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吃點苦頭

自十月初十之後,徐平便不再上朝,只是偶爾去三司處理一些事務。其他的時間,便是到太常禮院去練習獻俘大典的禮儀。

這些典禮之類,每次改朝換代都要散失一些,新增一些,什麼是對,什麼是錯,其實也沒人能夠說得清楚。這個時代,便全靠太常禮院引經據典了,照着他們說的做就是。

太常禮院知院四名,因爲都帶着別的職事,每日只有一名輪值。不過現在面臨獻俘大典,除了國初有過之外,便再沒有先例可循。而國初禮儀不備,現在立國數十年,當然不能再那麼馬虎,太常禮院的知院便也如同徐平一樣,除了其他職事,專心準備。

四名知院,兩人趕到了邕州來的隊伍中,對他們教導禮儀。剩餘兩人留在京城,指導各司署準備各種儀式,還有一人專門來指導徐平。

作爲領兵攻破升龍府的人,徐平自然是典禮上的重中之重,萬衆矚目,一舉一動都不能出差錯。每天到三司畫過押,徐平便匆匆趕到禮院來。

指導徐平禮儀的是鄭戩,天聖二年進士,一甲第三名,自越州通判任上回朝,召試學士院,授集賢校理,同知太常禮院。

冬天的太陽本來應該是暖暖的,照在身上很舒服,但當徐平在這日頭底下站了快一個時辰,還要一動不動的時候,便覺得渾身癢得難受。陽光照在身上,就像勾着無數的小蟲子從身體裡向外爬,要多難捱有多難捱。

鄭戩站在一邊,也陪着徐平站着,並詳細指導着徐平的一舉一動。他的面容嚴肅,好像在做一件非常宰聖的事情。

徐平實在感覺不到鄭戩的那份神聖感,只是強自忍耐。

鄭戩爲人較死理,自己心裡認定的事情,千折百回是一定要做到的。在他心裡攻破升龍府是開國以來最大的武勳之一,典禮神聖無比,一點差錯都不能出的。

如果徐平不是兩世爲人,或許能夠理解鄭戩的心情,這就像他前世參加閱兵大典的士兵一樣,一生可能就這麼一次。但有了前世的記憶,徐平很難認真。

在徐平感覺到整個身子好像都不是自己的,腦子都開始模糊的時候,鄭戩道:“司封,時間差不多了,我們歇一歇。”

徐平出了口氣,看着旁邊的位子,想過去坐下,卻無論也擡不起腿來。

鄭戩忙吩咐周圍的兩個吏人過來,扶着徐平到旁邊去坐。

“別急,扶着我走兩圈,活動開腿腳再坐!”

徐平哪裡敢一下就坐,這要是血液流動不暢,給身上留下點暗疾什麼的,自己可就冤枉透了。不過是一次典禮,對自己可不是一輩子的大事。

鄭戩見徐平不坐,只好跟着他在太常院的院子裡慢慢轉圈。

徐平是高官低配,鄭戩則正好相反,兩人的差遣級別相差不大,階官可就天差地遠了。鄭戩現在是太子中允,徐平都已經忘記自己什麼時候升到這一階,還是直接跳過了。

由吏人扶着走了一會,徐平慢慢覺得自己腿腳都有了知覺,一種又癢又麻的味道從腿部傳來,不由皺緊了眉頭。

在凳子上坐下,那種麻癢的感覺一時消不去,徐平是坐也坐不住,站也站不起來。

鄭戩見徐平難受的樣子,肅容道:“雲行兄,國家大典,四夷來朝,半點也馬虎不得。你是國之功臣,萬衆矚目,還望忍一時辛苦,不要在典禮上出了亂子。”

徐平看着鄭戩苦笑着點頭:“我明白,我撐得住!”

話說當年帶兵打進交趾王宮,也沒有吃過如此苦頭,這回是全補上了。

對徐平來說,這是典禮上最難的一關。他稟奏之後,交趾國王李佛瑪帶着被俘羣臣上降表,周圍鄰國諸如契丹、大理行賀禮,党項之類屬藩還有一羣,還有羣臣、百姓各色人等稱賀。徐平在一邊肅立,不知要等多少時候。

吃了這近一個時辰的苦頭,徐平也動不了了,只能聽着鄭戩講着其他注意事項,看看天色漸晚便早早回家。

徐平的小院裡,林素娘給徐平揉着發木的雙腿,笑道:“這要是不連升三級,封王封侯的,可對不起你吃的這些苦頭。”

徐平嘆口氣:“罷了吧,我只希望這事情早點過去。這麼多年了,何曾受過這種苦楚?天天來這麼一回,比什麼重刑都厲害。”

看看林素娘,徐平又道:“再者說,這兩年我的官升得太快了,別人眼裡還不知道怎麼看呢。便如今天的鄭知院,他是天聖二年進士,我是天聖五年進士,都是一等,他纔是太子中允,與我這差到哪裡去了!”

林素娘道:“別人說什麼!你的官都是靠着政績和戰功升上來的,又沒有沾哪個的光,嚼舌頭也嚼不到我們家裡!”

見徐平不說話,林素娘柔聲道:“官大官小都沒什麼,我們家裡和和美美便就足夠了。但辛苦做了事,總不能是白辛苦。如果你覺得這兩年升官過快,便在京城裡過幾年安穩日子,不惹人眼紅不就是了。”

“只怕有時候身不由己啊……”

想起大典之後還有物價波動,還有自己被中書指責的糟心事,徐平感嘆道。

自己也不可能吃這個啞巴虧,只要自己說中了,總要找回來。

許申的所謂秘法,已經獻了樣錢出來,又讓不少人心裡充滿了希望。但徐平自己就在鹽鐵司,知道那樣錢不過是樣錢,根本不能大規模鑄造。跟着許申鑄錢的工人,最近都是苦不堪言,沒日沒夜地幹,卻見不到希望,還經常被責罵。

典禮眼看已經近了,許申的雜鐵銅錢根本指望不上,還是要內藏庫出錢。

丫環翠兒從小院外面進來,對徐平和林素娘行個禮道:“官人,夫人,外面高大哥說有人來訪,要見官人呢。”

徐平道:“來的是什麼人?沒有帖子嗎?”

翠兒道:“沒有帖子,來人只說與官人有一面之緣,受過官人恩惠,來謝官人的。”

第156章 明爭暗鬥第199章 我給你換尊佛第161章 特旨升遷第4章 馬政第183章 擒獲第104章 學生第325章 系統性失職第25章 追捕逃亡第285章 軍制大改第155章 接風第179章 請從三司始(補上月欠更)第265章 瀚海第41章 中間派第19章 長江後浪推前浪第227章 左右爲難第1章 桂州第147章 淥州被攻第191章 反擊第35章 申峒第227章 超市第150章 各有各的難處第74章 政事堂的分歧第235章 隴右軍來了第266章 我們等得好苦!第159章 堵塞的海路第36章 手舞足蹈第120章 將相之家第280章 善後最難第3章 一路千里第85章 來的都是豬嗎!第194章 進退之間第220章 再對天章閣(中)第2章 準備第22章 三司集議第72章 底氣第24章 嫉妒第218章 銀行(下)第37章 閒散日子第46章 誰能一定對?第164章 新舊衝突第51章 新的消息第89章 定論第109章 恩例同執政第205章 內外交困第169章 樞府掌軍令第151章 新市場第61章 按戶配炭第36章 往事如煙第120章 風高放火天(上)第57章 錢往哪裡去第77章 你倒黴第5章 家的味道第3章 屬下第315章 亂戰第36章 組織第130章 飲鴆止渴第27章 小隱君第202章 換相(上)第81章 臭味相投第257章 文武之德第231章 核心鹽鐵司第60章 致太平(二)第42章 強買第321章 丈人看女婿第14章 治術(五)第189章 側翼牽制第42章 旬估第310章 死局第210章 我爲什麼跟個閹人談?第65章 因地制宜第116章 對衝第86章 兩全其美第89章 魑魅魍魎第186章 世道要變第19章 匪訊(上)第268章 幕中的年輕人第329章 私下奏對第225章 誘敵之計第4章 針尖對麥芒第220章 星空(下)第57章 孫二郎的生意經第173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58章 軍政結合第152章 橫死第18章 農田輯要第190章 新的機遇第270章 震懾第241章 有人騙貸?第72章 最後處置第20章 送行第252章 詭異的格局第89章 搶佔要地第43章 第一筆橫財第298章 夜襲第224章 劉璠堡被圍第25章 追捕逃亡第29章 邕諒路第157章 花紋不甚美第172章 能戰方能和第58章 軍政結合
第156章 明爭暗鬥第199章 我給你換尊佛第161章 特旨升遷第4章 馬政第183章 擒獲第104章 學生第325章 系統性失職第25章 追捕逃亡第285章 軍制大改第155章 接風第179章 請從三司始(補上月欠更)第265章 瀚海第41章 中間派第19章 長江後浪推前浪第227章 左右爲難第1章 桂州第147章 淥州被攻第191章 反擊第35章 申峒第227章 超市第150章 各有各的難處第74章 政事堂的分歧第235章 隴右軍來了第266章 我們等得好苦!第159章 堵塞的海路第36章 手舞足蹈第120章 將相之家第280章 善後最難第3章 一路千里第85章 來的都是豬嗎!第194章 進退之間第220章 再對天章閣(中)第2章 準備第22章 三司集議第72章 底氣第24章 嫉妒第218章 銀行(下)第37章 閒散日子第46章 誰能一定對?第164章 新舊衝突第51章 新的消息第89章 定論第109章 恩例同執政第205章 內外交困第169章 樞府掌軍令第151章 新市場第61章 按戶配炭第36章 往事如煙第120章 風高放火天(上)第57章 錢往哪裡去第77章 你倒黴第5章 家的味道第3章 屬下第315章 亂戰第36章 組織第130章 飲鴆止渴第27章 小隱君第202章 換相(上)第81章 臭味相投第257章 文武之德第231章 核心鹽鐵司第60章 致太平(二)第42章 強買第321章 丈人看女婿第14章 治術(五)第189章 側翼牽制第42章 旬估第310章 死局第210章 我爲什麼跟個閹人談?第65章 因地制宜第116章 對衝第86章 兩全其美第89章 魑魅魍魎第186章 世道要變第19章 匪訊(上)第268章 幕中的年輕人第329章 私下奏對第225章 誘敵之計第4章 針尖對麥芒第220章 星空(下)第57章 孫二郎的生意經第173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58章 軍政結合第152章 橫死第18章 農田輯要第190章 新的機遇第270章 震懾第241章 有人騙貸?第72章 最後處置第20章 送行第252章 詭異的格局第89章 搶佔要地第43章 第一筆橫財第298章 夜襲第224章 劉璠堡被圍第25章 追捕逃亡第29章 邕諒路第157章 花紋不甚美第172章 能戰方能和第58章 軍政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