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三章 控扼江防

江上炮聲響起後,多弼就知道明軍定是在攻打北新洲炮臺。北新洲上雖有四千守軍,但多弼不知道明軍竟然來了多少人馬,萬一北新洲炮臺丟失,那麼瓜州水營就暴露在明軍炮火射程之下,弄得不好,瓜洲水營一條船也別想出港。局面真成那樣,多弼不敢想象皇帝會如何處置自己,爲此立即點了漢軍和綠營,督促水營馬上出港增援北新洲,無論如何也不能讓明軍佔了這江上要點。

發現清軍水營出港後,張煌言立即號令水師上下調頭迎上,雙方就在距離北新洲北側江面不到兩裡處展開了激戰。

北新州上,登島的太平軍第一鎮兩個旅在副將朱慶來的指揮下奮勇衝殺,數十人手持巨木,喊着號子衝開了炮臺左側的清軍營地大門。太平軍一擁而上,北新州的清軍副將楊廣孝率親兵負隅頑抗,島上的泥濘地上到處都是廝殺的人羣。戰至最後,楊廣孝見援軍突破不了明軍水師,便棄軍而走,藏匿在島上一隱秘處,後被搜島明軍發現,押至北固山上向大帥報捷。

見到傳說中的賊秀才後,楊廣孝竟是“撲通”跪地請降,周士相卻將手一揮,命親衛將此人擲于山下摔死。隨後頒令,此後清軍不戰而降者,用之;戰而不敵而降者,概不納。

張煌言指揮水師牢牢阻住多弼部,明軍水師雖水手強於清軍,但清軍船隻卻多,雙方打成了平手,死傷都很慘重。後多弼發現島上清軍已潰,明軍已經使用島上火炮轟擊他的船隊後,不得已只得下令後撤。

水師此仗,明軍損失海船3艘,民船41艘,士兵1256人;清軍損失大小戰船57艘,士兵1640餘人。北新島上登陸的太平軍第一鎮陣亡780餘人,清軍傷亡1000餘,餘者盡降。

原計劃奪取北新洲後,明軍將繼續攻擊北岸的瓜州水營,以徹底拔除這顆毒瘤,使江北清軍無法過江。但因水師損失過大,將士疲勞,張煌言便令撤軍。北新州由第一鎮兩旅和鄭軍一部,計5800兵合守,副將朱慶來親自坐鎮

就在北新洲島上和附近江面上明清雙方廝殺之時,餘新和魏大龍帶着700多士兵乘30多條船隻衝向了清軍的木浮營。木浮營是捆綁巨木而成的浮壩,壩面以土填平,可容納士兵五百人,火炮四十門,四角爲尖頂,船隻遇之立碎,滿洲人稱之爲“木城”。

魏大龍先帶人潛入水中,悄悄觀察了木浮營的結構後回到船上。

餘新不待魏大龍喘口氣,就急切的問他:“如何?魏兄弟!”

“是繩索,比滾江龍的鐵鏈容易多了!”

魏大龍呼了口氣,搓了搓冰凍的雙手。雙手通紅,臉上更是通紅,卻不是因爲凍的,而是因爲興奮。

“那就幹他們!”

餘新親領四艘沙船,對着木浮營直衝,清兵發現,立即開炮,四條船隨即後退到射程之外,然後掉轉船頭,復又向前衝,清軍再開炮,有一條船中炮,剩下三條船退回,掉轉頭再衝,清軍不再上當,雙方於是對峙。

午時,下游方向聽不到炮響,餘新估計張尚書和甘輝已完成任務,便命令所有船隻一齊向前。清軍見狀,再次開炮,餘新下令還擊,幾十條船火力全開,聲勢也很驚人。

“砰!砰!”數聲,木浮營被擊中,木片土石齊飛,清軍卻無懼意,這木城構造堅固,就是再轟上一天都無事。不想,一幕讓清兵駭破膽的事情發生了,原本厚實無比的木城結構竟然開始解體,不斷的隨江水飄流。

“城散了,快逃!”

木浮營上的清兵趕緊放下小船向北岸撤去。原來餘新引誘清軍耗費炮彈的同時,魏大龍等人潛水割斷了清軍木浮營繩索。再用炮那麼一轟,這木浮營自然解體。木城一旦解體,上面的清軍再多,火炮再猛,也是無濟於事的。

餘新和魏大龍順利完成摧毀清軍木浮營的任務,但是付出的代價也不算小,30多條船隻剩13艘,700多兵丁也只剩下400多人。

清軍水師退入瓜州水營後,船上、岸上的炮臺胡亂向着江面炮擊。聽着聲勢很大,然而全是無用功,浪費炮子而矣。

周士相於鎮江城賞賜有功將士,大讚甘輝、餘新、郭法廣、魏大龍等將。

甘輝謙虛道:“國公過獎!這一仗之所以得勝,全是因爲國公信重,放手大用我等而矣。”

餘新和郭法廣、魏大龍等將卻是興奮,甚至有輕視韃子之意。見狀,坐在周士相身側的張煌言微微搖頭,板臉對他們道:“勝不驕,敗不餒。你們忘了南京城下的教訓嗎?忘了在上游逃竄的日子嗎?”

聽了尚書大人這話,餘新頓時慚愧,郭法廣、魏大龍亦是羞愧。

周士相起身輕笑,示意尚書大人不必如此,打了勝仗,理當高興。

張煌言緩了緩臉色,道:“此役韃子瓜州水營雖有損失,但建制尚在,一日不將其拔掉,總是釘子。國公還要做作謀斷纔好。”

周士相點頭道:“控住北新州,韃子水營就出不來。目的已經達到,能全殲固然是好,但若拼得損失慘重,也得不償失。我已令湖廣援剿軍團乘長江水師趕來,待大軍到齊,先拔了韃子水營,再和福臨小兒決戰。”說完,又向張煌言鞠了一躬,“到時,還要勞尚書大人費心費力。”

張煌言忙避了這一禮,道:“煌言一介書生耳,國公率全軍倡義復明,復我南都,於大明有大功,更於我浙軍上下恩重如山,殺韃之事,我自起兵之時便引爲己任,國公不說,我亦不會推辭!”

周士相要葛義帶甘輝等人去吃酒席,與張煌言坐下談起鄭軍將士一事。太平軍破南京後共解救出了五千多鄭軍士卒,另有一萬多家眷,能夠找回的女眷都找回,找不回的多數便是死了。家眷現在都安置在南京,五千多鄭軍將士有兩千也安置在南京,餘下都編在江南水師當中。可以說,江南水師的主力是由鄭軍士卒構成,佔了一半,餘下一半是浙軍,另一半則是太平軍。

周士相開誠佈公的和張煌言說了自己的意思,他想將鄭軍將士留在太平軍中,這個餘新也有此意,甘輝對去留都無意見,只是需要延平王的認可。所以周士相想請張煌言休書一封去金廈,說服延平郡王能夠同意甘輝、餘新等鄭軍將士留在江南。

至於浙軍方面,張煌言早就和周士相談過,浙軍只剩兩千多人,家眷又多,不擅陸戰,沒有地盤,根本難以獨自發展。正如當年定西侯張名振死後,張煌言率部寄託延平藩下一樣,尚書大人這一會也是主動提出和太平軍合兵。周士相對此求之不得,自是滿口答應下來,也正因爲張煌言主動提出合兵,纔有江南水師設立。此因果關係。

張煌言有些遲疑,按他對延平王的瞭解,恐怕不會讓甘輝和餘新留在太平軍中,但他還是答應休書,盡力相勸延平。

“也不知延平這會到底什麼打算,是應國公相請來長江會師,共奉唐王呢,還是攻打達素,收復福建?”

張煌言暗自嘆息一聲,因爲他覺得延平多半不肯奉唐王。(未完待續。)

第七百三十六章 大清萬萬年第五十八章 存亡第三百六十四章 雄關漫道真如血第八百七十二章 保護鰲拜第九百七十六章 安南將軍急遞第一百六十章 守城第九百九十五章 上帝與你同在第二百一十二章 廣州第五百九十一章 夜亂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千秋李晉王第302章 銀子和糧食第五百零二章 曲靖慘案第四百四十二章 血戰玄武山第三百三十七章 錦衣親軍第619章 總督大喜!第三百零五章 好奴才第九百一十九章 長公主第九百四十九章 擁清伐明 下第六十三章 搶劫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大帥的牆角第一百三十五章 破營第三百六十二章 救我!第631章 先拜孝陵者爲天子第九百四十七章 朝鮮 和約 白旗家眷第七百四十四章 五星出東方,利在中國第八百九十二章 回師稱帝第六百七十八章 驕橫明軍第一千五十三章 韃子餓了會做什麼?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等着南京大亂嗎?第九百九十九章 遠征軍回調第九百六十一章 此人通虜,拿下第一千九十四章 不謀財 不佔地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兩宮太后第六百六十章 操莽之事第四百一十五章 三路入滇第三百二十一章 朕不怕死第九百八十五章 內戰不可避免第九百八十一章 勸降李國英第三百五十六章 敵襲第四百八十章 數萬大軍保皇帝第三百五十七章 驅趕第八十一章 回去第三百九十二章 惠州總兵第一千二十七章 虛君?第七百零八章 贛州才值錢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趙良棟也反了第七十九章 首級第九百四十五章 他們是大清的兵第三百五十五章 殺盡韃子方罷手第五百六十三章 寧殺錯 不放過第九百一十七章 洪士銘通虜第一百八十九章 絕地第一千七十一章 有奶就是娘第四百一十六章 手持鋼刀九十九第二百七十章 讀書人第九百零五章 賊兵過境 斷子絕孫第八章 逃人第四百五十七章 來降者不納第四百七十一章 黃毛小兒第五百四十八章 一路反正第五十三章 別追第七百二十七章 主子要辦的人很多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塵埃落定開單章 求訂閱第一百六十三章 攻守 2第七十四章 火藥第五百零三章 早知就不降了第三百六十四章 雄關漫道真如血第九百三十九章 督師連城壁第一百零三章 總督第一百八十九章 絕地第一百六十九章 攻守 八請一天假第612章 天子棄國第一千五十五章 勿謂言之不預第三十六章 裹挾第十七章 豪傑第五百九十九章 太歲頭上動土第一千三十六章 清政府的首相公函第一百五十一章 立足第三百二十六章 人心真難逆?第一百一十章 俘虜第八百零六章 生死兩茫茫第八百三十一章 刀要見血第635章 大丈夫當戰勁敵!第292章 漢軍旗的後悔第四百九十六章 到底誰更狠第二百一十九章 慘烈第九百一十四章 漢人不如狗嗎!第二百一十章 清妖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敗第一千二十四章 全朕首領可也?第一百九十四章 世道第四百五十五章 時間第二百三十五章 決戰 五第九百三十七章 兩虎相爭 大清得利第二百五十三章 勤王?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太后的孃家第五百五十三章 天寒地凍第九百六十四章 瞎子李逛青樓
第七百三十六章 大清萬萬年第五十八章 存亡第三百六十四章 雄關漫道真如血第八百七十二章 保護鰲拜第九百七十六章 安南將軍急遞第一百六十章 守城第九百九十五章 上帝與你同在第二百一十二章 廣州第五百九十一章 夜亂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千秋李晉王第302章 銀子和糧食第五百零二章 曲靖慘案第四百四十二章 血戰玄武山第三百三十七章 錦衣親軍第619章 總督大喜!第三百零五章 好奴才第九百一十九章 長公主第九百四十九章 擁清伐明 下第六十三章 搶劫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大帥的牆角第一百三十五章 破營第三百六十二章 救我!第631章 先拜孝陵者爲天子第九百四十七章 朝鮮 和約 白旗家眷第七百四十四章 五星出東方,利在中國第八百九十二章 回師稱帝第六百七十八章 驕橫明軍第一千五十三章 韃子餓了會做什麼?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等着南京大亂嗎?第九百九十九章 遠征軍回調第九百六十一章 此人通虜,拿下第一千九十四章 不謀財 不佔地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兩宮太后第六百六十章 操莽之事第四百一十五章 三路入滇第三百二十一章 朕不怕死第九百八十五章 內戰不可避免第九百八十一章 勸降李國英第三百五十六章 敵襲第四百八十章 數萬大軍保皇帝第三百五十七章 驅趕第八十一章 回去第三百九十二章 惠州總兵第一千二十七章 虛君?第七百零八章 贛州才值錢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趙良棟也反了第七十九章 首級第九百四十五章 他們是大清的兵第三百五十五章 殺盡韃子方罷手第五百六十三章 寧殺錯 不放過第九百一十七章 洪士銘通虜第一百八十九章 絕地第一千七十一章 有奶就是娘第四百一十六章 手持鋼刀九十九第二百七十章 讀書人第九百零五章 賊兵過境 斷子絕孫第八章 逃人第四百五十七章 來降者不納第四百七十一章 黃毛小兒第五百四十八章 一路反正第五十三章 別追第七百二十七章 主子要辦的人很多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塵埃落定開單章 求訂閱第一百六十三章 攻守 2第七十四章 火藥第五百零三章 早知就不降了第三百六十四章 雄關漫道真如血第九百三十九章 督師連城壁第一百零三章 總督第一百八十九章 絕地第一百六十九章 攻守 八請一天假第612章 天子棄國第一千五十五章 勿謂言之不預第三十六章 裹挾第十七章 豪傑第五百九十九章 太歲頭上動土第一千三十六章 清政府的首相公函第一百五十一章 立足第三百二十六章 人心真難逆?第一百一十章 俘虜第八百零六章 生死兩茫茫第八百三十一章 刀要見血第635章 大丈夫當戰勁敵!第292章 漢軍旗的後悔第四百九十六章 到底誰更狠第二百一十九章 慘烈第九百一十四章 漢人不如狗嗎!第二百一十章 清妖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敗第一千二十四章 全朕首領可也?第一百九十四章 世道第四百五十五章 時間第二百三十五章 決戰 五第九百三十七章 兩虎相爭 大清得利第二百五十三章 勤王?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太后的孃家第五百五十三章 天寒地凍第九百六十四章 瞎子李逛青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