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章 天可汗國—蒙元帝國

和大夏最強大的敵人出現了。丫的、這兩章寫的真累只心,用好的給點打賞吧,訂閱老鼠不指望了,一百五十張月票的更新明日更,十一的那天也爆發一下下,想象脖子都疼,苦命明!

天可汗國,天可汗孛兒只斤鐵木真在蒙古高原之上建立起的龐大帝國,佔據着蒙古高原三萬裡之草原,昔日烽火連綿,橫跨歐亞大陸的蒙古大草原上,無數部落羣雄而起,最後形成了七個草原帝國,位於東北的鮮卑汗國,位於東部的東胡汗國,南部的契丹汗國,西面的蒙古汗國以及柔然汗國以及北面的匈奴汗國。

孛兒只斤鐵木真,蒙古人的黃金王族,在大草原上擁有着巨大的號召力,當鐵木真舉起天可汗的大旗,附庸的蒙古部落絡繹不絕,烽火三年。鐵木真麾下已有大小部落三千餘。烽火五年,鐵木真聯合南方崛起的大唐帝國,清國,吳國三國滅了盤踞河套以及蒙古草原南部,中原北部的契丹汗國,烽火七年,鐵木真揮軍西進,滅了同樣打着蒙古旗號的蒙古汗國王罕,烽火八年驅逐柔然汗國與阿爾泰山以西,並將北部的匈奴汗國趕往極北之地,自此天可汗國已初步成型。

因爲佔據的疆域太過廣闊,鐵木真也有些鞭長莫及,加上烽火大陸打亂了時間禁制,鐵木真的後竟直系十餘代都有人在蒙古草原混戰中活了下來。而鐵木真年不過五旬,雖不是壯年,卻也老當益壯,爲了避免內部混亂,欽木真將那些鞭長莫及的土地分封給黃金家族後裔,建立起無數依附汗國統治各地。

忽必烈作爲成吉思汗欲培養的接班人之一,則受封天可汗國王爵,被成吉思汗,鐵木真封爲蒙古之劍。意爲無堅不摧,此番成吉思汗派忽必烈爲大將,征討已經支離破碎的東胡汗國,目的就是要拿下南下中原之路。

昭君塞,蒙元大軍營地,三十萬兵馬聯營數十里,鋪天蓋地密密麻麻的一片,而蒙元大軍的東方,依靠山勢,探入湖中的昭着塞則好像是一個巨人,擋在了蒙元兵馬前進的道路之上。 從天可汗國南下並不只有這麼一條路,但對於蒙元帝國來說這一條路卻是最好走的一條路,因爲在南面。蒙元帝國需要面對的是三晉大唐。三晉大地有着中華脊樑之稱,山嶽縱橫,溝谷繁多,並有黃河天險阻塞,用一句話說,那就是十山九穀一懸崖。而大唐帝國依靠這些險要。建立起一百八十七座天然要塞,據是易守難攻之要隘,而騎兵想要從三晉大地南下,無疑是用腦袋撞牆,除了碰一腦袋血之外,根本就沒有半點好處。

而西南方向。卻是數千裡的沙漠,戈壁,所以想要南下,唯有從昭君塞南下,南面就是清國,吳國接壤的區域,雖然也有山脈屏障,但比起那讓人看着就頭暈的三晉之地要輕鬆的多。不過在這之前,這座擋住蒙元步伐的昭君塞卻是無論如何都要拿下的。

蒙古大帳,油燈輕輕的晃動,燈光黯淡的照射着帳內,一個高大的身影映射在後面氈帳之上,三十五歲的忽必烈正值壯年,儘管外面已經夜深了,但忽必烈仍然精神奕奕,絲毫沒有半點疲乏的感覺,桌面上擺放着一張地理圖。地圖並不詳細。卻很形象的勾勒出了天可汗國與周邊的勢力。

蒙元帝國在這數年間。快速的擴張。而忽必烈作爲讓鐵木真看中的繼承人之一,自然在南征北討的徵劍的稱號可不是隨隨便便就來的,天可汗國很大,東西跨越三萬裡,就算草原上的千里馬,來回也要三個月才能一個。來回,對於統治者來說,天可汗國太大了,大到無法統治的地步,但蒙古人的鐵蹄是永遠不會停下的,南面就是富饒的中原大地,那裡有着草原所沒有的豐饒物品,漂亮的女人,吃不盡的糧食,放牧中原是每一個蒙古人的夢想。

地圖上,西面那數千裡的戈壁,沙漠形成了一條天然的沙漠,而沙漠的另一邊是芶延殘喘的西契丹以及柔然等部落,兩個汗國雖然被打的如同喪家之犬,但這片沙漠,戈壁卻讓他們得以倖存,依靠這沙漠,無敵的蒙古鐵騎也有些力不從心。而正南方,是那個猶如烏龜一般的三晉唐國。忽必烈曾經南下過一次,那一次之後,忽必烈就知道有生之年想要南下中原都不可能從這片土地跨越過去。

只有親眼目睹了三晉大地上縱橫的山嶽,那如同迷宮一樣的。谷。數不清的要隘,狹小的通道。絕對是蒙古鐵騎最大的噩夢,一百八十七道要隘,就算是你拿下了一百八十六道要隘,拿不下最後一道,你也別想進入中原大地,那裡絕對是蒙古人的墳墓之地,進入就別想出來。這是鮮血的見證,五十萬蒙古人的鮮血最後得出的結論。

唯一的路,就是跨過眼前的要隘,然後就是一馬平川的草原,而在清國和吳國之間。有着巨大的缺口。一個可以足以讓蒙古鐵騎從容南下的平原缺口,從這裡南下,就是富饒的中原大地,對於缺少食鹽,茶葉。精美的瓷器,絲織品等等的草原來說,南下是他們獲得這些物品最佳的途徑。

連續攻打了一個月,卻始終沒有打下這座昭君塞,忽必烈並不着急。因爲時間還很充裕,昭君塞的城牆高達十丈,全部使用巨大的止 石堆砌而成,並經過多年的加固,擴充,城防越發的完善,前十天,本來利用大量的器械,打到城牆之下。並發動了連續三天的猛烈攻勢,差一點就拿下了城頭,但最後卻功虧一簣,而這一切都是因爲那個女人,有着落雁之稱的絕世美人,中原四大美人之一王昭君,忽必烈望着地圖上的昭君塞,每每眼前都會浮現出那日一身鳳甲,手持寶劍立在城頭之上的女子,心跳不由地加速起來,昭君塞,昭君塞,他不光要這座昭君塞。同樣也要王昭君這個女弈旬書曬加凹曰甩姍)不一樣的體蛤”只有最強大的男人才配擁有如此美豔的女錢。 在連續死傷數萬人馬之後,忽必烈就放棄了猛攻,這座城牆並不是那麼輕易就能攻打下來的,忽必烈讓人開始將昭君塞外圍的壕溝盡數填平,並讓人伐木趕製攻城器械,同時讓人據城池一里外開始用土搭建一條通往城牆之上,可以跑馬的斜坡,十萬騎兵日夜不停的堆砌沙土,不要一兩個月就可完成,當這條斜坡完工之日,就是他破昭君塞之時。 “忽必烈汗王!”油燈猛的一閃,一個健碩的蒙古男子從帳外走了進來,來人是忽必烈麾下大將朝魯。也是最早跟隨忽必烈征戰的手下。

“朝魯,有什麼事情麼?”油燈一閃一閃的,逐漸的亮了起來,忽必烈看到朝魯的臉龐,問道。

“汗王,這是麾下派出的遊騎兵在昭君塞後方射下來的一隻鴿子,上面還有漢人書寫的信條!”朝魯說着從懷中摸出一隻雪白色的雪鴿,這種雪鴿正是大夏的傳信專用的信線

忽必烈接過那信鴿,將信鴿腳上的木桶取下,打開後,倒出一張紙條,不過紙條上卻沒有半點字跡,忽必烈對着油燈前後翻看之後,卻沒有發現半點字跡,而這沒有字跡的紙條卻讓忽必烈心中疑惑更甚,用信鴿傳出無字的紙條這是不可能的。那麼就只有一個可能,這紙條經過處理了:“朝魯,去將國僧請來!”

良久,一個身着袈裟的僧侶走入營內,忽必烈站起身請對方坐下。這纔將自己疑惑說出,那僧侶乃是一漢人,叫做許可信,法號空悟。是一個佛法精深的高僧:“空悟國師?。

“應該是用特殊的液體書寫的字體。且叫人去採摘幾朵山上的讓。紅。紫鳶花瓣,搗出汁液,然後置入水中,如此,或可看到紙內內容!”

“速速辦來!”

“果然有了,有了!”當將這紙條內的內容顯現出來,已經是天光放亮,忽必烈學過漢文,當即唸了起來,不過很快,忽必烈卻又失望了。因爲紙條中的內容是四句狗屁不通的詩文,顯然是要根據特殊的排列進行排序,才能讀出裡面的內容。

“這信鴿從昭君塞內而出,莫非是求援之信!”忽必烈不得其中內容。只能猜測一二,不過如暴是求援,這信鴿是往哪裡飛的呢?

西北鎮守府,一隻信鴿撲扇着翅膀落在鎮守府後院,西北鎮守府在滌河上游新建一城,爲屯兵之用,不過十數萬兵馬駐紮,城池可不而主街上更是熱鬧繁華的很,各種買賣應有盡有,不過最多的卻是酒樓以及青樓紅院。而隨着通往西方的商路興起,大車站,客棧也逐漸多了起來,而城內也漸漸有了一批居民,鎮守府衙門就建在北城。乃是處理西北鎮守府軍務重地,周邊百米區域都是禁區。

“大人,蝶樓的人從昭君塞那邊傳來的消息,不過這次發回三次信鴿。只回來兩隻,另一隻很可能出了事

冉閱接過對比出來的消息,面色不由地沉重起來,內容不多,卻不的不讓他重視,昭君國欲降,欲求大夏援兵,請派遣兵馬沿途迎接使臣!昭君國在大夏西方,雖然大夏的勢力已經觸及了昭君國,但大夏真正控制的區域距離昭君塞卻還有一千七百餘里,而這段距離內大夏兵馬雖然也經常出沒,卻始終無法真正控制,因爲這片區域內有着數十個遊牧部落,以及衆多的馬賊團伙,之前還有吳國和清國的騎兵出沒,而這片區域的北面就是柔然汗國的控制區,可以說這條寬不過兩三百里的狹長地帶是一處三不管的混亂區域,正因爲如此,商隊前行,才需要騎兵護衛,不過自從一個月前,昭君塞那邊爆發戰爭以來,這邊就已經斷了貿易,那邊的情況多是從蝶樓零星傳回的消息判定,儘管冉閒作爲一方鎮守使,具有一定的主動權,在有敵軍入侵的時候,可以邊上報邊調動兵馬,但昭君寒顯然不屬於大夏轄內。

在冉閱看來,距離大夏上千裡之遠的昭君塞對於大夏來說是一個很雞肋的存在,因爲沿途這塊區域隨時都可能被人切斷,尤其是在北面還有一個實力並未損失太大的柔然汗國敵視的情況下,出兵幫助昭君塞面臨的問題很複雜。不過蝶樓發來的消息,冉閏也不可能無視,這個昭君塞雖然對大夏雖然是一個雞肋。但同樣卻也是一塊要地,撫守着西部蒙元,天可汗國可是一個遠比東胡汗國還要可怕的龐大草原帝國,尤其是隨着東胡汗國的崩潰,大夏的商人進入天可汗國內,傳回的消息也讓他對這個龐大的草原帝國有了一些瞭解,而越瞭解,他就越能感受的到,這個龐大的草原帝國的實力,一旦昭君塞失守,大夏很可能將會與這個可怕的草原帝國接壤,而要知道遼河上游草原幾乎無險可守,一旦天可汗國東進,那對於大夏來說絕對是一個強敵,雖然大夏在西部部署着西北,西南兩個鎮守府,並且後方還有西府十個軍作爲後備,加上一個禁衛軍的編制,大約有四十餘萬將士,但西部的局勢也更加的複雜。防備吳國和柔然汗國就已經讓這些力量捉襟見肘了,何況在來一個,天可汗國。

儘管冉閃無法決定是否出兵,但派出一個營的兵馬去接昭君塞內的使者卻是在職權之內,冉閃想了想。西北鎮守府在澡河一線,而傳來的消息說,使者當夜就已經出發,想到蒙元滲透到昭君國內部的遊騎兵,所以他寫了一封信給冷鋒口的趙雲,從冷風口發出一支兵馬要比他這邊快上一天多,另一邊派人飛鴿傳書將書信傳遞向大夏中樞,交由樞密省去決定,不過冉閃知道這種大事,肯定要彙報給陛下知道,只是陛下南下七星羣島,這一路消息傳回。不知道耍耗費多久。

第81章 折戟第212章 鐵鎖橫江第267章 損招疊出第78章 籌謀第425章 七星玄龜島第290章 水軍內部改革第670章 雙龍口第245章 棋差一招第117章 借刀殺人第580章 開封之圍第558章 大搖大擺的進城第512章 活抓魯智深第79章 半路殺出的程咬金第4章 黃巾民兵營第27章 蠻族來投第450章 不勸既是勸第125章 擴軍第444章 冬季攻勢第623章 慶川城破第656章 震動大夏的山東民亂第660章 兩路穿插第206章 後金局勢第354章 要玩就玩大的. .第350章 大勢已去第64章 霸刀刀法第9章 翻盤第414章 以一人力而敵百人第362章 關寧鐵騎第182章 遍地開花第492章 大夏王城—漂浮在天空中夢幻花園第92章 攻佔白龍村第17章 埋伏第168章 鐵浮屠第422章 叢林王者之爭第50章 亂如麻第604章 孔子廟第541章 槍戰墨門三傑第50章 亂如麻第153章 綢券第584章 蘇軾與秦觀第68章 白素第318章 圍剿冰霜巨猿第145章 劃分三縣第251章 大戰略的初步形成第91章 玉面小白龍第68章 白素第540章 山東白蓮第412章 第三場,團戰第606章 鮮卑段氏—古堡之戰第706章 釜山條約第342章 接見奚蠻第316章 多戶籍政策第720章 中原亂局第390章 嘯峰關第384章 一字長蛇陣第625章 截殺魚腹浦第487章 火攻第683章 讓人琢磨不透的黃巾第360章 夏遼大戰序幕第719章 光武之昭第46章 不對稱的實力第212章 鐵鎖橫江第232章 薛仁貴大破將軍山第17章 埋伏第432章 神箭哲別第123章 大型攻城橋車第561章 一個妃是納兩個妃也是納第149章 謝家寶樹第594章 延津口水戰—強橫的大夏海軍第503章 登陸威海第474章 燕甲動—桐城危局第133章 兵發鳳凰鎮第46章 不對稱的實力第316章 多戶籍政策第572章 天可汗國—蒙元帝國第703章 六合張燕第440章 收縮防禦第196章 名刀的搖籃—精工坊第160章 湖西烽火第592章 楊家軍揮師南下第754章 天之橋第528章 老將出馬—劉仁軌出山第669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124章 青樓紅院第233章 夜襲承安城第392章 遼都第660章 兩路穿插第575章 破蒙元第77章 混世魔王第574章 我是趙雲第173章 水軍老將劉仁軌第144章 勢如破竹第555章 甄家風波第614章 神醫華佗第508章 泰山賊第666章 大夏從不畏懼戰爭第21章 挑撥第586章 八王之亂第163章 金都軍變
第81章 折戟第212章 鐵鎖橫江第267章 損招疊出第78章 籌謀第425章 七星玄龜島第290章 水軍內部改革第670章 雙龍口第245章 棋差一招第117章 借刀殺人第580章 開封之圍第558章 大搖大擺的進城第512章 活抓魯智深第79章 半路殺出的程咬金第4章 黃巾民兵營第27章 蠻族來投第450章 不勸既是勸第125章 擴軍第444章 冬季攻勢第623章 慶川城破第656章 震動大夏的山東民亂第660章 兩路穿插第206章 後金局勢第354章 要玩就玩大的. .第350章 大勢已去第64章 霸刀刀法第9章 翻盤第414章 以一人力而敵百人第362章 關寧鐵騎第182章 遍地開花第492章 大夏王城—漂浮在天空中夢幻花園第92章 攻佔白龍村第17章 埋伏第168章 鐵浮屠第422章 叢林王者之爭第50章 亂如麻第604章 孔子廟第541章 槍戰墨門三傑第50章 亂如麻第153章 綢券第584章 蘇軾與秦觀第68章 白素第318章 圍剿冰霜巨猿第145章 劃分三縣第251章 大戰略的初步形成第91章 玉面小白龍第68章 白素第540章 山東白蓮第412章 第三場,團戰第606章 鮮卑段氏—古堡之戰第706章 釜山條約第342章 接見奚蠻第316章 多戶籍政策第720章 中原亂局第390章 嘯峰關第384章 一字長蛇陣第625章 截殺魚腹浦第487章 火攻第683章 讓人琢磨不透的黃巾第360章 夏遼大戰序幕第719章 光武之昭第46章 不對稱的實力第212章 鐵鎖橫江第232章 薛仁貴大破將軍山第17章 埋伏第432章 神箭哲別第123章 大型攻城橋車第561章 一個妃是納兩個妃也是納第149章 謝家寶樹第594章 延津口水戰—強橫的大夏海軍第503章 登陸威海第474章 燕甲動—桐城危局第133章 兵發鳳凰鎮第46章 不對稱的實力第316章 多戶籍政策第572章 天可汗國—蒙元帝國第703章 六合張燕第440章 收縮防禦第196章 名刀的搖籃—精工坊第160章 湖西烽火第592章 楊家軍揮師南下第754章 天之橋第528章 老將出馬—劉仁軌出山第669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124章 青樓紅院第233章 夜襲承安城第392章 遼都第660章 兩路穿插第575章 破蒙元第77章 混世魔王第574章 我是趙雲第173章 水軍老將劉仁軌第144章 勢如破竹第555章 甄家風波第614章 神醫華佗第508章 泰山賊第666章 大夏從不畏懼戰爭第21章 挑撥第586章 八王之亂第163章 金都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