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弓長嶺

“射!”一聲響亮的嘶吼聲在一座哨塔上響起。哨塔上的小旗也在旗手的擺動下,來回的飄揚,遠處,在營地之中成方塊擺放的投石車車陣上,一遼軍百夫長看到遠處的旗手揮動旗子,回過頭,對着身後操作着四架大型投石車的士兵大聲道:“放!”

吱嘎,隨着那投石車巨大的甩臂拋出,後面的鬥勺之上的石塊在槓桿原理的作用下,形成一道優美的拋物線,砸向營外,大型投石車的攻擊距離,至少有上千米,而爲了增加打擊面,採用的都是臉盆大的菱形石頭,每一次投射都能拋射出三四塊。

俗話說,人一上萬,鋪天蓋地,這話絲毫不做假,大夏一軍人馬一萬二千五百人,三軍就是近四萬。踏着三個整齊的方陣,遠遠的看去,就好似三片烏黑的烏雲,巨石呼嘯着劃破空氣,攜帶着萬鈞之力砸向大夏軍陣。

碰,一塊臉盆大,足有十餘公斤重的大石砸在一個夏軍身前的巨盾之上,只聽砰的一聲巨響,那木質包鐵的巨盾在巨石的猛烈撞擊下,當場就凹進入一塊,而持盾的夏軍士兵卻是傳來一聲淒厲的慘叫,那持盾的手臂在猛烈的撞擊下,已經錯位,露出森森的白骨,整個人更是被撞飛出去,將身後的幾個同伴都撞倒,這才停下衝勢。

很快就有重盾兵補上他的位置,整個軍陣依舊陰森安靜,沒有露出半點的怯懦之色的前行着,砰,一塊巨石直接從半空中劃過一道空氣尾巴狠狠的撞入軍陣之中,一個倒黴的夏軍士兵甚至叫都沒有叫一聲,腦袋就已經跟石頭做了一個親密的接觸,儘管士兵頭上帶着頭盔,但面對石塊卻顯然單薄無比,當場,無數白的。紅的濺射飛出數米,在整個黑壓壓的軍陣上留下一個小白點,但很快,白點就被彌補。

周倉一身蠻牛套裝,就好似一頭狂暴的野牛,手上那重達五十餘公斤的巨型陌刀,拖在地面上,劃出一道長長的凹槽,刀身之上閃現着一頭血紅色的鋼紋,一頭狂暴的野牛躍躍欲試,栩栩如生,彷彿隨時都能奔跑而出。

牛頭斬:黃金級上品,大夏精工坊白鴻濤與張夢浩合力打造而成,重達五十五公斤,刀身長五尺三寸,刀柄長一尺六寸,刀寬六寸三,刀身帶有角牛螺鋼紋,銳度:52~65,耐久:5000,附着四階玄獸狂暴角牛之魂。附帶技能:狂暴斬,黃金刀氣。

這把牛頭斬是精工坊在初窺鍛造英雄武器門徑之後,白鴻濤和張夢浩這兩個器鍛和靈鍛一同操刀,精心打造而成,而這裡面自然也少不了困獸囚籠的功勞,隨着困獸囚籠製造完成,大夏發佈了懸賞捕抓玄獸,奇獸的任務,雖然玄獸,奇獸多如深山老林之中,而且很有危險性,但還是有一些奇人去抓這些奇獸,玄獸以換取不菲的金錢和其他獎勵,而附着在這把牛頭斬中的魂魄就是一頭狂暴角牛的獸靈之魂,正因爲有了這個,這把武器才能成爲將領所使用的英雄武器。

“架梯!”周倉那虎吼一般的嗓門大吼一聲,身後的軍陣之中衝出十數刀盾兵來,用臂上的盾牌,搭成一座人梯,周倉大步流星的飛快疾馳,腳踏盾牌之上,藉助士兵的力道,連踩數下,人已經飛上五米高空,散亂的頭髮在空氣中飄逸擺動,雙手握住那牛頭斬的刀柄,半空中一個懸空旋斬,一道金黃色的刀芒從刀身之上狂掃而出。

迎面飛來的五六塊巨石在那狂暴射來的刀氣的直擊下,頓時碎裂無數。下一刻,周倉滾落在地,而那射來的數塊巨石卻化作齏粉隨着風飄散,周倉這一擊,無疑讓身後的士兵士氣大漲,狂野粗暴,威風霸道這就是周倉的風格,那前排的刀盾兵抽出戰刀,拍打着盾牌,口中發出吼吼的低沉之聲,伴隨着那激昂的鼓點,一往無前。

上千米的距離不過半刻鐘就已經走到了盡頭,迎面那好似張開的巨大蛇口的遼軍大營之中,突然一陣密密麻麻的箭雨密集射來,周倉看着那箭雨,立刻大聲吼道:“盾陣防禦!”

吼,一千重盾兵將手中重盾擡起,然後重重的遁下,大地爲之一顫,而在重盾兵之後,帶有圓盾的刀盾兵快速的將盾牌撐在半空中,組成一個個防禦盾陣,將槍兵。弓箭手護在中心,咄咄,咄咄,無數的箭雨擊打在盾牌之上,發出金屬交鳴之聲,就好似雨打芭蕉,連綿不絕。

“弓箭手,反擊!”十數波箭雨過後,遼軍士兵終於停歇了下來,就算是在強壯的士兵,也不可能一口氣連續張開二十個以上的滿弓。就在遼軍停歇的瞬間,大夏軍後的弓箭手終於有了反擊的時間,踏張弓,類似於宋代的神臂弓,神臂弓因爲勁道大,所以採用腳踏的方式張弦,弓若牀弩,有效射程可達到兩百五十米,威力巨大,周倉的步兵軍,雖然並沒有形成重甲步兵,不過周倉手下的力士營卻是用重甲武裝,而軍中將士也多挑選力大之人充入,至於武器更是多采用重武器,比如巨斧手,重弓兵等等,整個大夏步兵之中,除了夏羽的山蠻重甲步兵之外,就要屬周倉的步兵最是精銳,歷經大小戰役上百場,功勳無數,是大夏最精銳的百戰之軍之一。

一千重弓兵平躺在地,腳踩住踏環,踏張弓被巨力拉開,形成一道滿月,將長達兩尺的破甲精鐵箭放在弓弦之上,隨着周倉一聲令下,一千道破甲精鐵箭劃破空氣,帶着特有的尖嘯之聲劃過水平的直線,帶着那強大的破壞力射入大遼軍營之中。

那粗有人大腿一般的木柵在破甲精鐵箭那無匹的勁道下,木屑飛揚,雖然力道被減弱了許多,但還是輕易的射入木柵之後的一個遼軍士兵的皮甲之中,噗的一聲,鮮血四濺,那士兵身前居然被那強大的破壞力直接射出一個血窟窿,而箭頭則插在他身後的士兵的胸口。一箭雙鵰。

“前進!”軍隊再次的向前移動,不過移動的速度卻異常緩慢,因爲他們的任務只是掃除前方的障礙,遼軍在營盤之外百米的圈內,挖掘了無數的陷馬坑,陷阱,以及隱秘的壕溝,這些都是他們需要排查的。

大夏的第一波攻勢基本上是以試探排查爲主,所以這一下午,三個軍的兵馬並沒有衝擊遼軍營盤,只是在前進到一條明溝前方,距離遼軍大營不足二十米的位置,後方就傳來一陣鳴金之聲,而雙方的對抗主要是以弓箭遠程打擊爲主,不過顯然,雙方都沒有投入全部的力量。

隨着夕陽西落,大夏軍後撤三裡,紮下臨時營盤,而從後方源源不斷運輸而來的各種攻城器械也陸續送到,一場不可避免的大戰即將爆發。

殘陽如血,風如刀。

烽火五年六月十八日,羅霄關城,羅霄關位於遼,夏邊境,居於大夏沐風郡樂安縣西方,南北分別是野狐嶺和茂山山脈,羅霄關城就居於兩山之間,羅霄關東面爲樂安縣內第二大城市,茂州,昔日羅世信還未投入大夏之時,樂安之地與大遼還算和平,茂州所產的銅礦,錫礦順着羅霄關運往大遼,爲樂安提供了初期的發展基礎。

然而在烽火三年,隨着羅世信投奔大夏,對於礦脈收歸國有,限制買賣,茂州的礦石就從此改變了路線,不在通行西部的羅霄關,而商道的沒落,也讓茂州到羅霄關的官道顯得寥落了起來。

當初爲了買賣,徐茂公組織民壯五萬人專門修築了這條官道,以方便通行,兩年多過去了,官道依舊,但昔日官道兩側那三裡一茶攤,五里一客棧的繁華卻早已遠去,只剩下那還沒有倒塌的土牆,以及那高聳的木杆上懸掛着一塊茶字在向人述說往日的情景。

隨着商隊的轉移,官道已經徹底成爲兵道,除了每半個月一次運往羅霄關的輜重補給之外,官道已經沒有其他用途,而隨着大夏制定犁庭掃穴計劃,這條已經沒落的官道卻再次顯現出生機勃勃的景色,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大批的糧草輜重從後方轉運到羅霄關,讓這條官道再次繁華起來,每日絡繹不絕的車馬帶動了沿途的茶攤的生意。

薛仁貴從聖州北土城出發一路快馬加鞭花費三日到達楞木河補給站,隨着乘坐船隻,順着楞木河進入大淩河,然後在承安城河港下船,再從承安城騎馬前往樂安,轉道通往羅霄關。

此番爲了完成犁庭掃穴計劃,至少撥調了二十餘萬兵馬,其中以西鎮守府的五軍爲主力,另外還配屬了四個遊牧騎兵軍,除此之外還從核心五郡抽調了不少作爲二線隊伍存在的城衛軍,城衛軍的編制在大夏不屬於一線主力兵馬,大夏常備一線兵馬只有七府,外加禁軍,不到五十餘萬兵馬,而兵力不夠,也是首先從輪備兵馬抽調,輪備兵常例保持在十軍以上,也就是十五萬人左右,而戰時則根據情況抽調,最多可徵集二十五軍到三十個軍的遊牧騎兵,也就是說大夏一線兵馬全部集合的話,至少有百萬左右,而正常維繫的兵馬卻只有七十萬。

除了一線兵馬之外,大夏還擁有着規模絲毫不弱於一線兵馬的城衛軍,城衛軍負責日常城市安定,巡邏,戒備,是一線兵馬的後備兵源,通常鎮級單位就要配屬城衛軍,小鎮在兩個大隊,大鎮在兩個衛,而城市通常會有營級配屬,而城衛軍的配屬也根據不同的地方而有多不同,比如新佔之地,城衛軍通常都會加倍配置,靠近邊境之地也會如此,而越是核心之地,城衛軍通常只會保持一定數量,保證地方穩定,而城衛軍的軍官大多是在戰場上受了傷的老兵擔任,這樣在訓練上,城衛軍並不會太差,只不過是少見了一些血腥而已,大夏十四府五十四郡差不多有近三百州縣,每個州縣至少有一營兵馬,加起來光是城衛軍就有四百三十餘營,一百一十多萬士兵,後備兵日常開支通常是由兵部出一半,地方出一半,加上後備兵花銷基本是一線兵馬的一半,大大的減輕了中央財政的支出。

“大人,在前方的茶棚休息一下吧!”薛明達看着頭頂上火辣辣的太陽,用手擦了下額頭上不住流下的汗水,對着身前的薛仁貴大聲的道。

“籲。”薛仁貴拉住馬繮,用手拭去額頭上的汗水,看了眼身後的將士,一個個風塵僕僕,滿面的疲憊之色,點了點頭,十餘人紛紛下馬,來到官道旁邊的茶棚,茶棚裡的老翁看到薛仁貴等穿着將軍鎧甲,個個氣勢不凡的官兵,連忙迎了出來:“幾位官爺,快裡面請,小老兒這就給你們倒茶去!”

不多時,一大壺涼茶被送了上來,雖然不是冰的,但在茶棚內的蔭涼處放着,也要比外面的空氣涼爽許多,衆人咕嘟咕嘟的連喝了幾大碗,十分過癮:“茶翁,在上一壺茶來。”薛明達一邊叫着,一邊扭過頭,對着薛仁貴道:“大人,這邊這麼折騰,遼國那邊會不會提前知曉我們的行動啊!”

薛仁貴呵呵一笑,道:“這點倒不用當心,樂安三面環山,地理不通,羅霄關在半月之前就明令只進不出,加上蝶樓密探出動,就算有隱藏在樂安境內的遼國探子,也跑不出咱們的手心,更何況陛下在北面大張旗鼓的攻打遼國大營,遼國大部分注意力都會吸引了過去,加上遼國南部各道紛紛爆發農民起義,雖然駐馬軍道還算安靜,但也是暗流涌動,地方官都注意着自己治下,蝶樓那邊傳來消息,連弓長嶺峽道駐軍都被抽調了大半,以彈壓地方,加上大淩河水道如今被封鎖,就算遼國探子得到我們要出兵的消息,也要花費幾天才能將消息送回去,而遼國作出判斷,在調兵遣將早就來不及了。”

弓長嶺,位於羅霄關西面的一座山嶺,也是駐馬軍東部屏障,弓長嶺與南部的野狐嶺,北部的茂山餘脈形成了兩個半弓形的峽道,北部道寬,地勢也相對平坦,但卻遍佈密林,亂石,沒有一條完整的道路,而南部的峽道則是一條穀道,相對狹窄,然而卻十分平坦,由於易於防守,所以這裡曾經是與樂安之地貿易的繁華商路,不過隨着兩國貿易斷絕,弓長嶺南部小道已經失去了商業的性質,而只作爲一個關隘而存在。

大夏有羅霄,大遼有弓長嶺,也正因爲如此,在這裡纔會顯得異常平靜,否則以大遼駐馬軍道在大遼國內的地位,大夏早就打過來了,佔領了這片平原,大遼本就不夠食用的糧食,會陷入到糧荒危機。

隨手丟了一個銀幣在桌子上,一行人再次上馬,一路狂奔,終於趕在日落之前來到了羅霄關,羅霄關外如今已經成了一個巨大的兵營,陸續從土城撤出的兵馬都駐紮在這裡,西府之中的另一位將軍李篤(渤海降將,曾任西大營副總管)早就得到消息,帶着一干將領在關外大道上迎接。

“鎮守大人,你可算是到了!卑下已經備好了酒菜,爲大人接風洗塵!”

“有勞李將軍了,走吧,這一路上可是沒吃一頓安穩飯!”薛仁貴笑着進了羅霄關。羅霄關建在兩座大山之間,就好像一座水壩一般,整個關隘並不算大,頂多能駐紮五千人,關內的民房大多是商人建設的,不過隨着商道沒落,這些民房也成了士兵們的住所。

李篤帶着薛仁貴來到一個三進的院落,邊走邊道:“大人,這裡曾是一個大富商建的居所,不過才建好沒兩個月,商道就沒落了,商人將這裡賤賣給了官府,現在成了關內防禦使衙門,後堂已經燒了熱水,大人且換身衣服,我們在前堂等着。”

洗去一身的塵土,換上了一身相對舒適的錦袍,在兩個侍女的帶領下,來到前廳,軍中酒宴少了寫精緻,卻勝在豪氣,大塊的酒肉擺滿了長桌,酒過三巡菜過五味,撤去了酒席,就在這長桌上,一張大地圖被擺放在桌面上。

“本帥初來乍到,情況還不熟悉,你們誰來將情況介紹一二!”薛仁貴問道。

“大人,屬下羅霄關守備周旭,在羅霄關有兩個年頭,情況還算熟悉,羅霄關位於野狐嶺與茂山之間,扼守着樂安縣的西部門戶,也是抵擋大遼軍最重要的關隘,昔日遼軍東進,徐軍師在此立關,取名羅霄關,自此大遼再也無法威脅樂安,反而因爲此關築成,大遼反而落了被動,爲了防止樂安軍西進,正大遼在弓長嶺南北修築了兩道關卡,以爲屏障,而三關之間的土地則屬於空白之地,弓長嶺北部大道寬闊,不過沿途卻多密林,加上亂世嶙峋,反而不好行進,而弓長嶺南部谷地小道,雖然道路顯得狹窄一些,但卻經過修築道路,道路平坦,可供四輛大馬車並排而行,唯一的關卡也就是弓長嶺要隘,這座關隘建立在兩山之間,平素駐軍爲三千人,不過隨着大遼內部動亂,關內兵馬被抽調了一半駐紮地方,而剩下的一半也多是遼軍二線兵馬,加上自關卡建成以來,我們從未攻打過兩關,所以守軍無論是戒備還是戰鬥力都不會太高。”

“而打通弓長嶺小道之後,我軍可一路暢通無阻的到達駐馬軍平原,如今整個駐馬軍道兵馬不過超過兩萬,而且分散駐紮在各村鎮,以防止可能出現的民亂,所以如今的駐馬軍道是一片散沙,如果我大軍長驅直入,定可在數日之內得駐馬軍全道。”周旭侃侃而談的道。

薛仁貴點了點頭,道:“北路難行,道路崎嶇,我大軍多以騎兵爲主,看來只能走南面小道,不過這道關卡!”

“大人,參謀情報司的密探已經成功打入其中,這幾日陸續有三十來個我方人員進入關內,如果夜襲的話,可裡應外合,打開關門,以關內遼軍低下的警戒,我方能輕易奪下關門。”李篤道。

薛仁貴恩了一聲,道:“派出五百精銳接應,明晚行動,大軍做好開拔準備,此番以西府騎兵爲主力,城衛軍各營隨後跟進,進駐各地城鎮,具體過程,明日會由參謀人員下發到各位手中,都回去休息吧!”

弓長嶺小道,最寬處有兩三裡,而最狹窄處卻只有不到五十米,而在兩山形成的峽谷穀道之上,矗立着一道險關,直接將整個穀道堵死,兩側都是壁立千仞的絕壁,只有關卡可過,弓長嶺關隘與山海關相比的話,那是一個破草廬跟一座宮殿比,不過在這處峽谷內,關隘卻利用地形巧妙的與左右山勢融合一體,只是一道不到三丈高的關牆,十數座箭塔,就形成了這座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關隘。

與羅霄關一眼,弓長嶺關隘內部有不少的民居,都是商路繁榮時期商人留下的,到了如今只剩下主街上那十數座生意還算過得去的店鋪,靠着關內的駐兵維持生計,而在其中的一座雜貨鋪內,一個胖的如同一個水桶一樣的掌櫃坐在紅木椅子上,椅子發出吱嘎吱嘎的聲響,好像隨時都可能散架,掌櫃的將一個紙條從皮貨中挑出,打開看了一眼,然後直接磋成小球,張嘴給嚥到了肚子裡,然後晃悠悠的站起身,來到鋪面前,將一個賣貨牌子放在門外,然後又坐回了鋪面上。

不多時,就有一個扛着一馱柴火的樵夫走了過來,道:“柴火收不!”

掌櫃的站起身,瞥了眼左右,道:“十文錢一擔,如果賣的話,就送到後院去。”

“行。”那樵夫也不講價,直接點頭答應,不多久,樵夫就走了出去,到了對面的飯館:“小二,給我拿十文錢的包子。”

“好嘞!”小二大喊一聲,然後到後院去取包子,而在飯館大堂內,一個靠着裡桌的四個人相互對望了一眼,不多時,四人就起身,散了開來。

第201章 沮授田豐第573章 兵出冷鋒口第372章 奪佔山海關(二)第171章 大興奴隸貿易第388章 暴雨傾城—大自然的考驗第178章 火燒蘆天蕩第306章 嘯月天狼第693章 黃金商道第143章 四處開花第103章 易貨交易第312章 特殊類建築圖紙—困獸囚籠第282章 白瑤的報復第176章 大船匠孟康第276章 騎兵雲聚第373章 奪佔山海關(三)第142章 翻越凌雲山第626章 龍門客棧—魚腹浦地第684章 未戰已先勝第712章 絕命刺殺—夏羽中箭第150章 虛張聲勢第399章 鳳鳴宮第600章 周瑜第291章 野狐嶺第108章 白銀級軟蝟甲第319章 神器—神農藥鼎(上)第683章 讓人琢磨不透的黃巾第328章 兵圍築城第645章 殭屍的剋星—殭屍草第56章 水下大戰第724章 太史慈降夏第261章 名正言順的綁架第395章 圍殲狼騎大營第649章 吳三桂猝死,黃巾起義序幕第342章 接見奚蠻第602章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第727章 閻王軍徹底的覆滅第195章 鍛器白家第684章 未戰已先勝第610章 搬倉鼠計劃第635章 大夏道士團第452章 死於一氧化碳中毒第122章 大敗沙家壩第296章 陽明學宮第325章 瘋狂的奴隸貿易(0)第78章 籌謀第186章 智取黃龍庭第305章 獸卵孵化第699章 大夏西北危機第72章 主動被動第558章 大搖大擺的進城第363章 首戰第146章 蝗蟲軍第555章 甄家風波第517章 人造第536章 登陸青島第506章 帶有翅膀的殭屍第66章 兼併白家村第315章 瘋狂的糧價第414章 以一人力而敵百人第539章 抽刀而出的齊國第643章 百萬殭屍圍白石第121章 圍魏救趙第534章 焚城第474章 燕甲動—桐城危局第429章 金屋藏嬌第102章 徐榮第373章 奪佔山海關(三)第85章 告密者第369章 羣狼戰術第434章 死士之勢—堅不第41章 吳用李俊投效第491章 黑旋風李逵第747章 長崎劃地第73章 龜甲占卜第615章 小霸王李元霸第73章 龜甲占卜第253章 兵部改制第37章 智多星吳用第416章 擴軍,戰略轉變第686章 五柳原—迷霧大陣第436章 預言神器—星辰第669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116章 凌家漁村攻防戰第56章 水下大戰第478章 傳說級兵刃—白鹿之鳴第141章 山蠻長老蘇里曼第217章 天羅地網第158章 火燒藤甲軍第310章 血色安洛城(三)第595章 賈弼第34章 村落升級第360章 夏遼大戰序幕第36章 烏雲踏雪第667章 山東烽火再起第236章 上都絞殺戰第342章 接見奚蠻第50章 亂如麻第351章 瘋狂的計劃—密謀山海關第328章 兵圍築城第281章 乞活軍—冉閔
第201章 沮授田豐第573章 兵出冷鋒口第372章 奪佔山海關(二)第171章 大興奴隸貿易第388章 暴雨傾城—大自然的考驗第178章 火燒蘆天蕩第306章 嘯月天狼第693章 黃金商道第143章 四處開花第103章 易貨交易第312章 特殊類建築圖紙—困獸囚籠第282章 白瑤的報復第176章 大船匠孟康第276章 騎兵雲聚第373章 奪佔山海關(三)第142章 翻越凌雲山第626章 龍門客棧—魚腹浦地第684章 未戰已先勝第712章 絕命刺殺—夏羽中箭第150章 虛張聲勢第399章 鳳鳴宮第600章 周瑜第291章 野狐嶺第108章 白銀級軟蝟甲第319章 神器—神農藥鼎(上)第683章 讓人琢磨不透的黃巾第328章 兵圍築城第645章 殭屍的剋星—殭屍草第56章 水下大戰第724章 太史慈降夏第261章 名正言順的綁架第395章 圍殲狼騎大營第649章 吳三桂猝死,黃巾起義序幕第342章 接見奚蠻第602章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第727章 閻王軍徹底的覆滅第195章 鍛器白家第684章 未戰已先勝第610章 搬倉鼠計劃第635章 大夏道士團第452章 死於一氧化碳中毒第122章 大敗沙家壩第296章 陽明學宮第325章 瘋狂的奴隸貿易(0)第78章 籌謀第186章 智取黃龍庭第305章 獸卵孵化第699章 大夏西北危機第72章 主動被動第558章 大搖大擺的進城第363章 首戰第146章 蝗蟲軍第555章 甄家風波第517章 人造第536章 登陸青島第506章 帶有翅膀的殭屍第66章 兼併白家村第315章 瘋狂的糧價第414章 以一人力而敵百人第539章 抽刀而出的齊國第643章 百萬殭屍圍白石第121章 圍魏救趙第534章 焚城第474章 燕甲動—桐城危局第429章 金屋藏嬌第102章 徐榮第373章 奪佔山海關(三)第85章 告密者第369章 羣狼戰術第434章 死士之勢—堅不第41章 吳用李俊投效第491章 黑旋風李逵第747章 長崎劃地第73章 龜甲占卜第615章 小霸王李元霸第73章 龜甲占卜第253章 兵部改制第37章 智多星吳用第416章 擴軍,戰略轉變第686章 五柳原—迷霧大陣第436章 預言神器—星辰第669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116章 凌家漁村攻防戰第56章 水下大戰第478章 傳說級兵刃—白鹿之鳴第141章 山蠻長老蘇里曼第217章 天羅地網第158章 火燒藤甲軍第310章 血色安洛城(三)第595章 賈弼第34章 村落升級第360章 夏遼大戰序幕第36章 烏雲踏雪第667章 山東烽火再起第236章 上都絞殺戰第342章 接見奚蠻第50章 亂如麻第351章 瘋狂的計劃—密謀山海關第328章 兵圍築城第281章 乞活軍—冉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