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西路(二)

洪武五年四月初二。癸酉。【西元1130年5月10日

史正志擡頭看着綿延不盡的山巒。身子卻感受着一股股寒意透過裹在身上的袍服滲入體內。山下已是暮春,天氣甚至有些燥熱,但此時的橫山深處卻是春寒料峭,背陰的地方甚至還有一堆堆積雪尚未融化。

‘當真是‘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啊,這詩句說得真是一點不差。’他暗自感慨着,出身於南方平原,深入山中的經歷寥寥可數,卻是第一次見識到山嶺高度對季節變化的影響。

“排副!?”跟在史正志身後的士兵,看到他們的領隊突然停住腳,不解的問道。

史正志回過神來,也沒說什麼,便策馬繼續向前。十八歲的少年現在要幫忙管着三十多個老兵,這個任務並不算輕鬆。當然不能讓麾下的士兵們知道他們的排副有容易走神的毛病。

就在十天前,史正志和姚飛男還在長安府的鎮撫司衙門裡實習打雜,但他們的頂頭上司知道兩人都想着去前線建功立業,也便成全了他們。抽了個空,安排他們下了部隊。不過姚飛男被分派到延安,加入了南線的宣翼三軍,而史正志他卻來到靖安軍團之中,成了岳飛帳下的一名走卒。現在則領着爲大軍偵查開路的任務。向着北方前進。

山路曲折,盤旋升降于山腰和河谷之間。道路的一側是綠草茵茵山花盛開的山嶺,另一側則是奔騰洶涌的白馬川。行走於不過三四人寬的小道上,聽着耳邊隆隆的水聲,膽小一點的大概會肝膽欲裂,而膽大的說不定會直接欣賞起道路兩側的風景來。不過史正志一行,現在卻是什麼感覺都沒有。半天來的翻山越嶺,已經讓他們累得夠嗆。而且最要命的一點,他們並不是一直都走在主道上,而是必須不斷走進更爲狹窄崎嶇的岔道,深入橫山山中,查探主道周圍谷地中有無敵軍埋伏。

陽光此時已從正南方直射過來,史正志估摸着自清早出營後已經走了有三個時辰,繞過一個彎道,沒有了山體阻隔,出現在他們前方的山坳中,竟有一處村寨。現下午時仍不見村中有炊煙,史正志猜測應該是被橫山蕃中的哪個部落所廢棄的村落。

“走得差不多了!”史正志向手下的士兵們說着,“去前面寨子裡休息一下,吃了午飯再上路。”

聽到進了寨子就能休息,偵查小隊的行進速度頓時快了許多,很快便到了寨門前。但透過破損的厚木寨門,看向寨中,衆人便一齊愣住了。這一處寨子不是一處被原主人所拋棄的寨子,而是因爲被舉族屠戮後,纔沒有了人煙。

寨中的屋舍式樣是標準的蕃部土屋,高大的木籬寨牆圍起來的屋舍有上百間。從規模上來看,這個寨子在橫山也算是個大部落了。但這個大部落的寨子中,卻遍地是人類的骸骨。從屍體的白骨化的程度來算,這應是去年陝西駐軍清理橫山蕃部時的戰果之一。

整個橫山地區,部族數百。在去年的清理行動中。倖存的橫山蕃,大半都逃向了西夏,史正志聽說至少有二十萬之多。在逃難路上,一般只有最健壯的人才能活下來。以此來推算,這二十萬裡裡面少說也有三分之一能上陣。虜酋乾順肯定捨不得這麼多戰力,但如果他想招攬這些兵源,第一件事就是要保證所有來投蕃部的糧食供給。這對於這兩年糧食消耗遠大於收穫的党項人來說,實在是個難以下嚥的苦果。何況如今還是青黃不接的時候,任何保證軍糧供應。卻更會讓西夏君臣頭痛。

擁有足夠的戰鬥力,但降叛不定的橫山蕃部,對洪武朝來說是個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爆炸的炸藥包,不可能留在身後。倒是驅趕到党項人那裡,反而能派上點用場。從戰略上講,陝西鎮撫司這麼做無可厚非。可在史正志接受的教育中,只有最殘暴的軍隊纔會殘害婦孺。

行走在村寨中,史正志看到許多死於刺刀和鉛彈的屍骸。這村子裡的居民,無分男女老幼。都是一股腦的被屠光殺盡。看着村中這一具具死狀慘烈的屍骨,史正志心中隱隱的有些不忍。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看着被宰雞屠狗一般殘殺的村民,他前幾日加入前線部隊時興奮心情,如今卻一步步的沉重起來。

就在一處屋門外,有一具雙臂張開的屍骸。看衣着,是女子的服飾,在她的身下還有着兩具更小的屍骨。看着他們的姿勢,明顯是母親在遭劫時護住兩名子女的動作,但到了最後,母子三人仍都被一體屠殺。史正志盯着他們的遺骸,臉色有些泛白,扭過頭去,不想再看這幕慘劇。

史正志這時突然想起他在士官學校學習時,一名教授歷史的博士私下裡曾經說過,戰爭就是殺人放火,官軍做的事與盜匪沒有多少區別。不過一個被朝廷通緝,天下海捕,一個卻受萬人景仰,享受榮光。當時就有同學反駁,因爲盜匪是爲自己逞私慾,而官軍則是爲大宋護萬民。可醉了酒的教官卻嘿嘿的冷笑着,不發一語。

那個教官很快就被調走,如今也不知去了何處。但他當時說的話,還有那時的笑容,卻留在了史正志的心中。雖然隨着時間,已經漸漸淡忘。但現在看到村寨中的這一幕,舊時的記憶彷彿從河底翻騰上來的淤泥。將河水染作深黑。

黃昏時,史正志一行人已經回到洪德寨中,靖安第一軍第三營的五千人馬便駐紮在此處。靖安軍團的進軍速度算得上是飛快。自二十天前長安府的軍議後,各條戰線主將回到軍中便立刻吹響了攻擊的號角。岳飛和他的靖安軍團所在的中線環慶路,在過去的百年間也是宋夏兩軍廝殺最爲慘烈的地區之一。如今軍團主力已經自慶州北上抵達環州,而打頭陣的第三營便進駐了洪德寨。

洪德寨位於環州之北,是環州的門戶。大軍自環州北上,想翻過橫山入西夏本土,一走歸德川河谷過青岡峽,一走白馬川河谷,攻清遠軍城。歸德川和白馬川這兩條河都是馬嶺水的支流,自橫山深處流出,便是在洪德寨處匯爲一支,是爲馬嶺水。環州和慶州就都建立在馬嶺水河畔,而馬嶺水往下便是涇水——也即是‘涇渭分明’這句成語中的涇河。

洪德寨設在半山腰,攔道而立,向下望去,便能見到兩條支流在山下匯聚。此時正是春汛,河水翻涌,白馬川和歸德川的河水在交匯點撞擊在一起,旋起了一個巨大的漩渦。不過水流隨時紊亂,但這裡的河水是令人驚異的清澈,全然不像陝西的其他河流那般渾濁不堪。

就在營帳中。史正志向着自己的上司——排正吳文——稟報了今天的行軍情況。吳文聽說史正志此行並沒有發現敵軍的屯兵,開心的笑道:“沒有伏兵那就方便多了。總之要快一點。以地理論,在五條路線中,以環慶路最爲接近興慶府。環州離党項人的都城,直線距離也只有四百里……”

史正志搖頭失笑:“在地圖上用尺子量的確只有四百里,但實際走走可就不止了!望山跑死馬,往北走要翻得山可不少!”

“不管怎麼說,除了北線以外,我們這條路應該是最好走的一條。有着這麼好的地理條件,我們總得第一個趕到。攻克西虜都城的功勞,可不能讓其他幾路搶了去。”

史正志點了點頭。他也想做第一個攻進興慶府的戰士。好勝之心,十八歲的少年總不會缺少。少年的心情也是如夏日的天空,變幻不定。就算方纔還因橫山蕃部的遺蹟而陰鬱,現在卻又想起立功受賞時的榮光。

身處環慶路上,總不能比走南線的姚翼卿還要慢。正如吳文所說,環慶路的中線在幾條線路中還算是好走的。而從延安府出發的南線就不同了。從延安出來北上的道路便已經分作兩條,東側的一條走綏德軍,西側的一條則走保安軍——二十年前的臧底河之戰便爆發在此處——這兩條路無論哪一條,都要比環慶路遠上一倍的路程,山勢也更爲崎嶇。

也不知道哪一條線會被安排走偏師,哪一條纔是主攻方向。以史正志的想法,他希望南線主力走保安軍一線,雖然那裡的道路比不上綏德線那般通暢,但與中線便能聯絡起來,說不定還可以互相支援。但若是走東側的綏德,在南線和中線之間的防線,就有了近五百里的缺口。不過也說不定丁參謀長想兩條路線齊頭並進。靖安第一軍團幾經擴張,現在已是兩萬人的主力軍團,而丁濤手上則有兩個兩萬人的滿編軍團,兵力是岳飛的兩倍。分兵同時攻打,也不是不可能。

軍中人人都知道,丁濤和岳飛兩人曾經搭檔過,還是將僞帝趙構生擒的功臣。但現在兩人之間,卻有着暗流洶涌。據說再過幾年,如今高踞在軍方最高位的三位大將軍都要就封之國。而他們空出的位置,有不少將軍正摩拳擦掌的等着。

其中徵西將軍陸賈是理所當然的第一人選,以他的功勞和資歷之所以沒能在進一步,僅僅是因爲大將軍就只有三個名額。而陸賈之下,卻是七八個將軍在競爭,但其中以丁濤和岳飛兩人呼聲最高。丁、嶽兩人都是洪武朝軍方年輕一輩的佼佼者,免不了有着競爭之心,都想着在最後的決戰中,壓上對手一頭。

洪武新朝立國才五年。北方塞外便已經接近平定,中土更是和平安寧,這是過往任何一個朝代都比不了的。漢高祖得天下後,平定異姓諸王花了近十年,光武登位後。也用了十年時間才一統。隋唐立國後,對突厥戰事也從無一歲止歇。而大宋自太祖立國,到趙光義時方將北漢平定,至於對上契丹,則一直拖到澶淵之盟後,才勉強求來了和平。

論武功,過往諸帝無一人可比。而論治國,能依三代之制而進行分封,卻是不遜於古之聖王。合理的制度,在青史留名的渴望,還有對天子的崇拜,讓如今的大宋朝的每一個將士都想着建功立業。而軍中教育的普及,讓指點江山的特權,也不僅僅侷限於將領和幕僚們。

“党項人現在已經收縮兵力!還是堅壁清野的老招數。不過我們糧道要翻越橫山卻是有些困難!那時第一個要對付我們的,肯定是意欲復仇橫山蕃騎。”

“那是死剩下的貨色,哪天碰上了,便送他們見家人好了!”吳文不在意的說着,“好好休息罷,明天還要上工呢!”

………

三天後。

吳文和史正志終於走到了白馬川的盡頭。橫山山巔處的雪水融化後形成的一條條細小山溪,從山頭跌宕而出,最後匯入山澗之中。河川的源頭流水潺潺,綠意盎然宛如江南。

史正志低頭看了看地圖,擡頭指着眼前的山峰中的一條穿山小道:“翻過這座山,對面便是靈州川的源頭了。”

吳文問道:“順着靈州川走,就能直通靈州了?”

“沒錯!”雖然吳文問的是廢話,但史正志仍是認認真真的回道,“靈州川因靈州而得名,正是一條路!”

“但這座山可真高!”士兵們仰起脖子,感覺頭盔都向下墜着。這座白馬川的源頭山峰比周圍羣峰高出近半,如屏障一般擋在前路上。不過既然是白馬川和靈州川的河川之源,高一點也不奇怪。但從這裡走的道路卻是有些狹窄。

史正志向側方俯視着下方二十丈處的山間小道,這條通向山口的道路只能用九曲羊腸來形容。今次出征,主要要靠獨輪車和駱駝來運送糧食,再輕巧的兩輪小車,也無法在崎嶇的山道上順利的運轉,而這條小道。甚至連馬匹也難以通過。

“這條路大軍辛苦點倒是翻越過去,但作爲糧道卻完全不合格。真要保證糧道暢通,還是要向東走青岡峽的橐駝口。那裡山勢平坦,道路也寬上一些——當然,也只是相對而言!”

吳文道:“看起來走這裡的也只能是偏師了?”

史正志搖搖頭:“除了青岡峽,翻越橫山的其他幾條道路都要放上兵力,雖不指望幾條線能互相支援,但也要讓西虜無法利用這些道路來包抄我軍後方。”

“既然如此,就向青岡峽方向走走,順便看看。”

吳文要帶兵繼續向東查探,不過倒也沒有人加以抱怨。他們身上的裝備都是最適合長途行軍的式樣。皮甲雖是輕薄,但也足以抵擋箭矢的侵襲。而雙肩的牛皮揹包,有一條皮帶來出來可以束住腰間。不會累到腰背,還可以護住背後,走上幾十裡山路,也不覺得多累。

“不過比演習時要辛苦多了。”史正志邊拉着坐騎走着,邊笑着對吳文說道。

戰鬥總在不經意中爆發。橫山番騎深悉地理,當宋軍深入橫山之後,軍營和隊列受到的騷擾性攻擊從未一日停歇。雖然大多數時候都是一個宋軍也沒傷到,便被槍彈打回了山林中,留下許多屍骸。但他們與大宋之間只有用鮮血才能洗清的深仇大恨,讓番騎們不顧生死,始終不肯停止這種無謀的攻擊。

一支箭從天而降,一下扎進隊列旁的樹幹上,讓吳文要說的話吞進了肚子裡。而下一刻箭矢紛落如雨,在空氣中嗖嗖作響,直落向隊列之中。

有着多年臨陣經驗的排正吳文大聲呼喊,意圖整頓隊列。他在箭雨中不避不讓,他相信他的衣甲足以抵擋任何箭矢。可一支利箭從頸項中穿過,在瞬間奪走了他的生命。

“排正!”

史正志驚叫着衝上前扶住吳文倒下的身軀,卻也只能看着他眼中的神采漸漸消失。

“俺想趁着如今的大戰多賺點軍功和賞賜,日後置辦塊田地,也好回鄉娶媳婦。”史正志這些天曾多次聽吳文這麼說着。對於才十八歲,軍銜就已經與自己平起平坐的史正志,吳排正沒有任何嫉妒之心。反倒是樂呵呵的悉心教導,讓只有書本經驗的史正志,學會怎麼領兵、如何處事。兩人相處雖不到一個月,但史正志已經將吳文當親兄長來看待。

史正志的眼睛紅了,如被激怒的野獸。

“二隊、三隊開槍掩護,一隊隨我殺上去!”

也許一開始史正志對橫山蕃部還有些同情心,但隨着走在身邊的戰友同袍,因他們而受傷甚至戰死,他的心腸變得冰冷,甚至於無情。

來襲的敵軍只有一股血勇,甚至沒有回去的念頭,只想着趁亂再收割幾條漢人的性命,以報血海深仇。但組織起來的宋軍卻不是能靠勇氣就征服的敵人,史正志領頭的反擊,將站在山上的二十多橫山蕃兵一下掃平。

站在最後一個敵人面前,看着一側的小腿被子彈打斷的敵人,史正志毫不猶豫的揮下了軍刀。這是他心愛的花紋鋼刀,用得是從天竺進口來的精鐵,由名工精心打造。這把刀是他身爲哦士官學校的前十名的證據,雖然比不上皇宋軍學的武進士們,但也足以驕傲。

數日後,史正志領着已經屬於的偵查排走到了橫山的另一側。數日間,他的模樣一下成熟了不少。

站在山巔之上,俯望無盡的北方大地。舉目無垠的荒原上有着剛剛長出的嫩草,乍一看去像是草原,但在融融綠意之下,還是死寂的灰黃。那裡也被稱爲瀚海,經過十天的行軍,史正志他終於踏入了西夏本土。

“自此而下,是清遠軍城,再後是萌井和傅樂城,順着靈州川向北,渡過……”

“說那麼多廢話作甚!”史正志不耐煩的打斷下屬的話,“一句話,興慶府……已近在眼前!”

第16章 神機(上)第27章 野心(下)第9章 四方(下)第31章 輕取(中)第7章 投奔(上)第3章 奪城(上)第51章 杭州(上)第15章 傳承(一)第38章 湄嶼(中)第63章 等待(上)第20章 勇氣(上)第1章 白山黑水(一)第24章 清化(下)第63章 等待(上)第1章 白山黑水(一)第22章 球賽第7章 敵至(上)第34章 移民(上)第12章 夜談(下)第9章 三國(上)第57章 西軍(中)第1章 奇襲(上)第10章 宣傳(上)第15章 翻牌(下)第8章 先鋒(下)第25章 天子(上)第4章 對手(上)第24章 西路(七)第6章 未來(下)第15章 包圍(下)第15章 意外(下)第19章 海嘯第54章 涌金(上)第27章 天子(下)第19章 衢山(上)第36章 島南(上)第29章 焚城(下)第64章 九五(完)第21章 開局(下)第36章 股票(上)第27章 野心(下)第36章 決戰(上)第6章 對手(下)第40章 故人(下)第38章 湄嶼(中)第6章 未來(下)第27章 旅順(下)第29章 雄心(下)第9章 守城(上)第12章 夜談(下)第8章 投奔(下)第35章 改變(下)第9章 懲戒(下)第48章 江山(下)第42章 改制(上)第28章 攤牌(上)第36章 異變(上)第3章 滅國(上)第48章 江山(下)第3章 夜話(下)第43章 餘波(中)第41章 後續(下)第41章 帝位(中下)第十二 卷琉球中第1章 平安(上)第6章 未來(下)第32章 局勢(中)第11章 和議(上)第10章 三國(下)第22章 萬馬(上)第5章 對手(中)第30章 輕取(上)第30章 戰備(上)第15章 間奏(下)第42章 帝位(下一)第十二 卷琉球中第49章 聖公(上)第3章 老種(下)第33章 祭靈(中)第19章 開局(上)第32章 跳牆(中)第14章 父兄(下)第30章 西路(完)第22章 白山黑水(完)第4章 新港(下)第8章 投奔(下)第5章 未來(上)第17章 神機(中)第43章 帝位(下二)第33章 祭靈(中)第3章 老種(下)第38章 股票(下)第16章 遭遇(上)第39章 湄嶼(下)第35章 改變(下)第33章 經濟(上)第37章 島南(下)第1章 夜話(上)第43章 餘波(中)第8章 伊德利斯東遊日記(一)
第16章 神機(上)第27章 野心(下)第9章 四方(下)第31章 輕取(中)第7章 投奔(上)第3章 奪城(上)第51章 杭州(上)第15章 傳承(一)第38章 湄嶼(中)第63章 等待(上)第20章 勇氣(上)第1章 白山黑水(一)第24章 清化(下)第63章 等待(上)第1章 白山黑水(一)第22章 球賽第7章 敵至(上)第34章 移民(上)第12章 夜談(下)第9章 三國(上)第57章 西軍(中)第1章 奇襲(上)第10章 宣傳(上)第15章 翻牌(下)第8章 先鋒(下)第25章 天子(上)第4章 對手(上)第24章 西路(七)第6章 未來(下)第15章 包圍(下)第15章 意外(下)第19章 海嘯第54章 涌金(上)第27章 天子(下)第19章 衢山(上)第36章 島南(上)第29章 焚城(下)第64章 九五(完)第21章 開局(下)第36章 股票(上)第27章 野心(下)第36章 決戰(上)第6章 對手(下)第40章 故人(下)第38章 湄嶼(中)第6章 未來(下)第27章 旅順(下)第29章 雄心(下)第9章 守城(上)第12章 夜談(下)第8章 投奔(下)第35章 改變(下)第9章 懲戒(下)第48章 江山(下)第42章 改制(上)第28章 攤牌(上)第36章 異變(上)第3章 滅國(上)第48章 江山(下)第3章 夜話(下)第43章 餘波(中)第41章 後續(下)第41章 帝位(中下)第十二 卷琉球中第1章 平安(上)第6章 未來(下)第32章 局勢(中)第11章 和議(上)第10章 三國(下)第22章 萬馬(上)第5章 對手(中)第30章 輕取(上)第30章 戰備(上)第15章 間奏(下)第42章 帝位(下一)第十二 卷琉球中第49章 聖公(上)第3章 老種(下)第33章 祭靈(中)第19章 開局(上)第32章 跳牆(中)第14章 父兄(下)第30章 西路(完)第22章 白山黑水(完)第4章 新港(下)第8章 投奔(下)第5章 未來(上)第17章 神機(中)第43章 帝位(下二)第33章 祭靈(中)第3章 老種(下)第38章 股票(下)第16章 遭遇(上)第39章 湄嶼(下)第35章 改變(下)第33章 經濟(上)第37章 島南(下)第1章 夜話(上)第43章 餘波(中)第8章 伊德利斯東遊日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