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217章 王拱辰開店(下)

bookmark

王拱辰進店轉了一圈,出來對徐平道:“店裡的客人果然是去取現成煮好的肉菜的多,要現炒菜的少之又少。這麼多人,後邊炒菜的依然清閒。”

徐平道:“這是自然,來店裡的都是靠着雙手做活計養家餬口的,知道每一個銅錢都來之不易,當然是選最實惠的填飽肚子。至於口味有些少差別,又有哪個在乎?”

王拱辰不說話,低頭想了一會,對徐平道:“油炒的菜,不管是葷是素,吃起來都香嫩可口。既然鋪子裡有這手藝,爲什麼不到內城去開一家?那裡有錢的人家多,價錢貴一點也有人吃。強似在這裡,空的這手藝,卻沒多少人捧場。”

徐平笑笑,搖了搖頭:“到內城開鋪子,你是開酒樓還是小腳店?酒樓的話,酒這一樣就麻煩死人,買曲自釀還是賒別家的賣?怎麼做都不如意。小腳店就更加不要說了,門面小了根本就沒客人上門,任你菜再好吃,門面小了怎麼也要不起價錢。君貺啊,飲食吃吃喝喝,大多數的人講的是格調,只有這樣的小店,才真真正正地講味道。我們只管在這裡好好做,一步一步地踏實做下去,總有云開月明的一天。”

服務行業有幾家是真的拼實力?大多數還是看格調,講的是進了這一家店吃一餐,好幾天都能夠跟別人說起炫耀。真講實際的味道和價格了,也就吸引不到豪客了。

徐平對這一點可是深有感觸,徐家的酒在京城市場上打拼近十年了,那還是領先近千年的技術,還是要靠徐平回京自己步步高昇纔開始慢慢帶動市場擴大,年後纔開始在大酒樓裡被當成高檔酒售賣。直到最近,纔算是擠進了京城排名前十的好酒之列。

現在京城的名酒,第一的自然是羊羔酒,而且上品講究的是宮裡釀出來的。第二名是法酒,三司法酒務正牌出品,名氣大,銷量也最大。後邊的是幾家老牌酒樓自釀的酒,大多也是傳承多年,京城中有了多年的名氣。像是樊樓的眉壽,遇仙樓的玉液,清風樓的玉髓,班樓的瓊波,都是這其中的佼佼者,徐家的酒還排在後面。

徐平的中牟莊園裡,因爲旱地用大豆和花生與小麥輪種,積攢了不少這兩種作物。他又改進了榨油裝置,同時改爲熟料榨油,去了豆油難聞的豆腥味,食用油豐富起來。有了橋道廂軍在城外建成的鐵場,鐵也不缺,薄的炒鐵鍋三司鋪子裡也有賣。

這幾樣加起來,熱油炒菜的條件就具備了。

這個年代已經有了炒菜的技藝,不過並不普及,技藝也不成熟,說是炒其實還是以煎爲主,而且還是以芝麻油煎,價錢可想而知。用豆油和花生油旺火熱炒,在京城裡面也是別開生面的創舉。可惜人的口味有非常強的慣性,這種烹飪方式不可能一推出來就被廣泛接受,吃肉人們講究的還是羊肉酥爛,入口糯滑,你旺火快炒了賣給誰去?

市場是一點一點培育出來的,不能妄想一口就吃成胖子,有這樣一個地方磨鍊炒菜師傅的技藝,慢慢擴大市場,就應該滿足了。

王拱辰也知道這個道理,不過總是有點不甘心。以前到徐平家裡做客,他自己也沒有對旺火熱油炒出來的菜特別欣賞,現在自己開店了想法就全變了。只覺得滿東京城的人都不識貨,不懂得吃喝,炒的菜那麼好吃竟然也不懂欣賞。

中年匠人用木盤盛了幾大塊煮得酥爛的豬肉,又點了幾塊滷得入味的大塊豆腐,又添了些做好的小菜,滿滿裝了一大盤。到了臺子的盡頭,一個收錢的主管坐在這裡,擡頭看了一眼盤子中的菜,面無表情地道:“總共七十二文足錢,都收實錢,付錢拿走。”

匠人看了看盤中的菜,儘夠自己幾個人吃,不過剛過七十文錢,確實便宜得可以,高高興興地掏出錢來付了,端着盤子回到位子上。

把盤子放到桌上,中年匠人問同伴:“你們猜一猜看,這些肉菜要多少錢?”

一個老年匠人笑道:“都是飽腹的好菜,再是便宜,只怕也要百文左右。”

中年匠人一拍手:“果然還是莫老爹見多識廣,總共收了我七十二文,差不多是一百文省!我們四個人,說起來每人還不到二十文,再花幾文錢買幾個饅頭,就吃飽了!”

省陌官價是七十七文當一百,再加上饅頭的錢,差不多就是一百文四個人吃飽,每人花二十文左右,這也是徐平定下來的價錢。

此時京城中如果只管吃飽,買米加上買柴,一人每天大約是花費二十文左右。官府照顧老弱病寡,救濟災民,也是按這數字撥錢。這鋪子裡的菜畢竟是有肉的,再加上豆腐之類,一頓飯相當於只吃米一天的錢,屬於薄利多銷的模式。

此時酒博士取了酒來,裝在個瓷制的酒壺裡,酒壺上還印着“食爲天”的標誌。把酒壺放在桌子上,酒博士道:“幾位客人慢用,若要什麼只管吩咐。”

說完,自顧去招呼別人了。

莫老爹拿起酒壺,在幾個杯子裡倒滿了,朗聲道:“藉着今天這鋪子開張的喜氣,我們也喝兩口,一會有精神了回去做事!”

幾個匠人鬨然叫好,紛紛端起酒杯。

門外,王拱辰皺着眉頭道:“也是奇怪,怎麼進鋪子的都是場務裡做事的工匠,那些管人的官吏卻一個不見。按說他們比工匠們更有時間,怎麼不來捧場?”

“官吏嗎,不管是官員還是吏員,總覺得自己不是動手的,怎麼會拉下臉來跟這些憑手藝吃飯的人一起來?我估摸着,他們是看了鋪子裡的情景,故意不來的,等到了晚上再看吧。白天我們就是招個人氣,真正賺錢還是要靠晚上的生意。”

場務裡可沒有衙門裡那麼悠閒,吃飽喝足他們還要回去幹活的。飯菜講究的只是吃飽,酒也少喝,只有到了晚上,纔會放開來讓店家賺錢。

第292章 兄友弟恭第139章 鋤頭要揮好第97章 試探第37章 逼迫第114章 甲峒來的少女第227章 左右爲難第160章 誰的官大?第68章 交易第169章 應急安排第295章 強兵策第18章 種士衡第83章 炸城門第22章 清路第196章 補丁第173章 再起波瀾第28章 出使歸來第67章 挖三司牆角第56章 驚變第287章 祖宗有深意第183章 中書條例第39章 黃師宓第231章 隴右遊騎第34章 期集第5章 和尚契嵩第38章 必勝之勢第44章 打起來了第209章 階下囚第266章 走投無路第112章 似曾相識燕歸來第15章 歷史唯物主義第73章 地方反應第239章 該論功過了第117章刀鋒下的小山村第145章 彩棉的用途第30章 日月當空,洞燭萬民第129章 刻漏社第260章 趕緊還錢!第191章 王素的心思第282章 父子相殘第227章 拼桌第231章 購物券第62章 依稀似舊年第29章 邕諒路第42章 劉小妹第70章 蜀兵入隴第7章 我做好人第160章 呂公綽第285章 被俘之將第89章 藉口還不好找第6章 書生張載第192章 豪客購物團第25章 你不明白第56章 城狐社鼠第11章 德政第251章 危機第97章 流年第29章 名人第282章 父子相殘第47章 吃點苦頭第298章 夜襲第151章 席捲諒州(下)第154章 結硬寨,打呆仗第283章 管事還是管人?第18章 農田輯要第265章 飛來橫禍第55章 官衙送別第62章 依稀似舊年第128章 我的耐心是有限度的第62章 算計第185章 傾國之戰第76章 那些同年第184章 自傷身世第163章 恩出公門第274章 我有一計第126章 柳三變的煩惱第36章 洞房花燭夜第30章 端午(中)第41章 宰相的日常第132章 柳八娘第89章 搶佔要地第255章 兵民一體第134章 救星第102章 幫一把第115章 開戰第240章 身後殊榮第28章 蟾宮折桂第240章 觀念衝突第103章 事發第15章 久違的京城第113章 惹人生疑第22章 三司集議第69章 山雨欲來(下)第9章 問道第38章 兩地第37章 三頭目第235章 課餘時間第80章 按規矩來第71章 戰場第190章 谷口初戰第195章 簡在帝心
第292章 兄友弟恭第139章 鋤頭要揮好第97章 試探第37章 逼迫第114章 甲峒來的少女第227章 左右爲難第160章 誰的官大?第68章 交易第169章 應急安排第295章 強兵策第18章 種士衡第83章 炸城門第22章 清路第196章 補丁第173章 再起波瀾第28章 出使歸來第67章 挖三司牆角第56章 驚變第287章 祖宗有深意第183章 中書條例第39章 黃師宓第231章 隴右遊騎第34章 期集第5章 和尚契嵩第38章 必勝之勢第44章 打起來了第209章 階下囚第266章 走投無路第112章 似曾相識燕歸來第15章 歷史唯物主義第73章 地方反應第239章 該論功過了第117章刀鋒下的小山村第145章 彩棉的用途第30章 日月當空,洞燭萬民第129章 刻漏社第260章 趕緊還錢!第191章 王素的心思第282章 父子相殘第227章 拼桌第231章 購物券第62章 依稀似舊年第29章 邕諒路第42章 劉小妹第70章 蜀兵入隴第7章 我做好人第160章 呂公綽第285章 被俘之將第89章 藉口還不好找第6章 書生張載第192章 豪客購物團第25章 你不明白第56章 城狐社鼠第11章 德政第251章 危機第97章 流年第29章 名人第282章 父子相殘第47章 吃點苦頭第298章 夜襲第151章 席捲諒州(下)第154章 結硬寨,打呆仗第283章 管事還是管人?第18章 農田輯要第265章 飛來橫禍第55章 官衙送別第62章 依稀似舊年第128章 我的耐心是有限度的第62章 算計第185章 傾國之戰第76章 那些同年第184章 自傷身世第163章 恩出公門第274章 我有一計第126章 柳三變的煩惱第36章 洞房花燭夜第30章 端午(中)第41章 宰相的日常第132章 柳八娘第89章 搶佔要地第255章 兵民一體第134章 救星第102章 幫一把第115章 開戰第240章 身後殊榮第28章 蟾宮折桂第240章 觀念衝突第103章 事發第15章 久違的京城第113章 惹人生疑第22章 三司集議第69章 山雨欲來(下)第9章 問道第38章 兩地第37章 三頭目第235章 課餘時間第80章 按規矩來第71章 戰場第190章 谷口初戰第195章 簡在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