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

火矗年五夏海軍鎮守府出兵四萬,發動大型戰插朗曰餘艘,在山海關登陸。發動了一場震動宇內的攻防戰。鎮守使文達採用蕭楚之建議,兵分兩路,一路馳援山海關,一路北上對山海關東側的山原縣內的吳國一衛吳軍發動了突然襲擊。

水軍都尉蕭楚攜一萬水兵連克吳國山原各城鎮,利用強大的遠程優勢,徹底的消滅了盤踞在山原縣內的吳國衛所軍,隨後,蕭楚攜帶兵馬回到山海關,而此時的山海關內,除了大夏的不到四萬兵馬之外,整個關內之餘下百姓不到五千之數,其中一部分爲降軍家眷,另一部分爲年輕女子。

水軍兵馬進駐山海關,意味着這場謀發小了半年之久,動用了大夏數個秘密機構,以及無數金銀的計劃小以成功結束,五月八日,山海關變幻旗幟,歸屬大夏,成爲大夏的一塊飛地。

而隨着山海關的陷落而引發的巨大海嘯,卻在慢慢的形成,吳國國都外的官道之上。一騎快馬打馬如飛,那神駿的戰馬全身上下已經被汗水浸溼,馬蹄踏在的面之上,竟隱隱有些浮空,戰馬不斷的劇烈的喘息着,顯然這匹戰馬經過長時間不停的高速奔跑,體力已經開始透支了,眼看國都城門在即。然而胯下的戰馬卻終於體力不支,前蹄突然踏空,向前摔倒。

那馬上的騎兵頓時被摔飛而出,在官道上打了幾個滾,這才狼狽無比的停了下來,倒下的戰馬口吐着白沫,渾身上下都抽插着,進氣多,出氣少,騎兵強撐着身子站起身,因爲猛然摔倒,肩膀顯然受了重創,鮮血浸潤着肩頭上的衣物。

官道之上,一行文人小姐組成的踏春卜隊正盈盈笑笑的從官道上走來,女子端坐馬車之上,文士們則騎在高頭大馬之上,手搖摺扇,風度翩翩,盡顯風流才俊之色,那斷卑的騎兵面色有些蒼白。爲了將消息儘快傳回,他已經晝夜不停的奔跑一整日,沿途沒有半刻停歇,此刻的他全都着最後一股意志在堅持。

看到裡面而來的一輛馬車以及幾匹駿馬,騎兵腳下打着擺子,踉蹌的向上前,正有說有笑的一行文人才女們自然也看到了眼前這個突然出現的士兵走來,目光不由地的望了過來。

這一行人,爲首的是一匹自馬上的才俊,王雲。三月,吳國爲選俊才,吳三桂特開恩科。行科舉,先由縣舉,而後到吳城進行大比,經過一系列的考試。以及殿試,王雲這個新科探花雖然不如狀元,榜眼那般耀眼,卻也得了吳王一番讚賞,隨後,王雲可謂是平步青雲,暫時在爲吳國承相手下當差。頗受器重,可謂是少年得意,而在他身後的三人也都是此番恩科的進士,同樣也被安排在京內進行鍛鍊,然後纔會下放地方,馬上幾人未來都是棟樑之才,而車上的幾個女子則是京中最大的青樓的紅牌,在城內也是豔名遠播,而且是賣藝不賣身,憑着才,藝,色,自然引得無數風流才子捧場,爭得美人親賴。

而眼前這全身狼狽至極,披頭散髮,肩頭上滿是鮮血的士兵走上前,顯然打擾了一行人踏春的雅興,王雲也是微微皺了下眉頭,正想是不是要開口詢問一二,那士兵已經走到王雲的馬前,二話不說,一把將王雲拉扯下馬。饒是王雲氣量不在自己心儀的女子面前如此失了面子,也有些受不了,王雲爬起身,就要去奪戰馬,但已經爬上戰馬的士兵卻是雙眼血紅的看着衝上前的王雲,大喝一聲:“滾”。

那士兵久在沙場,全身上下散發着一股殺氣,配上他那副猙獰的面孔,好似地獄裡的閻王一般,愣的將王雲嚇的一動不動,而士兵卻是拉起馬繮,不顧身上的疼痛,雙腿夾住馬腹,向着城裡趕去。

且不說新科的探花臉色有多麼難看,那奪了馬的騎兵一路狂奔到京城之下,到了城門口。幾個城門守軍上前想要上前阻攔,那騎兵搖晃着有些模糊的腦袋,喊道:“山海關急報,讓開!”

幾個守軍看着速度不停的騎兵,還有那身打扮,不由地面面相覷,山海關急報,難道那邊出事了,當然幾個守軍也只是疑惑了一下而已,騎兵一路正衝入主街,行若無人,一路上弄的是雞飛狗跳,要知道這主街連通皇宮,是禁止騎馬而行的,騎兵終於來到皇宮大門口,心底一鬆,全身上下的力量快速的流失,劇烈的疼痛涌上心頭,騎兵噗通一聲再次跌落下馬。

“山海關急報。速呈陛下!快!”騎兵將背上的一個信筒拉了下來,對着走上前來的禁軍道,話音一落,騎兵終於耗盡了最後一絲氣力,閉上了眼睛。

吳國皇宮。議政殿,正在上早朝的吳王正聽着朝上的大臣奏事,突然一個禁軍不顧禮儀快步走上大殿,臉上還掛着一絲不敢相信,震驚等神情,但是手上的信報卻是從前方快馬送來的,那士兵爲了傳信都活活累死,誰敢拿這個開玩笑,周圍的官員看着突然出現的禁軍,紛紛小小議論了起來。那禁軍卻是走到殿前,單膝跪倒在地:“陛下!”

吳三桂臉上有些不渝的看着衝上大殿的禁軍,雖然這些禁軍都是自己的心腹,但這般不顧規矩的衝上大殿,卻讓吳三掛臉上有些難看,不過吳三桂也不是蠢笨之人,肯定是發生了什麼事情:“怎麼,發生什麼事情了麼?”

那禁軍喘了幾口氣,讓自己的腦子清醒一點,這才吸了口氣,大聲的道:“陛下,山海關下轄平遠縣縣令張敬發來快馬急報,五月六日,山海關發出狼煙警訊。七日,山原縣城被攻破。駐紮在山原縣的林允千戶戰死,八日,經過探馬證實,山海關陷落,關內情況不明。

禁軍的消息可謂是一道猜天霹靂,剛纔還議論紛紛的文武百官全都瞪大了雙眼,死死的盯着跪倒在那裡的禁軍指揮,吳三桂聽了,也是眉頭一跳,霍的站起身,道:“送信的人呢?將人給我傳上來,孤要親自證實!”

“回陛下,信使在將府獄送到,就死了。衆是信使送來的張具令書寫的急報!”順※

吳三桂此刻哪裡還顧得了君王的架子,快步的走下龍椅,搶過書信看了起來,這平遠縣縣令也搞不清楚具體的情況,不過山海關陷落,而且山海關上懸掛着大夏旗幟這個事情卻是寫的清楚。吳三桂看完書信,當場震怒:“夏羽小兒,欺人太甚!來人,集合軍隊,孤要御駕親

“陛下,息怒啊!只是此事其中還有諸多不明之處,還要從長計議啊!”

“是啊!陛下。眼下應派人去打探山海關內的情況。然後在做打

!”

吳三桂卻是掃了一眼阻攔的幾人,卻是理也不理的道:“林指揮,通知禁軍做好拔營準備,孤少的就到禁軍大營。”吳三桂說完轉身離開了議政殿,而在場的衆人卻是面面相覷。

山海關陷落的消具就好像是地震波一樣,快速的向外傳蕩着,幽州北部三州的雲州。公孫瓚在丟失了南部富裕的州縣,產糧之地後,帶着殘兵敗將退守北部三州,三州之地多山,多林。道路難行,不過三州卻的百姓卻是民風彪悍。幽州兵十中七八出自北方三州,所以退守三州的公孫瓚雖然失去了大片的領地,但靠着山險地利以及北方兵擋住了吳軍北上的企圖。不過吳軍在幽城,雲夢嶺等地駐紮了重兵,也將公孫,瓚東山再起的道路堵死。

雲州三地地少。人少,雖然民風彪悍,但比起富饒的南方之地,卻是相差甚遠,所產的糧食勉強夠自給自足,公孫瓚只能躲在三州之地,舔抿着傷口,另一面開始接觸河東烏桓,不過河東烏桓的實力並不比公孫瓚差,公孫瓚手下謀士辛平,王赫等雖然已經將河東烏桓瓦解成幾部,但想要吞下河東烏桓仍然需要花費時間。

當公孫瓚得到大夏佔據了山海關的消息,整個人都興奮的跳了起來,正所謂牽一髮而動全身,當初大夏使者前來公孫瓚所處。謀求聯盟,要求麼,就是要給予駐紮在幽地的吳軍以壓力,讓他們以爲他要大舉南下,奪回失去的土地,以牽制住吳軍的主力,而換取的代價就是大夏在糧食,兵器。鎧甲等方面的援助,公孫瓚自然同意了。既能增強實力,又不用付出太多的代價,這種好事去哪裡找去。

沒想到才過了幾個月,大夏居然又給自己一個這麼大的驚喜,公孫,瓚在大廳內興奮的來回走動,而門外,辛平,王赫,東方聞等數個心腹謀士顯然也得到了消息趕來,走到大廳之中,對着公孫瓚道賀。

公孫瓚臉上的笑意一直都沒有停歇過,連忙招手,讓手下的這些謀士坐,吩咐下人上了茶:“真是天助我也,山海關陷落,吳國東西被腰斬,此時正是我公孫家奪回失地的良機,各位先生可有什麼教我!”

辛平臉上洋溢着一絲淡笑,顯然對於眼下的時局顯然十分樂觀,不過對於公孫瓚如此急迫的想要南下奪回失地,卻是不甚贊同:“主上,山海關剛網淪陷。雖然吳國東西被斬斷,但在幽地之上卻還駐紮着吳國近二十餘萬精銳。實力尚在,雖然山海關被佔,這二十餘萬吳軍肯定會引起一定的混亂。不過這種混亂很快就會被平復,以幽地之富庶,養二十萬軍隊並不是難事。只要有充足的糧秣,吳軍的軍心就很難動搖,而且山海英淪落。具體的細節我們並不知曉,大夏畢竟遠隔數千裡,而山海關卻是一塊飛地,雖然山海關城高牆厚,關內有大批的輻重糧草,然而遠道而來的大夏兵馬定然不會太多,所以山海關是否能守住纔是關鍵。”

公孫瓚聽了辛平所言,也是點了點頭,山海關之堅,別人不知道,他怎麼可能不知道。正是因爲山海關的存在,擋住了他向西發展的道路,並且成爲一柄不知道什麼時候能斬下的劍,讓他十分的不安穩,而想來想去,大夏拿下山海關的方法無外乎只有從內部瓦解,吳國佔據了幽地,山海關從邊關要隘成了東西通道,這個變化也讓山海關的防禦一降再降,誰能想到在吳國兵鋒正盛的時候,有人去偷襲吳國腹地之中的山海關。

而從大夏找到自己聯盟,並暗中資助遼西烏桓的目的上看,似乎這些都是在爲奪取山海關做準備,用他來吸引住吳國主力,用遼西烏桓這塊疥癬之疾,調動山海關內的兵馬,削弱關內的守衛,然後通過不斷的滲透,安插,佈置下棋子,這一切做的簡直就是天衣無縫,不過大夏拿下了山海關,卻有一個大問題,那就是兵力不足:奪關是一碼事,能不能守住卻是另一碼事,奪取一個沒有防備的雄關,經過精心佈局”心設計,成功率還是很高的,但也正因爲如此,奪關的行動註定人馬不會太多,因爲人越多。泄密的可能性越大,也更容易泄露行動。山海關是一座雄關,城堅牆厚,但也要人來防守,光是東西兩面城牆就有五公里,至少要上萬士兵才能將兩面城牆的防禦不至於出現大的縫隙,而想要完美的防禦,至少需要兩三萬人。

“是啊!山海關取不易,守更難,大夏手上的兵馬並然不會太多,而關內都是吳軍士兵家眷,想要這些人幫助守城不大可能,另外關內的紹役青壯倒是可用,不過也很可能是一個定時炸彈,一旦吳軍從東西兩路大軍壓上,關內的百姓和青壯羣起而攻之,山海關很可能失而復得,如果現在南下。如果山海關被克復,我們的努力就全都白費了,所以南下之事還需要等等。”東方聞道。

“眼下具體的情況我們還不知曉,如今我們與大夏已經建立了良好的關係,何不派人去山海關內祝賀一番,然後趁機打探一下消息,如果山海關守不住,我們繼續之前的策略,瓦解吞噬河東烏桓,壯大我們的力量,然後在圖南下。如果能守住,那我們就趁着幽地的吳軍西向攻打山海關的時候,奪取我們失去的土地,如今幽地各州縣內雖然被吳軍清理了不少我們的人。但仍然有許多站在我們這

的人。只要我們夫軍南下。地方定然望風而降。只要恢復凹也。我們就能東山再起,與吳國一爭高下。”王赫是一個明朝人,家中世代書香門第,到了他這一輩。家道中落,由於太監握權,王赫幾次不中,只能棄文從商,遊走關內關外,不過走商之餘也讓他開拓了眼界,加上心中所學,幾年之間王赫已經成了關外大族,來到烽火大陸後。王赫投奔了公孫瓚,備受恩寵。王家在幽地也算是大族世家,雖然在烽火大陸只有四隻,但埋下的勢力也不可小覷。

公孫瓚點了點頭:“大夏取得如此輝煌的成就,我們自然要派人道賀的,此事就由東方先生負責吧,到了山海關內,一定要仔細查探大夏的情況。”

“主上,但且放心!”

遼西烏桓,草原大帳。丘居力對望着眼前這位大夏的使臣,心裡卻久久不能平靜,想起那位指揮着烏桓騎兵將兩萬餘精銳的吳軍給活活的拖垮,最後全軍覆滅,那種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外的氣度,讓丘居力這個胡人心裡除了敬重之外。就是敬仰,然而此時,他在心中敬仰的賈先生,居然再次拿出一個大手筆,拿下了那號稱天下第一雄關的讓,

山海關,丘居力曾帶着手下兵馬劫掠地方的時候遠遠的張望了一眼,那是一座與山齊平,與海相接,只是遠遠的一望,就讓人有種望而卻步的磅礴氣勢的雄關,想要攻打那樣的雄關,就算將整個遼西烏桓幾十萬百姓都聚集在一起,用人添,怕都難以攻的下來,而就是這樣一座在他們心中不可攻破的雄關被那位氣度不凡,總是一副泰然的賈先生拿下了。

丘居力腦海裡快速的轉動着,遼西烏桓看似很強大,佔據着遼西草原,人口數十萬。控弦騎兵七八萬,然而如果不是有大夏資助的武器,鎧甲,遼西烏桓能不能打的過那兩萬多精銳吳軍還不好說,也許投靠大夏並不是一個壞選擇。至少能有那樣擁有神鬼之功的謀士。可以送幾萬套兵器,鎧甲的大夏國的實力應該很強勁,胡人最敬重強者,而弱小的烏桓人則向來是依附強者爲生。

兵居力思考了良久,終於擡起了頭,在下首的丘居力兒子樓班以及大臣看着雙眼放光的丘居力就知道他下了決心,丘居力站起身,整理下衣襟,對着大夏使者躬身道:“我遼西烏桓王丘居力願意接受大夏王的恩賜,烏桓四十餘萬民願意投降大夏國,永遠成爲大夏國的附翼,接受大夏國王的驅策。”

“丘大人,我家先生來之前說,如果大人願意投靠我大夏,夏王陛下定然不會虧待與你烏桓,冊封一事我家先生已經稍後會送往國都,想必很快就會有正式冊封下來。”

“上使言重,賈先生在2,海關內,可有用的着我烏桓的地方,儘管開口,我烏桓騎兵赴湯蹈火再所不辭。”丘居力恭敬的道。

使者呵呵一笑,道:“山海關內已駐紮我大夏四萬兵馬,不過兵卒多爲水軍將士,守城有餘,卻少了些鋒利,先生說,大人可派三萬烏桓鐵騎前往山海關內,以增強關內防禦,另外一部則駐紮在烏桓走廊,等待命令行事。”

丘居力點了點頭,扭過頭對着自己的兒子樓班道:“樓班,此番由你帶領三萬烏桓鐵騎前往山海關。到賈先生身邊聆聽先生教誨,不得違背先生的話,知道了麼?”

樓班雖然年少,但對於賈詡的能力卻最是崇拜,連忙點頭答應。

山海關被攻佔,消息傳到自由貿易港,然後從自由貿易港又傳往大夏的核心靈夏城,而時間已經到了五月中旬,得到山海關克復的消息,留守的內閣成員各個激動不已,本來對於這次行動並不抱多少希望的衆人,拿着這個消息,臉上都露着難以遮掩的喜悅。

謝安得到消息後,立刻召開內閣小會議:“各位,山海關被海軍府拿下了,這個消息可是可喜可賀,我已經派人去前線通知陛下,將這個好消息通傳各軍,振奮士氣。”

“此番謀發小山海關是陛下親自制定的,而一切行動卻由參謀部新進參謀助手賈和負責,這個賈和卻是一個人才,此番立下如此奇功。還掛着一個參謀助手的官銜,這個是要提提了。”謝安說着望向楊林。

楊林只是兵部尚書,不過卻是代表着樞密省在內閣中參與決策軍務,本來內閣成員中還有參謀部的沮授,不過參謀部的人員都在前線,所以楊林成了軍中唯一的代表:“陛下之前曾答應那個賈和,如果他能完成這次計戎就提拔爲參謀部戰略參謀。”

謝安想了想道:“樞密省內自有提拔的規矩,不過這戰略參謀可提前下發,雖然山海關被咱們佔據。但接下來卻要面臨吳國瘋狂的反撲,將士們的嘉獎要儘快辦妥,賈和暫爲戰略參謀,總管山海關一切軍政要

“山海關地轄東西,戰略位置重要,本來咱們並不報太大的希望,沒想到這事到是成了,雖然如今山海關內擁有近四萬兵馬。然這些兵馬除去水兵之外,就是降兵,鏢師還有那些江湖俠客,水兵兵馬不善陸戰,而且大部分都爲新兵,山海關內的局勢不容樂觀啊!兵部是不是抽調部分精銳運往山海關。以應對吳國瘋狂的反撲。”

楊林點了點頭,心裡快速的盤算着手上可用之兵馬,道:“如今與遼燕戰事正進入緊要關頭,兵馬不能輕動,北府兵馬鎮守東北,威懾北面的楊文,唯一可調的就是東南鎮守府,可讓程將軍暫且放下攻掠營州之事,抽調兩軍兵馬運往山海關。除此之外,可在徵調十個營的後備營,加起來五萬兵馬支援山海關。

“恩,以山海關之堅。有十萬兵馬吳國就算集結百萬兵馬,也難在奪回山海關,樞密省儘快作出章程,遞交陛下審閱。”謝安點了點頭,道。(

第365章 廣存糧 多挖溝第443章 圈地威海灣第731章 山中野人第479章 大夏最大的貪污舞弊案第66章 兼併白家村第363章 首戰第48章 想要我就請征服我第76章 野牛羣第284章 關外胡家第527章 墨家總動員第18章 河谷內的大地主第407章 抄家滅族第515章 巫女與憑神第595章 賈弼第68章 白素第162章 重甲步兵出擊第343章 大局定第568章 墨門防線崩潰第153章 綢券第43章 梁山水軍大營第181章 渤海同盟條約第644章 五行道術—沼澤術第415章 向海洋邁進第563章 納妃儀式梁山大聚首(上)第125章 擴軍第570章 漫天的石雨—投石車的對決第321章 國號“夏”第352章 鎮國神獸孵化—七彩麒麟第67章 新村規劃第63章 水淹綠林第558章 大搖大擺的進城第384章 一字長蛇陣第381章 金鄉農民起義第465章 天崩地裂—黑火藥發威第687章 包圍第506章 帶有翅膀的殭屍第260章 秦瓊大戰薛仁貴第60章 凌厲的反擊第32章 黃巾力士營第208章 皇太極第177章 唐弩第483章 後院起火第53章 火燒大營第567章 黃綺韻的選第727章 閻王軍徹底的覆滅第362章 關寧鐵騎第63章 水淹綠林第644章 五行道術—沼澤術第618章 黃帝血脈軒轅氏第688章 大夏鐵騎第709章 嗜血貪狼騎第443章 圈地威海灣第161章 決戰烈馬原第366章 鐵索連環車第85章 告密者第663章 兵臨城下第688章 大夏鐵騎第672章 陷坑破火牛第111章 強勢出擊第264章 大騎兵軍團戰略第238章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第182章 遍地開花第284章 關外胡家第362章 關寧鐵騎第407章 抄家滅族第22章 借刀殺人第615章 小霸王李元霸第172章 大地主階級的強勢第751章 盧象升降夏第520章 白眉軍第74章 推倒不成反被推第6章 柔然後裔第684章 未戰已先勝第622章 天書三卷第109章 鴛鴦陣第109章 鴛鴦陣第498章 墨門子弟第723章 抱大腿的左良玉第496章 水循環系統開啓第529章 魯門第308章 血色安洛城(一)第131章 公孫康投奔第465章 天崩地裂—黑火藥發威第365章 廣存糧 多挖溝第504章 阿彌陀佛第745章 大國威儀第216章 先發制人第154章 前往毛家寨第452章 死於一氧化碳中毒第536章 登陸青島第609章 誆騙大宋第444章 冬季攻勢第191章 夏羽的野望第126章 魔王軍第725章 奇怪的聖旨第744章 耽羅島第236章 上都絞殺戰第433章 步戰之王—鞠義第647章 邪惡詛咒發動,殭屍軍團的滅亡(上)第670章 雙龍口
第365章 廣存糧 多挖溝第443章 圈地威海灣第731章 山中野人第479章 大夏最大的貪污舞弊案第66章 兼併白家村第363章 首戰第48章 想要我就請征服我第76章 野牛羣第284章 關外胡家第527章 墨家總動員第18章 河谷內的大地主第407章 抄家滅族第515章 巫女與憑神第595章 賈弼第68章 白素第162章 重甲步兵出擊第343章 大局定第568章 墨門防線崩潰第153章 綢券第43章 梁山水軍大營第181章 渤海同盟條約第644章 五行道術—沼澤術第415章 向海洋邁進第563章 納妃儀式梁山大聚首(上)第125章 擴軍第570章 漫天的石雨—投石車的對決第321章 國號“夏”第352章 鎮國神獸孵化—七彩麒麟第67章 新村規劃第63章 水淹綠林第558章 大搖大擺的進城第384章 一字長蛇陣第381章 金鄉農民起義第465章 天崩地裂—黑火藥發威第687章 包圍第506章 帶有翅膀的殭屍第260章 秦瓊大戰薛仁貴第60章 凌厲的反擊第32章 黃巾力士營第208章 皇太極第177章 唐弩第483章 後院起火第53章 火燒大營第567章 黃綺韻的選第727章 閻王軍徹底的覆滅第362章 關寧鐵騎第63章 水淹綠林第644章 五行道術—沼澤術第618章 黃帝血脈軒轅氏第688章 大夏鐵騎第709章 嗜血貪狼騎第443章 圈地威海灣第161章 決戰烈馬原第366章 鐵索連環車第85章 告密者第663章 兵臨城下第688章 大夏鐵騎第672章 陷坑破火牛第111章 強勢出擊第264章 大騎兵軍團戰略第238章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第182章 遍地開花第284章 關外胡家第362章 關寧鐵騎第407章 抄家滅族第22章 借刀殺人第615章 小霸王李元霸第172章 大地主階級的強勢第751章 盧象升降夏第520章 白眉軍第74章 推倒不成反被推第6章 柔然後裔第684章 未戰已先勝第622章 天書三卷第109章 鴛鴦陣第109章 鴛鴦陣第498章 墨門子弟第723章 抱大腿的左良玉第496章 水循環系統開啓第529章 魯門第308章 血色安洛城(一)第131章 公孫康投奔第465章 天崩地裂—黑火藥發威第365章 廣存糧 多挖溝第504章 阿彌陀佛第745章 大國威儀第216章 先發制人第154章 前往毛家寨第452章 死於一氧化碳中毒第536章 登陸青島第609章 誆騙大宋第444章 冬季攻勢第191章 夏羽的野望第126章 魔王軍第725章 奇怪的聖旨第744章 耽羅島第236章 上都絞殺戰第433章 步戰之王—鞠義第647章 邪惡詛咒發動,殭屍軍團的滅亡(上)第670章 雙龍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