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卷 涅磐_第六○六章 樂極生悲

bookmark



第六○六章 樂極生悲

關麟徵還沒有想清楚這個輩份問題,走到半路又折返回來,因爲李應鐘派人送來一句話,打亂了他去信陽的計劃。李應鐘說,到時捷報飛來,慶功宴上舉杯同慶少一人,豈不是遺憾,關麟徵想想也是,日軍主力已經消滅在平靖關,去到信陽也是到此一遊而已,打消了去信陽的念頭,硬生生的半途而歸。對於留在平靖關裡喝酒,不能去信陽城裡接收失地,關麟徵開始覺得有點鬱悶,畢竟不能滿足自己好動的生性,好奇的習慣,好看熱鬧的脾氣,實在是很不爽。過了一會,給自己找了個理由,讓自己重新高興起來,他的理由是,信陽城不大,這個接收大員就不去跟手下爭了,張耀明作爲一軍之長,也有足夠的資格去享受接收大員的榮耀。

俞濟時讓人大擺慶功宴,露天擺酒,席地而坐,不爲舒服,只爲高興。當地因爲戰亂,老百姓早已離開,家養的豬雞無處可尋。因爲整日槍聲隆隆,野生生物也跑得無影無蹤。好在譚家河裡的魚無處可跑,成了這次慶功宴的主要食材。隨州鄉紳送來一些豬羊,僅夠連長以上級軍官食用,被俞濟時全部送到各級醫療部門,讓傷員享用。一些有經驗的士兵在河裡找了幾個深潭,扔了幾個炮彈進去,就是成十噸的魚,把伙頭軍弄得渾身上下無處不是腥味。

臨近下午,隨州的普通民衆趕來了大量的牲畜,扛來了大量的柴火,在軍營外把牲畜放倒後,燒水去毛,把牲畜弄乾淨後,送給大軍,百姓們又默默的退去。俞濟時眼角含淚,對關麟徵說,這就是我們的民衆,我們打死打活,就爲了他們,他們能夠這樣做,我知足了。

買光了隨州城的土酒,買光了隨州城的菜蔬,買光了隨州城的鞭炮,平靖關,洋溢在歡樂和笑聲之中。

西邊的太陽快要落山了,熊熊的松明子火把巨大的平地弄成一片煙火繚繞的墟場,慶功宴開始,數萬人席地而坐,舉杯換盞,場面壯觀。

入夜,慶功宴進入高潮。這時,一匹疲憊的光背馬跑進了宴會場,一個戰士從馬背上跳下來,也許是騎在馬上太久,騎光背馬太費力,戰士落地時沒有站穩,而是一頭栽在地上,爬不起來。最近一桌的士兵連忙放下碗跑過去,把戰士扶起來,只見戰士嘴角發白,雙眼發紅,顫抖着說:“我是52軍的傳令兵,帶我去見關司令,出大事了。”

一個塊頭碩大的戰士手一抄,把傳令兵背在背上,另外一個戰士端起一碗水,送到傳令兵的嘴邊,傳令兵啜了幾口,說了聲謝謝,快走。大個子戰士拔腿就跑。

來到俞濟時關麟徵李應鐘這一桌,傳令兵總算緩過了一口氣,從大個子的背上下來,倚在大個子的手臂上,“哇!”的一聲哭了起來。

“怎麼回事?”俞濟時問。

“這位兄弟說是52軍的傳令兵,要見關司令,說出大事了。”大個子說。

關麟徵騰的一下站了起來,問:“什麼大事,說,別哭哭啼啼像個娘們。”

“我們被坑了。第2師全軍覆沒,趙公武副軍長生死不明。”傳令兵說:“我們張軍長已經全力進攻信陽城,讓我回來請求支援。”

“什麼!”關麟徵大叫:“給我說明白。”

在傳令兵的訴說中,大家明白了事件的原委。

15集團軍52軍臨近信陽時,發現信陽果然是座空城。在距離信陽南門還有一里路時,先頭部隊尖兵把一個穿得頗爲整齊的鄉紳帶到52軍副軍長兼第2師師長趙公武面前。鄉紳說,信陽縣長大人知道大軍來到,已經在縣裡做好各種準備,請將軍前去主持光復信陽儀式。

張公武大喜,讓人通知張耀明隨後跟進,他帶着

第2師進入信陽。一進信陽城,就見內城裡巨大的廣場上樹着一根旗杆,旗杆上懸掛着中華民國國旗,在烈日下迎風招展。張公武把第2師八千餘人在國旗下站成方陣,只等光復儀式開始。

沒有等到信陽縣長出現,卻等到了密集的槍聲。原來,信陽城並非想像中的空城,裡面不僅有人,而且還有不少人,是和平建國軍第二軍和他們的軍長張嵐峰。

張嵐峰,字騰霄。河南拓城人。1926年被馮玉祥送往日本士官學校學習炮兵。1929年畢業回國,在馮玉祥部任炮兵團長、軍官學校校長。1931年再入日本早稻田大學研究經濟,參加日本特務組織。1936年秋回北平,經日本人推薦任冀察政務委員會參議,企圖拉攏宋哲元部將領投降日本未成。1938年6月被日本侵略者委任爲豫東招撫使,後被南京汪政府任命爲和平建國軍第二軍軍長,隨第十軍進駐信陽。

信陽城南門內,早就讓張嵐峰弄成了一個甕城,兩萬多和平建國軍官兵,埋伏在甕城四周,趙公武排着整整齊齊的隊伍,正好成爲對方的活靶子。槍聲,手雷,手炮,如雨點般的灑向第2師。張嵐峰的隊伍,與郝鵬舉的隊伍完全不一樣,如果說郝鵬舉的隊伍是狗,張嵐峰的隊伍就是狼,張嵐峰作爲日本入籍的特務,日軍的重視程度遠遠高於郝鵬舉。建國第二軍,是一支全日械的隊伍,所有的配備待遇都與日軍相差不大,戰力也不容小看。

第2師除了少數幾個見機得早又離城門近的士兵逃出城門,其餘人是死是活,完全不明,只是聽說,裡面的槍聲響了足有半個時辰,只怕是凶多吉少。

逃出來的士兵,把情況向張耀明彙報,讓張耀明很是吃了一驚,立即帶領第25師師長張漢初率部試攻信陽,才發現,信陽城裡的防守極其嚴密,火力猛,戰力不弱。在傳令兵回來時,試探性進攻還沒有結束。

傳令兵是一路小跑往回趕,跑了差不多二十里地,纔看到一匹無鞍的戰馬,估計是日軍第十軍逃散的輜重運輸馬,騎着這匹光背馬又跑了五十里地,纔回到平靖關。

李應鐘問爲什麼不發電報回來,傳令兵苦着臉說,只有軍部帶了一個電報機,發電機壞了。

十五集團軍參謀長姚國俊這時才告訴李應鐘,爲了輕裝,52軍基本上沒有攜帶任何與戰場無關的東西,以爲去信陽是去喝湯,誰知道會遇到這麼一塊大石頭。

關麟徵扭頭看着身邊的李玉堂和劉戡:“走,增援,明天一早,必須到達信陽。”

“慢!李應鐘阻止了關麟徵,說:“關司令,你看這樣好不好,由李軍長負責連夜增援,主要是在平靖關到信陽沿線進行警戒,順便把沿途驛道修整一下。劉軍長所部,增援信陽張軍長,不要攻城,嚴密監視城內敵人,相機拿下信陽機場。明天天一亮,第九集團軍炮兵師和第十五集團軍炮兵師就出發,由蔡前輩統一指揮,用炮火把信陽城的僞軍逼出來。如果趙軍長還活着,他們一定會用我們的人作擋箭牌,如果沒有用這一招,就說明,我們的人已經全部殉國。那麼,怎麼對付這支沒有人性的畜牲部隊,不用我再說了吧!”

“明白!”李玉堂和劉戡蔡忠笏三人立正回答。

姚國俊也站起來,對關麟徵說,“長官,我跟他們一起去,你留在平靖關,聽我的消息。”

“我留在這裡做什麼?我肯定要去信陽。”關麟徵說。

“長官,你在這裡,李參謀長就會有高招,你不在這裡,李參謀長就只能任我們自己作主了。” 姚國俊說:“如果趙公武真要死在信陽,這回打進信陽,我會屠盡這支和平建國軍。這個罵名,就留給我吧,這是名傳千古的

事,長官就不要跟我爭了。”

關麟徵知道了,這是要他不去承擔這個千古罵名,姚國俊,已經充分領悟了李應鐘的思想精神。

慶功宴不歡而散,俞濟時王敬久孫元良宋希濂馮聖法鍾彬六個黃埔一期的陪着關麟徵,黃埔三期的王耀武使了個眼色,讓張靈甫鍾鬆方天沈發藻幾個帶着李應鐘另外找個地方喝酒。李應鐘在整個平靖關戰場上思前顧後,打了一個輝煌的勝仗,唯獨沒有交待如何進入信陽城,就吃了這麼一個大虧。如果這次平靖關大戰沒有李應鐘,只怕有不有這餐酒喝還是兩說的事,即使有,估計也要少幾個。不跟李應鐘喝個痛快,不足以表達對他的感激之情。至於第十五集團軍的事,說實話,關麟徵跟中恆小司令並不熟悉,也沒有交情,交情都是第九集團軍攢下的,之前李應鐘已經給他們定下了大計,能夠做到哪一步,就讓他們自己去想好了。

張靈甫(黃埔四期)方天(黃埔二期)沈發藻(黃埔二期)鍾鬆(黃埔二期)四個師長商量了一下,把接待地點放在51師151旅,旅長邱維達黃埔四期,是張靈甫的同學,軍長師長們喝酒,總得有個旅長端茶倒酒上菜做事才行。王耀武問爲什麼不去153旅,張靈甫笑道,153旅旅長李天霞是黃埔三期的學長,平時裡可不敢調遣於他。王耀武聽到這句話,留了個心眼,的確,學長居於學弟之下,有時候,是有點尷尬,自己在馮聖法面前就經常有這樣的想法,在戰場上可以指揮對方,在平時還真不敢隨便調遣。

李應鐘知道這夥人是要另外找個地方跟自己重新喝過,樂了,這還真是標準的前方吃緊後方緊吃,同時他也更明白了一點,國軍中的派系無處不在,第九集團軍跟第十五集團軍就是兩派,平時關係不錯,一到關鍵時刻就顯形。在第三戰區可沒有這種現象存在,第五集團軍和第二十二集團軍,那是絕對的兄弟關係。

“大風大浪闖過,小小陰溝翻船,說的就是信陽趙公武。”一坐下,方天就開了腔:“聽到消息,我的第一反應就是爲關冷娃慶幸,如果他去了信陽,按照他的脾氣性格,肯定一馬當先,那信陽城裡的趙公武就要換成關麟徵。”

方天的話,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認可,齊齊看着李應鐘,眼裡盡是敬佩。正是這位,把關麟徵從半途召回,還真是先知先覺。

“我也沒有估計到有這一招,說實話,如果被人這麼一引,我肯定也會跟着進去。”沈發藻說話比較厚道。

“是啊!”李應鐘也回答說:“這還是怪我,我沒有弄明白信陽的真正實力,更沒有想到僞軍中也有精兵。信陽這支僞軍,與過去我在江蘇看到的任援道和平建國第一軍,完全不是一回事。對付任援道的第一軍,我敢吹牛的說,叫一聲過來,有一半以上的人,會屁顛顛跑過來。”

大家都笑了,王耀武說:“那是你們第三戰區的勢頭大,中恆小司令名聲在外,知道跟中恆小司令爲敵,就是嫌自己命長。估計張嵐峰的第二軍,真要擺到了第三戰區,也不會比任援道的和平建國第一軍強多少。這就是勢,勢因於敵家之動,變生於兩陣之間,奇正發於無窮之源,說的就是這個。環顧我們中國,能夠以勢壓人的除了第三戰區,還真的找不出第二個,淮海特區也不行,軍力雖然在第三戰區之上,但是軍勢則在第三戰區之下。中恆,中國軍勢第一人。”

張靈甫點點頭,他同意王耀武的話,但是理解卻簡單得多,也到位得多,黃中恆用兵,無所不用其極,只講目的,不擇手段,沒有任何顧慮,沒有任何顧忌,隨心而戰。這一切,都是因爲他有一個位居中南國總統的大哥,這個大哥,儼然已經是目前世界當之無愧第一人。

(本章完)

第十卷 血火_第五五三章 戰後調整第六卷 風雲_第二九八章 速勝亡國第十卷 血火_第五九一章 實踐認知第○九九章 杯杯可樂第四部 縱橫_第一五五章 重走舊路第八卷 熔爐_第四九○章 咆哮黃河第八卷 熔爐_第四四五章 六路圍攻第十卷 血火_第五九○章 國民禮堂第八卷 熔爐_第四九八章 坑蒙拐騙第○四八章 分兵時節第○七五章 組織談話第十卷 血火_第五八七章 據理力爭第四部 縱橫_第一五九章 金蘭戰火第八卷 熔爐_第四九七章 淮滿合作第七卷 淞滬_第三四○章 東施效顰第七卷 淞滬_第三一四章 雛鷹展翼第六卷 風雲_第二八五章 甘肅攻略第七卷 淞滬_第三三二章 對陣天敵第○二六章 下吉整編第八卷 熔爐_第四七○章 馬當大敗第五卷 征途_第二四三章 製造爭端第八卷 熔爐_第四一一章 戰爭泥潭第九卷 能源_第五一一章 柏林和會第八卷 熔爐_第四七八章 長江艦隊第九卷 能源_第五一五章 戰艦逆襲第九卷 能源_第五三八章 無功有過第九卷 能源_第五四一章 襲佔合肥第六卷 風雲_第二五三章 殺父之仇第三卷 折騰_第一四八章 三線開戰第八卷 熔爐_第四○五章 磨刀屠刀第四部 縱橫_第一六七章 進軍曼谷第九卷 能源_第五四一章 襲佔合肥第○七八章 有車一族第九卷 能源_第五二三章 新疆亂局第五卷 征途_第二一六章 二六兵團第八卷 熔爐_第四一八章 儲水養魚第七卷 淞滬_第三二九章 強敵抵滬第十一卷 涅磐_第*四章 兩路進軍第一三六章 防守反擊第四部 縱橫_第一七五章 紅河魚生第六卷 風雲_第二七○章 首戰青馬第七卷 淞滬_第三二四章 中正機場第四部 縱橫_第一七三章 民用船務第十卷 血火_第五五五章 又是龍年第八卷 熔爐_第四九一章 渫血中秋第○五八章 右江水流第十卷 血火_第五八九章 徵天殺器第○五八章 右江水流第九卷 能源_第五○三章 小國寡民第九卷 能源_第五四四章 走投尋路第七卷 淞滬_第三○一章 光榮畢業第七卷 淞滬_第三七三章 水漲船高第一三二章 聯省自治第○二二章 大富更樂第七卷 淞滬_第三二五章 頭痛醫腳第○四三章 戰果輝煌第四部 縱橫_第一九二章 流氓混混第○四四章 安營紮寨第四部 縱橫_第一九九章 蕩蕩雄魄第五卷 征途_第二二四章 不破不立第八卷 熔爐_第四四三章 如血殘陽第十卷 血火_第五七八章 司令迴歸第○三六章 着手收容第八卷 熔爐_第四七五章 挑戰極限第八卷 熔爐_第四七○章 馬當大敗第○五五章 不死夢祥第七卷 淞滬_第三二六章 再戰上海第四部 縱橫_第一七二章 軍艦北行第八卷 熔爐_第四○二章 何爲善惡第七卷 淞滬_第三一○章 各取所需第七卷 淞滬_第三二六章 再戰上海第八卷 熔爐_第四三八章 席捲蘇北第七卷 淞滬_第三五三章 勞軍活動第一二○章 東亞主人第九卷 能源_第五三五章 兵分三路第七卷 淞滬_第三五九章 撞沉重巡第七卷 淞滬_第三九一章 困獸猶鬥第○三○章 共謀一醉第○一○章 守財之人第一四二章 千里送孤第○五九章 青春美女第八卷 熔爐_第四○一章 何爲規矩第七卷 淞滬_第三四五章 飛炸臺灣第七卷 淞滬_第三一八章 比翼筧橋第一三八章 攻其不備第○四七章 拉稀部隊第一一一章 落魄同學第八卷 熔爐_第四四六章 笑泯恩仇第八卷 熔爐_第四六八章 大江南北第十卷 血火_第五五三章 戰後調整第○六五章 一桶餿酒第三卷 折騰_第一四六章 兩面夾攻第九卷 能源_第五一七章 曼尼海姆第○○四章 有吃不輸第五卷 征途_第二三一章 又見靈體第○○八章 坑蒙偷騙第八卷 熔爐_第四六八章 大江南北第○六六章 天作之合第六卷 風雲_第二五三章 殺父之仇第八卷 熔爐_第四九九章 等級社會
第十卷 血火_第五五三章 戰後調整第六卷 風雲_第二九八章 速勝亡國第十卷 血火_第五九一章 實踐認知第○九九章 杯杯可樂第四部 縱橫_第一五五章 重走舊路第八卷 熔爐_第四九○章 咆哮黃河第八卷 熔爐_第四四五章 六路圍攻第十卷 血火_第五九○章 國民禮堂第八卷 熔爐_第四九八章 坑蒙拐騙第○四八章 分兵時節第○七五章 組織談話第十卷 血火_第五八七章 據理力爭第四部 縱橫_第一五九章 金蘭戰火第八卷 熔爐_第四九七章 淮滿合作第七卷 淞滬_第三四○章 東施效顰第七卷 淞滬_第三一四章 雛鷹展翼第六卷 風雲_第二八五章 甘肅攻略第七卷 淞滬_第三三二章 對陣天敵第○二六章 下吉整編第八卷 熔爐_第四七○章 馬當大敗第五卷 征途_第二四三章 製造爭端第八卷 熔爐_第四一一章 戰爭泥潭第九卷 能源_第五一一章 柏林和會第八卷 熔爐_第四七八章 長江艦隊第九卷 能源_第五一五章 戰艦逆襲第九卷 能源_第五三八章 無功有過第九卷 能源_第五四一章 襲佔合肥第六卷 風雲_第二五三章 殺父之仇第三卷 折騰_第一四八章 三線開戰第八卷 熔爐_第四○五章 磨刀屠刀第四部 縱橫_第一六七章 進軍曼谷第九卷 能源_第五四一章 襲佔合肥第○七八章 有車一族第九卷 能源_第五二三章 新疆亂局第五卷 征途_第二一六章 二六兵團第八卷 熔爐_第四一八章 儲水養魚第七卷 淞滬_第三二九章 強敵抵滬第十一卷 涅磐_第*四章 兩路進軍第一三六章 防守反擊第四部 縱橫_第一七五章 紅河魚生第六卷 風雲_第二七○章 首戰青馬第七卷 淞滬_第三二四章 中正機場第四部 縱橫_第一七三章 民用船務第十卷 血火_第五五五章 又是龍年第八卷 熔爐_第四九一章 渫血中秋第○五八章 右江水流第十卷 血火_第五八九章 徵天殺器第○五八章 右江水流第九卷 能源_第五○三章 小國寡民第九卷 能源_第五四四章 走投尋路第七卷 淞滬_第三○一章 光榮畢業第七卷 淞滬_第三七三章 水漲船高第一三二章 聯省自治第○二二章 大富更樂第七卷 淞滬_第三二五章 頭痛醫腳第○四三章 戰果輝煌第四部 縱橫_第一九二章 流氓混混第○四四章 安營紮寨第四部 縱橫_第一九九章 蕩蕩雄魄第五卷 征途_第二二四章 不破不立第八卷 熔爐_第四四三章 如血殘陽第十卷 血火_第五七八章 司令迴歸第○三六章 着手收容第八卷 熔爐_第四七五章 挑戰極限第八卷 熔爐_第四七○章 馬當大敗第○五五章 不死夢祥第七卷 淞滬_第三二六章 再戰上海第四部 縱橫_第一七二章 軍艦北行第八卷 熔爐_第四○二章 何爲善惡第七卷 淞滬_第三一○章 各取所需第七卷 淞滬_第三二六章 再戰上海第八卷 熔爐_第四三八章 席捲蘇北第七卷 淞滬_第三五三章 勞軍活動第一二○章 東亞主人第九卷 能源_第五三五章 兵分三路第七卷 淞滬_第三五九章 撞沉重巡第七卷 淞滬_第三九一章 困獸猶鬥第○三○章 共謀一醉第○一○章 守財之人第一四二章 千里送孤第○五九章 青春美女第八卷 熔爐_第四○一章 何爲規矩第七卷 淞滬_第三四五章 飛炸臺灣第七卷 淞滬_第三一八章 比翼筧橋第一三八章 攻其不備第○四七章 拉稀部隊第一一一章 落魄同學第八卷 熔爐_第四四六章 笑泯恩仇第八卷 熔爐_第四六八章 大江南北第十卷 血火_第五五三章 戰後調整第○六五章 一桶餿酒第三卷 折騰_第一四六章 兩面夾攻第九卷 能源_第五一七章 曼尼海姆第○○四章 有吃不輸第五卷 征途_第二三一章 又見靈體第○○八章 坑蒙偷騙第八卷 熔爐_第四六八章 大江南北第○六六章 天作之合第六卷 風雲_第二五三章 殺父之仇第八卷 熔爐_第四九九章 等級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