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歌以詩傳(上)

驅車先不入得府中

雖然張宣凝的新衣,已經不錯,但是到豪宅去作客,還嫌得不足,當下就直入一個新衣間,從內而外洗了身,換了一套,而且還上了香。

一切幹完,已經是晚霞已起,照耀在積雪之上,纔出得門,二人都相視而笑,一身青衣,一身白衣,都面如冠玉,氣度淡雅,舉止從容。

侯希白拱手爲禮,笑的說:“張兄果然好少年郎,今新年來,也只有十七吧,當真少年風流了,愚兄是比不得了。”

“那裡的話,侯兄才真真是翩然少年,風流瀟灑無人比呢!”這話是實話,就算張宣凝也可以算是英俊,也有一種不凡氣度,但是論得細節之處,哪比得上侯希白這個花間派傳人,千錘百煉近於完美的儀表和氣度呢?

“這次去的是什麼人家?”張宣凝漫不經心的問着。

“許善心,當今的通議大夫,官尚不算高,但是文才還不錯,尚大家去他家,也是適宜呢!”

“許善心,到底是何許人也?我對這些很是陌生,還請侯兄指點。”

“是,說的也是,去主人家,也不知道主人家的淵源,實是不應該,恩,此人字務本,高陽北新城人,黃門侍郎許亨之子,原是陳朝之人,生於陳武帝永定二年,九歲父死而孤,幼孩時,就聰明有思理,所聞輒能誦記,多聞默識,據說家有舊書萬餘卷,皆偏通涉,人稱神童。江總舉秀才,對策高第,授度支郎中轉侍郎,稱撰史學士。陳亡,轉仕隋,到了開皇十六年,有神雀降於含章閣。文帝召百官賜宴,告以此瑞。善心於座請紙筆,制神雀頌,據說是善心制文,即席成頌,文不加點,筆不停毫,一揮而就,文帝因此大喜,厚賞,如今累遷通議大夫。”

“恩,原來如此,通議大夫似乎是正四品下的文散官啊,想必平時不掌實權。”張宣凝來了此朝,也用了點心,至少這些官位必須清楚。

“說的也是,不過,雖然不掌實權,但是和崔祖睿奉勅撰靈異記十卷。其父撰著樑史,沒有完成就死了,他續成父志,共成七十卷,再與虞世基合撰《區域圖記》,聽說已經6oo卷快完成,是當世文之傑者,不可小看。”侯希白認真的說着:“他此時,文才盛名於天下,遍受讚許,如果得了他大力讚許,張兄的文長,纔可真正入得天下人聽,不再視爲末流。”

張宣凝一聽,頓時拱手爲禮:“多謝侯兄予我揚名之途。”

侯希白眼見如此,不由失笑:“開始時還不用心,一旦聽得可以揚名,就立刻恭謹起來,看你這名欲滿心的樣子,真不知道你怎麼寫出將酒歌這樣的絕句來。”

“我筆寫我心,我詩說我意,不過如此而已。”張宣凝說着:“人有多少事,幾番喜去又怒來,我可以寫這樣的詩,也可以作得刀鋒將。”

世界觀人生觀不同的人之間,是不可真正代入的。張宣凝之所以高歌李白之詩,並且灌注感情,就是張宣凝和李白,本質的某一方面,有着相似之處。

“也罷,就跟我去,不過,你現在,只能給你安排一箇中席了,但是我會給尚大家一個口信,等合適時,自當叫你出來,讓你一鳴驚人,那時,可不要寫不出詩來呀!”侯希白上得馬車,然後說着。

“沒有關係,到時候,自然奉上詩來,以揚我天下之名。”張宣凝也毫不客氣的回答的說,此時他掌得後世千古之句多矣,這些句子,無論格式有何差異,都是千錘百煉,寄意深遠,引人共鳴之句,出得名來,並不算希奇。

回到過去,利用詩句,也屬當然,詩句不是萬能的,如果大量引用多個名人的詩句,手法不同,各有意境各有手法,明眼人就非常奇怪,當屬腦殘,可是相反,明知有用,還不引用,也是很腦殘的行爲。

馬車入得一家宅地來,雖然官位不高,但是此宅還是佔地甚廣,此時已經黃昏,正是入席之時。

侯希白下得馬車,與一個來接待的人低聲說了幾句,那人望了望張宣凝,點頭應是,然後侯希白就哈哈一笑,直上而去。

“張公子,請跟我來。”那個管事說着,他似乎有點權力,雖然張宣凝是臨時而來,但是也立刻安排下去了。

這是張宣凝第一次參與官家豪門的宴會,不過本質上和他在揚州安排小弟的宴會差不多,第一層,是單席,與上座,左右各有雙排。

第二層,是中座,是雙席,也就是二人一席,近百張桌子,而在後面,還有上百張桌子,是下座。

如此多人,相隔數十米,別說下座了,就算是中桌,如果望到主桌上,也難以看清楚容貌,所以主家沒有特殊情況,根本不可能注意到中座的事情。

不過,到底層次不同,中座只是近不得主家,說不得話,與菜餚和美酒來說,也是精美,在桌子上坐下,旁邊就是一個八品小文官,他似是有些驚訝,不明白眼前少年是誰。

就在這時,迎賓曲而響,所有人不得不站起來,迎接主家和貴賓入內。

遠遠望去,許善心已經是五十歲的人了,花白頭和鬍鬚都清楚的說明了這點,他致禮於各賓客,其實到了中桌,他的說話已經很模糊了,不過就算聽不清楚,各人也只能聽着,並且適時舉杯敬飲。

禮成之後,就是上座的人員來回敬飲,這不關中座的事情,古時一場宴會,幾乎要從黃昏到半夜,時間長着呢,當下也就取出酒來,自斟自飲。

而在這時,邪氣緩緩上涌,但是在這樣的場合,似乎並不是殺戮無匹,反而產生一種肆意風流之意,張宣凝品位着這種近乎醺然的感覺,心中一片模糊。

邪帝一脈,真繼承者,修煉的,甚至是高於天魔策的“道心種魔**”,因此歷代邪帝,無不天縱其才,與殺戮之中,當然是決斷狠毒,但是與生活中,豈不是更加把社會視爲等閒,無拘無束,不受任何規矩,而隨意風流。

在世上,此等種種,自然落得一個邪字,但是邪之後,再有一個帝字,已經說明了其驚才絕豔世人注目之處。

似乎有無數的人生感覺,從心中泛起,但是如是仔細品位,又覺得什麼也沒有,這種矛盾的感覺,使張宣凝幾乎對周圍的一切,都不聞不問,甚至連那個小官舉杯邀請,都沒有迴應,倒使得此人臉色鐵青,顯是懷恨在心了。

就在這時,廳中大堂中,響起了音樂聲,也響起了歌舞,數十美麗的女子,各穿着這個時代的歌舞之服,如層層輕紗,引得女性魅力若隱若現,幾乎人人都藉着酒意,笑着觀看,並且與周圍的人等說話。

其舞裙,都是薄紗,雖然有好幾層,但是其實肌膚都未必掩蓋得,女子高聳的胸口,以及雪白的大腿,如果藉着燈光來看,真是別有風味呢!

暴露之處,不比現在的舞裙遜色,但是其藝術性和內涵,卻遠不是現在人所能夠比喻,畢竟人家女子,是一輩子吃這個飯,而且身爲家妓,榮辱於人,怎麼可能有絲毫驕傲自大,或者懈怠之處呢?

當是精益求精。

第一百十一章 入主洛陽第五十六章 永嘉第三十七章 代理第四十七章 易縣第十四章 休妾(上)第八章 餘杭(上)第五章 小戰(上)第二十三章 神似(下)第八十八章 鎮南王第四十五章 入城第五十章 宇文第一百十五章 開元登極第五十七章 土地第十五章 密謀(上)第三十四章 肉湯第八章 餘杭(上)第四十七章 易縣第三十六章 破殺第五十章 宇文第五章 小戰(下)第二十章 正義(下)第三十八章 殺李第四十四章 會稽第十章 消息(上)第二十七章 模糊(下)第五章 小戰(下)第三十二章 隊正第二十一章 正義(上)第二十六章 舍利(上)第五章 小戰(下)第六十三章 唐王第一百十五章 開元登極第一百零九章 隋煬帝駕崩第一章 醒來(下)第一百二十四章 萬事預備第一百章 落雁來投第三十二章 隊正第九十七章 宴中第十一章 賭場(下)第二章 明悟(上)第十三章 香主(上)第六十八章 破賊第六十章 蛻化第二十二章 沿路(上)第六十四章 魏徵第七十四章 諸雄並起第十八章 命數(上)第四章 說意(上)第五十章 宇文第十五章 密謀(上)第三十章 歌以詩傳(上)第十六章 說相(下)第九章 水寇(上)第一百零七章 大勢已成當化龍第十三章 香主(上)第九十三章 兵法正道第二十三章 神似(下)第二十章 叢林(上)第一百二十章 天爲絕頂我爲峰(上)第一百十九章 無衣妃暄第二十八章 殺場(下)第八十六章 南海派第九十三章 兵法正道第八十章 大戰尾聲第三十二章 隊正第二十五章 寶藏(上)第二章 明悟(上)第十四章 休妾(下)第八章 餘杭(上)第九章 水寇(下)第三十七章 代理第四章 說意(上)第一百十七章 臨別第四十章 千古真相第二十章 叢林(上)第一百十二章 禮制第二十二章 沿路(上)第二十五章 寶藏(上)第二十五章 寶藏(下)第八十八章 鎮南王第一百零九章 隋煬帝駕崩第十六章 說相(上)第二十七章 模糊(下)第四十六章 投名狀第二章 明悟(上)第一百十二章 禮制第九十七章 宴中第五十七章 土地第一百零六章 婠婠切讓王上久等第五十八章 二郡第九十三章 兵法正道第一百零三章 大事都來第七章 鹽路(上)第一百一十章 來日奉上妃暄頭第四章 說意(下)第一百十一章 入主洛陽第二章 明悟(下)第八十六章 南海派第十六章 說相(上)第四十章 千古真相
第一百十一章 入主洛陽第五十六章 永嘉第三十七章 代理第四十七章 易縣第十四章 休妾(上)第八章 餘杭(上)第五章 小戰(上)第二十三章 神似(下)第八十八章 鎮南王第四十五章 入城第五十章 宇文第一百十五章 開元登極第五十七章 土地第十五章 密謀(上)第三十四章 肉湯第八章 餘杭(上)第四十七章 易縣第三十六章 破殺第五十章 宇文第五章 小戰(下)第二十章 正義(下)第三十八章 殺李第四十四章 會稽第十章 消息(上)第二十七章 模糊(下)第五章 小戰(下)第三十二章 隊正第二十一章 正義(上)第二十六章 舍利(上)第五章 小戰(下)第六十三章 唐王第一百十五章 開元登極第一百零九章 隋煬帝駕崩第一章 醒來(下)第一百二十四章 萬事預備第一百章 落雁來投第三十二章 隊正第九十七章 宴中第十一章 賭場(下)第二章 明悟(上)第十三章 香主(上)第六十八章 破賊第六十章 蛻化第二十二章 沿路(上)第六十四章 魏徵第七十四章 諸雄並起第十八章 命數(上)第四章 說意(上)第五十章 宇文第十五章 密謀(上)第三十章 歌以詩傳(上)第十六章 說相(下)第九章 水寇(上)第一百零七章 大勢已成當化龍第十三章 香主(上)第九十三章 兵法正道第二十三章 神似(下)第二十章 叢林(上)第一百二十章 天爲絕頂我爲峰(上)第一百十九章 無衣妃暄第二十八章 殺場(下)第八十六章 南海派第九十三章 兵法正道第八十章 大戰尾聲第三十二章 隊正第二十五章 寶藏(上)第二章 明悟(上)第十四章 休妾(下)第八章 餘杭(上)第九章 水寇(下)第三十七章 代理第四章 說意(上)第一百十七章 臨別第四十章 千古真相第二十章 叢林(上)第一百十二章 禮制第二十二章 沿路(上)第二十五章 寶藏(上)第二十五章 寶藏(下)第八十八章 鎮南王第一百零九章 隋煬帝駕崩第十六章 說相(上)第二十七章 模糊(下)第四十六章 投名狀第二章 明悟(上)第一百十二章 禮制第九十七章 宴中第五十七章 土地第一百零六章 婠婠切讓王上久等第五十八章 二郡第九十三章 兵法正道第一百零三章 大事都來第七章 鹽路(上)第一百一十章 來日奉上妃暄頭第四章 說意(下)第一百十一章 入主洛陽第二章 明悟(下)第八十六章 南海派第十六章 說相(上)第四十章 千古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