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一章 我家大帥要做親王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相較王章鈞極其自然熟絡的動作,左清的動作雖然也不慢,可多少還是有些生硬,臉上的表情也很不自然。

這傢伙還沒養得熟,周士相輕笑一聲,也不去看一臉驚愕的秦榮,徑直向前走到郭之奇身前行了一禮,道:“廣州鎮見過欽差大學士!”沒有遲疑就跪拜了下去。

郭之奇是大學士,又身負皇命帶着聖旨而來,是名正言順的欽差,當然能受周士相這個廣州總兵一拜,因爲此刻的他不單單是大學士,更是代表皇帝。便是他沒有皇命在身,也當得周士相大禮參拜,畢竟他是文官翹楚,官居一品的大學士。

“廣州鎮快快請起!”

待周士相行完禮後,郭之奇一臉笑容的上前扶起他,一點也沒有欽差大學士的架子。

“老夫在路上聽到廣州鎮率部陣斬哈哈木,奇兵突襲廣州,一舉收復羊城,逼使僞平南藩尚可喜那賊子****而死,又得僞靖南藩耿繼茂反正來歸,更俘僞總督李率泰等人,當真是喜不自勝,廣州鎮果是英雄,若天子知道廣州大捷的消息不知要歡喜成什麼樣呢!...”

郭之奇是真的激動和歡喜,太平軍收復廣州這一仗實是驚動天下,比之當年李定國兩蹶名王還要振奮人心,廣州的收復也意味着廣東將重入大明版圖,這對於眼下只有雲、貴、四川一部的明朝而言意義何等重大。他可以想見昆明的朝廷和天子知道廣州大捷的消息後將是何等震驚和狂喜!

郭之奇越看周士相越是順眼,先前對他任用降官的稍稍不滿也隨之煙消雲散。不住口的誇讚周士相。周士相自然自謙,心中卻是高興,永曆能派大學士前來。說明對自己是足夠重視了,就是不知這位大學士究竟帶來了什麼聖旨,這份聖旨又要給自己升什麼官加什麼爵。

周士相已明白郭之奇帶來的這份聖旨非是廣州大捷的賞功,而是全殲塔音布的那次酬功。和這次廣州大捷比起來,上次的功勞根本不值一提,但周士相卻也看重,想知道朱由榔是否賞罰分明。畢竟全殲塔音布那仗可是自李定國兩蹶名王以來,明軍在戰場上首次取得的重大勝利。宋襄公和他說過,此功恐怕能爲周士相帶來一個國公的爵位。

“郭大人可知末將標下郭紹和樑雙虎爲何沒有回來?”周士相問了自己一直疑惑的事情。

“廣州鎮莫要擔心。朝廷不會吞下你那支精兵的。”

郭之奇笑了起來,告訴周士相,他派去報捷的那隊兵馬之所以沒有隨他一起回來,實是因爲晉王統大軍去曲靖交水迎戰孫可望。導致昆明城中兵力空虛。黔國公沐天波瞅着樑雙虎他們不錯,便跟皇上求了令將他們留在城中以增加守軍力量。人數再少,也是百餘條血海滾殺出來的漢子,關鍵時候也能起到一定作用。爲了充實昆明守軍力量,沐天波也算是絞盡腦汁,見到肉就下嘴了。

周士相放下心來,只要不是出事就好,左右李定國已經擊敗孫可望。郭紹和樑雙虎沒有再留在昆明的必要,沐天波總不能真把人給吞了吧。

卻不知郭之奇是否知道李定國在交水獲勝。孫可望兵敗降清,清軍三路兵馬大舉進攻貴州的消息,周士相想到了袖口中剛收到的那封密函,但想了想還是沒有將這密函拿出來。

秦榮鐵青着臉站在那還死死瞪着王章鈞,看得後者是一肚子火,先前他處處退讓,這會卻是不願自墮威風,竟敢怒視秦榮了。如此模樣,秦榮自然更怒。

郭之奇又與周士相說了幾句天子聽到太平軍報捷時的高興樣,便輕咳一聲要拿出聖旨宣讀。

秦榮卻突然上前兩步,拿手指着王章鈞問周士相道:“廣州鎮可知這人曾參與擁立僞帝紹武。”

周士相看了眼王章鈞,點頭道:“知道。”

周士相若說不知道,秦榮還當他不知情,但周士相直接回個知道,不禁讓他怒不可遏,憤聲說道:“既知道,怎不將他押入大牢侯罪!”

自己怎麼安排降官關你什麼事?

周士相心下不快,礙於郭之奇在場,也不好發作,便冷聲道:“廣州剛剛收復,百廢待興,王章鈞過往雖有不堪,卻是有治世之才,故本帥暫且叫他幫着做事,權是過渡。國事艱難,唯纔是舉而矣。”

周士相說話的時候,宋襄公過來低聲介紹了秦榮的身份,周士相聽後微微點頭,突然反問秦榮:“秦大人可是帶來了朝廷處置王章鈞的旨意?若是有,我這就將人押入大牢聽侯處置。”話音剛落,就見王章鈞身子一個不穩,險些嚇趴下。左清也是臉色一變,很是惶恐。

秦榮哪有聖旨,總督的信倒是有一封,可惜那上面沒有讓他處置降官的條文,而且這事也輪不到他這按察副使管。他黑着臉不吭聲。

周士相搖了搖頭:“既無旨意,那我的處置當沒有過錯。以後還請秦大人莫要再對本帥的屬官過多指責,若真要訓斥,也請總督大人來訓,輪不到按察副使訓斥。”

周士相刻意加重了語氣,提醒秦榮提刑按察使司和布政使司是分管民政和司法的兩司,二者沒有上下管轄關係,故而秦榮這個按察副使沒有權力對布政使司的官員指手劃腳,更沒有權力對他廣州總兵的安排質疑。

秦榮總是揪着降官的事不放,讓郭之奇也很是不快,看在連城壁的面子上,他沒有訓斥於他。

秦榮被周士相頂得說不出話,卻是不甘心王章鈞這等小人搖身一變又和他同朝爲官,見他身上官服似是新舊縫製,規格不符,便道:“廣州鎮既已收復廣州,所設官吏便當遵朝廷禮法,似他們身上這官服不倫不類,成何體統!”

見秦榮指責他們所穿官服不對,宋襄公和左清也是鬱悶,這按察副使當真是恨王章鈞入骨了,連帶着官服穿得不對也要追究。當真是多管閒事,淨瞎操心了。

“這倒是本帥的不是,一時忘記疏忽了,回頭便叫人改正。”

周士相知道宋襄公他們的官服有問題,沒有反駁而是放低姿態,不想就此事再和秦榮說什麼,秦榮卻是冷笑一聲,道:“一時忘記便能失了官府體面?此等做法叫百姓怎麼看朝廷?若是生了輕視之心,日後官府如何治牧他們?”

“我以爲官府體面在於讓境內百姓衣食無憂,老有所養、少有所教,至於官服破落些又何妨?官服再好,百姓若是流離失所,三餐無繼,這等體面又要來何用?”

周士相真是夠了,秦榮好歹也是從三品的按察副使,怎的大事不說,竟揪着這些小節不放。若是南明的官員都跟他一樣,不亡還真沒天理了!

秦榮被周士相這番話說得啞口無言,這纔想到眼前這個廣州鎮可不是單純的武夫,而是個秀才。秀才嘛,讀了些書,伶牙俐齒的難免。

“國家都快沒有了,還計較什麼官府體面?”

郭之奇終於忍不住發作了,秦榮真是不知輕急緩重,眼下朝廷上下都指着太平軍,他卻不斷的得罪人家,糊塗透頂,真不知連城壁何以派這人和他來廣州的。

秦榮怔了下,不敢再說話,他不敢和郭之奇頂撞。

郭之奇掃了他一眼,暗自搖頭,轉而對周士相道:“香案也不必設了,一切從簡,廣州鎮接旨!”

“臣周士相接旨!”

周士相忙跪倒在地,他這一跪,左清和宋襄公他們也是跟着跪下,瞎子李也老實的將鐵錘放下,人人低頭秉氣,靜侯旨意。

郭之奇將聖旨展開,掃了一眼,清聲宣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朕惟時窮現節、板蕩識忠。甲申國難以來,兇胡狂逞,宗社幾頹,今有廣州鎮能弛驅王事,扶危戡亂,實朝廷之砥柱,國家之干城也......詎可泯其績而不嘉之,以寵命乎?

....茲特晉廣州鎮周士相爲興平伯,所部從徵將士,俱諭兵部從優敘功。另特旨興平伯下可設六官,察言、承宣、審理等官方便施政,武官二品以下,文職六品下皆可自行委任,後着朝廷報敘...望爾戒驕毋矜,另加丕績。中原匡復之日,朕又何吝分茅之賜哉!欽此!”

聖旨宣完,宋襄公有些驚訝,怎的朝廷這麼小氣只給了個伯爵的?便是國公不給,再不濟也得給個侯爺吧?

左清和王章鈞卻是鬆了口氣,永曆帝的這道旨意可是給了周士相設六官的權力,如此一來,他二人這左右參政便是實質如歸,真正的大明命官了。只是聖旨只允周士相任命六品以下文官,這倒是麻煩,難道我們從此要成武官不成?

王章鈞拿眼瞧了秦榮,見對方也正瞪着自己,不由嘴角一咧,一臉的得意,似乎在說你先前說我不是朝廷命官,可現在你敢說我不是了嗎!大不了我拼着進士文臣不當去做武將去,你能拿我怎麼着...

雖然不是封自己做國公,也沒有封侯,而是封了個興平伯,不過周士相倒也沒有不滿,國公也好,侯爺、伯爺也好,都將是昨日黃花,等到廣州大捷的消息傳到昆明,國公和侯爺朱由榔可是拿不出手的。

“臣謝主隆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周士相起身從郭之奇手中接過聖旨,隨手交給宋襄公,便要請郭之奇坐下說話。身後的瞎子李卻突然一臉不滿的跳將起來,氣得直嚷道:“昨就給個伯爺的,我家大帥可是說了,朱家皇帝得叫他做親王,要不然就不認他朱家皇帝!”(未完待續。)

第四百五十六章 爲何拋棄我!第二百五十九章 俊傑第七百零八章 贛州才值錢第二百一十八章 同袍第一百零九章 前例第一千二十六章 朱由榔之死第七百六十八章 先入北京第七百五十四章 金陵 二第六十九章 總旗第一百四十六章 地道第八百六十一章 我的大明第四百四十八章 砍瓜切菜第二十八章 銀子第九百零九章 北逃之路第一百章 活該第二百二十四章 會場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四百六十四章 利益集團第九百九十四章 韃靼王朝的危機第三十六章 裹挾第三百一十章 砍人不砍馬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中朝一家第九百一十九章 長公主第九百三十八章 賊秀才要與朕議和?第一千六十二章 順治要死了,康熙要來了第二百六十一章 議政王大臣會議 上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太子人選第八百三十七章 頭皮落地第一百七十章 攻守 九第七百二十一章 一顆心涼個徹底第九百五十七章 牢房卻是許多第七十三章 正軌第三百三十四章 羊肉湯很好吃第一千二十一章 奉節督師府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百戰精兵第四百九十章 獅子大開口的宗室第八百二十三章 擒虎不成 反被虎傷第七百二十四章 老宗伯,可還認得在下!第633章 北伐軍的組建第三百四十一章 火德尚紅第635章 大丈夫當戰勁敵!第九百一十四章 漢人不如狗嗎!第一百七十八章 攻守 十七第八十二章 天窗第一百五十七章 奴才第五百四十九章 良官 新漢人第610章 軍器圖說第四百九十六章 到底誰更狠第四十章 公庫第四百四十三章 擅退者死第七百零六章 本提督要辦事了第六百零六章 趙自強的高升第九百一十三章 閩王 順王 遼王第一千五十一章 一劍無血第三百五十二章 黃泉路上做個伴第三百零六章 靖南王府的二管事第一千七十八章 先平朝鮮可否?第九百九十八章 因爲晉王,所以我們在!第一千三十八章 衣冠不改生前制,名姓空留死後詩第一千九十九章 亂民,不足慮也!第四百一十一章 我見見耿精忠他娘第六十九章 總旗第四百八十八章 延平請兵第一百八十四章 西府第五十一章 明軍第五百五十九章 平郡王第六百五十三章 擡旗 拜師 行癡 親征第七十四章 火藥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馬察泰,我是蘇納第八零八章 將軍何忍!第八百四十章 眼球 泥牆 血如泉涌第二百二十八章 堅定第五百三十九章 那秀才做的有些過了第七百二十七章 主子要辦的人很多第九百五十五章 從崇禎元年開始補第七百四十三章 秣陵關第七百八十三章 控扼江防第一百二十五章 和尚第二百七十五章 成軍 上第二十六章 鎮壓第一千一十九章 夔東有文督師在第五百三十六章 廣西狼兵第三百六十二章 救我!第五百七十四章 戚家軍南下第六百五十一章 災情如軍情第一百三十三章 絕望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公主出嫁第638章 怎麼會是他第一千五十九章 滿紙荒唐言第676章 旗在人在第七百六十三章 武昌水營第九百一十五章 我大清還未亡呢第六十五章 公文第七百七十章 江南無戰事第三百九十四章 滾雪球第626章 恭請唐王監國!第八百六十七章 殺人者有威第五百八十一章 憑啥我不能做巡撫?第一千六十二章 順治要死了,康熙要來了第四百五十九章 滿州子弟何以叛我!
第四百五十六章 爲何拋棄我!第二百五十九章 俊傑第七百零八章 贛州才值錢第二百一十八章 同袍第一百零九章 前例第一千二十六章 朱由榔之死第七百六十八章 先入北京第七百五十四章 金陵 二第六十九章 總旗第一百四十六章 地道第八百六十一章 我的大明第四百四十八章 砍瓜切菜第二十八章 銀子第九百零九章 北逃之路第一百章 活該第二百二十四章 會場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四百六十四章 利益集團第九百九十四章 韃靼王朝的危機第三十六章 裹挾第三百一十章 砍人不砍馬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中朝一家第九百一十九章 長公主第九百三十八章 賊秀才要與朕議和?第一千六十二章 順治要死了,康熙要來了第二百六十一章 議政王大臣會議 上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太子人選第八百三十七章 頭皮落地第一百七十章 攻守 九第七百二十一章 一顆心涼個徹底第九百五十七章 牢房卻是許多第七十三章 正軌第三百三十四章 羊肉湯很好吃第一千二十一章 奉節督師府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百戰精兵第四百九十章 獅子大開口的宗室第八百二十三章 擒虎不成 反被虎傷第七百二十四章 老宗伯,可還認得在下!第633章 北伐軍的組建第三百四十一章 火德尚紅第635章 大丈夫當戰勁敵!第九百一十四章 漢人不如狗嗎!第一百七十八章 攻守 十七第八十二章 天窗第一百五十七章 奴才第五百四十九章 良官 新漢人第610章 軍器圖說第四百九十六章 到底誰更狠第四十章 公庫第四百四十三章 擅退者死第七百零六章 本提督要辦事了第六百零六章 趙自強的高升第九百一十三章 閩王 順王 遼王第一千五十一章 一劍無血第三百五十二章 黃泉路上做個伴第三百零六章 靖南王府的二管事第一千七十八章 先平朝鮮可否?第九百九十八章 因爲晉王,所以我們在!第一千三十八章 衣冠不改生前制,名姓空留死後詩第一千九十九章 亂民,不足慮也!第四百一十一章 我見見耿精忠他娘第六十九章 總旗第四百八十八章 延平請兵第一百八十四章 西府第五十一章 明軍第五百五十九章 平郡王第六百五十三章 擡旗 拜師 行癡 親征第七十四章 火藥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馬察泰,我是蘇納第八零八章 將軍何忍!第八百四十章 眼球 泥牆 血如泉涌第二百二十八章 堅定第五百三十九章 那秀才做的有些過了第七百二十七章 主子要辦的人很多第九百五十五章 從崇禎元年開始補第七百四十三章 秣陵關第七百八十三章 控扼江防第一百二十五章 和尚第二百七十五章 成軍 上第二十六章 鎮壓第一千一十九章 夔東有文督師在第五百三十六章 廣西狼兵第三百六十二章 救我!第五百七十四章 戚家軍南下第六百五十一章 災情如軍情第一百三十三章 絕望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公主出嫁第638章 怎麼會是他第一千五十九章 滿紙荒唐言第676章 旗在人在第七百六十三章 武昌水營第九百一十五章 我大清還未亡呢第六十五章 公文第七百七十章 江南無戰事第三百九十四章 滾雪球第626章 恭請唐王監國!第八百六十七章 殺人者有威第五百八十一章 憑啥我不能做巡撫?第一千六十二章 順治要死了,康熙要來了第四百五十九章 滿州子弟何以叛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