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4章 戰略重心轉移

入空再次飄揚起片片的雪花,吱嘎。吱嘎。楊林踩着地凰訓加雪來到樞密省核心中樞,這是一處園林式的大院落,中心是一座三層的中西堡壘式建築,作爲大夏軍事核心心臟。樞密省除了下轄的三部之外,還另設有一個日常機構,也就是中樞,監督和指導三部的運作。

可以說這個中樞實際上是樞密省的核心,同樣也是大夏軍事最高權利機構,中樞設中樞樞密,由樞密掌使負責運作,不過這個中樞決策卻不是以掌使最後的拍板的,而是由中樞樞密投票決策,以少數服從多數來進行決策,而決策的內容還需加蓋皇帝玉望方可生效。

走入中樞城堡,自有人上前爲楊林除去身上的外氅,楊林穿着一身玄龜黑水朝服徑直走入迴廊。兩側有全副武裝着鎧甲的將士打開兩道青銅大門,楊林直接走入其中,中樞的核心會議大廳,只有中樞樞密纔有資格進入,乃是大夏除皇宮之外。第二大禁地,擅入中樞者殺無赦。

一個巨大的長桌,兩側擺放着七張椅子,這也是如今大夏樞密的人數。儘管大夏的樞密省已經擁有一個較爲完備的制度,但是大夏畢竟開國沒有多少年,按照制度規定,中樞閣員是不能擔任下屬三部官職,以形成權利牽制,然而在實際上,如今大夏的軍政體系中,還存在着一些職權還不清晰的地方,比如楊林,既是中樞院的掌使,又是兵部尚書,身上兼着兩個要職,而這兩個職位按照制度是不能共兼的。

不過大夏出現這種情況並不是制度上的漏洞,而是皇國初創,制度剛剛確立。想要走上正規還需要一段時間,而且大夏當前能夠入主核心決策圈的人還不多,儘管有不少的候補,而且權利一但集中,並不是說分就能分開的,這裡面必然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對於目前的大夏來說,安定纔是主流。

楊林坐在主位之上,說起來楊林這個掌使的職位權利說大也大,說小也畢竟說起來是大夏軍事核心最高職位,楊林入座之後,掃了眼兩側,樞密有五個閣員,兩個候補,除去楊林外,就是參謀部尚書田豐。出身兵部的吏員江維,兵部東府鎮守陳慶之,參謀徐茂公,都是實權一派,最後兩人則是從學院進入軍中履任數個職個的數年的傑出俊才。童峰,納蘭勃勃,陳慶之,徐茂公並不在場。所以今日召開的會議只有五人列席。

楊林坐穩之後,直接開口道:“各位從西邊回的消息想必都已經清楚了,大夏目前面臨着最聲峻的一次考驗,蒙古人已經跟柔然阻卜等部落聯合了起來,五十萬蒙古大軍猛攻我西部要隘昭君塞,而在西北。六十萬柔然一部封鎖了通往望月郡的黃金走廊,一部猛攻我大夏西北邊疆蒼狼城,西北軍據城而守,前線的形勢已經不容樂觀,而西線的兵馬顯然已經入不敷出,一旦昭君塞有失,蒙古大軍東進,我大夏西部將面臨一次更加嚴峻的考驗,甚至會影響我們既定的中原戰略,所以從哪裡調兵,調集多少兵馬,大家都各抒己見的說說吧。”

楊林話音一落二會議廳內就變的沉默了起來,只聽到不遠處的壁爐內燃燒着的松木不時的出幾聲脆響。田豐沉默了片刻後,道:“如今毒大夏雖然坐擁兩百餘萬兵馬。然而兵力卻分散在各個方向,東北府駐紮鬆嫩,日前北方的斯拉夫人再次南下。盤踞着鬆嫩北部,如今兩軍對壘松江畔,北府坐鎮刀島防線。防禦鮮卑,加上之前報復鮮卑禿部的作戰,北府可調用的兵馬和東府騎兵仍然在鮮卑境內劫掠,後方蒙古。契丹等部的可用騎兵大多抽調入刀島,以鞏固防線,嚴防鮮卑再次南下,東府餘部目前深入大奚山中。清剿着奚人餘部,東南府分兵兩部。一部在山東,一部在李氏朝鮮。高麗,南府和三支禁軍對峙齊國,柳國,還有兩軍兵馬進駐黃河河口的河南州,西南府和西府大部剛剛小拿下吳國北部,中部的京畿之地,防禦還略顯不夠,也是無法在抽調兵馬,天之城附近的禁軍如今也只剩下三支,不可能在繼續抽調。”

“而地方守備營,雖有一千餘營,但是這些兵馬要駐紮各地,負責地方治安,有些地方還要負責剿匪,如今仍有很大的缺額,尤其是目前各地有很多打着黃巾旗號紛紛起義的勢力。雖然都不成氣候,但是卻極大的牽制了我們的力量。”

大夏地方守備營,屬於城防士卒,而在新佔領區,還擔負着衙役的職責,守備營每營設置五百人,相當於一線兵馬的一個衛,不過這個編制並不固定,有些地方乃是重城大掉。守備營的兵馬數量還會增加,而大夏如今擁有三十餘府,七百餘縣,如果是大夏核心州府的縣一個營的兵馬倒還能應付,但是一些地方,甚至需要數營甚至十數營駐紮,尤其是新佔領區,看着一千三百多個營數目不少,但是分配下來,卻有着不小的漏洞,儘管守備營屬於一線兵馬的預備役,隨時都可能直接編入一線,但是眼下這種時候,守備營也無法抽調出多少人來,否則地方治安就要亂了,如果被人有機可乘,鬧騰起來,更加得不償失。田豐所言就是告訴在座的衆人。西疆很危急,但是大夏卻已經無兵馬可派:“兵馬數量不足,唯有擴軍,按照我大夏目前對外擴張的態勢。至少需要五十萬一線兵馬,另外在組建至少七十到九十個地方守備軍(一軍萬人),這樣才能保證我大夏兵力的充足。”

擴軍,哪裡是那麼好擴的,就算能擴出這麼多人馬來,一百多萬軍隊,財政倒是沒有問題,但問題是擴充這麼多兵馬,大夏的展還要不要,儘管對於他們來說,這個問題不是他們需要考慮的,但是楊林卻不能不考慮,否則又要跟內閣那邊扯皮了,而且擴軍也需要時間,裝備。軍用倉庫裡倒是有不”醜是軍隊從建力,記練。到上戰場系少得半年到一年兇圳咋在戰場上的折損率相當的高,而爲了保持建制,就需要更多的兵源,而擴充出這麼多兵馬,相應的後勤部也要繼續擴張,如今後勤部的擡重兵力已經過二十五萬,而這還不算負責地方守備營的補給的份額才堪堪夠用,如果在增兵五十萬,後勤也要相應的增加五萬到十萬人,而這些多的兵馬,人吃馬嚼的倒還好說,兵器。鎧甲損耗,幾大匠作也需要再次擴建,匠作擴建需要人,而問題最後又繞回來了,大夏人口就那麼多。兵多了,勞動的就少,這是一個相當矛盾的問題。

何況如今陛下不在宮內,擴軍可不是樞密省說擴就擴的,愕要陛下點頭才成,再說在這之前,楊林就已經得知夏羽並不想再次擴軍,畢竟現在兵力不足使用,很大程度上跟大夏四面開戰有關,這也跟時局變幻相連,而這種兵力短缺並不是長久性的,而是短期的兵力不足,如果現在擴了不少兵馬,之後在拆撤兵馬可就沒那麼容易了,何況如今地方兵馬已經擁有了很大的兵權,在擴充兵力,很容易造成邊疆重,中央輕的局面,而爲了平衡,禁軍的規模還得擴大,這是一個惡性循環,所以擴軍不可行。

“不要在擴軍上想辦法,我大夏如今兵力不足,很大程度上跟我大夏四面開戰有關,雖然有些地方並不是我們想要打,但是這去年一年戰爭太過於頻繁,也有很多外界的因素造成了如今的局面,剛纔田尚書已經將我大夏兵力部署大致詳細的說了一遍,我大夏四方如今都陷入戰火之中,其實完全可以分個輕重緩急,如今西疆軍事緊迫,那麼就只能從其他方向想辦法了!”楊林雖然不能一言而決,但是卻可以確定大致的方向。

“掌使大人,按照之前我大夏的戰略重心,應該是山東,中原兩點。如今中原黃巾鬧騰的厲害,固有的勢力機構被打破,所以我大夏纔有機會趁虛而入,不過我以爲,黃巾之亂的持續時間不會在短時間內就結束,我大夏並不需要急迫的入主中原富饒之地,黃巾如今氣勢正盛,在東漢,儘管有諸多名將,比如衛青。霍去病,李廣,唐備,周亞夫等人。但是黃巾的起者,張角也有通天之能,加上東漢國內衆多諸侯紛紛羣起,東漢國已經是炭可危。”

說話的是兩個候補樞密之一的童峰,童峰年歲不大,不過卻是皇家軍事學院的批生,師從徐茂公,也得到過田豐,沮授等人的指點,之後又陸續在軍中擔任士兵,什長。隊指揮,衛指揮,在軍中三年,從哪一個方面都是上上之選,之後被選拔到中樞,作爲樞密閣員培養,樞密省的中樞與內閣的選員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從基層選員,選拔那些有才能,什麼都要懂,不需要精,有實幹的人,選入到核心決策層後,以候補的身份在進行學習,積累夠了足夠的經驗後,在被委任正式而這個過程直接是從低品,大多爲五品以下,直接越遷到一二品大員,可以說是直接鯉魚躍龍門,不過閣員的選拔無疑也更加的嚴格,甚至可能需要很多年的培養,而比起正常升遷,看似一躍龍門,但是這期間卻遠沒有那麼風光。

童峰看了眼周圍的人似乎都在認真的聽,繼續開口道:“我以爲黃巾之亂纔剛纔開始,正逐步走上巔峰。而影響也將波及整個中原,而這個時候進入中原,很可能會與兵強馬壯,士氣正旺的黃巾對碰,這無疑會讓我大夏牽扯更多的兵力,所以以屬下之鑑,進入中原應該選擇一個更好的時機,而眼下,我大夏的戰略中心應該從南面,中原轉移到北方。西北,解決掉後顧之憂,才能更好的經略中原,否則這北方很可能會成爲我大夏再次進入中原的障礙。”

童峰的話無疑有點逾越之舉,至少是對之前大夏戰略的一種否定,童峰說這一番話無疑也是擋着很大的風險的,不過童峰可是樞密省重點培養的樞密閣員,加上師從徐茂公,與楊林,田豐等人也有點師生之誼,而楊林等人也不是那種嫉賢妒能之人,所以童峰這一番話雖然有些“不合時宜”但卻是讓楊林,田豐含笑點頭,中樞需要的就是有自己主張的人,如果連話都不敢說,只知道唯唯諾諾,這種人隨手就是一大把。也不需要費勁巴拉的去培養了。

“恩,說的不錯,不過戰略重心的轉移不是輕而易舉就能轉的,戰略調整也需要一定的時間,我們現在就需要解決西疆兵力的問題,戰略暫且放在一邊,在調派兵力上可有什麼建議麼!”楊林這話裡以鼓勵居多。也算是默認了對戰略的重心將會做出調整。

童峰並沒有繼續說,這風頭不能太過,而且身邊的納蘭勃勃明顯有話要說,他自然不能一個人將風頭都搶了,該出的頭要出,該讓的就要讓。童峰雖然才二十五,但是爲人處事卻已經相當的老成。

納蘭勃勃與童峰一樣,也是天之驕子,走的路程也差不多,只不過納蘭勃勃是從賈和,也就是賈詡。並與檀道濟這個兵法大家在外領兵了兩年,也算是經歷了許多,後來又進入兵部,後勤部當吏員當了一年多點,秋中的時候才被列爲中樞候補。論起履歷來也不差。納蘭勃勃英然臉上不着聲色,但是眸子裡卻閃爍着精光,顯然是從童峰這裡得到了一點鼓勵,要知道他進入中樞日短,還不過三個月,這些日子也是多看,多聽,產有言。畢竟他還只是候補,搶起資歷差的遠,楊林自然將這看在眼中:“納蘭,你也來說說!”

“是!”納蘭勃勃顯然有點緊張,深呼了口氣的道:“剛纔執掌大人和田尚書兩個大人已經將情況說的很明確了,目前的局勢就是西疆危機。缺少兵馬,而擴軍又是遠水解不了近渴,而剛纔童師兄的話還提到了戰辦,調整。所以我就在這基礎上提出幾點。東南朝鮮。東技用兵馬六個軍,加上李氏朝鮮二十萬兵馬已經拿下北高麗半壁江山,北高麗已經是芶延殘喘,形不成氣候。而藉助我大夏之威,李氏朝鮮如今日漸勢大,難免有些不服管教,而且經過這一戰,我大夏在的鮮半島已經有了莫大的威名,接下來就是施之與仁。因爲我大夏短期內並無吞併朝鮮的意圖,所以此刻停下兵戈恰到好處。除了保留海軍在釜讓外海給予壓力外,還有李氏朝鮮的兵馬,我大夏完全可以利用外交手段來獲取既得利益,而這樣就能抽調出六個軍,這六個軍能撥出四個調到止:東。”

“眼下山東戰事也處於僵持,而柳國國內如今主和傾向我大夏的一派已經佔有一定的上風,我大夏只要保持對柳國的軍事壓力,那麼主動權就在我大夏手上,有主和投降派在內裡策應,柳國早晚都會瓦解所以我提議用遼東四個軍將神賜軍。獨立弓騎軍,右龍武衛,再從南府抽調出七個軍,這樣差不多有二十餘萬兵馬,從海路運往海河,以南府步兵軍駐紮天興周邊,替換西府和西南府的精銳騎兵,這樣就能得到差不多二十五萬鐵騎。”

“另外東府與北府的行動也可以提前結束,此番北上攻打禿部只不過是要滅滅鮮卑人的狂妄,而不是要大舉開戰,所以屬下以爲淺嘗輒止就可以了,東府精銳騎兵完全可以抽調到西北,這樣又能多出三個軍。而這樣的兵力加上西北軍的鐵騎。我軍已經足以在西北應付蒙古和柔然的聯盟,只要昭君塞還在,蒙古與柔然就是被分割開的,而我軍完全可以在力保昭君塞的同時,對柔然動依次毀滅性的打擊,徹底解決西北這咋,麻煩。”

“恩,說的不錯,不過調整兵力的細節還需要考慮周詳,另外還要與內閣那邊溝通一下,這一次就作爲給你們的考覈,做出一份詳細的章程出來,我會遞給陛下審閱”。

大夏聖元二月,外使部侍郎周旺帶着一支使團前往北高麗,同時兵部的調派令也到了在朝鮮的東南軍中,大夏的兵力開始隱秘的後撤,分批被運往山東,而在山東,七星海軍府的戰船,運輸船也再次動,開始按批次的運送兵馬從山東前往吳國京畿,大夏聖元六年的冬,大夏做出了一次最大的戰略調整,重心從南調整到北方。

而就在大夏做着大的戰略調整的時候,出雲關內的夏羽也已經坐不住了,從僱傭兵那裡獲得到的信息並不樂觀,儘管僱傭兵在對付詢散的草原騎兵揮了很大的作用,但面對草原騎兵大軍卻顯得無能爲力,而且僱傭兵的人手十分分散,無法形成合力,所以從腹背攻擊昭君塞的五萬柔然騎兵對昭君塞的威脅絲毫不減。

大夏聖元元月下旬,夏羽再次做了一個決定,殺入昭君塞,以振奮軍心士氣,夏羽這樣做無疑是羊入虎口,昭君塞已經是可危,很可能會被攻破,但夏羽依舊下了決心,因爲大夏丟不起昭君塞,一旦昭君塞破,五十萬,也許上百萬蒙古大軍就會從這個缺口殺入中原衝擊大夏西部,而一旦蒙古人與柔然人合力。大夏很可能將止步在山海關,遼河上游一線,再也無法朝西展,而中原也將離大夏遠去。

不過此刻夏羽手中,可用的兵力只有之前護送夏羽的三千五百騎兵。而出雲關內的兵力本身就嚴重不足,根本就無法抽調。

大夏聖元元月二十三,夏羽率領三千五百騎兵北出出雲關,轉道西北。朝着望月郡的方向馳去。

古西小城,乃是望月郡內東部最大的漢胡聚集地,距離昭君塞大約三百餘里,這裡已經是觸碰到忽必烈所率領的數萬柔然大軍的後背,在古西小城內,大約有一個千人的草原駐軍,兵力也算是不少,但是經過快一個月的快的展,狼牙僱傭軍的數量卻是激增到了一千五百人。井然已經成了僱傭軍中的一面旗幟。

戰爭是財最快的捷徑,望月郡本身就因爲黃金商道的開啓而變得富裕,而柔然人依舊保持着劫掠的風俗。在攻入望月郡的時候大肆搶掠。而這些搶掠到的財富大多數都存放在身上,這是他們的戰利品,而這些柔然騎兵每一個幾乎都成了移動的寶箱。

如果說在開始,身上被燙上僱傭的烙印,被驅趕去與草原人戰鬥還有許多人心裡牴觸,反感,甚至是藉此打算逃離,然而隨着不斷的賊鬥。這些僱傭兵們很快覺自己的手中似乎多了許多的錢財,很多作爲農民的人辛勤的在地裡耕作一年。也不過換的幾兩銀子,勉強有個溫飽,碰上橫徵暴斂,能有飯吃就不錯了,但是在這短短一個月間,只要沒死的僱傭兵幾乎每一介,人都有百兩。甚至幾百兩的家底,金錢的魅力是無窮的,或許這僱傭兵的職業真的不錯,如果算上擊殺的草原騎兵。又是一筆錢,贖身,之前的欠款似乎也不是想象的那麼多,所以很多人已經開始安心當上了僱傭兵,甚至不需要逼迫,就主動去尋那些遊蕩的草原騎兵的麻煩。

儘管這些僱傭兵惡法給忽必烈的大軍造成什麼麻煩,但是這些僱傭兵卻是斷去了忽必烈的耳目眼線。甚至是與柔然那邊的聯繫,因爲少股的草原騎兵一出現就會被人當成獵物圍攻,而且隨着一些較大的僱傭兵組織的出現,望月郡內的一些村鎮,小城也陸續被攻取,而柔然的收糧隊也屢屢遭受到打擊,這種越來越嚴重的局面,已經開始對忽必烈攻打昭君塞造成了影響。

大夏聖元六年,元月二十八日。疾馳了五日的夏羽一行進入了古西城這座被僱傭兵攻佔的小城,同日,夏羽接見了狼牙僱傭兵領張燕。

第147章 血腥上原第314章 稅收和戶籍改革第148章 堅壁清野第668章 迷宮之城第40章 憂患第646章 冷兵器時代的空降作戰第586章 八王之亂第203章 易段兩家來訪第148章 堅壁清野第545章 田忌與火牛陣第533章 倒黴的阮氏三雄第647章 邪惡詛咒發動,殭屍軍團的滅亡(上)第216章 先發制人第565章 大夏皇子麒輕擒燕青第177章 唐弩第616章 霸王之威—生撕白袍將第488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414章 以一人力而敵百人第169章 張居正九令策第296章 陽明學宮第13章 信仰狂熱第753章 日月城第449章 三寸之舌—辯才毛遂第356章 私掠許可證第545章 田忌與火牛陣第161章 決戰烈馬原第459章 帶有冰凍遲緩屬性的冰鐵第37章 智多星吳用第237章 鮮卑慕容氏第199章 吃掉雪狐第193章 連環計—大敗渤海軍第138章 關門打狗第743章 皇太子麒出兵伐倭第466章 一城六關卡的石頭城第634章 梁山上來了個宋江第259章 後金亂第284章 關外胡家第149章 謝家寶樹第138章 關門打狗第587章 偷襲大夏貿易集市第553章 地位尷尬的族帳軍第424章 東胡之亂第262章 心學大師—王守仁第320章 神器—神農藥鼎(下)第686章 五柳原—迷霧大陣第138章 關門打狗第184章 大破藍川堡第461章 東胡汗王大會第169章 張居正九令策第674章 興師問罪第322章 禁軍八衛第549章 俘虜黃子國長公主第521章 奔雷快槍齊鶴第39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448章 冬日裡跳動的火焰—烈火焚城第273章 新自由貿易港來訪第431章 億萬財富第168章 鐵浮屠第382章 推波助瀾第518章 落紅如梅第232章 薛仁貴大破將軍山第527章 墨家總動員第546章 秦瓊的陷阱第148章 堅壁清野第265章 露出獠牙第23章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第676章 護國要塞炮第23章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第149章 謝家寶樹第470章 一箭之威—蒙古第一勇士隕落第297章 楊林的妥協第740章 防禦龍塔第72章 主動被動第200章 城級瓶頸第7章 紫晴村第393章 浴血嘯峰關第747章 長崎劃地第287章 內鬥爆發第562章 送聘禮洛神慌第416章 擴軍,戰略轉變第11章 義和拳第389章 雨夜襲第562章 送聘禮洛神慌第159章 東進西伐北掠第215章 祭天—麒麟降福第535章 兵馬南下第484章 雞肋的火炮第394章 燕甲犀第540章 山東白蓮第636章 活人死祭第107章 千金方殘本第5章 馬賊第53章 火燒大營第703章 六合張燕第600章 周瑜第554章 宮廷衛戍禁軍之首第207章 晉升城級後的變化第307章 恐怖的殺器—連弩戰車. .第294章 輕取野狐嶺第692章 打賭泡妞
第147章 血腥上原第314章 稅收和戶籍改革第148章 堅壁清野第668章 迷宮之城第40章 憂患第646章 冷兵器時代的空降作戰第586章 八王之亂第203章 易段兩家來訪第148章 堅壁清野第545章 田忌與火牛陣第533章 倒黴的阮氏三雄第647章 邪惡詛咒發動,殭屍軍團的滅亡(上)第216章 先發制人第565章 大夏皇子麒輕擒燕青第177章 唐弩第616章 霸王之威—生撕白袍將第488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414章 以一人力而敵百人第169章 張居正九令策第296章 陽明學宮第13章 信仰狂熱第753章 日月城第449章 三寸之舌—辯才毛遂第356章 私掠許可證第545章 田忌與火牛陣第161章 決戰烈馬原第459章 帶有冰凍遲緩屬性的冰鐵第37章 智多星吳用第237章 鮮卑慕容氏第199章 吃掉雪狐第193章 連環計—大敗渤海軍第138章 關門打狗第743章 皇太子麒出兵伐倭第466章 一城六關卡的石頭城第634章 梁山上來了個宋江第259章 後金亂第284章 關外胡家第149章 謝家寶樹第138章 關門打狗第587章 偷襲大夏貿易集市第553章 地位尷尬的族帳軍第424章 東胡之亂第262章 心學大師—王守仁第320章 神器—神農藥鼎(下)第686章 五柳原—迷霧大陣第138章 關門打狗第184章 大破藍川堡第461章 東胡汗王大會第169章 張居正九令策第674章 興師問罪第322章 禁軍八衛第549章 俘虜黃子國長公主第521章 奔雷快槍齊鶴第39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448章 冬日裡跳動的火焰—烈火焚城第273章 新自由貿易港來訪第431章 億萬財富第168章 鐵浮屠第382章 推波助瀾第518章 落紅如梅第232章 薛仁貴大破將軍山第527章 墨家總動員第546章 秦瓊的陷阱第148章 堅壁清野第265章 露出獠牙第23章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第676章 護國要塞炮第23章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第149章 謝家寶樹第470章 一箭之威—蒙古第一勇士隕落第297章 楊林的妥協第740章 防禦龍塔第72章 主動被動第200章 城級瓶頸第7章 紫晴村第393章 浴血嘯峰關第747章 長崎劃地第287章 內鬥爆發第562章 送聘禮洛神慌第416章 擴軍,戰略轉變第11章 義和拳第389章 雨夜襲第562章 送聘禮洛神慌第159章 東進西伐北掠第215章 祭天—麒麟降福第535章 兵馬南下第484章 雞肋的火炮第394章 燕甲犀第540章 山東白蓮第636章 活人死祭第107章 千金方殘本第5章 馬賊第53章 火燒大營第703章 六合張燕第600章 周瑜第554章 宮廷衛戍禁軍之首第207章 晉升城級後的變化第307章 恐怖的殺器—連弩戰車. .第294章 輕取野狐嶺第692章 打賭泡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