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展現財富
冬季的漠南草原,氣候惡劣,風雪載途。
多虧有大賀盡忠作嚮導,崔彥卿纔不至於在白茫茫的草原上迷失方向。
“博陵公,前方十里便是大賀部了。”
在前方領路的大賀盡忠打馬而回,來到催眼前的車廂旁提醒道。
崔彥卿掀開窗簾,寒風趁機鑽了進來,讓他不由打了個冷顫。
緊了緊身上的貂裘,崔彥卿頷首道:
“沿途辛苦大賀將軍護衛,待回到晉陽之後,我定會爲將軍請功。”
這一路上並不太平,由於此前都藍可汗與啓民可汗爭奪大可汗之位,東突厥爆發內戰,也使得漠南草原失去了秩序。
許多打了敗仗逃散的士兵淪爲馬匪。
朔州有一萬餘鐵勒丁壯,又有麥鐵杖坐鎮,馬匪們畏懼他的名頭,自然不敢侵犯。
但草原上的一些小部落可就沒有這麼幸運了。
崔澈派遣大賀盡忠領了兩千銀鞍契丹直的騎士隨行,既是爲了給崔彥卿做嚮導,也是要保護他的安全。
還有一層隱晦含意,便是要讓這羣內附契丹人回到部落之中,展示他們通過歷次戰爭,所賺取的財富。
當然,炫耀還只是其次,主要便是通過這種行爲,來吸引契丹青壯。
往後銀鞍契丹直與皮室軍有了缺額,再往契丹八部拉人,那些年輕人自然會爭相參與,踊躍報名。
因此,崔澈在使團出發之前,特意爲兩千騎卒提前預支了明年的軍餉。
此舉也正合他們的心意。
俗話說,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
哪怕尚未富貴,回鄉也得捯飭一身好行頭。
就算到了後世,依然有人爲了臉面,選擇租一輛好車回家過年。
這兩千契丹騎卒此前在大漠之戰,便已經得了大筆賞賜,如今又提前發了軍餉,雖說比不得那些腰纏萬貫的富貴之家,但也算是囊中滿滿。
他們在晉陽大肆採買,有了這兩千消費的主力軍,也導致當時晉陽的物價飆升,好在崔澈處理及時,至少穩住了糧食、禦寒類商品的價格。
按理說,兩千銀鞍契丹直護衛,馬匪望都不敢望一眼。
可是財帛動人心,這麼多的財物也矇蔽了他們的雙眼,驅使馬匪們冒險一搏。
白天不敢動手,便選擇在夜裡襲擾,好幾次將崔彥卿從熟睡中驚醒,使得他不厭其煩。
好在這些馬匪的襲擾所造成的負面影響也僅限於此,畢竟有銀鞍契丹直兩千將士隨行,況且這些財物還是將士們自己的私產,自然是要拼死守護。
對於經歷過高壁嶺一戰的大賀盡忠來說,這都只是小場面。
再者說了,自從使團進入老哈河流域後,那些馬匪便自覺退去了。
在大賀盡忠看來,馬匪的襲擾,不過是活動筋骨罷了,面對崔彥卿的稱讚,大賀盡忠平淡道:
“大王命我護衛博陵公,這本就是末將的職責,不敢居功。”
如今大賀盡忠的漢話也說得有板有眼了,只不過口音還略顯怪異。
說罷,大賀盡忠便向崔彥卿請辭,回去隊伍前頭帶路。
俗話說,近鄉情更怯,但大賀盡忠卻處之泰然。
他出自大賀部,早些年崔澈征服契丹八部,八部酋長派遣子侄往崔澈身邊充當親衛,大賀盡忠便是在那時候投效到了崔澈的麾下。
大賀盡忠跟隨崔澈起兵,鏖戰高壁嶺,立下許多功勳,如今已經累功進封侯爵。
他雖是大賀摩會的侄兒,但大賀摩會膝下兒孫滿堂,區區一個侄兒,又能分到多少富貴,還不如留在中原,憑自己的戰功去取一個開國公。
以如今崔澈與楊廣兩雄相爭的態勢,將來還有多場大戰,大賀盡忠想要搏一個開國公,也並非是癡人說夢。
故而,大賀盡忠雖是契丹人,但他的立場,如今完完全全站在了崔澈一方。
而賄賂契丹八部的貴族一事,崔澈也盡數交給了大賀盡忠,而非崔彥卿。
往契丹徵召勇士,光是部民踊躍報名還不夠,也得那些契丹貴人們放行。
此前高壁嶺血戰,阻擋楊素退路的三千銀鞍契丹直將士死傷慘重,大賀盡忠就曾經受崔澈的派遣,回到契丹招募新兵,期間遇到許多困難,其中就有契丹貴人們不願放人。
還是大賀盡忠搬出崔澈的名頭威脅衆人,這才成行。
威脅固然有效,但次數多了,契丹八部惹不起他,還躲不起麼。
真將他們逼到了高句麗,則悔之晚矣。
大賀盡忠已經做好了大撒幣的準備,此行,一爲賄賂上層,二爲引誘下層。
使團距離大賀部的居住地尚有五里路程,隊伍前頭的大賀盡忠遠遠望見了自己叔父,契丹王大賀摩會。
原來大賀摩會知曉東隋使團將至,而且是崔澈第三子擔任主使,早早便找來其餘七部的首領,在大賀部中等候。
大賀盡忠來不及上前向叔父行禮,趕忙驅馬回到隊伍中,向崔彥卿報信。
剛靠近車廂,又一次聽見了低沉的呻吟聲,外邊風雪冷冽,馬車裡卻是春意盎然的景象。
這位燕王三公子的私生活向來荒淫,大賀盡忠也見怪不怪了。
他重重的咳嗽一聲,馬車裡呻吟聲戛然而止,只聽裡邊的崔彥卿不悅道:
“何事?”
大賀盡忠將大賀摩會在前方迎候之事告知。
“知道了”
崔彥卿悶聲回了一句,便向坐在他身上的美妾輕聲道:
“你先下來,我還有正事要去處理,夜裡再來陪你。”
崔彥卿好色不假,但也知道事情輕重緩急。
真要是因爲女色而誤事,讓契丹八部首領在寒風中久候,以致他們心生怨恨。
事情傳回晉陽,必然惹得崔澈震怒,只怕他不死也得脫層皮。
少女乖巧的點點頭,她翻身坐在了一旁,替崔彥卿整理好衣冠之後,又細心的爲他擦拭掉額頭上的汗水。
崔彥卿並沒有讓大賀摩會等人久等,他掀開門簾走下馬車,在大賀盡忠的引見下,與契丹八部的各位首領寒暄致意。
大賀摩會稱讚道:
“三公子不愧是名門貴種,生得儀表堂堂,使人望而心生敬意。”
雖說崔彥卿的相貌隨了父母,的確生就一副好皮囊,但如今也才十七歲,所謂望之生敬,不過是大賀摩會奉承而已。
已修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