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齊王落罪,寧瑜示好

宣德帝沉聲道:“朕知此事是你所爲,若你繼續冥頑不靈,朕自有方法從其他地方下手。要知道,朕的玄衣衛養了三年,也是時候該鬆快鬆快筋骨了。”

言罷,他的視線從王四郎的身上掠過,接着又往外看去。

齊王順着他的目光,彷彿看到宣德帝的目光穿透層層禁軍落在了自己的母親王貴妃的身上。

齊王的牙不由得微微咬緊。

他這是在威脅他!拿王家,拿他的母親威脅他。

宣德帝此人行事目的性極強,不達到目的,決不罷休,這是齊王很早便知道的事情。

事到如今這個地步,齊王已經不需要去探究此事到底是怎麼回事,他只需要弄明白了一件事情即可——

今日之事是宣德帝設好的局。

或許他早就等待着這樣一個機會,今日之事正好可以讓他抓住,送他入局。

齊王忽而擡頭,對宣德帝道:“若此事乃是兒所爲,聖上打算如何處置兒?”

宣德帝的目光落在他的身上,默了幾瞬而後移開道:“若真是你,似這等陷害兄弟之事絕不能輕饒。但,朕念在骨肉情分上可網開一面。罰你太廟思過半年,在先祖面前好好認錯悔過,此間你手中的所有職務,便都移交給太子暫理。另外,再罰俸一年,以儆效尤。”

聽着似乎並不重。

只是,朝中局勢瞬息萬變,別說半年,便是半個月都不知會出現多大的人事變動。況且,這職務交出去,怕是回不來了。

眼前說着雖是半年,但等他真的去了太廟之後,宣德帝又不知會以什麼樣的理由讓他在太廟逗留。

齊王眸光微凝,宣德帝這一招實在是妙,和上次對付晉王的方法如出一轍。

宣德帝這是在藉機對付他,好爲太子鋪路。

是了,上次晉王受損嚴重,陛下必然不會放他坐大,他早該想到此事的。

思及此,齊王心中不由的浮起陣陣譏諷的笑意,這就是他的父親,找着機會算計自己的親兒子的父親。不,或許在他的心中只有那個庸碌不堪的太子纔是他的親兒。

齊王眸光微動,復又不動聲色的看了一眼王四郎。

王四郎神色冷沉,沉吟半晌,不可見地微微點了點頭。

然後齊王沉聲道:“兒,認罪。”

所有證據都擺在了檯面上,已容不得他不認了。

齊王等人被帶下去之後,宣德帝覺得世界終於清靜了許多,彷彿累極似的靠在自己的龍椅上,右手撐着額頭,隨後又開始揉了揉眉心。

總算是解決了一樁事。

揉着揉着,宣德帝忽然想起什麼,擡頭對陳德問道:“楚王殿下還沒出來嗎?”

陳德忙把一封信遞上,宣德帝見此拆開,眉峰微皺。

薛珩說是逍遙谷有急事,所以他便和溫琅先回去了,待事了後即刻便會歸京。

看罷,宣德帝將那信啪的一下扔在桌上,對於楚王此次不告而別,神色略有些不滿。

“此次秋狩人員混雜,還有那麼多外國的使臣,他怎可在這般關鍵的時刻說走就走?看來朕往日真是太過驕縱他了。”

陳德在一旁眼觀鼻鼻觀心,彷彿個木偶一般,不發一言。

沒過多久,派去查寧三娘身份的人也回來了,寧三娘除了身世稍低了些外,並沒有其他不妥之處。

宣德帝看後滿意的點了點頭,當即便叫陳德取來聖旨,提筆揮灑起來。

*

諸國使臣起先並不知道秋狩上南秦皇室發生了什麼事情,經過一番打探後,他們還是探出了一些有用的消息,尤其是突厥的使臣,更是將此事打探出了一個七七八八。

阿史那穆爾知曉此事之後,心中很是得意,幸災樂禍極了,想着這些南秦人平日裡自詡禮儀之邦,最是講究倫理綱常,如今皇室裡出來了這樣一件醜聞,真真是諷刺至極。

阿史那穆爾與自己的下臣議事之後便回了他暫居的寢宮,回宮之後便見到了一身着翠綠襦裙,烏髮挽成單螺的阿史那古麗。

阿史那古麗聽到腳步聲後,連忙迎了出來,目光當中還帶了一絲期盼。

阿史那穆爾皺了皺眉,看了眼屋外,道:“天色已晚,你還在阿兄這裡呆着做什麼?快去歇息吧。”

自從上次寧晟那一箭之後,阿史那古麗的右手便廢了,她用完好的左手握住阿史那木爾的胳膊,急切的道:“楚王殿下去了何處,爲何他今日進了後山獵場之後便不見了蹤影?”

阿史那穆爾聞言,面色一沉,定定的看着阿史那古麗,語重心長的道:“古麗,你竟還對楚王抱有癡心,爲兄勸你一句,你這份癡念還是儘早放棄的爲好。”

阿史那古麗聞言,覺得難以接受,“爲什麼?楚王殿下一表人才,我就是心悅他,愛慕他,想要成爲他的人,這有什麼不對的?而且我是突厥公主,我的身份也配得上他,只要阿兄你出面,向南秦的皇帝陛下開口,他一定會答應我此事的。”

阿史那穆爾煩躁的甩開阿史那古麗纏住自己胳膊的手,阿史那古麗因這猝不及防的力量往後退了幾步,才堪堪穩住身形。

阿史那穆爾的目光忽然落在阿史那古麗癱軟無力垂着的右手上,他道:“古麗,有些事情並非你想象中的那麼簡單,據聞那個楚王乃是南秦皇帝除太子之外最爲親近和疼愛的人,他怎麼可能將你許配給楚王?你也不是不知道這些南秦人素來眼高於頂,面上瞧着和和氣氣的,實際上內里根本看不起我們突厥人,你與楚王以前沒有可能,如今,更無可能了。”

阿史那穆爾落在阿史那古麗殘廢的手上的目光,彷彿一道利劍,無情的將她的手臂再次刺穿。阿史那古麗覺得原本已然不疼的手臂,再次開始作疼起來,她瞪大雙眸,眼眶泛紅,“不,不會的。”

阿史那穆爾還要說些什麼,阿史那古麗卻彷彿受了什麼驚嚇一般,一邊叫嚷着,一邊扶住自己的右手,快速的跑開了。

阿史那古麗回到自己的寢殿之後,終於忍不住埋頭在枕間流下了淚水。

待到嗓子哭啞,淚水流乾,再也流不出的時候,阿史那古麗忽然從牀上坐了起來,神情有些木訥。

她目光微微下移,落在自己的右手上,漸漸的眸中亮開了一抹狠色,都怪寧玖,都怪她,若不是她,自己也不會輪到今日這般境地。

不行,她一定要嫁給楚王殿下,就算是側妃,她也可以。

漸漸的阿史那古麗原本枯井一般的眸中,忽然好似注入了活水,再次變得神采奕奕。

*

今日寧瑜是被太子宮中的內侍送回的,當時鄭氏和寧珊二人正在院子裡歇腳,見此情形,二人不由得面面相覷,等那些內侍走了之後,他們便拉着寧瑜細細盤問起來。

寧瑜只說她無意救了太子,費了好大功夫才便將此事搪塞過去。

打發了鄭氏母女之後,她便回了自己的房間。

回到房間,寧瑜才覺得渾身筋骨好似散架一般疼痛,今日她滾下山坡的時候,身上有好些地方都被石子給刮傷了。

眼下這些傷口雖然都已經處理過了,卻仍是不可抑制的發疼,加之後來在獵洞……

思及此,寧瑜不由得臉色一紅,忙回自己的塌上躺下。

寧瑜心中慶幸,好在方纔她在太子的宮殿已經梳洗過了,否則眼下有些事情落入她的丫鬟眼裡……那就麻煩了。

寧瑜翻身上了牀榻,躺了不知多久,昏昏沉沉間突然聽到了聖旨到的消息。

她如夢初醒,拍了拍自己的臉,確定自己不是在做夢之後,看了一眼天色,晨光大亮。

她這一覺睡得可真沉,寧瑜這樣想着,忙叫丫鬟替自己整理了儀容,而後快步的迎了出去。

東陽侯府的女眷,除寧玖之外,都住在一間院子裡。是以寧瑜出門的時候,發現外頭已經跪了一地的人,寧珊以及寧珍都在其中。

寧瑜來得最遲,見此連忙跪下。

宣旨的內侍的目光從寧瑜的身上掠過,見正主終於來了,這才一字一頓地將聖旨宣讀起來,“東陽侯府寧氏三娘,蕙質蘭心,柔順賢惠,此次救太子危難之際……特封寧氏三娘爲太子良娣,待太子大婚之後,入住東宮。”

內侍在宣讀聖旨的時候,在場衆人的頭一直是低垂着的,表面上寧瑜看似無常,實際上她的心中已然滔天巨浪,一雙眸子當中滿是興奮和狂喜的神色。

寧瑜交錯伏在地上的手,已然泛起了細汗。

她沒想到,這賜封的旨意竟會來得如此之快。

與寧瑜狂喜的神色相比,鄭氏等人則是滿面愕然,臉上滿是不可置信。尤其是寧珍聽到寧瑜被賜封爲太子良娣之後,氣得臉都綠了,一雙眸子裡滿是不甘。

內侍一口氣將聖旨宣讀完畢,小心地將聖旨合攏,雙手捧上,笑眯眯的說道:“寧三娘子,接旨吧。”

寧瑜起身,雙手鄭重地接過聖旨。

今日之後,她便不再是東陽侯府那個卑賤的庶女。從此,她再也不用仰仗鄭氏母女二人的鼻息而活……

待到前來宣旨的內侍走後,鄭氏幾人急忙上前將寧瑜給團團地圍了起來。

鄭氏滿臉的不可置信。

寧珊則是咬着牙齒,面色緊繃,看得出來她的心情並不大好。

寧瑜與她二人同屬二房,如今這個往日裡毫不起眼,無半分存在感的寧三娘,竟在今日一躍成爲太子良娣,這簡直……寧珊感到不可思議,震驚,但更多還是不甘。

是了,她寧瑜憑什麼?一個什麼都不起眼的庶女,她憑什麼?

寧珍懷着與寧珊同樣的心情,一雙杏眸亮得幾乎都快要聽出火來,又羨慕又不甘的道:“三娘真是好手段,如今即竟將成爲太子殿下的良娣,一飛沖天,成爲人上之人了呢。不過,你能告訴我們,你和太子殿下是怎麼相識的嗎?”

寧瑜聞言不由得垂首,露出有幾分羞怯的笑。

寧瑜一貫如此做派,在場的幾人見此心中不屑道,真是上不得檯面。

往日裡寧瑜羞赧的笑今日出現在寧珍的面前,讓她心中沒由來一刺,生出了一種她故意如此爲之的炫耀。

寧珍咬着牙,下意識地攥住了自己的衣角。

寧瑜效果笑罷,擡着頭看着寧珍,不知是錯覺還是什麼,寧珍似乎從她的眼中看到了一些與往日不一樣的東西。

“說來,此事我還要感謝五娘你呢。若非五娘你成全我,我還未能與太子殿下相識。”

寧珍驚訝道:“什麼!我成全你?三娘何出此言呢?”

寧瑜婉婉一笑道:“三娘怎麼這麼快就忘了?若非昨日在山坡上你丟掉我的手,我也不會跌入獵洞之中誤打誤撞的遇見太子殿下,平白無故得了這麼大一份機遇。”

寧珍聽她這樣說,氣得臉一陣白一陣綠,心中又悔又恨,暗想,若是昨日她偶然滑下山坡的時候,寧瑜沒有拉她的話,那現在受封太子良娣的,一定會是自己。

思及此,寧珍面色憤憤不已,有種自己的機遇被寧瑜生生搶走的憤怒。

鄭氏母女二人在旁邊聽得一頭霧水,鄭氏皺眉道:“山坡?什麼山坡?你們二人到底怎麼回事?”

寧珍心下微慌,怕寧瑜成了太子良娣追究她昨日鬆手的責認,面上帶了幾分恰到好處的慌張和委屈的,“三娘,昨日並非是我有意放開你的手的,都怪我體力不好。不然,不然我也不會讓你一個人就滑下山坡的。事後我便馬不停蹄地尋人來救你了。我想三娘你一定最能明白當時我的處境的,你方纔也說,若非如此你也不會遇到太子殿下,所以你一定不會怪罪我的是不是?”

寧瑜垂首,在寧珍看不見的地方,目光有些冷。

昨日她好心救她寧五娘,可當她自己滑下去的時候,寧五娘卻鬆開了手。

寧瑜道:“過去的事情便過去了,我不會追究的。”

聽見此話,寧珍心下微鬆,想起寧瑜這樣的好運,心中又泛起了酸,“對了三娘,你才與太子殿下見了一面便被封爲了良娣,想必,你一定也是用了什麼好手段,纔將太子殿下迷得團團轉吧。”

寧珍這話一落,便聽一旁的鄭氏喝了她一聲,“好了。”

聞言,寧珍看向了鄭氏,見鄭氏面上極爲嚴肅,復又下意識的環顧了一下週遭,發現方纔她說那話的時候,這殿裡頭伺候的宮婢,都目光灼灼的盯着她。

寧珍猛然醒悟過來,這個行宮裡頭到處都是皇上的眼線,若是她的這番言論傳入皇上或太子耳中,那……豈不是在說太子昏聵,寧瑜隨便使了手段便將其迷得神魂顛倒嗎?

寧珍連忙變了臉色,當即扯出一個笑意道:“方纔我說的不過是姊妹間的玩笑話,還望三娘不要放在心上。”

寧瑜點了點頭,然後道:“若是放在以往五娘與我說這些,自是可以的。但如今三娘承蒙太子厚愛,得了良娣的身份,到底還是有些不同。有些事情我們姐妹二人自是不可計較,但若傳入旁人的耳中,怕是不太好了。以後像今日這樣的玩笑話,五娘還是少說些爲好。”

寧珍聽見此言,竭力的隱忍住心中澎湃的怒意,垂在身側的手衣袖被拽得變形,面上仍帶笑道:“這是自然,是五娘忘了身份了。”

鄭氏母女二人看了一眼寧瑜,二人對視一眼,交換着各自的心思。

見她們消停了下來,鄭氏便領着寧珊回了自己的屋裡。

回到屋裡,鄭氏母女二人的臉色齊齊一變,鄭氏冷笑一聲,“往日裡我還真是小瞧了她,別看她平日裡唯唯諾諾,半天吭不出一聲,沒想到,人家不聲不響的就將太子良娣的位子握在了手中。真是厲害。”

寧珊的面色極爲不屑,但她不屑之餘,更帶着一種不甘心,她一個庶出的女兒怎能坐上太子良娣的位置?而她身爲東陽侯府二房的嫡女,不日後卻要嫁給突厥的小可汗。

眼下,瞧着她雖是王妃,比寧瑜這個所謂的太子良娣要高得多。

但倘若日後太子能夠成功即位,寧瑜再成功的爲他生上個一兒半女,說不定還有封妃的可能,到那時候,她便是世間最尊貴的男子的女人,而她,不過是個臣服南秦的突厥王妃。

寧珊從小便瞧不上寧瑜,怎能容忍她爬到自己的頭上。

她眸光沉沉,十分不甘心道:“她一個庶女,怎麼能爬到我的頭上。”

鄭氏眉頭一蹙道:“我兒放心,她絕不可能爬到你頭上的。不過如今她能夠進入東宮,倒也算是個好事,好歹她也是咱們二房出來的,若是利用得當,或許還能成功的給那個小賤人添堵。”

寧珍聞言眸色一亮,自然知道鄭氏口中說的這個小賤人是誰。不過她想了幾瞬後搖了搖頭道:“阿孃,你難道忘了這十幾年來,我們對這個寧瑜不管不顧,當空氣似的。如今就算我們想要去籠絡,怕是她也會不肯。”

鄭氏聞言,眸色微沉,思索片刻後道:“你說的的確沒錯,這寧瑜用的好了,便是一把趁手的利刃,只是若用得不好的話,興許還會傷及我們自個兒。”

寧珊點頭,“我也是阿孃這個意思,不過……倘若她真能夠給那個賤人添堵的話,我也是極樂意幫她一把的。”

鄭氏道:“你不必擔心,她一個母族不顯,身份低微的庶女還能翻出什麼花來?再說,她那生母許氏還在我們二房呢。只要我是當家主母的一天,她們母女二人便逃脫不了我的掌控。”

鄭氏母女二人商量了一會兒,最後鄭氏決定先將寧瑜喚來探探口風。

寧瑜進來之後,鄭氏和寧珊一改往日的冷漠和高高在上,變得十分殷切。

鄭氏坐在一張玄紅漆木的几案之後,寧珊坐在她的左手邊。

她看到寧瑜提着裙襬進來,忙朝她招了招手,拍了拍自己身旁的右邊空着位置,那處已然設好了一個坐塌。

“三娘來,坐到母親旁邊來。”

寧瑜不置可否,乖順的坐到鄭氏旁邊,面上的表情瞧着似乎與往日一般無二。

寧瑜坐下之後,鄭氏親熱的拉過她的手道:“往日裡,是我這個做母親的忽視了你。不過你放心,從今日後你若是需要什麼東西,好好的與母親說說,能滿足的母親都會滿足你的。”

寧瑜聞言露出一副受寵若驚的神色道:“多謝母親。”

鄭氏繼續扮演慈母的角色,她拉過寧瑜的手拍了拍,笑道:“不只是你,若是你姨娘有什麼要求的話,也儘管向母親提便是。”

鄭氏說這話的時候不住的拍着寧瑜的手,目光卻一動不動的盯着她微垂的臉,寧瑜聞言神色有一瞬的僵硬,而後點了點頭道:“勞煩母親記掛三娘,三娘在此謝過母親。”

“道謝什麼啊?我們都是一家人,我對你好也是應該的。”

隨後,鄭氏和寧珊二人又拉着寧瑜說了一些家常話,這才放她回去。

寧瑜走後,寧珊看了鄭氏一眼道:“阿孃,你覺得她會乖乖聽我們擺弄嗎?”

鄭氏不以爲然道:“不能又如何?你沒看她方纔的表情還是唯唯諾諾的,畢竟這性子都養成了這麼多年,還能蹦躂到哪兒去。方纔她聽明白了我的意思,自然知道後面該如何去做。”

寧珊下意識點了點頭。

寧瑜呆在鄭氏屋子裡的時候,面上還掛着幾分笑意,出了鄭氏的房間,回到自己的院子後,她面上掛着的笑就立馬沉了下來。

回房之後,她一直心神難安,心中起伏不定,許多繁雜的思緒都迎頭而來,將她糾纏的緊緊的,幾乎喘不過氣來。

寧瑜就這樣心神不寧的過了大半個下午。

鄭氏母女的爲人她是再清楚不過,今日二人叫她過去說的那些話,她心裡清楚得很,她們是想將自己收爲己用,好爲他們做事。

日後若是有機會給寧玖添難,她們必然也會毫不猶豫的派自己出面。

寧瑜躺在自己的牀榻之上,雙眸閉着,腦中的思緒一片又一片的浮出。

日暮時分,寧瑜忽然靈機一動,終於從牀榻之上坐了起來,心中有了幾分主意,眸中多了些堅定之色。

太子良娣這個位置是她好不容易得來的,餘生她只想找個依靠,讓她和她的姨娘二人安安生生的過日子便是了,若是要參與到鄭氏和寧玖的鬥爭當中,實在非她所願。

不知怎的,寧瑜忽然便想起了安平郡主與寧瑾。

自打這二人對寧玖下手之後,頻頻遭殃,次次倒黴,不但一次沒能算計到寧玖不說,最後反倒是不幸的丟了自個兒的性命。

經過這二人的頻頻失敗之後,寧瑜便知自己的這位六堂妹絕非俗物。

況且寧瑜每每面對此人之際,心中便沒由來的泛着一種畏懼。

這是一種本能,面對危險的本能。

若是可以,她一點也不想要夾在鄭氏和寧玖的中間。

但她知道,她必須做出一個選擇。

十多年來,寧瑜對於鄭氏母女二人可以說是極爲了解,這母女二人都是無情之人,若是自己替他們辦事,必然得不到好下場。

想了想,她最後的目光還是放在了寧玖的身上。

從寧玖對三房寧璇的態度上寧瑜看得出來,寧玖此人雖然看着淡漠,卻是恩怨分明之人。對她好的,她自然會投桃報李,對她不好的,她也會如數奉還。

所以比起與鄭氏母女二人爲伍,寧瑜更願意和寧玖一同謀事。

想了想,寧瑜穿上衣服,披上斗篷,趁着天色將暗未暗之際出了門。

*

宣德帝給崔婉換婚和給太子賜良娣的消息是一道傳出的。

原本指給晉王的崔四娘突然被聖上指給了端王,原本的準端王妃柳若靈則是被換給了晉王。

衆人都笑,端王撿了個大便宜。崔氏之女和柳氏之女實在不是一個層面的。

當然,因爲此次換婚的消息更爲勁爆,所以太子突然封了個良娣這事便不是那麼突出了,並沒引起多大波瀾。

不過事關寧玖,此時還是讓寧晟等人大爲吃驚。

聽聞此訊的第一時間,寧珏便和寧晟來過丹霞殿,要寧玖不要擔心此事,這事兒交由他們去處理。

幾人又道了些家常,寧晟和寧珏這才離去。

丹霞殿中沉香正在爲寧玖打抱不平。

沉香面色忿忿道:“太子殿下怎麼能這樣?就憑三娘子救他一命,就將她封爲太子良娣,這讓我們六娘子的臉往哪兒擱啊。”

紫蘇看着從裡面出來的寧玖,斜了一眼沉香。

沉香卻毫無所知,嘴裡繼續不停地念叨,“紫蘇姐姐,你說爲何聖上會在此時突然就將三娘子賜給太子殿下?你不知道,方纔我出去的時候有幾個宮婢正在議論此事呢,那嘴碎得,讓我恨不得上去給她們的嘴撕個稀巴爛。”

紫蘇終於忍不住咳嗽出聲道:“沉香。”

沉香聽着後面的腳步聲,這才察覺過來,忙道:“六娘子。”

寧玖看了她們二人一眼道:“以後這些事情不要妄加議論,這行宮裡頭到處都有別人的耳目。”

沉香面色微紅,直直點頭。

雖然應了寧玖的要求,但沉香還是忍不住問道:“六娘子,若日後寧三娘子真的進了東宮……”

沉香話還沒說完,寧玖就打斷了她的話,“就算她進了東宮又能如何?”

紫蘇也道:“是了,咱們六娘子是聖上親自賜婚的太子妃,三娘子不過是一個小小的良娣罷了,如何能與了六娘子相提並論。”

幾人正說着話,便聽一個小內侍進門來報,說是寧三娘子求見。

沉香面色不愉道:“說她她就到了,真是……”

寧玖掃了她一眼,沉香立時閉嘴。

想了想,寧珏最後還是決定讓她進來見上一見。

寧玖繞過內間的屏風,到了外間的坐榻上坐下,見寧瑜進來,她向她招了招手,面上不辨喜怒,示意了一下自己對面的位置道:“三娘請坐。”

寧瑜點了點頭,隨後坐下。

寧瑜知道寧玖是個不喜歡彎彎繞繞的人,是以也沒說客套話,直接開門見山道:“今日我來尋六娘子,是有事要相求。”

說罷,她對自己的兩個丫鬟道:“你們先去外面候着吧。”

寧玖看了一眼紫蘇和沉香二人對寧瑜道:“這兩個都是我的人,三娘子有什麼話不妨直說。”

寧瑜垂眸,神色略有些不自在,“今日的事情……想必你也知道了。”

寧玖點頭道:“三娘子救了太子殿下,太子殿下對你青眼有加,這是喜事,六娘自然知道。”

寧玖的語氣很淡,聽着也是溫和的。

但寧瑜絲毫不敢鬆口氣。

她道:“今日聖旨下來之後,鄭氏和二孃便召我去敘話,二人對我的態度是從未有過的親近。但她們的字裡行間……卻隱有以我姨娘要挾之意。”

話說到這個份上,已然十分明瞭,今日鄭氏和二孃將寧瑜叫過去,無疑是想要提前給她通了個風。

心念轉動之間,寧玖便知曉了她的來意,“鄭氏和二娘子想要借你之手與我作對?”

寧瑜點了點頭道:“我深知鄭氏母女二人的性子,不敢與虎謀皮,於是我便來找你了。”

寧玖想了想,點頭,卻故作不解道:“所以山南今日來我這裡的意思是?”

寧瑜道:“我並不想與六娘子你爲敵。我更沒有想過要去爭什麼,我出生低微,比不上其他女子,我只想能尋到一個有力的夫家,日後讓我與姨娘二人過上好日子,就足夠了。”

寧玖聞言點了點頭。

寧瑜道:“我今日前來就是想請你多多照拂我和姨娘,日後六娘若有所需,我願與你聯手。”

寧玖的目光落在寧瑜的身上,今日她穿了一件素色的襦裙,發見並未有什麼裝飾,整個人十分的素淡扮演,她容貌算不上出衆,卻也有幾分別緻的恬淡。

良久,寧玖道:“好,我會考慮的。天色不早了,三娘還是快些回吧。”

*

此次的事情雖是有驚無險,端王回去後仍是怒不可遏,尤其是想到宣德帝打算換婚時,崔婉看向他的眼神……

不屑嫌棄,嫌惡,高高在上。

端王心道,名門貴女又如何,最後還不是給了他,縱然她有萬般不願,日後還是隻有給他當妃子的命。

這樣一想,端王心中的氣就順了許多,至於那崔婉,若是日後她識趣,他或許還能給她幾分薄面,若是她不識趣,到時候他自然有的是辦法對付她。

此次的事情雖然出現了偏差,不過同崔婉成了他的正妃這事兒,倒是讓他有幾分滿意的。畢竟崔婉乃是博陵崔氏的貴女,比那柳若靈的身份,不知高出了多少。若是日後他成了事,有着崔婉這層身份,也會被別人高看幾分。

端王心情不佳,叫宮人備了酒水,一個人在桌案前自飲自酌着,飲下幾杯薄酒後,便聽見內侍來報,說是太子來了。

端王忙撇下酒杯,朝門口迎去,對太子行了一禮道:“太子殿下。”

太子點了點頭,隨後揮手,揮退了周圍侍候的宮人,等到宮人走後,他才一臉憂色的看着端王道:“二兄,此次的事情你委屈了。”

端王看着太子,露出些寬慰的笑道搖頭道:“不委屈,三郎你也不是不知,現在外頭都在傳本王撿了天大的便宜。”

太子打斷他,“二兄不必妄自菲薄,你的才幹,孤最是清楚,旁人的譏謗你不必在意。”

端王笑道:“三郎不必寬慰我,這些事情我已經習慣了。”頓了頓又道:“齊王這次行事的確過分,爲了陷害我和晉王,竟使出這種招數。”

太子神色有幾分冷淡,他搖頭嘆息道:“如今齊王和晉王的動作越來越大,孤本不欲與他們對上,奈何他們卻不識趣,總是肖想不該想的東西。”

端王聞言,眸光微動,將太子引到桌案旁道:“正好我這裡備了酒水,三郎不妨與我共飲此杯。”

太子搖了搖頭,“昨日孤中了那迷煙之後便從山坡上摔了下去,不幸劃傷了胳膊,太醫叫孤這幾日好好休養,不得飲酒。二兄的心意,孤心領了。”

端王忙帶着擔憂的神色瞧了一眼太子的手臂,“可有傷到筋骨。你既然受了傷何苦還跑我這兒來,應當好好休息纔是。”

太子道:“孤也是擔心二兄你,所以纔來看看二兄,至於這傷,不礙事的。”

太子說是這樣說,端王卻不肯,執意要讓太子回去早些休息,太子拗不過,最後只好依照端王所言離開了此地。

太子走後,端王面上那些擔憂和焦急一瞬間便不見,好似方纔的他只是戴了一張虛假的人皮面具,在太子離去的瞬間,他便將面具摘了下來。

換臉的速度快的叫人瞠目結舌。

端王坐回自己的桌案,再次在犀角杯裡斟了一杯酒飲下。

反覆飲了許多後,端王忽而擡頭,眼裡帶着有幾分猩紅。

雖然此次宣德帝將陷害他的案子,歸在了齊王的頭上,但以他來看,此事絕非這樣簡單。

若是他猜的沒錯的話,此事十有**乃是晉王所爲。

看來上次晉王在琳琅軒應是查到了什麼東西。

思及此,端王的手握住犀角杯的手不由得收緊,神色更爲陰沉,從嘴中蹦出一個個讓他恨得咬牙切齒的人名來。

“寧六娘,晉王,今日這筆賬,來日我薛昱必然要加倍從你們身上討要回來。”

言罷,他將右手的犀角杯用力的往前一扔,酒杯被摔在了地板上,滾了幾滾,發出砰砰的聲響。

------題外話------

——感謝——

1薤白露皠秀才投了1張月票

2夕梨007童生送了1朵鮮花

第118章:穿紅戴綠,真是湊巧第004章:兩相對峙,各懷心思第198章:寧璋舞弊,下入牢獄第120章:第192章:二房困境,太子賠罪第029章:區區賤婢,有何懼之第102章:從今以後,由我護你第073章朗朗如月,皎皎如玉第046章:竊文之賊,品行不端第164章:晉王籌謀,生出一計第026章:處心積慮,敗壞名聲第202章:端王設局,薛珩負傷第042章:驚才豔絕,蟬聯詩魁(求收)第184章:帝王昏迷,設陣祈福第040章:夜半相商,逍遙門徒(求收)第088章:心生怨懟,再度遇刺第072章貶爲庶人,母女決裂第092章:佛緣深厚,削髮爲尼第153章:心生疑竇,殿前試探第104章:失去名額,安平發狂第151章:往生境內,前塵往事第193章:無恥之徒,二房生亂第056章:靜觀其變,引蛇出洞第090章:現身西市,一事相求第122章:身患虜瘡,意欲出逃第139章:意外之喜,薛貞歸京第106章:未讀規訓,罰抄十遍第142章:薛貞獻計,肆機接近(二)第175章:再表心意,端王生計第211章:番外1第151章:往生境內,前塵往事第103章:靜候數月,終於來了第047章:既無罪名,何來求情第198章:寧璋舞弊,下入牢獄第044章:詩會開始,以詩入畫(三更)第049章:灑金之筆,局勢反轉第185章:聖上親封,永樂真人第034章:越界之枝,必要剷除第187章:心意轉變,震懾十娘第112章:夜探尼庵,藏污納垢第160章:學館清談,揭穿面目第012章:欲速不達,來日方長第032章:不怕一萬,就怕萬一第005章:巧妙應對,禍水東引第092章:佛緣深厚,削髮爲尼第160章:學館清談,揭穿面目第122章:身患虜瘡,意欲出逃第163章:生不如死,備受折磨第177章:朝野震驚,查證死因第100章:車內對峙,另尋他法第044章:詩會開始,以詩入畫(三更)第034章:越界之枝,必要剷除第093章:確認消息,前往清河上架通知第158章:帝王壽辰,獻禮風波第080章:背主之人,斷不可用第092章:佛緣深厚,削髮爲尼第031章:今日之賬,暫且記下第006章:出手試探,好戲登場第192章:二房困境,太子賠罪第169章:苟且醜聞,太子失蹤(二)第183章:負荊請罪,楚王捱揍第141章:聲名盡毀,遺臭千年第119章:永嘉之死,端王現身第147章:寧玖遇襲,四郎相救第125章:薛貞裝病,成功出逃(二更)第140章:故意羞辱,上門對質(二))第168章:內力逆行,形勢不妙第158章:帝王壽辰,獻禮風波第075章欲要取之,必先予之第106章:未讀規訓,罰抄十遍第177章:朝野震驚,查證死因第158章:帝王壽辰,獻禮風波第150章:君臣相談,太子妃選(二)第197章:端王受賞,突厥生變第139章:意外之喜,薛貞歸京第083章:妙覺真人,虛雲大師第107章:天氣太熱,使人發昏(甜)第180章:美人使計,揭開面具第160章:學館清談,揭穿面目第110章:公佈成績,雙雙奪魁第190章:互相攀咬,談及分家第186章:樑國夫人,藉機敲打第209章:變故突生,驚叫忽起第173章:再憶往生,追溯前塵(一)第047章:既無罪名,何來求情上架通知第206章:端王出逃,西北生亂第165章:秋狩圍獵,神秘白霧第058章:西域奇藥,媚骨生歡第105章:相交甚篤,兄弟情深第196章:除夕佳節,永安初雪第134章:捉拿寧玖,薛珩現身第202章:永樂觀中,互訴衷腸第008章:茲事體大,累及聲譽第044章:詩會開始,以詩入畫(三更)第084章:邪祟之氣,指向正東第124章:朝堂爭議,寧玖獲賞
第118章:穿紅戴綠,真是湊巧第004章:兩相對峙,各懷心思第198章:寧璋舞弊,下入牢獄第120章:第192章:二房困境,太子賠罪第029章:區區賤婢,有何懼之第102章:從今以後,由我護你第073章朗朗如月,皎皎如玉第046章:竊文之賊,品行不端第164章:晉王籌謀,生出一計第026章:處心積慮,敗壞名聲第202章:端王設局,薛珩負傷第042章:驚才豔絕,蟬聯詩魁(求收)第184章:帝王昏迷,設陣祈福第040章:夜半相商,逍遙門徒(求收)第088章:心生怨懟,再度遇刺第072章貶爲庶人,母女決裂第092章:佛緣深厚,削髮爲尼第153章:心生疑竇,殿前試探第104章:失去名額,安平發狂第151章:往生境內,前塵往事第193章:無恥之徒,二房生亂第056章:靜觀其變,引蛇出洞第090章:現身西市,一事相求第122章:身患虜瘡,意欲出逃第139章:意外之喜,薛貞歸京第106章:未讀規訓,罰抄十遍第142章:薛貞獻計,肆機接近(二)第175章:再表心意,端王生計第211章:番外1第151章:往生境內,前塵往事第103章:靜候數月,終於來了第047章:既無罪名,何來求情第198章:寧璋舞弊,下入牢獄第044章:詩會開始,以詩入畫(三更)第049章:灑金之筆,局勢反轉第185章:聖上親封,永樂真人第034章:越界之枝,必要剷除第187章:心意轉變,震懾十娘第112章:夜探尼庵,藏污納垢第160章:學館清談,揭穿面目第012章:欲速不達,來日方長第032章:不怕一萬,就怕萬一第005章:巧妙應對,禍水東引第092章:佛緣深厚,削髮爲尼第160章:學館清談,揭穿面目第122章:身患虜瘡,意欲出逃第163章:生不如死,備受折磨第177章:朝野震驚,查證死因第100章:車內對峙,另尋他法第044章:詩會開始,以詩入畫(三更)第034章:越界之枝,必要剷除第093章:確認消息,前往清河上架通知第158章:帝王壽辰,獻禮風波第080章:背主之人,斷不可用第092章:佛緣深厚,削髮爲尼第031章:今日之賬,暫且記下第006章:出手試探,好戲登場第192章:二房困境,太子賠罪第169章:苟且醜聞,太子失蹤(二)第183章:負荊請罪,楚王捱揍第141章:聲名盡毀,遺臭千年第119章:永嘉之死,端王現身第147章:寧玖遇襲,四郎相救第125章:薛貞裝病,成功出逃(二更)第140章:故意羞辱,上門對質(二))第168章:內力逆行,形勢不妙第158章:帝王壽辰,獻禮風波第075章欲要取之,必先予之第106章:未讀規訓,罰抄十遍第177章:朝野震驚,查證死因第158章:帝王壽辰,獻禮風波第150章:君臣相談,太子妃選(二)第197章:端王受賞,突厥生變第139章:意外之喜,薛貞歸京第083章:妙覺真人,虛雲大師第107章:天氣太熱,使人發昏(甜)第180章:美人使計,揭開面具第160章:學館清談,揭穿面目第110章:公佈成績,雙雙奪魁第190章:互相攀咬,談及分家第186章:樑國夫人,藉機敲打第209章:變故突生,驚叫忽起第173章:再憶往生,追溯前塵(一)第047章:既無罪名,何來求情上架通知第206章:端王出逃,西北生亂第165章:秋狩圍獵,神秘白霧第058章:西域奇藥,媚骨生歡第105章:相交甚篤,兄弟情深第196章:除夕佳節,永安初雪第134章:捉拿寧玖,薛珩現身第202章:永樂觀中,互訴衷腸第008章:茲事體大,累及聲譽第044章:詩會開始,以詩入畫(三更)第084章:邪祟之氣,指向正東第124章:朝堂爭議,寧玖獲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