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龜茲城頭之上,蘇定方已然倒地不支,一衆唐軍將其圍在當中,對圍上來的大食兵將對峙着,雖說援軍已到,可是遠水解不了近火,眼下對他們來說,最危險的還是他們面前攻城的大食軍隊。

此時龜茲城已經到了最爲艱難的時候,說是危在旦夕也毫不爲過,唐軍現在已經完全不能阻止大食軍攀上城牆了,他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阻止大食軍前進。

蘇定方強撐着站了起來,可是兵刃卻再也舉不起來了,肩頭上的傷勢十分嚴重,流血不止,一旁有親衛給他胡亂包紮了一下,可是依然阻止不了鮮血向外流淌。

蘇定方畢竟也是五十多歲的人了,受了這麼重的傷,流了這麼多的血,臉色蒼白的幾乎看不到血色,可是他依然堅持着。

龜茲城的安危繫於他一人之身,就是這一口氣讓他硬撐着,不然的話恐怕早已經暈厥了。

“大帥!我們的援軍到了!”

蘇定方眼神飄忽的點了點頭,言語虛弱的道:“好!好!援軍到了!弟兄們!堅持住!絕不能將龜茲丟給這些大食狗!”

“將軍放心!我們就算是死,也決不後退一步!”

“對!誓死也不後退!”

唐軍將士雖然信心滿滿,可是圍上來的大食兵實在是太多了,就在這城頭之上,至少有數萬人,唐軍已然被分割包圍,各自爲戰,想要守住這座城,絕對是千難萬難。

蘇定方支撐着身體,不讓自己倒下,他很清楚,如果在這個時候,將龜茲城丟了的話,會造成多麼嚴重的影響。

援軍好不容易趕來了,可是偏偏在這個時候,龜茲城被大食軍攻陷,單單是對軍心士氣的影響,就足以左右這場戰局。

易布拉西?默罕默德也是個精明人,他之所以在大唐援軍突然趕到,讓他都措手不及的情況下,還命令部下,發動強攻,如此做的目的不完全是爲了泄憤,更重要的還是趁機打擊唐軍的軍心士氣,可以想象得到,若是他的謀劃成功的話,對唐軍的軍心士氣是一個不小的打擊。

當着大唐援軍的面,一舉攻下龜茲,活捉蘇定方,這對唐軍的軍心士氣的打擊絕對不會小,說災難性的打擊也並不爲過。

相應的,這對提升大食軍隊的軍心士氣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不用想也知道,若能將龜茲城攻下的話,大食軍隊的軍心士氣必將有一個巨大的提升。

這一長一消之後,兩軍的軍心士氣的差距就拉大了,對接下來的決戰有着莫大的好處。

當然,在打擊唐軍的軍心士氣、提升大食軍隊的軍心士氣的同時,再出口怨氣,讓自己痛快痛快,也是一樁美事,何樂而不爲呢?

“投石機!繼續發射!”阿里接過了易布拉西?默罕默德指揮權,立刻便下令繼續動用投石機。

他也是個狠人,雖說動用投石機的話,己方城牆上的將士一樣會有傷亡,可是同樣的也能加快破城的速度。

投石機再次發威,城頭上又變得血肉橫飛,被擊中的雙方士卒無不是骨斷筋折,有的更是變成了肉泥。

“阿里!你這個瘋子!快快住手!不然的話,我殺了你!”

有的大食將軍,看到自己的部下被巨石砸的屍骨無存,登時就怒了,抽出彎刀,指着阿里,大聲呵罵道。

阿里一挑眉毛道:“這是默罕默德大人的命令,難道你要違抗嗎?”

那個將軍,聞言,頓時語塞,指着阿里,聲音顫抖的罵道:“阿里!你這條毒蛇,我是不會放過你的!”

其餘的大食將領也紛紛出聲大罵,可是對這些罵聲,阿里根本充耳不聞,他很清楚,這一戰,只要他能將龜茲城攻下,那麼今後在東方行省之中,自己的地位將會變得更加重要。

如今易布拉西?默罕默德麾下的兩員大將,蘇克已經在於闐城丟了性命,至於哈馬德,數十萬人都攻不下數萬人守衛的鉢息德城,可想而知,當易布拉西?默罕默德回師之後,會怎麼處罰那個無能的人,如果他能表現出色的話,絕對能取代那兩個人的地位。

爲了自己的前途,阿里當然不會顧及士卒和那些僕從軍的死活,黑着一張臉,只是不斷的下令讓投石機攻擊。

“大帥!大食狗居然沒停止攻城!”秦用見遠處龜茲城頭的戰事已然焦灼,大食軍沒有因爲大唐援軍的到來,出現絲毫慌亂,還在加緊攻城,這倒也讓他大爲意外。

“易布拉西?默罕默德,當真是個狡猾的狐狸,從不放過一絲一毫的機會,果是如此!”杜睿見狀也不得不讚嘆一句,“從未見過算計如此精明的人物。”

“他這是要當着我們的面,將龜茲城攻下,好打擊我軍的士氣。”高行真倒是看的通透,恨恨的說道。

“大帥,這要怎麼辦?”秦用聞言,很是苦惱的道,“我們絕不能讓那個大食狗的狡計得逞。”

對於唐軍來說,絕不能讓易布拉西?默罕默德成功,不然的話,對唐軍極爲不利,當然,若要破壞易布拉西?默罕默德的謀劃,難度太大了。

龜茲已經殘破不堪,城內的唐軍他們早已經疲憊不堪,而又武器殘缺,兵力又少,在大食的重重包圍中,只需要大食一陣砍殺就能攻破,而杜睿他們要想救援龜茲,首先要衝破大食的包圍圈,這可是由幾十萬大食大軍組成的包圍圈,談何容易。

更別說,大食軍隊驃悍善戰,再有易布拉西?默罕默德的精心謀劃,要衝破大食軍隊的包圍圈,解龜茲之圍就更難了。

而且如今大食軍已經攻上了城牆,雙方正在鏖戰,雖然隔得遠,可是卻也能看的分明,此刻唐軍已經被完全壓制住了,可以說,這不比登天容易多少。

城下的大火,還有那焦黑的城牆,不難看出,蘇定方定然是動用了猛火油,可是此刻雙方糾纏在了一起,猛火油也失去了威力。

再看看那還在不斷髮射的投石機,完全不顧及自家傷亡,可想而之,易布拉西?默罕默德是發了狠,定要將龜茲城攻下了。

“唯今之計,只有打開一個缺口,派出一支軍隊進城,與蘇將軍匯合。”杜睿眉頭一擰,已經有了計較。

“只有如此了。”衆將也沒有更好的辦法。

“可是,我們要在龜茲陷落之前進城,談何容易啊。”高行真只覺這事太過棘手了,很是無奈的攤攤手。

“不行也得行!有道是狹路相逢,勇者勝,就看誰更勇猛了。”杜睿說完,便大聲下令道,“本帥率領右屯衛軍打頭陣,秦用率領刀陣居中,屈突壽,屈突詮你們兩個押後策應。”

杜睿說完猛的拔出佩劍,猛地向前一揮,大吼一聲:“殺!”

一拍馬背,率先衝了出去。

“殺!”

右屯衛軍見杜睿如此勇猛,那裡還能壓抑得住血管裡早已沸騰的鮮血,爆發出驚天的吼聲,揮着長槊,緊隨在杜睿的身後,對着大食軍隊發起了衝鋒。

右屯衛軍身爲大唐禁軍,也是精銳之中的精銳,雖然及不上飛虎軍,可是人人也都是一等一的好漢子,更是裝備了清一色的明光鎧,在日光下閃閃發光,遠遠一瞧,就象一面巨大的光牆似的,格外顯眼,散發出來的殺氣,讓人不禁膽寒。

杜睿衝在最前面,杜平生和馮照兩個緊隨其後,一個親衛手中捧着一杆大旗,上面龍飛鳳舞的書寫着一個斗大的“杜”字。

“杜!是杜大帥!將軍!是杜大帥帶人來救援我們了!”城頭上的唐軍將士看在眼裡,大是歡喜,齊聲歡呼。

杜睿身爲大唐戰神,從徵二十年以來,都未逢一敗,早以在大唐將士們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光輝影像,只要有杜睿在的地方,就有勝利,這已經成了大唐每一名軍人心中的常理,不過他們都知道此前杜睿因爲被李義府彈劾,去職還鄉,他們誰也沒有想到竟然在龜茲見到杜睿,這讓將士們格外振奮,人人眼裡全是美妙的小星星,比起打了十場八場大勝仗還要歡喜,就因爲杜睿這個戰神,在唐軍將士們心目中具有極其神聖的地位。

蘇定方聞聽是杜睿到了,心中登時一喜,如今西域這個糜爛的局勢,也就只有杜睿這等能人才能解了。

不過驚喜過後,蘇定方又不禁滿心的羞慚,當初他出徵之時,曾特意讓蘇麟去向杜睿問計,杜睿也曾言道:嚴守蔥嶺,伺機殲敵。

可是當時蘇定方一心的僥倖,想要通過這一戰,打出自己的赫赫威名,又禁不住李義府的反覆要挾,將杜睿的忠告忘到了一邊,結果導致蔥嶺大敗,十餘萬將士血染沙場,如今和杜睿又提兵來救,他羞愧難當,幾乎暈倒。

不過蘇定方到底是蘇定方,很快他就將這等心思扔到了一旁,個人榮辱和西域的安危比較起來,又算得什麼。

蘇定方穩定了心神,趕緊抓住時機激勵將士們的士氣:“弟兄們,大帥親自帶兵來救我們了,堅持住,堅持住!迎接援軍!”

“大帥來了!堅持住!”

大帥這個稱呼,在唐軍將士們的心裡,只有杜睿才能配的上,蘇定方即便是西征大軍的主帥,可是在稱呼他的時候,將士們還是習慣在大帥之前,加上蘇定方的姓氏,以示區別。

唐軍將士們非常清楚,他們眼下最重要的一件事情不是打敗攻城的大食軍隊,而是堅持住,爲杜睿率領的援軍爭取時間,只要他們爭取到時間,一切都好說,到時候戰局必將會扭轉。

城外的大食人雖然有數十萬,近百萬之衆,可是唐軍將士們都理所當然的認爲,杜睿到了,勝利還會遠嗎?

城頭上的唐軍將士們此刻臉上的疲憊突然之間一掃而光,一個個將戰刀緊握在手裡,眼裡精光閃爍,凝神靜氣,與敵對峙着。在這一刻,他們活力無限,彷彿他們不再是疲憊之師,而是神完氣足的生力軍似的。

儘管他們很疲憊,可是,見到了杜睿,見到了他們心目當中的大唐戰神,對他們的激勵作用非常明顯,即使只有一分力氣,也會變成十分。

城下的阿里,見城頭上的唐軍突然爆發出了一陣歡呼聲,咧開嘴角,極爲不屑的笑了,大聲譏嘲道:“哼!難道他們以爲自己還能堅持到援軍到來嗎?真是癡心妄想,默罕默德大人早就爲那些自投羅網的唐人準備好了歡迎儀式,他們不但不能解龜茲之圍,還會將自己的性命也丟在這裡!真是一羣天真的傢伙,來人啊!繼續進攻!”

阿里說完,大手一揮,大食軍隊又對着龜茲城發起了進攻。

城頭上的鏖戰越來越激烈,雙方都好像是瘋了一般,無不是使出吃奶的力氣,狠命砍殺,恨不得把對方殺回娘肚子,防守?這個時候根本就不需要防守,即便是脖頸被對方劃開,也要將鋼刀刺進對方的胸膛,這一場攻城戰,打到這個時候,已經演變成了一場人命的競賽,雙方較量的就是,誰能把對方的人徹底殺乾淨。

阿里見大食軍久久不能將龜茲攻下,不禁也急了,大喊一聲,縱馬衝到了城下,抽出彎刀,踩着木板衝過護城河,拔着雲梯就上城頭衝。

一衆大食將領都被阿里這一手給嚇到了,縱然是方纔還對着阿里呵罵的人,也不禁要佩服阿里的勇氣,仗都打到這個份上了,誰都明白破城只是遲早的問題,現在衝上去,等於是將自身置於危險當中。

可是阿里根本就不管這些,他現在只想着能儘快將龜茲城攻破,將蘇定方生擒活捉,手扒着城垣,阿里縱身一躍便上了城頭,他親自參與了進攻,那些投石車自然也就停止了工作。

“都閃開!”阿里大喊着,手中的彎刀舞出了一個刀花,便衝向了蘇定方,方纔他在城下指揮的時候,已經看清楚了蘇定方所在的位置,此時直接朝着蘇定方就撲了過去。

阿里和蘇定方有仇,有着刻骨的仇恨,就在大食軍剛剛包圍龜茲城的時候,有一日攻城,蘇定方突然率軍殺出,那一日正好輪到他的帶人攻城,結果他就在蘇定方的手上吃了不小的虧,被蘇定方的突然襲擊,損兵折將上萬,最重要的是,他的親弟弟也在那次突襲之中陣亡,這些日子,阿里心心念念不忘的就是要活捉蘇定方,然後讓他受盡折磨而死,只是一直沒有機會,眼下,機會來了,蘇定方身受重傷,他豈能錯過。

“蘇定方!拿命來!”阿里瘋狂的大喊着,揮手一刀,將一個擋路的唐軍砍殺在地。

蘇定方見了,不禁也是大怒,他年過五旬,從徵數十載,何曾被人如此藐視過,即便是易布拉西?默罕默德雖然心心念唸的要取他的性命,卻也不敢對他無禮,這個無名小卒居然如此猖狂,蘇定方豈能不怒。

“敵將休得猖狂,看劍!”蘇定方也奮起餘威,大喊了一聲,揮着手中的佩劍,對着阿里就衝了上來,一雙眼睛紅通通的,恨不得立刻就將對方斬殺當場。

“殺啊!”一旁的幾個大食兵士大吼一聲,揮着彎刀,就要衝上來助戰,卻給阿里大喝一聲阻止了。

“都滾開!這是我的事,休要插手。”

幾個大食兵士愣了愣,只得打住,明明是想助一臂之力,沒想到竟然拍馬屁拍到馬腿上了,阿里一點也不領情。

同樣的,有幾個親衛想要上來幫忙,蘇定方也是一聲喝道:“下去!這是我的事,你們休要插手,看我取此人的首級。”

寶劍和彎刀在兩人手裡使勁兒的揮動,帶起一片勁風聲,很是尖銳。

“嗆啷!”

兩人手中的兵刃狠狠撞在一起,爆發出一陣清脆的金屬撞擊聲,還有一片火星。

兩人的眼睛瞪得好像銅鈴一般,死命的瞪着對方,恨不得一口把對方吞了,要是放在平時,阿里絕對不是蘇定方的對手,一來是蘇定方此刻肩頭受了重傷,流血過多,身體極度虛弱,二來手中的兵刃不稱手,大唐軍界人人都知道,蘇家的槍法,可是獨步天下的。

兵刃相擊,兩人的身型都是一晃,緊接着兩人的大腳又狠狠踹在對方身上,沉悶的着肉聲如同驚雷,兩人踉蹌後退。

“殺!”

兩人穩住了身形,齊聲大吼一聲,揮刀再上,又殺作了一團。

就在蘇定方和阿里大戰之時,杜睿正率領右屯衛軍衝入大食軍中,大殺起來,大食軍隊雖然早有準備,易布拉西?默罕默德又派出了精銳攔截,可是畢竟大唐援軍出現的太突然了,即便易布拉西?默罕默德事先有了準備,卻也是措手不及,大食軍倉促之間迎戰,一時間也攔不住唐軍的衝鋒,被一衝就破,在杜睿的率領下,右屯衛軍的數萬精銳之師直奔龜茲城下殺來。

“攔住敵軍,攔住敵軍。”

大食兵士嚷作一團,紛紛趕來,準備攔住杜睿的人馬,然而,事與願與,他們壓根就攔擋不住,只能白白的送了性命。

右屯衛軍在杜睿的帶領之下如入無人之境,大食軍隊的陣勢一衝就破,眼看着唐軍離城門越來越近了。

之所有進展如迅速,一是因爲有杜睿這等猛將親自衝陣,對大唐軍心士氣有很大的激勵作用,二是因爲杜睿勇猛無敵,凡是有大食將領前來攔截,杜睿提槍就上,大食將領難以在杜睿的手下支撐上三招兩合,三是這是右屯衛軍在於闐城休整了十餘日,此刻一個個龍精虎猛,戰鬥力驚人,儘管易布拉西?默罕默德派出的是大食的精銳,可無論是裝備,還是訓練,比起大唐禁軍都存在着不小的差距,擁有如此大的優勢,雙方普一接戰,唐軍便佔據了上風。

“從後面繞過去,包圍他們!”

大食將領並非無能之輩,他們跟隨易布拉西?默罕默德征戰已久,眼光銳利,一眼就看出問題所在,唐軍的輕騎兵雖然比不上重騎兵的衝擊力大,但是唐軍的裝備精良,尤其是那長槊,長達一丈開外,挺起來衝鋒的話,根本不可阻擋,無法正面攖鋒,此刻也只有從後面下手了,將唐軍包圍起來,然後用人海戰術淹死他們。

不得不說,他們的想法是美好的,然而,現實卻又是殘酷的。

因爲秦用率領近萬陌刀手就緊跟在右屯衛軍的後面,早就做好了戰鬥準備,有刀陣守護着右屯衛軍的後方,讓在前面衝鋒的右屯衛軍根本無後顧之憂。

大唐刀陣的威力是不需要說的,無論是蔥嶺大戰,還是于闐城外一役,都已經證明了其可怕之處,一旦展開,那基本上就是無解的,就好像一片刀山一般,不管是人是馬,只要是血肉之軀,主要撞進了刀陣之中,那就必死無疑。

秦用雖然比不上後世的李嗣業,可是他同樣好用陌刀,在他率領下的陌刀戰陣也能發揮出最大的威力,但凡是刀陣所過之處,就不會有一個活着的大食兵士存在了,地上只留下了一片斷肢殘臂。

“攻擊兩翼,包抄過去,從兩翼發起攻擊,衝亂他們的陣型。”

大食將領們不甘心,大吼大叫,又命令大食軍隊對唐軍的兩翼下手,正面無法攖鋒,那長槊的威力實在是太大了,看看那些唐軍手上的長槊,有的上面都串了三四個大食兵的屍體,後背也不能得手,那裡有唐軍的刀陣壓陣,根本就衝不破,大食軍雖然悍不畏死,可是悍不畏死不等於能心甘情願的白白送死。那麼就只剩下兩翼可以下手了,他們的想法很好,可是,杜睿身爲一代智將豈能沒有防備,他早就有所預料,屈突兄弟率領的後隊都是騎兵,有禁軍,有戍衛軍,他們負責的便是護衛唐軍的兩翼,大食軍隊衝將上來,與他們殺作一團,一時間也是難解難分。

近身搏殺,大食軍隊並不比唐軍差,這一廝殺起來,就演變成了鏖戰,正糾纏之間,只見大隊的騎兵衝殺過來,他們的衣着五花八門,手中的兵器更是琳琅滿目,什麼都有,有的人身上還穿着唐軍制式的明光鎧,手中揮舞着的也是唐軍的陌刀,原來那些內附於大唐的部族騎兵殺到了。

這就是杜睿留下的後手,這些異族兵士的訓練,裝備都比不上唐軍,如果讓他們跟隨大軍行動的話,一旦攻擊不利,這些沒什麼紀律性可言的異族戰士,說不定就會一鬨而散,到時候動搖軍心。

於是杜睿一開始就讓他們跟在大軍的後面,指定了一個名叫比慄毒的回紇部族的族長爲統帥,在唐軍和大食軍鏖戰之時,突然殺出。

回紇是華夏北方及西北的少數民族,唐德宗時改稱回紇。回紇部落聯盟以藥羅葛爲首,常年駐牧在仙娥河和溫昆河流域。

歷史上的回紇汗國從646年建立,到840年滅亡的近200年裡,曾助唐平定安史之亂、抵禦吐蕃對西域的進攻,和唐王朝始終都保持着相當密切的政治、經濟和文化往來,促進了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在歷史上,位於漠北的回紇汗國於公元840年被黠戛斯滅亡後,分三支西遷和南遷到了新疆和甘肅,後形成了今日的維吾爾族和裕固族。

回紇的前身敕勒是最早在西元前三世紀爲分佈於貝加爾湖以南的部落聯合體。該部落羣有狄歷、敕勒、鐵勒、丁零等名稱,由於使用一種“車輪高大,輻數至多”的大車,又被稱爲高車,這些部落共有袁紇、薛延陀、契苾等十五部。

北魏時,東鐵勒袁紇遊牧於鄂爾渾河和色楞格河流域,且爲突厥汗國的統治之下。隋朝稱韋紇,隋大業元年,袁紇部因反抗突厥的壓迫,與僕固、同羅、拔野古等成立聯盟,總稱回紇。

到唐貞觀二十年,回紇配合唐軍攻滅了薛延陀政權,首領吐迷度自稱可汗,接受唐朝的管轄,唐在其地分置六府、七州。

立國後,回紇因歷史的關係與大唐的關係一直很好,不像其他遊牧民族建立的政權大都要對農業國進行騷擾與掠奪。回紇曾幫助唐平定安史之亂,版圖最大時疆域東接室韋,西至金山,南跨大漠。

縱然是實力最爲強大的時候,回紇可汗歷代都堅持接受大唐政府的封號,正如《舊唐書?回紇傳》中所指出的:“皆受都督號,以統蕃州”。

在公元744年,大唐滅後突厥後,回紇首領又被唐朝政府封爲懷仁可汗、左驍衛員外大將軍。從骨力裴羅以後,回紇在漠北所建立遊牧封建政權凡傳十五世而亡。這十五世可汗中只有四位可汗因特殊情況未受唐朝的封號外,其餘各可汗一律受過唐封。

正如《舊唐書?回紇傳》中記回紇牟羽可汗的叔父頓英賀初立時遣使到唐朝時所說的:“今可汗初立,遣使來告,垂髮不剪,待天子命!”

這如實地反映了唐代北方各族人民對於中原王朝竭誠擁護的心情,回紇可汗如果沒有唐朝中央的命令,即很難得到他們本族人民的擁護。

唐朝中央對於回紇首領不但加以冊封,而且有直接任命其爲內地官吏以及加以懲罰之權,這種例子在回紇正式統一漠北前發生較多。

如吐迷度的曾孫獨解支被唐朝繼立爲瀚海大都督後,他的“親屬及部落征戰有功”的,“並自磧北移居甘州界”。獨解支卒,子伏帝匐立,即因乃父有功,被唐朝任命爲“河西經略使兼赤水軍使。這是回紇首領被唐朝任命爲內地官吏的例子。

回紇官吏也有被唐朝懲罰的,如早在唐武后時,回紇在漠北的勁敵後突厥貴族興起,回紇人民因不堪其壓迫,有回紇、契苾、思結、渾四個部落徙居甘、涼二州間,後來回紇人因與唐朝河西隴右節度使王君奐發生摩擦。

唐廷竟將回紇的最高首領瀚海大都督承宗流放到瀼州去,唐朝更立其子伏帝難,爲瀚海大都督。

因爲歷史上回紇和大唐始終都保持着友好,所以在杜睿北征契丹之時,回紇雖然出兵助契丹,然杜睿在滅了契丹之後,倒也沒有對回紇斬盡殺絕,只是讓其遷移到了西域。

雖然此前已經又過了怛羅斯臨陣背叛的先例,但是對於回紇,杜睿卻是放心的。

在歷史上,唐征伐薛延陀,曾徵調回紇騎兵五萬,這是大唐第一次正式調遣回紇兵從徵,又如顯慶初,唐廷擢蘇定方伊麗道行軍大總管,率燕然都護任雅相、副都護肖嗣業、左驍衛大將軍瀚海都督回紇婆閏等窮討賀魯。結果,賀魯大敗,西突厥也即被唐朝所滅。這是唐朝第二次徵調回紇兵。此外,回紇兵還有其他多次的從徵於唐。

甚至在河西走廊居住的回紇人還有被直接編入唐軍的先例,在漠北,大唐因爲防止後突厥勢力的興起,採取在當地直接駐軍的辦法。《資政通鑑》載:“開元六年二月,移蔚州橫野軍於陰山北,屯兵三萬,爲回紇之援。”

同書還明載:在此同時,唐朝下令漠北的回紇等部都督各出騎兵爲前。後、左、右軍討擊大使,均受河東節度經略使轄下的天兵軍節度;其兵馬平時各爲部落營生,有事即遵命應戰。

歷史上回紇助大唐殺掉後突厥的可汗默啜後,其侄默棘連繼位,又立即興復仇之師。於是回紇別部移健:“頡利發”率同羅、等部軍民南下投奔於唐,唐朝政府把他們安置在靠近山西邊境的大武軍。

後來在歷史上大唐從玄宗天寶十四年至代宗廣德元年首尾十四年間,因中央勢衰,地方節度使權重,而發生安祿山、史思明之亂。

天寶十四年冬,安祿山以討伐“國舅”楊國忠爲藉口,攻陷兩京,玄宗出走。太子亨西奔靈武即位,是爲肅宗。

《資政通鑑》記載:“時朔方節度使郭子儀以回紇兵精,勸上益徵其兵以擊賊。”

可見唐朝見回紇兵的信任態度,至德二年,回紇葛勒可汗應徵遣其子葉護率領精兵四千餘人出發,而且還有西域的回紇軍參加。他們來到陝西鳳翔、扶風一帶部署隊伍,準備出擊,唐將郭子儀先留宴三天。

葉護說道:“國家有急,遠來相助,何暇食爲?”

這種“滅此朝食”的精神,實使人欽佩,而回紇太子葉護的口氣並非遠到異國,表現爲在一個國家以內的感情。

及安祿山亂平後,唐肅宗回到長安,在其所降的詔書中誇張回紇人的功勞時說:“功濟艱難,義存邦國,萬里絕域,一德同心,求之古今,所未聞也。”

唐肅宗的思想意識中也何嘗把回紇視爲外國人?

從此越發可以證明,回紇助唐平定安史之亂,純系邊兵應中央徵調的性質。

在歷史上回鶻可汗曾把女兒嫁給唐朝煌郡王承寀爲妃,《資治通鑑》記載:“敦煌王承寀至回紇牙帳,回紇可汗以女妻之。”

《舊唐書》稱:“冊回紇可汗女爲毗伽公主”“燉煌王承寀自回紇使還,拜宗正卿;納回紇公主爲妃”“遣故邠王男承採,封爲燉煌王,將軍石定番,使於回紇,以修好徵兵。及至其牙,可汗以女嫁於承採”。

唐朝公主也多次嫁給回紇可汗作可敦,回紇可汗起身接受冊命,說自己是唐朝皇帝的半個兒子,可汗與唐朝公主接受回紇人的朝拜,《舊唐書》:“可汗乃起奉詔,便受冊命。翼日,冊公主爲可敦”“時回紇可汗喜於和親,其禮甚恭,上言:“昔爲兄弟,今爲子婿,半子也。”又詈辱吐蕃使者。”“虜先設大輿曲扆,前設小座,相者引公主升輿,回紇九姓相分負其輿,隨日右轉於庭者九,公主乃降輿升樓,與可汗俱東向坐。自此臣下朝謁,並拜可敦。”

唐代的北庭又名庭州,在今新疆天山北麓吉木薩爾縣護堡子爲唐朝從漠北通往西域乃至中亞的要衝。尤其從安史亂後二十餘年間,即從唐廣德元年至貞元六年,因吐蕃陷隴右,北庭更顯其重要性。

回紇人爲了保衛祖國的這個軍事交通要衝,與吐蕃發生衝突。到唐朝元和年間,回紇在保義可汗的領導下,武力甚強,大破吐蕃,爲唐朝收復北庭、龜茲,使唐朝對外的東西交通爲之打開。

在後來,公元840年回鶻政權被黠嘎斯推翻後,大部分回鶻人向西遷徙。一支遷到蔥嶺以西,一支遷到河西走廊,一支遷到西州。西州回鶻又向西發展,以高昌爲中心,建立了高昌回鶻政權,西州回鶻後來改稱爲

第9章 無題第37章 各懷心思第五十九章第五十章第58章 追求你的幸福去吧第62章 善後事宜第58章 追求你的幸福去吧第31章 豎子第六十三章第7章 等你們好久了第2章 貞觀十年第四十章第2章 貞觀十年第14章 最後一搏第七十五章第8章 怒極第68章 首戰第83章 紛紛攘攘第28章 佈局第35章 蒂卡爾城第8章 紛紛擾擾第71章 密談第六十六章第72章 戰爭是政治的延續第53章 卡迭石大戰第1章 重生第1章 我們回家了第三十八章第76章 講個屁和第14章 怒第53章 繪圖凌煙閣第三十六章第70章 大決戰(上)第四十五章第十四章第22章 滅其族,亡其種第36章 坑殺第54章 三站而下第12章 朝中來人第72章 舞弊第35章 再添事端第61章 阿拉伯世界第34章 懲戒第4章 總論天下第49章 請纓第4章 天草降臨第1章 大計劃第68章 奧斯曼?伊本?阿凡第3章 大唐武裝第十六章第二十三章第58章 滅其國第八十一章第49章 請纓第69章 何所求?第49章 朝議第五十八章第70章 各有算計第四十八章第31章 突襲第60章 進諫與否第3章 皇恩第51章 資治通鑑第42章 風起第60章 捷報傳來第17章 太宗教子第19章 結束和開始第十五章第29章 羣氓第58章 侯君集發難第2章 堅船利炮第42章 舉國歡騰第54章 翻身農奴把歌唱第56章 兵權第44章 勇猛無敵第56章 癡心妄想第57章 太子掌軍第十二章第32章 深入虎穴第79章 兵臨藤原京第2章 貞觀十年第32章 深入虎穴第63章 再生事端第13章 太子遇刺第二十二章第62章 善後事宜第94章 勇能搏虎第37章 杜府四春第53章 鬥智第18章 密謀第十一章第36章 英倫小戰國第67章 偷襲班加西第64章 高陽公主與辯機和尚第63章 諸子第16章 機會第81章 太子將兵第44章 利奧三世第75章 何爲佛第41章 揚我國威
第9章 無題第37章 各懷心思第五十九章第五十章第58章 追求你的幸福去吧第62章 善後事宜第58章 追求你的幸福去吧第31章 豎子第六十三章第7章 等你們好久了第2章 貞觀十年第四十章第2章 貞觀十年第14章 最後一搏第七十五章第8章 怒極第68章 首戰第83章 紛紛攘攘第28章 佈局第35章 蒂卡爾城第8章 紛紛擾擾第71章 密談第六十六章第72章 戰爭是政治的延續第53章 卡迭石大戰第1章 重生第1章 我們回家了第三十八章第76章 講個屁和第14章 怒第53章 繪圖凌煙閣第三十六章第70章 大決戰(上)第四十五章第十四章第22章 滅其族,亡其種第36章 坑殺第54章 三站而下第12章 朝中來人第72章 舞弊第35章 再添事端第61章 阿拉伯世界第34章 懲戒第4章 總論天下第49章 請纓第4章 天草降臨第1章 大計劃第68章 奧斯曼?伊本?阿凡第3章 大唐武裝第十六章第二十三章第58章 滅其國第八十一章第49章 請纓第69章 何所求?第49章 朝議第五十八章第70章 各有算計第四十八章第31章 突襲第60章 進諫與否第3章 皇恩第51章 資治通鑑第42章 風起第60章 捷報傳來第17章 太宗教子第19章 結束和開始第十五章第29章 羣氓第58章 侯君集發難第2章 堅船利炮第42章 舉國歡騰第54章 翻身農奴把歌唱第56章 兵權第44章 勇猛無敵第56章 癡心妄想第57章 太子掌軍第十二章第32章 深入虎穴第79章 兵臨藤原京第2章 貞觀十年第32章 深入虎穴第63章 再生事端第13章 太子遇刺第二十二章第62章 善後事宜第94章 勇能搏虎第37章 杜府四春第53章 鬥智第18章 密謀第十一章第36章 英倫小戰國第67章 偷襲班加西第64章 高陽公主與辯機和尚第63章 諸子第16章 機會第81章 太子將兵第44章 利奧三世第75章 何爲佛第41章 揚我國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