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寧玖入觀,聲名被污

寧玖走後,李十娘目光落在寧玖臨走之時給她的錦囊,眸光微微沉,若有所思。

她擡眸順着窗外看了眼外頭的天色,吸了口氣。

一條路走不通,是該及時止損原路返回,試試走另一條路了。

寧玖看過李十娘,剛剛回到自己的瓊華院便聽門房那邊來報,說是韓嫣遞了帖子來見,寧玖當即便差了沉香去迎接韓嫣入內。

韓嫣進屋看見寧玖,面色微慌,目中隱含擔憂道:“六娘,這幾日我不在永安城,都不知曉出了這麼大的事情!”

韓家祖籍在洛陽,前些日子韓嫣遠在洛陽的祖母身子不大好,於是她於前些日子與她母親一道動身前往洛陽探望她祖母,今日纔回到永安城。她一回永安城才聽到了自己的摯友即將出家爲女冠的消息。

這消息太過突然,實在是驚得韓嫣不輕,她一回府連衣裳都沒來得及換,便馬不停蹄的拿了帖子趕到東陽侯府來。

還好她是今日回永安城的,若是明日回來的話,屆時寧玖到了永樂觀,到時候她要尋寧玖,肯定沒有現在這般方便。

寧玖對她寬慰一笑,引她到自己房中的榻上坐下。

紫蘇取來茶具,寧玖擡頭問道:“二孃想要喝什麼茶?”

韓嫣聞言,擺了擺手道:“隨意即可。不過你倒是說說你接下來是怎麼打算的?”韓嫣見她般不慌不忙,不緊不慢的模樣,不由得爲她捏了把汗。

寧玖聞言笑意不減,“還能怎麼打算?想必韓二孃也知曉此次我去永樂觀爲女冠的事乃是聖上親自下達的旨意,我心中便是不願,又豈敢不從?”

聽寧玖這樣說,韓嫣眉頭皺得更緊,“果然如此,我就知道你是不願的。”

寧玖見此連忙擺手道:“你不要想岔了,這做女冠也沒甚大不了的,且比現在在府中的日子還清靜一些。你也知道我這個人素來喜靜,這做女冠於我而言,無非便是換個地方生活罷了,沒什麼大不了的,再說爲聖上祈福只需一年,說不定一年之後我便還俗了。”

韓嫣道:“再過不久,你便要及笄了。屆時,你與太子的婚事,不知……”

寧玖微微搖頭,頭上墜着的珠翠不由發出清泠脆響,她道:“這個你倒是不用擔心,人各有緣,強求不得的。”言罷,寧玖見她面上愁苦之色仍不退去,不由揚眉輕笑道:“再說了,咱們明文堂的娘子還愁嫁嗎?”

韓嫣被她這般挑眉儘快的表情逗得一笑,“也就是你才這般淡然,換作旁人遇上這事兒,不知都急成什麼模樣了。”

韓嫣又道:“有的時候我真是佩服你,你行事果斷決絕,無論做什麼都有自己的想法。”

韓嫣的語氣帶了一絲讓人難以覺察的落寞。

寧玖素來心細,自是感受到了她語氣的微妙變化,見此不由問道:“怎麼了?可是此次回洛陽老家發生了什麼事情?”

韓嫣搖頭對寧玖展顏一笑道:“沒什麼事,只是祖母身子有些不好,有些感慨罷了。”

見寧玖落在她身上的目光久久不曾移開,韓嫣不由攤手笑道:“真的沒什麼的,若真有什麼,我難不成還憋在心裡不與六娘你說嗎?”

寧玖見此只好一笑道:“你無事便好。”

二人一邊說話,寧玖一邊煮着茶,未過多久的功夫,茶便煮好了。

韓嫣接過寧玖遞給她的白瓷小杯,垂眸看了眼淡黃的茶湯,用手扇了扇,道:“這是桂花茶吧?”

寧玖笑道:“沒錯,加了些前些日子曬乾的木樨花,味道很是清甜,二孃嚐嚐看。”

韓嫣捧起手中的白瓷小杯,輕輕一抿,眼眸微亮,嘆道:“這茶還真是妙。六孃的烹茶手藝,真是越來越棒了。也不知日後誰能娶到似你這般的小娘子。”

寧玖聞言失笑,挑眉看着韓嫣道:“你比我年長半歲,說起來這談婚論嫁也應當是你先於我纔是。怎麼?二孃突然說起這話,可是有了中意的郎君?”

寧玖這話使得韓嫣麪皮一紅,她嗔她一眼道:“六娘胡說什麼,我纔沒有呢。”

二人相視一笑,滿室茶香,氣氛靜謐而又美好。

寧玖與她又說了會兒體己話,韓嫣便就此告辭。

由於寧玖明日就要動身前往永樂觀,是以今日東陽侯府設了一場爲寧玖餞行的家宴

儘管晚宴上人人各懷心事,但家宴的時候氣氛還很是和諧的。晚膳用罷後,東陽侯對寧玖招了招手,示意她同他一道,他有話要講。

寧玖點了點頭,而後跟着東陽侯一道離開。

東陽侯坐在一張鋪了簟席的榻上,寧玖本欲坐在他的下首,他卻拍了拍自己旁邊的位置,示意她近前。

寧玖點了點頭,坐在東陽侯的旁邊,東陽侯啓脣道:“六娘你此去永樂觀後,不比在府中。行事務必要小心些,莫要落人話柄。倘若旁人若想欺你,你大可不必擔心,儘管回府搬救兵,好教旁人知曉咱東陽侯府的人也不是好欺負的。”

寧玖點頭道:“六娘知曉,謹遵祖父教誨。”

東陽侯眸光微動,又接着道:“雖然此次外面的人對於你入永樂觀爲女冠的事情,都抱着一種看笑話的態度,但有些內情,你我都清楚,祖父也不多說。你只要知道,此事對你而言並非是壞事即刻。你當了女冠也好,免得被捲入那些看不見的紛爭之中。”

“等到你去了永樂觀後,若有什麼不便,或是錢不夠使,儘管往府中來信便是,不必顧忌旁的。”

“等到爲聖上祈福這一年過去,屆時你若要還俗,我們也會爲你打點的,你不必擔憂。你只管將這一次去永樂觀當作散心便是,無論旁人怎麼譏謗,怎麼饒舌,你都不必理會。外頭的那些人要說什麼,要做什麼,只要傷不着你,你且不必計較,由着他們去。”

寧玖聞言坦然笑道:“放心吧祖父,六孃的性子你還不知曉嗎?外頭那些人的話,我壓根就沒放在心上,你不必擔憂。”

東陽侯見她神色坦然,並不見隱忍委屈,或是其他情緒,心中這纔不由得放了心。他就是害怕寧玖會被外頭那些人的言語給擾亂心神,所以纔在寧玖臨走前將她特意叫來叮囑一番。

寧玖見他祖父面含擔憂,說道:“祖父,六娘行事必求穩妥,絕不給我們東陽侯府招黑。所以你就儘管放寬心。”

東陽侯點點頭,又與她說了些話,便覺有些乏累,擺手讓寧玖退下。

寧玖剛剛離開了東陽侯的院子,便見不遠處迴廊下站着一個身着藍色圓領袍服,腰束玉帶,身姿挺拔的俊美郎君負手等着。

聽見寧玖的腳步聲,那俊美郎君便緩緩回過頭來,脣畔揚起一抹笑意,對她招了招手,“六娘。”

寧玖看了一眼他身上被露氣浸得微溼的衣襬,不由皺眉,下意識道:“阿兄在此處等了多久了?”

寧珏搖頭道:“也沒多久。”

他與寧玖二人並肩而行道:“走吧,我送你回瓊華院,順便咱們兄妹二人也說說話。明日你入了永樂觀之後,若想再見你,肯定沒有現在這般方便了。”

他的語氣有幾分不捨。

寧玖笑道:“阿兄說的這是什麼話?我不過是去永樂觀暫住,又不是不回來了,若你想見我,只管來便是。”

話雖是這麼說,但寧玖也清楚,她此去永樂官是爲了替聖上祈福,旁的多餘的事能不多做,便不多做的好。

寧珏聞言一笑,又道:“你去了那邊之後,務必要好好吃飯,原本就那麼瘦了,阿兄真怕你到了那頭,沒人看管着,不好好吃飯。”

現在永安城以豐腴唯美,像寧玖這樣纖瘦的類型實在是少見,但不得不說,她這樣的瘦美人,也是別有一番韻致的。

寧玖道:“兄長放心吧,六娘又不是小孩,我會好好顧惜自己的身體的。”

寧珏聞言頓住腳步,看着寧玖笑道:“知道顧惜自己的身體就好,總歸你若是有什麼難處,儘管與兄長和阿爺說,若是你覺得與阿爺說不便,務必要差人告訴我,切莫像上次秋狩那樣,什麼事都扛在自己的身上。”

說到此處,他眉間一蹙,神色有幾分冷厲道:“若你再這樣什麼事都自己撐着扛着的話,我會生氣的。”

他的眉眼微沉,薄脣抿起一個冷厲的弧度,瞧着着實是有幾分逼人的氣勢。

看着寧珏這樣的一副神色,寧玖心中不但不怒,反而是軟得一塌糊塗,她拍了拍寧珏的胳膊道:“六娘知道了,若以後真有什麼事情,六娘會依賴兄長的,絕不一個人硬扛,可好?”言罷,寧玖微微偏頭看着他,等待着他的回答。

寧珏這才滿意,伸手揉了揉寧玖的頭,很快拿開笑道:“這纔像話。”

兄妹二人並肩而行,很快寧珏便將寧玖送到了瓊華院,臨走之際,寧玖思忖片刻對寧珏道:“阿兄,待六娘去了永樂觀後,你務必要好好注意一下李氏兄妹二人。”

寧珏也不是蠢人,他也從自己的小廝口中得知那李十娘之所以會生病,是因爲昨夜吹了一夜的冷風。

思及此,他眉頭一蹙,面色露出有些厭惡的神色道:“爲兄定會好好盯着他們的,若是他們膽敢再有什麼非分之想,不必你說,我也會出手好好教訓教訓他們。”

寧玖聞言點頭,與寧珏告別後進了瓊華院。

翌日一早,寧玖早早便被紫蘇拉起來梳妝打扮了,由於今日是她進入永樂觀的日子,所以必須身穿道袍,頭戴黃冠纔是。

寧玖身着一襲淺色道袍,腳踩雲鞋,一頭鴉羽般的青絲攏在一個黃紗冠中,手持一御賜拂塵。

寧玖氣質本就清冽,如今穿上這一身道袍,手執拂塵,倒真有幾分仙風道骨,世外高人的模樣。

紫蘇將寧玖身上的道袍衣褶撫平,退開幾步滿意的道:“六娘子生的真是好看!便是這一身道袍,看起來也與旁人十分不同。”

寧玖聞言搖了搖頭,看了紫蘇一眼。

紫蘇忙伸手撫了撫自己的脣,這才後知後覺,改口道:“六娘子提醒的是,現在該叫你永樂真人了。”

寧玖點了點頭起身,目光在屋中環視一圈道:“該收拾的東西都收拾好了吧。”

紫蘇點頭道:“奴婢早已按娘子的吩咐,將所有的東西都收拾好了。娘子屋中的一些擺設,基本都收入了府庫中,只餘一些爲數不多的東西擺在屋裡應應景便是,娘子不必擔心,這鑰匙由奴婢親自掌控,旁人是輕易摸不着的,除此之外,娘子的貼身之物,奴婢更是收撿得十分妥當。”

未出閣的小娘子的貼身之物要是落入一些有心之人的手中,難保不被拿來做文章。寧玖爲了以防萬一,只好事先吩咐紫蘇、沉香等人將她這些東西給好好的收起來,絕不給想要對自己不利的人絲毫機會。

收拾完畢,寧玖一揚手中的拂塵,眸光堅定,踏着步子便往外而去。

屋外已然站着好些人,但無一例外都是寧玖的熟面孔。

寧珍道:“六娘你此去永樂觀,務必要好好修身養性,潛心爲聖人祈福纔是。”

有了上一次被東陽侯當着衆人的面喝止的經歷,眼下寧珍也不敢暗着嘲諷寧玖了,只好掛着虛假的笑意與寧玖二人談話。

寧玖聞言,微擡下巴,對她淡淡一笑,“貧道法號永樂,娘子方纔的稱呼有所不妥。”

寧珍聞言一愣,隨後面上扯出一個尷尬的笑意道:“是,永樂真人。”寧珍雖然面上不動聲色,心中卻不由腹誹道,這個寧玖還真是裝模作樣,眼下不過是覺得當道姑新鮮罷了,等她過了這股新鮮勁兒,她倒要看她怎麼後悔纔是。

蔣氏和寧珍二人上前拉着寧玖的手說了好些話,蔣氏又道:“我替六娘備了些東西,雖不是什麼值錢之物,不過去了道觀想必也是用得着的。”寧玖聞言朝蔣氏身後看去,看見蔣氏的兩個貼身丫鬟手裡頭捧着兩個托盤。

那托盤蓋得嚴嚴實實的,瞧不見裡頭,遠遠看着像是幾匹布帛,看着似乎沒什麼異常,但寧玖仍是覺得有些奇怪,問道:“三叔母這是做什麼?”

蔣氏聞言,側身在寧玖身旁附耳道:“三叔母沒什麼本事,不過一些閒錢卻是有的。六娘你去了永樂觀,少不得有用銀子的地方,這其他東西都是虛的,唯有這錢才最好使,三叔母這三百貫雖不多,卻也是個心意。”

寧玖聞言一愣,忙擺手道:“三叔母,這……”三房的情況寧玖也很清楚。

“這三百貫錢,你便拿着吧,就當是三叔母的一片心意。”說着她似是憶起了什麼往事,眼眶微紅,在寧玖耳旁附耳說道:“不瞞你說,當年我才嫁入東陽侯府的時候,多處受你母親照拂。當年,二嫂瞧不起我,也虧得有她處處幫襯,我才能在這府中的還日子好過些。”

“後來你母親去了後,盧氏進了門,她與二嫂二人時時鬥法,我們三房勢微薄,唯恐波及自身……這麼些年來,還望六娘不要怪罪。”

寧玖聞言笑道:“三叔母,這說的是哪兒的話?”

以三房在府中的地位,蔣氏這樣明哲保身做法無可厚非。這些年來,鄭氏與盧氏鬥法,她雖沒有對他們伸出過多的援手,卻也從未落井下石,她能做到這一點已是難能可貴了。

鄭氏和李氏看着寧玖穿着一身道袍,手拿拂塵的模樣,心下不由覺得好笑,臉上故意擺出一副不捨的神色,時不時的說些場面話。

寧玖瞧着他們這個樣子實在膩味的很,本就不欲多談,草草應付幾句便了事。

見寧玖離得遠了些,鄭氏對李氏耳語道:“十娘子今日怎麼也不來送送?”

李氏皺眉道:“她的身子還沒有好,再說……她是長輩,六娘不過一個晚輩罷了,哪裡輪得到她送,無妨。”

很快,宮中派人來接寧玖入永樂觀的人馬到了。

府中的僕役連忙將寧玖從侯府中的東西往車上搬去,很快寧玖要帶的東西便已搬完,寧玖對着院中的人行了一禮,而後道:“諸位便送在此處吧,永樂先行一步。”

言罷,寧玖一揚手中拂塵,帶着身着圓領袍服的沉香和紫蘇往外行去。

雖然寧玖此次是出家爲女冠,但似寧玖這樣的小娘子,從小便是嬌生慣養,錦衣玉食慣了,自然須得有人伺候,且南秦女冠的律法之中,也是可以帶侍從的,寧玖便將紫蘇和沉香二人帶在了身邊。

寧玖邁着步子,出了府門,目光淡淡的落在外頭的那個身披甲冑,手持利刃的郎君身上,不由微微一怔。

王四郎怎麼在此?

王四郎似乎是看出了寧玖的疑慮,便翻身下馬,對寧玖拱了拱手道:“某奉聖上之命,特意護送永樂真人入觀。”

寧玖聞言心下了然,是了,王四郎乃是金吾衛將軍,是宣德帝身前的人,若是由他來護送她,無疑是極長寧玖臉面的。

思及此,寧玖朝他頷首,淡淡道:“如此便麻煩左將軍了。”

王四郎的目光落在她的身上,頓了一瞬,而後快速移開,“此乃聖上之命,談不上麻煩,真人先請。”

寧玖便順着他的手勢,掀開簾子上了馬車。

車輪滾滾,車馬很快便朝永安城外的永樂觀去了。

*

寧玖走後的幾日,李十孃的病仍未見好,每日裡她都窩在自己的院子,閉門不出,似是在養病的模樣。

李氏和鄭氏好幾次派了人探望她,都被李十娘以病中不宜見人爲由給打發了。

前幾回李氏和鄭氏二人並沒有感到什麼奇怪,但李十娘拒絕的次數多了,二人便漸漸的體味到了李十娘態度的不同。

這明面上瞧着李十娘似乎是因爲生病不肯見她們,但細下想來,她這舉動倒像是在故意疏遠她們。

察覺到這一點,鄭氏當即便坐不住了,忙到了李氏的院子,與她相商此事。

鄭氏進了屋,讓李氏屏退一干閒雜人等後道:“阿家,這十娘病了這麼幾日都不見好,實在是有些奇怪呀!上次替她瞧病的郎中是我差人去請的,那郎中說十娘只要好好服藥,身子很快便能恢復如初,可現在……”

“現在她這樣以病爲由,莫不是在故意疏遠我們吧?”

李氏手中的紫檀木珠啪啪的響着,她手中動作一頓,擡眸看着鄭氏道:“你說的很有可能,她這個性子倒和我那幼弟有些相似。”

李十娘如今這般舉動,的確像是在藉故疏遠他們。

鄭氏道:“她這樣一直病下去也不是辦法,總不可能一直以病爲由不見我們的面吧?”

不見她們的面沒什麼,可若這個李十娘一直這樣裝病裝下去窩在院中,別說讓她勾引寧晟了,連他的面都見不着,就連個小廝都勾不着。

她一直閉門不出,那她接下的戲該怎麼唱?

李氏的手垂在腿側,看着鄭氏道:“那以你的意思是……”

鄭氏道:“她不肯見我們,多半是心中有些猶豫,畢竟她年紀輕,心思左右浮動也是正常,不若我們幫她一把,推波助瀾一番,直接替她成了事。”

“這後頭,她便只有乖乖聽話的份。”

李氏聽了鄭氏這番話,有些猶豫,心思搖擺不定。

鄭氏見李氏如此神色,心中暗罵了聲李氏不中用,決絕道:“阿家,莫要再猶豫了。寧玖正好走了,寧珏白日課業繁忙,加之大伯最近破得空閒。這段時日是我們最好的機會,錯過這個村兒,可就沒這個店兒了。”

李氏聞言,思忖半晌,而後點點頭道:“好吧,就按照你所說的去做。”

鄭氏原本想將她的另一個計策也說與李氏聽,但見李氏這般猶豫不定,畏畏縮縮的模樣,怕她壞了自己的事情,只好歇了這份心思。

回到漪瀾院後,她對鄭嫗道:“永樂觀那邊的情況打探的如何了?戒備是否森嚴?”

鄭嫗回道:“娘子放心。這永樂觀夜晚的確戒備森嚴,但白日只要進去,若借香客之名,應是沒什麼困難的。”

鄭氏聽此,不由得勾脣一笑,撫掌道:“甚好!你別忘了叮囑那個李七郎,務必要讓他好生行事。這一次一旦罪名落實,我看她怎麼翻身!”

若是能因此一舉打擊到寧晟的話,便是更是好了。

鄭氏目光掠過窗外,遙遙北望,不由嘆口氣。

不知她的二孃現在如何了?希望這次的事能好好的替她出口氣。

*

端王府。

端王坐在書房的一張漆木紫檀翹頭桌案後,他右手執筆正批覆着來往的各種書涵,忽的門外響起一陣通傳聲。

端王頭也不擡,沉聲道:“進來。”

下屬回稟道:“啓稟殿下,那李氏兄妹已如你所願進入了東陽侯府,也與鄭氏搭上了線。不過,卻似乎遲遲沒有動作。”

端王聞言動作一頓,搖了搖頭道:“還真是無用的棋子,這麼久了都沒有動靜,你派人敲打敲打,最好能讓他們直接對寧玖下手。”

這李氏兄妹是端王在一次在清河辦事的時候無意間碰見的。聽聞這兄妹二人雙親在意外中身亡,要去京城投靠東陽侯府,他便動了心思,讓人指點着李氏兄妹二人,希望就借他們的手攪渾東陽侯府的這池水。

可眼下見這兄妹二人這麼久都沒有動靜,端王不由一嘆,還好原本他就沒怎麼將心思放在這兄妹二人的身上,這般無用的棋子,真是浪費心思。

*

寧玖等人出家爲女冠的主要目的是爲宣德帝祈福,可事先宣德帝卻並未言明永樂觀禁止對外開放。寧玖等人到了永樂觀後,不曉得香客們是來瞧這位前太子妃的相貌的,還是因其餘什麼緣故,總之永樂觀的香火異常興旺。

今日正好是這九位女冠在永樂觀裡爲宣德帝祈福的第九日,據聞宮中的宣德帝身子逐漸康健,爲了表達對這九人的感謝,太子今日親自來到了此地。

太子爲人素來親和,世人多贊其仁厚。

但在百姓面前,他到底是名位高不可攀的儲君,儲君出行該有的陣仗自然是有的,加之這幾日永樂觀參拜的人數甚多,自然需要提前將道路清理出來。是以太子到達永樂觀的時候,好些百姓都被禁軍攔在了道路兩旁開外,以便禁軍與太子的通行。

今日太子身着一襲月白繡金蟒紋圓領袍服,頭束鑲紅寶紫金冠,腰束金玉腰帶,氣宇軒昂,神采奕奕。

普通的百姓甚少見到這些王公貴族,見太子如此大的陣仗出行,目光皆是不由自主的跟隨着他。

太子時而對百姓露出一抹溫和的笑意,這讓旁邊圍觀的百姓心頭先前的那點因太子出行被驅逐的不忿也隨之煙消雲散,覺得太子爲人真是好極。

永樂觀先被禁軍清理過,太子到時,寧玖正站在永樂觀門口和其餘八人一起遠遠的相迎。

太子被禁軍護着前行,可就在此時,斜刺裡忽然衝出一個身着青色圓領袍服的人影,撞上了其中一名禁軍,那人袖中的東西隨着這一撞,立時被撞落在地。

見東西落在地上,那人神色驚慌,忙將那東西揣入懷中便要走。

禁軍見此人行爲神色古怪,動作鬼鬼祟祟,當即便橫刀將他攔下。

太子聽見動靜,腳步頓住,目光落在那名禁軍和那鬼鬼祟祟的人身上,問道:“怎麼回事?”

身披甲冑的禁軍對太子一禮,而後道:“啓稟太子殿下,方纔此人忽然衝出,懷中東西跌落,鬼鬼祟祟的,瞧着形跡十分可疑。”

青衣人連忙擺手搖頭辯白道:“啓稟太子殿下,小的冤枉啊,小的什麼也沒幹,只是一不小心尋錯了路,才忽然撞到此處。”

太子見他的手一直死死地按在袖口,面上更冷道:“袖中藏了何物,呈上來給孤瞧瞧。”

這青衣郎君聞言面色忽白,額角也有汗珠滲出,忙道:“太子殿下,這,這是我寫給心儀小娘子的情信,登不得大雅之堂,還是莫要拿出來,免得平白無故污了殿下的眼睛。”

他越是這般推脫,太子便越覺此人可疑,神色一厲道:“你視線飄忽,一看便有問題。”言罷,揮手示意了他身旁的兩個近衛,“將他按住,孤倒要瞧瞧他藏着什麼東西。”

那青衣郎君聞言面上懼色更濃,當即便要逃跑。

他不過是孤身一人,而他的面前有着數不清的禁軍,逃跑無疑是不可能的。很快,他便被制,袖中藏着的信件也被扒拉了出來。

禁軍仔仔細細的檢查了那青衣郎君懷中搜出的信件,確保上頭沒有藏着暗器和毒藥之後,這才遞給太子,太子打開那幾封信箋,目光在上頭看了一圈之後,神色忽變。隨後目光冷冷的落在永樂觀大門前的寧玖身上。

寧玖早早就見到太子的身影,眼見他遲遲未上前,心裡暗自生疑。想了想,她便攜其餘女冠一起朝着永樂觀外迎了上來,可誰知一眼便看到了太子與一青衣郎君糾纏的畫面。

她的目光落在那青衣郎君的臉上,心中忽的生出一種不好的預感,握住拂塵的手也不由得微微緊了幾分。

他怎麼在此地?

寧玖的目光再度落在太子身上,見太子面色微沉,目光無比複雜的看着自己,不由得道:“太子殿下,此處發生了什麼事情?”

太子心下冷笑,神色淡淡的道:“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眼前的這人,想必永樂真人你也認識吧。”

寧玖眉頭一皺,對於太子近乎質問的口氣有些不爽,面上不動聲色點頭道:“自然認得的。此人乃是我祖母孃家幼弟的兒子,按理,我當喚他一聲表叔。”

太子聞言,面上更沉,伸手指着寧玖,而後又指着李七郎道;“你們真是恬不知恥!恬不知恥!”

太子神色一厲,揮手道:“來人!將這兩個罔顧禮法,恬不知恥的人,給孤拿下。”

寧玖聞言,神色愈發不解道:“太子殿下,可否解釋一下發生了什麼事情?”

正在此時,李七郎忽然嚎叫起來,對着寧玖道:“六娘,你一定要救我!救我!”

見此,太子心中忽然生出一種不適之感,看來他以前真是被她所欺騙了,這個寧玖既然敢在家中做出推庶妹下水的事情,眼下在這做出這種腌臢事,也是正常的。

太子聞言冷笑道:“永樂真人莫不是還要裝蒜?你看看這些,自然便知道了。”說着便將那些信扔在了寧玖的身上。

寧玖看罷,眉頭一皺,太子脣畔溢出幾絲冷笑,“滿篇污言穢語,淫詞豔曲,真是不堪入目。”

然而最令人噁心的是,上面通篇都是她的字跡。

上次在甘泉行宮的鬥詩會上,太子是見過寧玖的字的。是以方纔瞧見李七郎拿出的信,纔會如此生氣。

寧玖當着太子的面,揚了揚手中的信件道:“太子殿下是懷疑我與他有染。”

太子不置可否,寧玖見此露出一個輕笑,在李七郎的眼前揚了揚手中的拂塵,似乎想將什麼不乾淨的東西驅除一般。

“太子殿下真是說笑,我如今雖爲女冠,但之前到底是聖上曾欽點給你的太子妃,雖然最後我與太子殿下沒有緣分,但太子殿下也不必如此看低聖上的眼光。”

太子面色一白,哪裡聽不出寧玖的暗諷。

太子之所以會如此生氣,正是因爲寧玖曾是宣德帝賜給他的太子妃,他只要一想到寧玖頂着他太子妃的名頭,與旁人做出對不起他的事,便覺憤怒至極。

今日太子在此地發現此事,頓時覺得顏面盡失,怒不可遏,他想要當着衆人的面拆穿寧玖的真面目。

李七郎見此忙道:“六娘,方纔在殿中,你不是這樣對我說的,你不是說——”

說到此處,李七郎似乎感覺說錯什麼話似的,小心翼翼的看了太子一眼,連忙住口。

這話不說還好,一說,還以這樣欲言又止的神色,讓太子想不在意都難,他直覺覺得這未盡的話與自己有關,於是便道:“你說,方纔她說什麼?”

李七郎道:“六娘,你若答應救我,我便將此事爛在肚子裡,你若是非要跟我撇清關係,大不了咱們魚死網破。”

李七郎的話是十足的威脅,若一般人碰上他這種威脅的,少不得會爲他說道幾句,如此一來便是被繞進他的套子了,但寧玖問心無愧,她壓根兒不懼怕李七郎的陰謀詭計,神色十分坦然,攤手笑道:“我與你毫無關係,你爲何卻偏偏要誣賴我與你有染,虧你還是我祖母的親戚,沒想到竟是個如此狼心狗肺的東西。”

李七郎聞言神色一怔,悲痛欲絕,他道:“既然你不仁,就不要怪我不義!”隨後,他對太子道:“啓稟太子殿下,我與寧六孃的確有染,而且我有證人。”

說罷,他的眼神忽然落在寧玖身後同樣身着一身道袍的柳若靈身上。

“柳道長,你不妨說說,前幾日裡瞧見了什麼?”

此次於永樂觀出家爲女冠的女子中只有寧玖一人由宣德帝賜了法號,旁的人都是以姓相稱。

柳若靈聞言咬了咬牙,忽而站了出來。

寧玖見此,目光沉沉的落在柳若靈身上,神色一瞬即冷。

上一世寧玖與柳若靈並未結怨,便沒怎麼將她放在心上。

可這一世,這個柳若靈一而再再而三的與她作對,真是噁心,本以爲是個不起眼的小角色,卻能總在關鍵時刻出來噁心你一把。

早知如此,她應該早些收拾她的。

太子見柳若靈站了出來,臉色更沉,這個柳若靈與李七郎素不相識,沒有必要爲他做假證,那麼只有一個可能,便是寧玖極有可能與這個李七郎有着什麼不可告人的關係。

見此,太子問道:“柳道長,你且說說,你看到了什麼?”

柳若靈看了一眼寧玖,而後小心翼翼的道:“啓稟殿下,臣女……”說到一半,柳若靈驚覺不對,而後改口道:“貧道前幾日看見寧六娘夜會李七郎,就在永樂觀後的另一棵樹下,他們二人……貼得極近,且,且舉止十分親密,並不像是普通關係。”

這話一出,立時譁然,一旁圍觀的百姓聽此,便不由得出聲道:“天哪!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不是說這個永樂真人是名滿京華的才女嗎?怎麼能幹出這種齷齪的事情。”

“哎呀,可不是嘛。我本是聽說她的才名,纔來此處看看的,可誰知,卻看到了這般齷齪的一面,真是……早知如此,我便不來此地了。”

這些圍觀者大都沒有自己的判斷力,聽風便是雨,他們聽到身邊的人都在起鬨,一些人便自作聰明地也跟着起鬨起來。

直道寧玖年紀輕輕不學好,盡是學的這些腌臢做派。

“難怪不得她要出家當女冠呢!想必她家裡是知曉她這樣的品性,所以纔將她弄到此地,讓她自生自滅。”

“……”

圍觀百姓的言論越來越過激,越來越難聽。

太子見此眉頭一皺,心道,這事若是鬧出去,到底也會於皇家顏面有損,於是便道:“此處不是談話的好地方,不若我們進去再說。”

寧玖聞言,心中不由暗笑,話都說到這個份兒上了,此時若是進去,那他們潑在她身上的髒水,可就越發的洗不清了。

寧玖搖頭,坦然道:“不必!就在此處說,正好當着衆位百姓的面說清楚,我寧六娘行得正坐得直,自是不畏懼這些污言穢語。”

寧玖對太子道:“太子殿下,貧道有幾句話想問一問他們二人,可否?”

太子見此不由得詫異,一般人若是被揭穿了醜事,必然會驚慌不已,醜態畢露,可這個寧玖從始至終都是一副雲淡風輕的模樣。

莫非她真是冤枉的?還是說她心思深沉,已到了一種可怕的地步?

太子不由得正了正色,啓脣道:“你說。”他倒要看看,事情都到了如此地步,寧玖還想如何來翻盤。

寧玖道:“在此之前,麻煩太子殿下李七郎的眼鼻矇住可否?”

太子聞言點頭,讓禁軍上前將李七郎的口鼻掩住,而後她來到柳若靈的面前,脣畔勾起一個笑意道:“柳二孃,不對,現在改叫柳真人了,你一而再再而三的與我作對,我倒是想問一句究竟是爲了什麼?”

柳若靈心中發虛,下意識後退一步,面上佯裝堅強對寧玖道:“你說什麼?我何來與你作對一說,我的確看到了你做那種事情,你自己敢做,難道不怕人家說嗎?”

寧玖聞言一笑,將手中的拂塵拿得高了些,繼續道:“既然你口口聲聲說我與李七郎有染,那你說說,那日夜裡瞧見我和他在樹下私會,他穿的什麼衣服?而我又是穿的什麼衣服?”

柳若靈先是一愣,隨後隨口便道:“你自然是穿的道袍,而他……”

柳若靈下意識看了旁邊的李七郎一眼,接着道:“他穿的和今日一樣,也是一身青衣。”

寧玖道:“很好。”然後對太子道:“太子殿下,麻煩你安排手下的禁軍去問一問李七郎,那日他與我私會的時候穿的是什麼衣裳?身上可有佩戴旁的配飾?”

柳若靈一聽,渾身不由得一僵,一般的人若是遇見這種情況,早已方寸大亂,忙着爲自己辯解,哪裡還想得到這個?可這個寧玖,事到這種地步,她竟還不忘分析着事情中的細節。

她事先與李七郎對過無數的回答,可唯獨除了這個,若是一會兒他說的與她對不上號,那……柳若靈心中忽然生出悔意,更多的則是一種慌亂。

可是她沒有辦法,崔婉在幾日前找上門來,讓她串通這個李七郎陷害寧玖,否則便要她好看。

那處李七郎被問到與柳若靈一樣的問題時,下意識的看了柳若靈一眼,旁邊的禁軍喝道:“眼睛亂看什麼?太子殿下問話,你回答就是。”

李七郎眼珠子一轉道:“我與她私會又不止一次,藍的白的衣服都穿過,我怎麼知道你說的是哪一次?”

太子道:“就是方纔她說的撞見你與她在樹下私會的那次。”

“那次,我穿的青衣……”

李七郎本是抱着試探的口氣說着,隨後見太子面色一變,便知道自己說對了,隨即將口中還未來得及出口的白衣,藍衣一併吞了下去。

“是的,沒錯。那日我穿的就是青衣。”

柳若靈聞言不由得鬆了口氣。

李七郎心中爲自己的機靈感到十分滿意。

太子神色冷了幾分對寧玖道:“你還有什麼話要問,一併問出。”

寧玖又道:“既然你口口聲聲說與我相好,那手中必然有一兩件我的信物,你莫說你拿不出來。”

李七郎聞言心中十分得意,當即便從懷中掏出一個玉墜道。

“此玉墜是你阿爺爲你雕刻的生肖玉佩,你說這玉雕工雖然不好,卻是你阿爺親手爲你做的,所以從小到大便佩戴在身上,與我相會後,你便將玉送給了我。”

李七郎語帶得意,不由道;“怎麼樣,你還有什麼話說。”

寧玖聞言,面上露出一個笑容道:“你確定這生肖玉是我送給你的嗎?”

寧玖這話讓李七郎不由的生出幾分疑慮,但此玉乃是鄭氏親手交給她的,絕不可能差錯,於是點頭道:“沒錯,此玉就是你親手給我的。”

寧玖聞言面上的笑意更濃,轉瞬竟從懷中拿出一個與李七郎一模一樣生肖玉佩道:“可我的玉,好端端的在我身上呢,你的那個玉又是從哪個地方拿出來的?”

李七郎聞言面色一震,冷汗瞬間沁透脊背。

“怎麼,怎麼可能?!”

------題外話------

——感謝——

1亞飛啊秀才投了1張月票

2胖西大妹的二姐秀才投了2張月票

3舒心怡秀才投了1張月票

第064章拋卻仁義,狠下心腸求收第196章:除夕佳節,永安初雪第067章自尋死路,不外如是第127章:南秦公主,下賤如狗第035章:成事不足,另謀一計第027章:寧五娘歸,再見端王第193章:無恥之徒,二房生亂第040章:夜半相商,逍遙門徒(求收)第187章:心意轉變,震懾十娘第100章:車內對峙,另尋他法第070章逐個搜身,當衆查看第007章:事急從權,破門而入第204章:帝王遇刺,朝局動盪第048章:知錯能改,善莫大焉上架通知第188章:寧玖入觀,聲名被污第187章:心意轉變,震懾十娘第036章:心生異變,初次試探第166章: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077章:地位低賤,心有不甘第093章:確認消息,前往清河第071章證物俱在,局勢陡轉第007章:事急從權,破門而入第056章:靜觀其變,引蛇出洞第022章:外祖母至,誰是賤人第077章:地位低賤,心有不甘第141章:聲名盡毀,遺臭千年第113章:牆縫藏屍,庵堂之秘第151章:往生境內,前塵往事第198章:寧璋舞弊,下入牢獄第099章:驅蠱代價,值或不值第174章:再憶往生,追溯前塵(二)第112章:夜探尼庵,藏污納垢第123章:街頭被堵,楚王出手第065章自投羅網,主動上鉤求收第032章:不怕一萬,就怕萬一第205章:局勢不妙,端王敗露第045章:氣氛沉悶,山雨欲來(求收)第098章:投懷送抱,佳人在懷第170章:御前對質,意圖換婚第100章:車內對峙,另尋他法第005章:巧妙應對,禍水東引第036章:心生異變,初次試探第063章真假難辨,噩夢忽臨(二更第076章:按捺不住,親自出動第031章:今日之賬,暫且記下第021章:激怒李氏,被逼下跪第020章:長者爲尊,安能違抗第004章:兩相對峙,各懷心思第067章自尋死路,不外如是第086章:寧氏七娘,邪氣入體第024章:既爲親家,有何不妥第089章:爭鋒相對,淪爲笑柄第192章:二房困境,太子賠罪第205章:局勢不妙,端王敗露第172章:齊王落罪,寧瑜示好第204章:帝王遇刺,朝局動盪第011章:危機解除,添柴加火第005章:巧妙應對,禍水東引第029章:區區賤婢,有何懼之第004章:兩相對峙,各懷心思第097章:吾之卿卿,誰人敢動第184章:帝王昏迷,設陣祈福第207章:端王之死,面目全非第083章:妙覺真人,虛雲大師第202章:端王設局,薛珩負傷第199章:端王大婚,崔婉示威第062章正人君子,乘人之危第155章:酒宴生變,帝王賜婚第017章:犬中之王,番邦雪獒第167章:表明心意,山中旖旎第063章真假難辨,噩夢忽臨(二更第124章:朝堂爭議,寧玖獲賞第005章:巧妙應對,禍水東引第023章:刁奴欺主,合該重罰第079章:機關算盡,功虧一簣第209章:變故突生,驚叫忽起第151章:往生境內,前塵往事第112章:夜探尼庵,藏污納垢第067章自尋死路,不外如是第189章:將計就計,二房醜事第149章:突厥事敗,帝王震怒第183章:負荊請罪,楚王捱揍第051章:水落石出,到此爲止第017章:犬中之王,番邦雪獒第104章:失去名額,安平發狂第110章:公佈成績,雙雙奪魁第169章:苟且醜聞,太子失蹤(二)第017章:犬中之王,番邦雪獒東陽侯道:“《中庸》第一章裡言,天命之謂性,其下爲何?”第202章:端王設局,薛珩負傷第020章:長者爲尊,安能違抗第207章:端王之死,面目全非第107章:天氣太熱,使人發昏(甜)第023章:刁奴欺主,合該重罰第055章: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186章:樑國夫人,藉機敲打第170章:御前對質,意圖換婚第072章貶爲庶人,母女決裂第198章:寧璋舞弊,下入牢獄
第064章拋卻仁義,狠下心腸求收第196章:除夕佳節,永安初雪第067章自尋死路,不外如是第127章:南秦公主,下賤如狗第035章:成事不足,另謀一計第027章:寧五娘歸,再見端王第193章:無恥之徒,二房生亂第040章:夜半相商,逍遙門徒(求收)第187章:心意轉變,震懾十娘第100章:車內對峙,另尋他法第070章逐個搜身,當衆查看第007章:事急從權,破門而入第204章:帝王遇刺,朝局動盪第048章:知錯能改,善莫大焉上架通知第188章:寧玖入觀,聲名被污第187章:心意轉變,震懾十娘第036章:心生異變,初次試探第166章: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077章:地位低賤,心有不甘第093章:確認消息,前往清河第071章證物俱在,局勢陡轉第007章:事急從權,破門而入第056章:靜觀其變,引蛇出洞第022章:外祖母至,誰是賤人第077章:地位低賤,心有不甘第141章:聲名盡毀,遺臭千年第113章:牆縫藏屍,庵堂之秘第151章:往生境內,前塵往事第198章:寧璋舞弊,下入牢獄第099章:驅蠱代價,值或不值第174章:再憶往生,追溯前塵(二)第112章:夜探尼庵,藏污納垢第123章:街頭被堵,楚王出手第065章自投羅網,主動上鉤求收第032章:不怕一萬,就怕萬一第205章:局勢不妙,端王敗露第045章:氣氛沉悶,山雨欲來(求收)第098章:投懷送抱,佳人在懷第170章:御前對質,意圖換婚第100章:車內對峙,另尋他法第005章:巧妙應對,禍水東引第036章:心生異變,初次試探第063章真假難辨,噩夢忽臨(二更第076章:按捺不住,親自出動第031章:今日之賬,暫且記下第021章:激怒李氏,被逼下跪第020章:長者爲尊,安能違抗第004章:兩相對峙,各懷心思第067章自尋死路,不外如是第086章:寧氏七娘,邪氣入體第024章:既爲親家,有何不妥第089章:爭鋒相對,淪爲笑柄第192章:二房困境,太子賠罪第205章:局勢不妙,端王敗露第172章:齊王落罪,寧瑜示好第204章:帝王遇刺,朝局動盪第011章:危機解除,添柴加火第005章:巧妙應對,禍水東引第029章:區區賤婢,有何懼之第004章:兩相對峙,各懷心思第097章:吾之卿卿,誰人敢動第184章:帝王昏迷,設陣祈福第207章:端王之死,面目全非第083章:妙覺真人,虛雲大師第202章:端王設局,薛珩負傷第199章:端王大婚,崔婉示威第062章正人君子,乘人之危第155章:酒宴生變,帝王賜婚第017章:犬中之王,番邦雪獒第167章:表明心意,山中旖旎第063章真假難辨,噩夢忽臨(二更第124章:朝堂爭議,寧玖獲賞第005章:巧妙應對,禍水東引第023章:刁奴欺主,合該重罰第079章:機關算盡,功虧一簣第209章:變故突生,驚叫忽起第151章:往生境內,前塵往事第112章:夜探尼庵,藏污納垢第067章自尋死路,不外如是第189章:將計就計,二房醜事第149章:突厥事敗,帝王震怒第183章:負荊請罪,楚王捱揍第051章:水落石出,到此爲止第017章:犬中之王,番邦雪獒第104章:失去名額,安平發狂第110章:公佈成績,雙雙奪魁第169章:苟且醜聞,太子失蹤(二)第017章:犬中之王,番邦雪獒東陽侯道:“《中庸》第一章裡言,天命之謂性,其下爲何?”第202章:端王設局,薛珩負傷第020章:長者爲尊,安能違抗第207章:端王之死,面目全非第107章:天氣太熱,使人發昏(甜)第023章:刁奴欺主,合該重罰第055章: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186章:樑國夫人,藉機敲打第170章:御前對質,意圖換婚第072章貶爲庶人,母女決裂第198章:寧璋舞弊,下入牢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