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9章 自以爲是

bookmark

圍困青龍城西城的主將是李雲天的老熟人,北元瓦剌土爾扈特部的首領太平,也就是大明曾經的賢義王

永樂七年,太平被永樂帝封爲賢義王,不過隨着數年前那場大明與北元的大戰,太平賢義王的封號已經被宣德帝剝奪。

太平與脫歡一樣,都是北元瓦剌部三大部族的首領,不過近些年脫歡的勢力越來越強,而他的勢力逐漸被削弱。

如今,太平雖然是圍困青龍城西門的軍隊主將,統率着六萬北元兵,但軍隊的大權卻落在了副將多桑的手上。

多桑是脫歡的心腹,依靠着脫歡的支持在西城外的軍營中力壓了太平一頭,使得太平感到頗爲尷尬可是又無可奈何,畢竟現在脫歡的勢力太大他已經無力抵抗。

“稟樞密使大人,青龍城西城方向傳來打鬥聲,好像發生了激戰。”由於已經是臨晨,太平營賬裡睡得正香,帳外忽然傳來了一個急切的聲音。

“激戰?”被吵醒的太平聞言不由得一怔,青龍城如今是明軍的地盤怎麼可能會打起來?

隨後,太平猛然想起了一件事情,連忙穿上衣服出了營帳,登上了軍營中的瞭望臺向青龍城方向張望,只見青龍城西城裡亮起了不少火光,好像房子着火了的樣子。

“難道風雷派去的暗探成功策反了關西軍?”望着那些青龍城裡的那些火光,太平的臉上流露出了驚訝的神色,北元之所以派遣了六萬大軍圍困青龍城西門,就是爲了接應城裡叛亂的關西軍。

“樞密使大人,看來風雷將軍的人已經得手了。”就在太平暗自猜測着的時候,一名三十多歲、身材粗壯的將領走了過來,望了一眼青龍城西門方向,笑着向太平說道,“咱們應該集結軍隊,接應城裡的關西軍。”

“本將正有此意。”太平聞言衝着那名粗壯將領笑了笑,隨後面無表情地向一旁的將領下達了命令,“擊鼓,集結隊伍!”

這名身材粗壯的將領就是多桑,雖然太平心中對行事有些囂張的多桑沒有好感,可以說還有些痛恨,但表面上虛與委蛇的工夫還是要做的,畢竟他們現在站在同一陣營,如果統兵官公開鬧不和的話將對軍隊的士氣造成重大影響。

因此,無論太平還是多桑,雖然兩人之間有不少矛盾,但面對着青龍城之戰誰都不敢馬虎,多桑再囂張也對城裡的李雲天萬分忌憚,因此兩人知道只有同心協力拿下青龍城,才能獲得更大的利益

營地裡的北元兵們正在夢鄉里,圍城以來的安逸枯燥的生活早已經使得他們放鬆了警覺,因此集結的鼓聲響起後營帳裡頓時一片混亂,士兵們手忙腳亂地穿着衣服,然後神色慌亂地拎起武器就往外衝,叫罵聲和尋找衣物的聲音不絕於耳。

太平居高臨下,望着軍營裡混亂的局勢禁不住皺了皺眉頭,現在帖木兒帝國和北元軍隊中,無論是將領還是士兵都認爲贏得關西之戰時遲早的事情。

因此,軍隊上下瀰漫着驕怠的氣氛,將領和士兵們的心思早就不在關西,而是想着將來進入大明如何劫掠一番了。

爲了鼓動士兵們的鬥志,帖木兒帝國和北元已經把大明的江南宣揚得是一個遍地黃金、富得流油的地方,這使得士兵們恨不得插上翅膀飛進江南大肆撈取戰利品。

經過一番慌亂的局面後,營地裡的北元士兵們終於集結完畢,不少人哈欠連天,睡眼朦朧,畢竟臨晨是最容易犯困的時候。

“樞密使大人,本將就先行一步,進城接應投誠的關西軍。”多桑望了一眼青龍城西門裡越來越亮的火光,向太平一拱手後說道。

很顯然,第一個進入青龍城的人將立下青龍城之戰的首功,多桑可不想把這個功勞讓給太平的人,故而誰先請戰。

“多桑將軍,按照約定城裡的關西軍打開西門後會在城門樓上點上三堆大火爲信號,可現在城門樓上還沒有起火,城門依舊在明軍的手裡。”

太平聞言眉頭微微皺了一下,雖說多桑是在“請戰”,但太平很清楚這不過是跟自己打個招呼罷了,不過他並沒有爭功的意思,而是不動聲色地提醒道。

與多桑不同,太平在北直隸與李雲天直接交過手,因此深知李雲天的可怕,他可不認爲這個時候進城是一個明智之舉,雖然這將是攻破青龍城的首功,但同時也意味着要受到城內明軍的猛烈攻擊。

對於太平來說,保存實力比爭什麼首功更加重要,所以他根本就沒有與多桑爭功的意思,心中反而巴不得多桑前去送死,給後繼部隊趟出一條血路來

“樞密使放心,本將自會小心。”多桑見太平如此謹慎,心中不由得嘲諷太平膽小,衝着太平一躬身後意氣風發地率領着手下的將領離開了。

如果等到城門樓上點起三堆火後再前去的話,說不定城門又被明軍給奪了去,畢竟城裡的明軍勢大,天知道那些關西軍能在城門前堅持多久,所以他要在第一時間裡趕到城門前等候,只要城門一開他就率軍殺進去增援關西軍。

“大人,咱們怎麼辦?”等多桑離開後,一名立在天平身後的將領不由開口請示道,如果太平不出兵的話事後必將受到脫歡的責罰。

“命令下去,全軍戒備,等城門樓上點火後再前去支援。”太平的眉頭皺了皺後沉聲向那名將領說道,爲了不給脫歡找麻煩的由頭他準備按照原定的計劃行事。

之所以要等到城門樓上燃起三堆大火後城外的北元軍隊纔開始向青龍城進發,是爲了防止中了李雲天的圈套,在古晨看來有李雲天在的話城裡的北元奸細存在暴露的風險,進而利用北元招撫關西軍的事情來給城外的北元兵下一個拳頭。

知道在城門樓上點火爲號的人只有察曼一個,古晨相信察曼絕對不會向外透露這個秘密,故而只有西門的城門樓上點起了三堆火來,才表明關西軍真的與明軍決裂,也意味着關西軍已經控制了城門。

不得不說,古晨心思縝密,事情考慮得十分周到,在李雲天面前他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來應對。

可惜,李雲天比古晨技高一籌,成功利用了雲娜的行刺,把察曼和楊行之等北元在青龍城的暗探一網打盡,並且還得知了與城外敵軍的聯絡方式。

與此同時,青龍城南城外,帖木兒帝國軍隊大營。

“稟將軍,太平指揮使派人來報,青龍城西城城門處發生激戰,似乎是城裡的關西軍與明軍打了起來。”睡夢中的帖木兒帝國軍隊統帥溫都從睡夢中被前來稟報的衛兵驚醒。

“快,召集營中將領,集結部隊。”睡得正迷糊着的溫都聞言先是怔了一下,隨後噌地就從牀上蹦了下來,一邊穿衣服一邊沉聲下達了命令

溫都自然清楚古晨的計劃,只不過時間過了這麼久青龍城裡沒有一點兒動靜,使得他逐漸對古晨安插在青龍城的那些暗探失去了信心,作爲一名在戰場上縱橫捭闔的將領他並不喜歡那些暗探,認爲這些人只會勾心鬥角、爾虞我詐,算不上真正的戰士。

不過,如今青龍城西門發生了莫名的衝突,那麼除了關西軍被古晨的那些暗探策反,想要配合城外的軍隊裡應外合攻佔青龍城外,好像已經沒有其他的解釋。

至於這是否是城裡的李雲天設下的一個圈套,溫都則並沒有懷疑,在他看來無論是不是圈套,只要打開了西城的城門那麼他都將指揮兵馬殺進去,因爲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與其強行攻城倒不如在城裡受到明軍的伏擊。

溫都並不怕李雲天在城裡設伏,圍城的帖木兒帝國和北元的軍隊兵力要高於城裡的明軍,只要能避開青龍城的城牆,那麼打消耗戰正是他所希望的事情,一點一滴地把城裡的明軍吞掉。

在溫都的命令下,南城外帖木兒帝國軍營裡的將領們相繼趕到了溫都的大帳,伸懶腰的伸懶腰,打哈欠的打哈欠,皆是一副懶洋洋的模樣,還有人身上瀰漫着濃烈的酒氣。

望着那些懶散的將領們,溫都的眉頭微微皺了起來,圍城是一件枯燥的事情,故而將領們免不了要鬆懈下來,這種事情他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要是追究的話沒有任何意義,反而會打擊將領們的士氣。

“本將得到了最新消息,青龍城的關西軍在大元暗探的策反下正在奪取西門,現在本將命令,分出一半的兵力前去支援西城外的太平將軍,其餘人留守軍營,全力戒備,防止城裡的明軍偷襲。”

等將領們來齊後,溫都神情嚴肅地環視了一眼衆人,面無表情地下達了命令,由於坐鎮青龍城的是李雲天所以他不得不小心謹慎,防備李雲天趁機出城偷襲,他相信李雲天絕對幹出這種看似瘋狂的事情。

“遵命!”現場的那些帖木兒帝國的將領根本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猛然得知青龍城裡發生了叛亂,頓時一個個來了精神,衝着溫都沉聲說道。

只要拿下了青龍城那麼帖木兒帝國和北元就贏得了關西之戰,下一步就是揮師東進,進入大明的腹地大肆燒殺劫掠。

第1172章 醉翁之意第416章 互不相讓第376章 心思各異第1100章 故布迷局第786章 勢在必得第1153章 意外衝突第182章 驚天平反第142章 御史之權第540章 負隅頑抗第345章 大獲全勝第1233章 變幻莫測第899章 試探虛實第806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337章 怒斥第1413章 不堪回首第518章 暗流洶涌第433章 心意已決第1451章 先禮後兵第982章 故地重遊第140章 帝王之心第1347章 無計可施第485章 獨霸天下的造船業第454章 踏破鐵鞋無覓處第69章 甘之如飴第1414章 編造的真相第516章 文武宿怨第95章 虛驚一場第398章 醉翁之意第1292章 緊急詔令第489章 人證俱全第952章 潰不成軍第1133章 議和第994章 喜憂參半第1083章 引蛇出洞第912章 負隅頑抗第580章 平地起波瀾第480章 移禍江東第329章 先禮後兵第500章 動盪第37章 暗渡陳倉第1293章 跪諫第453章 絕佳中間人第975章 心灰意冷第822章 不速之客第69章 甘之如飴第1076章 圈套第265章 太后的震怒第1322章 步步爲營第479章 暗算第264章 加銜與實職第1051章 進退維谷第645章 慧眼識珠第239章 恰到好處第792章 有備而來第1421章 孤注一擲第1136章 情非得已第1391章 用心良苦第44章 重審文書第50章 置之死地第966章 前來試探第1005章 大殿賜婚第1425章 當衆拽走第1325章 事實確鑿第1346章 搜查中殿第94章 震動第1213章 未雨綢繆第1242章 請君入甕第760章 勸說第603章 不失時宜的救人第114章 鴻鵠之志第81章 來者不善第1112章 形勢逆轉第320章 明修棧道第963章 幕後黑手第1106章 冒險調兵第490章 畫了一張大餅第527章 賢內助第281章 關鍵之人第838章 得償所願第642章 另有所第707章 亂局第343章 幾家歡樂幾家愁第264章 加銜與實職第760章 勸說第37章 暗渡陳倉第1087章 真相大白第22章 自投羅網第34章 聲威初顯第817章 善後第742章 當仁不讓第908章 門當戶對第1074章 收攏民心第1335章 假戲真做第1349章 李代桃僵第109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52章 酒樓衝突第887章 蓄勢待發第331章 御駕親征第287章 圖窮匕見第672章 糟糕的射術
第1172章 醉翁之意第416章 互不相讓第376章 心思各異第1100章 故布迷局第786章 勢在必得第1153章 意外衝突第182章 驚天平反第142章 御史之權第540章 負隅頑抗第345章 大獲全勝第1233章 變幻莫測第899章 試探虛實第806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337章 怒斥第1413章 不堪回首第518章 暗流洶涌第433章 心意已決第1451章 先禮後兵第982章 故地重遊第140章 帝王之心第1347章 無計可施第485章 獨霸天下的造船業第454章 踏破鐵鞋無覓處第69章 甘之如飴第1414章 編造的真相第516章 文武宿怨第95章 虛驚一場第398章 醉翁之意第1292章 緊急詔令第489章 人證俱全第952章 潰不成軍第1133章 議和第994章 喜憂參半第1083章 引蛇出洞第912章 負隅頑抗第580章 平地起波瀾第480章 移禍江東第329章 先禮後兵第500章 動盪第37章 暗渡陳倉第1293章 跪諫第453章 絕佳中間人第975章 心灰意冷第822章 不速之客第69章 甘之如飴第1076章 圈套第265章 太后的震怒第1322章 步步爲營第479章 暗算第264章 加銜與實職第1051章 進退維谷第645章 慧眼識珠第239章 恰到好處第792章 有備而來第1421章 孤注一擲第1136章 情非得已第1391章 用心良苦第44章 重審文書第50章 置之死地第966章 前來試探第1005章 大殿賜婚第1425章 當衆拽走第1325章 事實確鑿第1346章 搜查中殿第94章 震動第1213章 未雨綢繆第1242章 請君入甕第760章 勸說第603章 不失時宜的救人第114章 鴻鵠之志第81章 來者不善第1112章 形勢逆轉第320章 明修棧道第963章 幕後黑手第1106章 冒險調兵第490章 畫了一張大餅第527章 賢內助第281章 關鍵之人第838章 得償所願第642章 另有所第707章 亂局第343章 幾家歡樂幾家愁第264章 加銜與實職第760章 勸說第37章 暗渡陳倉第1087章 真相大白第22章 自投羅網第34章 聲威初顯第817章 善後第742章 當仁不讓第908章 門當戶對第1074章 收攏民心第1335章 假戲真做第1349章 李代桃僵第109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52章 酒樓衝突第887章 蓄勢待發第331章 御駕親征第287章 圖窮匕見第672章 糟糕的射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