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兩淮都轉鹽運使司

bookmark

揚州府的鹽道衙門指的是兩淮都轉鹽運使司,簡稱“鹽運司”,負責掌管大明實驗的運銷、徵課、錢糧支兌撥解以及各地私鹽案件、緝私考覈等等,隸屬於戶部,具體事宜由大明南京戶部負責。

其中,兩淮鹽運使是從三品的官職,比揚州知府還要大上一級,下面設有從四品的同知、從五品的副使和從六品的判官等官員。

由於鹽道衙門自成一體,與揚州府分屬兩個系統,互不統屬,故而即使是揚州府也沒辦法干涉他們辦案,而且雙方之間因爲利益糾紛爆發過多次衝突,畢竟都在揚州城,相互間要想不起摩擦是不可能的事情。

“李知縣,你也知道,鹽道衙門的事情我們府衙管不了。”經歷了最初的驚愕後,高四海沉吟了一下,放下手裡的茶杯沉聲向李雲天建議,“依本官來看,李知縣最好能找一個鹽商從中斡旋,事情放好解決。”

“高大人,這鹽道衙門雖然強勢,可總得依大明律例辦事吧,他們這樣不分青紅皁白抓人,難道就不怕被追責?”李雲天早就料到了高四海會爲難,面無表情地說道,“況且,堂堂的鹽道衙門事務竟然要讓鹽商摻合進來,難道他們就不懂得避嫌?”

“要不,我去找找鹽商總會的人。”鄭伯鑫遲疑了一下,試探性地向李雲天說道,“我聽說鹽道衙門裡的水深得很,要是周小姐她們在裡面受了委屈,那可就划不來了。”

鄭伯鑫說得很委婉,不過意思很明確,那就是鹽道衙門的那些人手握鹽政大權,心黑手狠,只要隨便找個私鹽販子指認一下,那麼就能將人抓進鹽道衙門的大牢。

數年前,揚州府和鹽道衙門的人曾經爆發過一次激烈的衝突,事情的起因是府衙刑房經承和鹽道衙門的一個判官在青樓裡爭風吃醋,結果導致揚州府府衙的士卒和鹽道衙門的兵卒大打出手。

後來,鹽道衙門以涉及販運私鹽爲由抓了揚州府府衙刑房的經承,而揚州府自然也不甘示弱,以勾結盜匪爲名抓了鹽道衙門的那個判官。

眼見這起衝突越演越烈,南京戶部於是居中調停,平息了這場紛爭,也使得雙方結下了私仇。

¤ ttκΛ n¤ C 〇

鹽商總會是在揚州的鹽商成立的一個商會,專門協調各鹽商之間的利益關係,以及打點與鹽道衙門的關係。

因爲鹽商是大明最富庶的商賈,所以鹽商總會有着“天下第一商會”的美譽。

一旦揚州城的人遇到與鹽道衙門有關的事情,那麼通常都會找鹽商總會的人進行斡旋,很快就能把問題解決了。

“如果找人疏通,豈不是表明咱們真的與鹽梟有染?”李雲天清楚鄭伯鑫的用意,衝着他搖了搖頭,隨即冷笑了一聲,“本官就不相信了,鹽道衙門的人就能混淆黑白,一手遮天,倘若真的是這樣的話,那麼本官絕對要上奏彈劾!”

高四海聞言不由得搖了搖頭,李雲天還是太過年輕氣盛,鹽務涉及多方利益,豈是李雲天一個小小的外地知縣能招惹得起的。

“依本官看不如這樣,本官給鹽道衙門出一道公函,表明李知縣家眷的身份。”隨後,高四海沉吟了一下,想到了一個辦法。

“有勞高大人了。”李雲天覺得這個主意不錯,屬於先禮後兵,向高四海拱手道謝。

很快,高四海就開出了一個公函,蓋上了他的推官大印,讓兩名衙役送去鹽道衙門,給當值的鹽道衙門判官,希望能和平解決這件事情。

莫約過了半個時辰,那兩名送公函的衙役回來了,兩人沒能帶回周雨婷,而是帶來了鹽道衙門的一道公文。

高四海拆開公文一看,禁不住搖了搖頭,遞給了李雲天,鹽道衙門的那個判官以周雨婷等人所犯案子茲事體大爲由,拒絕釋放周雨婷等人。

“李知縣,依本官來看你還是找找鹽商總會的人,以免惹些不必要的麻煩。”高四海知道鹽道衙門那些人行事的德行,肯定是想從中斂財,故而勸李雲天。

他已經知道金鋪裡發生的事情,那些調戲周雨婷等人的公子哥十有八九就是鹽商子弟,因此要想解決這件事情還是通過鹽商總會爲好。

“高大人的心意在下心領了。”李雲天放下手裡的那道公文,衝着高四海拱了拱手,沉聲說道,“大人,請給在下開具報官憑證,既然他們如此蠻橫,那麼在下只有去鹽道衙門說理去了。”

“李知縣,何必把事情鬧得那麼僵,你在外地爲官,豈能奈何得了鹽道衙門?”高四海心中感到有些驚訝,看來李雲天是打算是要到鹽道衙門討個公道了,故而勸道。

“高大人,此事事關本官的聲譽,如果不能查個明白,本官以後可就說不明白了。”李雲天再度向高四海拱了拱手,謝絕了他的好意。

高四海見李雲天心意已決,因此不再相勸,當即給他開了一個報官憑證,蓋上了他的推官大印。

所謂的報官憑證,相當於現在的報案回執,表明事主已經到衙門裡報了案,而衙門無法解決,以及無法解決的原因。

通常來說只有那些有着一定身份地位的人才能拿到這樣的報官憑證,普通老百姓是絕對拿不到的,屆時直接被轟走,讓他們去別的地方報官去了。

拿了報官憑證,李雲天起身告辭,高四海將他送到了推官署門外,望着他的背影暗自搖了搖頭,恐怕這次李雲天去鹽道衙門要鎩羽而歸了。

“妹夫,鹽道衙門的那些人可不是好招惹的,惹急了他們的話保不準就來個栽贓陷害。”前去鹽道衙門的路上,馬車裡,鄭伯鑫憂心忡忡地向李雲天說道,他久居揚州城,自然知道鹽道衙門裡的那些齷齪事。

“只要他們敢這樣做,那麼我就讓他們嚐嚐大明律例的滋味。”李雲天雙目寒光一閃,沉聲說道。

“我是怕,萬一那些傢伙對周小姐不敬的話,可就糟糕了。”鄭伯鑫的臉上滿是擔憂的神色。

“鹽道衙門的那些人並不傻,他們不會輕易向官眷下手。”李雲天見狀安慰着他,“況且要是真遇到了什麼麻煩,她們肯定會表明雨婷的身份。”

“妹夫,要是鹽道衙門的人不買賬怎麼辦?”鄭伯鑫聞言心中稍微安定,有些緊張地問道,既然他們連府衙的面子都不給,更何況李雲天這個小小的外地知縣。

“鹽道衙門雖然在揚州自成一系,但也不是能肆意妄爲的!”李雲天冷笑了一聲,顯得胸有成竹。

“妹夫,你是說巡鹽御史衙門!”鄭伯鑫怔了一下,隨後反應了過來。

大明不僅有巡察地方的巡按御史,而且還有監察專向事務的巡鹽御史、巡茶御史和巡漕御史等等。

這些御史雖然只是都察院的小小七品監察御史,但是並不受都察院管轄,直接向皇帝負責。

每當有了巡按地方的外差,都察院會選擇兩名監察御史讓皇帝欽點,有着代天狩獵的意味,大事奏稟,小事裁斷,大小官員無不敬畏三分。

雖然兩淮鹽運使是揚州鹽道衙門的最高官員,但要是論起權力的話,還是巡鹽御史最大。

“御史衙門的門可不好進呀,巡鹽大人會管此事嗎?”隨後,鄭伯鑫不無擔憂地望着李雲天,巡鹽御史可是連鹽運使都要巴結的人,豈是外人想見就能見到的。

“大哥難道忘了,妹夫是進士出身。”李雲天微微一笑,提醒着鄭伯鑫。

都察院的監察御史主要來自每三年一次的進士,其次就是皇帝特許進入都察院的官員。

李雲天已經瞭解過了,現任兩淮巡鹽御史範如海是永樂十六年戊戌科的進士,比李雲天這個永樂十九年的辛丑科進士高了一屆,在都察院熬了三年多,今年被永樂帝欽點爲兩淮巡鹽御史。

雖然李雲天並沒有見過範如海,但兩人都是進士出身,頭上頂着天子門生的招牌,在官場上劃分的話,皆屬於永樂帝的嫡系,兩人也算是有着同門之誼,只要遞上了帖子,那麼範如海肯定會見他的,這就是進士出身的好處。

鄭伯鑫這下明白了過來,李雲天可不是普通的知縣,可是新科的兩榜進士,範如海肯定會給他一個面子,畢竟兩人以後很可能會在京城共事。

鹽道衙門與府衙不同,雖然也十分氣派,門口站着守門的兵卒,但是並沒有放置鼓架,不管地方事務,專職鹽務。

“鹽道重地,閒人免進!”下了馬車,李雲天和鄭伯鑫擡步走向大門,兩名門卒上前攔住了他們,面無表情地說道。

“本官是江西九江府湖口縣知縣,要見你們鹽道的判官大人!”李雲天望了一眼那兩名兵卒,不動聲色地表明瞭身份和來意。

兩淮鹽道衙門的日常案件由判官來管理,兩淮鹽運司因爲規模龐大,故而有三個判官,一個坐鎮揚州府的鹽運司衙門,另外兩個分巡下屬的鹽道衙門。

“我們大人不在,有什麼事情你明天再來!”聽聞李雲天是外地的知縣,一名瘦高個門卒冷冷地說道。

《執宰大明》最新章節由雲起書院首發,最新最火最快網絡小說首發地!(本站提供:傳統翻頁、瀑布閱讀兩種模式,可在設置中選擇)

第528章 四輪馬車第243章 另有隱情第805章 無中生有第563章 鬥藝第840章 駐兵皇城第387章 兵敗交趾第987章 京城急報第481章 真相大白第754章 意外彈劾第359章 應對第874章 恩怨糾葛第430章 土司第96章 狡辯第913章 操勞民生第1084章 猶豫不決第24章 知己知彼第203章 權臣之道第648章 暗探第1008章 娜爾莎的心事第202章 天下疆域第6章 未雨綢繆第1368章 恩科的誘惑第887章 蓄勢待發第951章 守株待兔第615章 關外烽煙第98章 推諉第656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1067章 一箭雙鵰第172章 壓倒性優勢第294章 藏兵於民第324章 指點江山第320章 明修棧道第1362章 安心合作第919章 兵發琉球第1364章 五十步笑百步第1005章 大殿賜婚第872章 雪上加霜第291章 天賜良緣第62章 背水一戰第893章 據理力爭第848章 時移世易第197章 暗中佈局第77章 步步爲營第1142章 歸途第530章 真假難辨第161章 驚險萬分第754章 意外彈劾第821章 龍馭賓天第319章 略施小計第729章 揚眉吐氣第559章 形勢嚴峻第568章 明爭暗鬥第646章 兩班之爭第160章 三策建言第511章 軟禁第897章 海禁變革第447章 霧裡看花第752章 無奈的求助第715章 絕佳的禮物第99章 揭穿謊言第207章 天子之怒第365章 蠢蠢欲動的俘虜第269章 勢如破竹第890章 大力招撫第183章 伺機而動第1022章 出其不意第1060章 不得已爲之第729章 揚眉吐氣第1145章 榮封親王第251章 無事獻殷勤第682章 主動出擊第1146章 閤家團聚第1362章 安心合作第574章 報恩第446章 胸有成竹第544章 火繩槍第172章 壓倒性優勢第230章 故布迷局第928章 先禮後兵第1068章 似曾相識第1046章 心思各異第461章 激烈辯言第810章 金蟬脫殼第1130章 圖窮匕見第53章 先禮後兵第1226章 科道之爭第1089章 自以爲是第952章 潰不成軍第1406章 往事如煙第322章 水落石出第903章 據爲已有第418章 故人相見第735章 輕敵第967章 蛛絲馬跡第311章 興師問罪第1192章 短兵相接第769章 蛛絲馬跡第749章 帝王之憂第309章 謀定而後動第1200章 隱憂
第528章 四輪馬車第243章 另有隱情第805章 無中生有第563章 鬥藝第840章 駐兵皇城第387章 兵敗交趾第987章 京城急報第481章 真相大白第754章 意外彈劾第359章 應對第874章 恩怨糾葛第430章 土司第96章 狡辯第913章 操勞民生第1084章 猶豫不決第24章 知己知彼第203章 權臣之道第648章 暗探第1008章 娜爾莎的心事第202章 天下疆域第6章 未雨綢繆第1368章 恩科的誘惑第887章 蓄勢待發第951章 守株待兔第615章 關外烽煙第98章 推諉第656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1067章 一箭雙鵰第172章 壓倒性優勢第294章 藏兵於民第324章 指點江山第320章 明修棧道第1362章 安心合作第919章 兵發琉球第1364章 五十步笑百步第1005章 大殿賜婚第872章 雪上加霜第291章 天賜良緣第62章 背水一戰第893章 據理力爭第848章 時移世易第197章 暗中佈局第77章 步步爲營第1142章 歸途第530章 真假難辨第161章 驚險萬分第754章 意外彈劾第821章 龍馭賓天第319章 略施小計第729章 揚眉吐氣第559章 形勢嚴峻第568章 明爭暗鬥第646章 兩班之爭第160章 三策建言第511章 軟禁第897章 海禁變革第447章 霧裡看花第752章 無奈的求助第715章 絕佳的禮物第99章 揭穿謊言第207章 天子之怒第365章 蠢蠢欲動的俘虜第269章 勢如破竹第890章 大力招撫第183章 伺機而動第1022章 出其不意第1060章 不得已爲之第729章 揚眉吐氣第1145章 榮封親王第251章 無事獻殷勤第682章 主動出擊第1146章 閤家團聚第1362章 安心合作第574章 報恩第446章 胸有成竹第544章 火繩槍第172章 壓倒性優勢第230章 故布迷局第928章 先禮後兵第1068章 似曾相識第1046章 心思各異第461章 激烈辯言第810章 金蟬脫殼第1130章 圖窮匕見第53章 先禮後兵第1226章 科道之爭第1089章 自以爲是第952章 潰不成軍第1406章 往事如煙第322章 水落石出第903章 據爲已有第418章 故人相見第735章 輕敵第967章 蛛絲馬跡第311章 興師問罪第1192章 短兵相接第769章 蛛絲馬跡第749章 帝王之憂第309章 謀定而後動第1200章 隱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