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292章 兄友弟恭

bookmark

林素娘笑着與張三娘一起把兩個小孩放在廳堂中間,便退到一邊。地上鋪的毯子上面擺了各種各樣的物品,最顯眼的位置自然是徐平和父親的官告和敕命,這一點林素娘和張三娘倒是想的一致,孩子將來最好能當大官,還要是跟徐平一樣的大官。次一點的位置上擺的,便是林素娘和張三娘爭執的地方,最後各讓一步,一邊是金銀,一邊是詩書。因爲最近通行紙鈔,張三娘還特意加了一疊錢鈔上去。至於其他的,無非是通常擺的那些,果兒食品,七寶玩具,道釋經卷,稱尺刀剪,算盤等子之類。

這種場合秀秀是不能參與的,這便是外室不好的地方,禮儀上的母親沒有她。當然少了日常的爭吵,還有各種各樣的煩心事,這又是在家裡比不了的地方。

趙禎坐在最中間的位置,眼睛眨也不眨地看着兩個小男孩,滿面都是羨慕,絲毫都不掩飾。他也生過一個兒子,但是當天便就夭折了,連各種各樣的慶祝活動都沒有來得及舉行。已到壯年,遲遲沒有子嗣,去年不得已接了堂兄趙允讓的兒子與先前就在宮中的趙允成之子一起撫養。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只是爲了防萬一。

宋朝納宗室子弟入宮,在宮裡開皇家幼兒園和小學,從太祖時候就開始了。太祖雖然有兒子,但還是接了子侄輩和孫子輩的幾個孩子入宮養在身邊,特別是孫子趙惟吉,尤其得到他的喜愛,不管走到哪裡,都讓小黃門抱着跟在自己身邊。不過真正把宗室子弟接入宮中,有當作子嗣培養的意思,是始自宋真宗。悼獻太子趙祐九歲不幸夭亡,當時真宗已到壯年,便接弟弟趙元份的兒子趙允讓入宮撫養,不久之後第六子即趙禎出生,便就又把趙允讓送回家去了。當時趙允讓還年幼,而且並沒有賜爲皇子,只是萬一的備份而已。哪怕不接入宮中,沒有子嗣的真宗一旦有不測,最大可能接位的也是趙允讓。

會有這樣的傳統,應該是與宋朝是從後周柴家的孤兒寡婦手中奪了天下有關。皇帝年齡小了太過危險,爲了不重蹈覆轍,便早做準備。但這個時候,沒有人相信那個養在宮裡的小孩會在未來真地成爲皇帝,純粹就是一着閒棋,當不得真。歷史上是因爲宋仁宗所有的兒子全部早夭,再也生不出來,到了生命的最後幾年才賜趙宗實爲皇子,接了皇位。這種制度正是從那個時候完善的,現在還只是一種嘗試,那兩個小孩連皇子的身份都沒有。

徐平坐在趙禎身邊,笑吟吟地看着兩個兒子。他們抓什麼徐平並不關心,想讀書可以給他們請最好的老師,想當官最少恩蔭有出身,想要金銀家裡有的是,總之這兩個孩子想要什麼自己這做爹的都能給他們。不指望他們給自己掙來什麼,只要好好地做人,不墮了家風,徐平就心滿意足了。毯子上擺的東西,實際都是吉物,這個時候沒人給自己找不自在。擺的位置跟長輩的希望有關,但擺在上面的東西,卻都是精挑細選的,都是好的寓意。

兩個小孩被放到毯子上,先是對視了一眼,而後好奇地看了看四周,有些迷惑。到底是大戶人家的孩子,這種場合並不怯場,只是有點不知所措。

張三娘看兩個孫子不動,不由就急了,連續幾天,她可是教了又教。爲了讓孫子把官告捉起來,她把徐正的官告要來,讓孫子練了很久。哪裡知道真正上場了,這兩個孩子把教的東西全忘了。見兩個寶貝孫子還在那裡你看我我看你,張三娘急得坐不住。

林素孃的心裡也急,不過這種時候,面上可不能表現出來,一直從容微笑。見兩個孩子一直不抓,林素娘只好起身,上前抱住兩個小傢伙,溫言又教一遍。

趙禎看得熱鬧,忍不住拍了拍身邊的徐平,指着中間毯子上的兩個小夥大笑起來。

母親又教一遍,兩個小傢伙終於記起來要幹什麼了,一起看向擺在最顯眼的位置的官告。這是張三娘千叮萬囑,一定要讓兩個孫子抓的。爲了吸引他們,徐正的官告都被她偷偷塗上蜜過,各種各樣的方法能用到的全都用上了。

大兒子本來離着官告的位置近,看了一眼,又轉身看了看身邊的弟弟,最終沒有爬過去把官告拿在手裡,而是含着手指,看着弟弟慢慢爬過去把官告拿了起來。

張三娘長出了一口氣,手捧胸口,對身邊的徐正道:“好孫兒,好孫兒,遲遲不動,可是把婆婆唬得不輕!拿了爹爹的官告在手,一世有大官做,果然是好孫兒!”

徐正不屑地搖了搖頭,他這些年混在一起的人物非富即貴,眼界高了,哪裡還像妻子那樣沒有見識。徐平這種身份,孫子做官有什麼稀奇的,有本事不做官,那纔是人物。

趙禎看着徐平的二兒子把官告拿在手裡把玩,突然大笑:“愛卿,你家二哥拿了官告在手,將來是要做官的!不過這可由不得你,卻是朕說了算!今日開心,便賞他個官做!”

徐平嚇了一跳,忙道:“陛下,官爵朝廷公器,豈可私下授受!他若是有福,將來自會沐天恩,有官做,若是沒福,也不失富貴員外!”

趙禎搖了搖頭,怪徐平大驚小怪,不過他不願意,也就算了。

這孩子將來終究還是會做官,現在先封了,只是多拿幾年俸祿,徐平家裡怎麼會差那個錢?君非問疾而入大臣之宅謂之謔,趙禎今天來觀禮,已經有流言蜚語了,再給一個襁褓之中的孩子授官,徐平非被臺諫言官罵死不可。怎麼算,徐平都划不來。

見兒子把孫子到手的官給推掉了,張三娘有些不高興。不過徐平官運亨通,這幾年自己升不動了,轉了不少官到父親身上。升官升得多了,也就沒那麼稀罕,張三娘也就罷了。

林素娘面帶微笑,心裡高興,隱隱得還有那麼一絲失落。兒子要當官,但林素娘又想讓他讀書,做個飽學大儒。到底哪個重要一些,她自己的心裡也分不清楚。

看着徐平的二兒子慢慢爬回來,趙禎對徐平道:“愛卿家風極佳,那官告本來是離着你家大哥近一些,他卻故意讓給了弟弟。所謂兄友,不過如此。”

話音未落,卻見小傢伙爬回哥哥身邊,把拿到手裡的官告又塞給了哥哥,一臉憨笑。

趙禎看得目瞪口呆,過了一會才道:“所謂弟恭,不過如此!”

坐在一邊的張三娘卻有些發急,低聲道:“乖孫兒,這東西也有讓的?”

徐平看着兩個兒子,面帶微笑。孩子去抓官告不算什麼,那都是大人教的,在這種場合圖個樂呵而已。但親愛禮讓,那就只能說明是林素娘平時教的好,今天給自己掙臉了。

作爲文官,徐平也算是詩書之家了,孩子喜歡當官真不能算是值得誇耀的事。但兩個小傢伙不爭不搶,衆人圍觀之時,把到手的東西讓來讓去,把徐平的家風給撐了起來。

第178章 貨幣之戰第65章 因地制宜第221章 細腰城第107章 新錢之論第56章 城狐社鼠第217章 王拱辰開店(下)第37章 中牟主簿第198章 鄧州集議第261章 爺爺饒命!第136章 握成拳頭打人第108章 故伎重演第112章 似曾相識燕歸來第111章 故人來信第27章 衝突第39章 李參的任務第326章 惟有一戰第22章 試學士院第71章 兩隻雞惹出的慘案第181章 以毒攻毒第235章 隴右軍來了第170章 早晚會反第183章 中書條例第37章 逼迫第125章 收穫的季節第1章 桂州第109章 代君受過第184章 商業機會第134章 救星第73章 田二第31章 牛官司第289章 道理最大第22章 試學士院第83章 地形沙盤第119章 斷尾求生第318章 落井下石第74章 相互利用第105章 先生第21章 割稻第87章 好事第17章 奴僕無私財第121章過門不入第216章 新的貨幣第46章 外戚第168章 田園風第132章 柳八娘第87章 地方耆老第178章 貨幣之戰第300章 相國寺書會第166章 時機正好第58章 怪人知縣第274章 我有一計第78章 提攜第44章 嫁女瞻前顧後第25章 對決第130章 劉太師的煩惱第11章 人選第158章 淥州戰事第140章 寬嚴並用第34章 移民第198章 鈍刀割肉第162章 樞密院都承旨第91章 大勢第130章 飲鴆止渴第163章 準備應對第206章 學士入東府第235章 課餘時間第54章 解散佛社第146章 柳暗花明第46章 誰能一定對?第201章 兩個合一第157章 花紋不甚美第70章 兩個榜樣第49章 串連第4章 針尖對麥芒第34章 一城二虎第201章 猛虎掏心第115章 奇觀第331章 東頭西頭?第11章 酒精燈第18章 娛樂與學習第170章 早晚會反第184章 爲什麼呀?第87章 好事第63章 瞎氈來歸第142章 話已說盡第281章 最後期限第202章 李覯的去路第10章 除害第140章 最大債主第4章 邕州城外第38章 軍法第278章 興靈路經略使第109章 恩例同執政第97章 錢入戶等影響了誰?第186章 小人大惡第285章 軍制大改第199章 外任第85章 閒適日子第160章 呂公綽第235章 課餘時間
第178章 貨幣之戰第65章 因地制宜第221章 細腰城第107章 新錢之論第56章 城狐社鼠第217章 王拱辰開店(下)第37章 中牟主簿第198章 鄧州集議第261章 爺爺饒命!第136章 握成拳頭打人第108章 故伎重演第112章 似曾相識燕歸來第111章 故人來信第27章 衝突第39章 李參的任務第326章 惟有一戰第22章 試學士院第71章 兩隻雞惹出的慘案第181章 以毒攻毒第235章 隴右軍來了第170章 早晚會反第183章 中書條例第37章 逼迫第125章 收穫的季節第1章 桂州第109章 代君受過第184章 商業機會第134章 救星第73章 田二第31章 牛官司第289章 道理最大第22章 試學士院第83章 地形沙盤第119章 斷尾求生第318章 落井下石第74章 相互利用第105章 先生第21章 割稻第87章 好事第17章 奴僕無私財第121章過門不入第216章 新的貨幣第46章 外戚第168章 田園風第132章 柳八娘第87章 地方耆老第178章 貨幣之戰第300章 相國寺書會第166章 時機正好第58章 怪人知縣第274章 我有一計第78章 提攜第44章 嫁女瞻前顧後第25章 對決第130章 劉太師的煩惱第11章 人選第158章 淥州戰事第140章 寬嚴並用第34章 移民第198章 鈍刀割肉第162章 樞密院都承旨第91章 大勢第130章 飲鴆止渴第163章 準備應對第206章 學士入東府第235章 課餘時間第54章 解散佛社第146章 柳暗花明第46章 誰能一定對?第201章 兩個合一第157章 花紋不甚美第70章 兩個榜樣第49章 串連第4章 針尖對麥芒第34章 一城二虎第201章 猛虎掏心第115章 奇觀第331章 東頭西頭?第11章 酒精燈第18章 娛樂與學習第170章 早晚會反第184章 爲什麼呀?第87章 好事第63章 瞎氈來歸第142章 話已說盡第281章 最後期限第202章 李覯的去路第10章 除害第140章 最大債主第4章 邕州城外第38章 軍法第278章 興靈路經略使第109章 恩例同執政第97章 錢入戶等影響了誰?第186章 小人大惡第285章 軍制大改第199章 外任第85章 閒適日子第160章 呂公綽第235章 課餘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