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3章 操勞民生

bookmark

面對突如其來的一幕,無論是大堂裡的官員還是院子裡的百姓都面露驚訝的神色,誰也想不到楊宇家的下人竟然會這個時候出現。

“王爺,您看……”沉吟了一下後,馮勇小心翼翼地徵求李雲天的意見。

“本王在後堂等着,你照常審理此案!”李雲天向馮勇微微頷首後擡步離開了,身爲大明的王爺他既然已經準備離開公堂又豈會再返回?

馮勇聞言嘴角頓時閃過一絲苦笑,向李雲天的背影躬身行禮,他清楚李雲天這是要在後堂等他審案的消息,這一下要想矇混過關可並不容易了。

更何況……馮勇不由得望向了立在大堂裡的李子曦,雖然李雲天走了可是卻把李子曦留了下來,很顯然李子曦並不是那麼容易好對付的,要不然也不會留在李雲天的身邊做事。

福建行都司衙門後堂。

李雲天坐在客廳裡悠然地品着茶,其實如果仔細注意的話就會發現他的茶杯裡其實是熱水,只不過附庸風雅地擺出了品茶的姿勢罷了。

楊宇是無論如何都要拿下的,身爲建寧右衛的衛指揮使並且還是嚴仲的姐夫,楊宇要爲上馬村一事承擔主要責任,要不是他對嚴仲的縱容嚴仲豈會如此囂張跋扈?

楊宇一被拿下的話建寧右衛也就樹倒猢猻散,從楊宇的身上一定可以牽連到建寧右衛的那些中高級武官侵佔軍田和奴役軍戶的事情,進而由上到下將建寧右衛的那些見不得人的齷齪事一股腦地給翻出來。

李雲天之所以來建寧城,肯定不會單單爲了上馬村一事,除了震懾閩浙一帶的衛所外他還要把衛所的弊端通過這次建寧右衛的事情統統暴露出來。

在李雲天看來,大明衛所的屯兵制弊端重重,已經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否則那些軍戶不但無法肩負保家衛國的重任,而且還將成爲朝廷的一個沉重負擔。

不過,在此之前李雲天要解決一件事情,那就是規範大明的民間借貸關係,以律法的形式來明確借貸雙方的權利和義務,最大可能地避免出現那種被高利貸逼得家破人亡的事情。

畢竟趙老三的遭遇在大明百姓當中相當普通,對於這種處於社會底層的百姓來說唯有依靠朝廷和官府才能確保他們的利益。

其實,早在北宋的時候王安石就已經針對民間借貸過高而制定了“青苗法”,靈活地將常平倉、廣惠倉的儲糧折算爲本錢以百分之二十的年利率貸給農民和城市手工業者,以緩和民間高利貸盤剝的現象同時增加政府的財政收入,改善了北宋“積貧”的現象。

王安石的這項措施本是爲了抑制兼併在青黃不接的時候救濟百姓,但事情很快就發生了令他意想不到的變化:地方官員強行讓百姓向官府借貸而且隨意提高利息,加上官吏爲了邀功額外還有名目繁多的勒索,使得百姓苦不堪言。

這樣一來青苗法就變質成爲了由地方官府輾轉放高利貸進而收取利息的一項苛政,故而不到二十年就被朝廷取消。

不得不說,王安石的本意是好的,可惜他的青苗法沒有能夠順利執行的人,導致青苗法在實施後很快就變了樣,成爲了地方官員撈取好處的工具。

可李雲天不一樣,他自然也信不過那些地方上的官員,不過他手下有着從講武堂出來的龐大官吏羣,可以通過那些講武堂出身的官吏來完成他的這項計劃。

值得一提的是,講武堂早已經在交趾、廣西和遼東開設了司銀局,也就是後世人們所說的銀行,專門從事金融上活動,其中就有貸款這個項目,貸款的年利率爲10%,極大地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

李雲天兩年前就已經在考慮在大明各地成立銀行的事情,在他看來只有資金流動起來才能給大明創造更大的效益,故而想要把講武堂的資金貸給百姓。

按照李雲天的設想,講武堂在各地的司務處將負責籌備銀行建立的各項事宜,但是銀行卻不歸各地司務處管轄而是隸屬於講武堂直轄。

各地講武堂司銀局在去年就已經籌建完畢並開始試運營,向當地的商賈提供年利率爲20%的商業貸款,從今年反饋的情況來看效果非常好,不僅促進了當地商品的流通而且幾乎都提前收回了本息,深受那些商賈的歡迎。

要知道如果那些商賈向別人借錢的話,利息肯定遠遠高於20%,而且還有許多苛刻的條件,一旦還不上就要被強行奪走名下的產業。

李雲天一直在等待可以將司銀局這個新式部門公之於衆的機會,如今上馬村的事情正好給了他這個契機,使得他可以向朝廷上文正式啓用講武堂各地的司銀局。

在李雲天看來,有了講武堂各地司銀局的調節功能,那麼必將使得各地的借貸利率得以控制,否則的話百姓們肯定不會向各地從事放貸行業的人借款。

“王爺,經過楊府家眷的辨認,那幾名前來投案的人正是楊府的負責伺候楊大人和楊夫人的侍女和家丁,他們一致供認曾經見過楊大人和馮夫人把玩過一顆珍貴的貓眼寶石。”

就在李雲天想着講武堂各地司銀局運作的時候,一名武官快步走了進來,躬身向他稟告道,“根據他們的供詞,他們這次之所以離開楊府並不是因爲偷竊了家裡的財物,而是楊大人派他們去杭州府辦事,他們路上的時候聽說嚴仲敲詐了講武堂兩名武官一顆貓眼寶石,感到事關重大於是又回來了,想要向官府解釋清楚。”

“王爺,不僅那幾個人,還有一些楊家的下人或見過或聽說過貓眼寶石,馮大人已經對楊夫人的貼身丫鬟動了夾棍,其現在已經昏死了過去。”說着,那名武官向李雲天躬身請示道,“馮大人想知道他能否對案犯動用大刑。”

“告訴馮大人,本王既然已經把案子交給他去審就不會介入他的審理。”李雲天聞言沉吟了一下後不動聲色地回答,他知道馮勇已經下決心要置楊宇於死地,否則絕對不會想要從楊夫人的貼身丫鬟那裡套出話來。

馮勇對楊宇表現得越狠,那麼也就越能擺脫與楊宇之間有牽連的嫌疑,屆時即便是楊宇把馮夫人收下貓眼寶石的事情宣揚出來他也可以說楊宇是在報復他,反正很少有人知道楊夫人將貓眼寶石送給了馮夫人。

得到李雲天的指示後,那名武官再度向李雲天一躬身,然後轉身快步離去。

說實話,李雲天並不喜歡在公堂上看見血淋淋的場面,更不願意看見女人當着衆多人的面受刑。

可是話又說回來了,有些事情並不是李雲天所能掌控得住的,例如審案,他不可能讓每個主審官都像他一樣依照精細的推理和確鑿的證據來判案,尤其是在馮勇承受了巨大心理壓力的情形下更不可能讓他慢慢審了。

而且,楊夫人的那名貼身丫鬟明明知道貓眼寶石的事情而不說,這頓酷刑也算是沒有白挨,也算是給楊夫人進了忠。

得到了李雲天的回覆後,馮勇立刻讓人對楊夫人的貼身丫鬟動了大刑,在公堂上打得那名丫鬟哭爹喊娘,死去活來,臀部上血肉模糊,使得院子裡的百姓紛紛不忍直視,也令跪在一旁的幾名楊宇和楊夫人的心腹下人嚇得面色慘白,瑟瑟發抖,他們平日裡也算是養尊處優哪裡經歷過這種陣勢。

楊夫人由於由於有着朝廷正三品的誥命,故而不用在大堂上跪下,不過嚇得兩腿直髮軟,不得不扶着一旁的柱子才勉強站穩。

楊宇面無表情地望着眼前的這一幕,由於馮勇收了那顆價值連城的貓眼寶石,故而他認爲馮勇這樣做是在演戲,目的是給外人看的因此心情還能顯得有些平靜。

其實楊宇還想到了另外一個可能,那就是馮勇既想要佔了那顆貓眼寶石同時又要對他下死手,不過這個可能太過可怕他並不願意往那方面想。

“本官問你,你招還是不招!”當昏死過去的貼身丫鬟被用一桶冷水潑醒後,馮勇沉聲向那名貼身丫鬟喝道,“如果再不招的話本官就讓人嚐嚐烙鐵的味道!”

“大……大人,別……別再用刑了,民……民女願……願招!”聽聞馮勇要動用烙鐵,那名貼身丫鬟禁不住打了一個冷戰,臉上流露出驚恐的神色,聲音微弱地說道。

皮肉之苦那名貼身丫鬟還能承受,可是烙鐵對她來說實在是太過恐怖的一件事情,一旦被燒紅的烙鐵印在身上的話將形成一個永久性的醜陋疤痕,這可是貼身丫鬟所不願意看見的,她可不願意自己臉上或者胸口處被烙上那些烙印。

“告訴本官,嚴仲有沒有把一顆貓眼寶石給你家主人?”馮勇聞言心中頓時鬆了一口氣,沉聲向那名貼身丫鬟喝問道,“如果給了的話,那顆貓眼寶石現在在哪裡?”

“都指揮使大人,你這是要屈打成招嗎?”這時,立在一旁的楊宇終於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冷冷地向馮勇說道,他的幻想已然破滅,從目前的情形來看很顯然馮勇是打算要置他於死地,故而他唯有奮力反抗。

楊宇的開口不僅使得現場的衆位官員禁不住看向了他,也令現場的氣氛驟然變得緊張起來,誰都清晰地感覺到了楊宇對馮勇的不滿,這完全超乎衆人的預料,按理說馮勇是楊宇的頂頭上司,再加上楊宇現在正是受困之際豈敢以這種生硬的口氣跟馮勇說話?

難道是楊宇是急昏了頭,還是這裡面有不爲人知的隱情?R1148

第407章 揮師南下第545章 天賜良機第414章 勢在必得第760章 勸說第1335章 假戲真做第1233章 變幻莫測第1379章 突如其來第549章 用心良苦第431章 不識廬山真面目第135章 誥封第839章 幾家歡樂幾家愁第1035章 鴻門夜宴第104章 輕取次關第334章 強搶民女第886章 用心良苦第696章 一觸即發第223章 密謀第397章 總督軍政第611章 要挾第818章 君臣之誼第954章 插翅難逃第156章 金蟬脫殼第1249章 開棺驗屍第475章 配合默契第774章 正式交鋒第771章 驚人的稅率第1457章 殺雞駭猴第77章 步步爲營第1224章 內廷制衡第935章 京都震動第552章 誤認第1204章 來去匆匆第1284章 燙手的山芋第429章 虛驚第1278章 浮出水面第530章 真假難辨第449章 第四百四十九 謀定後動第198章 南北之爭第319章 略施小計第457章 深入虎穴第492章 海外貿易的序章第725章 收復通州第800章 落井下石第380章 鎮武伯第553章 了結心事第399章 非其不可第745章 南北雍之爭第1406章 往事如煙第1130章 圖窮匕見第456章 各懷心事第135章 誥封第5章 君子之仇第218章 攜手與共第664章 建州女真第1422章 求援第943章 鴻門夜宴第33章 大獲全勝第326章 烽煙乍起第1410章 波瀾不驚第758章 爭貢第701章 落荒而逃第667章 拉攏第931章 各持己見第19章 逆轉第1121章 順風轉舵第432章 五味雜陳第933章 兵臨薩摩第1082章 震動第1376章 委曲求全第740章 西域方略第1325章 事實確鑿第1195章 項莊舞劍第1310章 打草驚蛇第1086章 功虧一簣第399章 非其不可第1008章 娜爾莎的心事第1058章 從容應對第426章 見者有份第742章 當仁不讓第1081章 幡然醒悟第811章 心存僥倖第1425章 當衆拽走第141章 御史銜庶吉士第753章 擴建京城第257章 以禮相待第812章 悲傷難抑第1344章 反制第1034章 不容樂觀第69章 甘之如飴第1206章 真實身份第969章 柳暗花明第58章 幽怨第151章 失竊第614章 欲蓋彌彰第908章 門當戶對第9章 費盡心機第1243章 和盤托出第1428章 一戰而定第1456章 出人意料第75章 引蛇出洞
第407章 揮師南下第545章 天賜良機第414章 勢在必得第760章 勸說第1335章 假戲真做第1233章 變幻莫測第1379章 突如其來第549章 用心良苦第431章 不識廬山真面目第135章 誥封第839章 幾家歡樂幾家愁第1035章 鴻門夜宴第104章 輕取次關第334章 強搶民女第886章 用心良苦第696章 一觸即發第223章 密謀第397章 總督軍政第611章 要挾第818章 君臣之誼第954章 插翅難逃第156章 金蟬脫殼第1249章 開棺驗屍第475章 配合默契第774章 正式交鋒第771章 驚人的稅率第1457章 殺雞駭猴第77章 步步爲營第1224章 內廷制衡第935章 京都震動第552章 誤認第1204章 來去匆匆第1284章 燙手的山芋第429章 虛驚第1278章 浮出水面第530章 真假難辨第449章 第四百四十九 謀定後動第198章 南北之爭第319章 略施小計第457章 深入虎穴第492章 海外貿易的序章第725章 收復通州第800章 落井下石第380章 鎮武伯第553章 了結心事第399章 非其不可第745章 南北雍之爭第1406章 往事如煙第1130章 圖窮匕見第456章 各懷心事第135章 誥封第5章 君子之仇第218章 攜手與共第664章 建州女真第1422章 求援第943章 鴻門夜宴第33章 大獲全勝第326章 烽煙乍起第1410章 波瀾不驚第758章 爭貢第701章 落荒而逃第667章 拉攏第931章 各持己見第19章 逆轉第1121章 順風轉舵第432章 五味雜陳第933章 兵臨薩摩第1082章 震動第1376章 委曲求全第740章 西域方略第1325章 事實確鑿第1195章 項莊舞劍第1310章 打草驚蛇第1086章 功虧一簣第399章 非其不可第1008章 娜爾莎的心事第1058章 從容應對第426章 見者有份第742章 當仁不讓第1081章 幡然醒悟第811章 心存僥倖第1425章 當衆拽走第141章 御史銜庶吉士第753章 擴建京城第257章 以禮相待第812章 悲傷難抑第1344章 反制第1034章 不容樂觀第69章 甘之如飴第1206章 真實身份第969章 柳暗花明第58章 幽怨第151章 失竊第614章 欲蓋彌彰第908章 門當戶對第9章 費盡心機第1243章 和盤托出第1428章 一戰而定第1456章 出人意料第75章 引蛇出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