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迎擊(下)

遠遠望着兩裡外的城牆,以及城牆下列隊佈陣的守軍,完顏活女輕提着馬繮,徐步向前。兩百六十騎如影隨形,如斯而動。前進度很慢,只爲蓄養戰馬因方纔那陣全奔馳而消耗的體力。

隨着隊伍一步步前進,女真騎兵向兩側逐漸散開。在官道上拖得有半里長的行軍隊列,自然而然地轉換成四列橫排、百五十步寬的戰鬥隊形。不到三百人的馬軍隊列,看似單薄,卻有一股匯聚了千軍萬馬纔有的如山之氣。

完顏活女在馬鞍上坐得筆直,完全不見昨日所受軍法的影響,身形隨着坐騎的前進,如波浪般的上下起伏。長刀還收於刀鞘,馬弓已持在手中。他的雙眼如鷹隼般掃視着在城下佈陣的敵軍。對於他們的膽氣,完顏活女深感訝異,他已經很久沒有碰到這麼魯莽或者說愚蠢的敵人了。

這兩年,面對百戰百勝、席捲遼東的女真鐵騎,不論是契丹、奚人,還是渤海、漢人,無不望風而逃,鮮有人敢回身一戰。而當女真人攻到城下時,城中的軍隊若非獻城投降,便是緊閉城門,在城中死守。敢於出城接戰的,完顏活女兩年來還是頭一次見。

城池漸近,城下的敵軍也看得越來越清。城門前的軍陣,只有五六百人。兩側的馬隊加起來約有兩百人,而隔着幾十輛馬車,位於陣列中央、令完顏活女幾乎不能相信自己眼睛的,竟然是一羣大約三百人的步兵雖然他們都穿着甲冑,排列亦是整齊,但步兵就是步兵。

不論是契丹、還是女真,所有被徵召起來的戰士都是自備軍械,刀槍、弓箭、甲冑、袍服全要自己出錢準備,連糧草,許多時候也是靠抄掠地方,也就是打草谷來補給----此種做法,遼人現在已經少見。但女真的後勤來源卻一直是依靠劫掠----這種情況下,自然不會有馬匹提供。

如果被徵入軍中的士兵自攜戰馬,那他們就會編入騎兵---按遼人兵制,能被納入正軍的,必須自備三匹戰馬----而所謂的步兵,便是出不起戰馬的士兵。行軍時從事雜役。戰鬥時沒人把他們看作是戰力,除了守城,他們還能派上點用場,但在野戰時,步兵從來就是被屠殺的份,跑也跑不了,戰又不能戰,根本一無是處。

好膽量完顏活女冷笑。只見識過遼國步兵地他,根本不把眼前的東海重甲步兵放在眼裡。

看起來東海人在擊敗了那羣被契丹養熟的家犬之後。已經忘乎所以,只有他兩倍的兵力,且多半是步兵。竟敢出城來應戰,實在是不知道天高地厚。他麾下的三百兒郎可都是上過幾十次戰場的精銳,陸續殲滅地敵軍加起來能有數萬,就算站在都勃極烈注1的那隊宗室甲騎面前,也毫不遜色半分。

看到他完顏活女率部殺來城下,長生島上的這班東海人,若是聰明點,就該躲在城中。那他最多繞城射上幾箭,便會去附近找個合適的地方紮營。但東海人卻給微不足道的勝利衝昏了頭腦。竟然出城迎戰。雖然戰前,父親婁室命他不得攻城,但碰到現在的情況,把眼前的敵軍殲滅,順便把城池拿下,也不算違令。

也罷就讓你們見識一下,什麼是真正的女真勇士完顏活女輕抖繮繩,雙腿用力,跨下的坐騎便開始小跑起來。完顏活女地加。立刻帶動了全軍,蹄聲漸重,沉沉地向東海人的軍陣壓去。

“不愧是女真鐵騎”陸賈看着五六百步外。由緩而快。開始加逼來地女真騎兵。不禁搖頭暗贊。

對面地敵軍只有兩百五六十人。但氣勢卻有千軍萬馬地模樣。從略顯混亂地行軍隊列轉換成橫向排出地攻擊陣型。一連串地步驟流暢而自然。分出地四列橫隊。整齊劃一。快步向前。隊形卻絲毫不亂。比起去歲末、今年初。碰到地那羣南女真騎兵。要遠遠強出不知多少倍。女真騎兵越行越近。已經可以看見他們頭上所戴地一頂頂翻出毛邊地皮盔。一張張持在手中地弓箭。盔頂地紅纓在風中飄拂。蹄聲連綿。宛如重鼓。

許是被女真鐵騎地威勢給驚到。東海軍陣兩側地馬隊。這時起了點騷動。馬上地騎手。還沒聽到命令。便緊張地拔出刀來。馬是有靈性地生物。騎手們地心情很快就傳染到坐騎身上。戰馬輕輕嘶鳴着。都在不安地用前蹄刨着地面。

“沒用地廢物”陸賈暗罵了一句。東海沒有組建騎兵地經驗。早前分屬各營地騎隊。盡是做爲偵查和傳令之用。現在他麾下地這兩百名騎兵。全是從投奔島上契丹和渤海人中拈選出來地。如果從聽話受教地方面來講。他們地確算是好兵。但若是說起戰鬥力。與那些被招募進幾個步兵都、經過三個月短期培訓地族人們相比。他們卻是差得太遠。

與南女真作戰時。陸賈地步兵陣列之所以會被突襲。也就是因爲這些騎兵沒能完成護衛軍陣側翼地任務。據說當此戰地戰報被送到趙瑜面前地時候。東海王給他們地評價是鋼多氣少四個字----渾身上下鋼鐵覆體。但骨子裡。卻少有膽氣。若非如此。陸賈也不會想出裝備戰車來防護側翼這個無可奈何地辦法。

不過。騎兵隊缺乏戰鬥力。也並非全然是騎手們地責任。這些年。東海地軍事學水平大進。步兵有步兵操典。炮兵有炮兵操典。水軍當然也有自己地訓練作戰教材。除此之外。趙瑜還鼓勵各級指揮官把自己地作戰和訓練心得寫出來。由參謀部中專門地機構修改編訂、整理成冊。在軍隊內部出版行。

如陸賈,就曾寫過《練兵小記》、《平越紀實》等軍事籍,現在在他案頭上,還有寫了一半,名爲《以步克騎》,描述與南女真騎兵作戰的新。而他曾經的同僚,前野戰一營副都指揮使朱正剛,著有《炮兵作戰十要》。參謀長趙大才,著有《交趾行軍心得》。至於其他人,趙武、陳五,有水軍作戰方面的著述;馬林溪、鄧肯也寫下了有關造船、鑄炮的心得----當然,這兩部剛面世,便立即被趙瑜下令禁止出版。就連趙文。他在百忙之餘,也組織人手編纂了一系列有關後勤學、築城法、情報蒐集分析等專業的小冊子。

這一方面有趙瑜鼓勵的因素,一本被列入東海軍學閱讀目的作品,至少換來一個三等功,比起熬資歷,等待不知何時才能輪上地戰鬥,還是寫些掙軍功來的比較快。另一方面,在一支識字率過八成的軍隊中,讀寫是流行。一個出過的軍官,在部下面前通常也會更有威望。

但是,東海軍出版的這麼多軍事籍裡。卻沒有一本是有關騎兵的。東海國中,根本沒人知道該怎樣訓練騎兵,也不知如何調教適合戰陣地戰馬,這種情況下,東海騎兵缺乏戰鬥力,也並不奇怪。

不過,儘管知道這事急不來,但陸賈也免不了對手下的兩百騎兵心生不滿。

算了,就當沒他們好了陸賈想着。以三百對三百,照樣能贏

思慮間,女真騎兵已經殺到一里之外。他們的四排隊列漸次散開,前排後排的距離慢慢拉大到近三十步。

要衝陣了陸賈眯起了眼睛。雖然不知如何訓練騎兵,但通過詢問手下的契丹人、渤海人,他還是很清楚遼地騎兵慣用的攻擊方式。

舉起右手,“全軍預備”

中軍大鼓三下連擊,分屬各都的軍鼓穩穩地敲響,三百具神臂弓齊齊擡起。

女真鐵騎奔馳的度繼續提高。在馬上,近三百名女真人放聲嘯叫,一時間竟然蓋住了各都軍鼓的聲音。

“沒吃飯嗎?”陸賈大喝,“再重一點”

陸賈一罵,三個鼓手立刻惡狠狠地拍打鼓面。雷霆鼓音,如山崩,如地裂,充斥在所有東海士兵的耳中。百五十步外,女真第一列騎兵進入衝刺階段。馬瞬間提到最高。頓時把隨後三列遠遠的拋諸身後。

“來了”陸賈精神一振,正要再擡起右手。但隨即皺眉收手,“……不對”

正如他預料,到了百多步地時候,第一列騎兵突然向左一轉,橫過陣前,把空位讓給了緊跟着加的第二列騎兵。

“果然如此”陸賈冷笑。

這是在女真人在引誘弓手箭,然後再趁機而上。這種戰法,他從來投的契丹人嘴裡,聽說了不少。

當初南女真來的時候,也是照常例在軍陣前這麼繞上一圈。不過,他們在軍陣前是衝到五十步時纔開始轉向----這是遼地常見的樺木弓的最大有效射程---卻當即被射得滿面開花,東海軍裝備的神臂弓的並不是樺木弓能比。

而今天,那些女真人離着百步就開始繞行,應是接受了南女真的教訓,當時踩着冰逃回去地,還是有不少人。可是,這百步卻只是東海外銷型重弩有效射程的最大範圍----這些重弩在長生島上,以五十貫的單價賣了有兩三千架,其中金人應該弄到了許多----至於神臂弓,順風能飛三百步,而正常射擊的時候,在一百八十步外,便可傷人。當女真人衝到百步的時候,就完全可以覆蓋射擊了,不過,陸賈打算再等等,後面會有更好的時機。

女真騎兵第一列意料之中的繞走,而第二列騎兵衝到十步的時候,卻也向右一轉,讓第三列騎兵繼續上前。

女真人一次比一次近,陸賈還在耐心的等待,下面地弩手們也在凝神相候,等待身後傳來的命令。

第三列女真騎兵這次衝到了六十步外,在陣前斜斜地拉起了弓,一陣弦響,幾十支箭被拋射向東海軍陣,希圖能在其中造成一點混亂。

不過沒人理會所有的東海士兵都知道,那玩意兒,落在他們的精鐵甲上,甚至弄不出一點劃痕。

第四列他們沒有在五六十步外轉向,而是繼續推進。他們的目標是三十步,那是馬弓真正的有效射程。陸賈對此也心知肚明。女真人戰馬的口鼻中噴出的白氣已清晰可辨,他擡起右手,用力一揮。

“射”

注1:即是完顏阿骨打。金太祖稱帝建制後,對外雖稱皇帝,在國內仍稱爲都勃極烈。至於所謂的狼主,是外人地蔑稱,多見於小說評話。女真人不會如此稱呼,他們地圖騰是鷹而非狼。

第2章 白山黑水(二)第42章 餘波(上)第44章 決勝(中)第52章 道阻(六)第2章 白山黑水(二)第8章 交趾(上)第32章 冬雨(上)第24章 風雨(下)第41章 內附(下)第16章 變奏(上)第30章 回航(上)第30章 回航(上)第50章 聖公(下)第8章 敵至(下)第32章 祭靈(上)第12章 西行(上)第42章 帝位(下一)第40章 後續(上)第4章 奪城(下)第16章 軒波(上)第13章 硝煙(上)第56章 西軍(上)第39章 戰線(下)第18章 戰象(上)第25章 俘王(上)第29章 西路(八)第20章 百神第33章 祭靈(中)第11章 琉球(上)第27章 開春(下)第27章 星火(上)第23章 傳承(五)第18章 豐收(下)第19章 衢山(上)第2章 平安(下)第18章 謀算(上)第45章 決勝(下)第30章 連橫(下)第47章 新年(下)第46章 亂象(三)第19章 陣線(上)第18章 戰象(上)第30章 傳言(下)第11章 白山黑水(四)第13章 西行(下)第31章 中秋(上)第18章 戰象(上)第9章 伊德利斯東遊日記(二)第24章 風雨(下)第6章 紛亂(上)第18章 伊德利斯東遊日記(完)第13章 和議(下)第56章 西軍(上)第48章 助守(下)第61章 九五(下四)第2章 三年(下)第40章 後續(上)地十五章 硝煙下第3章 新港(上)第12章 白山黑水(五)第39章 戰線(下)第33章 故鄉(下)第29章 連橫(中)第18章 商戰(下)第24章 突遇(上)第15章 包圍(下)第3章 奪城(上)第21章 義學(下)第35章 出戰(下)第50章 聖公(下)第11章 琉球(上)第6章 未來(下)第23章 清化(上)第5章 東京(下)第36章 覆亡(下)第15章 翻牌(下)第43章 改制(下)第8章 投奔(下)第23章 傳承(五)第10章 宣傳(上)第30章 祭靈(下)第3章 新港(上)第4章 東京(上)第41章 後續(下)第29章 攤牌(下)第11章 孤舟(上)第35章 海上(上)第25章 天子(上)第29章 焚城(下)第7章 四方(上)第30章 戰備(上)第35章 出戰(下)第6章 紛亂(上)第40章 內附(上)第14章 意外(上)第35章 出戰(下)第7章 四方(上)第8章 未雨(下)第18章 戰象(上)第5章 西路(二)
第2章 白山黑水(二)第42章 餘波(上)第44章 決勝(中)第52章 道阻(六)第2章 白山黑水(二)第8章 交趾(上)第32章 冬雨(上)第24章 風雨(下)第41章 內附(下)第16章 變奏(上)第30章 回航(上)第30章 回航(上)第50章 聖公(下)第8章 敵至(下)第32章 祭靈(上)第12章 西行(上)第42章 帝位(下一)第40章 後續(上)第4章 奪城(下)第16章 軒波(上)第13章 硝煙(上)第56章 西軍(上)第39章 戰線(下)第18章 戰象(上)第25章 俘王(上)第29章 西路(八)第20章 百神第33章 祭靈(中)第11章 琉球(上)第27章 開春(下)第27章 星火(上)第23章 傳承(五)第18章 豐收(下)第19章 衢山(上)第2章 平安(下)第18章 謀算(上)第45章 決勝(下)第30章 連橫(下)第47章 新年(下)第46章 亂象(三)第19章 陣線(上)第18章 戰象(上)第30章 傳言(下)第11章 白山黑水(四)第13章 西行(下)第31章 中秋(上)第18章 戰象(上)第9章 伊德利斯東遊日記(二)第24章 風雨(下)第6章 紛亂(上)第18章 伊德利斯東遊日記(完)第13章 和議(下)第56章 西軍(上)第48章 助守(下)第61章 九五(下四)第2章 三年(下)第40章 後續(上)地十五章 硝煙下第3章 新港(上)第12章 白山黑水(五)第39章 戰線(下)第33章 故鄉(下)第29章 連橫(中)第18章 商戰(下)第24章 突遇(上)第15章 包圍(下)第3章 奪城(上)第21章 義學(下)第35章 出戰(下)第50章 聖公(下)第11章 琉球(上)第6章 未來(下)第23章 清化(上)第5章 東京(下)第36章 覆亡(下)第15章 翻牌(下)第43章 改制(下)第8章 投奔(下)第23章 傳承(五)第10章 宣傳(上)第30章 祭靈(下)第3章 新港(上)第4章 東京(上)第41章 後續(下)第29章 攤牌(下)第11章 孤舟(上)第35章 海上(上)第25章 天子(上)第29章 焚城(下)第7章 四方(上)第30章 戰備(上)第35章 出戰(下)第6章 紛亂(上)第40章 內附(上)第14章 意外(上)第35章 出戰(下)第7章 四方(上)第8章 未雨(下)第18章 戰象(上)第5章 西路(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