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7章 京城急報

bookmark

晚上,李雲天悠閒地在院子裡乘涼,與雷婷等人談笑風生,再過兩天他就要啓程回京向正統帝就平倭一事覆命。

經過兩年多的治理,困擾大明沿海州府已久的倭患已經得到了徹底的根治,明軍水師以摧枯拉朽之勢掃蕩了倭寇在海上的各個島嶼上的據點,而且倭國幕府也開始大力整頓盤踞在九州島的倭寇。

這樣一來,倭寇在大明與倭國的兩面夾擊下迅速瓦解,剩下的倭寇見勢不妙紛紛跑去了朝鮮國,令朝鮮國的沿海局勢頓時變得緊張了起來,倭寇甚至佔據了朝鮮國沿海的島嶼乃至陸地,與朝鮮國派來圍剿的軍隊打得不亦樂乎。

說實話,在李雲天離京平定倭患之前,沒人認爲李雲天能解決困擾大明已久的倭患問題,可事實令他們大跌眼鏡。

李雲天不僅收復了被倭寇佔據的小琉球島和瓊州島,還從倭國抓來了庇護倭寇的一個倭國藩王,並使得倭國大力治理當地的倭患,從源頭上消滅了倭寇生存的基礎,進而使得橫行海上一時的倭寇很快就土崩瓦解。

其實,李雲天只不過對倭國幕府誘之以利而已,再加上幕府也對那些不受管控的倭寇非常頭痛,所以順水推舟地就把倭寇給滅了。

無論如何,李雲天已經順利地完成了宣德帝給他的遺命,如今可以輕輕鬆鬆地返回京城,好好地放一個大假輕鬆一下。

“報,京城八百里加急急件!”就在李雲天笑着與雷婷等人聊着一些往事的時候,一名護衛忽然快步走進了院子,躬身把一份加急文書雙手遞給了李雲天。

“八百里加急!”李雲天聞言不由得感到有些意外,伸手接過了密封的公文,京城的人應該知道他快回京纔對,不知爲何要給他用八百里加急送信,難道京城發生了什麼大事?

不過,李雲天事先並沒有接到京師有何異動的情報,要是有什麼大事發生的話京城的情報網絡肯定會通知他。

帶着心中的疑惑,李雲天拆開了公文,不動聲色地查看着裡面的文件,雷婷等人紛紛好奇地看向了他,想要知道究竟京城發生了什麼大事,竟然要使得輔政大臣們要八百里加急來通知他。

“察合臺汗國內亂加劇,西察合臺向東察合臺大舉進攻,東察合臺無力對抗,節節敗退。”

看完了公文上的內容後李雲天的臉上浮現出了一絲凝重的神色,然後擡頭向望向自己的雷婷等人說道,“現在東察合臺汗國和西察合臺汗國的使者同時抵達京城,大明要在兩者間做出一個抉擇了!”

“察合臺汗國?”聽聞此言,陳凝凝不由得面露詫異的神色。

如果她沒有記錯的話察合臺汗國是蒙帝國的四大汗國之一,由成吉思汗察合臺所創建,位於大明的西域地區,看起來好像距離大明非常遙遠,不知道朝廷爲何如此着急地要把李雲天召回去。

“西察合臺汗國,不,現在應該叫帖木兒帝國更爲合適。”

李雲天知道現場的人除了雷婷外沒人清楚察合臺汗國的事情,於是沉吟了一下開口解釋道,“元末時,察合臺汗國分裂爲由王族統治的東察合臺汗國和由貴族統治的西察合臺汗國,太祖皇帝時期蒙古貴族帖木兒統一了西察合臺汗國,南征北戰打下了一個與大明疆土相差無幾的江山,建立了一個新的帝國,本王稱其爲帖木兒帝國。”

“與大明的疆土相差無幾?”陳凝凝和鄭婉柔不由得驚訝地對視了一眼,在兩人看來大明疆域萬里,除了當年的蒙古帝國外有哪個國家比大明還要大?

“你們有所不知,雖然帖木兒向太祖皇帝稱臣納貢,但其雄心勃勃,利用二三十年時間掃蕩了周邊諸國,打得那些西夷強國聞風喪膽,重現了蒙古帝國當年的輝煌。”

李雲天點了點頭,然後神情嚴肅地講出了一件事情,“太宗皇帝登基後不久,經過多年準備的帖木兒聚集了百萬大軍想要東征大明,可惜其在路上病死,東征之事也就煙消雲散,隨後諸子與朝中重臣爭權奪利,無暇向外擴張。”

“他們竟然要東征大明?”鄭婉柔聞言不由得嬌聲說道,雙眸滿是匪夷所思的神色,誰都知道大明帝國是天下間最爲強大的國家,無論如何都不會想到還有國家膽敢主動進攻大明。

“帖木兒帝國無論是疆土還是人口都與大明相差無幾,而且其士兵的戰鬥力更爲強悍,倘若當年百萬大軍從西域進入陝甘,恐怕大明要經歷一場浩劫。”

李雲天知道這件事情聽起來令人感到難以置信,不過這卻是真實存在的史實,當時永樂皇帝剛剛登基,三年多的靖難戰爭令大明元氣大傷,一旦帖木兒百萬大軍蜂擁而入大明倉促間絕對要吃大虧。

或許是冥冥中自有天意,誰能想到雄心壯志,想要重新恢復蒙古帝國昔日榮光的帖木兒竟然毫無徵兆地死在了東征的路上。

據傳帖木兒的死與其喜愛飲酒有關,不僅喜歡喝葡萄酒還喜歡喝烈酒,當時帖木兒已經年過六旬,旅途勞累再加上烈酒傷身,很容易就會引發什麼不測。

自從與倭國幕府達成了合作協議,帖木兒帝國就是李雲天密切關注的對象,如今其大舉進攻東察合臺汗國,使得東察合臺汗國不得不向大明求援,意味着事態已經相當嚴重。

在李雲天看來,東察合臺汗國是大明與帖木兒帝國之間一塊絕佳的緩衝地帶,只要東察合臺汗國存在那麼大明就不會直接與帖木兒帝國爆發衝突,也阻礙了帖木兒帝國東進。

шшш●ттκan●C○

正是由於李雲天對帖木兒帝國與東察合臺汗國之間的關係尤爲重視,故而輔政大臣們這纔給他發來急報,讓他回京前去處理東察合臺汗國和帖木兒帝國的使臣問題,朝廷上下沒人比李雲天更瞭解這兩個國家之間的恩怨糾葛。

“相公,那個帖木兒帝國是想與咱們大明開戰?”陳凝凝此時已經意識到了事態的嚴重,不由得好奇地問道。

她現在已經弄清楚東察合臺汗國是橫在大明與帖木兒帝國之間的一道天然屏障,一旦東察合臺汗國有失的話帖木兒帝國的大軍就可以長驅直入,順利進軍大明的關西地區,隨之直下陝甘,如此一來大明西北危矣。

“無論他們抱着什麼樣的目的,東察合臺汗國都不容有失,否則咱們將直面帖木兒帝國的兵鋒。”李雲天沉吟了一下後說道,所謂未雨綢繆,大明不能等到東察合臺汗國被帖木兒帝國攻陷後再採取應對,現在就應該避免這種對大明帶來不利影響的局面發生。

“明天起程,返回京城!”由於事態緊急李雲天很快就做出了決定,先是沉聲囑咐了雷婷一聲,隨後微笑着向陳凝凝和鄭婉柔說道,“你們好不容易纔回來一趟,這次就在這裡多住幾天。”

“臣妾記住了。”陳凝凝和鄭婉柔聞言對視了一眼,然後向李雲天一躬身應諾下來,兩人這次回來也等於是休假,正好趁此時機好好放鬆一下。

就在這時,院門處傳來一陣腳步聲,趙華手裡捧着一個在月光下閃閃發亮的東西快步走了過來,等走近了李雲天才發現是一把大馬士革彎刀,而且從刀鞘上的裝飾和圖案來看有些眼熟,好像是天翼當時當街賣的那把。

“王爺神威,那幾名外地客商聽聞王爺準備親自審理此案,嚇得差點沒癱倒在地,卑職剛說完他們就貴在地上如實交待了內情,見這把西域彎刀價值不菲故而動了歪心思,卑職已經將他們送到縣衙發落。”

趙華笑眯眯地把手裡捧着的大馬士革彎刀雙手往李雲天面前一送,躬身說道,“天翼百戶說這把刀原本就是王爺買下的,現在他將其物歸原主。”

“本王曾經說過,君子不奪人所愛,這把刀既然經歷了這麼多事依然在他身邊,那麼證明他與此刀有緣,還是留在他身邊。”李雲天望了一眼那把大馬士革彎刀後笑着問向了趙華,“他不是着急買藥回去,怎麼現在還沒走?”

“他要的藥材市面上比較緊俏,要下個月纔能有貨。”趙華聞言收回了手裡的大馬士革彎刀,微笑着回答,“其實他一直想找機會把這把刀送給王爺,當時這把刀其實王爺已經買了下來,只不過後來被那人從中插了一槓子,壞了王爺的興致。”

“你去安排一下,把他需要的藥材準備好,讓他儘快返回西北衛所。”李雲天覺得這個天翼的運氣還真是好,竟然兩次出事都能遇上自己,於是向趙華囑咐道。

雖然對天翼來說他需要的藥材是市面上難以買到的緊俏貨,但對趙華來說卻是小菜一碟,輕而易舉就能把那些要弄到手。

“卑職明白。”趙華聞言向李雲天一躬身,捧着那把大馬士革彎刀退下了,如果不是李雲天讓他把刀還給天翼的話,那麼他真的想從天翼手中買下這把珍貴的西域彎刀,再怎麼說他也是大明的武官,對如此珍奇的兵器自然情有獨鍾。

第二天一早,李雲天和雷婷一行人輕車簡從去了碼頭,悄無聲息地登上了停在碼頭上的船隻,在柔和清爽的晨曦中駛離了白水鎮。

爲了不驚動鎮上的人,連陳凝凝和鄭婉柔都沒有前去碼頭給李雲天和雷婷等人送行,李雲天可不想在鎮上引發什麼大動靜出來,不如讓勞累了一天的鎮民們能睡上一個安穩的好覺。

第1059章 突破口第772章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第987章 進宮見駕第1014章 一波三折第1400章 老實招供第1096章 錯估形勢第1197章 身世之謎第96章 狡辯第174章 知難而退第1259章 勢在必得第957章 不速之客第8章 糊塗審案第633章 軍情突變第1433章 真實目的第868章 驚人隱情第1214章 疏言十事第351章 離間第1454章 今時不同往日第428章 屯糧第341章 攻陷青州城第566章 技驚四座第1269章 心情迥異第1104章 恩威並施第456章 各懷心事第467章 欲擒故縱第1420章 誘餌第1238章 略施小計第1162章 母子相認第782章 避無可避第1124章 逃之夭夭第1028章 重要人質第362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857章 新的時代第1026章 深夜平叛第100章 點到爲止第122章 搶先一步第1128章 討價還價第678章 女真諸部第329章 先禮後兵第1177章 驚人之舉第489章 人證俱全第297章 新式武舉第1454章 今時不同往日第671章 血統高貴第1169章 自亂陣腳第1184章 順應民心第725章 收復通州第438章 馳援第452章 軍功體系第1409章 有眼不識泰山第1258章 故布迷局第1006章 西征事宜第66章 賭約第45章 風雨欲來第1458章 一戰而定第909章 作繭自縛第834章 無奈選擇第1071章 誘捕第500章 動盪第1314章 意外變故第1009章 王府厚禮第859章 化解事態第663章 兩粒妙棋第222章 泄露口風第664章 建州女真第12章 怒火第1407章 教導第1376章 委曲求全第916章 大局爲重第365章 蠢蠢欲動的俘虜第654章 冒死上告第391章 權衡利弊第1097章 誘敵之計第40章 案中案第1379章 突如其來第684章 大獲全勝第628章 制衡有道第583章 萬事俱備第522章 心懷不滿第228章 覺察真相第45章 風雨欲來第1354章 不知所措第330章 整軍備戰第178章 明新報第1422章 求援第453章 絕佳中間人第162章 揹負罵名第948章 暗中拉攏第1354章 不知所措第614章 欲蓋彌彰第814章 幡然醒悟第113章 交易第669章 開原城第491章 坐山觀虎鬥第610章 孤注一擲第521章 借茶喻事第1407章 教導第138章 炭敬第691章 秘密武器
第1059章 突破口第772章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第987章 進宮見駕第1014章 一波三折第1400章 老實招供第1096章 錯估形勢第1197章 身世之謎第96章 狡辯第174章 知難而退第1259章 勢在必得第957章 不速之客第8章 糊塗審案第633章 軍情突變第1433章 真實目的第868章 驚人隱情第1214章 疏言十事第351章 離間第1454章 今時不同往日第428章 屯糧第341章 攻陷青州城第566章 技驚四座第1269章 心情迥異第1104章 恩威並施第456章 各懷心事第467章 欲擒故縱第1420章 誘餌第1238章 略施小計第1162章 母子相認第782章 避無可避第1124章 逃之夭夭第1028章 重要人質第362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857章 新的時代第1026章 深夜平叛第100章 點到爲止第122章 搶先一步第1128章 討價還價第678章 女真諸部第329章 先禮後兵第1177章 驚人之舉第489章 人證俱全第297章 新式武舉第1454章 今時不同往日第671章 血統高貴第1169章 自亂陣腳第1184章 順應民心第725章 收復通州第438章 馳援第452章 軍功體系第1409章 有眼不識泰山第1258章 故布迷局第1006章 西征事宜第66章 賭約第45章 風雨欲來第1458章 一戰而定第909章 作繭自縛第834章 無奈選擇第1071章 誘捕第500章 動盪第1314章 意外變故第1009章 王府厚禮第859章 化解事態第663章 兩粒妙棋第222章 泄露口風第664章 建州女真第12章 怒火第1407章 教導第1376章 委曲求全第916章 大局爲重第365章 蠢蠢欲動的俘虜第654章 冒死上告第391章 權衡利弊第1097章 誘敵之計第40章 案中案第1379章 突如其來第684章 大獲全勝第628章 制衡有道第583章 萬事俱備第522章 心懷不滿第228章 覺察真相第45章 風雨欲來第1354章 不知所措第330章 整軍備戰第178章 明新報第1422章 求援第453章 絕佳中間人第162章 揹負罵名第948章 暗中拉攏第1354章 不知所措第614章 欲蓋彌彰第814章 幡然醒悟第113章 交易第669章 開原城第491章 坐山觀虎鬥第610章 孤注一擲第521章 借茶喻事第1407章 教導第138章 炭敬第691章 秘密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