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六章 廣西狼兵

20日,收到南寧已被佔領的軍報後,周士相下令命王興的第十鎮駐南寧府,同時負責佔領南寧以南的太平州、歸順州、思明府、鎮安府等地攻略;命高進庫第十一鎮回駐梧州,負責梧州、平樂、潯州三府未歸州縣攻略;命邵九公第三鎮駐柳州,負責柳州府、慶遠府及思恩府等地未歸州縣攻略。

爲整合廣西地盤、錢糧資源,肅清地方反動力量,確保廣西能夠成爲一個安全並穩定的後方,周士相命於柳州成立廣西承宣佈使司衙門,以邵九公爲廣西巡撫兼廣西布政使,此舉開創太平軍高級將領出任地方督撫首例。

出任廣西巡撫的邵九公除直接指揮其本部第三鎮外,同時還可節制梧州的十一鎮、南寧的第十鎮。廣西各州縣清軍投降之後直接送至柳州進行整編,有力者補充各鎮,老弱者則就地安置進行屯田。同時周士相要求邵九公要在三到五個月內新編兩鎮廣西狼兵出來。

早在廣東之時,周士相就想練出一支廣西狼兵出來,自古有言廣西狼兵雄於天下,後世兩三萬廣西兵就掀起了轟轟烈烈的太平天國運動,攻城略地銳不可當,若非太平天國高層內亂,恐怕歷史早就改寫。天京大亂之後,太平軍士兵逐漸以安徽人和江浙人爲主,此舉導致太平軍戰鬥力極速轉弱,被譽爲晚清中興名臣之首的曾國藩曾道,長毛中後期之30萬兵戰鬥力,遠遠不如剛出廣西之3萬兵來的厲害。而滿清對外戰爭打贏的兩仗也都是廣西兵打的,如劉永福的黑旗軍在越南抗法及在臺灣抗日,打出鎮南關大捷的馮子材萃軍皆是廣西兵。

前世便是解放軍一員的周士相自然清楚軍史,“先打最弱之保安隊,次打較強之中央軍,最後打最強之桂軍”便是劉伯承元帥部署的殲敵方針,從此方針便可看出廣西兵戰鬥力有多麼強悍。

周士相至今還記得他在部隊時看到一些對廣西兵描述的史料,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當時的解放軍要分清國民黨軍中那些是精銳部隊,一要看裝備,美式裝備的肯定是精銳部隊;二要看口音,廣西口音的部隊一定也是精銳部隊。如果是既有美式裝備又有廣西口音,那絕對是國民黨軍中最精銳的。

廣西兵在太平天國運動中的表現及後世開國元勳對廣西兵的評價固然讓周士相打造廣西狼兵的念頭火熱,但最重要的還是廣西兵在有明一代的表現讓他十分看重。

所謂狼兵,其實並非漢人兵馬,而是廣西當地的壯族土司組建的地方武裝。一些官員又將廣西狼兵稱爲狼土兵,這個土便是指湖南西部土家族的兵。

廣西狼兵善用長牌砍刀,嘉前年間倭亂時,朝廷曾調遣狼兵到江浙一帶抗擊倭寇。狼兵表現出衆,能以少擊衆,十出而九勝,使倭寇聞風喪膽,成爲僅次於戚家軍的抗倭力量。狼兵作戰時也不同漢軍,他們以7人爲一伍,各伍獨立作戰;每伍中有4人專事擊刺,有3人專事割首,以便請功領賞。衝鋒時,一人向前,同伍的左右人都大呼夾擊,予以支持。一伍向前,則左右各伍都予以支持,全隊密切配合,並以執槍者居前,執弩者守衛於兩側,形成尖刀式隊形,發揮長短兵器的作用。

崇禎年間,遼事激烈,朝廷再次徵調廣西狼兵赴遼東參戰,與遼東本地明軍畏戰不同,狼兵每遇清軍必奮勇向前,更不畏與清軍近身肉搏,乃是繼川兵、戚家軍之後又一支在遼東打出明軍威風的兵馬。時人稱之爲關寧鐵騎的遼東明軍中便有數千廣西狼兵在內,是督師袁崇煥直屬的嫡系部隊。

鑑於狼兵多是壯人、苗人、瑤人,且廣西境內壯人又分生僮和熟僮,熟僮都是受了漢化,對漢人政權天然親近,而生僮卻在深山老林之中,不服王化,想招他們出來當兵難度很大。且廣西境內民族雜居,不少民族都自成體系,相互抱團,明朝也好,清朝也好,都很難讓他們親近,所以入滇之前,周士相寫了一封長信給邵九公,信中指示邵九公在廣西開展少數民族歸漢事。

對於親近明朝的熟僮,周士相建議邵九公直接將他們看作漢人,爲這些熟僮造冊,從此以後官府不再稱他們爲僮人,而直接稱之爲漢人,將他們與境內漢人一視同仁,不分彼此。而對於生僮,也儘量不以武力威脅,而以利益誘他們出山參加太平軍。凡是願意參加太平軍的僮人,不論是生僮還是熟僮,在參軍之時都給予其物質獎勵,諸如油鹽醬醋、糧食和肉類食物,表現優秀者還可以得到金銀、布料等物品賞賜。當然,爲了區別生僮和熟僮,也爲了剌激生僮,在具體賞賜上,熟僮的待遇要高於生僮。只有生僮在軍中服役滿一年,或者帶着其全家老小一起來投,那麼纔可以享受熟僮待遇。除此之外,則是以戰功來決定賞賜多寡。

周士相對邵九公反覆強調一定不能和清軍一樣歧視廣西壯人,不但不能歧視,還要重視他們,要想方設法將他們變成漢人。對於願意合作的頭人,更要讓他們得到實實在在的利益,若想當官,文可做知府,武可做總兵。總之,太平軍對於願意放棄僮人身份成爲漢人的廣西少數民族一律歡迎,並且保證他們能夠得到比不肯當漢人的僮人多得多的好處。

“相較招募一兩支能打的狼兵,讓廣西的那些少數民族成爲漢人更重要。前者只是細枝,後者則是主幹,萬不能顛倒。我中國文明向來便是漢家文明,而我漢家從來不是以血統爲論,而是以文明爲論。只要他們願意接受我漢家文明,願意成爲我漢人一員,那麼他們便是漢人,他們的子子孫孫也都是漢人。

小到一縣,大到一省、一國,若大家說的是同一種話,寫的是同一種文字,過的是同一個節日,繼承的是同一種傳統,傳承的是同樣的衣冠,那麼我們便再也不用擔心異族爲禍了,因爲這世上沒有異族,只有漢族。”

.........

得發個聲,不然被你們想的太不堪了。我晚上出去是捉知了賣錢,這樣才能支撐我寫作。(未完待續。)

第一百七十四章 攻守 十三第三百九十章 易幟反正 下第一百四十一章 漢人第八百九十五章 萬歲第一千二十一章 奉節督師府第五百四十一章 敢於亮劍的漢人英雄第二百零五章 藥庫第一百九十二章 坐守第七百六十六章 永曆歸國 上第一百一十五章 招兵第一百一十五章 招兵第四十一章 整編第283章 10萬駕前軍第一千四十三章 皇帝沒了,怎麼辦?第一千二十四章 全朕首領可也?第八百一十章 將來,我們再做了斷!第四百五十章 金廈之戰第一千九十章 納蘭第四百七十七章 封不了王便做女婿?第六十六章 報訊第三百二十六章 人心真難逆?第一千三十四章 吳三桂安敢害我太上皇!第二十九章 成全第四百五十七章 來降者不納第九百五十八章 太后家也要清第九百三十六章 思明者未必不忠第三百四十七章 澳門來信第六百五十六章 諸王之中,唯傑書可用第九百九十八章 因爲晉王,所以我們在!第四百五十六章 爲何拋棄我!第一百一十八章 授旗第三百八十二章 一時興起第二百一十八章 同袍第七十四章 火藥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慈煥願助殿下登基第一千三十八章 衣冠不改生前制,名姓空留死後詩第三百五十章 鬼老天第八十七章 香山第二百三十二章決戰二第一百五十五章 世子第三百七十八章 大明兵叫爾死第三百一十四章 陳公,我爲你報仇第614章 羅託的援軍第四百七十三章 挾天子第三百六十一章 靴子第七百七十九章 擡滿旗 賜滿名第三百零七章 見好就收第一百六十章 守城第八百三十八章 紅衣賊兵第七百五十七章 金陵 五第一千一十章攻心爲上 攻城爲下第九百六十一章 此人通虜,拿下第五百零四章 梧州大戰第四百九十五章 不開城便屠城第四百零六章 廣東怎麼辦第十章 官員第638章 怎麼會是他第一千六十七章 周王第三百六十八章 滿洲大爺第一千八十三章 請晉王襄助一二第七百七十一章 管效忠 樑化鳳第三百九十六章 別想拉老子墊背第三百三十四章 羊肉湯很好吃第一千零二章 吳三桂要北京,我們要關外第四百五十五章 時間第三十六章 裹挾第一千七十三章 天下本來是咱闖營的!第三百六十四章 雄關漫道真如血第一千五十四章 始作俑者,無後第一百三十七章 潰逃第四百九十二章 順我者忠 逆我者奸第五百三十九章 那秀才做的有些過了第七百零四章 殺光韃虜再凱旋!第七十二章 營老第九百一十一章 皇上不要咱們了第六百五十三章 擡旗 拜師 行癡 親征第六百九十四章 事情鬧大了第292章 漢軍旗的後悔第八百一十章 將來,我們再做了斷!第一百零七章 黑衣第五百八十五章 探馬第四十四章 烙印第三百二十二章 大學士自廣東來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帥父!第三百三十三章 長樂郡主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雲南整編 夔東請鎮第九百六十七章 朕是不是傀儡?第一百三十三章 絕望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伯父對不住她第六百六十三章 內閣 六部 小九卿第九百七十七章 佈政大人第六百四十四章 光頭降兵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五百二十六章 永曆朝官收容隊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無頭公案 朱三太子第五百六十四章 漢壯一家共赴國難第一百一十八章 授旗第三百八十二章 一時興起第一千六十章 大禍已釀成第611章 夷虜所畏中國者,火器也
第一百七十四章 攻守 十三第三百九十章 易幟反正 下第一百四十一章 漢人第八百九十五章 萬歲第一千二十一章 奉節督師府第五百四十一章 敢於亮劍的漢人英雄第二百零五章 藥庫第一百九十二章 坐守第七百六十六章 永曆歸國 上第一百一十五章 招兵第一百一十五章 招兵第四十一章 整編第283章 10萬駕前軍第一千四十三章 皇帝沒了,怎麼辦?第一千二十四章 全朕首領可也?第八百一十章 將來,我們再做了斷!第四百五十章 金廈之戰第一千九十章 納蘭第四百七十七章 封不了王便做女婿?第六十六章 報訊第三百二十六章 人心真難逆?第一千三十四章 吳三桂安敢害我太上皇!第二十九章 成全第四百五十七章 來降者不納第九百五十八章 太后家也要清第九百三十六章 思明者未必不忠第三百四十七章 澳門來信第六百五十六章 諸王之中,唯傑書可用第九百九十八章 因爲晉王,所以我們在!第四百五十六章 爲何拋棄我!第一百一十八章 授旗第三百八十二章 一時興起第二百一十八章 同袍第七十四章 火藥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慈煥願助殿下登基第一千三十八章 衣冠不改生前制,名姓空留死後詩第三百五十章 鬼老天第八十七章 香山第二百三十二章決戰二第一百五十五章 世子第三百七十八章 大明兵叫爾死第三百一十四章 陳公,我爲你報仇第614章 羅託的援軍第四百七十三章 挾天子第三百六十一章 靴子第七百七十九章 擡滿旗 賜滿名第三百零七章 見好就收第一百六十章 守城第八百三十八章 紅衣賊兵第七百五十七章 金陵 五第一千一十章攻心爲上 攻城爲下第九百六十一章 此人通虜,拿下第五百零四章 梧州大戰第四百九十五章 不開城便屠城第四百零六章 廣東怎麼辦第十章 官員第638章 怎麼會是他第一千六十七章 周王第三百六十八章 滿洲大爺第一千八十三章 請晉王襄助一二第七百七十一章 管效忠 樑化鳳第三百九十六章 別想拉老子墊背第三百三十四章 羊肉湯很好吃第一千零二章 吳三桂要北京,我們要關外第四百五十五章 時間第三十六章 裹挾第一千七十三章 天下本來是咱闖營的!第三百六十四章 雄關漫道真如血第一千五十四章 始作俑者,無後第一百三十七章 潰逃第四百九十二章 順我者忠 逆我者奸第五百三十九章 那秀才做的有些過了第七百零四章 殺光韃虜再凱旋!第七十二章 營老第九百一十一章 皇上不要咱們了第六百五十三章 擡旗 拜師 行癡 親征第六百九十四章 事情鬧大了第292章 漢軍旗的後悔第八百一十章 將來,我們再做了斷!第一百零七章 黑衣第五百八十五章 探馬第四十四章 烙印第三百二十二章 大學士自廣東來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帥父!第三百三十三章 長樂郡主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雲南整編 夔東請鎮第九百六十七章 朕是不是傀儡?第一百三十三章 絕望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伯父對不住她第六百六十三章 內閣 六部 小九卿第九百七十七章 佈政大人第六百四十四章 光頭降兵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五百二十六章 永曆朝官收容隊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無頭公案 朱三太子第五百六十四章 漢壯一家共赴國難第一百一十八章 授旗第三百八十二章 一時興起第一千六十章 大禍已釀成第611章 夷虜所畏中國者,火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