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章 全面整編
顧祝同的全國大調兵,客觀上來說,對尚未整編完備番號雜亂無章的國軍無形中起到了快速整編的作用,起碼讓中華民國軍事委員會知道了中國打了這麼多年的內戰,各地武裝是增加了還是減少了。數字報給委員長,委員長爲此掉了不少頭髮,他由衷的認爲,十年削藩,越削越翻,翻了好幾番。
中國工農紅軍改編爲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總指揮爲朱德上將,副總指揮爲彭德懷上將,葉劍英爲參謀長,左權爲副參謀長,任弼時爲政治部主任,鄧小平爲政治部副主任,下轄第一一五師師長林彪、第一二○師師長賀龍、第一二九師師長劉伯承。每師轄兩旅,每旅轄兩團,每師定員1.5萬人。全軍共4.6萬人。
西北紅軍軍委改編爲國民革命軍第十五路軍,總指揮爲袁振武上將,副總指揮爲王樹聲上將,安忠吾爲參謀長,郭天民爲副參謀長,下轄第一一七師師長程世才、第一一八師師長董振堂、第一一九師師長孫玉清。每師轄兩旅,每旅轄兩團,每師定員1.5萬人。全軍共4.6萬人。
桂西紅軍改編爲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二路軍,總指揮爲莫方上將,副總指揮爲何建良上將,許卓爲參謀長,陸濟民爲副參謀長,下轄第三十師師長陳金秀、第三十一師師長何定中、第三十二師師長白承恩。每師轄兩旅,每旅轄兩團,每師定員1.5萬人。全軍共4.6萬人。
廣西桂系部隊改編爲國民革命軍第五路軍,總指揮爲李宗仁上將,副總指揮爲白崇禧上將,徐啓明爲參謀長,劉斐爲副參謀長,下轄第七軍軍長廖磊、第十五軍軍長夏威、第四十五軍軍長李品仙、第四十七軍軍長周祖晃。每軍轄兩師,每師轄兩旅,每師定員1.5萬人。全軍共13萬人。
滇軍改編爲第十路軍,總指揮龍雲上將,總參謀長孫渡,下轄六十軍,軍長盧漢、參謀長趙錦至、第一八二師師長安思溥、第一八三師師長高陰槐、第一八四師師長張衝。每師轄兩旅,每師定員1.5萬人。全軍共4.6萬人。
四川軍閥改編爲劉湘上將第七路軍、田頌堯上將第十二路軍、鄧錫侯上將第十四路軍。
此外,山西閻錫山、河北宋哲元、山東韓復榘、安徽陳調元、綏遠的傅作義、陝南孫蔚如,河南馮欽哉、湖南的何鍵唐生智魯滌平、還有劉鎮華、 石友三、馬鴻逵、 徐源泉、張鈁、 樑冠英、孫連仲部都編以路軍,只有廣東、福建、貴州三省系半獨立省份,直接稱之爲廣東、福建、貴州軍區。
剩下來的就是國府的直屬部隊,以集團軍編之,第一集團軍衛立煌,第二集團軍劉峙,第三集團軍湯恩伯,第四集團軍蔣鼎文,第五集團軍顧祝同、第六集團軍陳誠,第七集團軍胡宗南、第八集團軍張發奎,第九集團軍張治中,第十集團軍劉建緒,第十八集團軍羅卓英……
拿着中國軍隊的整編方案,陳維政對鄭進階說:“中國軍委會軍政部還是有人才
的,一急起來還能弄出一個不算太差的方案,雖然內外有別,但是起碼顯得有序。”
“莫方這回抖起來了,路軍總指揮,上將軍銜,居然能跟袁軍長平起平坐。他應該算是中國最年輕的上將了吧!”鄭進階感嘆說。
“呵呵呵呵,還跟朱總司令這些老前輩一個級別,真是上哪兒說理去。”陳維政笑道。
“老鄭你知道爲什麼叫路軍嗎?是不是走路的兵?”陳維政問道。
聽到陳維政問出這麼幼稚的問題,鄭進階啞然失笑,說:“中國過去下面不叫省,叫路,廣西省叫廣南西路,廣東省叫廣南東路,每一個路都有一支地方部隊,稱之爲路軍。”
“意思就是凡帶路字的就屬於地方部隊,不是中南直屬,那他們的各種費用由誰負責?”陳維政對這些東西還真的不懂。
“平時不出省,自己負責,如果中央要調路軍作戰,就必須給裝備、開拔費,食宿費用。但是如果戰死或者傷殘,需要各地自己負責。”鄭進階說:“各地如果需要向中央交納各種稅費的,可以抵衝部分費用。不過我估計,現在的中國,地方富而中央窮,要拿出這些費用只怕不容易,特別廣西廣東福建桂西這些老爺兵,進門吃肉,出門坐車,他們的養兵費用,中央不可能達到。用中央給的那點伙食費,一天的伙食費不夠他們一頓早餐。”
“莫方說了準備什麼時候出征沒有?”陳維政對這個問題比較感興趣。
“沒有,聽許卓說,桂軍動就一起動,桂軍不動,就大家都別動。讓老蔣先衝一衝。”鄭進階走到一張比較精確的地圖前,一邊在上面把一些標註了文字的小紙片加上去,一邊理順說:“從目前南京方面的行兵佈陣看,衛立煌、蔣鼎文、湯恩伯、胡宗南、劉峙,守華北。顧祝同、陳誠、羅卓英、張治中、張發奎等守淞滬。地方部隊有幾支已經到達淞滬前線,主要有湖南的劉建緒部的70軍李覺部和28軍陶广部,蘇北阮肇昌第69軍,老桂系投過去的39軍,經過整編後,由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三期步兵科畢業的劉和鼎擔任第39軍軍長。收編後的四川楊森的20軍,以及東北軍吳克仁67軍、繆徵流55軍。還有中央直轄的張鑾基獨立45旅、浙軍餘部陳安寶79師。與中央軍張治中部、羅卓英部、張發奎部、稅警總隊孫立人部和中央教導總隊周振強部一起,人數合計已經達到20萬。對付10萬日軍,綽綽有餘。”
“老鄭,你樂觀了!”陳維政說:“給你打綽綽有餘,給楊遇春打也遊刃有餘,哪怕是讓安小師爺出馬,也只勝不敗,問題你們三個都不在,讓那幫老朽來打,再多十萬人估計也不是日本人的對手。”
這個馬屁鄭進階受用之極,樂得眉飛色舞,屁顛顛跑去給陳維政的咖啡里加冰。陳維政笑道:“真是淺薄,聽了一句好話,馬上流露出來。”
鄭進階說:“老大,這不一樣,得到你老人家的好評,很難的!”
在淞滬
前線,針對日本的三個師團,第三戰區前敵總指揮陳誠作出瞭如下的作戰方案。左路由陳誠親自負責,對手是從瀏河地區登陸的11師團,右邊由張發奎負責,對手是在川沙鎮登陸的第9師團,中路張治中,對手是吳淞地區登陸的第3師團。
左路軍總指揮陳誠,隸屬部隊有:第18軍軍長羅卓英,下轄第11師師長彭善、14師師長霍揆彰、第67師師長黃維、94師師長朱懷冰。第39軍軍長劉和鼎,下轄第56師師長劉和鼎,34師師長劉尚志。26軍第44師師長陳永,胡宗南部第76軍軍長陶峙嶽,下轄8師,師長李鐵軍,78師,師長李文。淞滬警備部隊重炮第10團炮兵第3團。
中路軍總指揮張治中,隸屬部隊有:71軍軍長王敬久,下轄87師師長王敬久,61師師長鍾鬆。72軍軍長孫元良,下轄88師師長孫元良,第18師師長朱耀華。78軍軍長宋希濂,下轄36師師長鍾彬、106師師長楊步飛。74軍軍長俞濟時,下轄51師師長王耀武、58師師長馮聖法,直屬榴彈炮旅,旅長蔡忠笏。教導總隊周振強第1旅,裝甲車團杜聿明。
右路軍總指揮張發奎,隸屬部隊有:阮肇昌第69軍,下轄阮肇昌57師、 李松山55師。楊森的20軍,下轄楊漢域133師、楊漢忠134師,劉建緒部15師王東原、16師章基亮 46師戴嗣夏、陶柳62師,以及周碞第6師、陳安寶79師、張鑾基獨立45旅,淞滬警備部隊重炮炮兵第8團炮兵第16團,中央直屬第3師李玉堂、稅警總團。
右路張發奎的計劃很明顯,不是陰謀而是陽謀,一句話:攻敵之必救。國軍在龍華機場兵敗後,國軍工兵也隨之把虹橋機場破壞,按照工兵的話,如果要恢復虹橋機場的使用,起碼需要半年。因此,日軍的主要目標還是放在龍華機場,把損壞的跑道修好,把周圍的民居拆掉,擴大停機場,必須停下96陸基轟炸機20架,攻擊機40架。增援的工兵一到,就日以繼夜的修建,這個地方,已經成了日本航空兵在中國東方的第一據點。張發奎就是要通過再打這個機場,把在川沙鎮登陸的第9師團吸引過來,在中途消滅各路敵人。
左路的羅卓英對瀏河地區進行了周密的偵察,決定對佔據羅店的第11師團進行正面打擊,由於配備有五十門122mm重炮,而且有足夠的炮彈,羅卓英的口號是,用重炮把日本人砸進長江。這一次,他們吸取了上一回宋希濂部攻擊龍華機場的經驗,從南京無線電廠得到了大量的無線通話機,雖然功率只有15W,通話距離也只有10公里,但是,對於小範圍內作戰,已經足夠。
只有中路的張治中沒有任何計劃,他對71、72、78三個軍長說:再給你們三天時間,把部隊的整編工作完全到位。組成重機槍團,熟練掌握高射機槍的射擊技巧,平時分散在各連隊管理,需要時,可以隨時編成整體作戰。三天後,等着日本人自動上門送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