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一字長蛇陣

咚咚咚,擂鼓陣陣。仿若那晴日霹靂,隆隆作響,大夏四十萬兵馬連綿數十里,前軍已經到達了大遼軍營,而後軍還未從土城出發,四十萬大軍可以說是旌旗蔽日,人若飛蝗,鋪天蓋地的壓了過來。

沿途,大遼的斥候早就見勢不妙退回了大營之中,十數萬兵馬在各軍都尉的帶領下在大遼軍營前方列下整齊的陣勢,騎兵壓住陣腳,遙望千米之外的大遼軍營,萬軍之中,一輛用明黃綢緞以及黑木雕漆的巨大馬車在十六匹戰馬的拉扯下,停在一處略高的山坡之上,馬車擁有十六個巨大的寬輪,每走動一下,都會在地面上留下一道寬寬的車轍,幸好最近幾日草原上晴空萬里,否則這輛馬車非要陷入地面不可。

巨大的馬車外圍雕琢着兩頭黑水麒麟,黑色象徵王權。北地屬水,所以麒麟爲黑玉麒麟,這輛車也是夏羽御駕,說是一輛馬車,卻不如是一輛移動的小樓,整個車是後方魯家班的魯錘帶領上百木匠大師,花費半月傾力打造而成,而這輛車除了可以住人,讓居於裡面的人更加舒適外,還有着其他的一些功能。

馬車上的木建築是可分成三層,底層可以用來召見臣子,正中還有一個巨大桌面,上方還有一幅大夏疆域圖,無疑是堪輿司最新繪畫出來的地圖,上面的疆域已經涵蓋了如今大夏全部的地理,甚至包括那片飛地,山海關以及烏桓山東部的遼西烏桓之地,門臺,灤縣兩地,而對於遼燕兩國的地形勘測也已經有了大概的圖形,在整個疆域圖上,兩國井然已經成了大夏的十數個新增州郡,只是一張地圖,就能看出內閣那幫閣臣雖然不在戰場,但對於領土的孜孜以求。

一層主位後方則有一條隱藏的小樓梯,是通往二層的,一層是接待臣子之用。那麼二層就完全是休息之用,尤其正中一張鸞鳳雕欄梨花大木牀,輕紗飄擺,香爐縈繞,而在房內,還有幾排書架,讓這處充滿旖旎的房間增添了幾絲清明,讓人心中的惡趣味大增,別具匠心啊!

不過這個馬車除了議政,休息之外,還有另外一個作用,就是指揮,從一層外面的樓梯可攀上頂層,馬車頂層高兩丈三尺,大概有七米高,左右有實木護欄,正中有一面牛皮猛背的震天鼓,可以鼓舞軍心士氣,而從這裡,則可以一覽全局,作出正確的判斷。

麒麟御駕指揮車:木匠宗師魯班的親傳弟子魯錘所造。採用堅硬如鐵的鐵杉木爲構架,精心雕琢組裝而成,附帶效果一:議政,效果二:休息,效果三:指揮,效果四:激勵士氣。

整個御駕由於採用刀槍難入的鐵杉木打造,所以十分沉重,所以拉動的身後需要十六匹駑馬,移動速度比起滿載的輜重車要快上那麼一點,所以當御駕到達大遼軍營的時候,大夏軍兵馬已經列陣整齊,與大遼軍營遙遙對峙。

頂樓指揮台,夏羽站在車頂之上,數米高的高度足夠夏羽遙望遠處的大遼軍營,陳慶之,蘇定方等一干主要將領居於兩側,夏羽手中還有一支繳獲與那些白人船上的兩個單筒望遠鏡,擴大的倍數大概爲三倍,可以將遠處的遼軍大營看的一清二楚。

望遠鏡可是軍事上的利器,不過對於如何煉製玻璃,夏羽卻是一知半解,儘管領地內現代人不少,但真正煉製過玻璃的卻沒有幾個,大多隻知道原理,用石英煉製玻璃,石英蘊含在沙子中,不過烽火大陸上卻有着天然的石英晶礦,直接成晶體般的存在,不過到目前爲止。也只是煉製出一些相對渾濁的琉璃,純度始終達不到製造望遠鏡的要求,不過隨着工藝的不斷加深,早晚玻璃會被製造出來。

大遼軍營就好似一條長蛇一般,連綿數十里,分爲蛇頭,蛇身,蛇尾三個部分,也就是兵書所說的一字長蛇陣,長蛇陣主要有三種變化,擊蛇頭,則蛇尾動,卷,擊蛇尾,則蛇頭動,咬,擊蛇神,而首尾動,絞,可以說一字長蛇陣是中國十大陣法之一,而以一字長蛇陣爲基礎,可形成雙龍出水陣,變幻天地三才陣。繼而四門兜底陣,五虎羣羊陣,直到最後的十面埋伏陣,十大陣法精妙絕倫,是爲冷兵器時代集智慧之大成。

不過這一字長蛇陣並非不可破,主要就是掐蛇頭,定蛇尾,斬蛇腰,這個夏羽也明白,不過明白歸明白,數十萬人的陣法並非那麼容易對付的。這裡面就要考驗雙方的兵馬訓練程度,對陣法的駕馭能力,否則陣法不成,反而會成爲敗筆之作。

陳慶之在一旁望着遠處的遼軍大營,道:“遼軍的兵馬大元帥韓德讓,耶律斜軫還有燕國的大將軍樂毅都是難得一見的帥才,只看對方紮下的營盤就知道對方不可小覷,雖然遼,燕大軍擺下的是一字長蛇大陣,攻守兼備,而且其中又蘊含着數種變幻,而最讓人敬佩的是,兩國大營之間犬牙交錯,營與營之間貫通聯繫,加上近日裡爲了應付我們的襲擾,在附近更是佈下無數陷阱,壕溝,配合上營中的弓箭手,想要攻破這處大營,很可能會得不償失。”

夏羽卻是呵呵一笑,道:“我軍此來,主要是拖住遼,燕大軍,不讓他們撤退,只要每日都擺出大軍拼命的架勢就可以了,並不需要真的去破陣,只要遼,燕大軍動憚不得,薛鎮守使那邊行動順利,遼,燕兩國就算空有百萬大軍又能奈我何,這場戰事還是儘快的結束的好,拖的越久,對我們也越不利啊!”

雖然大夏國力遠勝遼,燕,但這麼對着耗,絕對是兩敗俱傷的結果。所謂兵馬一動,銀兩上萬,這大軍在外,每日的花費絕對是一個恐怖的數字,甚至戰事的持續已經開始影響大夏的發展。

在數月前,大夏開設大夏中央銀行,募集了四億多兩白銀,加上國庫存有的一億多兩,五億多兩用於整個黃金平原的建設,貫通各州縣的官道,挖通幾處運河,並建設新都等等大型工程,然而隨着戰事的持續,軍費一增再增,如果不是大夏的重商政策,不斷的從周圍的諸侯勢力收刮暴利,稅金收入每日都在提升中,光是這幾十萬大軍的消耗就足以讓大夏國庫空虛,後勁乏力,別說大開建設,就是能否開出各地官員薪金都是問題。

而除了與大遼對峙的問題外,大夏還面臨着另一個尷尬,就是領地擴充的速度太快了,也就是胃口太大了,整個渾河流域的土地面積本身就是大夏之前的一倍左右,吞下之後,還沒有消化,西面又有遼,燕兩國那百萬平方公里的疆域,就算夏羽胃口在好,也吃的有些心虛,幸好大夏拿下了山海關這一道關卡,鎖住了關外之地,否則吳國在從中橫插一棒子,那絕對能讓大夏難受好幾年。

“陛下,大帥,兵馬已經就緒完畢,是否發動進攻!”

夏羽扭過頭,對着陳慶之道:“兵馬調度由你來,我爲將士們擂鼓助威!”夏羽說着轉過身,拿起那面震天鼓的兩個小臂粗細的巨大鼓槌,放在手裡掂量了掂量,如果不是自己體質提高,近些日子有修煉養生訣,氣力大增,這鼓還真捶不起來。

陳慶之見夏羽轉過身,不發號施令,心裡卻是感慨萬分,得主如此,復有何求,陳慶之心裡想着,大聲的道:“命令,東鎮守府第一步兵軍第二步兵軍,攻蛇頭,南鎮守府第五步兵軍,第六步兵軍,第七步兵軍攻蛇身,西南鎮守府第十七軍,十八軍攻蛇尾,第一,第二,第六騎兵軍爲左翼,牽制敵方騎兵,第七,第九,第十居中策應,輪備一軍,輪備二軍,輪備三軍爲右翼,護衛蛇尾方向,三路同時進逼,各軍將士,聞鼓進,鳴金退,但有臨陣脫逃者,擂鼓不前者,不聽號令者,殺!餘下各軍護翼中軍,列陣觀戰。”

嗚嗚嗚,隨着一連竄的牛角號聲在各軍響起,十數軍中都尉快速騎馬回到各自軍中,打起軍旗,萬軍之中,要想做到如臂驅使,令行禁止並不容易,畢竟這是數十萬人,如果打起來,那就是一片混亂,所以大規模戰爭最是考驗將領的駕馭能力,一個好的將軍不一定是一個好的統帥,因爲一個將軍可以是千人敵,萬人敵,卻難以駕馭千軍萬馬,所以將軍易得,但獨當一面的統帥卻難求,大軍對戰,所採用旗號,鼓,金等來傳達信息,擂鼓進,鳴金退是最基本的。

各軍旗幟擡起,意味着各軍已經做好出戰的準備,而在指揮台上,自然有旗手負責傳達信息,夏羽得到各軍準備好後,握了握那巨大的木槌,雙臂上的肌肉緊繃而起,咚,震天鼓果然不俗,站在鼓前,夏羽只覺得一股磅礴的反彈力將他的力量反彈而回,而耳邊一聲仿若驚雷一般的鼓聲響起,夏羽沉了一口氣,雙臂再次擡起,然後重重的落下,咚,咚,咚。

隨着擊鼓之聲響起,三軍整齊劃一的邁出步伐,軍中擊鼓是有一定節奏的,也最能引起戰士身體內的鮮血沸騰,士氣上升,首先出動的是三個軍的步兵,大夏步兵主要分爲刀盾兵,長槍兵,弓弩兵三類,而從這三類大類別中還可細分出重盾兵,刀兵,勾鐮兵,長戈兵,槍兵,弩兵,弓箭手,使用不同的兵器,裝備的士兵有着不同的分工,刀盾兵屬於中堅,負責衝鋒防禦,長槍兵負責攻擊,弓弩兵負責壓制。

大夏軍的步兵除了禁軍的虎賁軍外,其餘各軍步兵都屬於輕步兵,不過比一般的輕步兵防禦要強,因爲身上全都穿着防禦性更強的平滑鎧甲,重量上比皮甲略高,不影響移動,但防禦力卻提升了兩倍,而且可有效的防禦流矢,而大夏步兵通常都裝備着數樣兵器,比如刀盾兵可能裝備着臂弩,這樣的奢侈配備可以提升單兵作戰能力,而將一個大夏步兵的裝備分解下來,至少可以給武裝三個不穿鎧甲的士兵。

率先出動的三個步兵軍,分別隸屬於東鎮守府,南鎮守府以及西北鎮守府,其中第一步兵軍爲將軍周倉帶領,第五步兵軍爲都尉趙樂(渤海降將)帶領,第十七步兵軍則爲蘇定方手下大將曹賀,同樣也是都尉,隨着鼓聲響起,三萬人分別從軍陣中踏着整齊劃一的步子出陣,對準蛇頭,蛇身,蛇尾三處大營前進。

近四萬人形成的集團,緩慢而整齊的推進,最前排是裝備着半身盾的刀盾兵,中間爲長槍兵,後陣爲弓箭手,遼軍大營,站在瞭望塔上,韓德讓和樂毅兩人都顰蹙着眉頭,望着殺過來的大夏軍,兩人心裡都十分不解大夏爲什麼要在這個時候盡出精銳,上前討戰,按理說只要僵持下去,遼,燕兩軍就會因爲國力原因而退守關隘,放棄北面草原,然後在爭霸中淪落到被動防禦的結局。

不過眼看着數萬夏軍殺了出來,韓德讓也放棄了思考這個問題,立刻命令全軍進入戰爭狀態,無數的長槍兵來到木柵後面,弓箭手在營中排列成一個個方陣,箭指半空,而在營中隱藏的投石車也已經裝入石彈,隨時可發。

“哼,就這樣打一場也好。”韓德讓心裡說着,對着下方的傳令兵道:“傳令,投石車攻擊,弓箭手準備,進入射程後,漫射!”韓德讓頭腦清晰的道:“樂毅將軍,你軍在蛇尾,蛇尾部分就全交給你了,既然夏軍尋上門來,那就讓大夏知道知道我們的厲害。”

樂毅點了點頭,抱拳離開,韓德讓又對耶律斜軫道:“蛇頭部分就交給副帥指揮,一切行動可由副帥決定。”韓德讓將蛇頭蛇尾交給兩人,自己坐鎮蛇身中軍,他相信以兩人的才華,定能讓這一字長蛇陣發揮出強大的攻防能力。

第158章 火燒藤甲軍第64章 霸刀刀法第706章 釜山條約第364章 軍神的對碰—韓德讓VS薛仁貴第408章 茅第706章 釜山條約第261章 名正言順的綁架第32章 黃巾力士營第628章 包拯第40章 憂患第463章 御駕親征第453章 人中呂布第16章 私有化第74章 推倒不成反被推第9章 翻盤第658章 夏羽很陰險啊!第186章 智取黃龍庭第193章 連環計—大敗渤海軍第20章 美人計第725章 奇怪的聖旨第263章 蝶舞百花廳—一百零八花牌第662章 喜得瑞兇靈獸第215章 祭天—麒麟降福第631章 天府二十四政第271章 圖窮匕見—荊軻刺夏第178章 火燒蘆天蕩第541章 槍戰墨門三傑第485章 槍挑八方震敵胡(上)第309章 血色安洛城(二)第29章 鐵胎弓第585章 醉昭君誤入虎口第328章 兵圍築城第200章 城級瓶頸第730章 唐軍也來搶地盤第565章 大夏皇子麒輕擒燕青第173章 水軍老將劉仁軌第361章 引蛇出洞第545章 田忌與火牛陣第223章 禍不單行—兇獸降臨第384章 一字長蛇陣第185章 瘋狂的掠奪第406章 大清洗的前兆第258章 蝶樓—江湖的聚集地第616章 霸王之威—生撕白袍將第51章 血性第752章 墨門兩分第659章 洪承疇的艱難抉擇第654章 大刀關勝第404章 道士的聖地第672章 陷坑破火牛第58章 征戰大島的序幕第300章 反夏聯盟第417章 鹽之國度—白金國第85章 告密者第514章 陰陽師第648章 黃巾大起義第45章 祁連納雪第119章 六十萬兩白銀第21章 挑撥第260章 秦瓊大戰薛仁貴第545章 田忌與火牛陣第530章 瘋狂的器械第216章 先發制人第151章 簡化版三省六部制第183章 錘擊技山崩地裂第316章 多戶籍政策第722章 楚之范蠡第257章 草原長城—以胡制胡第301章 夜襲圖諢港第317章 步入諸侯國戰時代第6章 柔然後裔第218章 大戰青瓦川第687章 包圍第320章 神器—神農藥鼎(下)第354章 要玩就玩大的. .第410章 圍獵大會第399章 鳳鳴宮第350章 大勢已去第445章 以身爲餌第424章 東胡之亂第236章 上都絞殺戰第432章 神箭哲別第26章 任務系統第609章 誆騙大宋第358章 烏桓部落第208章 皇太極第438章 奸臣的妙用第329章 白馬軍威—勢不可擋第353章 燕軍來襲第366章 鐵索連環車第411章 獵場比鬥第706章 釜山條約第214章 戰爭導火索第659章 洪承疇的艱難抉擇第280章 語道破玄機第305章 獸卵孵化第211章 薛仁貴一箭殺白鹿第654章 大刀關勝第754章 天之橋
第158章 火燒藤甲軍第64章 霸刀刀法第706章 釜山條約第364章 軍神的對碰—韓德讓VS薛仁貴第408章 茅第706章 釜山條約第261章 名正言順的綁架第32章 黃巾力士營第628章 包拯第40章 憂患第463章 御駕親征第453章 人中呂布第16章 私有化第74章 推倒不成反被推第9章 翻盤第658章 夏羽很陰險啊!第186章 智取黃龍庭第193章 連環計—大敗渤海軍第20章 美人計第725章 奇怪的聖旨第263章 蝶舞百花廳—一百零八花牌第662章 喜得瑞兇靈獸第215章 祭天—麒麟降福第631章 天府二十四政第271章 圖窮匕見—荊軻刺夏第178章 火燒蘆天蕩第541章 槍戰墨門三傑第485章 槍挑八方震敵胡(上)第309章 血色安洛城(二)第29章 鐵胎弓第585章 醉昭君誤入虎口第328章 兵圍築城第200章 城級瓶頸第730章 唐軍也來搶地盤第565章 大夏皇子麒輕擒燕青第173章 水軍老將劉仁軌第361章 引蛇出洞第545章 田忌與火牛陣第223章 禍不單行—兇獸降臨第384章 一字長蛇陣第185章 瘋狂的掠奪第406章 大清洗的前兆第258章 蝶樓—江湖的聚集地第616章 霸王之威—生撕白袍將第51章 血性第752章 墨門兩分第659章 洪承疇的艱難抉擇第654章 大刀關勝第404章 道士的聖地第672章 陷坑破火牛第58章 征戰大島的序幕第300章 反夏聯盟第417章 鹽之國度—白金國第85章 告密者第514章 陰陽師第648章 黃巾大起義第45章 祁連納雪第119章 六十萬兩白銀第21章 挑撥第260章 秦瓊大戰薛仁貴第545章 田忌與火牛陣第530章 瘋狂的器械第216章 先發制人第151章 簡化版三省六部制第183章 錘擊技山崩地裂第316章 多戶籍政策第722章 楚之范蠡第257章 草原長城—以胡制胡第301章 夜襲圖諢港第317章 步入諸侯國戰時代第6章 柔然後裔第218章 大戰青瓦川第687章 包圍第320章 神器—神農藥鼎(下)第354章 要玩就玩大的. .第410章 圍獵大會第399章 鳳鳴宮第350章 大勢已去第445章 以身爲餌第424章 東胡之亂第236章 上都絞殺戰第432章 神箭哲別第26章 任務系統第609章 誆騙大宋第358章 烏桓部落第208章 皇太極第438章 奸臣的妙用第329章 白馬軍威—勢不可擋第353章 燕軍來襲第366章 鐵索連環車第411章 獵場比鬥第706章 釜山條約第214章 戰爭導火索第659章 洪承疇的艱難抉擇第280章 語道破玄機第305章 獸卵孵化第211章 薛仁貴一箭殺白鹿第654章 大刀關勝第754章 天之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