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大騎兵軍團戰略

王陽明一行的到來,可算是緩解了不少人才短缺,尤其是高級人才的情況,王陽明這個心學大師,被夏羽委派爲學院院長,入中書內閣,王陽明的衆多弟子中,徐愛做了吏部侍郎,分擔了謝安一部分擔子,王畿和方獻夫被派去東遼舊地做了一個縣令,先熟悉地方事務,其餘的人不是隨着王陽明留在了學院就是外派出去做了一個實權縣令,不過雖然上層的官員充實了不少,但官員組成依舊是架子大,卻人員少,不要說繼續對外擴張,就是目前的各郡縣的官員都無法保證滿員。

隨着改革的進行,夏羽的聲望也隨着靈夏的發展也緩慢的上升着,尤其是靈夏銀行的設立,靈夏幣在外流通,讓夏羽的聲望節節攀高,馬上就要突破郡公要求的兩千聲望,而升到郡公後,夏羽就擁有了設立郡級單位的權利,並可以任命五品以下的官員。

政務這邊官員得到了充實,樞密省這邊也沒有停下來,參謀部,兵部,後勤部,三部的主官也已經選了出來,參謀部內設戰略參謀和隨軍參謀以及憲兵三部分組成,主要由田豐,沮授,徐世績,蕭庸,西城良,蘇俊等一干謀士組成,戰略參謀司由田豐主持,沮授副之,隨軍參謀司由徐世績擔任司長,憲兵組成則由西城良這個軍事學院畢業的高材生組建,不過參謀部雖然搭起了架子,但謀士全部加起來不過十餘個,可以說是當官的多,做事的少,所以三司的參謀們都是流動的,哪裡有事哪裡忙。

而兵部,則不在是一個部門,而是劃分出水,陸兩軍軍部,水路兩軍的首腦同爲夏羽,水軍劉仁軌副之,負責具體的事務,而陸軍則以諸大營的總管分屬權責,各自負責各大營內部事務。

而後勤部則由主動提出調任的陳亮負責,三部劃分之後,參謀部與兵部的各個總管進行了大規模的軍改以及對各軍發展的規劃。

由於在之前的九日會議上,明確提出了靈夏發展的大戰略,而軍隊的目標已經擺在了黃金平原上,所以接下來一切都要爲金軍黃金平原,並佔領黃金平原做好充分的準備。

樞密省的第一次聯席會議,參謀部,兵部,後勤部三部門齊聚一堂,以大戰略爲中心,開始對樞密省的工作進行了具體劃分以及改革要點進行討論,經過連續三日的會議後,向夏羽提交了具體實施細則以及資金預算,雖然樞密省實現了與官府財政的分流,但畢竟是剛剛實施,所以第一筆資金還是要進行投入的。

由於資源,資金有限,加上水軍將領奇缺,水軍大幅度擴張顯得並不現實,劉仁軌只能退而求其次,在保證原有三大水營的基礎上,擴大了水營的編制,並提升大戰船的配比,對內,控制大遼河流域中下段,大淩河流域承安以南地段,對外,積極向渾河流域進軍,隨時爲打通黃金平原水路要道做好準備,並適當的向大海擴張。

水軍可以說是小幅度微調,但陸軍卻是要動大手術,冷兵器時代,戰爭是以人爲主,一將功成萬骨枯,可以說每一次戰爭都是用鐵和血組成的,而在這種戰鬥主旋律下,靈夏也逃不過這個噩夢,根據統計,靈夏從三月出兵大金,到五月止,兩個月的戰爭,損失不小十萬士兵,而要知道靈夏當時的六個大營,總人馬不過十六萬,可以說折損過半,元氣大傷,也幸好靈夏基礎還算牢靠,否則換了一個勢力,損失如此多的人馬早就已經敗亡了。

靈夏一直以來對於士兵就採用高薪酬,高福利,高撫卹的政策,哪怕是奴隸參軍也會有部分的糧餉分,加上靈夏對武器,鎧甲的高投入,所以靈夏軍的戰鬥力一直都很高,也正因爲如此,在其他勢力拉着青壯給把武器,幾斤糧食就上戰場打仗的時期,靈夏養一個士兵相當於其他勢力養一百個,也就是靈夏富庶也才養的起,但就是這樣,靈夏養二十萬兵馬也已經是極限了。

而這些士兵中,騎兵只佔據整個軍隊的三成,不是靈夏缺馬,而是養不起,而黃金平原地區可以說是一馬平川,是騎兵的天堂,經過參謀部與陸軍各大營總管的討論,一致認爲建立一支強大的騎兵軍團是十分有必要的,因爲遼北草原連通着西面的蒙古大草原,上次三十萬草原聯軍南下的教訓是深刻的,如果當時靈夏有十餘萬騎兵,也不至於龜縮大營,不敢出營迎戰。

但問題也來了,組建騎兵軍的花銷是一個步兵的三到五倍,這還是靈夏本身產馬的優勢,如果全換成騎兵,顯然要花費一筆巨資才能打造出這支大騎兵軍團來,當初漢武帝用全國國力纔打造出一支大騎兵軍團,花光了文景時期的積累,最後匈奴打跑了,大漢也開始衰落了,可見一支騎兵軍團需要花費多少。

最後還是西城良提出了一個方案,採用常備與預備的形勢組建這個大騎兵軍團,常備騎兵爲北地漢人組成,北地的漢人自小與草原人無異,學習騎馬箭術,除了常備騎兵外,還組建以草原部落部落爲主的預備騎兵體制,這也正符合了靈夏內部提出的兩院分管。

兩院,就是管理漢人的漢人院以及胡人,蠻人,夷人的番院,這個制度在遼國時期就已經存在,而且對統治起到了很大的穩定作用,對草原部落採用不同漢人的統治方法也是夏羽首肯的,畢竟夏羽不可能讓遊牧民族全都下馬開始耕地,這不現實,而且隨着靈夏內部少數民族越來越多,已經成了靈夏人口重要的組成部分,對於那些已經漢化的番人少數民族還好說,採用漢制就行,但對於比如遊牧部落就必須要用草原上的規矩來管理,否則很容易起矛盾。

兩院屬於中書內閣,也就是將內閣一分爲二,分成漢內閣和番內閣,不過目前這還只是一個設想,並沒有具體的實施,不過對於少數民族,夏羽依舊採用部落族長制,而古爾濟特部落也成了一個實驗田,祁連納雪依舊是頂着古爾濟特公主的位置,對部落具有管理權,當然作爲靈夏的一部分,古爾濟特有上繳稅金,並服從兵役等責任。

按照西城良的方法,納入靈夏體制的遊牧民族將採取輪訓戰備制度,因爲遊牧民族的騎兵都是自小就在馬背上長大的,騎術根本就不需要訓練,唯一需要訓練的就是紀律和大規模作戰時的配合,完全可以從歸順靈夏的各個部落每一年抽調一批人加入軍隊服役,服役過程中拿軍餉,完全享受正規騎兵的待遇,戰死也有撫卹,如果發生大規模的戰爭,則可以抽調這些騎兵,打完仗則恢復預備役輪訓,這樣靈夏就不需要贍養一支大規模的常備騎兵,而戰鬥時卻能組建出一支大規模的騎兵隊伍。

西城良的方法得到了大多數人的支持,並上報給了夏羽,夏羽也喜歡騎兵,畢竟騎兵在冷兵器時代象徵着一種實力,但要養一支騎兵每個月的花費太高,靈夏根本就承受不起,然而西城良的這個方法卻能有效的降低這部分支出,而且這也跟草原上的傳統不相牴觸,畢竟草原各部落也是採取平時放牧,戰時打仗的傳統。

靈夏現在的騎兵隊伍,大多都是草原騎兵,而草原騎兵中還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歸降靈夏的草原部落,由各個部落內的勇士組成的騎兵隊伍,另一部分則是奴隸組成,相比之下,後者的花銷顯然更小,而漢人騎兵的數量則是兩三萬人之間,而按照這個方法,靈夏可花最少的錢,卻能擁有一支強大的騎兵軍隊。

如今黃金平原上擁有四路大諸侯十數路小諸侯,各路諸侯擁有兵馬加起來足有兩百萬以上,而靈夏要想進軍黃金平原,並佔領黃金平原,最少需要六十萬以上的兵馬纔有可能,畢竟靈夏周邊還有數個強大的勢力存在,而按照六十萬兵馬的編制,靈夏目前根本就無法組建出這麼龐大的軍隊,只能採取分階段的形式一步步的完成。

第一步就是對現有軍隊進行整編,靈夏六大營全部按照三軍編制,近衛大營,東大營,西大營三個大營採用兩個常備騎兵軍,一個常備步兵軍的編制,而餘下南北中三個大營採用一個常備騎兵軍,兩個常備步兵軍編制,

第二步對六大營進行擴編,採用五軍制,也就是各大營除去常備兩個騎兵軍外,另編入兩個預備騎兵軍,而按照這個編制,靈夏就將有三十個軍,四十七萬五千人馬。

第三步則要另組建新的大營,來達到武裝六十萬兵馬的目的,而將領人選自然是地牢裡押着的秦瓊和尚師徒,當然如果兩人依舊堅挺,只能從各大營另行抽調人手組建。

不過還有一個問題就是納入靈夏體系的遊牧部落目前只有古爾濟特一個稍大的部落以及若干小部落,這些部落內的騎兵基本上都已經是常備騎兵,所以想要組建預備騎兵只能從新投過來的湖口原地區的蒙古人和匈奴人身上下手,當然這也是不夠使用的,想要湊齊六十萬兵馬,額木達等幾個部落也自然不能放過。

但額木達等部落雖然與靈夏有良好的關係,但並非是統屬關係,所以在這邊編練各營的時候,如果將額木達等部落納入到靈夏體系裡來就要提上日程,而打頭陣的自然是外交部的張祿,先禮後兵。

五月就在一片火熱的改革中度過,時間匆匆的進入到了六月,隨着溫度的升高,靈夏的發展也如同溫度一樣,是熱火朝天,大運河工程已經開啓半月,大運河工程的建設對靈夏的商人們來說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尤其是對資源礦場的影響可謂是巨大。

資源是任何一個領地發展或不可缺的部分,靈夏的各種礦場主一直以來在靈夏富裕階層裡佔據着一定的席位,而這次大運河的開發,對木材,石料的需求可以說是一個天文數字,總計投入兩千多萬兩白銀的大工程,七成以上是用來採買這些資源的,而這對資源產業的影響無疑是巨大的。

按照統計,靈夏大中小伐木場的數字是二千六百五十餘座,石料場一千一百餘座,由於東北地區屬於大型森林分佈區,所以靈夏並不缺少木材,而且內部有凌雲山等石山,資源並不匱乏,一座大型伐木場日產原木八百單位(一單位一百立方米),中型伐木場日產原木五百單位,而大型石料場日常產出石料五百單位(一單位一噸),中型石料場三百單位,平均每日可產出木材一百六十萬單位,石料五十萬單位,而兩條運河加起來全長有二百五十多公里,寬五十米,深八米,這需要多少木料和石料,一條一單位的方條石大概長五尺,寬三尺,厚一尺,也就是說要修建一條百年運河,每修一千米的運河,需要木料八萬單位,石料三萬五千單位,加起來就就是兩千萬單位的木材,以及八百五十餘萬單位的石料。

要知道那日產一百五十萬單位木材和五十萬石料連供應五郡城鎮發展建設都略顯不夠,何況又多出這麼一個龐大的工程來,一面是巨大的蛋糕,一面卻是巨大的產出缺口,隨着運河的開建起來,可是將這些商人愁死了,原因無他,缺少石料就多開幾個礦場,反正他們有錢,但礦開出來了,問題也來了,挖礦的人去哪裡弄,招募,算了吧,靈夏勞動力本就奇缺,一些待遇優厚的工坊都找不齊員工,何況是挖礦,伐木這種體力活,而目前這一類體力活大部分都是是奴隸來乾的,而爲了能讓奴隸們大力幹活,這些礦場主對這些奴隸的待遇可是一提再提,當然是不可能給工錢的,但一天三頓大米飯管飽,甚至有些時候還有肉加菜,在其他戰亂的地方,這些東西可是奢侈物,不過在靈夏卻是糧食堆到發黴,肉多的也便宜的跟菜價一般。

市場決定了需求,需求決定了供給,礦場主缺少勞力,第一個想到的自然是靈夏的另一個富裕團體,靠着販賣人口發財的奴隸商人,嚴重的缺乏人口,已經嚴重干擾了靈夏的正常發展,所以靈夏對奴隸貿易一直都採取鼓勵的態度,並承認奴隸貿易的合法性,這也讓靈夏的奴隸貿易興旺異常,第一次舉辦奴隸拍賣會的市場,早就束之高閣,在靈夏東南方,靠近胭脂區的地方,一個龐大的奴隸交易市場已經成了規模,成了靈夏又一個繁華的地方。

王晨宇最近快被上門採買奴隸的作坊主和礦場主給煩死,按理說生意火爆他該高興纔是,但讓人煩悶的是有大把的錢送到眼前,自己卻只能乾瞪眼,靈夏的戰略發佈之後,已經開始採取全面防禦階段,在淩河以西,遍立關隘,據險而守,一副死守的模樣,河東之地百里沒人煙,也不知道瘟疫散了沒有,以前奴隸輸入大戶的額木達等部落也已經是後繼乏力,提供的奴隸人數越來越少,靈夏不打仗,他這就沒有奴隸來源,他也只能看着錢乾着急。

“少爺,咱們靈夏短期內是不會發生大的戰爭,不過咱們這邊不打,但其他地方可不太平,據說在海上探路的船隊都陸續回來了,發現了不少新地方,這些地方大多數都兵荒馬亂的,百姓可是連飯都吃不上,咱們不需要花多少錢,提供食宿就能招來不少人。”

王晨宇看着手下這個缺德冒煙的管家,卻是頻頻點頭,這不就跟清末的時候,列強到中國招收華工一般,說的好條件,實際上就是騙人的,不過王晨宇對此並沒有什麼牴觸,做了這麼久的奴隸主,王晨宇的心不能說是鐵石心腸,也是沒有多少同情心存在:“去鏢師會所將路線買回來,咱們家不是組建了一個小船隊麼,先派出去試試水,如果能成的話,就聯繫張家的船隊,另外聽說黃金平原那邊又打起來了,派人去打探下,看能不能打開一條路出來。”

“對於那些勞工,咱們也不能做的太絕,讓他們簽下三年用工合同,並承諾三年之後就可以獲得靈夏的戶籍。”王晨宇如今是奴隸商會的一個輪值議員,自然要考慮到影響,如果這條路真的成,那麼以後勞工將大規模的進入靈夏,到時候這批人該怎麼處置也是一個問題,別人可以不想,他卻不能不想:“這事我還得知會一下會裡的人,如果成了,可是一條大財路,與官家那邊也得溝通溝通,你去幫我約見一下戶部的張大人,戶部管理戶籍人口,如果能得到戶部的同意,那就簡單多了。”

第80章 豐盛的收穫第384章 一字長蛇陣第72章 主動被動第117章 借刀殺人第161章 決戰烈馬原第505章 茅山國第618章 黃帝血脈軒轅氏第377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537章 砸了墨家山門第74章 推倒不成反被推第150章 虛張聲勢第255章 新自由貿易港第624章 軍中搶親的習俗第40章 憂患第50章 亂如麻第30章 山蠻弓箭手第39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506章 帶有翅膀的殭屍第50章 亂如麻第81章 折戟第522章 殺豬將之剃頭一刀第601章 逃命的沈萬三第453章 人中呂布第578章 墨甲VS白馬第16章 私有化第567章 黃綺韻的選第730章 唐軍也來搶地盤第28章 英雄主線任務第41章 吳用李俊投效第397章 最後的哀歌第434章 死士之勢—堅不第34章 村落升級第349章 逐馬鎮血戰—李如鬆戰死第33章 驚現水匪第572章 天可汗國—蒙元帝國第69章 靈夏村第582章 星辰塔的占星預測第648章 黃巾大起義第471章 燃燒的天空—蒙古軍隊的覆滅(上)第556章 山嶽之王麒麟重甲第370章 燎原之火第619章 藏龍臥虎第739章 天塌地陷第256章 靈樓十二衛之邪也第426章 暗中設計第340章 白水河—兀朮戰死第110章 巔峰力量對決第710章 炮轟墨門第213章 風雲涌動烽火再起第675章 攻打海之角第690章 或立輔都第97章 紛起的戰事第129章 一好一壞第115章 笑裡藏刀第367章 大遼狼騎兵第739章 天塌地陷第428章 湯魚的倒戈第64章 霸刀刀法第404章 道士的聖地第219章 大敗沿水第370章 燎原之火第394章 燕甲犀第676章 護國要塞炮第6章 柔然後裔第408章 茅第494章 不容忽視的問題第155章 毛文龍第265章 露出獠牙第563章 納妃儀式梁山大聚首(下)第508章 泰山賊第604章 孔子廟第493章 三宮六院七十二閣第580章 開封之圍第636章 活人死祭第154章 前往毛家寨第737章 逆轉第99章 天賦合擊技—落花飛雪第579章 玩的就是兇殘第567章 黃綺韻的選第243章 老謀深算慕容恪第59章 黎明前的悸動第209章 編練七大營第134章 小人物大作用第135章 伏擊鳳凰山第105章 開衙封爵第93章 風流還是多情第191章 夏羽的野望第373章 奪佔山海關(三)第592章 楊家軍揮師南下第186章 智取黃龍庭第62章 趁火打劫第173章 水軍老將劉仁軌第656章 震動大夏的山東民亂第507章 鐵僵頭目第202章 縱橫之法—范雎出世第473章 好戰不要命的雷瘋子第726章 死城第683章 讓人琢磨不透的黃巾第307章 恐怖的殺器—連弩戰車. .第375章 搶灘登陸
第80章 豐盛的收穫第384章 一字長蛇陣第72章 主動被動第117章 借刀殺人第161章 決戰烈馬原第505章 茅山國第618章 黃帝血脈軒轅氏第377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537章 砸了墨家山門第74章 推倒不成反被推第150章 虛張聲勢第255章 新自由貿易港第624章 軍中搶親的習俗第40章 憂患第50章 亂如麻第30章 山蠻弓箭手第39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506章 帶有翅膀的殭屍第50章 亂如麻第81章 折戟第522章 殺豬將之剃頭一刀第601章 逃命的沈萬三第453章 人中呂布第578章 墨甲VS白馬第16章 私有化第567章 黃綺韻的選第730章 唐軍也來搶地盤第28章 英雄主線任務第41章 吳用李俊投效第397章 最後的哀歌第434章 死士之勢—堅不第34章 村落升級第349章 逐馬鎮血戰—李如鬆戰死第33章 驚現水匪第572章 天可汗國—蒙元帝國第69章 靈夏村第582章 星辰塔的占星預測第648章 黃巾大起義第471章 燃燒的天空—蒙古軍隊的覆滅(上)第556章 山嶽之王麒麟重甲第370章 燎原之火第619章 藏龍臥虎第739章 天塌地陷第256章 靈樓十二衛之邪也第426章 暗中設計第340章 白水河—兀朮戰死第110章 巔峰力量對決第710章 炮轟墨門第213章 風雲涌動烽火再起第675章 攻打海之角第690章 或立輔都第97章 紛起的戰事第129章 一好一壞第115章 笑裡藏刀第367章 大遼狼騎兵第739章 天塌地陷第428章 湯魚的倒戈第64章 霸刀刀法第404章 道士的聖地第219章 大敗沿水第370章 燎原之火第394章 燕甲犀第676章 護國要塞炮第6章 柔然後裔第408章 茅第494章 不容忽視的問題第155章 毛文龍第265章 露出獠牙第563章 納妃儀式梁山大聚首(下)第508章 泰山賊第604章 孔子廟第493章 三宮六院七十二閣第580章 開封之圍第636章 活人死祭第154章 前往毛家寨第737章 逆轉第99章 天賦合擊技—落花飛雪第579章 玩的就是兇殘第567章 黃綺韻的選第243章 老謀深算慕容恪第59章 黎明前的悸動第209章 編練七大營第134章 小人物大作用第135章 伏擊鳳凰山第105章 開衙封爵第93章 風流還是多情第191章 夏羽的野望第373章 奪佔山海關(三)第592章 楊家軍揮師南下第186章 智取黃龍庭第62章 趁火打劫第173章 水軍老將劉仁軌第656章 震動大夏的山東民亂第507章 鐵僵頭目第202章 縱橫之法—范雎出世第473章 好戰不要命的雷瘋子第726章 死城第683章 讓人琢磨不透的黃巾第307章 恐怖的殺器—連弩戰車. .第375章 搶灘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