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章 泰山賊

泰山,山東中部大山,蜿蜒連綿數千裡,乃是山東最大的一座山脈,泰山乃是中原之東之最高山峰,雄偉壯觀,支脈,餘脈縱橫,就在這泰山之中,有着山東最大的一羣山匪,泰山匪。

山東七大諸侯,四大匪賊,一白蓮,組成了山東最主要的勢力結構,餘下的小諸侯勢力則多如牛『毛』,但卻多是小打小鬧,四大匪賊中,以泰山爲最,泰山之處,盡皆泰山賊,其次爲白眉軍,梁山泊,以及黃巢軍,掄起勢力,四大匪賊與七大諸侯不相上下,但卻沒有成爲一方諸侯,反而成爲一方匪盜之首,卻是沒有因由的。

四大匪盜雖然也有各自的地盤,擁兵十數萬,坐擁一方,按理說應該算是一地諸侯,然而事實上卻並非如此,山東之所以混『亂』,是因爲山東地上多門閥,豪傑,七大諸侯國盡皆在山東有名望之世家,比如齊國的田氏,曲埠的孔家,七大諸侯國是從無數門閥,地主階級中殺出重圍的佼佼者,代表着山東門閥,世家,地方地主豪傑的利益,而四大匪盜則不然,都是出身窮苦百姓,揭竿而起,而自成體系,雖然擁有地盤,兵馬,但不建地方,沒有在地方籌建文武衙門,設立一套管理體系,只稱爲王,擁兵自重而已,每年都依靠對外掠奪而主,內部組織結構鬆散,也是山東仍然動『亂』不已的主要因素之一。

比如這泰山山賊,泰山縱橫巍峨數千裡,擁有大小山峰上千座,山澗谷地不知凡幾,打着泰山山賊旗號的各路山寨多如牛『毛』,各自具有泰山一角,內部互不統屬,各自爲戰,而一旦有人試圖想要攻打泰山,這些山寨又會抱成一團,形成一個巨大的團體,泰山賊匪多來源自因爲戰『亂』而失去家園的山東百姓,因爲各路諸侯大戰,百姓無路可活,就揭竿而爲匪,不過山東之地貧瘠,搶也不搶不到什麼,所以都是依靠泰山之險,在山中過活罷了。

威海灣地區位於泰山東北,不過一千五百餘里,隨着十萬大夏兵馬兵分數路,一路勢不可擋,佔據了大片州縣之地,自然不可能避免的擴張到了泰山一角,山東之地,自始自終都不成一統,州縣劃分多以地方諸侯勢力爲界,十分混『亂』,比如有一個小諸侯盤踞數城,兵馬能夠控制的地界就會以他的旗號爲界,方圓百里,則爲一州縣,如果地方要大,則多劃分幾州縣,多以城鎮爲名。

威海灣集市一圍,威海灣周邊兩千餘里的大小勢力頭目幾乎爲之一空,隨後就是大夏兵馬席捲而來,在大夏精銳面前,這些小諸侯羣龍無首之下,被輕易擊破,沒有一月功夫,大夏就已經雄踞周邊二十餘州縣之地,張楓隨後就將隨行所帶的官員委派各地,由士兵護衛,開始對地方民衆登記造冊,並恢復秩序,眼看時間已經到了十一月,秋收都快到了,但二十餘州縣地面上糧食卻少的可憐,很多地方根本連農田的樣子都不曾有,而張楓能做的也只不過是運來糧食,用糧代工,徵集當地百姓修繕道路,並對房屋進行修築,以渡冬。

地方上秩序在大夏士兵的維持下,很快就恢復了秩序,大筆大筆的糧食從威海灣運往大夏佔據各地,按照登記戶牌領取糧食,有了充足的糧食,地方也很快的安穩了下來,山東地方百姓早就看慣了這天變來變去,反正有糧食吃,不餓肚子,讓幹什麼就幹什麼,倒是平安。

然而大夏源源不斷的將糧食運往各地,穩定地方,招收各地流民,難民到地方安置,倒是爲大夏爭得不少的民心,不過同樣也引來無數的窺覷,要知道山東動『亂』七八年,匪盜多於民,就算是七大諸侯國內都不太平,更何況是諸多小勢力盤踞的魯東之地。

靠近泰山東北的翠北,膠東,阿縣三地也是大夏佔據的二十餘州縣之中的三地,三地以品字形排列,而三縣交界之地就是泰山餘脈的翠山,翠山連綿百十里,橫亙在翠北和阿縣正中,深入膠東縣十數裡,共有三峰十六嶺,盤踞着六支大小泰山盜匪,其中就有魯智深所盤踞的翠北山寨。

楊林所說的麻煩就是在這片地界上引發的,翠北和阿縣兩縣緊靠在泰山山麓,山上多盜匪,按理說這裡該是重災區,但事實上正好相反,兔子不吃窩邊草,泰山盜匪劫掠向來也不會劫掠周邊百里的地方,其實他們的家眷也有很多就安排在山麓附近,畢竟山東之地窮困無比,山匪多如牛『毛』,哪有那麼多可搶,所以這些百姓大多還是以務農爲主,只不過卻選擇在較爲安全的地方罷了。

不過山麓之地畢竟貧瘠,所產不多,山中的盜匪和上下百姓也只是勉強餬口,但畢竟比起其他地方還能活的下去,而大夏攻下了兩地幾座城池之後,就將兩地納入了大夏所轄,按照之前的安排,用糧食招募流民,登記造冊,並以糧代工錢,徵召勞力通路,山東民生凋敝,地方道路不通,這無疑對大夏統治不利,同時也不利於大夏後勤補給,所以每佔一地必先修路。

翠山三峰十六嶺,有六位當家,三處山峰有三個寨子,分別爲翠北山的魯智深,翠中山的王明,翠尾山的胡裘,竹子嶺的肖羽,盤蛇嶺的到曹三娘,狐嶺的白一刀,六處當家,各據一地,平素倒也河水不犯井水,相安無事,各有各的地盤,不過隨着大夏那源源不斷白花花的糧食運到三縣,可算是讓那個幾個山寨上的人雙眼冒光。

泰山賊大多清貧,比不得盤踞一方的小諸侯有錢,要知道佔着三縣交界之地的翠北山,可算是最富裕的一個山寨,但全部家產加起來也不過千兩白銀,可見寒酸,所以在威海灣的大拍賣,與這些人幾乎無緣,倒也被逃過一劫,六個寨子,算上老幼,也足有四萬來人,青壯也有一萬多,魯智深的翠北寨實力並不算是最大的,最大的要屬翠中的王明,佔據和一峰四嶺一谷,人數最多,手上可用的青壯也最多。

翠山三縣靠着翠山,地方上與泰山盜匪多有瓜葛,耳目可說的上是靈通,大夏這邊糧草剛運到幾座小城內,翠中峰上的王明就已經得知了消息:“大當家的,夏人這次可是運來百十輛大車的糧食,足有上萬擔,而且據那些進了膠東城內的夏官說,這只是第一批糧食,但凡登記名姓,註冊戶籍之後的百姓日後可憑戶籍做工,然後領取每日的口糧,多幹多得,少幹少得,咱們的眼線還打探到,這一萬擔糧食要分出一半來運往翠北和阿縣。”

“哦,什麼時候,護送兵馬又有多少,可曾打探清楚!”王明微微皺了下,問道,幾千擔的糧草可不是小數目,他這寨子有人口八千多,在這翠山上算是人口最多的,但同樣消耗也是最大的,日子過的緊緊巴巴的,山下出產的糧食根本就不夠吃,要不是山上還有野獸,野菜,野果之類的補充,怕早就斷糧了,五千擔白米啊,如果節省一點吃,能吃上個三四個月的。

“大約明日上午就出發,護送兵馬大約有三百多人,如果大當家吃下這支運糧隊,除了那五千擔白米外,甚至還能獲得上百套刀兵,鎧甲,到時候這翠山一帶還不是大當家的說的算,那曹三娘還敢拒絕大當家的。”

“三百兵馬啊!這可不是小數目!”他也是去過威海灣的,那些夏軍裝備可是精良的很呢,就憑他這上千連刀槍都不齊備,很多人還拿着竹槍的青壯,怕是一個衝鋒就要散了,這個事情,咱們自己怕是吃不下來,還得拉上一兩個做墊背的:“去請翠尾山的胡裘,還有竹子嶺的肖羽過來,就說本大當家有筆大買賣要一起做,相信他們會感興趣的。”

膠東,連通翠北和阿城兩縣,翠山將兩縣一分爲二,而膠東成了兩地的結合地,獺兒嶺是翠北山下的一處山嶺,也是魯智深下面的一塊地盤,獺兒嶺北面膠東通往翠北,阿城兩地的土路也在這裡一分爲二,獺兒嶺山不高,四周林子也不算茂密,但位置卻十分緊要。

王明晚上與另外兩家商議了一番,許以重利,三人計較一番後,便組成了一支兩千多人的人馬,趁夜『色』埋伏到了獺兒嶺,獺兒嶺雖然屬於魯智深所轄的一塊地,但因爲膠東諸侯的緣故,這個獺兒嶺一直都是作爲翠北山的屏障之用,靠在北面的地界,翠北寨也控制不了,所這一晚上,王明和餘下兩人的兩千多人就繞了一個不小的圈子,化整爲零的藏入了獺兒嶺,忙活到天亮這纔算完事。

就如同探子所說的那般,還沒有晌午,一隊數十輛大馬車就已經出現在道路上,除了留守在膠東縣的幾隊兵馬外,護送糧草的居然足有整一個城衛營,五百人,五百人護送六十大車糧草,顯然有些興師動衆,不過考慮到這裡臨近泰山賊的地盤,所以也加了小心,五百裝備精良的士卒,足以讓翠北山上的盜匪有所顧忌了。

到了獺兒嶺後,這一營兵馬和車隊又一分爲二,分別前往翠北和阿縣,同行的還有數個大夏的選官,選官不是大夏正式的官員,而是選拔出來的一些優秀的學子,被委派到這裡,做一些地方縣令的政務,如果有所建樹,日後就正式委派爲各地縣令,算是越級提拔,之所以派出這麼多士兵隨行, 同樣也有保護這些選官的意圖,到了地方,兩地都有精銳府軍駐紮,倒也不渝有事。

這車隊一分,還沒有走出三五里,王明等人就動了手,一場混戰下來,雙方倒是都沒有討到便宜,大夏這邊爲了保護選官,加上對方人多勢衆,只能聚成圓陣而防守,王明這些盜匪用的刀兵很少,多是竹槍,加上本身都是一羣強壯些的青壯,雖然那也都殺過人,但哪裡能跟精銳的士兵相比,不一刻鐘,上千人就折損三四百,王明匆匆讓人扛着米袋,布帛等物逃入山中,丟下一地哀嚎的山匪而逃,而另一側的肖羽,胡裘同樣也捱了迎頭一棒,雖然截獲了一些糧草,但折損也同樣不輕,這一埋伏打的突然,去的也突然,王明回去一盤算,自己非但沒賺到,反而虧了,畢竟這一次折損了幾百個弟兄,讓那個自家寨子實力降的厲害,而搶奪的那些米糧,卻不到千擔。

大夏這邊死傷倒是不多,既有幾十人,這些人都是中了那些盜匪設下的機關,損失倒是不大,但就算如此也足以引起附近駐軍的憤怒,居然在眼皮子底下打埋伏,於是地方守軍與泰山賊之間你來我往,打了起來。

泰山盜匪依仗着山勢險峻,對地方地理熟悉,又有地方百姓眼線,與大夏兵馬周旋,一時間倒還真的難以奈何,而這些匪盜的猖獗無疑讓大夏的佈置受到了很大的干擾,成了大夏穩固地方的心腹大患。

消息傳回到天之城的兵部,這種情報本來上不得夏羽的檯面,畢竟麻煩還沒有到那種不可控制的局面,不過夏羽這邊自然另有消息渠道,山東那邊關乎重大,除了是爲佈局中原,同樣也是爲了將海貿擴展到江淮,江南,也是大夏開發鬆嫩平原的人口來源,所以山東的局勢就顯得十分重要了。

在從楊林口中得知了一些泰山賊的情況後,夏羽微微的皺了皺眉頭,道:“泰山賊以靠山地,密林爲地利,對地方熟悉無比,我們要想佔據山東之地,這些盜匪就是一座大山,早晚都要解決掉,而普通的兵將不擅山地作戰,更何況那些城衛營,這樣吧,神賜軍編練也有些時日了,派艦隊將神賜軍送往山東,交予公孫康,讓其負責清剿盤踞泰山的盜匪。”神賜軍,禁軍中以神開頭的兩大新組禁軍之一,軍中成員組成以林蠻一族勇士組成,編制爲十個衛,每衛五營,共計五萬人,最擅山林作戰,經過一年多的整備,已經初成戰力,本來是打算讓神賜軍去幫東府征服奚蠻的,但夏羽想了想,還是決定派往山東。

第665章 隔岸觀火第372章 奪佔山海關(二)第729章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第199章 吃掉雪狐第733章 遍地盡掛麒麟旗第82章 大開墾第271章 圖窮匕見—荊軻刺夏第432章 神箭哲別第725章 奇怪的聖旨第197章 無恥到下流第282章 白瑤的報復第161章 決戰烈馬原第318章 圍剿冰霜巨猿第601章 逃命的沈萬三第303章 隕石天降—神器降世第102章 徐榮第590章 死亡的鐵蹄第325章 瘋狂的奴隸貿易(0)第140章 千里迂迴之凌雲山蠻. .第503章 登陸威海第227章 四寶將尚師徒第503章 登陸威海第645章 殭屍的剋星—殭屍草第569章 金谷聯營破第717章 九州局勢第207章 晉升城級後的變化第461章 東胡汗王大會第634章 梁山上來了個宋江第360章 夏遼大戰序幕第439章 五部會盟—大戰再起第223章 禍不單行—兇獸降臨第351章 瘋狂的計劃—密謀山海關第406章 大清洗的前兆第701章 僱傭軍第691章 微服出宮第76章 野牛羣第752章 墨門兩分第28章 英雄主線任務第484章 雞肋的火炮第23章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第217章 天羅地網第311章 血色安洛城(四)第250章 路遇秦叔寶第563章 納妃儀式梁山大聚首(下)第230章 暮靄黃昏—休哥之死第524章 走爲上計第633章 來自梁山的書信第156章 伏擊雞鳴嶺第503章 登陸威海第225章 黑暗寄生第237章 鮮卑慕容氏第596章 魏之國士—平等王江衍第124章 青樓紅院第227章 四寶將尚師徒第283章 十香軟骨散第683章 讓人琢磨不透的黃巾第698章 宿命的碰撞第265章 露出獠牙第482章 哲別狼弓騎VS柔然飛羽第137章 俘獲雙姝第225章 黑暗寄生第522章 殺豬將之剃頭一刀第449章 三寸之舌—辯才毛遂第600章 周瑜第445章 以身爲餌第725章 奇怪的聖旨第389章 雨夜襲第529章 魯門第96章 巾幗英雌第429章 金屋藏嬌第192章 傾斜的勝利天平第163章 金都軍變第302章 時運不濟第706章 釜山條約第140章 千里迂迴之凌雲山蠻. .第42章 吳用論勢第52章 戰馬長嘶第683章 讓人琢磨不透的黃巾第193章 連環計—大敗渤海軍第728章 呈獻神器第133章 兵發鳳凰鎮第533章 倒黴的阮氏三雄第424章 東胡之亂第500章 吳三桂借刀殺人第278章 秦淮八豔之禍水紅顏第490章 十面埋伏第628章 包拯第119章 六十萬兩白銀第631章 天府二十四政第288章 蝦子島大海戰第158章 火燒藤甲軍第57章 天賦建築師第352章 鎮國神獸孵化—七彩麒麟第541章 槍戰墨門三傑第518章 落紅如梅第372章 奪佔山海關(二)第617章 以一殺千第368章 連環防禦陣第53章 火燒大營第467章 黑湖—大夏的秘密武器
第665章 隔岸觀火第372章 奪佔山海關(二)第729章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第199章 吃掉雪狐第733章 遍地盡掛麒麟旗第82章 大開墾第271章 圖窮匕見—荊軻刺夏第432章 神箭哲別第725章 奇怪的聖旨第197章 無恥到下流第282章 白瑤的報復第161章 決戰烈馬原第318章 圍剿冰霜巨猿第601章 逃命的沈萬三第303章 隕石天降—神器降世第102章 徐榮第590章 死亡的鐵蹄第325章 瘋狂的奴隸貿易(0)第140章 千里迂迴之凌雲山蠻. .第503章 登陸威海第227章 四寶將尚師徒第503章 登陸威海第645章 殭屍的剋星—殭屍草第569章 金谷聯營破第717章 九州局勢第207章 晉升城級後的變化第461章 東胡汗王大會第634章 梁山上來了個宋江第360章 夏遼大戰序幕第439章 五部會盟—大戰再起第223章 禍不單行—兇獸降臨第351章 瘋狂的計劃—密謀山海關第406章 大清洗的前兆第701章 僱傭軍第691章 微服出宮第76章 野牛羣第752章 墨門兩分第28章 英雄主線任務第484章 雞肋的火炮第23章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第217章 天羅地網第311章 血色安洛城(四)第250章 路遇秦叔寶第563章 納妃儀式梁山大聚首(下)第230章 暮靄黃昏—休哥之死第524章 走爲上計第633章 來自梁山的書信第156章 伏擊雞鳴嶺第503章 登陸威海第225章 黑暗寄生第237章 鮮卑慕容氏第596章 魏之國士—平等王江衍第124章 青樓紅院第227章 四寶將尚師徒第283章 十香軟骨散第683章 讓人琢磨不透的黃巾第698章 宿命的碰撞第265章 露出獠牙第482章 哲別狼弓騎VS柔然飛羽第137章 俘獲雙姝第225章 黑暗寄生第522章 殺豬將之剃頭一刀第449章 三寸之舌—辯才毛遂第600章 周瑜第445章 以身爲餌第725章 奇怪的聖旨第389章 雨夜襲第529章 魯門第96章 巾幗英雌第429章 金屋藏嬌第192章 傾斜的勝利天平第163章 金都軍變第302章 時運不濟第706章 釜山條約第140章 千里迂迴之凌雲山蠻. .第42章 吳用論勢第52章 戰馬長嘶第683章 讓人琢磨不透的黃巾第193章 連環計—大敗渤海軍第728章 呈獻神器第133章 兵發鳳凰鎮第533章 倒黴的阮氏三雄第424章 東胡之亂第500章 吳三桂借刀殺人第278章 秦淮八豔之禍水紅顏第490章 十面埋伏第628章 包拯第119章 六十萬兩白銀第631章 天府二十四政第288章 蝦子島大海戰第158章 火燒藤甲軍第57章 天賦建築師第352章 鎮國神獸孵化—七彩麒麟第541章 槍戰墨門三傑第518章 落紅如梅第372章 奪佔山海關(二)第617章 以一殺千第368章 連環防禦陣第53章 火燒大營第467章 黑湖—大夏的秘密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