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一章 一顆心涼個徹底

滿蒙特別行動隊是江西御史李之粹所上“以清軍服色順流而下,揚言贛省援軍入江寧”之策的落實,不過周士相派出的並非僞清軍,而是實打實的滿蒙大韃子,目的也不是襲取南京,而是破襲南直隸,奪取安慶。

延平王在南京大敗的消息已由軍情司在江南的情報人員通過間道傳到南昌,與此同時安慶方面也傳來消息,清安親王嶽樂在得知鄭軍南京大敗後,即領北方數省綠營兵搭乘安慶水營的船隻趕往南京。安慶則交給了固山額真巴尤布達什統帶3000河南綠營負責。

鄭軍的大敗讓周士相不得不召集諸將緊急軍議。兵官董常清建議北伐軍主力當立即從江西饒州向徽州進攻,爾後經寧國府、太平府直趨南京城下,搶在順治大軍趕到之前強攻南京。

董常清認爲只要奪下南京,便可以南京爲據,接着出兵攻佔鎮江,整合江南反清力量,和順治大軍隔江對峙。若清軍渡江,則以主力與清軍決戰。若勝,清軍必將一蹶不振,無力再戰;若敗,北伐軍則退守南京,和清軍一樣堅守不出,同時從廣西、湖南兩個野戰軍團抽調主力鎮從江西來援。這樣有南京堅城可依,又有援軍可至,清軍困頓城下,時間一久,必成勞師,到時內外夾擊,韃虜授首之期不遠矣。

董常清這個提議很有冒險精神,甚至有可能一舉擒殺韃酋順治,所以諸將聽着很是心動,然而一個現實難題卻擺在了衆人面前。寧國、太平府一帶多是丘陵地區,不便大軍行軍,南京以西更是如此,千餘人的兵馬能輕易通過,可幾萬人的大軍連同輜重、民夫卻是難以迅速通過,更無法在南京西面展開。

南京又是堅城,城內清軍剛剛打敗鄭軍,士氣高漲,不可能再跟鄭軍兵臨城下般一樣惶恐,直以爲末日將至。另外嶽樂又從安慶帶了北方數省綠營兵去了南京,所以保守估計南京城內的守軍兵力恐怕也要比北伐軍多,再加上清軍繳獲了鄭軍大量火炮軍械,使得太平軍攻城難度陡增。萬一攻城不下,北伐軍豈不成了孤軍,成了勞師,重蹈鄭軍大敗覆撤?

李之粹和桂永智堅決反對董常清的冒險之策,他們認爲自古下南京必先奪其上游,而南京上游兩座重鎮九江和安慶是兵家必爭之地。只有取得安慶和九江的控制權,才能考慮攻打下游的南京,否則易被夾擊。

桂永智甚至勸說周士相不要着急攻打南京,而是當穩固江西,東面圖取閩浙、西面則佔領湖南全境,配合忠貞營打下武昌,徹底收復湖廣,然後集中兵力打進貴州,一舉解決雲貴的多尼和吳三桂兵團,這樣便可以整合粵、桂、閩、浙、滇、黔、鄂、湘八省地盤,和清廷隔江對峙,緩圖緩取,以一路軍收復四川,佔領漢中收復陝甘;一路軍從上游下江南,這樣清廷首尾難顧,顧東便失西,顧西便失東。東西兩路無論哪路得手,對清廷都是致命打擊。

江南爲財賦重地,陝甘則爲精兵產地,桂永智之策,便是逼迫清廷二先其一,無論選擇保哪個,或是丟了哪個,清廷在北方的統治都會被動搖。只是此策施行起來,耗時日久,沒有三兩年時間根本無法辦到,且還要擔心中途有什麼變故,尤其是被困在雲貴的清軍畢竟是清廷最大的一支重兵集團,滿蒙八旗有足兩萬人,吳三桂部下也是精兵強將,真要打雲貴,勢必一場惡戰。

以太平軍現有的實力,便是能夠成功殲滅雲貴清軍,付出的代價也將大到周士相無法承受,等到舔完了傷口,恐怕滿清那邊也能回過氣來。且最重要的是,若採納桂永智之策,則戰爭的主動權在一開始便將轉入清軍之手,因爲韃酋順治已經御駕親征,又有南京大勝,所以順治是不可能坐視太平軍穩固江西,謀取閩浙,任由多尼大軍被困西南而不管不問。

幾乎可以肯定,順治在抵達江南之後,肯定會向江西進軍,趁着擊敗鄭軍的風頭迫使周士相集中主力與他決戰,而周士相則必須迎戰,因爲他不能放棄江西。無論是從政治角度還是從軍事角度出發,江西都不能輕棄,要不然軍心會動搖,那些投誠歸附的降將降官也會動搖,就如當年李自成在一片石大敗之後,降闖的明朝官員和將領幾乎全部反叛一樣。

同時,放棄江西,太平軍亦將失去戰略縱深,廣東將直面清軍壓力,又將回到清軍大舉攻入西南時的局面。那時,周士相決定西征廣西,爲的就是防止西南清軍攻入兩廣。更要命的是,若周士相決定在江西和順治展開一場會戰,肯定要調動湖南和廣西的野戰軍團主力,如此勢必削弱湘黔、桂黔防線力量,西南清軍壓力大減,很有可能趁機突破封鎖,到時兩支清軍重兵前後夾擊,太平軍的日子可不好過,一個不慎,就是滿盤皆輸。

戰爭的主動權,周士相是萬萬不會拱手讓出的,他必須採取攻勢,牽制攪亂清軍,更要奪取南京,這不僅僅是因爲南京近在咫尺,而是因爲收復南京的政治意義極大,對於人心的影響大到無復可加地步。一旦南京被明軍光復,不說太平軍內的那些降官降將,就是清廷內部那些漢官漢將,恐怕都要重新審度一下天下大勢。到時不是周士相擔心內部不穩,而是韃酋順治得考慮一下攘外同時如何安內了。

自二世爲人那日,周士相便一直籌謀撿取南京國姓兵敗果實,今日這果子就在眼前,雖說這果子上現在滿是尖剌,可只要咬牙伸手去摘,忍着巨痛總能摘下,所以他如何肯放棄。

周士相拍板而定,南京必須奪取,會議的主題不再是打不打南京,而是怎麼打南京!

軍部官郭雄取出地圖,給出了軍部的參謀意見。軍部參謀一致認爲,唯有走長江水路纔能有攻佔南京的機會,但這個機會已經由原先的七成變成了現在的五成。軍部降低攻佔南京成功性的機率原因便是清安親王嶽樂帶往南京的援軍。

郭雄給出了具體數據,如果走徽州、寧國、太平這條陸路,主力四鎮全部抵達的話,最快也得20天,這還得排除中途會遭到地方清軍的攔截,及建立在南京清軍如傻子般縮在城中不出,任由太平軍大搖大擺的向南京城下進發。若南京清軍出城攔截,佔據地利,那麼軍部對於能不能擊退清軍,搶在韃酋大軍趕到前抵達南京城下不抱樂觀。

另外,走陸路的話,對北伐軍的後勤也是個極大的考驗。畢竟周士相下了嚴令,北伐軍不得搶掠百姓糧草,這就使得軍部的後勤壓力大增,北伐軍離南京越近,就意味着糧草運輸線越長。在純靠人力運送糧草的情況下,保證前線糧草供應,顯然是個代價極大,也極其困難的工程。

“走水路,拿下安慶!”

周士相下了決心,陸路太慢,不可測的風險又太大,那就走水路。延平王逆風而上,他便順風而下。

可諸將聽到大帥這不容置疑的命令,卻是面面相覷,走水路是快,也穩當,能夠一次將兵馬糧草都運上,可問題是太平軍哪來的水師?

九江有原清軍的水營,不過在九江總兵陳元逃跑後,九江水營也一轟而散,葛義接管九江後只收編了幾十條船和數百清軍水師,短期內根本別想建成一支屬於太平軍的長江水師。

沒有水師,如何奪取安慶?那安慶可是在江對面啊!

諸將都是困惑,李之粹卻是眼睛一亮,問道:“大帥莫不是想收編鄱陽湖那幫水匪?”

太平軍北上攻取贛州後,鄱陽湖水匪便聯兵起事,稱十八家,聲勢很響,各家各寨大小兵丁也有一兩萬人,主事者稱天下復明大元帥,比周士相這個唐監國冊封的徵虜大將軍、兵馬大都督都要威風,下面總督巡撫封了一大幫,這個王那個公的好不熱鬧。不過太平軍攻陷南昌、饒州、九江以後,這些以復明爲旗幟的水匪卻不來降,也不派員和太平軍聯絡,只在湖中快活。太平軍這邊忙於攻佔江西各府縣,一時也沒顧得上這些人。

李之粹以爲大帥是想收編鄱陽湖水匪,爾後讓這些水匪入江去攻打安慶的清軍水營,如此太平軍便能由水路攻打南京,不想周士相卻是搖頭道:“一幫水匪有什麼大用,指着他們肯效命,黃花菜都涼了。”

“那大帥的意思是?”李之粹不解了,不收編那些水匪,從哪弄水師來。

周士相對諸人道,軍情司探知兵部尚書張煌言正帶着原定西侯張名振部水師在江南左各府活動,這支浙軍水師雖然不及鄭軍強大,但也是一支實力不弱的水師力量,若能和他們取得聯絡,讓浙軍襲取安慶,爾後配合太平軍沿江攻打南京,那這水路自然是暢通無阻的。

諸將對於浙軍瞭解不多,周士相便要郭雄將軍情司送來的有關浙軍活動情況和實力簡單說了下,聽說浙軍就在寧國、蕪湖一帶活動,諸將頓時熱議起來,倘若浙軍真肯配合太平軍奪取安慶,那攻打南京可就有很大把握了。正熱議時,軍情司卻有急報送來,周士相打開一看,一顆心頓時涼了個徹底,信中只說了一件事,那就是浙軍在銅陵自相瓦解,兵部尚書張煌言率殘部棄了海船上岸奔英霍山區去了。(未完待續。)

第631章 先拜孝陵者爲天子第五百零九章 梧州城破 上第五百九十九章 太歲頭上動土第三百一十章 砍人不砍馬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全軍集合 大帥來了第六百二十五章 你們忘了隆武帝嗎!第九百八十四章 班超再世第一百三十七章 潰逃第九百三十四章 大清翻不了天第四百七十七章 封不了王便做女婿?第634章 賊秀才不過第2個李定國第九百一十七章 洪士銘通虜第四百四十七章 俺有一個夢第三百一十三章 活活鋸了你第三百六十章 陷井第一百九十二章 坐守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伯父對不住她第七十四章 火藥第六百九十章 漕糧一斷,京師必亂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賊秀才舉兵逼宮第四百七十九章 是真是假?第八百八十八章 我們不講理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朝人制朝第一千一十七章 我替晉王殺你!第四百一十九章 糧草先行第六百八十七章 老夫真爲復明嗎?第五百一十五章 搶老婆第九百三十三章 盛京八旗入關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與虎謀皮第一千三十八章 衣冠不改生前制,名姓空留死後詩第632章 羅託當可全殲第二百一十七章 阿母第九百零一章 主子的舅舅也是主子第九百六十八章 額駙第二百六十九章 嶺南三忠第一百三十章 鏖戰第三百四十二章 構架第六百六十七章 兩省巡撫第九百四十六章 抓生口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此人留不得第一百三十八章 戰死第九百九十三章 毒藥苦口第一千八十四章 遼東軍團第二百六十二章 議政王大臣會議 下第一百九十五章 官辦第七百零四章 殺光韃虜再凱旋!第九百八十二章 潼關第五百零七章 爲了大清第二十一章 逃命第一千二十四章 全朕首領可也?第四百七十八章 廣東又來報捷了!第三百五十三章 滿韃子就在這裡!第九百八十二章 潼關第四百三十八章 烏真哈超第六百九十九章 還想脫身不成第一百七十四章 攻守 十三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渡河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大帥的牆角第六百二十四章 老夫人什麼意思第一千九十四章 不謀財 不佔地第三百四十六章 韃靼人會幫忙的第七百五十五章 金陵 三第八百七十八章 大營救不得了第一千一十一章 錢多人傻速來第二百零一章 女人第三百二十六章 人心真難逆?第五百六十五章 人命不值錢第六百六十二章 內閣 女婿 皇子第五百五十七章 疑神疑鬼第九百三十一章 太宗諸子第三百五十六章 敵襲第三百二十五章 是真是假第六十章 礦工第一千六十七章 周王第七百五十六章 金陵 四第八百三十三章 砍馬腳第一千二十三章 殺了朱由榔,家兄做皇帝第614章 羅託的援軍第639章 天下無人不識君第九百三十五章 大清得變法了第八百三十四章 藩主,我的罪過贖了麼!第五百二十五章 蜀王兵將第五百九十六章 安南之變第九百四十六章 抓生口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大帥,您也無後第一百七十三章 攻守 十二第二百三十一章 決戰 一第一百七十三章 攻守 十二第二百零五章 藥庫第七十六章 遊擊第三百六十九章 大事不妙第一百八十七章 鹽貨第三百五十四章 要打就打最強的第八百六十九章 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第一百六十二章 攻守 1第637章 遊射 僵持 全軍第九百五十六章 我兒是探花郎第三百四十二章 構架第九百一十六章 洪承疇病逝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女官 洞房
第631章 先拜孝陵者爲天子第五百零九章 梧州城破 上第五百九十九章 太歲頭上動土第三百一十章 砍人不砍馬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全軍集合 大帥來了第六百二十五章 你們忘了隆武帝嗎!第九百八十四章 班超再世第一百三十七章 潰逃第九百三十四章 大清翻不了天第四百七十七章 封不了王便做女婿?第634章 賊秀才不過第2個李定國第九百一十七章 洪士銘通虜第四百四十七章 俺有一個夢第三百一十三章 活活鋸了你第三百六十章 陷井第一百九十二章 坐守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伯父對不住她第七十四章 火藥第六百九十章 漕糧一斷,京師必亂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賊秀才舉兵逼宮第四百七十九章 是真是假?第八百八十八章 我們不講理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朝人制朝第一千一十七章 我替晉王殺你!第四百一十九章 糧草先行第六百八十七章 老夫真爲復明嗎?第五百一十五章 搶老婆第九百三十三章 盛京八旗入關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與虎謀皮第一千三十八章 衣冠不改生前制,名姓空留死後詩第632章 羅託當可全殲第二百一十七章 阿母第九百零一章 主子的舅舅也是主子第九百六十八章 額駙第二百六十九章 嶺南三忠第一百三十章 鏖戰第三百四十二章 構架第六百六十七章 兩省巡撫第九百四十六章 抓生口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此人留不得第一百三十八章 戰死第九百九十三章 毒藥苦口第一千八十四章 遼東軍團第二百六十二章 議政王大臣會議 下第一百九十五章 官辦第七百零四章 殺光韃虜再凱旋!第九百八十二章 潼關第五百零七章 爲了大清第二十一章 逃命第一千二十四章 全朕首領可也?第四百七十八章 廣東又來報捷了!第三百五十三章 滿韃子就在這裡!第九百八十二章 潼關第四百三十八章 烏真哈超第六百九十九章 還想脫身不成第一百七十四章 攻守 十三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渡河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大帥的牆角第六百二十四章 老夫人什麼意思第一千九十四章 不謀財 不佔地第三百四十六章 韃靼人會幫忙的第七百五十五章 金陵 三第八百七十八章 大營救不得了第一千一十一章 錢多人傻速來第二百零一章 女人第三百二十六章 人心真難逆?第五百六十五章 人命不值錢第六百六十二章 內閣 女婿 皇子第五百五十七章 疑神疑鬼第九百三十一章 太宗諸子第三百五十六章 敵襲第三百二十五章 是真是假第六十章 礦工第一千六十七章 周王第七百五十六章 金陵 四第八百三十三章 砍馬腳第一千二十三章 殺了朱由榔,家兄做皇帝第614章 羅託的援軍第639章 天下無人不識君第九百三十五章 大清得變法了第八百三十四章 藩主,我的罪過贖了麼!第五百二十五章 蜀王兵將第五百九十六章 安南之變第九百四十六章 抓生口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大帥,您也無後第一百七十三章 攻守 十二第二百三十一章 決戰 一第一百七十三章 攻守 十二第二百零五章 藥庫第七十六章 遊擊第三百六十九章 大事不妙第一百八十七章 鹽貨第三百五十四章 要打就打最強的第八百六十九章 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第一百六十二章 攻守 1第637章 遊射 僵持 全軍第九百五十六章 我兒是探花郎第三百四十二章 構架第九百一十六章 洪承疇病逝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女官 洞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