千七十四章 打進北京城,快活幹一場!第630章 唐王有什麼資格第六百五十章 張勇降 羅託死第六百二十三章 好日子過夠了不成第二百二十二章 安軍使第六百六十七章 兩省巡撫第六百六十七章 兩省巡撫第九章 土匪第九百四十一章 土匪安敢欺我!第九百九十四章 韃靼王朝的危機第二百三十九章 決戰 九第八百六十一章 我的大明第三百一十九章 雞犬不留第九章 土匪第九百二十五章 人爲財亡 請君入甕第一百二十七章 心氣第七百五十四章 金陵 二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篡明自立第六百六十六章 親軍 湖南 湖北開單章 求訂閱第五百一十四章 擒賊先擒王 下第四百七十六章 朕意不可第一千六十章 大禍已釀成第五百六十二章 石頭要過刀,茅草要過火,土人要換種第二百七十四章 生產第七百六十四章 武昌第二百一十八章 同袍
第一百零六章 逃跑第五百二十一章 駙馬爲何不來救我們第二百二十七章 白髮老將第八十四章 選擇第五百五十章 靖寇策第613章 天下何往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雲南整編 夔東請鎮第八百六十六章 不死不休第五百三十三章 負隅頑抗永曆番外言 可不訂第五百四十六章 二譚驚變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大明不要仁義之人第一千五十二章 大勢已去第九十四章 去留第九百一十四章 漢人不如狗嗎!第七百八十一章 拔毒瘤第三十二章 滅胡第四百九十九章 西征兵力第一千七十七章 目標遼東第八百六十七章 殺人者有威第一千零一章 人力錢糧盡控在手第五百七十九章 三戰三捷第九百七十章 平了德翠樓第三百零五章 好奴才第三十九章 夫子第七百三十一章 胡無人 漢道昌第八百四十五章 取明自代?第二百七十七章 成軍 下第五百章 你曾說過,忠臣無後第八百六十七章 殺人者有威第一千二十八章 大明朝不缺錢,只缺糧第一百九十二章 坐守第七百五十九章 金陵 七第619章 總督大喜!第三百四十一章 火德尚紅第七百三十三章 義王不如狗第284章 朕發誓第一百七十七章 攻守 十六第三百二十八章 殺人解決問題第三十八章 大義第五百五十二章 滿州衣冠滿州帽第四百九十八章 馬鷂子的委屈第四百二十三章 求大學士助我第300章 家鄉人也殺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人各有志第八百八十八章 我們不講理第六百六十章 操莽之事第八百一十二章 官兵進府了!第六百四十九章 亂刀分屍第一千七十三章 天下本來是咱闖營的!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太后的孃家第三百一十四章 陳公,我爲你報仇第七百六十五章 你對得起大清麼!第二百五十四章 廣西第四百四十四章 大力將軍第十六章 洗城第七百二十一章 一顆心涼個徹底第八十五章 出售第七百八十九章 事實勝於雄辯第二百二十一章 流言第七百三十八章 尚書大人乃餌也!第七章 知縣第四百八十三章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第一百五十一章 立足第一千一十三章 天子安危事大第七百二十三章 大人,小人冤枉啊!第四百零八章 太平軍四鎮第一千七十章 老闖將第一百二十二章 蚊蟲第九百二十六章 清欠 哭廟第三百四十二章 構架第四百一十七章 碉堡和崗樓第六百八十七章 老夫真爲復明嗎?第一千七十四章 打進北京城,快活幹一場!第630章 唐王有什麼資格第六百五十章 張勇降 羅託死第六百二十三章 好日子過夠了不成第二百二十二章 安軍使第六百六十七章 兩省巡撫第六百六十七章 兩省巡撫第九章 土匪第九百四十一章 土匪安敢欺我!第九百九十四章 韃靼王朝的危機第二百三十九章 決戰 九第八百六十一章 我的大明第三百一十九章 雞犬不留第九章 土匪第九百二十五章 人爲財亡 請君入甕第一百二十七章 心氣第七百五十四章 金陵 二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篡明自立第六百六十六章 親軍 湖南 湖北開單章 求訂閱第五百一十四章 擒賊先擒王 下第四百七十六章 朕意不可第一千六十章 大禍已釀成第五百六十二章 石頭要過刀,茅草要過火,土人要換種第二百七十四章 生產第七百六十四章 武昌第二百一十八章 同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