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163章 恩出公門

bookmark

日子就這麼一天一天過去,不知不覺就到了二月中旬。

這段時間徐平基本沒有回城外的府第,只是歇在城內的小院裡。天天在編修所裡忙得不可開交,他也沒有精力城內城外兩頭跑。

林素娘隔幾天會帶着盼盼到城內住一天,看看徐平,順便給徐平調理一下身子。

李覯過了省試,天天窩在小院裡準備殿試。按照徐平的建議,剩下的日子他不再看詩書,而是集中精力研究從唐以來科舉的真題,再加上幾本公認高質量的擬科舉的本子。對傳下的詩賦進行評點,好在哪裡,差在哪裡,詳細地寫下來。偶爾徐平有空閒也會幫着他看一下,他自己也時常請教來徐平家裡聚餐的編修所人員。編修所的人大部分都是進士高第,狀元榜眼之類的都有好幾位,他們的意見往往能切中要害。

最悠閒的是徐正,年後徐平在京城的地位穩固下來,爵位也到了郡侯,徐正交往的圈子比以前上了一個大臺階。再加上李用和一家本就是最炙手可熱的外戚,他本人由於前些日子破了三司公吏的案子,落了遙郡,成了正任刺史,老朋友徐正跟着水漲船高。

一進入二月,徐正便開始經營自己的小圈子,籠絡了一批像他一樣的京城閒職權貴官員,說要辦個詩社。這個年代的詩社跟徐平前世的俱樂部有些像,就是一羣身份地位差不多的人,閒着沒事了湊到一起吃喝玩樂。真正詩社的詩文能夠流傳於後世的,那是少之又少,大多隻是應景的遊戲之作,無論文學性和思想性都比較差。

徐家現在有錢,徐正也到了年紀,徐平是支持父親享受生活的。京城裡最不缺的就是富貴閒人,徐正融入到那個圈子裡,總比起早貪黑地上朝找存在感強。徐家有京城裡面最好的酒,有使不完的閒錢,城外有遊玩的地方,儘可以由着徐正去瘋玩。

二月十九,徐平終於審完了新條例的初稿,身心一下子放鬆下來。

初稿只是包括三司的初步條例,後續還要加上數據統計分析的表格,還有能夠向上級和其他衙門報告的文件,分三部走,全部完成要到年中了。

有了新條例的初稿,公吏培訓的教材就有了,解了燃眉之急。後續的內容,本來也不要求所有的公吏掌握,只要高級公吏和官員能夠使用就可以了。

窗外的陽光明媚,暖洋洋地又不會熱得讓人難受。楊柳已經變得蔥翠,五彩繽紛的花朵已經綻放,正是一年中最好的時光。其他衙門的官員正忙着呼朋引伴,賞花踏青,只有編修所裡忙得昏天黑地,徐平也覺得過意不去,想着要好好補償他們。

正在徐平坐在位子上胡思亂想的時候,劉沆從外面進來,向徐平行禮:“副使,現在有沒有空?屬下有話要跟您講。”

徐平見劉沆態度認真,忙讓他坐下:“有話儘管直講,恰巧我現在也沒有事。”

劉沆在下首坐下,沉默了一會,才道:“副使,屬下最近沒有稟告你,就擅自做了些事情,萬莫要往心裡去。”

劉沆這個人,與韓綜是有極大不同的。簡單說,單論做事的能力,他比韓綜強。但是劉沆有更強的獨立性,往往自己拿主意做一些超出徐平意願的事情。這樣也很難說是好是壞,到底他只是徐平的下屬,而不是奴才,本就應該有自己的主意。不過有的事情往往會有出人意料的後果,讓徐平措手不及。

見徐平不說話,劉沆又道:“最近編修所裡從下邊州縣調來的公吏,再加上京城裡新招募的,有數百人之衆。下官怕他們惹出事情,便找了幾個靠得住的做眼線,把這數百人的動向及時報給我知道——”

“於是你就探聽到,他們這些人又要出事了?”

徐平有些無奈,劉沆用探子刺探屬下和身邊官員的事情幾乎已經成了一種本能,現在他手裡又管着兵案,更加方便。徐平不是不知道情報的重要性,但這個時候的官場,缺乏情報處理的機制,一旦使用探子刺探下情,就很容易造成人人自危的局面。

一是用的探子良莠不齊,你很難知道得到的情報多少是真多少是假,這些探子會不會挾人的隱私勒索。然後情報蒐集了之後無法分析驗證,也無法保密,實際上完全失去了收集情報的正面意義。

徐平寧願用明面上的制度去達到目的,也不用暗探,就是這個道理。情報工作,尤其是對內的情報工作,是需要整個系統配套的,一旦系統失靈,刺探情報就成了整個機制的毒瘤。不過徐平並沒有禁止劉沆這樣做,而只是小心防着他的作爲起負面作用。

見徐平的臉色不好,劉沆硬着頭皮道:“不錯,下官發現了一些不好的事情。”

“說吧,都有哪些。”

“自公吏開始聽各司官員講三司規制,就有官員有意籠絡這些公吏。當然,大多數官員只是想着過段時間能夠挑能幹的進本司,但有一些動機不是如此單純。”

見徐平臉上沒有什麼表情,劉沆接着道:“尤其是開拆司呂公綽,他是第一個給公吏們宣講的,當時課後提問題沒人回答很是尷尬。有一個唐州來的孔目,名叫陳正平,主動站起來回答,圓了場面。”

“這不是很好嗎?”徐平面無表情地道。

“唉,本來這是好事。可從這件事後,陳正平曾經主動去找過呂公綽,此後兩人來往就很密切,完全超出了正常的官員和小吏的交往程度。還有,那個陳正平突然手頭就活絡起來,經常請身邊的公吏吃喝遊玩,現在已經很得小吏們的人心。”

聽到這裡,徐平哪裡還不知道劉沆的意思?身體向後靠在椅子上,好久沒說話。

劉沆有些着急,身子向前道:“副使,那個劉太師之禍的前車之鑑未遠!”

徐平點點頭:“我明白,你的意思我明白。可你想讓我怎麼做?把那個陳正平退回到唐州去?還是直接除名勒停?”

說到這裡,徐平搖了搖頭:“這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走了一個陳正平,只要他們有心,自然會再找個李正平,有什麼用?想找總能找到人的!”

“難道,我們就這樣坐視不理?那何必費這許多功夫!”

“當然不是,我們這些人起早貪黑,做了這麼多事,如果一切還都跟原來一樣,你們即使不埋怨我,我自己也心裡過意不去。——衝之啊,你們要讓這些小吏安心規規矩矩地做事,最應該做的是什麼?”

“自然是應當賞罰分明,尤其對那些害羣之馬,絕不能姑息養奸,一定要即時清理出去!所謂千里之堤,潰於蟻穴,苟且一時,日後必有大禍!”

徐平點點頭:“不錯,處理潰爛膿瘡,心思要果決,手段要嚴厲,確實是對的。但是,所謂賞罰分明,第一重要的是賞,罰就等而下之。賞一次頂得上罰十次,如果賞一次只要一貫錢,那麼就不捨得這一貫錢,那麼造成的損失就會遠超一百貫。”

見劉沆有些不以爲然,徐平又道:“人呢,尤其是居上位者,總是覺得雷霆手段才能顯出自己的威嚴,而往往會偏向刻薄寡恩。濫賞固然不可取,但當賞不賞危害更大。就像你說的這個陳正平,我猜得不錯的話,拋開他攀附權貴不談,各方面在同時的公吏中應該都是不錯的,我說得對也不對?”

劉沆點頭:“副使說得不錯,他學得快,記得牢,確實比其他人強。”

“攀附權貴也得自己有一身本事,哪個有本事的人喜歡讓個笨蛋跟在身邊。話又說回來,不怕他攀附權貴,只要我們這裡堅持有功必賞,恩出公門,還怕他作亂嗎?”

劉沆還是不明白,聽了徐平的話,坐在那裡有些泄氣。

徐平又道:“這些公吏,再有個把月就該分到各衙門了。你讓兵案出個條例,對於學得好的人如何獎賞,名文條列出來,張榜公佈。記住了,其中最重要的,是對那些特別突出的公吏,可以破例提前轉官。擬出來之後,報中書,中書同意就下敕。”

劉沆終於有些明白徐平的意思,小聲問道:“副使的意思是——”

“恩出公門,不要被有心人用國事市私恩。他做得好,三司就按條例提拔獎賞,用不着別人來求情。提拔了之後自然會重要,人盡其才!”

徐平把重要兩安說得特別重,劉沆這才心領神會。

籠絡了人,自然是要安排到對自己有好處的位子上。但從根子上來說,用人權還是在相關衙門手裡,把人從那些位子上調開就好了。讓雙方的關係冷落上幾年,自然也就淡了,難道宰相府還會和一個小吏好一輩子?

呂夷簡能夠控制很多衙門,那是有衆多的官員巴結他,一旦不理會了,他的權勢自然就很快低落下去。他還真有天大的本事,能夠一手遮天哪。

第305章 他們怎麼來攻?第61章 入社第26章 峰迴路轉第4章 馬政第105章 思想分歧第33章 有錢纔好第128章 我的耐心是有限度的第47章 法外之地第77章 你倒黴第9章 科舉冤家第18章 父母妻小第47章 一年一考第46章 外戚第258章 拆借第26章 餘波第18章 春忙第140章 寬嚴並用第91章 軒然大波第143章 我回來了第38章 軍法第29章 生活不易第46章 忠州事發第151章 席捲諒州(下)第23章 秋意第272章 打就是了!第4章 許願第28章 竹筐裡的少女第46章 慎選西平王第8章 雪第152章 防微杜漸第28章 出使歸來第120章 風高放火天(上)第83章 地形沙盤第116章 對衝第12章 空調第310章 死局第38章 軍法第10章 治術(一)第118章 事情鬧大第133章 廣源州南衙王第49章 事發第234章 龍遊淺灘被蝦戲第148章 軟着陸第76章 徐平的憤怒第7章 雜談第76章 那些同年第23章 蔡襄之錯第304章 話從前第64章 善後第51章 三路佈防第47章 吃點苦頭第12章 治術(三)第189章 連鎖反應第325章 還可以做朋友第15章 歷史唯物主義第105章 思想分歧第47章 帶毒的餌第203章 進佔外城第12章 空調第65章 智雲法師第165章 呂夷簡的條件第274章 我有一計第188章 百官圖第25章 廷辨第128章 用纔不用德第56章 錢入戶等第222章 軍國兩張皮(上)第42章 方田均稅第18章 內無寇,外無民第323章 雅俗共賞第211章 王素田莊第11章 潑皮第237章 任福之死第81章 試探第142章 想去五臺山第192章 殿中演武(爲勿忘黑島加更)第87章 地方耆老第33章 我有秘法第12章 知己知彼第22章 三司集議第73章 童大官人第90章 病來如山倒第192章 殿中演武(爲勿忘黑島加更)第328章 下下之策第198章 鄧州集議第175章 火海第259章 前途未卜第230章 約定第121章 煙花第225章 誘敵之計第42章 劉小妹第131章 天才人物第7章 何妨拼一醉第56章 城狐社鼠第123章 打翻垃圾筒第9章 變夷爲夏第79章 我和你們講道理第1章 再臨鄭州第23章 流民第107章 以僞收假
第305章 他們怎麼來攻?第61章 入社第26章 峰迴路轉第4章 馬政第105章 思想分歧第33章 有錢纔好第128章 我的耐心是有限度的第47章 法外之地第77章 你倒黴第9章 科舉冤家第18章 父母妻小第47章 一年一考第46章 外戚第258章 拆借第26章 餘波第18章 春忙第140章 寬嚴並用第91章 軒然大波第143章 我回來了第38章 軍法第29章 生活不易第46章 忠州事發第151章 席捲諒州(下)第23章 秋意第272章 打就是了!第4章 許願第28章 竹筐裡的少女第46章 慎選西平王第8章 雪第152章 防微杜漸第28章 出使歸來第120章 風高放火天(上)第83章 地形沙盤第116章 對衝第12章 空調第310章 死局第38章 軍法第10章 治術(一)第118章 事情鬧大第133章 廣源州南衙王第49章 事發第234章 龍遊淺灘被蝦戲第148章 軟着陸第76章 徐平的憤怒第7章 雜談第76章 那些同年第23章 蔡襄之錯第304章 話從前第64章 善後第51章 三路佈防第47章 吃點苦頭第12章 治術(三)第189章 連鎖反應第325章 還可以做朋友第15章 歷史唯物主義第105章 思想分歧第47章 帶毒的餌第203章 進佔外城第12章 空調第65章 智雲法師第165章 呂夷簡的條件第274章 我有一計第188章 百官圖第25章 廷辨第128章 用纔不用德第56章 錢入戶等第222章 軍國兩張皮(上)第42章 方田均稅第18章 內無寇,外無民第323章 雅俗共賞第211章 王素田莊第11章 潑皮第237章 任福之死第81章 試探第142章 想去五臺山第192章 殿中演武(爲勿忘黑島加更)第87章 地方耆老第33章 我有秘法第12章 知己知彼第22章 三司集議第73章 童大官人第90章 病來如山倒第192章 殿中演武(爲勿忘黑島加更)第328章 下下之策第198章 鄧州集議第175章 火海第259章 前途未卜第230章 約定第121章 煙花第225章 誘敵之計第42章 劉小妹第131章 天才人物第7章 何妨拼一醉第56章 城狐社鼠第123章 打翻垃圾筒第9章 變夷爲夏第79章 我和你們講道理第1章 再臨鄭州第23章 流民第107章 以僞收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