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二章

就爲的閻敬銘整頓積弊,戶部的許多黑幕,逐漸被掀了起來,最駭人聽聞的是以戶部侍郎署理尚書的王文韶和另一名軍機大臣,牽涉在一樁報銷案內,傳聞納了巨賄。

這樁報銷案,屬於邊遠省分的雲南。向來軍費報銷,是戶部司官與書辦的生財大道。雲南的報銷案在上年年底就已經發動,派出糧道崔尊彝和永昌府潘英軍,攜帶巨資,來京打點。走的是太常寺正卿周瑞清的路了。

周瑞清是軍機章京,爲他向王文韶、景廉遊說。時機甚巧,“董太師”爲張佩綸一道彈章,在京察案中刷了下來,王文韶署理部務,大權在握,足可了事。但戶部書辦要十三萬銀子,講價講不下來的當兒,閻敬銘快將到京,怕他不受賂遺,公事公辦,所以戶部書辦讓步,以八萬兩銀子了結。

凡是軍費報銷案子,雖由戶部主管司承辦,但一定要知會兵部和工部,牽涉既廣,難包內幕不會泄露,倘或說了無用,則徒然結怨,不過私下誹薄嘆息而已。如今閻敬銘大刀闊斧在整頓,便有熱心的人揭露弊端。消息傳到御史陳啓泰耳中,多方打聽,人言鑿鑿,便上了一道奏摺,指參周瑞清,而且說明存銀處所,語氣中也關連到戶部堂官,自然不能不辦。

但是,查辦的諭旨,十分簡單,只說:

“御史陳啓泰奏:太常寺卿周瑞清包攬雲南報銷,經該省糧道崔尊彝,永昌府知府潘英章來京匯兌銀兩,賄託關說等語,着派麟書、潘祖蔭確切查明,據實具奏。”

不提王文韶和景廉,同時只指派刑部滿漢兩尚書查辦,知道內幕的人心裡有數,王文韶和景廉是軍機大臣,當然要先作迴護之計,所以只當作通常弊案,輕描淡寫。清流中人,雖然寶廷和陳寶琛已放了福建和江西的鄉試考官,去掉了兩枝健筆,但張佩綸、鄧承修,以及後起之秀的盛昱,都在京內,大爲不滿,私下表示,倘或刑部不能秉公查辦,就連麟書和潘祖蔭一起參。

麟書聽得這話,大起恐慌,潘祖蔭卻相當沉着,抱定按部就班、公事公辦的宗旨,首先就指派司官去打聽雲南糧道崔尊彝和永昌府知府潘英章的下落。

這要找吏部,因爲崔尊彝和潘英章都是升了官進京引見的,潘英章是在上年九月裡到京的,引見過後,十月中旬“驗放”,過了兩個月領到“部照”,應該早就回雲南永昌府上任去了。

崔尊彝原來是個補道,分發雲南,派充“善後局總辦”,也就是雲南軍務的後路糧臺,軍費報銷正該由他主辦。他是這年春天放的糧道,進京引見以後,六月初十“驗放”,十二天以後就領到了“部照”,卻不回雲南到任,請假回安徽原籍掃墓。

“這就有毛病了。”麟書對潘祖蔭說,“閻丹翁是五月裡到任的,不久就有云南報銷案的傳聞。崔尊彝是案內主角,十二天拿到部照,快得出奇,且又請假回籍,這明明是聽得風聲不妙,有意避開。”

“這話不錯。不過,我們該按規矩辦,逃得了和尚逃不了廟,回籍也好,赴任也好,只要案子裡要傳他,儘可行文該管省分辦理,這不必擔心,現在要防商人逃走,先動手要緊。”

於是即時知會步車統領衙門,去抓兩個人,一個順天祥匯兌莊的掌櫃王敬臣,一個是乾盛亨匯兌局的掌櫃閻時燦,因爲陳啓泰的原折中說:崔尊彝和潘英章“匯兌銀兩”,就是由雲南匯到這兩處地方,而且存貯備用的。

王敬臣和閻時燦已經得到消息,雖感驚慌,卻並未逃走,因爲一逃便是“畏罪”,再也分辯不清,所以等官差一到,泰然跟隨而去。

帶到刑部衙門,由秋審處的司官審問,因爲是傳訊證人,所以便衣談話。先帶王敬臣,供稱是雲南彌勒縣人,到京已經五年,在打磨廠開設順天祥匯兌莊,專做京城與雲貴兩省的匯兌生意。

“雲南善後局崔總辦,有沒有從昆明匯款到你那裡?”

“不知道。”王敬臣答道,“小號向來照同行的規矩,認票不認人。”

“永昌府潘知府,拿票子到你那裡兌過銀子沒有?”

“有的。”

“什麼時候?”

“從去年冬天到今年春天,陸續取用,不止一次。”

“一共幾次,總數多少?”

“總數大概六萬多銀子,一共幾次記不得,小號有帳好查的。”

“你開個單子來。”

王敬臣退了下去開單子。趁這空隙提閻時燦,他是山西票號發源地的平遙縣人,在巾帽衚衕開設乾盛亨匯兌局。

問他的話跟問王敬臣的相同,一樣也開了單子,由昆明匯來的銀子,每處都是六萬七千兩,但崔尊彝另外在順天祥借用了兩萬八千兩。

“這樣看起來,你跟崔總辦是有交情的。”秋審處司官抓住這一點追問。

“崔總辦在雲南多年,署理過藩臺,雖沒有交情,名氣是知道的。”王敬臣又說,“他借銀自然有保人,小號不怕他少。”

“保人是誰?”

“就是永昌府潘知府。”

“那麼,你怎麼又相信潘知府呢?”

“回老爺的話。”王敬臣答道,“潘知府是現任知府,‘放京債’的當然相信。”

“好,我再問你,崔總辦、潘知府在你鋪子裡取了銀子,作什麼用?”

“那就不知道了。”

問到閻時燦,也是這樣回答。京裡的匯兌莊及票號,都結交官場,凡有外官來京打點,都由他們牽線過付,崔、潘二人的銀子作何用途,決無不知之理,只是他們要推諉,無奈其何。唯有交保飭回。

這下一步,刑部六堂官的意見不同,有的主張正本清源,先傳崔尊彝、潘英章到案,弄明白了案情再說,有的卻以爲不妨請旨令飭周瑞清先遞“親供”。

商量結果,讓周瑞清先遞“親供”,有許多不妥,第一,片面之詞,礙難憑信;第二,周瑞清是軍機章京,案情未明瞭以前,不宜將軍機處的人牽涉在內。因此決定奏請飭下雲南及安徽的督撫,飭令潘英章,崔尊彝“迅速來京,赴部聽候質訊。”

上諭照準,而且對太常寺卿周瑞清作了處置:“着聽候查辦,毋庸在軍機章京上行走。”

周瑞清被撤出軍機,“聽候查辦”,而且用的是明發上諭,可見得慈禧太后對這一案的態度,是要秉公辦理,不問周瑞清有何背景。因而便頗有人爲王文韶擔心。

於是關於京朝大老明爭暗鬥的流言,傳說甚盛,有人說,這是李鴻藻所領導的北派,對繼承沈桂芬衣鉢,在南派最得意的王文韶的打擊;有人說,董恂丟官,疑心是王文韶想奪他的戶部尚書,所以指使他的會試門生陳啓泰報復。說法不一,而都對王文韶不利。

人言如此,天象偏偏又示警了。去年見於西北的掃帚星,中秋前後再度見於東南,照例下詔修省,而亦必有言官論述時事,箭頭自然而然地又指向王文韶和景廉。

有個湖北人叫洪良品,是陳啓泰的同年,官居江西道御史,上了一個奏摺,引敘史實,說星變皆出於政失,所以古代遇有災異,往往罷免宰輔,因爲燮理陰陽,咎不容辭。現在皇太后垂簾聽政,皇帝沖齡典學,國事所賴,全在軍機大臣,接下來就提到雲南報銷案:

“臣續有風聞,爲陳啓泰所未及言者。近日外問哄傳,雲南報銷,戶部索賄銀十三萬兩;嗣因閻敬銘將到,恐其持正駁詰,始以八萬金了事,景廉、王文韶均受賂遺鉅萬,餘皆按股朋分,物議沸騰,衆口一詞,不獨臣一人聞之,通國皆知之。蓋事經敗露,衆目難掩,遂致傳說紛紜。臣竊思奏銷關度支大計,數十年積弊相仍,全賴主計之臣整頓,以挽積習。景廉久經軍務,王文韶歷任封圻,皆深知此中情弊者,使其毫無所染,何難秉公稽覈,立破其奸?乃甘心受其賄賂,爲之掩飾彌縫。以主持國計之人,先爲罔利營私之舉,何以責夫貪吏之藉勢侵漁;蠢胥之乘機勒索者也?”

因此,洪良品“請旨立賜罷斥”景廉、王文韶,或者“照周瑞清例,撤出軍機,一併聽候查辦。”最後還發了一段議論:“夫天道無常,人事有憑,前日之樞垣用倭仁、文祥而大難可平,今日之樞垣,用景廉、王文韶而災眚屢見,感應之機,捷如影響。”

這道奏摺,雖只攻的是景廉與王文韶,但恭王、寶鋆和李鴻藻看了,心裡都很難過。從前大難之平歸功於文祥,今日天象示警,又應在景廉和王文韶身上,彷彿其餘的軍機大臣中都尸位素餐,庸庸碌碌,無功無過之可言,豈非渺視。

這使得景廉與王文韶更爲不安,唯有表示請求解職聽勘。官樣文章照例要這樣做,其實希望大事化小,最好駁掉洪良品的奏摺,來個“應毋庸議”,無奈這話說不出口,就能出口,恭王亦未見得肯支持,倒不如放漂亮些。

“這件事很奇怪啊!”慈禧太后似乎也很難過,“重臣名節所關,想來洪良品也不敢隨便冤枉人!”

這竟是洪良品的“先入之言”,已爲慈禧太后所聽信。景廉的顏色就有些變了,不過王文韶有練就的一套功夫,能夠聽如不聞,毫無表情。

恭王也覺得話鋒不妙,更不敢爲景、王二人剖白,只順着她的話答道:“皇太后聖明,重臣名節甚重,象這類事件,總要有確實證據。御史雖可以聞風言事,亦得有個分寸,得着風就是雨,隨意侮蔑大臣,這個風氣決不可長。”

“當然,凡事要憑證據。你們找洪良品來問一問,問清楚了再說。”

“是!”恭王略一躊躇,決定爲整個軍機處避嫌疑,“臣請旨,可否另派王公大臣,飭傳洪良品詢問明白。”

“可以。派惇王好了。”慈禧太后又說:“翁同和爲人也還公正,讓他在一起問。”

於是即時擬旨明發,說是“事爲朝廷體制,重臣名節所關,諒洪良品不敢以無據之詞,率行入奏。着派惇親王、翁同和飭傳該御史詳加詢問,務得確實憑據,即行復奏。”

這是個令人震動的消息。參劾軍機大臣的事,不是沒有,但無非失職、徇情之類,象這樣公然指控“受賄鉅萬”,而且請求“立賜罷斥”的情事,是上百年所未有的,因而有人預感着將會發生政潮。

在翁同和,當然不希望如此。王文韶到底是南派的重鎮,如果他垮下來,應補的軍機大臣,不出他跟潘祖蔭,論慈眷,潘祖蔭不及他,但論資望人緣,他未見得勝過潘祖蔭,所以將來鹿死誰手還很難說。既然如此,一動不如一靜,能夠保住王文韶,賣給他一個大大的人情,最爲上策。

打定了這個主意,先託人去抄洪良品的“折底”,靜等惇王發動。惇王到第二天早晨纔來跟他接頭,約定下一天的中午,在宗人府傳洪良品問話。本來應該遵旨立刻辦理的,翁同和有意以書房功課爲推託,將時間延後,好讓王文韶和景廉有辰光去作釜底抽薪的挽回之計。

事實上行文也得費一番工夫,因爲是奉旨傳訊,等於慈禧太后親自詰問,所以由侍衛處辦公事,通知都察院,轉知洪良品應訊。

洪良品早就有準備了,寫好一個“說帖”,到時候赴宗人府報到。惇王和翁同和相當客氣,首先作揖,延請落座。

“想來已經看見明發了?”惇王首先開口。

“是的。”洪良品探手入懷,取出說帖遞了過去。

惇王接了過來,只見說帖上寫:“江西道監察御史洪良品謹呈”。翻開裡頁,匆匆看了一遍,隨手交給翁同和。

翁同和從頭細看,與折底無甚區別,覺得都是空泛的指責,並無確實證據,不由得就說:“未免太空了。”

“御史聞風言事,既有所聞,不敢不奏。”洪良品凜然回答。

“大臣受賄,不會親自跟行賄的人打交道。”翁同和問道:

“什麼人過付,在什麼地方交納?足下總知道吧?”

“不知道。”洪良品大搖其頭,帶着些不以此一問爲然的神情,“這樣的事,豈有不怕御史知道之理?當然私相授受,非外人所能得見。”

“既然外人無法得見,又何從辨其真假?”

“物議如此。也許是局中人自己泄露出來的。”

“所謂的物議,究竟是那些人在傳說,你亦不妨指幾個人,作爲證據。”

洪良品又大搖其頭:“萬口同聲,無從確指。”

“我倒要請教,”惇王問道,“此外還有什麼證據?”

“沒有。”

“就是聽人所說?”

“是。”洪良品答道:“我的話都在說帖裡面,請王爺垂察。”

再問也無用了,送客出門。惇王跟翁同和就在宗人府商議復奏,自然是據實而言,同時將洪良品原送的說帖,一起送了上去。

下一天清流在鬆筠庵集會,預備支援陳啓泰和洪良品。座間傳閱洪良品的說帖,無不盛讚,只爲想先睹爲快的人太多,所以清流中後起之秀的盛昱,自告奮勇,高聲誦讀:

“竊維賄賂之事,蹤跡詭秘,良品不在事中,自無從得其底蘊。但此案戶部索賄累累,現經刑部取有乾盛亨、天順祥帳簿確據,前御史陳啓泰奏:崔尊彝、潘英章交通周瑞清賄託關說,外間喧傳,賄託者,即賄託景廉、王文韶也;關說者,即向景廉、王文韶關說也。巷議街談,萬口如一,是賄託之實據,當問之崔尊彝、潘英章;關說之實據,當問之周瑞清。然則景廉、王文韶受賄非無據也,崔尊彝、潘英章即其據;良品非無據而率奏也,人人所言即其據。以樞臣而大招物議,是謂負恩;聞人言而不以奏聞,是謂溺職,且御史例以風聞言事,使天變不言,人言亦不言,亦安用此屍素御史爲耶?良品與景廉、王文韶素無往來,亦無嫌怨,使非因物議沸騰,何敢無端誣衊?實見時事艱難,天象如此示變,人言如此確鑿,故不能不據實以奏。”

讀到這裡,只見有人奔了進來,手裡高揚一張紙,大聲說道:“上諭下來了!”

此人是國子監的一個博士,姓劉,亦算是一條“清流腿”,他排闥直入,徑自去到鄧承修面前,將邸抄遞了給他。

“‘此案必須崔尊彝、潘英章到案,與周瑞清及戶部承辦司員,並書吏、號商等當面質對,庶案情虛實,不難立見。’”鄧承修唸到這裡,以手加額閉着眼說了兩個字:“痛快!”

“這還不能算痛快,且不免遺憾。”張佩綸大聲說道,“景、王二人,何可相提並論?”

“公意云何?”盛昱問說。

“景秋坪情有可原,王夔石萬不可再容。”

這兩句話,出於清流之口,特別是出於張佩綸之口,差不多就算定評,也註定了他們的官運。鄧承修瞿然而起,帶些歉意地說:“我又要出手了。”

於是就在鬆筠庵中,專有陳設筆硯,供清流草諫章搏擊的餘屋,鄧承修文不加點地擬好折底,邀了張佩綸和盛昱來商量。

奏摺的第一段是懷疑刑部未必能遵諭旨,徹底根究,因爲象這樣的曖昧營私之舉,不是經手過付的人,不可能握有確實證據,即令有確實證據,亦非嚴刑逼供,不肯吐實。何況被參的王文韶,仍在軍機,仍是戶部的堂官,縱使刑部堂官公事公辦,無所迴護,而司官爲了將來的禍福,可能不敢得罪王文韶,潛通聲氣,預爲消弭。再說,崔尊彝、潘英章雖奉嚴旨催傳到案,但輾轉費時,何弊不生?

“入手便探驪得珠了!”張佩綸表示滿意,關鍵就在“被參之王文韶未解樞柄”這一句上。換句話說,如果要根究,非先叫王文韶退出軍機,消除刑部司官的顧慮不可。

“你看第二段!”鄧承修矜持地微笑着,顯見得第二段是他的得意之筆。

看不到幾行,張佩綸脫口讚了一聲“好”,接着,搖頭擺尾地念出聲來:

“臣竊謂進退大臣與胥吏有別,胥吏必贓證俱確,始可按治,大臣當以素行而定其品評,朝廷即當以賢否而嚴其黜陟。”

“這是有所本的。”鄧承修笑道,“記不記得曾侯論何桂清的話。”

這一說,張佩綸和盛昱都想起來了。當初兩江總督何桂清失陷蘇常,革職拿問,照律定了死罪,公卿督撫,交章論救,爲他脫罪的一個藉口是,何桂清棄地出於僚屬的請求。朝廷左右爲難,特爲密旨諮詢曾國藩,他的答奏是封疆大吏,行止進退,應當自有主宰,不當取決於僚屬。這個說法,成爲定評,何桂清終於伏法於菜市口,鄧承修這句“大臣當以素行定其品評”就是套用了曾國藩的原意。

“話雖如此,涵義更深一層。”張佩綸說,“我輩搏擊當奉此爲圭臬。”

“此所以景秋坪可恕。再往下看吧!”

提到景廉,鄧承修說他“素稱謹飭,不應晚節而頓更。但此案事閱兩年,贓逾鉅萬,堂司書吏,盡飽貪囊,景廉總司會計,未能事先舉發,縱非受賄,難免瞻徇,或者以其瞻徇,遂指爲受賄,亦未可知。”

“這又未免開脫太過了。”

“就這樣吧!”盛昱爲景廉乞情,“勿過傷孝子之心。”

這是指景廉的兒子治麟,光緒三年的翰林,頗有孝友的聲名,張佩綸跟他雖無往來,卻很敬重其人,所以聽盛昱這一說,就不開口了。

再往下看,鄧承修的筆鋒橫掃,簡直剝了王文韶的皮,說他當戶部司官時,就以奔競出名,後來放到湖北當道員,“親開錢鋪,黷貨營私。”

“這是要實據的。”張佩綸問道,“確有其事否?”

“自然有。王家的錢莊開在漢口,你去問浙江的京官,何人不知?”

“那就是了。”張佩綸便往下念:“及躋樞要,力小任重,不恤人言;貪穢之聲,流聞道路。議者謂:前大學士沈桂芬履行清潔,惟援引王文韶以負朝廷,實爲知人之累。衆口僉同,此天下之言,非臣一人所能捏飾,方今人才雜糅,吏事滋蠹,紀綱墮壞,賄賂公行,天變於上,人怨於下;挽回之術,惟在任人,治亂之機,間不容髮,若王文韶者,纔不足以濟奸,而貪可以誤國。”

“好一個‘纔不足以濟奸,貪可以誤國!’”盛昱插進去發議論,“這是對王某的定評,亦是對吏治的鍼砭,然而亦不能獨責王某,領樞廷者豈得辭其咎?”

“是的。”鄧承修深以爲然,“這點意思很可以敘進去。”說着,就要提筆添改。

“不必!”張佩綸勸阻,“恭王最近便血,病勢不輕,勿爲過情之舉。”

鄧承修接納了勸告,同時也接納了張佩綸的意見,特爲添上一段:“乞特召一二親信大臣,詢以王文韶素行若何?令其激發天良,據實上對。如臣言不誣,乞即將王文韶先行罷斥,使朋比者失其護符,訊辦者無所顧忌,天下之人知朝廷有除奸剔弊之意,庶此案有水落石出之時。如臣言不實,則甘伏訕上之罪。”

斟酌停當,由盛昱代爲抄繕。諸事皆畢,時已入暮。外面“清流腿”和“清流靴子”都還未散,一見他們三個人,立刻趨陪左右,旁敲側擊地探問。這三個人只矜持地微笑着,顯得神秘而嚴重。最後,張佩綸才說了句:“鐵翁有封事。大家明天看邸抄吧!”

鄧承修號鐵香,人稱“鐵漢”,凡有搏擊,毫不容情。這一道奏摺,可以猜想得到,必爲王文韶而發,更可以預料得到,詞氣必不如洪良品那樣緩和。加以這一天夜裡,刑部會同步軍統領衙門,大捉戶部書吏,益見得大案大辦,情勢嚴重,所以第二天中午,專有關心時局的人守在內閣,等看邸抄。

午初時分,發抄原折以外,上諭下來了,說的是:

“本日召見軍機大臣,據王文韶力求罷斥,懇請至於再三。王文韶由道員歷任藩臬,擢授湖南巡撫,著有政聲,是以特召爲軍機大臣,並令在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行走。數年以來,辦事並無貽誤。朝廷簡任大臣,一秉至公;該給事中稱爲沈桂芬所援引,即屬臆度之詞。現在時事多艱,王文韶受恩深重,惟當黽勉趨公,力圖報稱,仍着照常入直,不得引嫌固辭。”

王文韶雖被留了下來,但案子卻並不馬虎,上諭中說:

“至雲南報銷一案,迭經諭令麟書、潘祖蔭嚴行訊辦,定須究出實情!景廉、王文韶有無情弊,斷難掩飾。着俟崔尊彝潘英章到案後,添派惇親王、翁同和會同查辦。”

前後對看,慈禧太后的意思便頗費猜疑了。有一說,王文韶沒有學到沈桂芬的清慎,卻學到了他的柔媚,深爲慈禧太后所欣賞,所以對這一案,有意保全庇護。另一說則正好相反,認爲慈禧太后大權獨掌,身體亦已復元,一定要大刀闊斧作一番整頓,眼前不讓景廉、王文韶抽身,正是要等案子水落石出,拿他們兩人置之於法,作爲徹底整飭吏治的開始。

但不論如何,添派惇親王和翁同和會同查辦,意味着案子只會大,不會小,特別是有親王在內,更意味着案內涉嫌的人,不止於三品官兒的崔尊彝和周瑞清。向例,涉及一二品大員的案件,方派親王查辦。

※※※

從中午審到晚上,商人也好,戶部的書辦也好,都是支吾其詞,始終不肯透露實情,秋審處的總辦,主審本案的剛毅相當焦急。

“堂上一直在催!”他跟他的同僚說,“上諭上‘定須究出實情’這句話,得有交代,我看,只好動刑了。”

刑部司官問案,重在推求案情,難得用刑,但這一案情況特殊,大家都覺得剛毅的辦法亦未嘗不可,只有另一個總辦沈家本,態度比較緩和。

“那些票號掌櫃,戶部書辦,平日起居豪奢,何嘗吃過苦頭?只要嚇一嚇他們就行了。”沈家本說,“能不動刑,最好不動。”

“你倒試試看!”剛毅不以爲然,“我原來也是這麼想,無奈民性刁頑,真是不到黃河心不死。明天一定得有個結果,此案千目所視,刑部不能丟面子。”

於是第二天問案的情形就不同了,傳了提牢廳的差役伺候着。將人犯帶上堂來,剛毅先提警告,倘有人不說實話,自己皮肉受苦。接着便從商人王敬臣問起。

“王敬臣,你開票號,豈有不知同行例規的道理?凡是捐官上兌,請誥封之類的,應納官項,向例都由票號經手代辦。你們跟六部書辦,都有往來,外省官員匯到票號的銀子,用到什麼地方,那有不曉得的道理?你說,雲南匯來的銀子,是怎麼支出去的?”

“回老爺的話,實在不知道。”

“還說不知道!”剛毅大怒,使勁拍着桌子說:“我教你知道!掌嘴!五十。”

“喳!”值堂差役齊聲答應。

其中一個右手套着皮掌,踏上前來,對準王敬臣的臉就抽,左右開弓,手法極其熟練。王敬臣“嘩嘩”大叫,抽不到十下,就打落了兩個牙齒,滿嘴是血。

“我招,我招!”

只要犯人一說“招”,行刑的就得住手,不然便有處分,但其中當然也有出入。王敬臣爲人吝嗇,從吃上官司,一個小錢都不肯花,差役恨他,所以“招”字已經出口,還使勁抽了他一巴掌,將門牙都打掉了。

這一下識得厲害,王敬臣比較老實了,說聽潘英章談過,雲南匯來的銀子,是辦報銷用的。崔尊彝到京以後,曾經有兩封給周瑞清的信,是由他鋪子裡的夥計送去的。

“信上說些什麼?”

“回老爺的話,信是封口的。”

剛毅自己也發覺了,這話問得多餘,便又喝道:“還有什麼話?一起說了,省得費事。”

“小的不敢隱瞞,就是這些話。”

看樣子,也就是如此了。剛毅吩咐押下王敬臣,另問戶部跟工部的書辦。

這些人就不如王敬臣那樣老實,熬刑不招。剛毅自覺刑部司官,須格外,不便動用大刑,只好改換方式,請沈家本用水磨功夫去套問。

旁敲側擊,一層一層慢慢往裡逼,總算從戶部書辦褚世亨口中套出幾句話,雲南報銷案是雲南司一張一盧兩書辦擬的稿,派辦處一陳一沈兩書辦經手複覈以後,才送上司官,轉呈堂官畫的稿。

所獲雖不多,無論如何是抓着了線索。剛毅當面向堂官細陳經過,決定採取穩健而不放鬆的宗旨,即刻行文戶部,將張、盧、陳、沈四書辦“嚴密查傳,迅予諮復。”

覆文很快地就到了,說這四個書辦都傳不到,已經奏請捉拿。

“這太不成話了!”潘祖蔭很生氣,“奉了旨就諮戶部,請他們看管書辦,結果還是讓他們逃走。這算怎麼回事?”

“回大人的話,”剛毅答道:“這明明是有意縱放,正見得畏罪情虛。大可嚴參。”

“參是要參的,案子還是要辦,只是線索中斷,如之奈何?”

“不要緊,還有周瑞清一條線索。”

於是據實奏陳,指責戶部雲南司司官“難保無知情故縱情弊”,除查取職名飭令聽候查辦以外,周瑞清既曾與崔尊彝通信,則洪良品所參,並非無因。只是周瑞清爲三品大員,未經解任,不便傳訊,奏請飭令周瑞清將崔尊彝的原信呈案,以便查覈。

此奏一上,不但照準,而且因爲周瑞清既有接受崔尊彝信函情事,特命“解任聽候傳質”。這一下顯得案子又擴大了,不過周瑞清倒還沉着,看到上諭,首先就派聽差當“抱告”,拿了崔尊彝的兩封信呈上刑部。

信裡不過泛泛通候之語,於案情無關。剛毅看完了,往桌上一丟,冷笑着說:“這又何足爲憑?崔尊彝給他的信,當然很多,隨意找兩封不關痛癢的送來,以爲可以搪塞得過去,這不太拿人當傻小子了嗎?”

因爲有此反感,他“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派一官兩役去傳周瑞清。

“這就不對了,上諭是‘聽候傳質’,質者對質,是跟崔潘二人對質,此刻怎麼可以傳我?”

“是跟王敬臣對質。”派去的“七品小京官”說話也很厲害,“上諭並未明指跟崔、潘對質。請吧,‘是福不是禍,是禍逃不過。’”

周瑞清無奈,只得乖乖地跟着走。

不過,周瑞清到底只是解任,並非革職,所以刑部司官亦不敢過分難爲他,邀到部裡,以禮相見,圍着一張圓桌相談,就算是“傳質”了。

問話的三個人,預先作過一番商議,不必問崔、潘賄託之事,就問了他也決不肯說,不如側面探詢他跟崔、潘的交情,或者蛛絲馬跡,有助於案情的瞭解。

這樣,問話的語氣恰如閒談交遊。周瑞清字鑑湖,便稱他“鑑翁”,鑑翁長,鑑翁短,相當客氣,周瑞清亦就不能不據實相告。他說他與潘英章一向熟識,跟崔尊彝在以前沒有見過面。只因他有個捐班知縣的侄子,分發雲南,跟崔尊彝一起在軍營裡當差,交情很好。他的侄子在雲南因爲水土不服而得病,全虧崔尊彝盡心照料,所以他亦很感激其人。

光緒元年開恩科,周瑞清放了江南的主考,取中的舉人中,有一個崔應科,是崔尊彝的堂弟,加上了這一層淵源,才通信認爲世交,崔尊彝的信中,稱他爲“世丈”的由來在此。他亦承認,崔尊彝對這位“世丈”,常有接濟,但小軍機無不如此,逢年過節都有外官的饋贈,無足爲奇。

“鑑翁,”沈家本問道,“有件事,不知有所聞否?聽說潘道由昆明進京的時候,就不打算再回雲南了,在雲南的產業都已處置淨盡,一家十三口靈柩,亦都盤迴安徽。”

“這倒不甚清楚。”

“據安徽奏報,潘道至今未歸,他是六月底出京的,現在九月初,計算途程,早該回家。不知道他逗留在那裡?”沈家本緊接着說:“鑑翁跟他至好,自然有書信往來,可能見告?”

周瑞清想了一下答道:“我沒有接到過他的信。不過他一家十三口靈柩,都寄停在荊州,或者因爲迂道湖北,耽誤了歸程,亦未可知。”

這話就頗爲可疑,話鋒中聽得出來,崔尊彝的行蹤,他是知道的。不過,既然他不肯承認,亦就無可究詰,很禮貌地將他送了回去。

案子擱淺了。整個關鍵在崔尊彝和潘英章身上,這兩個人不到案,就是將在逃的書辦抓到了,依然無用,因爲沒有對證,便可抵賴。

就在這個時候,剛毅升了官,外放爲廣東的一個好缺,潮嘉惠道。潘祖蔭指派趙舒翹接手,主辦本案。他手裡原有件王樹汶的案子,因爲塗宗瀛調職,接任河南巡撫的李鶴年,聽信任愷的話,力主維持原讞,河南京官大譁,言官紛紛上奏指摘,彈劾李鶴年包庇任愷,因而又指派河道總督梅啓照複審。而梅啓照居然又跟當年楊乃武一案中的胡瑞瀾一樣,站在巡撫這一面。所以趙舒翹建議堂官,由刑部提審,估計全案人犯解到,總在年底。有此一段空閒的工夫,正好接辦本案。

閱過全卷以後,他提出一個看法,認爲正本清源,先要就事論事,查覈雲南報銷案中,那一項可以報銷,那一項不可以報銷?

潘祖蔭認爲這話很有道理,並且引伸他的看法,確定了辦理此案的宗旨,將案內所有涉嫌人犯匯齊。審訊對質,要問枉法不枉法,當以應銷不應銷爲斷。

於是傳訊戶部及工部的承辦雲南報銷案的司官,各遞“親供”。有的說:“軍需用款,均按照同治十二年前成案辦理”;有的說:“查照咸豐年間例案核辦”;有的說:“遵照同治九年奏定章程覈銷”,各人一個說法,各人一個根據,紛歧疊出而語焉不詳,刑部只知道其中必有毛病,卻不知毛病何在?

這就只有一個辦法了,奏請飭下戶部、工部堂官,指派幹練的司官秉公覈算,一時帳簿紛繁,算盤滴答,刑部大堂,熱鬧非凡。

這一來,王文韶裝聾作啞就有裝不下去之勢了,因爲說他受賄鉅萬,他可以表示清者自清,濁者自濁,總有水落石出的一天,所以越泰然便越顯得問心無愧。但在他署理戶部尚書任內,已經覈銷結束的案子,奉旨重新覈算,便無異朝廷明白宣告:王文韶不可信任。

不但他自己如此想法,清流也在等候這樣一個時機。自然又是張佩綸動手,等慈禧太后萬壽一過,便上了一個“請飭樞臣引嫌乞養,以肅政體而安聖心”的摺子,將王文韶貶得一文不值,說他“即無穢跡,本亦常才,就令伴食中書,束身寡過,殆未能斡旋時局,宏濟艱難;今屢受彈章,望實虧損,度其志氣消沮,憤懣不平,內發嘆吒之音,外爲可憐之意,久居要地,竊恐非宜。”

接着引用乾隆朝的一個大臣,也是杭州人的樑詩正的故事。樑詩正物望不孚,高宗暗示他辭官,而樑詩正戀棧不去,於是高宗趁南巡經過杭州之便,命樑詩正在家侍養八十歲的老父,以爲保全之計。張佩綸認爲這個故事,正適用於王文韶:“例載:親年八十以上,即有次丁終養者。王文韶母年八十有三,終鮮兄弟,養親乃人生至樂,當此崦嵫漸迫,喜懼交縈,實亦報國日長,報親日短之際。若聽其去官終養,該侍郎家在杭州,有湖山以滌塵氛,有田園以供甘旨。”如其不然,就算王文韶“持祿保身,其子慶鈞,及其交遊僕從,狂恣輕揚,非王文韶所能約束,必令白首偏親,目見子孫不肖之事,憂危惶懼,損其餘年,殆非文韶所忍出也。”

最後是在“以安聖心”這句話上做文章,說“皇太后聖躬雖臻康復,猶宜頤養舒勤,乃九月初一日因鄧承修劾王文韶,召見樞臣,二十二日因雲南報銷案,又召見樞臣,此兩日並無內外簡放員缺,亦無各省急遞章奏,當霜風漸厲之時,正幾暇養和之日,乃以文韶奉職無狀,至增宵旰憂勞。該侍郎夙夜捫心,能無悚愧?”因而要求:將他的這個奏摺,交下軍機處,“令王文韶善於自處。”

慈禧太后便真的不作任何表示,將原折發了下去。王文韶一看汗流浹背,識得張佩綸的嚴重警告,如果再不“善於自處”,他還有更厲害的手段,要參劾他的兒子王慶鈞以及門客僕從,仗勢恃強,所作的許多不法之事。

在他看,最惡毒的是,以爲慈禧太后因爲他的“奉職無狀”而“宵旰憂勞”,當此秋風多厲之際,亦不得安然怡養。這一挑撥,如果忽視,則慈眷一衰,真的可能有不測之禍。

於是,當天他就上了個奏請開缺的摺子。慈禧太后胸有成竹,降旨慰留,預期着張佩綸必不罷休,要看他第二個摺子,說些什麼?

張佩綸的第二個摺子,對王文韶展開正面的攻擊,措詞運用,卻另有巧妙。共是一折一片,摺子上說他才具不勝,如果慈禧太后據以罷斥,則發抄原折,可以不提雲南報銷案的弊端,對王文韶還算是顧面子。但要說服慈禧太后,則又非提雲南報銷案的弊端不可,因而加一個附片,指出雲南報銷案三可疑:

第一疑:“王文韶曾在雲南司派辦處行走,報銷之弊,當所稔知。此案既致人言,必有書吏在內,若於奉旨之日,即密飭司員將承辦書吏,羈管候傳,抑或押送刑部,豈不光明磊落,羣疑盡釋?乃讞傳函牘屢傳,機事不密,任令遠揚,歸過司員,全無作色。人或曰:文韶機警,何獨於書吏則不機警?”

第二疑:“雲南此案報銷,將歲支雜款,全行納入軍需,本非常科,即疆吏聲敘在先,亦宜奏駁,既已含混復準,經言者論劾,若戶部即請簡派大臣複覈,則過出無心,猶可共諒。乃至戶部堂官奏請複覈,始與景廉面懇迴避。風聞銀數出入,散總不甚相符,且事先迅催兵工兩部,不及候復,率先奏結,尤爲情弊顯然。人或曰:文韶精密,何獨於報銷則不精密?”

第三疑:“崔尊彝、潘英章爲此案罪魁禍首,既據商人供稱:匯款係爲報銷。狀證確鑿,該兩員即屬有玷官箴。周瑞清已經解任,該兩員不先革職,亦當暫行開缺,乃迭降明諭,但曰:‘嚴催解送’。他樞臣即未見及,王文韶若欲自明,何以默不一語?人或曰:文韶明白,何獨於該兩員處分則不明白?”

字裡行間的指責,慈禧太后當然看得出來,第二疑暫且不論,第一疑指王文韶故意放書辦逃走,意在消滅罪證。第三疑是指王文韶包庇崔尊彝、潘英章。衡情度理,確有可疑。

因此,持着這一折一片,慈禧太后開始認真考慮讓王文韶走路。繼任人選,倒是早就想好了的,此刻還要考慮的是,張佩綸分析事理,精到細緻,不光是會罵人、會說大話。然則該當如何重用?

思考未定,便只有暫且擱置,於是王文韶第二次上折辭官,又蒙慰留。但語氣跟前不同了,說“覽其所奏各情,本應俯如所請。不過軍機處及總理各國事務辦事需人,王文韶尚稱熟悉,着仍遵前旨,於假滿後照常入直。”

這“尚稱熟悉”四個字,是軍機章京看風頭所下的貶詞,經寶鋆和李鴻藻商量過,奏請裁可而見諸明發上諭的。熟悉朝章故事的,一看王文韶落得這四個字的考語,就知道他非出軍機不可了。

王文韶自己卻有些拿不定主意,因爲他的親族故舊,門客僚屬,平素出入門下的一班人,聚訟紛紜,意見甚多。主張自己知趣,及早抽身的固多,認爲反正面子已經丟完了,裡子不能不要也有,慈禧太后雖然精明,到底是婦人心慈,不見得會聽信張佩綸的話,罷斥樞臣。再有一派認爲要引退也得等些時候,張佩綸一上彈章,隨即請辭,看來完全受他擺佈,面子上未免太下不去。

王文韶對這個看法,頗有同感,還想看看再說,無奈壞消息不一而足。先是江蘇巡撫衛榮光奏報,據崔尊彝的家丁呈報,說他家主人在丹徒縣旅途病故。丹徒縣就是鎮江府城,雖爲循運河入長江、到皖南的必經之地,但崔尊彝死在九月,丹徒縣接到崔家家丁的呈報是在十月,何以在鎮江逗留如此之久,又何以遲一個月呈報,情節自然可疑,所以上諭命衛榮光確切查明,崔尊彝是否病故?

其實用不着查,與衛榮光的奏報同時傳到京裡的消息,說崔尊彝是服毒自殺的,這就見得情虛畏罪了。趙舒翹聽得這話,大爲緊張,案中兩名要犯,已經去了一個,如果潘英章步崔尊彝的後塵,也來一個“病故”,那時死無對證,周瑞清可以逍遙法外,全案亦就永遠要懸在那裡,因而不能不採取斷然的手段。

他做事向來有擔當,也不必稟明堂官,將王敬臣和周瑞清的家丁譚升,秘密傳訊,軟哄硬逼,終於又榨出來一些內幕。據譚升供認:崔、潘二人到京後,跟他家主人都常有往還。這倒還不關緊要,王敬臣供出來一段事實,對周瑞清卻大爲不利。

他說:潘英章從他那裡取去的銀票,其中有一張是由百川通票號來兌現的。於是傳訊百川通的店東,承認周瑞清跟他的百川通有往來。上年九月間,周瑞清拿來一張順天祥的票子,存入百川通,換用了他那裡的銀票,顯然的,這是周瑞清的一種手法,不願意直接使用順天祥的銀票,免得落個把柄。

此外王敬臣還說,有個戶部雲南司的“孫老爺”,也曾經拿潘英章用出去的票子,到他那裡取過銀子。這都是“通賄有據”,戶部奏請將周瑞清暫行革職,以便傳訊。戶部雲南司的“孫老爺”,是不是主稿的郎中孫家穆,自應查究,亦請先行解任。

照準的上諭一下,趙舒翹立即執行,親自帶人逮捕周瑞清,先送入戶部“火房”安置,不準家屬接見。送進去的鋪蓋、用具、食物,無不仔細檢查,連饅頭都掰開來看過,怕內中夾着什麼紙條。

於是,第二天召見軍機,王文韶不能不再一次面奏,懇請准予開缺養親。慈禧太后沒有準,也沒有不準,只說:“先下去!另有旨意。”

等軍機退了下去,跟着又“叫起”,指明只要寶鋆和李鴻藻進見。

這是可以料想得到的,召見必是爲了諮詢繼任王文韶的人選。照例兩名漢軍機大臣一南一北,王文韶的遺缺應該挑南邊人來補,寶鋆夾袋中雖有人物,但資望都還差得遠,所以他很知趣,將這個人情賣了給李鴻藻。

“蘭翁,”他說:“一上去自然是談王夔石空下來的位子,凡有保薦,請你作主。”

李鴻藻對這件事亦早就想過,但一直有左右爲難之感,形勢很明顯地擺在那裡,不是翁同和就是潘祖蔭,潘祖蔭是會試同年,翁同和是弘德殿多年的同事,而且交情一向不錯,雖然他前幾年依附沈桂芬,形成壁壘,但爲國求賢,決不能摒絕此人,不作考慮。

既然如此,不妨聽聽寶鋆的意見,於是拱手答道:“不敢、不敢!正要向佩公請教。如今物望,不出翁潘,倘或不能兼收幷蓄,去取之間,請問佩公,於意云何?”

寶鋆亦很圓滑,不願意“治一經、損一經”,薦翁就得罪了潘,反之亦然。而且所薦能用,也還罷了,就怕薦甲用乙,得罪了被用的人,更加犯不着,所以不置可否:“這兩位都負一時清望,難分軒輊。只好看上頭的意思了。”

這雖是很滑頭的話,對李鴻藻卻是一個啓示,“看上頭的意思”是最聰明的辦法。

“論資望,論才具,無勝過翁同和、潘祖蔭的。”李鴻藻說:“請皇太后擇一而用。”

“就叫翁同和去好了。”慈禧太后毫不遲疑地裁決,顯得胸中早有成竹。

“是!”李鴻藻接着又說,“不過書房也要緊。翁同和入值軍機,書房是不是要添人?”

“師傅就不必添了。”慈禧太后說,“皇帝是該騎馬拉弓的時候了,得找兩個人替他‘壓馬’。”

這自然是在滿蒙王公中物色,李鴻藻隨即答奏:“若論騎射,自然是伯王當行出色。”

“可以!就教伯彥訥謨詁在毓慶宮行走。”慈禧太后又說,“我看世鐸當差很謹慎,讓他在御前大臣上學習行走,跟伯彥訥謨詁一起照料書房好了。”

世鐸是禮親王,親貴之中沒有“王爺”架子的,就只有他。李蓮英依禮節跟他下跪,他竟還跪以報,一時還傳爲笑話。李鴻藻心想,禮親王並無內廷行走的差使,慈禧太后亦絕少召見,未必深知其人,何以忽然說他“當差謹慎”?想來這必是向李蓮英一跪得來的好處。

遇到這種差缺的委派,軍機向來不表示意見,退下來立刻擬旨上呈。但翁同和入值軍機的上諭未見發下,軍機處怕事有變化,不敢聲張。

直到下午四點鐘方始定局。軍機章京立刻到翁家去送喜信,接着便有賀客到門。但翁同和擋駕不見,說是消息不確,不敢受賀。他自己溜出後門去看李鴻藻,打聽情形。

李鴻藻說得很坦率,對他和潘祖蔭之間,無從取捨,雙雙保薦,結果是慈禧太后自己決定,用了翁同和。

翁同和以貴公子做了二十幾年的京官,平日虛心學習,隨處留意的,就是做官的規矩和奧妙,一聽李鴻藻的話,立刻便作了個決定,非辭一辭不可。

於是回家便擬了個奏摺,說是軍機處總攬庶政,纔不勝任,而且現在入值毓慶宮,如果兼任要差,怕貽誤聖學,懇請收回成命。

這是以退爲進的手法。因爲“命翁同和在軍機大臣上行走”的上諭,午前上呈,午後才發,這就顯得慈禧太后在他與潘祖蔭之間的抉擇,一直煞費躊躇,換句話說,這名軍機大臣是勉強巴結上的。京裡這幾年原有兩句話:“帝師王佐、鬼使神差”,是說皇帝的師傅,親王的輔佐、洋鬼子國度的使節和神機營的差使,都是登龍捷徑。所以照現在的情形看,必有妒忌的人譏訕,說他是靠了“毓慶宮行走”這個銜頭,才當上了軍機大臣。所以要辭一辭,表示君子對進退出處,毫不苟且。

當然,一辭辭準了,變成弄巧成拙,豈不糟糕?這一層他有十足的把握,無須顧慮。任命樞臣,是何等大事,那有輕易變卦的道理?而況以慈禧太后的果敢,也決不會出爾反爾。這一道奏摺上去,她必定傳諭召見,有一番慰勉獎勵的話說。這樣,一方面是表示固辭不獲,勉任艱鉅,一方面又可以表示顧全潘祖蔭的交情,有意謙讓,那不是面面俱到的“十分光”的做法?

天不亮就進宮,毓慶宮還漆黑一片,翁同和喊蘇拉點亮了燈,看書坐等。眼在書上,心在御前,等天亮派人去打聽“叫起”的情形。得報一共三起:第一起軍機,是照例的見面;第二起是他,也是必然的;第三起是潘祖蔭,就費猜疑了。

莫非“大勢”有變?翁同和在毓慶宮坐不住了,踱到南書房去觀望風色。一進門便有人紛紛向他致賀,他連連拱手,聲聲:“不敢、不敢!”然後將潘祖蔭邀到僻處談話。

“叔平,”潘祖蔭性情伉爽,一開口就說,“你我都要感激蘭蓀。”

這話費解,他很沉着點點頭,先答應一聲:“是的!”靜聽下文。

“上頭的意思,恭王多病,景秋坪又處在嫌疑之地,軍機上要多添一個人,蘭蓀力贊其成。所以,你也不必固辭了。”

這是說潘祖蔭亦入軍機。真是兩全其美的辦法,翁同和自然欣喜,但立刻就想到軍機上的忌諱。相傳軍機忌滿六人,滿了六個,必定有一個要出事。不過再一轉念,自己正是鴻運當頭的時候,只要謹慎小心,持盈保泰,必可無事,也就釋然了。

“說實話,”他趁機賣個人情給潘祖蔭,“如果不是樞臣至重,非臣下所得保舉,我的摺子上就要薦賢了。”

“承情之至。”潘祖蔭忽然皺起了眉,“王夔石這一案,如何了局?”

翁同和想了想答道:“解鈴繫鈴,還得疏通蘭蓀。”

他這話的意思是,王文韶爲張佩綸所猛攻,而幕後的操持者是李鴻藻,只要他放鬆一步,關照張佩綸不再講話,形勢一和緩,則以王文韶學沈桂芬柔婉事女主所得的“簾眷”,不致於深究責任,那時就可以設法爲他化解其事了。

“不然……。”

一句話未完,蘇拉在門外提高了聲音喊道:“翁大人!叫起。”

“我先上去,回頭再談吧!”

翁同和匆匆整冠理袍,掀簾而出,由西一長街進遵義門,只見御前大臣貝勒奕劻迎了上來,拱手道賀,他以長揖還禮。

“請吧!不必帶班了。”奕劻指着東暖閣說。

這是穆宗駕崩之地。翁同和是天閹,男女之愛,極其淡薄,惓惓深情,都注向父子、兄弟、師弟之間,所以此時回想八年前的光景,大有悲從中來之感。當時總以爲“皮之不存、毛將焉附”,門生天子竟棄天下,十三年心血付之東流,從今以後,逐波浮沉,謹慎當差,免於無咎而已。那知復爲帝師,而且居然參與樞機。撫今追昔,哀樂交併,內心相當激動。

因此,進殿磕了頭,講話時便失去了他平日雍容不迫的神態,當慈禧太后以“世受國恩、不應辭差”的話相責備時,他作了一番長長的辯解。

但是,講來講去只是“聖學爲重,兼差則恐心志不專,有所貽誤。”慈禧太后當然是一再獎許勉勵,最後顯得有些不耐煩了。

“我身子剛好,實在也還沒有精神另外去挑人。”她說,“我平時想過多少遍了,總覺得只有你靠得住,你不要教我爲難。”

說到最後這兩句,翁同和便有感激涕零之意,磕一個頭,再無推辭:“臣遵懿旨,盡力報答,只怕才具不夠,有負天恩。”

“我知道你肯實心辦事,操守也好,只要肯破除情面,沒有做不好的。”慈禧太后又說:“潘祖蔭在南書房當差多年,性情雖耿直,也是肯任勞任怨的,我也讓他進軍機了。”

“是!”翁同和略停一下,聽慈禧太后不曾開口,隨即跪安退出。

由於王文韶的罷免,翁同和、潘祖蔭的入值軍機,部院漢大臣當然得有一番調動。調動名單,是由李鴻藻主持,他將他的同年,在兵部很得力的副手左侍郎許應騤,調補王文韶的遺缺戶部左侍郎。許應騤的遺缺,補了黃體芳,他還在當江蘇學政,未回京前,由精通律學的刑部左侍郎薛允升兼署。

這些調動,對王文韶並無關係。但是,張佩綸九月間由從五品的翰林院侍講,升任正五品的詹事府右庶子,此時更調署正三品的左副都御史,兩個月之中,連升五級,這番異樣的拔擢,加以正式擔負言責,使得王文韶驚心動魄,知道再不知趣,逗留不走,還將有極難堪的事發生,不能不奉侍老母,急急離京。

京官離京回東南各省,通稱“回南”,雖有水旱兩途,但攜眷而行,向走水路,以通州爲水陸交會轉駁之地。王文韶“官司”未了,豈能安心上路?所以借眷口行李衆多,所僱船隻,一時不齊爲名,在通州賃了房子,暫時住下來等候消息。

人情勢利,官場更甚。俗語說的是,“太太死了壓斷街,老爺死了沒人擡”,因爲太太死了,老爺是現任官兒,自有趨炎附勢的人來送喪,老爺死了,官也沒有了,那個還來理睬孤兒寡婦?王文韶如今丟了官,而且還可能有不測之禍,所以除了極少數至親好友以外,其他平時奔走於“王大軍機”府第,受過好處的人,怕張佩綸、鄧承修等人的筆尖一掃到,牽連生禍,都絕跡不至,因而王文韶悄然獨處,書空咄咄,大有窮途末路之感。

最難堪的還是他的八十三歲的老孃,四年之前,王文韶以湖南巡撫內召入軍機,迎養老母。其時直隸、河南都在鬧旱災,但沿途地方官辦差,無敢怠慢,要船有船、要車有車、要伕子有伕子,午晚兩頓必是魚翅席,臨走還有饋贈。一路風光,誰不說“王太夫人福氣好”?

四年之後,境況大不相同。她記得當年在通州“起旱”,由倉場侍郎領頭髮起,大開筵宴,“爲王太夫人接風”,特地傳了京裡有名的班子,唱了三天戲。如今冰清鬼冷,只有剛到那天,通州知州送了一個“一品鍋”,此後就再也不理了。

“真不如死掉的好!”王太夫人含着眼淚對兒子說:“我一死,你報了丁憂,看在這分上,他們就不忍心再難爲你了!”

“娘!娘!你千萬寬心,好好養息。”王文韶着急地說,“萬一你老人家有個三長兩短,他們更有文章好做,教兒子怎麼再做人?”

“唉!”王太夫人嘆口氣,“爬得高、跌得重。這個官不做也罷。”

不作官也不能了事,王文韶心裡在想,但願雲南報銷案到此爲止,不往下追,那就上上大吉了。

消息不斷地來,案子越來越熱鬧,一個牽一個,株連不絕。由孫家穆牽出另一名主事龍繼棟,由龍繼棟牽出御史李鬱華,照例先解任、次革職、然後收捕下獄。潘英章也被革了職“並着雲南督撫和該員原籍湖南巡撫,沿途各督撫一體嚴拿送部。”照這樣子下去,到頭來一定牽涉到自己身上。

因此,王文韶如坐鍼氈,日夜不安,想來想去,不能不在最後一步上有所佈置。於是備了一份重禮,派他的兒子王慶鈞悄悄進京,鑽門路找到李蓮英那裡,將禮送了上去。

到了第三天才有動靜,李蓮英派人將他找了去,王慶鈞見面請安,叫他“李大叔!”

李蓮英便也老實不客氣,稱他:“世兄!令尊的意思我知道了。現在正在鋒頭上,要避它一避。大家平時交好,能盡力我無不盡力。世兄回去說給老人家,等上頭口氣鬆動了,我自然會有話說。總而言之,事情沒有大不了的,不過要等機會,看情形。”

“事情沒有大不了的,”這句話足以令人寬心,“不過要等機會、看情形”,就不妙了。王慶鈞真想說一句:“李大叔,只要你肯拍胸脯,一肩承當,那怕漢口的那家錢莊,雙手奉送,亦所甘願。”

正當他在打主意,如何措詞,能再許個宏願而又不致太露痕跡時,李蓮英又往下說了。

“事情呢,不是我說,你老人家當初也太大意了些。”李蓮英用低沉鄭重的聲音說:“我們自己人,透句話給你,你可千萬只告訴你老人家一個人。”說到這裡,定睛看着王慶鈞,要等他有了承諾才肯往下說。

“是!”王慶鈞肅然垂手,“有關你的話,我絕不敢亂說。”

“你說給你老人家,該走走太平湖的路子。”李蓮英說,“六爺多病,七爺又閒得慌。天下大事,都在這句話裡頭了。”

“是,是!李大叔這句話,學問太大了。我回去,照實稟告家父。”

這句話真是含着絕大的學問,王慶鈞還無法理解,只有他父親喻得其中的深意。原來醇王靜極思動,頗想取恭王的地位而代之,但身爲皇帝的本生父,鑑於前朝的故事,要避絕大的嫌疑,公然問政,決無此可能,唯有假手於人,隱操政柄,這個人就是李鴻藻。

王文韶自己知道,在旁人看來,他是屬於恭王一系的。這還不要緊,壞事的是,他又被看作總理衙門一派,接承了沈桂芬的衣鉢,在主戰的清流,便認爲他難逃媚洋誤國的罪名,自然深惡痛絕,必欲去之而後快。

轉念到此,又找出張佩綸參他的折底來看,其中有一段話,便益具意味了:

“恭親王辛苦艱難,創立譯署,文祥以忠勤佐之,中興之功,實基於此。而其時風氣未開,人才未出,洋情未盡得,軍務亦未盡竣,文祥齎志以歿;不幸而丁日昌、郭嵩燾輩出,以應付之術,導沈桂芬背恭親王、文祥臥薪嚐膽之初心,而但求苟且無事。於是人人爭詬病譯署,而外夷乃日益驕矣!比來夷焰稍熄,其機可以自強,而老成漸衰,其勢亦不可以自恃。兩府要政,悉恭親王主持,近以五十之年,久病未愈,必調攝得宜,始能強固;故譯署之任,宜有重望長才,共肩艱鉅,與樞廷舊臣,合謀協力,乃足使天下省事,而恭親王省心委之文韶,其能勝任愉快乎?”

看到這裡,王文韶深爲失悔,早不見機,原來清流亦有在“譯署”——總理各國事務衙門一獻身手的雄心。倘或當初保薦張佩綸之流在總理衙門行走,或者遇有重要洋務,類似對俄交涉中,讓張之洞參預那樣,請派此輩會同看折,又何致於會有今日糾纏膠葛,難解難分的局面?

於今一切都晚了,只有李蓮英“該走走太平湖的路子”那句話比較實在。

要走醇王的路子,最適當的莫如重託翁同和。出京以前,跟他原曾有過一番長談,翁同和的短處是不甚肯擔責任,長處是在謹密小心,託他不一定管用,但決無泄密壞事之虞,大可試上一試。

於是,他親筆寫了一封很懇切的信,派專差送至京裡。翁同和接信並無表示,他倒是有心幫王文韶的忙,但跟李蓮英的態度一樣,要“等機會、看情形”,而眼前的情形,對王文韶是更爲不利了。

這一個月,京裡大出參案。首先是閻敬銘參奏戶部司官出身,外放爲藩司道員的三個漢人,一個旗人,他們的姓氏是姚、楊、董、啓,以前在戶部素有“四大金剛”之稱。閻敬銘的摺子中說:“苞苴闇昧莫明,往事尤難根究,臣亦不知其現時居官若何?而外則表率屬員,內則關係部習,似此久著貪劣,難謂既往不究”,因爲“既公論之僉同,即官箴之難宥”!所以請旨將此輩“一併罷黜,更不準其潛來京師居住,免致勾結包攬,誘壞仕風。”最後更申明立場:“臣職非糾彈,而忝領度支;此之不劾,無以肅部務而儆官邪!”

摺子發到軍機,寶鋆首先大搖其頭:“既往不究,與人爲善。這樣子追訴,而且都是無根的遊詞,如果也認真去辦,則紛擾伊于胡底?”

當然,“四大金剛”盤踞戶部多年,寶鋆先掌戶部,後來以大學士“管部”管的亦是戶部,也有多年,看到這個摺子,自不免刺心。此外翁同和覺得所參過於空疏,潘祖蔭認爲閻敬銘要整頓,先得從眼前做起,不宜追論既往。算起來,軍機大臣中只有一個李鴻藻,對閻敬銘抱持同情的態度。

但是,慈禧太后很欣賞閻敬銘的這個摺子,“這纔是破除情面,這纔是實心辦事。”她說,“好些人當我心慈,不會給人下不去。”又說,“三品以上的官員,放缺都先召見過,意思是我手裡用的人,我自己再把他們打下去,豈不傷知人之明?這些話都錯了!國家不是家務,不能感情用事,不然一定糟糕。我自己覺得這一層上頭,我最拿得穩。施恩是施恩,辦事是辦事,如果覺得自己所喜歡的人,就都是會辦事的人,那就錯到極點了。我兩個兄弟,自然是我喜歡的,但是他們無用,我就不能讓他們負大責任。閻敬銘,我並不喜歡,然而他的說話行事,真是行得正、坐得正,我不能不聽他的。這個摺子,當然要準,他是爲了整頓戶部,朝廷準了他的辦法,他再做不好,那時候自然可以問他。”

於是“四大金剛”,落了個“均着革職,即行回籍”的處分。

再一件案子就跟王文韶直接有關了。張佩綸先以雲南報銷案,戶部堂官自請處分,認爲避重就輕,據實糾參,接着是吏部議處,罰俸一年,認爲處分不當,以都察院堂官之一的身分,拒絕在奏摺上列名。

當閻敬銘奏報雲南報銷案覈算結果,“含混草率”,參劾承辦司官時,景廉和王文韶以“失察”自請處分,張佩綸就上奏抗爭,認爲景、王是避重就輕。及至吏部議奏罰俸一年,他又認爲處分過輕,不肯會銜出奏,同時上折說明緣由,要求加重處分。慈禧太后因爲這一案已交刑部查辦,一事不兩罰,所以反倒擱置了。

此外鄧承修參了左副都御史崇勳、巡視東城御史載彩,奉旨查辦屬實,分別革職。還有個與鄧承修齊名的劉恩溥,直隸吳橋人,官居浙江道御史,專好找旗人的麻煩,奏諫措詞有東方朔之風。曾有一個“黃帶子”在皇城內設賭局,爲討賭債打死了一個以賭傾家的旗下世家子,暴屍城下,無人過問。劉恩溥上疏,說這個黃帶子“託體天家,勢焰薰灼,以天潢貴胄,區區殺一平人,理勢應爾,臣亦不敢幹預。惟念聖朝之仁,草木鳥獸,鹹沾恩澤,而此死者,屍骸暴露,日飽烏鳶,揆以先王澤及枯骨之義,似非盛世所宜,合無飭下地方官檢視掩埋,似亦仁政之一揚。”詞意若嘲若諷,以揚爲抑。那時是慈安太后聽政,降旨查辦,革了那個黃帶子的爵位。“劉都老爺滑稽”的名聲,就此盛傳九城。

“劉都老爺”這回找上了穆宗的老丈人,蒙古狀元崇綺,他是奉天將軍,府尹叫松林,一般顢頇無能。劉恩溥將他們兩個一起參,其中的警句是:“將軍崇綺,除不貪賄外,則無所長;府尹松林,除貪賄外,亦別無所長。”奏摺發抄,喧傳人口。但真正的新聞是寶廷的自劾。大年三十有一道上諭:“侍郎寶廷,途中買妾,自請從懲責等語。寶廷奉命典試,宜如何束身自愛?乃竟於歸途買妾,任意妄爲,殊出情理之外。着交部嚴加議處。”

寶廷已經回京,新年中往還賀節,少不得有好事的人問起,寶廷並不諱言,而且喚他的新寵出來見客。這是個長身玉立的美人,芳名檀香,可惜有幾點白麻子。

寶廷一向風流放誕,這一次的“途中買妾”已是第二回,頭一回是在同治十二年。

同治十二年鄉試,寶廷放了浙江的副考官。考官入闈之前,國防嚴密,摒絕酬酢,出闈以後就輕鬆了,尤其是鄉試,闈後正是“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菊綠時”。浙江巡撫楊昌浚作東,請正副考官徐致祥和寶廷去遊富春江,訪嚴子陵釣臺的古蹟,坐的是有名的“江山船”。

這“江山船”從明初以來,就歸“九姓”經營,叫做“九姓漁戶”。明載大清會典,元末羣雄並起,明太祖大敗陳友諒於鄱陽湖,他的部下有九姓不肯投降,遠竄於浙南一帶。明太祖爲懲罰叛逆,不准他們在岸上落腳,因而浮家泛宅在富春江上,以打漁爲生,九姓自成部落,不與外人通婚。

水上生涯,境況艱苦,打漁以外,不能不另謀副業,好在船是現成的,不妨兼做載客的買賣。嚴子陵釣臺所在地的“九里瀧”一帶,風光勝絕,騷人墨客,尋幽探勝,自然要講舒服,所以“江山船”也跟無錫的“燈船”,廣州的“紫洞艇”一樣,極其講究飲饌。久而久之,又成了珠江的“花艇”,別有一番旖旎風光。

江山船上的船孃,都是天足,一天兩遍洗船,自然不宜着襪,跟男子一樣,穿的是淺口蒲鞋,但製作特別講究,鞋頭繡花,所以浙江人稱這些船孃,叫做“花蒲鞋頭”。

寶廷是旗人,喜歡天足女子,所以一上了江山船便中意。那隻船的“花蒲鞋頭”名叫珠兒,有旗下大妨孃的婀娜,兼具江南女兒水樣的溫柔,寶廷色授魂與,將量才的贄敬,作爲藏嬌的資斧,量珠聘了珠兒。只是這樁韻事,既玷官常,亦幹禁例,所以跟船家約好,他自己由旱路進京,船家自水路送珠兒北上到通州,再由他出京來接。結果人船俱杳,是根本不曾北上,還是中道變計,化爲黃鶴,根本無法究詰。更無法報官,算是吃個極大的啞巴虧。

這一年典試福建,闈中極其得意,解元鄭孝胥的詩筆,更爲他所激賞。帶着門生的詩卷,取道浙江,由蒲城到衢州,歸浙江的地方官辦差,坐的自然是江山船,便遇見了這個長身玉立,有幾點白麻子的檀香,納之爲妾。

由於上一次的教訓,寶廷這一次學得乖了,江山船到了杭州,另外換船循運河北上,帶着新寵一路同行。不過也不便明目張膽地同舟共宿,變通的辦法是,自己坐一號官船,另外備一條較小的船安置檀香。一大一小兩條船,銜尾而行,到了海寧地方遇上了麻煩。

麻煩是派在小船上照料的寶廷的聽差自己找的,辦差的驛丞不知道這條小船也算“官船”,不加理睬。那聽差仗着主人的勢,大打官腔,彼此起了衝突。等寶廷出來喝阻時,驛丞已經吃了虧回衙門申訴去了。

海寧知州是個“強項令”,聞報大怒,料知寶廷自己不敢出面來求情,便下令扣留小船。說主考回京覆命,決無中途買妾之理,冒充官眷,須當法辦。

這一下寶廷慌了手腳。他也知道平日得罪的人多,倘或一鬧開來,浙江巡撫據實參劾,丟官還丟面子。倒不如上奏自劾,還不失爲光明磊落。

打定了主意,上岸拜客,見了知州,坦率陳述,自道無狀。海寧知州想不到他會來這麼一手。到底是現任的二品大員,不能不賣面子,不但放行,還補送了一份賀禮。

寶廷倒也言而有信,第二天就在海寧拜折,共是一折兩片,條陳福建船政,附片保舉福建鄉試落第的生員兩名,說他們精通算學,請召試錄用。這都是表面文章,實際上另外一個附片,纔是主旨所在。

附片自劾,亦須找個理由,他是這樣陳述:“錢塘江有九姓漁船,始自明代。奴才典閩試婦,坐江山船,舟人有女,年已十八。奴才已故兄弟五人,皆無嗣,奴才僅有二子,不敷分繼,遂買爲妾。”又說:“奴才以直言事朝廷,層蒙恩眷,他人有罪則言之,己有罪,則不言,何以爲直?”

象這樣自劾的情事,慈禧太后前後兩度垂簾,聽政二十年還是第一遭遇見,召見軍機,垂問究竟,沒有人敢替寶廷說話。李鴻藻痛心他爲清流丟臉之餘,爲了整飭官常,更主張嚴辦,因此交部議處的逾旨一下,吏部由李鴻藻一手主持,擬了革職的處分。

這是光緒九年正月裡的一樁大新聞,其事甚奇,加以出諸清流,益發喧騰人口。當然,見仁見智,觀感不一,有人說他名士風流,也有人說他儇薄無行。已中了進士的李慈銘,除去張之洞以外,與李鴻藻一系的人,素來氣味不投,便斥之爲“不學”,而且做了一首詩,大爲譏嘲,用的是“麻”韻:

“昔年浙水載空花,又見船孃上使槎。宗室一家名士草,江山九姓美人麻。曾因義女彈烏柏,慣逐京倡吃白茶。爲報朝廷除屬籍,侍郎今已婿漁家。”

這首詩中第二聯的上句,用的是彈劾賀壽慈的故事,下句是說寶廷在京裡就喜歡作狎邪遊。這是“欲加之罪”,寶廷處之泰然,但檀香卻大哭了一場。說起來是爲了“江山九姓美人麻”的一個“麻”字,唐突了美人,其實別有委屈。寶廷雖一直是名翰林,但守着他那清流的氣節,輕易不受饋遺,所以也是窮翰林。不善治生而又詩酒風流,欠下了一身的債。債主子原以爲他這一次放了福建主考,是文風頗盛而又算富庶的地方,歸京覆命,必定滿載而歸。誰知道所收贄敬,一半作了聘金,一半爲檀香脂粉之需,花得光光。

如果寶廷還是侍郎,倒也還可以緩一緩,不道風流罪過,竟致丟官,債主子如何不急?日日登門索債,敲臺拍凳,口出惡言。檀香見此光景,不知後路茫茫,如何了局,自然是日夕以淚洗面了。

寶廷卻灑脫得很,雖革了職,頂着“宗室”這個銜頭,內務府按月有錢糧可關,本旗有公衆房屋可住,便帶着兩個兒子,攜着“新寵”遷往西山“歸旗”。山中歲月,清閒無比,每日尋詩覓句,他那部題名《宗室一家草》的詩稿,亦經常有人來借閱,最令人感興味的,自然是那首《江山船曲》:

“乘槎歸指浙江路,恰向個人船上住。鐵石心腸宋廣平,可憐手把梅花賦;枝頭梅子豈無媒?不語詼諧有主裁。已將多士收珊網,可惜中途不玉壺。”

但最後自道:“那惜微名登白簡,故留韻事記紅裙”,又說:“本來鐘鼎若浮雲,未必裙釵皆禍水”。隱然有“禍兮福所倚”之意,就大可玩味了。

於是有人蔘悟出其中的深意,認爲寶廷是“自污”。清流已如明末的“東林”,涉於意氣,到處樹敵,而且搏擊不留餘地,結怨既多且深,禍在不遠,所以見機而作,彷彿唐伯虎佯狂避世似的,及早脫出是非的漩渦,免得大風浪一來,慘遭滅頂。此所以“故留”韻事,“不惜”微名,而裙釵亦“未必”都是“禍水”。

第七十章第六五章第一○一章第一○五章第六章第一○二章第八八章第四四章第三十三章第一○六章第九八章第五七章第六二章第三十章第六一章第十章第六章第一○六章第九章第五六章第七三章第二十六章第四二章第二章第二十六章第七四章第三章第四章第六五章第八二章第九四章第八一章第五九章第一○二章第六二章第三五章第一○七章第一○五章第三六章第八八章第六十章第五六章第六四章第六五章第二章第九十章第九五章序 清文宗與恭親王第七四章第六四章第二章第一○二章第六五章第六十章第一○三章第七四章第九八章第五五章第九八章第一○三章第十七章第二十二章第七一章第二十五章第五十章第七九章第十章第七五章第八十章第十二章第八三章第四六章第八章第五六章第十七章第一百章第九章第八四章第二十六章第二章第十七章第六四章第十三章第二十章第五九章第二十九章第十六章第一章第二章第五九章第三八章第七七章第三九章第二十八章第七五章第七十章第二十三章第六四章第八三章第七八章
第七十章第六五章第一○一章第一○五章第六章第一○二章第八八章第四四章第三十三章第一○六章第九八章第五七章第六二章第三十章第六一章第十章第六章第一○六章第九章第五六章第七三章第二十六章第四二章第二章第二十六章第七四章第三章第四章第六五章第八二章第九四章第八一章第五九章第一○二章第六二章第三五章第一○七章第一○五章第三六章第八八章第六十章第五六章第六四章第六五章第二章第九十章第九五章序 清文宗與恭親王第七四章第六四章第二章第一○二章第六五章第六十章第一○三章第七四章第九八章第五五章第九八章第一○三章第十七章第二十二章第七一章第二十五章第五十章第七九章第十章第七五章第八十章第十二章第八三章第四六章第八章第五六章第十七章第一百章第九章第八四章第二十六章第二章第十七章第六四章第十三章第二十章第五九章第二十九章第十六章第一章第二章第五九章第三八章第七七章第三九章第二十八章第七五章第七十章第二十三章第六四章第八三章第七八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