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7章 天時地利

bookmark

第607章 天時地利

開平四年(公元612年),四月二十七日,正值江陵一年之中,降雨最爲集中的梅雨季節。

燕軍來到江陵城下已經數日,悶熱、潮溼的天氣,對攻守雙方都是一種煎熬。

只不過這種不利的影響,對於進攻方,又是初來乍到的燕軍來說更爲顯著罷了。

崔澈並沒有急於下達進攻江陵的命令,他清楚,防守方失去水軍的策應,只能說是降低了進攻方攻克江陵的難度,但並不等於自己就能夠輕易奪取江陵。

接連幾天,灰濛濛的天空都在下着雨,這無疑加大了燕軍攀登城牆的難度。

況且雨季本就是疫病的高發期,崔澈也不敢驅使麾下將士冒雨攻城。

畢竟真要強攻江陵城,那也不是一一兩天的事情。

別到時候城池沒有攻下,就已經病倒了一大片將士。

江陵的攻防戰尚未開大,就已經陷入了僵持。

燕軍將士們在營寨中休整,隋軍也不敢出城挑戰。

崔澈此時並沒有閒着,他在一支騎兵的護衛下,江陵以西的長江河段。

崔祐之穿着蓑衣坐在馬背上,問其祖父崔澈道:

“皇祖父,你常說行軍作戰要講究天時、地利。

“如今正值雨季,不利攻城,可見天時並不在我。

“隋人據守堅城,居高臨下,佔盡地利。

“皇祖父爲何還要留在江陵城下?”

崔澈寵溺的揉着孫兒的腦袋,笑道:

“所謂天時、地利,只是相對而言。

“你說如今正值雨季,將士不能攻城,但我卻覺着正因爲連日降雨,才能使得江水高漲。

“你認爲隋軍以堅城據守,佔盡地利,但我卻有洶涌的江水可以驅使。

“獾兒現在覺得究竟是誰佔據了天時、地利。”

崔祐之恍然大悟:

“皇祖父是想要引水灌城!”

崔澈微微頷首,否則他也不會冒雨前來視察。

此時的長江,因爲上游冰雪消融,以及中下游正處於梅雨季節,也是一年內,徑流量最大的時候。

凡事有一就有二,崔澈當初在陽平關外,下了很大的決心,才決定採用水攻。

如今來到了江陵,崔澈已經沒有了當初的心理掙扎。

當然,這也是他在無法冒雨強攻江陵,又沒有內應給自己偷開城門的情況下,所能夠想到的唯一一個攻克江陵城的法子。

圍城從來不在崔澈的考慮之中,雖然南陽水軍封鎖了水道,荊南地區無法向江陵運輸物資,但江陵如今存儲的糧草,亦不在少數。

根據此前宇文士及的情報,城中糧食,足夠江陵軍民堅守一年。

崔澈哪能在江陵城下與張衡耗上一年。

若不是有崔彥卿在淮河北岸拖住了隋軍主力,只怕崔澈現在就得要考慮退兵。

崔祐之又問道:

“水灌江陵,必然生靈塗炭,這不是有違皇祖父一貫善待百姓的主張嗎?”

崔澈沒有立即回答,他沉吟許久,才認真道:

“長痛不如短痛,水淹江陵,固然會使得江陵百姓死傷無數。

“但是此番無功而返,燕隋兩國必然會在江陵陷入長久的拉鋸戰,到那時,爲此喪命的人也會更多。 “況且江陵百姓的命是命,但跟隨祖父我東征西討的大燕將士們,他們的性命也是命,同樣有父母妻兒在期盼他們。

“在這樣的雨季,驅使他們攻城,無異於送他們去死。

“至於江陵百姓,只能等到戰後再去補償,幫助他們重建家園,免除一定年限的賦稅。”

回到營寨,崔澈立即召開軍議,宣佈了引水攻城的決定。

衆將並不趕到驚訝,崔澈冒雨前往長江岸邊,總不會只爲了去散心。

況且,水淹江陵也有案例可以參考。

四十四年前,南陳大將吳明徹進攻西樑國都江陵,便是掘開江堤,引長江之水攻陷城池。

衆將紛紛附議崔澈的想法,沒有人想要在這種雨季下,強攻江陵,畢竟就算攻陷了其中一座城池,對方還能退往另一座城池。

不過與水淹陽平關不同,崔澈並不是要完全釋放長江。

真要是改變了長江的河道,只怕整個江漢平原都將淪爲一片澤國。

崔澈所要做的,便是嚴格控制水勢,不以沖毀城牆爲目的,而是浸泡城牆即可。

如今的城池,都是土夯而成,並非如封建時代後期一般,由磚石砌成。

由於牆體全是泥土,即使水流無法衝破城牆,但只要城牆長時間浸泡在水中,就會引起上層塌方。

這是因爲泥土遇水就會凝結,而在凝結之後,必然留下許多的空隙,引發牆體坍塌。

正是因爲築城方式的差異,因此水攻在土夯築城時期,屢試不爽。

但在城池修築,改爲以夯土爲輔,磚石爲主後,逐漸被人們所摒棄的原因。

當然,水攻也不是沒有缺點,在減少將士傷亡的同時,所能得到的,也只是洪水肆虐過後的廢墟。

不過,這對崔澈來說完全不是問題,只要能夠佔據江陵,以大燕的國力,他可以輕鬆再建起一座更堅固的城池。

以如今長江的水流量來說,不需要燕軍在江面上修壩蓄水,可還是得開挖一條引水的渠道。

崔澈將這一任務交給了徐世𪟝,命他帶領隨軍的民夫開挖溝渠。

很快,燕軍在城外的工程作業便引起了隋軍的高度警覺。

張衡找來慕容三藏,神情嚴肅的對他說道:

“燕賊在城外挖掘溝渠,這是要引水灌城。”

慕容三藏臉色大變,他曾經親身經歷過一次水攻。

當時南陳北伐,進攻北齊的淮南,當時二十七歲的慕容三藏隨軍前往救援,正巧趕上了南陳水淹壽春,主將又是吳明徹。

慕容三藏親眼目睹了城牆在河水的浸泡下轟然倒塌的一幕。

至今快四十年了,依舊給他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

慕容三藏情急之下,一把拽住了張衡的衣袖,神色激動道:

“長史,如今連日大雨,萬萬不可放任燕賊引水灌城,否則我等必然葬身魚腹!

“爲今之計,只能主動尋找戰機,不可坐以待斃!”

今晚沒有了

(本章完)

第23章 北齊舊人第61章 恢復舊姓第589章 掎角之勢第131章 設立義倉還要晚一點第144章 出塞劫掠第389章 全據河北第109章 狗急跳牆第129章 初爲人父第484章 軍隊整編第320章 贖買婦孺第36章 天元駕崩第541章 兵出散關第198章 計劃出巡(第六更)第311章 香火兄弟第294章 內外之爭第78章 同姓聯結第473章 三部騎兵第564章 各有封賞第263章 建造行宮第389章 全據河北第329章 託付家事第618章 父子合謀好消息與壞消息第45章 賞功罰罪第516章 李淵嫁女第450章 苦衷難言第148章 奚人受辱第390章 昭烈之事第595章 退守江陵第50章 摯友登門第344章 驅使俘虜第562章 各方來客第475章 重返漠南第414章 聯姻薛氏番外發不出來第308章 造訪東宮第27章 胭脂鋪子第441章 重設商稅第595章 退守江陵第350章 全據遼東第216章 夜探敵營第150章 突厥東征第194章 親友重逢第272章 一場好戲第536章 大興城陷第15章 闔家再聚第546章 謀定水淹第571章 孤城難守第124章 食鹽入關抱歉,今天要再請一次假第400章 兩軍僵持第267章 兼祧之論第385章 渡河北上第15章 闔家再聚第96章 名將殞命第258章 崔澈助學第497章 孝心可嘉第95章 天子賜婚第424章 虛虛實實第28章 雄主崩殂第614章 襲佔二郡第594章 半道伏擊第68章 太原王氏第399章 孰輕孰重第166章 千牛備身(第一更)第93章 三線告捷第70章 擊鼓鳴冤第18章 崔家兒拳第80章 前線覓功第145章 舊地重遊第582章 父子爭執第83章 太子設宴第47章 獻策平陳第512章 勸降忠臣第574章 天子出巡第334章 調兵遣將第263章 建造行宮第579章 天竺夫人第428章 夜襲山谷第308章 造訪東宮第540章 九錫之禮第350章 全據遼東第537章 再見故人第591章 探察消息第448章 走漏消息第591章 探察消息第93章 三線告捷第369章 仁壽宮變(二)第459章 汾水之魚第78章 同姓聯結第98章 新婦奉茶第418章 擄人東出第252章 君臣離心第286章 分兵而行第420章 目標河南第496章 家中之事第492章 入府慰問第30章 貴人相邀第391章 重返幷州
第23章 北齊舊人第61章 恢復舊姓第589章 掎角之勢第131章 設立義倉還要晚一點第144章 出塞劫掠第389章 全據河北第109章 狗急跳牆第129章 初爲人父第484章 軍隊整編第320章 贖買婦孺第36章 天元駕崩第541章 兵出散關第198章 計劃出巡(第六更)第311章 香火兄弟第294章 內外之爭第78章 同姓聯結第473章 三部騎兵第564章 各有封賞第263章 建造行宮第389章 全據河北第329章 託付家事第618章 父子合謀好消息與壞消息第45章 賞功罰罪第516章 李淵嫁女第450章 苦衷難言第148章 奚人受辱第390章 昭烈之事第595章 退守江陵第50章 摯友登門第344章 驅使俘虜第562章 各方來客第475章 重返漠南第414章 聯姻薛氏番外發不出來第308章 造訪東宮第27章 胭脂鋪子第441章 重設商稅第595章 退守江陵第350章 全據遼東第216章 夜探敵營第150章 突厥東征第194章 親友重逢第272章 一場好戲第536章 大興城陷第15章 闔家再聚第546章 謀定水淹第571章 孤城難守第124章 食鹽入關抱歉,今天要再請一次假第400章 兩軍僵持第267章 兼祧之論第385章 渡河北上第15章 闔家再聚第96章 名將殞命第258章 崔澈助學第497章 孝心可嘉第95章 天子賜婚第424章 虛虛實實第28章 雄主崩殂第614章 襲佔二郡第594章 半道伏擊第68章 太原王氏第399章 孰輕孰重第166章 千牛備身(第一更)第93章 三線告捷第70章 擊鼓鳴冤第18章 崔家兒拳第80章 前線覓功第145章 舊地重遊第582章 父子爭執第83章 太子設宴第47章 獻策平陳第512章 勸降忠臣第574章 天子出巡第334章 調兵遣將第263章 建造行宮第579章 天竺夫人第428章 夜襲山谷第308章 造訪東宮第540章 九錫之禮第350章 全據遼東第537章 再見故人第591章 探察消息第448章 走漏消息第591章 探察消息第93章 三線告捷第369章 仁壽宮變(二)第459章 汾水之魚第78章 同姓聯結第98章 新婦奉茶第418章 擄人東出第252章 君臣離心第286章 分兵而行第420章 目標河南第496章 家中之事第492章 入府慰問第30章 貴人相邀第391章 重返幷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