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6章 釜山條約

殺!呈千餘騎兵猶如一把鋒利的彎刀刺入柔然大營乓仙個時候的柔然大營已經不似之前那般沉靜。儘管呼嘯的北風遮蓋了大部分外面的喧囂聲,但是還是有很多在氈帳內的柔然人內驚動。坐鎮聯營中部的忽必烈看到西南角冒起的火光。臉色鐵青的組織着兵力進行阻攔。

夏羽這三千餘騎的出現,無疑讓本來就有些混亂的局面變的雪上加霜。因爲柔然人晚上的攻城,築造冰橋,分派出不少的兵力,而這冬季的夜晚,寒風冷冽,就算是耐寒的草原人也有些禁受不住,貓在厚厚的氈帳內。固然能躲避寒冷,卻也讓外界與氈帳內的聲音更好的隔絕,加上呼嘯個不停的北風,這些都是讓大夏此番得以偷襲成功的因素。

夏羽胯下騎着一匹普通的戰馬,由於多年不曾親自領兵,夏羽昔日的老夥計踏雪也已經年老在皇城馬廄內養老,護國神獸倒是能騎,不過護國神獸要坐鎮皇城,夏羽這次微服出宮不可能那麼拉風的騎着麒麟出來。不過這倒是對夏羽沒有太大的影響。因爲寒冷的緣故,柔然人的氈帳特別的密集,才殺入其中,夏羽就不得不棄馬步戰。

燃燒的氈帳,猶如一個個巨大的火球,將四周照得光亮,夏羽手上拿着軍中的制式陌刀,陌刀厚重,利於劈砍,尋常士兵使用還有些費力。但在夏羽的手上卻是如虎添翼。柔然人的彎刀面對厚背寬刃的陌辦簡直就是小巫見大巫,根本就不是一個個,夏羽每一次揮砍,都是一片寒光血綻,鮮血猶如落梅,濺落在雪的上,顯得格外的紅豔。

夏羽衝鋒在前,不過在左右卻有着數十人護衛兩側,夏羽此番帶出來的幾個妃子都留在了出雲關,只帶着蕭燕燕一個,因爲蕭燕燕的武藝也不低,不過讓夏羽有點意外的是段嫣也隨同而來,儘管這一路上,兩個人多有曖昧,夏羽也經常科纏段嫣。但段嫣卻一直很冷淡,不過夏羽也知道,這個女人入成也是被自己的霸氣給征服了,否則被自己這般的騷擾。居然還一直隱忍着不肯離去,當然這是夏羽自我感覺良好,但深層次的想,很可能是那日,畢竟烽火大6上的女人可都很保守的,被夏羽看個精光,甚至摸了個遍,這種情況貌似都是非爾不嫁,這種思想夏羽簡直都愛死了。

陌刀長且重,相當於重兵器小加上夏羽身上的蠻力。手上幾乎無一人之敵,或許是在半路上被柔然人打的憋氣,隨後又讓柔然人給堵的晃。在加上一點多年不曾酣暢一戰的緣故,夏羽這一打起來,整個人都興奮莫名,越殺越起勁,而在前方阻攔的柔然人幾乎沒有像樣的阻攔,這讓夏羽一行飛快的突入右翼中部。

沖天的火光從柔然人大營後方冒起。這火光自然也被城內的守將看的清清楚楚,負責東城城防的是漢人周炳,乃是昭君塞的老將,當初護送王昭君北上草原的一員小校,守衛這昭君塞足有十餘年,坐鎮東門城樓上的周炳自然將柔然大營的火光看在眼中,那晃動的火焰就好像是黑夜中的明燈一樣晃眼。

“周將軍,似乎是有我方援兵殺上來了,組織騎兵衝出去,打狗日子的柔然一下子!”從一旁的的城牆上。身着着騎兵將軍甲的騎兵軍指揮使逾楚桓步履匆匆的上得城樓,對着周炳道。

周炳卻沒有答話,深邃的目光好似要將那夜色看穿,周炳腦海裡快的轉動着,儘管有柔然人將東城外盤維,但是東面畢竟是昭君國的統治區域,消息還是時而能傳入城內,望月郡幾乎已經全部淪陷,只有一些偏僻的小鎮,村落得以倖存,不過前些日子傳來有不少大夏士兵進入望月郡,四處獵殺柔然遊騎。不過周炳並不知道這支力量的具體情況,而且這麼久來,這支力量也從來都沒有試圖與城內聯繫,所以周炳拿不準。

他擔心這是柔然人甫下的圍套。周炳此刻的內心可謂是掙扎無比,“周將軍,你還猶豫什麼,就算這是敵人的計,我們還有的選擇麼,如果在這麼僵持幾天,咱們也要面對數萬騎兵攻上城牆的危險。”

周炳一圍打在城饗上,道:“打了,楚將軍,不管是不是柔然人的計策,你的騎兵都要拖住柔然騎兵。我會讓人去將冰橋炸掉,一定要爭取一個時辰,拜託了!”

楚桓重重的點了點頭,大步流星的走出城門樓,下了城牆,對着城下的士兵大聲的喝道:“西北第四騎兵軍,都給我上馬,準備隨老子殺出去!”

“陛下,騎馬殺出去吧,柔然人越來越多了!”在夏羽殺的興起的時候,一邊的護衛上前對着夏羽道,接着火光可以清楚的看到四周那影影綽綽的人影,越來越多的柔然人殺了過來,擋在了夏羽一行的前方,在停留的話,很可能會被柔然人包圍,之前之所以那般順利的殺入。很大程度上是因爲柔然人沒有多少防範,而柔然人如今已經被組織了起來,擁有絕對兵力優勢的柔然絕對不是他們這幾千人可以擊潰的。

“上馬!”夏羽也知道自己不能深陷重圍,殺入昭君塞內纔是正經。死在這裡那他可是冤死了:“擋我者死!”夏羽揮舞着陌刀。這六十多斤重的兵刃,一般的士兵都要用雙手才能揮出威力來,但此刻夏羽卻是單手拿着陌刀,揮舞起來居然行雲流水,颯颯生風,居然沒有半點的遲滯感,要知道夏羽揮舞這把陌刀已經足有大半個時辰。蠻族血脈加上養生訣的多年修煉,讓夏羽擁有着似乎無窮無盡的力量,根本就不知道累。

不過夏羽雖然很牛逼,但是面前的卻是黑壓壓的人羣,陌刀在厲害一下也只能砍一個,本身武技也少的可憐,畢竟武技是需要在戰場廝殺中領悟,夏羽這多年不上戰場的君主,自然也沒有什麼強的武技。更別提什麼必殺技了。

“真魔兵,風回輪舞!,小就在夏羽身前的敵人越殺越多的時。直在夏羽身邊不顯山不露水的段嫣終於拔出了自己的憾識??段嫣的武藝很不錯,但是畢竟是女人。在很多方面比起男武將都有不小的差距。之前殺敵只使用普遍兵刃的她雖然也很厲害,但也只限於厲害,比起蕭燕燕還有不如,畢竟蕭燕燕隨身還帶着一把玉級的兵刃,九龍鞭。中近距離,幾乎沒人能靠上前來。

但是段嫣使出真魔兵卻是一瞬間將段嫣的弱勢給彌補了,魔兵本身就猛含着比傳奇兵刃更強大的力量,因爲麾兵本身就是在戰場上孕育而生,靠殺戮和鮮血來提升力量的兵刃。魔兵一出,那風中的呼嘯聲中似乎都多出一絲亡魂的哭嘯之音,青色如風的刀刃,好似輕盈如柳絮,隨着風飄擺。

一劍揮出,四周那刺骨的北風都爲之紊亂,紛紛改變了方向,向着四周亂舞而去。寒風刺骨,此刻的風彷彿是在印證這四個字,那風化作別骨的刀,漫天的席捲刮向對面的柔然人,鮮血在風中綻放着最美的淒涼花色,一朵朵的血花迎風招展,一聲聲慘叫被風聲湮滅,一劍,身前那密密麻麻的人頭頃刻之間爲之一空,這就是魔兵的威力,一擊屠百。

夏羽看着眼前那如同割麥子一般的倒下的柔然騎兵,扭頭看向段嫣的目光都有點變了,嘴裡不由地倒吸冷氣,好狠,好辣。好冷,段嫣似乎也覺了夏羽望過來的目光,對着夏羽嫣然一笑,不過這一笑,卻沒有給夏羽說明溫暖如春的感覺,反而有種冰冷的寒風吹入體內的刺骨。夏羽都有點慶幸,之前自己吃她豆腐,沒有將她給逼急了,否則這一劍下去,夏羽渾身打了個冷顫。扭過頭。大聲的喝道:“殺入重圍。殺!”

風,呼嘯個不停,這冰冷的空氣卻似乎被殺戮的戰場,那沸騰的鮮血所點燃,迷離的夜幕,好似吞噬着一切的兇獸,眼睛一眨不眨的將一切吞噬。

轟,一聲震天的爆炸聲響起,一座已經快要建成的冰橋終於在這隆隆的爆炸聲中徹底的煙消雲散,整個昭君塞的東門都爲之一顫,漫玉飛落的冰塊散落,好似下了一場冰雨。

猶如城內突然殺出的一萬騎兵,柔然人的大營終於被攪亂,夏羽一行得以順利的脫身,進入到昭君塞內。這一夜的戰鬥直到天邊泛起魚肚白的時候才漸漸的安靜下來,夏羽帶領的三千餘騎只損失了七百餘,其餘大部分帶傷,而肩傭兵也有三千多人殺入城內,其餘的不是戰死。就是沒有進入城內,東城外的四座冰橋一夜之間全數炸燬。而城外的柔然人這一夜至少折損了兩萬,儘管仍然有四萬的兵馬,但是這一次偷襲。卻是讓柔然人的士氣皆無,大批氈帳被毀,而之前一個月的努力也盡數白費,短時間內已經無法在威脅到昭君塞,而這一次夜襲也極大的鼓舞了士氣,昭君塞的危機暫時緩解。

就在昭君塞打的熱火朝天,朝鮮半島上也是風起雲涌,隨着大夏樞密省提出戰略重心的轉移,各地兵馬開始不斷的調集,兵力都開始向着大夏西北雲聚,在大夏的整個戰略佈置內,朝鮮牛島屬於排不上號的存在。先大夏遼東也屬於新開疆域,統治根基還不穩。無法對外輻射。其次,與遼東相連的兩大半島,一個是山東,一個是朝鮮,從種族。地理等諸多方面,都決定了大夏的戰略方向在山東,而不是在較爲偏遠的朝鮮。

而此番在朝鮮半島北部大動干戈。卻是鎮守府的軍事行動,儘管在總體佈局上。各地兵馬要聽從中央樞密省的調配,但是地方鎮守府也有一定的自主權。在不影響總體戰略的前提下,鎮守府可以動小規模的戰爭,不過大夏聖元五年,卻是一個混亂的多期,而這種混亂無疑是大夏四處擴張的機會,所以四處出擊的大夏罕有的出現了兵力短缺的局面。

而這一次戰略調整,則是對大夏兵力的重新部署,大夏在朝鮮半島的利益總額並不算大,而朝鮮半島的地理位置暫時對於大夏也並不重要,大夏就算要征服朝鮮也會在瓜分完中原之後,畢竟比起多山,種族爲朝鮮的朝鮮半島,富饒的中原地區對於大夏的誘惑力更大。

利益,有些時候並不是非要戰爭才能取得,在大夏開始秘密從北高麗掇兵的同時,大夏的使團也到達了北高麗沿海重要的海港城市聖山。並對北高麗國出大夏的詔書。完全是一種主子對待下人的口吻。

北高麗王,金昌正此刻可以說是從得意到失意,在半年多前,北高麗國纔是蒸蒸日上,擁有兵馬三十萬,水軍五萬的強大王國,雄踞朝鮮半島西北,甚至不斷的對外擴張着疆域,可謂是意氣風,然而半年之後,北高麗面對夏,朝聯軍,水6兩路的打擊,先後大敗。

水軍都督李舜臣,李約翰分別在大夏長白島和海之角失敗,隨後兩人攜帶麾下的戰艦背叛北高麗國,攜帶家眷南下大海,一去無蹤。而在西北長白河,大夏與李氏朝鮮跨過長鼻河,殺入北高麗國西北,先後爆鎮川,順清等戰,折損兵馬七萬餘,西北三道淪陷,幸好這個時候下起了大雪,夏,朝兩軍這才停下步伐,而另一邊,沿海區域,大夏軍佔領北高麗外海衆多羣島,以及重要的海港城池聖山,兵逼北高麗王都。

一連串的軍事失敗,讓金昌正這個北高麗的雄心之主也變得失魂落魄,尤其是那支兵臨城下的騎兵,雖然數量不多,但是卻猶如一根刺讓金昌正吃也吃不好,睡也不睡不好,折騰下來,金昌正的氣色是越來越差了了。

待得大夏宣旨的使臣離開,金昌正當場摔了七八個精美的瓷器,氣憤的不能自已:“王上,息怒啊!”

“滾,我北高麗還有二十萬鐵甲。軍心猶在,士氣猶存,將士保家衛國齊心一致,豈會怕了那大夏和李家朝鮮那幫孫子,來人,傳孤諭令,各地將領。嚴防死守,膽敢臨陣脫逃者,劃引波,畏敵不前者,殺赤赦。叛敵滅蘭族,給我着南…似卡自上城,振奮軍心士氣,誓與王城共存亡!”一直都很能忍的金昌正終於失了冷靜,猶如一頭受傷了的獅子,出一聲聲的怒吼。

金昌正可是北高麗的建立者,能打下這麼一片江山的他自然也是雄心勃勃,心性堅毅,哪裡是那麼容易就彎折的,如果金昌正不是打江止 的。而是坐江山的,沒有經歷戰爭的洗禮。很可能此刻已經沒了半點主意。但金昌正卻是有膽色敢跟大夏玩命。

此刻的北高麗因爲林雅,李舜臣等人的叛逃,被金昌正以爲臂膀的海軍派已經徹底的沒落,而剩下的人也遭受到了大清洗,西山元老派徹底的掌握了北高麗的軍政大權,不過沒了新派,元老派內部的山頭也開始分裂,又形成了以武將爲主的主戰派和文官爲主的主和派,而主政的大院李政自然也是主和派的核心。

“王上,息怒啊,我北高麗如今正面臨最危急的關頭,李氏朝鮮與夏人大軍足有三十萬人,而且還有強大的水軍封鎖海岸,到處都可登6。前線兵馬雖仍有戰力,但屢遭大敗。一退再退。在打下去,固然能重創敵軍,但一旦這些兵馬折損一空,王上就算守住了王城,這江山也守不住了,如今大夏派來使者,八成也是不想在打下去了,王上只要保住了兵馬,早晚都有機會奪回往日的疆域。漢人諸侯裡,就有臥薪嚐膽之典故,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啊。王上!”李政俯身磕頭的勸誡道。

金昌正怒火了一半,聽到李政所言,儘管內心怒火依舊不卻也讓自己冷靜了下來,道:“院的意思是讓孤答應大夏的一切要求。甘心做一個藩屬嘍!”

“做。爲什麼不做,王上以爲如今之李朝如何!”李政擡起頭,語氣很是堅毅的道。

“不比我北高麗差!”金昌正想了想,回道!

李政道:“三年前二李朝不過是長白河西岸三大諸侯之一,固然實力不弱,遠蓋過另外兩家,但是在另外兩家諸侯的聯合下,也是無所寸進,較之我北高麗相差遠矣,而如今只三年不到,李朝卻已經擁有精兵數十萬,興兵攻入我北高麗,爲何。皆因背後有夏,夏遠在西,疆域遼闊,其心並不在朝鮮,而此番攻入我北高麗,不過是因爲昔日之仇怨還有李朝從中挑撥,夏人其志不在我高麗,如果繼續打下去,我北高麗的江山最後很可能都傘淪入李朝之手。因爲夏人乃漢,而我高麗乃是朝鮮,種族不同,統治起來不易,而王上反抗。激怒夏國,最後便宜的可是李朝。”

金昌正聽言,火氣再次消了三分。李政繼續道:“王上,夏對於朝鮮。不會直接的統治,只會以藩屬而統,王上雖然臣服於夏,但地方上卻依舊由王上統治,固然有蒙王上之德,但王上之權卻不曾失,而有大夏作爲宗主。我北高麗完全可以藉助大夏之力,擴張疆域,而且以我觀之。夏人也不想養虎爲患,讓李朝不斷的壯大,所以在眼下的局勢,纔會派出使者。”

金昌正聽了李政這次的言語小火氣算是消失無蹤,眼下北高麗局勢危急,固然還有二十萬兵馬,但是面對李朝和大夏的威逼,已經軍無戰心。在打下去,結果就是北高麗滅亡,他也逃不過被殺的命運,而李政的話卻讓金昌正眼前一亮,大夏無意朝鮮,就算是自己做了藩屬國又有什麼,這江山依舊是他的江山。而且以李政所言,大夏似乎也不願意看着李朝不斷的壯大,所以有心培植北高麗以爲牽制,如果是這樣的話,讓他俯稱臣也未嘗不可,臥薪嚐膽數年,到時候在跟李朝算帳。

“大院,你馬上去爸山,全權代表孤與大夏凱旋,只要不是太過分的條件就全部答應下來!”其實這個時候的金昌正內心深處也是有點懼怕的,坐上了這王位,就沒有人還想下來的,有了這位置他可以榮華富貴,掌握人的生死,享盡天下美女,如果江山沒了,可就什麼都沒了。如果不是被逼急了,誰會破罐子破摔。

“是,王上!”李政躬身退出。嘴角露出一絲得色的離開了王宮。

大夏聖元六年二月末,大夏與北高麗在茶山城外海港劉仁軌坐船上籤署了務山條約,也是大夏對外簽署的第一份條約,條約內容如下。

第一:北高麗奉大夏國爲宗主國,以臣禮待之,北高麗國王任免需宗主國審閱方可有效。

第二:北高麗賠償大夏八百萬兩白銀,以做鼻軍費用。

第三:北高麗割讓北部三道。由夏,李朝共管,開放沿海,立務止 爲開放港口,由夏。高麗共治。大夏商人不受高麗法規制約。

第四:大夏可在高麗國內開辦道觀,高麗國保護大夏道人傳道。

第五:興漢學,確定漢文爲高麗國官方文字。

第六:允許大夏在釜山等地駐軍。駐軍數量不過三千,高麗國給予供養。

喜七:開放境內礦山等資源產地。

第八:

登山條約可以說是二個極不平等的條約,不過對於北高麗國來說這些東西卻是並不難接受,只要高麗王的王位還在,江山還在,軍隊還在。損失一些東西並不算什麼。而且此刻的朝鮮半島,說的官話本身大多數就是漢話,要知道朝鮮半烏作爲中國的藩屬國可足有千年之久,釜山條約的簽訂,意味着大夏又多出一個藩屬國,而利用條款,大夏實際上控制了整個北高麗的經濟命脈,而興漢學,傳道則是在無形中的對當地百姓進行同化,爲日後大夏直接統治打下了基礎。

戰爭達不到的目的,卻能在外交上輕易達到,當然這一切都是建立在雄厚的基礎之上的。

第328章 兵圍築城第140章 千里迂迴之凌雲山蠻. .第273章 新自由貿易港來訪第154章 前往毛家寨第300章 反夏聯盟第55章 蝦子島第233章 夜襲承安城第668章 迷宮之城第131章 公孫康投奔第166章 金營偷襲戰第439章 五部會盟—大戰再起第251章 大戰略的初步形成第549章 俘虜黃子國長公主第236章 上都絞殺戰第671章 雨夜偷襲第455章 李舜臣第429章 金屋藏嬌第532章 掘根之計—政策第102章 徐榮第436章 預言神器—星辰第727章 閻王軍徹底的覆滅第88章 金礦第291章 野狐嶺第93章 風流還是多情第292章 毒仙子—落花女第632章 擁抱沈靈兒第429章 金屋藏嬌第80章 豐盛的收穫第566章 千面魔女杜冷月的悲劇第749章 門閥第462章 堪比李元霸—熊孩鐵塔第731章 山中野人第659章 洪承疇的艱難抉擇第699章 大夏西北危機第741章 致命的毒氣第741章 致命的毒氣第12章 狐狸精第546章 秦瓊的陷阱第577章 宮廷兵變第43章 梁山水軍大營第724章 太史慈降夏第298章 不速之客—八星海獸第420章 大珍珠羣島第248章 青馬川慕容城第351章 瘋狂的計劃—密謀山海關第199章 吃掉雪狐第498章 墨門子弟第341章 分化招降第86章 月夜攔截第500章 吳三桂借刀殺人第541章 槍戰墨門三傑第262章 心學大師—王守仁第537章 砸了墨家山門第286章 訓鷹術第726章 死城第184章 大破藍川堡第129章 一好一壞第258章 蝶樓—江湖的聚集地第682章 成立僱傭軍的想法第154章 前往毛家寨第140章 千里迂迴之凌雲山蠻. .第344章 燕遼同盟第328章 兵圍築城第458章 驚現哥薩克第308章 血色安洛城(一)第521章 奔雷快槍齊鶴第462章 堪比李元霸—熊孩鐵塔第132章 佈局第460章 再露獠牙—擴軍四百萬第616章 霸王之威—生撕白袍將第496章 水循環系統開啓第563章 納妃儀式梁山大聚首(下)第84章 張家村第642章 致命追擊第244章 勢均力敵第729章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第722章 楚之范蠡第698章 宿命的碰撞第550章 墨門防線第63章 水淹綠林第605章 鮮卑人南下第533章 倒黴的阮氏三雄第605章 鮮卑人南下第650章 平城黃巾第232章 薛仁貴大破將軍山第526章 墨子佈局第202章 縱橫之法—范雎出世第742章 外封制,皇子外放第91章 玉面小白龍第724章 太史慈降夏第114章 蘆花盜匪第72章 主動被動第212章 鐵鎖橫江第28章 英雄主線任務第4章 黃巾民兵營第632章 擁抱沈靈兒第561章 一個妃是納兩個妃也是納第219章 大敗沿水第21章 挑撥
第328章 兵圍築城第140章 千里迂迴之凌雲山蠻. .第273章 新自由貿易港來訪第154章 前往毛家寨第300章 反夏聯盟第55章 蝦子島第233章 夜襲承安城第668章 迷宮之城第131章 公孫康投奔第166章 金營偷襲戰第439章 五部會盟—大戰再起第251章 大戰略的初步形成第549章 俘虜黃子國長公主第236章 上都絞殺戰第671章 雨夜偷襲第455章 李舜臣第429章 金屋藏嬌第532章 掘根之計—政策第102章 徐榮第436章 預言神器—星辰第727章 閻王軍徹底的覆滅第88章 金礦第291章 野狐嶺第93章 風流還是多情第292章 毒仙子—落花女第632章 擁抱沈靈兒第429章 金屋藏嬌第80章 豐盛的收穫第566章 千面魔女杜冷月的悲劇第749章 門閥第462章 堪比李元霸—熊孩鐵塔第731章 山中野人第659章 洪承疇的艱難抉擇第699章 大夏西北危機第741章 致命的毒氣第741章 致命的毒氣第12章 狐狸精第546章 秦瓊的陷阱第577章 宮廷兵變第43章 梁山水軍大營第724章 太史慈降夏第298章 不速之客—八星海獸第420章 大珍珠羣島第248章 青馬川慕容城第351章 瘋狂的計劃—密謀山海關第199章 吃掉雪狐第498章 墨門子弟第341章 分化招降第86章 月夜攔截第500章 吳三桂借刀殺人第541章 槍戰墨門三傑第262章 心學大師—王守仁第537章 砸了墨家山門第286章 訓鷹術第726章 死城第184章 大破藍川堡第129章 一好一壞第258章 蝶樓—江湖的聚集地第682章 成立僱傭軍的想法第154章 前往毛家寨第140章 千里迂迴之凌雲山蠻. .第344章 燕遼同盟第328章 兵圍築城第458章 驚現哥薩克第308章 血色安洛城(一)第521章 奔雷快槍齊鶴第462章 堪比李元霸—熊孩鐵塔第132章 佈局第460章 再露獠牙—擴軍四百萬第616章 霸王之威—生撕白袍將第496章 水循環系統開啓第563章 納妃儀式梁山大聚首(下)第84章 張家村第642章 致命追擊第244章 勢均力敵第729章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第722章 楚之范蠡第698章 宿命的碰撞第550章 墨門防線第63章 水淹綠林第605章 鮮卑人南下第533章 倒黴的阮氏三雄第605章 鮮卑人南下第650章 平城黃巾第232章 薛仁貴大破將軍山第526章 墨子佈局第202章 縱橫之法—范雎出世第742章 外封制,皇子外放第91章 玉面小白龍第724章 太史慈降夏第114章 蘆花盜匪第72章 主動被動第212章 鐵鎖橫江第28章 英雄主線任務第4章 黃巾民兵營第632章 擁抱沈靈兒第561章 一個妃是納兩個妃也是納第219章 大敗沿水第21章 挑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