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送行事件

廖太傅激動的結束了講解。《詩經》裡每一篇詩作講解的同時,對於他來說也是一次享受。

下面的四位伴讀,有的害羞,有的專注。無一例外聽的都很認真。連最調皮的孫承和都不自覺的面帶微笑。

只有一個人例外。

葉明淨面色冷凝,眼中閃過一絲嘲諷的譏笑。

廖其珍吃驚的瞪大了眼,再仔細一看,已經沒有了。只餘一片清明。

難道真是他花了眼?

“公主殿下。”他問葉明淨,“對這首《關雎》可有見解?”

葉明淨想了想,問:“荇菜好吃嗎?”

四位伴讀同時傻眼。

廖其珍開始覺得承慶帝有些不靠譜。六歲的小女孩能懂什麼《詩經》?

然後就講到《卷耳》。

裡面有兩句“我姑酌彼金罍,唯以不永懷。我姑酌彼兕觥,唯以不永傷。”

齊靖和薛凝之想到了聽聞六皇子死訊時他倆的心情,就心有慼慼。

葉明淨一臉無所謂:“騎馬喝酒很危險的。”

廖其珍氣的臉都要變形了。用力合上書:“今天就到這裡!”怒氣衝衝的離開了教室。

四位伴讀互相看看,第一次覺得太傅可憐。

孫承和回頭對着江涵小聲嘀咕:“廖太傅講的還不錯,我覺得比《論語》有意思。”

葉明淨當做沒聽見。微笑着翻開書,平靜的挽起袖子磨墨。

唯以不永懷,唯以不永傷。

哪有那麼容易。除非就這麼醉死掉,不然酒醒後,會更加痛徹心扉。

她和白鴻喝光了那房子裡所有的酒。該來的依然要來,該走的還是會走。什麼改變都沒有。

她纔不要借酒消愁,永遠也不要!

廖太傅再次找到承慶帝,彙報《詩經》感化任務失敗。

承慶帝便在晚飯後的談心時間裡問葉明淨:“上書房的課目中,淨兒最喜歡哪一科?”

葉明淨道:“女兒最喜歡林學士講的《史記》。”

承慶帝沉吟片刻:“林珂講到哪裡了?”

葉明淨道:“講到堯禪讓了帝位給舜。父皇,堯真的是心甘情願禪讓的嗎?如果禪讓纔是順應天意,那麼,爲什麼禹沒有禪讓,而是將帝位傳給了他的兒子呢?這樣一來,堯和舜的後代,不是世世代代都是禹後代的臣子了麼?而禹的後代也沒有遭到上天的懲罰呀?”

承慶帝很欣慰,摸摸她的腦袋:“淨兒會自己想問題了,這很好。這個問題,你問過林珂嗎?”

葉明淨搖頭:“淨兒沒有問任何人。他們又不是皇帝,怎麼知道皇帝是怎麼想的?”

承慶帝非常高興,感嘆道:“淨兒真的長大了。沒錯,有些問題,不是書本上講的就是正確的。父皇就和你說一說禪讓到底是什麼。你要記住,父皇和你說的話,你只能記在心底,不能說出去。”他聲音忽然變得嚴厲起來,“說出去就會大禍臨頭,記住了沒有!”

葉明淨神色嚴肅,用力的點頭:“我絕不說出去。”

承慶帝看了她一會兒,確認了她很認真後。緩緩的開講:“帝王之術,在於制衡之道。平衡一旦被打破,皇權就不再穩固。禪讓,乃是不得已而爲之之事,成王敗寇,勝利者可以任意書寫歷史……”

從那天起,承慶帝會隔三差五的和葉明淨講一些帝王之術。

天氣漸漸轉暖,水邊的柳樹已經層層疊疊的垂下了綠葉。

孫承和好似受了明媚春光的影響,最近幾天上課總是心不在焉。

他在前面扭來扭去,後面的江涵實在是受不了了,踢了他一腳:“你能不能彆扭了,晃得我眼都花了。”

孫承和愁眉苦臉的轉過身,雙手搭在江涵的書桌上:“江涵,詔大哥要走了。定好了三月二十八出行。”

“哦。”江涵不疼不癢的道,“還有五天了。”

孫承和嘆了口氣:“是啊!我想去送送他,可我娘不答應。”

江涵瞥他一眼:“那就不送唄。”

“這怎麼行?”孫承和怪叫,“我可是在陸信那小子面前誇了口的,這要是去不了,那小子還不得笑死我。謹表姐也會失望的。”

江涵頭也不擡的繼續寫課業:“那你就去。”

孫承和扯他的紙,不讓他寫:“不是都說了嘛,我娘不同意。”

“那就不去!”江涵實在忍無可忍,“啪”的一聲放下筆:“你到底想怎麼樣?”

孫承和鬼鬼祟祟的道:“江涵,你說我逃課,偷偷跟着去怎麼樣?”

“不怎麼樣!”江涵的臉都要青了。

“噗——”齊靖放肆的嗤笑。

孫承和立刻漲紅了臉,“你笑什麼?”

齊靖嘴角輕勾,調侃道:“我笑有人白長了這麼些歲數,出了事只會找孃親。”

“你——”孫承和剛要發怒,江涵卻眼睛一亮,拉住了他:“小和,齊靖說的有道理。”

孫承和一愣:“你說什麼?”

薛凝之清咳一聲,插話道:“承和,阿靖的意思是,這件事,你不該去求你的母親。你應該去求你的父親,說不定就成了。”

江涵也附和:“就是這麼一回事。你母親是婦道人家,難免擔心這個、擔心那個,膽小的很。自然會攔着你。你爹就不一樣了,他和你大伯本來就對陸詔的事很上心。你再多說點好聽的,多求一求,指不定就成了。”

孫承和恍然大悟:“對!我怎麼沒想到呢!找婦道人家說和,的確沒用。”

“咳咳!”薛凝之用力的咳嗽。

“你着風寒啦?”孫承和問他。

薛凝之氣結,面色通紅。眼神不停的往葉明淨那邊睨。

孫承和順着他的目光看了半天,突然大叫:“啊!公主。”他醒悟過來,慌了神,語無倫次的解釋:“我,我不是說你是婦道人家。不,你是婦道人家,不,我不是那個意思……”他雙手亂搖,急得滿臉通紅。

葉明淨嘆了口氣,正色道:“孫承和,你是打算今天回去就和你父親說要送行的事嗎?”

“啊?”孫承和愣了愣,道:“是啊。”

葉明淨道:“這件事,你之前已經和你母親說了。你母親說不準就已經告訴了你父親,你現在再去求你父親就難了。”

薛凝之贊同:“是這個道理。沒有特別的理由,父親一般不會輕易反駁掉母親的決定。”

齊靖嘲笑他:“現在知道錯在哪兒了吧。一開始你就求錯人了。”

孫承和急了:“那現在怎麼辦?”

薛凝之轉頭笑問:“公主可有辦法?”

葉明淨也是一笑:“當然有辦法。”

學生守則告訴我們:有問題,找老師。

她胸有成竹的道:“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你想去送陸詔,是爲了朋友間的情誼和親戚間的情分。這是光明正大的君子之爲。況且送人這件事並沒有危險,你母親爲什麼反對?”

孫承和道:“她說我每天都要來上書房讀書,請假的話會荒廢學業。”

葉明淨腹誹,上書房的學習日和上朝日一樣,除了過年的十幾天,還有清明、中秋、重陽、冬至幾個節日外,全年無休。孫承和只請一天假哪裡就能耽誤學業了。只怕是孫母認爲犯不着爲這種事請假罷了。

她道:“所以,你就應該將你的問題去請教太傅。問一問太傅,你想去送朋友到底合不合情理?”

江涵也明白了,他補充:“記住,千萬不要告訴太傅,你已經和你母親請求過了。只是就事論事的問他,爲了送陸詔,請半天假合適不合適?”

孫承和不是傻子,到這個時候也明白了他們的意思:“對對對!用太傅的話回我母親,太對了!”

“還有!”葉明淨提醒他,“你不能直接回去找你母親反駁,得去找你父親。”

孫承和早已樂開了嘴,拍着胸脯保證:“你放心,我不會再犯傻了。”

葉明淨看他那個癲狂的樣子覺得還是不保險,想了想又道:“找完廖太傅後,你再去找林學士。問問他,你回家後應該怎麼說才最有把握。”

孫承和問:“爲什麼?”

葉明淨道:“林學士和你父親年紀相近,更瞭解他們的想法。咱們不打無把握之仗,既然準備了,就要準備周全。”

齊靖道:“那樣也可以找張學士呀,張學士和孫大人年齡更相近。”

孫承和習慣性的反駁他:“張奉英那張臉,一看就知道是個古板的人,不知變通。我纔不找他呢。就找林珂。”

事情進行的很順利。尤其是孫承和找完了林珂後,笑的那是一臉燦爛。從騎射場下學時,衝他們四人揮了揮拳頭:“明天等我好消息。一定馬到成功!”

第二天,他笑嘻嘻的來上學。洋洋得意的從懷裡掏出一封書信:“看見了沒,小爺說成功就會成功。這是我爹親筆寫的請假信。”

齊靖冷言諷刺:“也不知道是誰,昨天急得和熱鍋上的螞蟻一樣。”

孫承和出乎意料的沒有回辯,而是拱手作揖,用飛快的語速說:“那個,齊靖兄,昨天多謝了。”

齊靖立刻瞪大了眼睛,像是不認識他一樣:“你吃錯藥啦!”

“你才吃錯藥了!”孫承和直着嗓子喊了回去。

齊靖拍拍胸口:“還好,還是原來的人。”

孫承和悻悻的道:“我又不是不識好歹的人。這事能辦成,大家都出了力。我孫承和拿得起,放得下。你提醒了我,我就謝你。又怎麼不可以了。”

薛凝之立刻道:“可以,當然可以。君子處事,理當如此。承和有擔當。”然後就推了推齊靖。

齊靖也悻悻的拱了拱手:“這話是別人教你說的吧。”

孫承和嘿嘿一笑:“昨天我把事都說了,詔大哥聽了後就教訓了我。他說,皇上行事必有其道理。他一定是有不合格的地方纔落選的,他很喜歡去衡陽讀書。可以看遍山水。叫我不必懊惱。”

齊靖哼了一聲:“陸詔的確比你有見識。”

葉明淨插話道:“其實,父皇告訴過我選伴讀的標準。陸詔落選一點兒也不奇怪。”

“哦!”這下,四個人都好奇的盯着她:“是什麼?”

葉明淨笑了笑:“父皇說,伴讀主要是陪我讀書。凝之和齊哥哥是自己親戚,有你們在,我就不會認生。江涵的年齡和我最接近,課業上可以有個伴兒。承和性子活潑,喜歡騎射。可以在騎射課上照料我。陸詔的才學很好,跟着我這剛啓蒙的一同上課,反而是耽誤了。所以纔沒有選他。”

孫承和長舒了口氣:“我說呢。原來是這樣。”心頭的最後一點兒疙瘩也放下了。

江涵也笑道:“本來也就不是什麼大事,這下說開了,你日後也不用和齊靖兄整天紅臉了。”

“是啊!”葉明淨道,“大家和和氣氣的多好。”

這件事後,不知道薛凝之和江涵在背地裡又做了什麼工作,總之齊靖和孫承和之間是風平浪靜了。

---------------------------------------------------------------------------------

今天有二更,不過可能會晚些。謝謝‘愛上海豚的貓’童鞋的打賞。

第102章 計劃(八)第246章 空城計第189章 熱血鼓舞第212章 生產第155章 血夜(上)第34章 葉息觀進京第273章 姚蒙的選擇第241章 談判(下)第61章 安排(二)第一百二十二 婚禮及笄第173章 田地(上)第219章 邊關(一)第79章 太女第68章 較量(一)第150章 漩渦(下)第217章 局(四)第268章 溫泉行宮第314章 病逝第130章 練兵(一)第91章 百花坊夜宴(一)第328章 平息(二)第31章 戲子第267章 生產第4章 一個爹兩個娘第231章 刺殺(上)第128章 登場第32章 生路第74章 秋狩(三)第48章 錢從哪裡來(二)第296章 上街二第193章 初夜(下)第324章 行動(一)第1章 安排死亡時間第34章 葉息觀進京第142章 冬來(上)第205章 開戲(上)第182章 回京第114章 西林書院(四)第5章 宮女和太監第207章 分道第59章 小桃(四)第290章 好日子第149章 漩渦(中)第204章 棋局第40章 秘密(一)第143章 冬來(中)第102章 計劃(八)第109章 杜憫第268章 溫泉行宮第186章 上林苑第273章 姚蒙的選擇第127章 賞春宴(二)第185章 西域第33章 宴請第114章 西林書院(四)第212章 生產第95章 計劃(一)第284章 見面禮第327章 平息(一)第315章 陸詔的回擊第243章 特使(上)第66章 馬球(四)第256章 遇險(上)第262章 人事第289章 顧維麟第153章 風起(三)第141章 側卿入宮第201章 所謂堅持第279章 請客第203章 身孕第246章 空城計第209章 母乳餵養第216章 局(三)第148章 漩渦(上)第21章 出遊(三)第224章 深秋(上)第274章 姚蒙的打算第67章 馬球(五)第95章 計劃(一)第74章 秋狩(三)第13章 上書房(二)第114章 冬來(下)第113章 西林書院(三)第328章 平息(二)第103章 送別第213章 分頭行事第117章 春近(下)第208章 陸府(下)第99章 計劃(五)第163章 調動第296章 上街二番外緣起緣散第170章 張之航(上)第1章 安排死亡時間第262章 坦白第236章 突襲(二)第193章 初夜(下)第210章 新的天波衛(下)第164章 歲末第89章 調查(二)
第102章 計劃(八)第246章 空城計第189章 熱血鼓舞第212章 生產第155章 血夜(上)第34章 葉息觀進京第273章 姚蒙的選擇第241章 談判(下)第61章 安排(二)第一百二十二 婚禮及笄第173章 田地(上)第219章 邊關(一)第79章 太女第68章 較量(一)第150章 漩渦(下)第217章 局(四)第268章 溫泉行宮第314章 病逝第130章 練兵(一)第91章 百花坊夜宴(一)第328章 平息(二)第31章 戲子第267章 生產第4章 一個爹兩個娘第231章 刺殺(上)第128章 登場第32章 生路第74章 秋狩(三)第48章 錢從哪裡來(二)第296章 上街二第193章 初夜(下)第324章 行動(一)第1章 安排死亡時間第34章 葉息觀進京第142章 冬來(上)第205章 開戲(上)第182章 回京第114章 西林書院(四)第5章 宮女和太監第207章 分道第59章 小桃(四)第290章 好日子第149章 漩渦(中)第204章 棋局第40章 秘密(一)第143章 冬來(中)第102章 計劃(八)第109章 杜憫第268章 溫泉行宮第186章 上林苑第273章 姚蒙的選擇第127章 賞春宴(二)第185章 西域第33章 宴請第114章 西林書院(四)第212章 生產第95章 計劃(一)第284章 見面禮第327章 平息(一)第315章 陸詔的回擊第243章 特使(上)第66章 馬球(四)第256章 遇險(上)第262章 人事第289章 顧維麟第153章 風起(三)第141章 側卿入宮第201章 所謂堅持第279章 請客第203章 身孕第246章 空城計第209章 母乳餵養第216章 局(三)第148章 漩渦(上)第21章 出遊(三)第224章 深秋(上)第274章 姚蒙的打算第67章 馬球(五)第95章 計劃(一)第74章 秋狩(三)第13章 上書房(二)第114章 冬來(下)第113章 西林書院(三)第328章 平息(二)第103章 送別第213章 分頭行事第117章 春近(下)第208章 陸府(下)第99章 計劃(五)第163章 調動第296章 上街二番外緣起緣散第170章 張之航(上)第1章 安排死亡時間第262章 坦白第236章 突襲(二)第193章 初夜(下)第210章 新的天波衛(下)第164章 歲末第89章 調查(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