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在養心殿,軍機大臣奏對完畢,跪安之先,文祥踏上一步,莊容說道:“恭親王想當面叩謝天恩,在外候旨。”

兩宮太后相互看了一眼,接着慈禧太后便問:“還有幾起?”

召見通稱“叫起”,一批或者一個人稱爲“一起”,問“幾起”即是問預定召見的還有幾批?這須問御前大臣才知道,而軍機奏對,關防極嚴,御前大臣照例遠遠地迴避。等找了來一問,說只有戶部侍郎崇綸一起。

“那就撤了吧!”

“撤”了崇綸的“起”,自然是叫恭王的起。那些侍衛和太監,揣摩的工夫都相當到家,一看這樣子,知道這天對恭王必有“恩典”——由紅髮紫,由紫發黑,現在又要紅了,所以紛紛趕到南書房來報消息。其實他們也見不着恭王的面,只在南書房外面探頭探腦,與恭王的侍從打交道。不久,醇王的好朋友,新調了右翼前鋒統領,奉派御前行走的託雲保親自來通知召見。

進了南書房,他一面向恭王請安,一面說道:“王爺請吧!

上頭叫起。”

“噢!”恭王慢條斯理地站起身來,立刻有名聽差把他的帽子取了來,戴好又照一照手鏡,出門之先,回頭對潘伯寅說道:“我新得了兩方好硯,幾時來瞧瞧,說不定能考證出一點兒什麼來!”

“是!”潘伯寅答道:“回頭我給王爺來道喜。”

恭王彷彿不曾聽見,慢慢踱了出去。從南書房到養心殿,一路都有侍衛、太監含着笑容給他行禮。但是恭王卻是越走腳步越沉重,在南書房聊了半天,還是把胸中的那口氣沉穩不下來。他一直在想,見了面兩宮太后第一句話會怎麼說?自己該怎麼答?或者不等上頭開口,自己先自陳奉職無狀?

念頭沒有轉定,已經進了養心殿院子。太監把簾子一打,正好望見兩宮太后,這就沒有什麼考慮的工夫了,趨蹌數步,進殿行禮。

那略帶惶恐的心情,那唯恐失儀的舉動,竟似初次瞻仰天顏的微末小臣,恭王自覺屈辱,鼻孔已有些發酸,等站起身來,只見兩宮太后都用可憐他的眼色望着他,便越發興起無可言喻的委屈,連眼眶也發熱了。

是慈安太后先開口,她用一種埋怨的語氣說:“六爺,從今以後再別這樣子吧!何苦,好好的弄得破臉?你想,划得來嗎?”

這句話一直說到恭王心底,多少天來積下的鬱悶,非發泄不可。於是一聲長號,撲倒在地!這一哭聲震殿屋,比他在熱河叩謁梓宮的那一哭還要傷心。新恨勾起舊怨,連他不得皇位的傷痛,都流瀉在這一副熱淚中了!

“好了,好了,別傷心!”慈禧太后安慰着他,隨又向殿外的太監大聲喝道:“你們倒是怎麼啦?還不快把六爺給扶起來!”

這一罵便有兩名太監疾趨進殿,一面一個把恭王攙扶起身,慈安太后便吩咐:“拿凳子給六爺!”太監不但拿了凳子,還絞了熱手巾給恭王,他掩着臉又抽噎了好一陣才止住眼淚。

等他坐定下來,慈禧太后才面不改色地說道:“六爺,你也別怨我們姊妹倆。家事是家事,國事是國事,這一點你總該明白?”

“是!”恭王答應着,要站起身來回話。

“坐着,坐着!”慈安太后急忙擺着手說。

恭王是受了教訓的,如果坐着回話,又說是“妄自尊大,諸多狂傲”,所以還是站起身來答道:“臣仰體兩位太后保全的至意,豈敢怨望?”

“你能體諒,那就最好了。”慈禧太后很欣慰地說,“你的才具是大家都知道的,不過,耳朵根子也別太軟。”

這等於教訓他不可信用小人,恭王依然只能答應一聲:

“是!”

“定陵的工程,你要多費心。”慈安太后說,“奉安的日子也快了。”

“今年有個閏月,算起來還有半年的工夫。一定可以諸事妥帖,兩位太后請寬聖慮。”

“還有皇帝唸書的事。現在雖派了七爺總司稽查,有空兒,你還是到弘德殿走走。”

“是。”恭王答道,“醇王近來的閱歷,大有長進。派他在弘德殿總司稽查,最妥當不過。”

“唉!”慈禧太后忽然嘆口氣,“提起皇帝唸書,教人心煩。下了書房,問他功課,一問三不知,簡直就是‘矇混差事’。

總還得找一兩位好師傅。”

“翰林中,人才甚多,臣慢慢兒物色。”

“對了,你好好兒給找一找。年紀不能太大,怕的精神有限。”慈安太后說。

“可也不能太輕。”慈禧太后立即接口,“年紀輕的欠穩重。”

“是!”恭王總結了兩位太后的意思:“總要找個敦品勵學,年力正強,講書講得透徹,穩重有耐性的纔好。”

“對了。”兩宮太后異口同聲,欣然回答。

談話到此告一段落,照常例這就是恭王該跪安告退的時刻,但他意有所待,因此出現了短暫的沉默。

“你先回去吧。”慈禧太后說,“我們姊妹倆再商量一下。”

恭王不無怏怏之意,但不敢露在臉上。等退了出來,依舊回到南書房來坐。這時隆宗門內,擠滿了人,就表面看,似乎各有任務,正在待命,實際上都把眼光落在恭王身上,要打聽他爲兩宮太后召見以後,有何後命?恭王明白他們的意思,心裡說不出的歉然與慚愧,尤其在發覺自己雙眼猶留紅腫時,更覺侷促不安,於是吩咐“傳轎”一直回府。

到了府裡,他什麼人都不見,換了衣服,親手把小書房的門關上,一個人悄悄坐着,只覺一顆心比初聞慈禧手詔時還要亂,好久,好久都寧靜不下來,自覺從未有過象此刻這樣的患得患失。

於是他想到倭仁,還有從他一起“學程朱”的徐桐、崇綺——大學士賽尚阿的兒子,據說都有富貴不動心的養氣工夫,果然能練到這一步,倒是祛愁消憂的良方。

心潮起伏,繞室徘徊,恭王自恨連杜門謝客的涵養都不夠,一賭氣自己又開了門,門外有五、六名聽差,鴉雀無聲地在守候着,使他微感意外。略一沉吟之間,聽得垂花門外,腳步聲、說話聲,雜沓並起,接着是一名專管通報的侍衛,輕捷地疾步出現,看見恭王,就地請了一個安,高聲說道:“文大人、寶大人來了!”

寶鋆在前,文祥在後,恭王先看見寶鋆的臉色,是那種經過長途跋涉,終於安然到達地頭,疲乏中顯得無限輕鬆,微笑着不忙說話,先要歇一歇,好好喘口氣的神情。文祥雖依舊保持着慣有的從容沉着,但眼中也有掩不住的欣悅。

一看這樣子,恭王舒了口氣,回身往裡走去,寶鋆跟着進門,先把大帽子摘下來拿在手裡,然後便去解補褂的扣子。兩名聽差趕來侍候,接過他的帽子,他才能騰出手來,取出一張紙遞向恭王:“六爺,你看這個!”

是曹毓瑛的字,也有文祥勾勒增刪的筆跡,一看開頭,便知是明發上諭的草稿,他很用心地一個字一個字看下去:

“諭內閣:聯奉慈安皇太后、慈禧皇太后懿旨,本日恭親王因謝恩召見,伏地痛哭,無以自容。當經面加訓誡;該王深自引咎,頗知愧悔,衷懷良用惻然。自垂簾以來,特簡恭親王在軍機處議政,已歷數年,受恩既渥,委任亦專;其與朝廷休慼相關,非在廷諸臣可比。特因位高速謗,稍不自檢,即蹈愆尤。所期望於該王者甚厚,斯責備該王也,不得不嚴。今恭親王既能領悟此意,改過自新,朝廷於內外臣工,用舍進退,本皆廓然大公,毫無成見;況恭親王爲親信重臣,才堪佐理,朝廷相待,豈肯初終易轍,轉令其自耽安逸耶?恭親王着仍在軍機大臣上行走,毋庸複議政名目,以示裁抑。王其毋忘此日愧悔之心,益矢靖共,力圖報稱;仍不得意存疑畏,稍涉推諉,以副厚望!欽此。”

這道上諭對恭王有開脫、有勉慰,而最後責成他“仍不得意存疑畏,稍涉推諉”,則是間接宣示於內外臣工:恭王重領軍機,雖未復“議政王”名目,而權力未打折扣,朝廷仍舊全力支持。命意措詞,綿密妥當,特別使恭王滿意的是“位高速謗”和“朝廷相待,豈肯初終易轍,轉令其自耽安逸”的話,頗爲他留身分,而這兩處都是文祥所改,恭王自然感激。

一場風波,落得這樣一個結果,總算是化險爲夷,但回顧歷程,倍覺辛酸,恭王此時才真正起了愧悔之心,向文祥和寶鋆拱拱手說:“辛苦,辛苦!不知何以言謝?”

“言重了!”文祥正色說道,“六爺,大局要緊!”

“是!”恭王也肅然答說,“明兒我就到軍機。”

“唉!”這時寶鋆才抹一抹汗,嘆了口歡喜的氣,“我算是服了西邊了!”

※※※

喧騰了一個多月的話題:恭王被慈禧太后逐出軍機的前因後果,自從那道天恩浩蕩的煌煌上諭一發,迅即消寂。這並不是因爲恭王復領樞務,沒有什麼好談的,而是有了一個更有趣的話題:前科翰林“散館”授職和本科的狀元落入誰家?

“散館”大考,一等第一名是張之洞,他原來就是探花,不算意外。緊接着便是殿試,照例四月二十一在保和殿,由皇帝親試。天下人才,都從此出,關係國運隆替,所以儀制極其隆重,由賈楨、寶鋆主考。會試及第的一榜新貢士共計二百六十五名,天不亮就都到了午門,各人都有兩三個送考的親友,在曉風殘月下東一堆、西一堆小聲交談着。到卯正時分,唱名進殿,單數從左掖門進,雙數從右掖門進,齊集殿前,由禮官鳴贊着行了三跪九叩首的大禮,禮部散發題紙,然後各自就座,盡平生所學,去奪那名“狀元”。

殿試照例用策論,一共問了四條,先問“正學”源流,次問吏治,再問安民弭盜之法和整頓兵制之道,說是“凡茲四端,稽古以懋修途,考課以釐政績,除莠以清裡、詰戎以靖邊陲,皆立國之遠猷,主政之要務也。多士力學有年,其各陳讜論毋隱,朕將親覽焉!”

名爲“親覽”,其實只看十本卷子。殿試的考官,稱爲“讀卷大臣”,看得中意的,卷面上加一個圈,這一次一共派出八名“讀卷大臣”。所以最好的一本卷有八個圈,那便是壓卷之作。以下九本的次序,也是按圈多寡來排。然後進呈御前,硃筆欽定。有時照原來的次序不動,有時因爲某些特殊的原因,原試列入二甲的,變了第一,全看各人運氣。

殿試一天,“讀卷”兩天,到了四月二十四一早,兩宮太后帶着小皇帝臨御養心殿,宣召軍機大臣和八名讀卷大臣,八臣以協辦大學士瑞常爲首,把疊得整整齊齊的十本卷子,捧上御案。慈禧太后已經在同治元年壬戌和二年癸亥,親手點過兩次狀元,所以不看文章,只看圈圈。很熟練地拿起第一本卷子,用長長的指甲挑開彌封,看狀元是什麼人?

一看之下,不由得失聲輕呼:“是他!”接着便怔怔地望着慈安太后。

“誰啊!”

“賽尚阿的兒子崇綺。”

這一宣示,最感驚異的是那班軍機大臣,但遇到這樣的場合,唯有保持沉默,看兩宮太后的意思如何?

“怎麼辦呢?本朝從來沒有這個規矩!”慈禧太后看着瑞常說。

看大家依舊沒有表示,慈禧太后頗爲不悅。自從滿、漢分榜以來,旗人不管是滿州、蒙古,歷來不與於三鼎甲之列。因爲旗人登進的路子寬,或者襲爵,或者軍功,胸無點墨亦可當到部院大臣,爲了籠絡漢人起見,特意把狀元、榜眼、探花這三個人人豔羨的頭銜,列爲唯有漢人可得的特權。祖宗的苦心,讀卷大臣豈能不知?雖說彌封卷子不知人名,但這本卷子出於“蒙古”,卷面卻有標示,然則這樣選取,豈非有意藐視女主不能親裁甲乙,存心破壞成法?

慈安太后也不以爲然,不過她並不以爲讀卷大臣有什麼藐視之心,只是一向謹慎,總覺得“無例不可興,有例不可滅”,從來鼎甲都點漢人,不能忽而冒出一個“蒙古狀元”來!

所以神色之間,對慈禧太后充分表示支持。

“怎麼辦呢?”慈禧太后低聲問她,“我看……。”

“我看讓軍機跟他們八位再商量一下吧?”

這是無辦法中的辦法,慈禧太后恨自己在這些上面魄力還不夠,懂得也不夠多,不能象前朝的皇帝——特別是“乾隆爺”,可以隨自己的高興而又能說出一番大道理來,更動進呈十本的名次。那就只好同意慈安太后的主張了。

卷子仍由瑞常領了下來。這是從來沒有過的事,大家都不知道該怎麼辦?瑞常是蒙古人,不便講話,恭王驚弓之鳥,不肯講話,其餘的人心裡都在想,“狀元”是讀書人終生的夢想,而崇綺在事先連夢想的資格都沒有,一旦到手,這一喜何可以言語形容?如果打破了已成之局,另定狀元,得了便宜的人,未見得感激,而崇綺那裡一定結了個生死冤家。這又何苦來?

於是相顧默然,出現了從未有過的僵局。到底是年紀輕些的沉不住氣,內閣學士延煦便說了句:“只論文字,何分旗漢?”

“不錯!”大家同聲答應,如釋重負。

當時便由曹毓瑛動筆,擬了個簡單的折片,由恭王和瑞常領銜復奏,事成定局。

消息一傳出去,轟動九城,有的詫爲奇事,有的視爲佳話,當然也有些人不服氣,而唯一號啕大哭的卻只有一個人,那就是新科狀元崇綺。

從他父親賽尚阿在咸豐初年,以大學士軍機大臣受命爲欽差大臣,督辦廣西軍務,負責剿辦洪楊而失律革職以後,崇綺家一直門庭冷落,於今大魁天下,意料之外地揚眉吐氣,自然要喜極而泣。

略略應酬了盈門的賀客,崇綺有一件大事要辦:上表謝恩。這又要先去拜訪前科狀元翁曾源——有這樣一個相沿已久的規矩,新科狀元的謝恩表,必請前一科的狀元抄示格式,登門拜訪時要遞門生帖子,致送贄敬。這天下午他到了翁家,翁曾源正口吐白沫,躺在牀上發病;而人家天大的喜事又不便擋駕,只好由翁曾源的叔叔翁同和代見。

翁同和也是狀元,所以平日與他稱兄道弟的崇綺,改口稱他“老前輩”,一定要行大禮。

“不敢當,不敢當!”翁同和拚命把他拉住。

主客兩人推讓了半天,終於平禮相見。翁同和致了賀意,少不得談到殿試的情形,崇綺不但得意,而且激動,口沫橫飛地說他平日如何在寫大卷子上下功夫,殿試那天如何似得神助。又說他得狀元是異數,便這一點就可不朽。那副得意忘形的樣子,把下了十年工夫的“程、朱之學”,忘得乾乾淨淨,假道學的原形畢露,翁同和不免齒冷。

抄了謝恩表的格式,又請教了許多第二天金殿臚唱,狀元應有的儀注,崇綺道謝告辭,回家商量請客開賀,興奮得一夜不曾閤眼。而就在這一天,蒙古的文星炳耀,將星隕落,僧王在山東中伏陣亡了。

※※※

僧格林沁自從上年湘軍克復金陵,建了大功,其後朝命曾國藩移師安徽、河南邊境,會同剿辦捻軍,認爲有損威名,大受刺激,越發急於收功。其時捻軍張總愚流竄到河南鄧州,僧王初戰不利,幸虧陳國瑞及時赴援,反敗爲勝,窮追不捨。那一帶多是山地,不利馬隊,屢次中伏,僧王更爲氣惱,輕騎追敵,常常一日夜走一兩百里。宿營時,衣不解帶,席地而寢,等天色微明,躍然而起,略略進些飲食,提着馬鞭子自己先上馬疾馳而去,隨行的是他的數千馬隊,把十幾萬步兵拋得遠遠地。

就這樣,半年工夫把捻軍攆得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由河南確山竄汝寧,經開封、歸德,往北進入山東省境,自濟寧、沂州,繞回來又到曹州,捻軍表示只要官軍不追得那麼緊,讓他們能喘口氣,就可以投降。僧王不理這一套,在曹州南面打了一仗。

這一仗在捻軍是困獸之鬥,官軍失利,退入一座空堡。捻軍重重包圍,沿空堡四周,挖掘長壕。一旦挖成,官軍便無出路,因而軍心惶惶,兼以糧草不足,整個部隊有崩潰之虞。

那些將官一看情形不妙,會齊了去見僧王,要求突圍,僧王同意了。於是分頭部署,僧王與他的部將成保作一起,派一個投降的捻軍,名叫桂三的前驅作嚮導。

心力交瘁的僧王,那時全靠酒來撐持,喝得醉醺醺上馬,一上鞍子就摔了下來。這倒不是因爲他喝醉了的緣故,馬出了毛病,釘掌沒有釘好,一塊馬蹄鐵掉了,馬足受傷,怎麼樣也不肯走,只好換馬。

那夜是下弦,二更天氣,一片漆黑。跌跌沖沖出了空堡,誰知桂三與捻軍已有勾結,帶了他的一百人,勒轉馬頭直衝官軍。外圍的捻軍,乘機進擊,黑頭裡一場混戰,也不知誰殺了誰?人驚馬嘶,四散奔逃。到了天亮,各自收軍,獨不知僧王的下落。

當時亂哄哄四處尋查,只見有個捻軍,頭戴三眼花翎,揚揚得意地從遠處圩上經過。那個戰場上一共十幾萬人,只有一支三眼花翎,既然戴在捻軍頭上,僧王頭上就沒有了。於是全軍慟哭:“王爺陣亡了。”一面哭,一面去找僧王的遺體,找了一天也沒有找着。

僧王對漢人,尤其是南方的漢人有成見,部下多爲旗將,獨對陳國瑞另眼相看,他的提督,就是僧王所保。這時一方面感於知遇之恩,一方面主帥陣亡,自己亦有責任,所以召集潰兵,流涕而言,他個人決心與捻軍決一死戰,願意一起殺賊的,跟着他走,不願的他不勉強。說完,隨即就上了馬。

這一下號召了幾百人,人雖少,鬥志卻昂揚,所謂“哀師必勝”,大呼衝殺,居然把大股捻軍擊退,殺開一條很寬的血路,同時也找到了僧王的遺體。

僧王死在吳家店地方的一處麥田裡。身受八創,跟他一起被難的,只有一個馬僮。陳國瑞與部卒下馬跪拜,痛哭一場,然後他親自揹負僧王的遺體,進曹州府城,摘去紅頂花翎,素服治喪。

消息報到京城,朝野震驚。兩宮太后破例於午後召見軍機,君臣相對,無不黯然。首先商議僧王的身後之事,決定遣派侍衛隨同僧王的長子伯彥訥謨詁赴山東迎喪,輟朝三日,卹典格外從優,由軍機處會同吏部、禮部、理藩院商定辦法,另行請旨。

其次要商議繼任的人選,這纔是真正的難題所在!朝廷在軍務上本來倚重三個人,東南曾國藩、西北多隆阿、而中原馳驅靠僧王。多隆阿在上年四月,戰歿於陝西,整整一年以後,僧王又蘧爾陣亡。旗營宿將雖還有幾個,但論威名將才,無一堪當專征之任。而流竄飄忽,詭譎兇悍的捻軍,如果不能及時遏制,乘大將損折,軍心惶恐之時,由山東渡河而北,直撲京畿,那時根本之地震動,可就要大費手腳了。

因此自恭王以次的軍機大臣,內心無不焦灼,但怕兩宮太后着急,對兵略形勢,還不敢指陳得太詳細,但無論如何輕描淡寫,山東連着河北,就象天津連着北京那樣,是再也清楚不過的事。所以慈禧太后也知道,如今命將代替僧王,主持剿捻的全局,是必須即時決定的一件大事。

說了幾個旗將,這也不行,那也靠不住,慈禧太后不耐煩了,“別再提咱們的那班旗下大爺了!”她向恭王說,“我看,還是非曾國藩不可。”

這是每一個人心裡都想到了的人。但剛剛發生過蔡壽祺那件隱隱然曾指責恭王植黨,結曾國藩和湘軍以自重的大參案,誰也不肯貿然舉薦。恭王尤其慎重,一接僧王陣亡的消息,就考慮過此事,他認爲曾國藩是接替僧王萬不得已的人選,能夠不用,最好不用。現在雖奉懿旨,卻仍不能不陳明其中的關係,萬一將來曾國藩師老無功,也還有個分辯責任的餘地。

“回奏兩位皇太后,”他慢吞吞地答道:“曾國藩今非昔比了。他也有許多難處,怕挑不下這副千斤重擔。”

“怎麼呢?”

“金陵克復,湘軍裁掉了許多。他手下現在也沒有什麼兵。”

“兵可以從別地方調啊!而且李鴻章不也練了兵了嗎?”慈禧太后又說,“就照去年秋天那個樣子辦好了。”

“是!”恭王口中答應,心裡不以爲然,但目前已無復過去那種犯顏直奏,侃侃而談的膽氣了,所以先延宕一下,作爲緩衝:“容臣等通籌妥當,另行請旨。”

在奏對時一直不大發言的文祥,覺得此時有助恭王一臂的必要,因而也越班陳奏:“請兩位皇太后,準如恭親王所請。僧王殉難,關係甚大,除了軍務以外,以僧王威望素著,凶信一傳,民心士氣,皆受影響,都得要預先設法彌補。謀定後動,庶乎可保萬全,此時不宜自亂步驟。”

“對了!安定民心也很要緊。不過現在也沒有什麼從長計議的工夫,你們連夜商量吧!明兒上午‘見面’,就得‘寄信’了!”

恭王退出宮來,立即派人把吏部尚書瑞常和朱鳳標,戶部尚書羅惇衍,兵部尚書載齡和萬青藜請了來,就在軍機處會談。找了這些人,要談的自然是調將、籌餉和練兵。未入正題,先有無數嗟嘆,瑞常尤其傷感,不斷揮涕,講了許多僧王的遺聞逸事,然後又談卹典,又說捻軍所經各省的地方官,未能攔截迎剿,以致僧王輕騎追敵,身陷重圍,應該有所處分。

這樣扯到旁枝上談了好半天,暮色已起,宮門將閉,恭王不得不攔住話頭,宣示了懿旨,問大家有何意見?“也只有曾滌生的聲望,才能壓鎮得住。”瑞常問道,“那麼,江督誰去呢?”

“上頭的意思,照去年秋天的樣子辦。”

去年秋天朝命曾國藩赴安徽、河南邊境督師會剿,是由江蘇巡撫李鴻章署理兩江總督,漕運總督吳棠兼署江蘇巡撫,但現在情況不同了。

“吳仲宣已調署兩廣,目前雖未離任,不過說起來以粵督兼署蘇撫,體制似乎不合。”

大家都點點頭,但誰也不開口,吳棠是慈禧太后的人,他的出處以不作任何建議爲妙。

“博川!”恭王看這樣子,便問文祥,“你看蘇撫該找誰?”

“內舉不避親,劉鬆巖。”劉鬆巖名郇膏,現任江蘇藩司,與文祥是同年,所以他這樣說。

這一說,大家也都點頭,劉郇膏一直在江蘇,頗有能名,現任巡撫升署總督,則藩司升署巡撫也是順理成章的事。

文祥又談到吳棠。他已調署兩廣,但以彭玉麟繼他的遺缺,卻一直不肯到任,因而吳棠也就走不了,兩廣總督一直由廣州將軍瑞麟署理着。這個虛懸之局,不是長久之計,而關鍵在彭玉麟。他問:“彭雪琴到底怎麼個意思呢?如果他一定不幹漕督,不如趁此另作安排。”

“你看如何安排?”

文祥不曾開口,寶鋆說了:“吳仲宣在江蘇多年,現在曾滌生移師北上,糧臺還要靠他。不如奏請留任吧!”

“話是不錯。你要知道,同爲一‘督’,價錢可不一樣。”恭王低聲說道:“把吳仲宣那個煮熟了的鴨子給弄飛了,上頭未見得依!”

看到恭王畏首畏尾,銳氣大消,李棠階頗爲不耐,當時就把水菸袋放了下來,紙煤兒扔在痰盂裡,那模樣是有番緊要話要說,大家便都注目了。

“王爺!”李棠階的聲音很大,“大局動盪,兵貴神速,如何援山東,保京畿,該有個切實辦法談出來。今日之下,何暇談人的爵祿?”

話鋒是對着吳棠,而鋒芒畢露,在座的人都有被刺了一下的感覺,只是這一刺就象下了鍼砭,精神一振,都朝“援山東,保京畿”的大局上去想了。

“文翁責備得是。”恭王略帶慚愧地說,再要有話卻已被李棠階打斷。

“王爺言重!我豈敢有所指責?不過,談維持大局,在外既然少不了曾滌生,在內就少不了王爺。內外相維,局勢雖險無虞!王爺仍舊要不失任事之勇,纔是兩宮太后不肯讓王爺‘自耽安逸’的本意!”

這番話說得很精闢,而且是所謂“春秋責備賢者”之義,恭王深爲敬服,謙抑而懇切地點着頭。同時也真的受了他的鼓勵,擺脫各種顧慮,很切實地談出了一些辦法。

會議未終,宮中又發下來幾道軍報,是山東巡撫閻敬銘和直隸總督劉長佑奏報僧王陣亡,捻軍流竄,防區告警的情形,山東自曹州以北數百里間,一片緊張氣氛。閻敬銘已經由東昌趕回省城濟南去部署防守,此外就只有山東藩司丁寶楨的三千人,扼守濟寧,奏摺中特地聲明“能守不能戰”。

“濟寧過去就是曲阜,聖蹟所在,地方自然要出死力保護,捻匪也不敢冒這個大不韙,西面大概不要緊。”

大家都同意曹毓瑛的看法,然則東面和北面呢?曹州東北就是直隸省界大名府一帶,劉長佑親自在那裡督剿,但兵力也很單薄。

“曾滌生打仗,一向先求穩當,等他出兵,恐怕緩不濟急。”恭王沉吟了一下,面色凝重地說:“又非大動干戈不可了。”

這表示調兵遣將,很有一番斟酌,天色已晚而非片言可盡,大家都主張一面商議,一面下旨。於是先把派曾國藩即行“前赴山東一帶督兵剿賊,兩江總督着李鴻章暫行署理”的上諭擬好,由軍機章京敲開宮門,送了進去。

兩宮太后正在悼念僧王,慨嘆旗將後起無人,當年進關,縱橫無敵的威風,盡掃無遺。看到進呈的旨稿,不免又提到曾國藩,虧得罷黜恭王一案,沒有上蔡壽祺的當,把曾國藩牽連進去,不然此刻就很尷尬了!且不說曾國藩自己的想法如何,朝廷也不好意思再責以重任。兩宮太后心裡都這麼在想,卻都未說出口來,只是很快地鈐了“御賞”和“同道堂”兩方圖章,仍舊送了出來,由軍機以“廷寄”的方式,交兵部連夜派專差,飛遞金陵。

軍機處的會議,移到了恭王府,但與會的人,除了軍機大臣以外,只有一個兵部尚書載齡。這個被慈禧太后譏爲“筆帖式”的大臣與會,只因爲他數字記得熟,那裡有多少兵馬?問他便知,省得去查。

經過徹夜的會商,大致算是部署停當。那時已交丑時,在內廷值日的官員,平常在這時刻也就該起身,預備進宮,此時自不必再睡,更不必回府。恭王派人煎了極濃的蔘湯,備下極滋養的點心,加上一遍一遍的熱毛巾把子送來擦臉,所以雖然辛勞了一晝夜,精神倒都還能支持。

一早進宮,值班的軍機章京已經把例行的事務都料理清楚,預先知道今日召見,要在御前敷陳軍務,並已預備了一張直、魯、豫、皖、蘇五省的地圖。恭王親自仔細看過,另外加上了一些記號,捲起備用。

平日軍機進見,總在辰正時分,這天特別提早,自鳴鐘上七點剛過,蘇拉就來稟報:“上頭叫起。”見了面,慈禧太后先就訝然問道:“怎麼?你們臉上的氣色都不大好!”

“臣等因爲軍情緊急,商量了一夜,到現在不曾睡過。”

“哦!”兩宮太后異口同聲地,雖未再說什麼,但感動嘉慰的神色,相當明顯。

“臣等商議,京畿重地,務須保護,總要教捻匪一人一馬不入直隸境界,纔是萬全之計。現在擬定了三方面兜剿的方略,請旨施行。”

接着恭王便在御案前展開了地圖,其餘四樞臣也立近御案,幫着講解。由兩江北上的軍隊,雖由曾國藩統帶,其實“淮軍”已代“湘軍”而起,所以李鴻章的責任甚重,除了劉銘傳一軍,原已奉旨由徐州北上,應該嚴飭加緊赴援以外,另外責成李鴻章在所屬各軍內,抽調勁旅,由上海乘輪船循海道北上,或者由膠州登岸,西趨濟南,或者由天津登岸,南下山東,這樣就可趕在捻軍前面,迎頭痛剿。

慈禧太后心中一直存着一個疑問,曾國藩出省會剿,由南往北襲捻軍的後路,豈非把他們由山東往直隸攆?這時一聽恭王的解釋,纔算明白,“對了!”她欣快地說,“是要這樣在前面攔住纔是辦法。可是李鴻章的隊伍趕得上嗎?”

“火輪船走得快,只要劉長佑和閻敬銘能把捻匪擋一擋,有那麼半個月的工夫,淮勇就可以佔先。”

“那麼,劉長佑、閻敬銘能擋得住擋不住?我看直隸和山東的兵力都單薄。”

“臣等已經都覈計過。”恭王從容答道,“能夠抽調精兵增援直、魯。”

恭王口中的“精兵”,是號稱知“洋務”,以兵部侍郎參贊直隸軍務,並在總理通商衙門行走的崇厚,所統帶的“洋槍隊”,預備抽調一千五百名,由崇厚親自率領,開赴前線,歸劉長佑節制。並再飭署理吉林將軍皁保、黑龍江將軍特普欽,各派五百馬隊,星夜馳入關內,會同剿賊。“洋槍隊”器利,馬隊輕捷,人數雖少,效用極大。

此外還要分會河南巡撫吳昌壽帶兵出省會剿,湖廣總督官文抽調楚北九營赴直東交界之處支援,漕運總督吳棠派屬下炮艇夾攻。諸路會師,厚集兵力,真正是恭王所說的“大動干戈”。

慈禧太后對恭王的陳奏,非常滿意,不斷點着頭對慈安太后說:“妥當得很。”

於是恭王乘機提到吳棠的留任,“吳棠在兩淮多年,督辦糧餉,甚爲得力。”恭王停了一下,看慈禧太后傾聽而無所表示,才接下去又說:“曾國藩、李鴻章都要靠他作幫手,現在曾國藩督兵北上,更非吳棠替他辦糧臺不可。臣的意思,彭玉麟情願辦理長江水師,幾次懇辭漕督,不如就讓吳棠留任,人地比較相宜。”

慈禧太后沉吟了,不過也不太久,“如果非吳棠不可,那就讓他留任好了。”她說。

看她的意思,似乎還有些替吳棠抱屈,恭王便又加了一句:“吳棠這幾年很辛苦。等局勢稍微平定些,看那裡總督該調該補,再請旨簡放吳棠。”

這是因爲他兩廣總督不能到任,預先加以安慰。慈禧太后當然懂恭王的意思,心裡覺得他很知趣,但表面上卻不便表示,只說:“都照你的意思辦好了。今天的旨意很多,先分兩三位出去,讓他們寫旨吧!”

恭王也正想如此辦,隨即作了個分配,由文祥、李棠階、曹毓瑛先退回軍機去“述旨”,他自己和寶鋆還有關於僧王的善後事宜要請旨,仍舊留在養心殿。

等文祥他們一回去,軍機章京可真大忙而特忙了。誠如慈禧太后所說,這天的“旨意很多”,指授方略,向來越詳越好,但以軍情機密,除非方面大員、專征將帥,得以明瞭全盤部署,否則爲求保密,措詞詳簡不同,因人而異。所以同爲一事,發往山東的廷寄不能發往河南,而又有一事須分飭數省遵行,便得分抄數份。這都不能假手於人,全靠軍機章京的筆快。

等擬好旨稿,進呈核可,軍機大臣的曹毓瑛,分別緩急,吩咐先發“兩江”的廷寄,這是給曾國藩和李鴻章的諭旨。洋洋兩千餘言,情詞殷切,如果一個人抄繕,得要好一會工夫,所以用“點扣”的辦法。

上諭的行款是有規定的,明發每頁六行,廷寄每頁五行,每行二十字,點明全文字數,扣準每頁起訖,分開抄繕,即名爲“點扣”。等抄好校對,一字不誤,方始粘連在一起,隨即加封鈐上軍機處的銀印,不到一個時辰,便已發出。

這樣一直忙到中午,猶未完畢。在養心殿也還未退朝,僧王生前的戰功,看來並不如何輝煌,但一死便讓大家亂了手腳,才知道他真是國之干城,因此兩宮太后悼念元勳,指示卹典特別從優。於是又召見禮部尚書,當面商定,除了發帑治喪、子孫襲爵以外,特諡爲“忠”,配享太廟,那都是安邦定國,第一等功臣才能得到的殊榮。

此外還要籌劃財源。定陵工程,已費了一筆鉅款,現在軍事逆轉,爲激勵士氣,欠餉一定得發一發,這又是大費周章的事,商量的時間便久了。

這時已錯了傳膳的時刻,都是天色微明吃的早飯,至此無不飢腸轆轆。君臣爲國,枵腹從公,等退朝下來,剛回到軍機處,立刻便有小太監來傳旨:兩宮太后賞恭親王江米釀鴨子一大碗、三絲翅子一大碗、一品鍋一個、菠菜豬肉餡包子一大盤,由御膳房伺候。同時聲明:不必謝恩。

雖說“不必謝恩”,恭王還是必恭必敬地站着聽完。隨後御膳房便來開飯,照例的四盤四碗以外,加上太后所賞的菜,擺滿了一張大理石面的圓桌。恭王看在眼裡,感在心中,久矣沒有這樣的恩典了!不想一番挫折之後,復蒙眷遇,所不同的,從前傳旨是“賞議政王”,而今是“賞恭親王”,轉念到此,越覺悲歡不明。

‘咱們五個人那吃得了這麼多?”寶鋆提議:“給他們撥一半兒去吧!”

“他們”是指對面屋裡的軍機章京,恭王接口便說:“何必那麼費事?讓他們一塊兒過來吃好了。”

“怕坐不下吧?”文祥說。

“不要緊,擠一擠,倒熱鬧。”

這下真是熱鬧了!滿漢章京各十六人,分成四班,滿漢各一班間日輪值,也有十六人之多,加上軍機大臣一共二十一個人,就換了特大號的圓桌面來,也還是坐不下。但恭王願與軍機章京會食,不便辜負他那番禮賢下士的美意,文祥便與李棠階、寶鋆,曹毓瑛,以及兩個“達拉密”坐一桌,讓其餘的陪着恭王在一起坐。

這頓飯吃得很香,一則是飢者易爲食,再則是頗有“大團圓”的那種味道。恭王一高興之下,告訴寶鋆,每人送二百兩銀子的“節敬”。前方的士氣不知如何?軍機章京卻是感於恭王的體恤,人人效命,案無積牘,部署詳明。朝野之間,原以僧王陣亡,匪勢復熾,人心頗有浮動不安的跡象,現在看到恭王和軍機大臣指揮若定,總算把那些無稽的流言平息下來了。

但是曾國藩未曾帶兵出省,總是件不能叫人放心的事。連兩宮太后也已明白,自金陵一下,曾國藩唯恐位高謗重,凡有措施,無不以持盈保泰,謙讓退避爲宗旨,寧願“求闕”,不願全美,尤其是蔡壽祺放了那一把野火,雖沒有燒到曾國藩身上,而以他的謹密深沉,必具戒心,未見得肯擔此重任。如果等他上疏一辭,再責以大義,寵以殊榮,雖可挽回,終嫌落了痕跡,於民心士氣,大有關係。這樣就不如“先發制人”,所以一連又發了三道措詞十分倚重的上諭,催他出兵。同時也知道曾國藩篤於手足之情,對他的那個“老九”,曲盡維護,唯恐不周,所以特別提到請假回籍的曾國荃,希望他銷假,“來京陛見”,以便起用,作爲暗中的一種籠絡。

這還不夠,大家商量的結果,認爲曾國藩可能還會以湘軍裁撤,無可用之兵,難當重任作爲推辭的理由,因又面請兩宮太后,明發上諭:“欽差大臣協辦大學士兩江總督一等毅勇侯曾國藩,現赴山東一帶督師剿賊,所有直隸、山東、河南三省旗綠各營,及地方文武員弁,均着歸曾國藩節制調遣,如該地方文武,不遵調度者,即由該大臣指名嚴參。”

旨稿一送上御案,慈禧太后看了好一會,不能定奪。慈安太后在側面望去,見那道上諭不過三、五十字,不解何以疑難如此?

她還未發問,慈禧太后卻先向她開了口:“有了這道旨意,曾國藩就跟‘大將軍’一樣了!”

“大將軍”是唯有近支親貴才能擔當的重任,曾一度讓年羹堯掛過這顆印,終以跋扈被誅。因爲大將軍可以指揮督撫,若有不臣之心,便可釀成巨患,所以漢人從未擁有此頭銜。在咸豐初年,“老五太爺”以惠親王的身分,被授爲“奉命大將軍”賜“銳捷刀”,其實等於一個虛銜。如今曾國藩受命節制三省,“地方文武不遵調度者,指名嚴參”,那把直隸總督劉長佑、山東巡撫閻敬銘、河南巡撫吳昌壽都包括在內,才真正是大將軍的職權。

慈安太后明白了她躊躇的緣故。想想也是,兩江總督李鴻章是曾國藩的得意門生,陝甘總督楊嶽斌替曾國藩辦過水師,閩浙總督左宗棠雖說與曾國藩不睦,但到底是一起共過患難的同鄉,加上陝西巡撫劉蓉,湖南巡撫李瀚章,廣東巡撫郭嵩燾,都與曾家有極密切的關係,看起來曾國藩的羽翼遍佈天下。自開國以來,不要說是漢人,亦從無這樣一個臣子擁有這樣的勢力,倘或要造反,這反一定造得成!

曾國藩要造反?慈安太后自己都覺得好笑了:“蓋圖章吧!”她催着慈禧太后,語氣輕鬆,顯得把這道上諭不當一回事似的。

※※※

深宮樞庭,盼望曾國藩帶兵出省會剿的奏報,如大旱之望雲霓,那知倏忽半月,音信毫無。這時山東的捻軍,已由曹州往北流竄,正盤踞在“梁山泊”一帶。自從咸豐四年銅瓦廂決口,黃河奪大清河由北道出海,這裡便成了運河與黃河交會之處,地形複雜,防剿兩難,而最吃重的是壽張到張秋那一段,劉長佑就在這裡沿北岸佈防,苦苦撐持。倘或再無援師,捻軍一渡了河,自東昌而北,無險可守,雖有崇厚的一千五百洋槍隊,亦恐擋不住捻軍的馬隊。

終於曾國藩的奏摺到了,江蘇的提塘官早已接到命令,江寧折差一到,便須報信,所以親到恭王府來通知。恭王便找了文祥等人,趕進宮去,等候召見,而且期待着會聽到極好的消息。

這時是下午三點多鐘,夏至已過,白晝正長,恭王坐了一會,未見宮裡有話傳出來,也還不急。文祥心裡有些不安,急於想知道曾國藩奏報些什麼?便勸恭王“遞牌子”請見,正在商議着,值日的軍機章京來說:“上頭有摺子發下來,到內奏事處去領了。”

果然是曾國藩的奏摺,打開一看事由:“遵旨前赴山東剿賊,瀝陳萬難迅速情形”,恭王倒吸了一口冷氣。

寶鋆心最急,開口便問:“怎麼說?”

“‘金陵楚勇裁撤殆盡’,要‘另募徐州勇丁,期以數月訓練成軍’,此其不能迅速者一;”恭王一面看,一面說:“捻匪‘積年戰馬甚多,馳驟平原,其鋒甚銳’,要到古北口採買戰馬,加以訓練,此其二;‘拒賊北竄,惟恃黃河天險’,興辦水師,亦須數月,此其三。”

說到這裡,恭王住了口,雙眼緊盯在紙上,而眉目也舒展了,顯然的,曾國藩以下的話是動聽的。

“他也有他的道理。不過……”他把奏摺遞了給文祥,“你們先看了再說。”

文祥看着便點頭,同時爲寶鋆講述內容:“曾滌生只肯管齊、豫、蘇、皖四省交界十三府州的地方,以徐州爲‘老營’。你聽他的話:‘此十三府州者,縱橫千里,捻軍出沒最熟之區,以此責臣督辦,而以其餘責成本省督撫,則泛地各有專屬,軍務漸有歸宿。’”

“那好!”寶鋆欣然答道:“只要他肯管這十三府州就行了。”

“你慢點高興!”恭王接口說道,“聽博川念下去。”於是文祥便提高了聲音念:“‘此賊已成流寇,飄忽靡常,宜各練有定之兵,乃可制無定之賊!方今賢帥新隕,劇寇方張,臣不能速援山東,不能兼顧畿輔,爲謀迂緩,駭人聽聞,殆不免物議紛騰,交章責備。然籌思累日,計必出此。謹直陳蒭蕘,以備採擇。”

“這也沒有什麼!無非……。”

“莫忙!”恭王又說:“還有個附片。”

附片奏稱:“臣精力日衰,不任艱鉅。更事愈久,心膽愈小,疏中所陳專力十三府州者,自問能言之而不能行之。懇恩另簡知兵大員,督辦北路軍務,稍寬臣之責任。臣仍當以閒散人員,效力行間。”

這一念出來,不但寶鋆,連文祥都覺得詫異。奏摺與附片的語氣頗有不同,前面已答應了的話,到後面忽又變卦,說是“能言不能行”,那麼到底是責成他“督辦”十三府州呢,還是“另簡知兵大員,督辦北路軍務”?

三個人反覆推敲,才把曾國藩的吞吐的詞氣弄明白,照他的意思,最好讓他坐鎮徐州,練兵籌餉,居中調度,臨陣督師,應另有人。大家覺得他的打算也不錯,而且非如此不足以見其所長,無奈此時就找不出一個善於馭將而能親臨前敵,且在資望上可以成爲曾國藩副手的人。

“真正是愛莫能助!”恭王苦笑道:“唯有催他早日出師,請他‘挺’一下!”

商定了這個結論,只待明日請旨辦理,此刻就不必驚動兩宮。那知正要出門上轎,聽得後面有人大喊:“六爺請留步。”

回身看時,是春耦齋的一名首領太監,恭王便站住了腳等他。那名太監氣喘吁吁地請了安,好半晌才能說出話來。

“兩位太后剛剛纔知道六爺進宮來了。傳旨讓六爺到春耦齋見面。”

等見了面,慈禧太后一開口就問:“曾國藩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臣已經仔細看了他的摺子了。”恭王很謹慎地回答:“曾國藩辦事,向來講求紮實。現在盛名之下,更加小心,請兩位太后體諒他的心境。”

“六爺!曾國藩的事,咱們作個歸結,你看該怎麼辦呢?”

“自然是催他早日出師。”恭王答道,“其實曾國藩出省北上,無非借重他的威名,打仗要靠淮勇,李鴻章辦事一向周密明快,也最知好歹,君恩師恩,都不容他不盡心。讓他抽調勁旅,坐海船北上,也許已經出海,加上崇厚的洋槍隊,京畿重地,可保無虞。兩位太后,請寬聖慮。”

其時前方的局勢,已經可以令人鬆口氣了。因爲李鴻章所派的五千人,已由潘鼎新率領,從上海下船,經海道到大沽口,登岸南下,攔剿捻軍。據見過這一支兵的人說,“淮勇”器械精良,精神飽滿,如新鉶初發,頗具銳氣。此外劉銘傳一軍亦已到達濟寧,雖然一到山東就跟素以蠻橫出名的陳國瑞所部,先打了“一仗”,而從聲勢上來說,到底是官軍增援。不過最重要的,還在曾國藩力任艱鉅,終於在五月二十三,江寧全城鳴炮恭送聲中,乘船出省,到山東督師。

※※※

七月十二日慈安太后萬壽,宮裡唱了三天的戲。但兩宮太后的興致並不好,因爲天氣太熱,小皇帝率領王公大臣在慈寧門行慶賀禮,多曬了一會太陽,便有中暑的模樣,卻又惦念着春耦齋的好戲,不肯安靜下來,又哭又喊,在養心殿鬧得不可開交。慈安太后一遍一遍地派人去問,自然不能安心聽戲。

慈禧太后則除了惦念小皇帝以外,還惦念着東陵。清朝自世祖以下,都葬在關內,世祖的孝陵,聖祖的景陵,高宗的裕陵在京東遵化縣西北的昌瑞山,總稱東陵。世宗的泰陵,仁宗的昌陵,宣宗的慕陵在京西易縣的永寧山,總稱爲西陵。文宗的定陵也定在昌瑞山,還有兩個月就要恭行奉安大典。而關外的馬賊,居然由喜峰口竄入關內,自遵化而西,過薊州逼近三河縣,離梓宮暫時安置的隆福寺,只有三四十里路。

那怪誰呢?多少年來京兵守關,只是虛應故事。南邐長城,就延安到遵化來說,大小關口就有五十六處,而僅僅喜峰口駐有旗兵二百,加上沿線的綠營兵丁一共不會超過五百人,但是大大小小的官兒,卻與士兵的數目,相差無幾,因此,馬賊才得來去自如。

接到奏報,慈禧太后又急又氣,急的是馬賊騷擾陵寢,怕壞了風水,而且不日就要爲文宗奉安山陵,如果馬賊膽敢犯蹕,看樣子官兵一樣地無計可施,這怎麼能叫人放心得下?

氣的是旗人真不爭氣!也不過三、五百馬賊,就已無計可施。她相信有湘軍在北方,最多調一千人,便可把這些馬賊“收拾”下來。於今只見從吉林將軍到直隸總督,無不張皇失措。因此,她對軍機大臣說的話,措詞相當尖刻。

恭王跟大家商議,認爲除了嚴飭地方文武官員,各就轄區加意防守以外,得要動用器械精良的神機營方可收功。但是領兵的非一員大將不可。倒有一個旗營宿將在京裡,那是明末袁崇煥的後裔,江寧將軍富明阿,不過他在揚州一帶與洪楊軍作戰,腿傷頗重,現在奉旨回旗養傷,實在無能爲力。

於是文祥挺身而出,負起剿治京東馬賊的全責。

文祥所倚重的一個人名叫榮祿。此人字仲華,出身八旗世家,隸屬上三旗的正白旗。他的祖父與父親都在洪楊初起時,戰歿於廣西,榮祿以廕生補爲工部主事,管理銀庫,這是個肥缺,卻不知怎麼得罪了肅順,差點以貪污的罪名下獄。等到文祥當工部尚書,榮祿的機敏頗受賞識。以後醇王接管神機營,大加整頓,榮祿由於文祥的推薦,當了“專操大臣”兼“翼長”。如鳥之兩翼,這“翼長”的職位,便等於醇王的左右手,神機營的兵權,至少有一半在他手裡。

文祥受命之日,與神機營掌印管理大臣醇王商議,決定挑一千馬兵出發,這挑選的責任,就落在榮祿身上。

在禁軍中,神機營的身價特高,是就滿洲、蒙古、漢軍八旗的前鋒營、護軍營、步軍營、火器營、健銳營中,特選精銳,另成一軍,總計馬步二十五營。但禁軍的,已非一日,所以名爲精銳,不過與那老弱殘兵,一百步與五十步之分而已。慈禧太后也聽見過許多禁軍的笑話,平時擺擺樣子,還不要緊,現在要出隊去打仗,非同小可。所以特地囑咐安德海,悄悄到南苑去看一看,到底是何光景?

南苑離着京城好幾十里路,等安德海趕到,挑選已經完畢。只見滿街的兵,有的架着鷹,有的提着鳥籠,三五成羣,或者在樹蔭下談得興高采烈,或者圍着小販吃豆汁、涼粉,也有些馬兵在溜馬、刷馬,卻是光着膀子戴一頂紅纓帽,形象越發不雅。

安德海是穿了便衣去的,也不便露出身分找神機營的章京、管帶去打聽什麼,只好把在茶棚子裡歇足時所看到、聽到的情形,向慈禧太后回奏。

“這怎麼能打仗呢?”慈禧太后憂心忡忡地說。

“奴才還聽人唸了兩句詩,也是挖苦咱們神機營的,叫做‘相逢多下海,此去莫登山。’奴才問他,這兩句詩,頭一句的‘下海’,當然是指下巴頦上留的鬍子。”

“什麼?”慈禧太后打斷他的話問:“都留了鬍子了?”

“是的。奴才也見了幾個。”

她頗有不信之意,又問:“‘此去莫登山’是什麼意思呢?”

“那個人說,下一句一個‘山’字,上一句一個‘海’字,指的是山海關,意思是說如果出山海關去剿治馬賊,要當心纔好。”

“嗐,神機營叫人損成這個樣子。”慈禧太后不勝感慨地。

“奴才還聽見好些新聞……”

那確是“新聞”,說山東曹州六月裡下雪,杭州在閏五月間百花齊放。這些“新聞”不知真假,但欽天監奏報,說立秋那天風從兵地起,主有暴亂。天象示警,而人事如此,慈禧太后的心情十分沉重。

“奴才在想,不有齣戲叫《斬竇娥》嗎?”安德海自作聰明地,“大概僧王爺在曹州死得冤枉,所以那兒也跟《斬竇娥》一樣,六月裡下雪。不過杭州閏五月百花齊開,該是個好兆頭。”

“什麼好兆頭!”慈禧太后很不高興的斥責,“你不懂就少胡說。”

夏行春令,決不是什麼好兆頭。第二天慈禧太后忍不住要跟軍機大臣們談論。恭王說他也聽見了這些“新聞”,完全是謠傳。如果雨雪失時,氣候不正,地方大員必有奏報,如今時隔多日;未見山東巡撫閻敬銘,浙江巡撫蔣益澧有何報告。另外可以專折言事的駐防將軍和學政,亦從未提及此事,可見得是荒誕不經的謠言。

慈禧太后認爲雖是謠言,亦可看出民情好惡,人心向背。又說謠言起於局勢不穩,關外的馬賊,竄入關內,侵擾畿輔,百姓何能不起恐慌?然後又提到神機營,不斷搖頭嘆息,表示失望,說是所謂“整頓”,徒託空言,並無實效,這一次文祥帶隊剿賊,能不能成功,大成疑問。

她一個人說了許多話,又象責備,又象牢騷,語氣中還牽連着醇王。恭王如今是事事小心,除了唯唯稱“是”以外,不便多說什麼,倒是文祥,越次陳奏,頗有幾句切實的話。他說旗營的暮氣積習,由來已久,京城繁華之地,不宜練兵,現在派隊出京,恰是一個歷練的機會,他向兩宮太后保證,此去必有捷報。

果然,等文祥領兵一到,竄擾遵化、玉田一帶的馬賊,聞風先遁,他一面派兵駐守隆福寺,保護梓宮,一面派榮祿帶隊搜捕零星馬賊。同時查明瞭防務疏忽的情形,參劾直隸提督徐廷楷。經此一番整頓部署,東陵一帶,可保無虞,這纔回京覆命。

一到京,兩宮太后立即召見,大爲獎勉。談到剿治馬賊的經過,文祥坦率陳奏,只是把馬賊驅出關外,如不能徹底清剿,難保不捲土重來。

慈禧對此特感關心。山東、河南、安徽的捻軍;陝西、新疆的回亂;以及福建、廣東的洪楊軍殘部;到底離京師還遠,只有關外的馬賊,一竄入關內便是畿輔重地,倘有疏虞,即成心腹之患。因此,聽了文祥的陳奏,她已在作派兵出關的打算。

但是,眼前已在三處用兵,再要清剿關外馬賊,既無可調之兵,亦無可籌之餉。這就非通盤籌劃不可了。

籌劃的結果,認爲剿捻的軍務,非早日收功不可。曾國藩坐鎮徐州,以有定之兵,制無定之寇,主張堅決,拿他無可如何,那就只有在李鴻章身上打主意。於是九月初下了一道密旨給曾、李,說是:“河洛現無重兵,豫省又無著名宿將可以調派;該處居天之中,空虛可慮。因思李鴻章謀勇素著,且軍力壯盛,可以親歷行間。着即親自督帶楊鼎勳等軍,馳赴河洛一帶,扼要駐紮,將豫西股匪,迅圖撲滅,兼顧山陝門戶,俾西路張總愚等股匪,不致闖入,保全完善。一俟西路剿匪事竣,即行馳回兩江總督署任。”

這就是暗示,李鴻章如果不能消滅西路捻軍,就不用想再署理兩江總督。所以又有這樣的安排:“至兩江總督,事繁任重,李鴻章帶兵出省,不可無人署理;吳棠辦事認真,且在清淮駐守有年,于軍務亦能整頓,即着吳棠署理兩江總督,其漕運總督印務,即交與李宗羲暫行署理。江蘇巡撫與洋人交涉事件頗多,丁日昌籍隸粵東,熟悉洋務,以之署理江蘇巡撫,可期勝任。曾國藩等接奉此旨,彼此函商,如果意見相同,即着迅速復奏,再明降諭旨。”這最後一段話,明明白白地顯示了朝廷以名位作威脅的意思,倘或曾國藩依舊師老無功,他們師弟就不必再盤踞要津。

這時奉安大典已迫在眉睫,京城及近畿各地,大爲忙碌。在京各衙門,有職司的不說,沒有職司的也要派出行禮人員,近畿地方官,則以護蹕爲第一大事,尤其因爲鬧馬賊的緣故,格外加強警戒。直隸總督劉長佑,兼署順天府府尹萬青藜,直隸提督徐廷楷,熱河都統麒慶,原已因此案得了很嚴厲的處分,倘或蹕道所徑,再發生什麼盜案,驚了大駕,非丟官不可,所以都下了極嚴厲的命令,大捕盜賊。抓到盜首,立刻請旨正法,割下腦袋傳示犯案的地方,一時宵小匿跡,頗爲清靜。

一過九月十五,車馬紛紛出東便門,在定陵有職司的官員,都取道通州,先趕去伺候。到了十七啓鑾那天,除去肅親王華豐,大學士賈楨、倭仁,軍機大臣文祥奉旨留京,分日輪班進宮辦事以外,其餘王公大臣,三品以上的文武官員,以及福晉命婦,都隨扈出京。兩宮太后的黃轎出宮,先到朝陽門外東嶽廟拈香,然後循蹕路緩緩行去。第一天駐蹕煙郊行宮,第二天駐蹕白澗行宮,第三天到了薊州,隆福寺在城北半山上,小皇帝率同文武百官叩謁梓宮。

第四天移靈,第五天皇帝謁東陵,第六天奉安定陵地宮,由大學士周祖培、協辦大學士瑞常恭題神主,生於安樂,死於憂患的咸豐皇帝,一生大事,到此結束。

大葬禮成,兩宮太后在隆福寺行宮召見恭王及軍機大臣。由於定陵工程,辦得堅固整齊,典禮亦部署得十分周到,兩宮太后都很欣悅,所以照例的恩典,格外從寬,承辦陵工的大小官員,個個加官晉級。隨扈當差以及沿途護衛的兵丁員弁,各賞錢糧。一道道的諭旨發下去,無不笑逐顏開。

等處理了這一切,慈禧太后便向慈安太后笑道:“大工真是辦得好!多虧六爺,一點兒不肯馬虎,咱們倒是怎麼謝謝六爺?”

聽得這一說,恭王趕緊說道:“臣不敢!”接着便跪了下來,“臣受恩已深,欲報無從,先帝的大事,臣理當盡心,決不敢再叨恩光。”

“你不必辭!”慈安太后答道,“大大小小都有恩典,你功勞最大,反而例外,叫人瞧着不是不大合適嗎?”

“兩位太后如此禮恤,臣實在感激。只是這半年以來,臣捫心自問,總覺得恩典太重,報答太少,深怕器滿易盈,遭人妒嫉。臣近來也很讀了幾本書,才知道‘人貴知足’,真正是至理名言。不但臣本心如此,就是臣女蒙兩位太后,恩寵逾分,封爲固倫公主,臣也是想起來就不安,怕是福薄,當不起這個尊號。所以臣求兩位太后,不必爲臣操心,再加恩典,就是臣女的封號,亦請收回成命。這都是臣肺腑之言,決不敢有一字虛假。”說罷,又免冠磕了一個頭。

兩宮太后爲難了,不知如何處置?低聲商量了一會兒,決定暫時擱下,回頭先找個人來問一問再說。

找的這個人就是固倫公主——恭王的大格格。“大妞啊!”慈安太后問道,“你每趟回去,看你阿瑪的意思,有什麼不足的沒有?譬如房子嫌不好啊,護衛不夠使喚啊,什麼的?”

已長得亭亭玉立的大格格,聽得這話,一雙極靈活的眼睛,頓時沉靜了,垂着眼皮,微微咬着手指不開腔。

“怎麼啦?”慈禧太后問。

“我在想嘛!”大格格擡起眼搖一搖頭,兩片翡翠秋葉的耳墜子直晃盪。

“從沒有說過?”

“沒有。”大格格嘟着嘴說,“每一趟回去,只聽見他嘆氣。”

“這是爲什麼?”慈安太后顯得很詫異地。

“從三月裡到現在就是這個樣,總是說:自己做錯了事,留下一個不好的名聲,現在懊悔也晚了!”

兩宮太后不約而同地,發出一聲:“哦……!”顯然地,她們都立即會意了。

等大格格不在面前,慈禧太后便問慈安太后:“你懂了老六的意思了吧?”

“我懂。可是怎麼替他挽回呢?”

“找寶鋆來問一問再說。”

於是傳懿旨召見寶鋆。慈禧太后有些疑心大格格的話,是受了教導,讓她找機會進言的。所以先不透露自己的意思,只問寶鋆,有什麼適當的辦法來加恩恭王。

寶鋆奏對得非常乾脆:“恩出自上,臣不敢妄擬。”

“不要緊,”慈禧太后的語氣極柔和,“你說說!”

寶鋆想了想答道:“恭親王蒙兩位太后栽培,時時以盈滿爲懼,實在不敢再妄邀恩典。這是臣所深知的。兩位太后果然看得恭親王襄辦先帝大事,必恭必敬,有條有理,那怕是一句話的天語褒獎,恭親王就終身感戴不盡了。”

慈禧太后完全明白了恭王心裡所希冀的東西,點點頭說:“恭王愛惜名譽。只要他能象這幾個月一樣,事事小心,謹慎當差,我們姐妹自然保全他。看看三月初七那一道諭旨,怎麼能消掉,你們商量定了,寫旨來看。”

寶鋆一退出來便向恭王去道賀,這道優詔,少不得要曹毓瑛動筆。此外恭王堅持原意,要請兩宮太后撤銷大格格的固倫公主的封號。這一則是表示他向兩宮太后的奏陳,確爲“肺腑之言”,再則他也真的不願在自己府裡出一個公主,在儀制上惹出許多麻煩。

巡幸在外,辦事不按常規,有事隨時可以進見,那怕在路上亦可請旨。等擬好了旨,看看時候還早,恭王“遞牌子”說要謝恩,同時把旨稿放在黃匣子裡一併送了進去。

兩宮太后立即召見,恭王磕頭說道:“臣蒙兩位太后,逾格保全,覆載之恩,粉身難報。只是臣女濫叨非分之榮,不怕臣及臣妻五中不安,亦恐臣女折福,仰懇兩位太后,鑑察微衷,收回成命!”

“我看,”慈安太后望着右首說:“六爺的意思很誠懇,把封號改一改吧!”

兩宮太后當時便商議停當,撤銷“固倫”的名號,改封爲“榮壽公主”,一切儀制服色,與麗太妃所出的大公主一樣。

聽得這樣的宣示,恭王不便亦不必再辭,便由曹毓瑛即時擬呈上諭,兩旨併發。

不久,大駕回京,接着便是奉文宗神牌入太廟的升祔典禮。奉安大典,一切順利,偏偏最後出了花樣,豫親王義道,禮部尚書倭什琿布,派充恭送神牌的差使,不想竟誤了到京的時刻,以致欽天監所選的吉時,不曾用上。此非尋常的疏忽可比,新近接替肅親王華豐而爲宗人府宗令的惇王,具奏參劾。然後又是升祔禮成,頒發恩詔,雖都是例行公務,卻平白地替軍機上添了許多麻煩。

別人都還不在乎,身體衰弱的李棠階,卻經不起旅途辛勞,公務繁雜,終於病倒了,而且來勢甚兇,頗有不起的模樣。延到十一月初,終於去世。

第九章第六三章第五七章第八十章第四四章第九四章第九十章第五章第七六章第五二章第七八章第三章第一○二章第十六章第九五章第二十一章第八三章第三十一章第十四章第二十章第四七章第一○七章第四六章第七九章第十一章第七二章第九章第三十二章第七十章第九章第七二章第一百章第九七章第八六章第三九章第四三章第八十章第三七章第九五章第六六章第四八章第二十三章第四九章第四六章第四七章第二十八章第三十一章第一百章第九八章第八十章第一章第十三章第十二章第九七章第七三章第六十章第十五章第八七章第九二章第九六章第七六章第八六章第一○三章第四三章第九四章第七五章第九四章第二十五章第四五章第一○四章第九五章第四五章第七一章第七三章第六三章第五三章第九四章第七二章第五十章第六一章第四六章第二十四章第四二章第五五章第五九章第五八章序 清文宗與恭親王第十四章第五七章第六九章第六八章第九七章第七二章第六一章第十五章第八六章第四九章第九七章第三十一章
第九章第六三章第五七章第八十章第四四章第九四章第九十章第五章第七六章第五二章第七八章第三章第一○二章第十六章第九五章第二十一章第八三章第三十一章第十四章第二十章第四七章第一○七章第四六章第七九章第十一章第七二章第九章第三十二章第七十章第九章第七二章第一百章第九七章第八六章第三九章第四三章第八十章第三七章第九五章第六六章第四八章第二十三章第四九章第四六章第四七章第二十八章第三十一章第一百章第九八章第八十章第一章第十三章第十二章第九七章第七三章第六十章第十五章第八七章第九二章第九六章第七六章第八六章第一○三章第四三章第九四章第七五章第九四章第二十五章第四五章第一○四章第九五章第四五章第七一章第七三章第六三章第五三章第九四章第七二章第五十章第六一章第四六章第二十四章第四二章第五五章第五九章第五八章序 清文宗與恭親王第十四章第五七章第六九章第六八章第九七章第七二章第六一章第十五章第八六章第四九章第九七章第三十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