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6章 震動大夏的山東民亂

屁紮在錦西走廊。幽地遢道七府郡的是夫夏西府兵馬,心用刪燕軍。幽州軍如今早已經沒了太多的痕跡。除了樂毅和鞠義兩人的燕大營外。兩國的兵馬大多在大夏擴軍的計劃中被各鎮守府禁軍消化,而一些不合格的士卒則有相當一部分轉爲的方治安,負責平日的城池巡邏,看守城門之類。

薛仁貴是在聖元四年,黃巾爆發之後,纔回到的大夏,而在這之前。薛仁貴帶着大夏鐵騎在宋國境內南征北討,算是爲宋國平亂出了一份“力氣”當然自己也賺的鉢滿。大刮地皮,一船船的金銀財物被運往大夏,不光光充實了大夏的國庫,還讓各鎮守府也都變的財大氣粗起來。

薛仁貴的轄區七府,雖然不在邊陲,但管理的區域卻屬於新融合區域。大夏的統治並不能深入到每一個角落,而且西府總共就二十餘萬的兵馬,卻要駐紮七府,算下來,每一府就有兩個軍,在分下來,每一個郡只有兩個營五千兵馬,而一個郡內大小城池,要地重鎮都需要兵馬駐紮,薛仁貴的西府兵馬屬於一線戰兵,自然不可能長期用於宿衛地方。不過由於是新領域的融合期,爲了震懾宵駐兵卻是不得不爲的。

尤其是燕國王,幽國王雖然投降了。地方上也少有抵抗,但是與大夏爲敵的人並不少,只不過眼下大夏強盛,所以這些人都隱藏在暗中,引而不發罷了,而西府雖然對一些大城要鎮有很強的統治力,但對於一些偏遠的鄉鎮卻是望塵莫及,畢竟七府之地佔據了大夏疆域的四分之一。而地方守備營的組建也並非一日之功。

其實歸根結底還是大夏的擴張速度太快了,難免有些消化不良的跡象。要知道大夏初建,在烽火四年,那個時候大夏的統治區域不過是如今的核心五府區,而隨後的八年時間裡,大夏的府區快速增加,遼地四府。錦西四府,幽地三府,金地六府,黃金平原五府,遼東三府,山東初建兩府,這就有了二十七府,而在聖元三年,大夏滅茅山國,儘管茅山國餘孽仍然沒有清除乾淨,但是鬆嫩平原又劃分出三府之地,準備進行開發,而這就有三十個府小這還只是南衙管轄的農耕區,除了南衙管理的這三十府區外,在大夏北部小還有古爾濟特三旗,落日草原四旗,烏狂草原三旗,蒙古六旗,契丹三旗。韓鞠一旗,大約二十個牧區旗。

不到八年,疆域面積擴充了九倍。人口擴充了十二倍,整個轄區東起連綿的大奚山,西到深入蒙古草原望月郡,北起鬆嫩之北,南達山東外海,一個疆域萬里的大帝國正悄然形成,然而還是那句話,佔領容易。治理難,大夏一線兵馬二百萬。守備兵馬二百萬,數量看着夠多的了吧,但是這一分,卻是遠遠入不敷出。

按照大夏的體制,一線兵馬屬於戰兵,不具有宿衛地方之責,而地方守備是由守備兵員負責,不過如果是新佔領區,則不然,這裡有一個過渡的過程,但這個時間也不會太長,畢竟大夏八大鎮守府的職責是鎮守八邊,開疆擴土之用,但是大夏如今卻是守備軍差的太多。

守備軍屬於二線軍團,掛在樞密院。但這批人的卻還要聽從地方衙門的,而支出也是樞密院拿小頭,地方衙門拿大頭,二線軍團是作爲一線軍團的補充,同樣也是退伍兵卒安置的地方,不過這守備軍的待遇跟一線軍團自然相差甚遠,而大夏是屬於壯勞力奇缺的國家,而二線軍團屬於招募軍,而不是強制的,這就導致二線守備營的數量嚴重不足。

如果是大夏統治的較長的區域,守備營數量少一些,倒是無所謂,因爲這裡的百姓大多富足,自然不會吃飽了撐得叫板造反,那是瘋子,但是比如新佔領的區域,比如燕,幽,儘管這兩地佔據了將近四年,但是地方的統治仍然漏洞衆多,主要就是守備營建立困難,加上很多地方道路不通,傳訊不便,根本就無法顧及到方方面面。

大夏國庫充盈是不假,但是地方統治力卻不是用錢就能砸出來的,只能緩緩圖之,比如建立各地馳道。派駐官員,收攏民心,需要花費較長的時間纔可能讓這佔領區變成統治區,而在這個過程中,自然不會是一帆風順的。

明面上,大夏江山一統,錦繡河山,國力強盛無比,但是戰亂年代。理不清的恩怨多如牛毛,大夏的每一個政策都不會是所有人都受益。總會有人失勢,被打壓,甚至是在戰亂之時,結下了不共戴天之仇恨。這些並不是只能,而是肯定有,而且數量還不會少,可以說在大夏強盛的底下,是一個流動的暗流,這些人抱着對大夏的仇恨而活着,他們都在等待一個時機。

王家集,兩百黃巾圍攻官衙,用大木頭撞開了衙門,兩百多人魚貫殺入鎮衙,不過府衙內部早已經是人去樓空了,哪裡還有半個人影。而就是在馬二帶着人搜遍了整個鎮衙門,卻一無所獲的時候,一介。頭戴黃巾的小矮個衝入了內院,邊跑還邊喊:“馬二,馬二,不好了,官軍,官軍包圍了鎮衙,好多人。”

馬二從內室內走了出來,嘴裡罵罵咧咧的,手上卻是將幾件東西往懷裡揣,聽到那小矮個叫喊,一腳就踢了過去:“洪矮子,老子跟你說過多少次了,別叫我馬二,要叫馬頭領,怎麼就不長點記性。”

馬二說着,又冷。多的道:“那個衛鎮長還真是天真,他真以爲他那三十來號巡戈能打得過我們二百來號人,去,將大家都集合起來,今晚上大家都見見血,壯壯膽氣。”

“不是,不是洪矮個急的滿腦袋直冒汗,但馬二根本就不給他說話的機會,直接就呼喝着四周的黃巾朝着外面走去,洪矮個急的直跺腳,看着大部分黃巾朝着外面走去,眼睛卻是一轉,沒有跟出去。而是來到後院,鑽了狗洞,跑了。

馬二卻是帶着兩百來號人呼啦啦的向着衙門大門走去,王家集的治安官從鎮上招募了三十來人當巡戈,不過這些當巡戈的大多都是平素被

人欺負的,或許是跟馬二等人不對眼的,要真打起以百多號人的馬二自然不怕那所謂的官軍。不過是送菜的份,正好砍了這些人。將手裡的菜刀換換:“大家一會上的時候可都麻利點,那些巡戈身上的刀可是上好的鐵刀,手快有,手慢無哦。”

馬二身後的黃巾紛紛叫嚷起來。你一言,我一語,渾然沒有將鎮上的那點巡戈放在眼中,不過當一干人推開鎮衙大門,走出鎮衙的那一匆。臉上之前的激動之色卻是變的錯愕。驚訝,然後就是呆愣。

衛安禮看着這些鬧哄哄的衝出來的頭戴黃巾的百姓,輕嘆了口氣,對着身邊的一員身着鐵甲的指揮道:“範指揮,這些百姓也大多都是受到盅惑,希望你等手下留情。除了那些首犯之外,其他人還是放他們一馬。這兩百多青壯可是鎖上很大的一批勞力了!”王家集有六千來口人。但是青壯數量同樣不多,因爲這念頭打仗全都要拉青壯男丁,剩下的大多都婦孺女子,這王家集,青壯全都加起來也就千來號,不過大部分人都不敢貿然作亂,雖然王家集並沒有駐紮兵馬,但送衛安禮赴任的時候,卻是有兩個馬隊隨行護送,也算是讓地方宵小消停點,所以很多人並沒有跟風,但如果今晚上馬二等人的手,那些剩下的人怕是有大半都會加入黃巾。

範正對於衛安禮的請求很是理解。不過尖頭這一次可是交代了,對於黃巾不能心慈手軟,但有犯上作亂。直接殺無赦:“衛鎮長,不是老範我不給面子,而是此舉不得赦小陛下頒佈手令,大夏境內但凡有謀反者,殺無赦,家人盡數充爲三等奴,衛鎮長的心情我的知道的,但是請恕我不能答應。”

範正說着側過身,抽出腰間戰刀。沉聲低吼道:“陛下旨意。凡我大夏境內,起兵作亂者,不饒,殺無赦,獲罪家人,貶斥爲奴,殺!”

馬二等人還在驚訝爲什麼鎮衙門外居然有這麼多明火持杖的精銳鐵甲士卒的時候,範正卻已經抽出戰刀,聲音悶如洪鐘一般的響亮,當說出那一個殺字,馬二等人只覺得心中一涼,下一刻,百餘鐵甲士卒在範指揮的帶領下,猶如下山猛虎一般殺入鎮衙門口的黃巾之中。

馬二等人甚至還沒有反應過來,一道寒光就手起刀落的斬下,這馬二在王家集也算是一個狠角色,也是殺過人的,但是他那點膽氣怎麼能跟這些西府百戰精銳相比,範正那一身的殺氣,讓馬二渾身上下都好像被施展了定身符一般,根本就無法動彈,只剩下兩咋。眼珠瞪得老大,露出一絲驚恐之色,但是下一刻。那顆頭顱就已經沖天而起,滾落地面。一百鐵甲士卒以雷霆萬鈞之勢殺入鎮衙內,見人就殺,不管那些人是不是跪地投降。

慘叫聲持續了足足兩刻鐘,才漸漸的停了下來,但是整個鎮上卻是聽的清清楚楚,那猶如殺豬一般的叫聲。讓每一戶人家都毛骨悚然,無法入睡。

“來人,砍下所有的頭顱,懸掛在鎮口三日!”範正在砍殺了最後一人之後,直接吩咐的道。

衛史禮聽了範正的話,也是一愣,道:“範指揮,這是不是有些過了!”衛安禮怎麼說也是一個讀書人。見範正要懸掛人頭示衆,立刻就覺得不妥當,連忙的道。

“呵呵,衛大人,聽說你在這王家集的日子不怎麼好過,令不行,禁不止,今日之後保證這鎮上你說啥就是啥,另外我在給你留下一什的士兵,我看誰還敢拿我大夏的官不當官。走吧,奔了一路也是餓了,能不能弄些吃食過來!”

衛安禮看着範正一身的血污,這樣還能吃得下去飯,果然很強悍啊:“我馬上讓人去準備!”衛安禮這個鎮長只是從七品的官,比縣令小一級,如今幽州府內政務還沒有理順,靠近大城池的地方還算好,他這偏遠地方,地方雖然大,但人煙卻很少,村鎮不多,不過隨着地方堪輿的進行,他這鎮長早晚都會扶正當一個縣令,只不過他這個縣令治下不會有多少人就是了,如今又死了兩百多,他很是發愁啊,不過軍政分家,這範正乃是樞密院統屬,而且這隊指揮雖然比自己差了半級,但他卻是管不到人頭上,何況此時怕是上頭有意如此,爲的就是震懾。

王家集是大夏內部第江波黃巾起義。不過才起義就被撲滅了下去,甚至消息都不傳出王家集,不過有第一波就有第二第三,尤其是隨着大夏邊疆兵馬陸續攻入吳國境內,地方上又抽調了大批的軍隊,而這就給了那些有心人一個上好的機會。

大夏聖元冬初,可以說是大夏境內反夏浪潮的開端,不過要是掄起規模大以及造成的影響最大的一波,卻不是幽州府,錦西走廊等地的偏僻地方,而是遼東三府的山東具亂。

遼東三府,設立在大夏聖元二年,大夏攻入山東,大肆遷移山東戶口充實大夏人口,短短一年多的時間,陸續遷移人口八百餘萬,幾乎每日都有數十大船往來山東與遼東,而大夏的人口遷移讓山東東部的人口爲之一空,百里無人煙,但是這些人口的到來,卻是讓一毛不拔的遼東快速的興盛了起來。

經過二年,三年,四年三年時間。遼東三府已經初步建有成效,所產出的糧食足夠自己消耗,並足以供應山東軍糧,按照夏羽的旨意,遼東三府暫行半軍事統管,施行另一類政策,大夏內部統轄各府,徵收田畝稅賦都是按照最低十抽一稅額小田稅十分低廉,這也是大夏鼓勵開荒興田的措施,大夏財政歲入則依靠商稅來支撐,不過在遼東三府田稅卻不是按照這個稅額來抽取了。

遼東三府作爲提供山東戰事的後方基地,每年田產六成上繳,只餘下四成爲自家的糧食,而且還要擔負耕牛,水利,種子等一干費用,刨除這些之後,剩下的糧食堪堪能夠不餓肚子,這片起當初在山東連飯都吃不上要強的多。

但是這事情就害怕比較,跟山東的日子比,確實他們的日子好過了許多,沒了兵荒馬山,。家有了耕田。產出的糧食雖然大部分上繳。但一家山乍甥乙飽肚子,這日子比以前強多了,但這是跟以往比,但到了遼東,上了大夏的戶籍,成了大夏百姓,隨着這日子好過了,這人自然也有了其他的**,山東之地,除了有止 東之民外,還有一些大夏的地主來這開荒,這些人可是在山東人到來前就已經開始建立農莊了,對於這些人,大夏仍然使用過去的稅率,而不是按照山東百姓那般的十抽六。

有差異就有疑問,在網開始前,這些山東百姓還有些畏頭畏尾,但是隨着時間一長,這些人就將自己當成了大夏百姓,看着人家只抽一成的田稅,而自己卻抽六成的田稅,這明顯就是不公正麼,大家都是大夏的百姓,憑什麼你抽一,我就抽六,老百姓不明白大道理,但自家地裡出產卻是算計的頭頭是道,這少了不是一兩成,而是五成的糧食,這五成的糧食足夠他們過上小富人家的日子了,但現在卻仍然過的緊緊巴巴。他們自然不在願意,不過很多人仍然知道自己是山東之民,跟人家大夏人不一樣,而且州府上也說。只要結束了三府的軍事管理,那麼他們就能獲得跟大夏其他百姓一樣的稅率了。

大夏爲什麼用差異性的稅收。原因歸根到底還是要爲戰爭買單,對山東的戰事並不是一朝一夕的,如果全靠財政支出,這裡面就牽連到很多朝政,比如財政的支出比例,儘管大夏國庫充盈,但每年支出卻是有數目的,畢竟戰爭財不是長久的,所以良性的財政收支是必要的,而一筆支出要經過許多道程序,從年末的總結到年初提交各部門的預算,很是麻煩,而且戰爭是一個不確定的因素,並不是你說什麼時候打,就什麼時候打,這就給財政上造成了很大的衝擊,所以乾脆就將本來就沒有多少財政歲入的遼東三府化爲後方基地,負責爲山東戰事提供後勤補給,這樣就可以避免財政上的混亂。

而且遼東三府的大開發是花費了一大筆錢財的,加上招募商船,自然也是要補償報酬的,不能讓人白跑,加上耕牛,田畝開闢,馳道修築等等這些都需要撈回來的,所以這一筆錢自然要從山東移民身上找回來。這個政策本身是好的,但是錯就錯在一點上,差別性對待,如果遼東三府都施行這樣的政策也就罷了。但是有一些大夏的地主的田卻徵收的一成,這就製造了一種矛盾,不過這個矛盾並不算尖銳,但是如果被有心人利用了,那這個矛盾卻變成了最犀利的矛。

而遼東的動亂說起來不算是黃巾之亂,因爲主導這一動亂的是一個山東本地的一個秀才,這個秀才並不是那種酸腐,加上在亂世的錘鍊。倒是有一股子韌勁,因爲他是秀才出身,所以在當地衙門上當了一介。小官差,這當了官差自然走的遠,看的也多他就發現了種種區別化對待的事情,明明止 東百姓遷入大夏已爲夏民,卻要實行這種政策,這不是沒將山東百姓當成自己的百姓麼,身爲一個皇帝,卻只有這點胸襟委實難稱賢君。

這個秀才姓李,名布衣,對於山東之民受到如此待遇,李布衣自然要爭一爭,於是就向縣令建議,請求他上書朝廷,但是此事自然不得而終。李布衣雖爲一官吏,但卻是最低級的那等,自然也沒有權利上書,所以他就搞出了一個萬民言,到處宣揚,想要引起上面的注意,這個事情很快就被制止了,李布衣也是狠鎖入獄,暫時關押,讓他清醒清醒,但壞事就壞在這了。

李布衣這人在民間有着很大的威望,而且此事也是爲了山東之民奔走。而且李布衣說的話也確實是他們心裡的話,既然都是大夏民,何必要分大夏和山東,這不是不把他們當自己人麼,山東百姓可一點都不比北地的人孬,山東自古出將軍,可見。 東民風的彪悍,李布衣爲民直言。卻被關入大牢,不管是出於什麼原因,在山東百姓眼中卻都是對他們的不公正,於是在一些人的帶領下,糾集了大批山東青壯圍住了府衙。甚至入了大牢搶出了李布衣。

李布衣在大牢裡看到那些山東百姓就知道事情壞了,他雖然有意將事情鬧起來,捅出個窟窿讓上面的人看,但是他鬧歸鬧,卻沒有做一點出格的事情,而且他爲的事情也確實不是爲了私利,到時候就算是大堂問審,他也有能從容應對,哪怕是上朝廷面見皇帝,他也有把握保自己無事。

但是山東民衆圍攻縣衙,攻入衙門大獄,卻是謀反之罪,這一下可算是鬧大了,他之前還佔着理,但此刻就有天大的理都不成了,不過事情發展到了這個地步,李布衣知道如今想要挽回局面,那就只有將事情鬧上天去,既然窟窿已經捅了,那就在捅大點,正所謂法不責衆,到時候他站出來頂罪,朝廷也不可能拉下臉,屠了幾萬人,那樣只會讓大夏朝廷民心盡失,而且如今已經造成大錯,李布衣自然不能讓這些人在自行行動,否則在走錯一步,那可真就無法挽回了。

李布衣很聰明,知道他們一旦謀反。不管多少人都不夠殺的,所以被救出來之後,他首先就讓人從衙門散了,然後讓人連夜做起大標語,並組織起山東百姓打這些旗子,到處宣揚,但禁止百姓再次衝擊官衙。也不準趁亂鬧事,否則那可就真是造反了。

不過李布衣似乎還是小瞧了自己這些宣傳的號召力,幾乎在不到半個月之間,響應者雲集,十一月的時候正是各地繳納稅糧的時候,也是山東百姓心中最爲憋悶的關口,這一下,可算是捅了馬蜂窩,響應李布衣的百姓逐漸從一縣之地道一郡,並以最快的速度在遼東各地蔓延,儘管李布衣是禁止百姓到官衙鬧事的,但林子大了,什麼鳥沒有,而且他能控制一縣百姓,卻控制不到一郡。一府,這山東民亂卻是震動了大夏朝廷,也震動了皇宮內的夏羽。弈旬書曬細凹曰甩姍不一樣的體蛤

第226章 瘟疫爆發第305章 獸卵孵化第468章 爆裂燃燒桶第67章 新村規劃第371章 奪佔山海關(一)第223章 禍不單行—兇獸降臨第345章 大夏中第314章 稅收和戶籍改革第157章 血戰雞鳴驛第257章 草原長城—以胡制胡第164章 急轉直下第478章 傳說級兵刃—白鹿之鳴第282章 白瑤的報復第745章 大國威儀第583章 李氏朝鮮和親團第258章 蝶樓—江湖的聚集地第13章 信仰狂熱第137章 俘獲雙姝第712章 絕命刺殺—夏羽中箭第599章 百嶽奚蠻第155章 毛文龍第400章 並不樂觀的局勢第747章 長崎劃地第102章 徐榮第748章 倭女大采第185章 瘋狂的掠奪第486章 槍挑八方震敵胡(下)第203章 易段兩家來訪第653章 狂熱的信仰之力第431章 億萬財富第52章 戰馬長嘶第447章 輜重重地—七星要塞第328章 兵圍築城第220章 白蓮蹤現第503章 登陸威海第81章 折戟第725章 奇怪的聖旨第122章 大敗沙家壩第614章 神醫華佗第500章 吳三桂借刀殺人第713章 暗手,刺客雲集第485章 槍挑八方震敵胡(上)第732章 牛逼的穿山甲第25章 野蠻弓手營地第431章 億萬財富第300章 反夏聯盟第424章 東胡之亂第233章 夜襲承安城第31章 黃巾將周倉第660章 兩路穿插第524章 走爲上計第381章 金鄉農民起義第684章 未戰已先勝第475章 樂毅的圖謀第719章 光武之昭第182章 遍地開花第444章 冬季攻勢第551章 神秘熱氣球第174章 艨艟戰艦第726章 死城第578章 墨甲VS白馬第35章 萬馬奔騰第688章 大夏鐵騎第567章 黃綺韻的選第211章 薛仁貴一箭殺白鹿第495章 水上堡壘之初想第190章 邪惡的夏羽第699章 大夏西北危機第532章 掘根之計—政策第239章 第一重甲步兵軍—虎衛軍第120章 瞞天過海第111章 強勢出擊第403章 遼軍降了第613章 重創關羽—必殺之火雲第181章 渤海同盟條約第227章 四寶將尚師徒第703章 六合張燕第418章 專射心臟的叢林戰士第19章 周扒皮第405章 糅合四大第479章 大夏最大的貪污舞弊案第302章 時運不濟第477章 桐城陷落—西南局亂第111章 強勢出擊第673章 朝鮮也來湊熱鬧第521章 奔雷快槍齊鶴第144章 勢如破竹第221章 掘水破堡第184章 大破藍川堡第236章 上都絞殺戰第629章 考考包青天第256章 靈樓十二衛之邪也第213章 風雲涌動烽火再起第12章 狐狸精第405章 糅合四大第83章 瘋狂的擴張第750章 海州之爭第342章 接見奚蠻第526章 墨子佈局第346章 毒士賈
第226章 瘟疫爆發第305章 獸卵孵化第468章 爆裂燃燒桶第67章 新村規劃第371章 奪佔山海關(一)第223章 禍不單行—兇獸降臨第345章 大夏中第314章 稅收和戶籍改革第157章 血戰雞鳴驛第257章 草原長城—以胡制胡第164章 急轉直下第478章 傳說級兵刃—白鹿之鳴第282章 白瑤的報復第745章 大國威儀第583章 李氏朝鮮和親團第258章 蝶樓—江湖的聚集地第13章 信仰狂熱第137章 俘獲雙姝第712章 絕命刺殺—夏羽中箭第599章 百嶽奚蠻第155章 毛文龍第400章 並不樂觀的局勢第747章 長崎劃地第102章 徐榮第748章 倭女大采第185章 瘋狂的掠奪第486章 槍挑八方震敵胡(下)第203章 易段兩家來訪第653章 狂熱的信仰之力第431章 億萬財富第52章 戰馬長嘶第447章 輜重重地—七星要塞第328章 兵圍築城第220章 白蓮蹤現第503章 登陸威海第81章 折戟第725章 奇怪的聖旨第122章 大敗沙家壩第614章 神醫華佗第500章 吳三桂借刀殺人第713章 暗手,刺客雲集第485章 槍挑八方震敵胡(上)第732章 牛逼的穿山甲第25章 野蠻弓手營地第431章 億萬財富第300章 反夏聯盟第424章 東胡之亂第233章 夜襲承安城第31章 黃巾將周倉第660章 兩路穿插第524章 走爲上計第381章 金鄉農民起義第684章 未戰已先勝第475章 樂毅的圖謀第719章 光武之昭第182章 遍地開花第444章 冬季攻勢第551章 神秘熱氣球第174章 艨艟戰艦第726章 死城第578章 墨甲VS白馬第35章 萬馬奔騰第688章 大夏鐵騎第567章 黃綺韻的選第211章 薛仁貴一箭殺白鹿第495章 水上堡壘之初想第190章 邪惡的夏羽第699章 大夏西北危機第532章 掘根之計—政策第239章 第一重甲步兵軍—虎衛軍第120章 瞞天過海第111章 強勢出擊第403章 遼軍降了第613章 重創關羽—必殺之火雲第181章 渤海同盟條約第227章 四寶將尚師徒第703章 六合張燕第418章 專射心臟的叢林戰士第19章 周扒皮第405章 糅合四大第479章 大夏最大的貪污舞弊案第302章 時運不濟第477章 桐城陷落—西南局亂第111章 強勢出擊第673章 朝鮮也來湊熱鬧第521章 奔雷快槍齊鶴第144章 勢如破竹第221章 掘水破堡第184章 大破藍川堡第236章 上都絞殺戰第629章 考考包青天第256章 靈樓十二衛之邪也第213章 風雲涌動烽火再起第12章 狐狸精第405章 糅合四大第83章 瘋狂的擴張第750章 海州之爭第342章 接見奚蠻第526章 墨子佈局第346章 毒士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