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舞弊

狄仁傑與杜耀祖在長安城中游玩了數日,卻沒有再撞見田迎,狄仁傑雖然遺憾,但覺得似田迎那般人物,有朝一日,定會天下聞名,倒也不愁再見。

每日裡只是在長安城中游覽,等着大考之日到來。

終於,天下學子盼望已久的開考之日到了,這一日天還未亮,一羣羣全副武裝的禁軍便開到了貢院,這次恩科,乃是李承乾登基以來,首次開科取士,從天下各地來了三千餘生員,可以稱得上是天下間的英才都彙集於此。

當初太宗皇帝在位之時,第一次在科舉改革之後開科取士,便曾有過“天下英才,進入懷中”的感慨,如今李承乾對這一次的科考也是格外的重視,不但以禮部尚書高季輔爲主考,更是將武京娘推薦的李義府命爲同考,負責此次大考。

狄仁傑和杜耀輝一早便到了貢院,這一日首先是確定考生的身份籍貫,真正開考還要等到明日才行,狄仁傑遞上杜陵學正開局的證明,確認了身份之後,領取牒牌。

看着身後熙熙攘攘的人羣,這三千餘人,最後三榜也只不過錄取三百人,中榜比例是十比一,雖然考中難度很高,但還是給衆人帶來了希望。

畢竟天下間的讀書人何其多,能通過讀書走入仕途,成爲人上人,光宗耀祖的又有幾個,讀書人寒窗苦讀,爲的就是改變自己的命運,伸張自己的政治主張,能在大唐的政治核心地帶,贏得一個說話的機會,所以人人都是面色凝重,觀之只怕比即將上陣廝殺的將士還要緊張。

人羣之中,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看上去顯得有些憂心忡忡,心頭就好像被壓上了一塊巨石一般,讓他喘息之間,都覺得費力,他渴望能夠考上,出人頭地,可是心中的那件事卻又無時無刻不在折磨着他,讓他寢食難安。

正走着,突然撞到了什麼,身形一陣搖晃,險些摔倒,穩住身形之後,也不擡頭看,又朝着前面走去。

“你這人,撞了別人,怎的連句道歉的話都沒有,還只顧着低頭走路!”

年輕人這下反應過來,再看過去的時候,自己的衣衫已經被人拉住,這才意識到是自己撞了人,見對方怒氣衝衝的模樣,忙道:“是在下的不是,兄臺勿怪!”

被撞着的正是狄仁傑,他見對方已經道歉,笑着道:“無需如此,緒論!人家已經道歉了,你還不放開這位兄臺!”

杜耀祖氣哼哼的鬆了手,道:“你這人也真是,這還沒開考,又不是名落孫山了,怎的一副愁眉苦臉的模樣,也不怕晦氣!”

狄仁傑也道:“這位兄臺,明日便要大考,可看你憂心忡忡的模樣,可是有什麼心事!”

狄仁傑也只是隨口一說,畢竟這次前來參加科考的生員,哪一個不是寒窗苦讀了多年,才得來這麼一個機會,要是因爲私事給耽擱了,卻是十分可惜。

狄仁傑說完也沒放在心上,正要拉着杜耀輝離開,卻聽到那個年輕人問了一句:“那位學兄可是狄懷英!?”

狄仁傑一愣,轉頭看着年輕人,道:“正是在下!只是不曾得見尊面,何以識得在下!”

年輕人勉強笑了一聲道:“那一日曾在酒肆之中見過學兄,知道學兄乃是宋國公的高足!”

狄仁傑這才明白,那一日他只顧着和田迎高談闊論,根本就沒有在意一旁還有別人,卻不成想人家倒是記住了他。

“不知這位兄臺如何稱呼!”

年輕人忙拱手道:“登州季雲,季連海(季連海老師穿越了)!”

狄仁傑客氣了一番,問道:“不知季兄喚在下,有何見教!”

季雲躊躇了半天,咬着牙下定了決心,道:“在下心中卻是藏着一件事,不吐不快,只是不知道學兄可有閒暇!”

狄仁傑聞言,也不禁正色,他知道季雲叫住他,肯定不會是無的放矢,而且和他說是假,通過他告訴杜睿纔是真。

“在下住的客棧就在貢院左近,季兄可一同前來!”

狄仁傑三人剛走,李世績便到了貢院,他雖然不是考官,但是卻被李承乾委了一個監察的職責,主要負責的就是監察此次大考一應營私舞弊。

李世績一到,主考官高季輔便帶着一羣佐官迎了上來:“下官高季輔參見英國公!”

他們兩人雖然同爲尚書,但是李世績乃是杜睿離開之後的當朝第一人,又任兵部尚書和總參謀部尚書之職,地位崇高,高季輔雖然身爲禮部尚書,可是論起爵位,雙方相差懸殊,他不過是個伯爵,而李世績可是國公之尊,所以由李世績出任監察一職,有着極大的威懾力。.

但同時也表明了李承乾對此次恩科的重視,讓堂堂的英國公李世績來巡視考場,說明在李承乾的心中還是很擔心這次恩科會出什麼問題。

對這一點李世績自然也心知肚明,儘管他身體如今不大爽利,他也沒有任何抱怨,而是兢兢業業地做好這件巡查監督之事。而且他的目的還不僅僅是如此,揪出李義府纔是重中之重。

“高大人免禮,老夫奉聖上旨意巡查考場,不需要你陪同,老夫自己隨意,你們且去忙吧!”

高季輔連忙應道:“既然如此,老大人儘管隨意巡查,有什麼事,可直接找此次恩科同考李大人,告辭!”

李世績不着痕跡的看了一眼一旁的李義府,道:“去吧!老夫自己巡視就是了。”

高季輔帶領衆考官紛紛退下去了,只留下李義府,李義府見高季輔躲了,他自然是心知肚明,知道高季輔不想和李世績太沾邊,這纔將自己推出來,當然還有另一個意思,那就是高季輔已經將此次恩科的大權下放了,李義府既然身爲負責人,享受權利的同時,自然也要承擔一些義務,甚至是責任。

李義府雖然位卑職小,可卻是皇后武京娘跟前的紅人,李世績雖然官職超品,他卻也不懼,上前道:“李大人!今日不過是查驗考生的身份是否屬實,明日纔是鎖院之時,李大人身子不爽利,不如先去休息!”

李世績聞言,道:“老夫受聖上重託,身爲此次大考監察,豈能懈怠,況且老夫記得前次大考,便曾有考生冒名頂替,惹得先帝震怒,就連宋國公都因此遭受重責,難道李大人想要舊事重演不成!”

李義府是個精明人,如何不知道李世績話裡有話,他更知道,這一次李世績這個監察,所查的就是他這個同考。

不過饒是如此,李義府也不擔心,不得不說,最近的日子過得順氣,接着此次大考的機會,大發橫財,讓他心生嬌縱,對什麼人都不放在眼裡了,總覺得有皇后武京娘給他撐腰,便是當真出了事,只要武京娘代爲遮掩,就算是皇帝李承乾都不能將他怎樣,更何況是李世績,李世績雖然位高爵顯,卻年紀老邁,還能在朝堂蹦達幾年,所以李義府根本就沒把李世績放在眼內。

李義府臉上的驕狂之色,如何能逃過李世績的火眼金睛,心中不禁一陣冷笑,暗想:難怪杜家小子那般言之確切,似這等驕狂之人,一朝得勢,如何會不露出馬腳。

李義府對着李世績說了一句:“李大人只管請便,下官還有職責在身,便不陪同了!”

李世績也不想這個時候和李義府太過爲難,讓其生了戒心,也只是說了一句:“不妨事!且去吧!”

李世績說着,對身後一人使了個眼色,便去各處巡查了,那人正是馮照,得了李世績的暗示,微微一點頭,便朝着貢院內走了過去,他身上穿着唐軍的裝束,倒也沒有人難爲他。

客棧之內,季雲已經將心中之事和盤托出,原來他前些時日,得了一人指點,只要大考之時,以禮記三捲開篇,便能得中乙榜進士,他一時暈了頭,叫了五千貫的銀錢,事後心中忐忑不安,連着幾日都睡不好覺,那一日在酒肆之中,聽狄仁傑說出自己的身份,便更是憂心,他自幼崇拜杜睿,知道杜睿曾擔任上一次科舉的主考,如何還敢做這等事,今日正好撞着狄仁傑,便乾脆將壓在心頭的事,說了出來,這一說出來,整個人都輕鬆了不少,

狄仁傑聽過之後,眉頭緊皺,看着季雲道:“五千貫便能買得進士出身,在下看季兄出身大富之家,如何不去買個甲榜舉人!”

季雲聞言,不禁一陣羞赧,道:“在下雖小有家資,卻非鉅富,聽那人說甲榜舉人可是要五萬貫,在下如何拿得出那麼多銀錢,更何況,單單是買一個進士出身,便讓在下心驚膽顫,後悔不已,如何還能再犯大錯!”

狄仁傑點點頭,道:“你能懸崖勒馬,也並不算完,有道是人誰無過,季兄知錯就改,善莫大焉!”

季雲見狄仁傑並不怪罪於他,哭着一張臉,道:“狄學兄,在下該怎麼辦?還望學兄能拿個主意,在下如今悔恨萬分,實在不想再去做那齷齪事,可是寒窗苦讀十餘載,只爲一朝得中,光耀門楣,如今這科舉這般黑暗,狀元,榜眼,索價出售,這些日子聽人言,此番甲榜取士大多都被世家大族子弟所購,我輩讀書人豈非永無出頭之日了!”

狄仁傑道:“季兄不是世家出身!”

季雲苦笑道:“在下哪裡是什麼世家子弟!我父乃是一名海商,當初要不是宋國公進諫聖上,發展海貿,杜家商社又借貸銀錢,造的大船,如今在下家中也不過是戶漁民,只怕連衣食都不得周全!原想着能憑藉才學,在此番科舉之中,拔得一籌,金榜題名,可誰承想居然又遇上這等事,如今想來,宋國公去職還鄉,只怕這天下又要被那些世家之人給攪混了!”

狄仁傑聞言,卻只是笑,也不說話。

季雲見狀,詫異道:“學兄覺得在下說的不對!”

狄仁傑道:“在下只是覺得季兄太過悲觀了,在下恩師窮盡二十年,輔佐先帝,方纔有今日大唐盛世景象,豈會讓那些蠅營狗苟之徒給毀了!”

季雲聞言,忙道:“依着學兄的意思,該如何做!?”

狄仁傑道:“我若是你,我會主動承認錯誤,這總比被人查出來,再被迫承認要好,畢竟你的態度很好,此次擔任監察之責的英國公想來也不會責難與你,而且你能向英國公舉報此事,說不得還能立上一功!”

狄仁傑正說着,突然房門被人推開,季雲一驚,連忙看過去,見進來的是和狄仁傑一起的杜耀輝,後面還跟着一個身着唐軍裝束的中年人。

“馮叔!”

狄仁傑看見來人,登時就站了起來,執晚輩禮。

馮照對着狄仁傑一笑,道:“懷英!要不是在外面看見了耀輝,還真不好找到你!”

狄仁傑見馮照居然在長安,知道定然是杜睿派他來有要事,正愁着不知道該怎麼向李世績舉報此番舞弊,見了馮照,狄仁傑立刻就有了主意。

“馮叔來的正好,小侄正有一件要事,要與馮叔商量!”

馮照見屋內還有外人,道:“懷英有何事!?”

馮照方纔在貢院外看見了狄仁傑,只是當時李世績還有要是吩咐他,不便相見,那邊全都料理好了之後,這纔來尋狄仁傑,此次杜睿也有任務要交給狄仁傑去做。

狄仁傑將馮照介紹給了季雲認識,季雲一聽馮照居然是杜睿身邊的人,慌得連忙跪下,道:“馮將軍!小人做了一件有辱斯文之事,請將軍責罰。”

馮照見狀笑道:“老夫可不是什麼將軍,況且你做了什麼事?居然要這般!”

季雲連忙答道:“是關於此番大考之事!”

“此番大考!?”馮照聞言,頓時變得嚴肅起來,道,“究竟是何事,你據實道來!”

季雲接着便將方纔對狄仁傑所說的話,又對着馮照重複了一遍。

馮照聞言,臉色瞬間就冷了下來,道:“你說的可都是真的!?”

“是!小人不敢亂言!就在幾日前,小人經一個同鄉介紹,找到了李義府大人的長子李澤春,給了他五千貫錢,他便當即保證我能中得乙榜,得一個進士出身。”

“李義府的兒子?”馮照的臉色越來越冷,道,“他倒是好大的膽子,這種事居然讓自己的家人出頭!”

馮照接着又問道:“據你所知,一共有多少人花錢買榜?”

“小人聽說不下百人,單單小人這些時日認識的就有十幾人花了錢,得到了李澤春等的承諾!”

“都是通過李澤春一人?”

“不是,聽人說還有李義府大人的次子李澤田,還有女婿薛鍾!都曾賣過榜,丙榜要一千貫,乙榜要五千貫,要是甲榜則要五萬貫,至於狀元,榜眼,探花就更多了!”

馮照低頭沉思片刻,又對季雲道:“好!季雲!你能知錯就改,老夫定然會在英國公面前爲你說項,不過還有另一件大事想讓你去做,不知你有沒有膽量!”

季雲聞言,知道馮照是不追究自己行賄買榜之事,心中大喜,他連連應聲道:“請將軍吩咐,小人萬死不辭!”

馮照微微一笑,道:“沒有這麼嚴重,老夫只是讓你去見一見英國公,到時候該怎麼做,英國公自然會吩咐於你!”

季雲連忙應下,現在他只求能良心得安,要是能揭發了這等天大的科舉舞弊案,便是從此之後不能再參加科考也沒什麼可遺憾的。

一旁的杜耀輝見事情已經說完,這才氣道:“就憑一個李義府,就能決定科考成績,假如我也給他塞點兒錢,讓他說我是文曲星下凡,只怕他也會說,這科舉還有什麼公平可言!”

狄仁傑道:“你氣什麼,這種事情很難避免,只是這李義府未免也太膽大包天了!”

杜耀輝嘆了口氣,道:“我只是爲天下的生員抱不平,千里迢迢的跑來,卻遭遇到了不公,甚至是種耍弄,這簡直太黑暗了。”

馮照道:“這些時日英國公也在查訪此事,這次科舉舞弊可能涉及不少高官,只是不知道高季輔是否牽涉在內,若是他在內的話,只怕這次的事情可就大了!”

要只是下面的人胡作非爲,好好處理一點兒,可要是高季輔也牽涉其中的話,這次的舞弊案,只怕都能把天給戳一個窟窿,要知道李承乾欽點的主考,居然營私舞弊,一旦捅出來,朝廷的公信何在,到時候,就算是李承乾再怎麼仁德寬厚,少不得也要開殺戒了。

狄仁傑看着馮照,問道:“恩師這次派馮叔來長安,難道就是爲了應對這件舞弊案!?”

馮照聞言,輕輕搖了搖頭,笑道:“不是我,而是你!老爺派我來,乃是爲了協助於你的!”

狄仁傑聞言,整個人都愣住了,他沒想到杜睿居然會是這種安排。

第71章 飛虎軍初顯威第35章 再添事端第33章 石堡城第38章 繼續進兵(下)第五章第五十一章第23章 戰第24章 返京第72章 各方反應第57章 大唐之怒第46章 炎炎夏日第70章 李承乾的感情生活第21章 太宗震怒第八章第6章 海外棄民第69章 何所求?第25章 鴻篇鉅著第93章 宴前挑釁第47章 故人第13章 拒第58章 侯君集發難第93章 宴前挑釁第8章 怒極第16章 原來是他第二十八章第16章 機會第40章 彈壓第52章 遣唐使第100章 蜀王之謀第8章 奢侈品消費稅第4章 留書第37章 繼續進軍(上)第12章 大唐皇帝的責任第18章 密謀第35章 喋血孤城第35章 再添事端第8章 局第十五章第30章 軍神廟第29章 陳三事第12章 文采不減當年第5章 兄妹情深第45章 世家之道第9章 無題第46章 明照萬里第47章 說書先生第三十六章第58章 騷亂第70章 西陲隱患第41章 揚我國威第33章 柳暗花明第72章 戰爭是政治的延續第10章 善後第14章 太歲頭上動土第十六章第64章 議徵天竺第五十一章第39章 聖駕臨門第57章 大唐之怒第六十三章第102章 妖言惑衆第70章 李承乾的感情生活第51章 資治通鑑第12章 悔婚第32章 泉蓋蘇文第1章 重生第1章 晉陽有喜第16章 託孤第30章 陳三事續第13章 富家翁第31章 突襲第90章 崑崙奴第14章 太歲頭上動土第33章 軍議第四十五章第二十七章第71章 飛虎軍初顯威第六十章第6章 狼子野心第49章 請纓第四十九章第75章 內王外霸第38章 繼續進兵(下)第六十章第18章 下來受死第79章 因材施教第64章 大海戰第63章 安定地方第五十四章第19章 悲劇承乾第7章 西方攻略第10章 善後第2章 西方人眼中的大唐帝國第64章 搜府第78章 上元佳節第30章 大戰開啓第17章 參奏第17章 太宗駕崩第5章 兄妹情深第40章 宴會
第71章 飛虎軍初顯威第35章 再添事端第33章 石堡城第38章 繼續進兵(下)第五章第五十一章第23章 戰第24章 返京第72章 各方反應第57章 大唐之怒第46章 炎炎夏日第70章 李承乾的感情生活第21章 太宗震怒第八章第6章 海外棄民第69章 何所求?第25章 鴻篇鉅著第93章 宴前挑釁第47章 故人第13章 拒第58章 侯君集發難第93章 宴前挑釁第8章 怒極第16章 原來是他第二十八章第16章 機會第40章 彈壓第52章 遣唐使第100章 蜀王之謀第8章 奢侈品消費稅第4章 留書第37章 繼續進軍(上)第12章 大唐皇帝的責任第18章 密謀第35章 喋血孤城第35章 再添事端第8章 局第十五章第30章 軍神廟第29章 陳三事第12章 文采不減當年第5章 兄妹情深第45章 世家之道第9章 無題第46章 明照萬里第47章 說書先生第三十六章第58章 騷亂第70章 西陲隱患第41章 揚我國威第33章 柳暗花明第72章 戰爭是政治的延續第10章 善後第14章 太歲頭上動土第十六章第64章 議徵天竺第五十一章第39章 聖駕臨門第57章 大唐之怒第六十三章第102章 妖言惑衆第70章 李承乾的感情生活第51章 資治通鑑第12章 悔婚第32章 泉蓋蘇文第1章 重生第1章 晉陽有喜第16章 託孤第30章 陳三事續第13章 富家翁第31章 突襲第90章 崑崙奴第14章 太歲頭上動土第33章 軍議第四十五章第二十七章第71章 飛虎軍初顯威第六十章第6章 狼子野心第49章 請纓第四十九章第75章 內王外霸第38章 繼續進兵(下)第六十章第18章 下來受死第79章 因材施教第64章 大海戰第63章 安定地方第五十四章第19章 悲劇承乾第7章 西方攻略第10章 善後第2章 西方人眼中的大唐帝國第64章 搜府第78章 上元佳節第30章 大戰開啓第17章 參奏第17章 太宗駕崩第5章 兄妹情深第40章 宴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