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燃燒的天空—蒙古軍隊的覆滅(上)

劃晨的陽光照射在綠色的草地之上。慕容河畔谷地豐饒孵士長着茂盛的植被,隨着陣陣的微風吹拂而過,綠色的草莖好像聽到了風的呼喚,不住的點頭,葉片上的露水圓滾滾的來回滾動,最後滴落那肥汰的大地,嗚嗚嗚,牛角號聲在山谷中響起,那連綿不絕的迴盪之音組合成多重奏鳴。

咕齧齧,馬蹄的聲音從山谷外傳來,一股陰冷的風呼嘯着吹來,隨着那馬蹄的飛馳,無數的草葉被踏倒在地,然後倔強的站起,大地微微的顫抖着,好像天崩地裂一般的轟鳴。將那牛角號的嗚咽之聲遮掩。

數萬蒙古鐵騎出現在大夏的寨堡前方,儘管這些蒙古鐵騎身上只穿着老舊的牛皮鎧甲,但那鎧甲上浸潤而成的暗紅發紫的顏色卻帶着一種陰冷肅殺的味道,那是鮮血的血腥味道,那一雙雙眼,就好似那草原狼投射而出的兇狠,儘管鎧甲不整。胯下的戰馬也是五花八門,毛色各異。顯得有些雜亂無章,但就是那麼一站,數萬騎兵所攜帶的氣場,卻足以給人一種壓迫感。

草原部落之間的戰爭從來都沒有停止過,每一個草原戰士都經歷過無數次的廝殺,能站在眼前就說明他們是草原優勝劣汰的獲勝者,他們是草原上最強大的戰士,數萬蒙古鐵騎距離大夏第一道堡寨兩百餘米外。雖然仍然在大夏的牀弩的射程之內。但這麼遠的距離,牀弩所能造成的傷害十分有限。

隨着牛角號的嗡鳴,堡塞內。那一聲聲整齊劃一,好像融爲一人的步伐在營寨中的道路上踏動着,聲音共振而產生的共鳴之音,讓大地在腳下顫抖,一隊隊身着黑色麒麟鎧的大夏士兵列陣圍柵之後,手中持着巨盾的盾兵雙手高高的將盾牌擡起。然後藉助盾牌本身的力量,重重的向地面鑿擊而下,金屬的碰撞聲就好似金屬爵士樂,充滿了金屬的清脆交擊之音,盾兵半蹲在盾牌之後,雙眼透過盾牌上的縫隙望向那遠處的蒙古騎兵,而在身後手中那一丈六尺多的巨型長戈透過那因柵的縫隙。那鋒利的戈尖,在初升的太陽照射下,閃爍着奪目的金屬寒光。

位於圍櫥後面的那一座座高達三丈多高的箭塔,林立欺負,犬牙交錯。無數的背後揹着箭壺,手中持着上等梨木,牛角,製造而成牛角複合弓,一隻手拿着一根箭羽,微搭在弓弦之上,那雙好似鷹隼一般犀利的雙目緊緊的盯着對面,如果他們敢衝入他們的射程,迎接對方的將是最犀利的箭雨。

位於衆多箭塔正中的一處高臺之上,陳慶之,薛仁貴,徐榮,徐茂公。蕭庸等人站在上面,高臺是整個堡寨之內最高的地方,從這裡可以一覽衆山小”遍觀整個堡寨,甚至是四周的情況,儘管慕容河畔谷地還算寬闊,但那也是相對而言,從指揮台上,可以清晰的看到西面慕容讓的山腳以及東面河畔另一頭的密林。

只是一刻鐘不到的時間,大夏的堡寨就成了一個佈滿尖利的刺蝟,那一圈又一圈的戈,閃爍的寒光。足以讓所有的人望而卻步。

哈木合靜靜的看着大夏堡塞這邊的變化,似乎並不着急攻擊,看着大夏那平靜的堡寨變成一個巨大的刺蝟,哈木合卻是露出一絲冷笑,雖然他們更喜歡彎刀對彎刀,面對面的廝殺,但面對漢人這個喜歡躲在堅固物體後面的族羣,蒙古人的彎刀似乎就變得不那麼靈便了,騎兵無法跨過那遍地的陷馬坑,無法越過那帶有鋒利木刺的拒馬,也秀,法躍過那寬闊的壕溝,儘管他們從不畏懼,就算是面對磐石,他們也能用自己的頭去將那磐石撞個,粉碎,但這並不意味着他們只是頭腦簡單,四肢發達。

哈木合對着身後的親兵揮了一揮手。騎兵軍陣之中,數面用手臂粗的木頭纏繞而成的巨大木盾蒙着一層牛皮在七八個士兵的推搡下,緩緩的被擡出,數十上百面的巨大木盾出現在衆人的視野之中,哈木合再次一揮手,強健的蒙古士兵喊着號子,擡着木盾緩緩的上前,而跟在木盾後方,十數個蒙古士兵手上拿着一個木棍。不斷的在地面上捅着,將一個個發現到的陷馬坑找到,然後用背來的石頭,土填滿。

指揮台上,陳慶之等人望着眼前那些巨大的木盾,相互對望了一眼。徐榮撇了撇嘴,道:“這些草原蠻子難道都改了性子不成,怎麼扭扭捏捏的,一點都不象草原上的戰士!”

徐榮這話也不知道是誇獎還是貶低。不過有一點卻可以得知不用肌肉,改用腦子的草原人變的很難纏,而這羣蒙古騎兵似乎並不急着進攻。反而用木盾掩護,一點點的從陷馬坑的地帶往前推進。

“這樣才更有意思不是麼,蒙古各全部落中,乞石烈部最崇尚武力和力量,而且納烏答答昨日被薛將軍一箭所傷,就算要不了他的命,但也絕對好不了,透甲重箭造成的傷口可不是那麼好癒合的,而前鋒三個,將領中,似乎只有那個科爾沁左旗的那個傅書懂得一些兵書戰陣”。

“科爾沁,好像與玉妃夫人有些關係,好像玉妃夫人就曾是科爾沁的公主,所以對這個科爾沁瞭解不少。這支草原部落實力雖然不是蒙古數部中戰力最強大的,但卻是最富裕的,這支部落學習漢學,懂得農耕。而且族中的大小貴族都會學習我們的文字和書籍,這個傅書想必也是科爾沁部的年輕翹楚。”

“就怕只學了點皮毛,卻學不到精髓,反而成了邯鄲學步,傳令,讓牀弩給我射!”那巨盾包裹着牛皮,如果用弓箭肯定是射不穿的,但使用威力更大的牀弩卻是沒有問題。

牀弩,大型的攻城,防禦器械,按照大小不同,射擊出的弩箭數量不同,又分成許多種,大夏防禦所使用的牀弩多爲三弓牀弩,可同時釋放三支巨弩,由於堡塞並不是永固的城池,所以只配備了便於移動的中型三弓牀弩,三弓牀弩的發射需耍五人操作,使用機括上弦,隨着幾聲嘣嘣的聲音響起,三個士兵一人拿着一支長達七尺,重達二十餘斤的重型弩箭,弩箭前端擁有四道鋒利的到刺,閃爍着血紅色的血紋,三支弩箭被放入箭槽之中似涯向圍姍後面數十個二弓牀弩就好像是數十個露出鋒好怪獸。露出那犀利的爪子。

“放!”隨着機括被拉動,那巨大的弩箭成品字形的飛射向一百多米開外的木盾,牀弩的優點就在於體型並不是太大,所以方便移動,而且可以調整角度,以便於更精準的打擊,上百道弩箭就貼着地面一米左右的高度快速的劃破空氣,帶着尖嘯的聲音射向那些木盾。

那十字形的鋒利箭頭在接觸到本盾的瞬間,爆發出了強悍的穿透力。堅韌的牛皮被輕易的撕開,那有人小臂粗的木頭在發出幾聲吱嘎的脆響之後,無數的木屑飛濺而成,弩箭穿透木盾直接射了過去,而躲避在木盾後方的蒙古士兵根本就來不及反應,就被弩箭射穿了身體,弩箭餘勢不消的射向蒙古人的騎兵軍陣。接連又射倒數人。

不過蒙古軍陣並沒有混亂,那些停頓下來的木盾在片刻之後又繼續前行,時間滴答滴答的流逝着,木盾已經被射的如同一個篩子,蒙古人也換了幾波,木盾最後停靠在了距離大夏塞堡不足五十米的地方,那些躲藏在木盾後面的蒙古戰士從身上拿出自己的彎刀,在地面挖起一片草皮。之後用隨身攜帶的木鏟開始挖地。

蒙古五部處於草原的邊緣地帶。四周多山,自然也不缺乏鐵,唯一缺的就是鐵匠,所以雖然士兵們都有兵器可用,但農作的時候卻仍然使用着木製的農具,不過好在慕容河畔谷地土地鬆軟,用木鏟挖掘也不費力,很快一個個巨大的坑就在木盾後面形成了,並弄始脫離木盾的範圍,向四周蔓延而去。

“掘土前進,嘖嘖,到是一個不錯的方法!”薛仁貴看着那地面上飛揚而起的泥土,慕容河畔谷地的土地都是肥沃的黑土,土質鬆軟,十分易於挖掘,而用坑道不斷的向堡寨前進。弓箭就顯得有些力不從心了。畢竟有一個角度問題。

“看來對方是打算先破除我們外圍的佈置,逼迫我們出堡寨,否則我們就只能看着外面的佈置盡數被毀掉。陷馬坑,拒馬陣,壕溝,嘖嘖。端的好心思,不過不得不承認,這個法子雖然有些笨拙,但卻非常實用,對方從地面探過來,我們的弓箭手根本就發揮不了作用,想要阻止,就只能出堡塞,而出了堡塞,就會面臨對方騎兵的打擊,如果不動,外圍的防禦盡數被毀,對方的兵鋒將直接針對堡寨,我們的防禦至少要打折一半,看來想要在這裡讓對方碰上頭破血流是不可能了。明後兩天,後方大軍一到,我們不撤也要撤了!”徐茂公嘆息一聲說道。

“反正這裡也是要送給對方的。但總是有些失望啊!本以爲能好好打上一場,看來是不可能了,讓他們繼續挖吧,時間差不多了,咱們就退到後面的寨堡去,只希望他們不會每一次都是用這種法子,那咱們的埋伏可就全露餡了!”徐榮拍着額頭道。

蒙古人一改常態,讓大夏這邊精心佈置的防禦成了擺設,讓陳慶之等人打算利用堅固的堡寨防禦讓蒙古人受挫的打算算是徹底的破滅了,九月二十日,隨着大夏最外面的兩道壕溝也逐漸被填出幾條可供戰馬奔馳的土道,大夏的堡寨就只剩下最後一條緊貼在圍櫥五米外的壕溝。

而這一日,蒙古人的大軍也終於姍姍來遲,儘管山谷前的蒙古騎兵數量仍然只有那些,但代表着各部的旗幟卻多了幾倍,而在衆星拱衛之中。數個騎着高頭大馬的蒙古部落可汗出現在谷地前方,而透過單筒望遠鏡,這一切自然逃不過大夏的眼睛。

九月二十日,五萬餘駐紮在第一道堡寨內的大夏兵馬趁着夜色退往河畔中後部的第二道堡寨,當二十一日清晨,數萬蒙古鐵騎來勢洶洶的來到山谷外,並在數個蒙古萬夫長的帶領下對着堡寨發起了衝鋒,卻發現整個堡塞內已經空無一人,到處都是匆忙撤退而隨地丟棄的旗子和沒來得及收走的帳篷,還有許多灑落在地面上的糧食,蒙古人兵不血刃的佔據了大夏在谷口北端建立的堡塞。

在奪得堡寨之後,蒙古騎兵並沒有停下腳步,向着河畔谷地南面衝去。第二道大夏堡塞,建的比起第一座質量要差上許多,沒有衆多的陷馬坑,沒有阻攔的壕溝,就連堡寨也要矮上一頭,不過這個堡寨的面積卻要更大,將數裡寬的河畔谷地完全堵死。

第二道堡寨所建的位置選擇在整個河畔谷地的最狹窄處,靠近慕容山脈的地方是一處不高的山樑卻正好成了西面的屏障,撻撻撻。隨着一連串的馬蹄聲響起,早就在指揮台上等待的陳慶之等人看着呼嘯而來的蒙古鐵騎,不由地的笑道:“看來這些蒙古人還真是心急啊!”

“估計一會對方會上前試試水,讓下面的人不要吝嗇,使勁的給我射。將他們擋回去”。

位於北部慕容河畔谷地的兵馬以步兵爲主,只有三支騎兵軍陳慶之的白馬軍,薛仁貴的飛羽軍還有徐榮的膘騎軍,這三支騎軍都是精銳老兵組成,除此之外,就是三府之中的精銳步兵軍。大夏單純的步兵軍並不多,但每個鎮守府都或多或少的都有步兵軍設置,主要用於攻堅。防禦,山地等複雜地形作戰。

而大夏的步兵軍與一般諸侯的步兵有所不同,更加側重遠程的打擊。大夏之地,並不缺乏獸角,獸筋以及優質的木料,一張弓從製造到成型至少要三個月甚至更長,才能做成一把上好的複合強弓,但大夏使用的是流水作業方式,將弓的製作分成無數個步驟,讓弓的製造成了規模,所以大夏騎兵幾乎人人配弓,步兵也差不多如此,大夏步兵軍中。除了專門用來近戰的刀盾兵。用來據敵的長戈兵外,餘下的盡數都是弓箭手,弓箭手配置梨木複合弓,腰間配屬戰刀,匕首,用於近戰。但大多數時候,弓箭手的作用只是遠程打擊,一個步兵軍中,至少有三個營也就七千五百人爲弓箭手。而剩下的刀盾兵和長戈兵還配備着

弩。

所以當命令下來之後,大夏的那堡寨內,快速的形成了五十個千人方陣,足足五萬弓箭手,蒙古人的前哨騎兵在殿卜塞前方兜了圈。並沒有發現任何的陷馬坑點類的陷拜六七的東西,蒙古萬夫長鐵魯阿塔舉起手中狼牙棒高呼一聲,數萬蒙古鐵騎猶如奔涌而下的洪水,呼嘯着向着大夏的堡塞殺來。

“一到豐方陣,斜度四十五。預備。射!”吱嘎嘎,弓弦在弓手那龐大的臂力的拉扯下,發出一聲聲的響聲,隨着紅色的旗幟在高空飄揚,十個位於堡寨內部最前方的弓箭手方陣,同時鬆開了拉住弓弦的拇指,嗡的一聲,萬弓齊鳴,上萬道箭雨飛入半空之中。

那密密麻麻的箭雨遮掩了天空,好像一片烏雲遮蔽了整今天空,猶若那萬千蝗蟲一般,席捲而來,衝鋒之中蒙古鐵騎兵沒有被那箭雨所震懾。反而加快了馬速,眼看着那密集的箭雨落下,鐵魯阿塔一個側身,人已經藏到馬腹之下,而他身邊的蒙古騎兵們也同樣如此,哆哆哆,無數的箭雨好似那暴風雨的雨點,噼裡啪啦的落下,被箭雨覆蓋的蒙古騎兵軍陣頓時響起無數的淒厲的慘叫,無數被射成塞子的戰馬前蹄一軟,向前倒去,而藏在馬側的蒙古騎兵也隨着飛出,萬馬奔騰之中,跌落就意味着死亡,隨着那巨大的馬蹄落的。骨骼的斷裂聲伴隨着那淒厲的慘叫聲不絕於耳,然而片刻之後,那慘叫聲又會戛然而止。

一蓬蓬的箭雨好像那秋雨的連綿,好像不知道停歇的不停的傾瀉而下。那精鐵打造的箭頭不斷的奪取着衝鋒的蒙古騎兵的生命,上百米的距離,不過幾個呼吸的事情,然而在那恐怖的箭雨覆蓋之下,卻好像又那麼的漫長,被壓制在箭雨之下的鐵魯阿塔終於意識到不妙,大夏的箭雨好像連綿不絕,根本就讓人擡不起頭:“撤退!”

鐵魯阿塔的聲音此刻是那般的渺但緊隨在鐵魯阿塔身邊的騎兵卻是緊隨在他的身邊,蒙古人那與生俱來的天賦騎術,此刻再次在彰顯無遺,在密集的箭雨之中,儘管每一秒都有不少的蒙古騎兵落馬,但蒙古人的騎兵陣型卻始終沒有崩潰。混亂,在鐵魯阿塔的扭轉下,蒙古騎兵的衝鋒生生的被改變了方向,居然罕見的沒有發生碰撞,錯亂。就好像一條蛇在雨中繞了一個***,那般的自然,絲毫沒有僵硬之感。

“蒙古騎兵果然不俗,光是這份騎術就足以在草原上縱橫,萬箭之下,卻絲毫不亂。還能從容而逃,嘖嘖!”陳慶之不由地的讚歎的道。

“不過這一次也夠他們受的了。少說有上萬人留在了這裡,今日應該可以消停了!”

鐵魯阿塔此刻面色有些鐵青。大腿上還插着一支箭,胯下的戰馬身上也插了好幾支,在經過猛烈的奔跑,此刻已經走進氣多,出氣少;雙腿已經有些支撐不住了,回頭望去,那大夏堡塞前方百米此刻已經成了一片屍山血海,紅色染紅了這片綠色的草地,那沒有死去的士兵痛苦的慘叫着,那掙扎着想要再次站立而起的戰馬,發出一聲聲的悲鳴。地面之上,那黑色的羽箭好像一片草地,密密麻麻,只是那短短的數十個呼吸之間,這片不大的草地上至少插了兩百萬支羽箭。

鐵魯阿塔猛吸了口冷氣,目光裡露出一絲決絕,轉過身,在也不去看那修羅場一般的存在,帶着麾下的兵馬撤向北面。

指揮台上,徐茂公與蕭庸對弈到了中盤,太陽漸漸的落下了山橫,儘管還沒有入夜。但河畔山谷卻乙經沉浸在那巨大的陰影中,慕容山中。倦鳥歸巢,而在大夏堡塞前方兩裡之外,蒙古人的大帳依稀可見。

夕陽西下,黑色的夜幕再次籠罩天地,天空中,星河鬥轉,點點星芒璀璨。

大夏堡寨之中,篝火盡數被滅。整個堡寨都沉浸在那巨大的黑暗之中。寂靜無聲,透着一種讓人有些發寒的冷意,陳慶之,薛仁貴,徐榮三人全身覆甲的端坐在一處大帳之內,事情遠比想象的還要順利,沒有那麼多的波瀾曲折,有是隻是行雲流水般的時間,滴答滴答的流轉。

黑暗中,十數個身着夜行服的士兵一路沿着河邊潛行來到距離蒙古人營帳只有二十餘米的地方,方化小心的在地面上爬動着,夜色爲他提供着最好的保護,不過他心裡卻是不斷的咒罵着,因爲蒙古人紮營的地點太靠拼了點,這讓他不得不冒險摸到蒙古人的內圈巡邏範圍之內去點燃導火索,幾乎就等於在對方的眼皮子底下去辦事,看來人算始終不如天算。

導火索並沒有直接拉到大夏營寨之中。距離上千米,路程太長了,火繩很容易熄滅,所以火繩只埋出距離爆裂燃燒桶大約百米的未知,而選擇距離的時候也是經過仔細盤算的,一般紮營通常要保持三五里的距離。但誰能想到,這羣蒙古人居然距離大夏堡寨兩裡多就紮下了營盤。

大夏這邊的黑暗,讓蒙古人這邊也格外的警覺,兩裡多的地方,不過千米,尤其是蒙古人在兩者之間還點燃了數堆篝火,將兩者之間照的雪亮,這麼遠的距離,雙方的一舉一動根本就瞞不過對面。

一片淡淡的雲霧從天空中飄來。在月光的照射下,顯現着灰黑的顏色。隨着這片雲霧將皎潔的月亮遮擋,讓大地陷入淡淡的黑暗之中,方化心裡默默的數着數字,終於在數到三十的時候,他伸出手開始在草地上摸索起來,好片刻,他的手終於摸到了一個凸起的木樁,再次爬了幾步。雙手拿着匕首小心翼翼的將一塊草皮掀開,露出了一個倒扣的竹筒。將竹筒拿起,從身上的包裹內拿起一個火摺子,用竹筒擋住火光,隨着火摺子燃燒起來,對着那探出的一條火繩點去,呲呲的聲音順着火繩響起,快速的順着細竹燃燒而去,方化熄滅了火摺子,一個翻身,向河畔邊爬去。

嗖的一聲,一支箭從黑暗之中射出。正中方化的腰間,方化腰間吃疼,雙手扣住地面,一動不動,耳邊響起,沙沙的腳步聲,越來越近。而在地面下,火繩快速的燃燒着,距離着最近的爆裂燃燒木桶也越來越近。

第173章 水軍老將劉仁軌第151章 簡化版三省六部制第416章 擴軍,戰略轉變第65章 幸福的暈了過去第211章 薛仁貴一箭殺白鹿第178章 火燒蘆天蕩第735章 偷襲糧道第706章 釜山條約第71章 解決之道第212章 鐵鎖橫江第444章 冬季攻勢第529章 魯門第629章 考考包青天第475章 樂毅的圖謀第187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624章 軍中搶親的習俗第734章 會盟狼山第584章 蘇軾與秦觀第118章 勢不可擋第428章 湯魚的倒戈第138章 關門打狗第320章 神器—神農藥鼎(下)第86章 月夜攔截第38章 八旗騎兵第156章 伏擊雞鳴嶺第345章 大夏中第90章 坐井觀天第601章 逃命的沈萬三第382章 推波助瀾第437章 招安第352章 鎮國神獸孵化—七彩麒麟第648章 黃巾大起義第357章 海盜的崛起第573章 兵出冷鋒口第497章 驚現巨型露天煤海第63章 水淹綠林第486章 槍挑八方震敵胡(下)第557章 走馬嶺內的走馬商人第438章 奸臣的妙用第657章 “鎮壓”第379章 不一樣的張飛第529章 魯門第631章 天府二十四政第233章 夜襲承安城第184章 大破藍川堡第360章 夏遼大戰序幕第482章 哲別狼弓騎VS柔然飛羽第723章 抱大腿的左良玉第622章 天書三卷第105章 開衙封爵第257章 草原長城—以胡制胡第385章 弓長嶺第502章 七星羣島之天璣要塞第165章 收服祁連納雪第202章 縱橫之法—范雎出世第127章 先下手爲強第644章 五行道術—沼澤術第631章 天府二十四政第148章 堅壁清野第252章 神秘之樹第696章 蒼狼城大總管是和第246章 離間計第308章 血色安洛城(一)第718章 夏羽的另一面第433章 步戰之王—鞠義第176章 大船匠孟康第643章 百萬殭屍圍白石第626章 龍門客棧—魚腹浦地第132章 佈局第704章 戰略重心轉移第2章 英雄的傳承第641章 刺殺綁架第707章 請呂布解圍第687章 包圍第118章 勢不可擋第754章 天之橋第677章 盡人事第403章 遼軍降了第400章 並不樂觀的局勢第221章 掘水破堡第32章 黃巾力士營第94章 力舉千斤第216章 先發制人第535章 兵馬南下第413章 猛張飛第36章 烏雲踏雪第363章 首戰第721章 立皇太子第400章 並不樂觀的局勢第667章 山東烽火再起第234章 白蓮聖女第273章 新自由貿易港來訪第9章 翻盤第189章 福金帝姬第721章 立皇太子第78章 籌謀第518章 落紅如梅第19章 周扒皮第14章 二級村政中心第143章 四處開花
第173章 水軍老將劉仁軌第151章 簡化版三省六部制第416章 擴軍,戰略轉變第65章 幸福的暈了過去第211章 薛仁貴一箭殺白鹿第178章 火燒蘆天蕩第735章 偷襲糧道第706章 釜山條約第71章 解決之道第212章 鐵鎖橫江第444章 冬季攻勢第529章 魯門第629章 考考包青天第475章 樂毅的圖謀第187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624章 軍中搶親的習俗第734章 會盟狼山第584章 蘇軾與秦觀第118章 勢不可擋第428章 湯魚的倒戈第138章 關門打狗第320章 神器—神農藥鼎(下)第86章 月夜攔截第38章 八旗騎兵第156章 伏擊雞鳴嶺第345章 大夏中第90章 坐井觀天第601章 逃命的沈萬三第382章 推波助瀾第437章 招安第352章 鎮國神獸孵化—七彩麒麟第648章 黃巾大起義第357章 海盜的崛起第573章 兵出冷鋒口第497章 驚現巨型露天煤海第63章 水淹綠林第486章 槍挑八方震敵胡(下)第557章 走馬嶺內的走馬商人第438章 奸臣的妙用第657章 “鎮壓”第379章 不一樣的張飛第529章 魯門第631章 天府二十四政第233章 夜襲承安城第184章 大破藍川堡第360章 夏遼大戰序幕第482章 哲別狼弓騎VS柔然飛羽第723章 抱大腿的左良玉第622章 天書三卷第105章 開衙封爵第257章 草原長城—以胡制胡第385章 弓長嶺第502章 七星羣島之天璣要塞第165章 收服祁連納雪第202章 縱橫之法—范雎出世第127章 先下手爲強第644章 五行道術—沼澤術第631章 天府二十四政第148章 堅壁清野第252章 神秘之樹第696章 蒼狼城大總管是和第246章 離間計第308章 血色安洛城(一)第718章 夏羽的另一面第433章 步戰之王—鞠義第176章 大船匠孟康第643章 百萬殭屍圍白石第626章 龍門客棧—魚腹浦地第132章 佈局第704章 戰略重心轉移第2章 英雄的傳承第641章 刺殺綁架第707章 請呂布解圍第687章 包圍第118章 勢不可擋第754章 天之橋第677章 盡人事第403章 遼軍降了第400章 並不樂觀的局勢第221章 掘水破堡第32章 黃巾力士營第94章 力舉千斤第216章 先發制人第535章 兵馬南下第413章 猛張飛第36章 烏雲踏雪第363章 首戰第721章 立皇太子第400章 並不樂觀的局勢第667章 山東烽火再起第234章 白蓮聖女第273章 新自由貿易港來訪第9章 翻盤第189章 福金帝姬第721章 立皇太子第78章 籌謀第518章 落紅如梅第19章 周扒皮第14章 二級村政中心第143章 四處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