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18章 農田輯要

bookmark

得了這消息,王素顯得有些心神不寧,隨口應付着徐平和韓琦兩人。

過了不多時間,另兩個正在京城的天聖五年進士,嵇穎和阮逸才攜手前來。

幾人見過了禮,徐平對阮逸道:“前些日子就聽說天隱要到京裡來,沒有機會爲你接風,我心裡甚是過意不去。今日在仲儀莊裡相會,權當爲你接風洗臣了。”

“待制說哪裡話,我如何敢當!”

徐平道:“唉,我們同年在一起,只管以字相稱,官稱就免了,沒來由顯得生分。”

阮逸告聲得罪,在下首坐了下來。

他與徐平並不如何相熟,又是多年不通音信,顯得有些拘謹。當年釋褐出京,大家的官職相差不大,過了這些,徐平已經高高在上,其他人難免就帶了一些敬畏。

阮逸是因爲精通音律,文章也好,被燕肅和鄭向兩人薦入館閣,同時參與太常寺重訂音律的事情。樂制是禮制中的重要一環,而且與度量衡也有相關,要求甚高,並不只是音樂的事情。中國古人講天道有常,這天道便是通過這一套套的禮儀制度表現出來,一環扣一環,對統治者是極爲神聖的事情,輕易動不得。

雖說自秦始皇起便就統一了度量衡,實際上歷朝歷代的還是不一樣,甚至同一時代的各行各業也都不同。以度制來說,太常寺和太府寺校正的尺是一種,市場上用的又別是一種,司天監用於天文曆象的又是洛陽傳下來的古尺,混亂不一。

爲了商業方便,徐平很想把這個時代的度量衡全部統一,但問題就在於他知道怎麼定度量衡,卻不知道這一環扣一環的禮制關係,考慮很久也沒敢下手。

這次燕肅判太常寺,受命校正音律,徐平覺得是個機會,想與他一起把全國的度量衡統一起來。再加上阮逸參與此事,作自己的同年,更加方便一些。

見人已經到齊,王素吩咐莊客上了酒菜來,同時把徐平帶來的西瓜和葡萄切了洗好裝盤端了上來,作爲下酒菜。

看着盤子裡的葡萄色澤明亮,顆粒圓潤,嵇穎好奇地道:“雲行莊子裡的果子當真是與他處不同,以前也吃葡萄,卻沒見過這種賣相。這整整一穗都沒有什麼爛果,又沒有蟲咬鳥啄的痕跡,如何能夠做到?!”

其他人也是一臉好奇,都看着徐平。

徐平笑了笑:“不要說,先嚐嘗,這葡萄可是比市面上的都甜。都說西域的葡萄最甜,我家裡的估計也相差不遠。”

大家強忍着好奇,每人摘了一顆放進嘴裡,一起點頭:“好,好,果然甘甜無比!”

王素道:“雲行不在朝裡爲官,就是回家照顧田地,也不失爲一方富貴員外!這種地的法門,比經年侍弄田地的老農都精通!莫不是有什麼不傳之秘?”

“嗨,仲儀說哪裡話!自我中牟的莊子買下來種地開始,當時的中牟主簿郭諮便召附近百姓到我莊裡觀看,等到收稻,提舉開封府的張士衡又帶人來,我可是沒半點藏私。”

想起當年在開封府開溝治理水患的張君平已經去世,徐平便有些惋惜。如果他還在的話,導洛入汴的河渠提舉就非他莫屬。就是現在,開封府能夠如此大規模地治理荒地爲良田,還是靠了他當年向南開溝導水的恩澤,內澇已經大爲減輕。而那時候對自己充滿善意的郭諮,則已經到了自己手下任職,世事變幻,讓人感慨。

王素等人可沒有徐平這樣傷春悲秋的心思,問道:“那倒底是用的什麼法子?”

徐平指着桌子上盤裡的整穗葡萄道:“其實說穿了一文不值,不過是在果實成長的時候,在上面套個袋子而已。有了袋子,便防了蟲鳥傷害,而且避了風雨,這果子熟了才如此整齊。葡萄梨子,都可以用這法子,只是以前沒人想到而已。”

水果套袋的技術在徐平前世早已經全面推廣,當然還是有一些細節需要注意,但只要想到了這一點,便就不難做到了。這還要拜那個年代的人追求水果的無公害所賜,果農很快就把這一技術發展到了極致,果子上噴農藥反而顯得落伍了。

徐平前世天天就是跟這此事情打交道,做起來自然不難,甚至特製的紙袋都能做出來。這技術推開,徐平莊裡還能夠靠着賣紙袋賺筆錢呢。

韓琦掂着葡萄慢慢吃着,嘆口氣道:“有人言‘太守不過一識字農夫爾’,然而真能當上這句話的,滿朝文武也只有雲行一人了。農事爲天下根本,沒有這份本事,又怎麼能夠在近十年間連連升遷,二十多歲就做到侍從呢?”

“所以說,世間的事沒有僥倖,不是我們自己人知道雲行在農事上用功之深,一般外人哪裡能夠明白他這些功績是哪裡來的。”

嵇穎一樣感嘆,要說機遇他比徐平強得多了,一出仕便被王曾看中,幾次都帶在身邊做幕僚。然而做不出這種耀眼的功績來,僅僅是被人看重又有什麼用?

徐平看看幾個人,不由笑道:“怎麼突然說到我身上了,這樣誇我,卻是有些不好意思。平常大家說起來,不都是說我古怪嗎?”

“莫聽那些閒話,我們自己人自己知道。”

韓琦擺了擺手,他跟徐平接觸得最多,最清楚徐平的功勞是怎麼來的。驚險的時候也是如履薄冰,哪裡有什麼古怪僥倖可言。要是跟別人一樣,反而就奇怪了。

王素舉杯,衆人喝過三巡。

徐平放下酒杯道:“說起田莊,我前些日子把這幾年自己莊子裡的事情整理一番,編成一本《農田輯要》。諸如何開墾荒田,溝渠如何佈置,人員如何安排,各季作物如何套作輪作,都如此類,全都一一條列清楚,寫了下來。你們幫我看一看,有什麼艱澀難懂或者訛誤的地方,指出來我好修改。這書要讓識字的人都能看明白,簡單易懂,最要不得的是咬文嚼字,最好能讓田間農夫都能夠聽明白。在館閣也有些日子了,我還沒有向朝廷獻過文章呢,便把自己最擅長的這些寫出來,聊勝於無。”

王素道:“有這樣好事,我們自然不會推辭。實不相瞞,我莊裡現在就最缺這樣一本書,有了之後能省多少功夫!”

這算是徐平給這個時代的農莊手冊,只要照着裡面的內容做,就不會有太大偏差。以後有人手裡有錢要開農莊了,只要買這麼一冊書來,照着去做就好。甚至有人把這書精研透徹,就此有了一技傍身也說不定。

第92章 收權第35章 申峒第49章 串連第81章 各逞其能第80章 契丹的壓力第125章 終於有事做了第133章 瘋狂時代(四)第183章 演一場戲第128章 有什麼訣竅?第233章 想不明白第65章 名將第325章 還可以做朋友第323章 隴右軍制第23章 探望的日子第92章 世事誰能預料第95章 垂釣黃河第36章 組織第321章 丈人看女婿第38章 軍法第87章 早說過數字會說話(上)第221章 再對天章閣(下)第151章 席捲諒州(下)第322章 齊魯豪傑第210章 有來有往第106章 找你算賬第114章 心經第36章 組織第47章 吃點苦頭第27章 西南邊事第173章 再巡孟州第28章 月夜第2章 中子貴且顯第309章 打個招呼第197章 物理性命第121章 風高放火天(下)第140章 党項細作第305章 《景祐會計錄》第35章 食物和酒第4章 針尖對麥芒第149章 制度和人手第252章 詭異的格局第134章 救星第76章 增兵第23章 生意第153章 各執一詞第241章 羈縻還是郡縣?第261章 胡風漢風第263章 狄青的請求第82章 別機機杼第83章 炸城門第71章 兩隻雞惹出的慘案第136章 瘋狂時代(七)第24章 嫉妒第159章 堵塞的海路第51章 菩薩轉世第15章 軍改第131章 三司歷代條例第129章 你回京去吧第329章 私下奏對第228章 人事變動第306章 貨幣循環第164章 新舊衝突第21章 舊人第98章 三人成虎第109章 不如結社第235章 天機第47章 法外之地第48章 做假貨的第84章 南線北線第151章 春狩第38章 軍法第147章 稱提之術第11章 德政第6章 攔路的強盜第26章 餘波第236章 堵截第151章 新市場第56章 錢入戶等第61章 裂痕第282章 桑懌歸來第292章 兄友弟恭第42章 遠方的稀罕物第165章 政令分掌第10章 秦州納質院第99章 刻書準備第305章 《景祐會計錄》第67章 海外琉璃第48章 私鹽販子第88章 改制第73章 童大官人第131章 三司歷代條例第64章 善後第50章 河工的生活第137章 馬踏諒州(上)第171章 坐而論道第69章 財帛動人心第232章 狼煙第10章 野味第252章 詭異的格局第208章 如果你是元昊怎麼辦?
第92章 收權第35章 申峒第49章 串連第81章 各逞其能第80章 契丹的壓力第125章 終於有事做了第133章 瘋狂時代(四)第183章 演一場戲第128章 有什麼訣竅?第233章 想不明白第65章 名將第325章 還可以做朋友第323章 隴右軍制第23章 探望的日子第92章 世事誰能預料第95章 垂釣黃河第36章 組織第321章 丈人看女婿第38章 軍法第87章 早說過數字會說話(上)第221章 再對天章閣(下)第151章 席捲諒州(下)第322章 齊魯豪傑第210章 有來有往第106章 找你算賬第114章 心經第36章 組織第47章 吃點苦頭第27章 西南邊事第173章 再巡孟州第28章 月夜第2章 中子貴且顯第309章 打個招呼第197章 物理性命第121章 風高放火天(下)第140章 党項細作第305章 《景祐會計錄》第35章 食物和酒第4章 針尖對麥芒第149章 制度和人手第252章 詭異的格局第134章 救星第76章 增兵第23章 生意第153章 各執一詞第241章 羈縻還是郡縣?第261章 胡風漢風第263章 狄青的請求第82章 別機機杼第83章 炸城門第71章 兩隻雞惹出的慘案第136章 瘋狂時代(七)第24章 嫉妒第159章 堵塞的海路第51章 菩薩轉世第15章 軍改第131章 三司歷代條例第129章 你回京去吧第329章 私下奏對第228章 人事變動第306章 貨幣循環第164章 新舊衝突第21章 舊人第98章 三人成虎第109章 不如結社第235章 天機第47章 法外之地第48章 做假貨的第84章 南線北線第151章 春狩第38章 軍法第147章 稱提之術第11章 德政第6章 攔路的強盜第26章 餘波第236章 堵截第151章 新市場第56章 錢入戶等第61章 裂痕第282章 桑懌歸來第292章 兄友弟恭第42章 遠方的稀罕物第165章 政令分掌第10章 秦州納質院第99章 刻書準備第305章 《景祐會計錄》第67章 海外琉璃第48章 私鹽販子第88章 改制第73章 童大官人第131章 三司歷代條例第64章 善後第50章 河工的生活第137章 馬踏諒州(上)第171章 坐而論道第69章 財帛動人心第232章 狼煙第10章 野味第252章 詭異的格局第208章 如果你是元昊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