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斷絕關係

現在,我們再來說陳宧和胡鄂公。

胡鄂公看到陳宧難過的樣子,心裡很不好受,但他還是勸陳宧在歷史重要關頭,能做出正確的選擇,不要留千古罵名。

陳宧想了良久說:“我的兵力共有三個混成旅和一個衛隊團,除五玉亭(祥楨)而外,都未必能聽我的。你的意思很好,明天找幾位同事開會談談。”

第二天,胡與將軍府秘書張軫、鄧文瑗(藍天蔚岳父)、何積祐(何子貞之孫)等在陳宧的小書房開會。

陳宧說:“北京城玩的猴戲,老頭子也覺得有名不正言不順之感。鬆坡沉着知機,不是輕舉妄動之人,我們目前有三條路:一、立即宣佈獨立;二、先疏通川軍第一師師長兼重慶鎮守使周駿和第二師師長劉存厚然後獨立;三、派人先聯絡馮華甫(馮國璋)、湯鑄新(湯薌銘)再發動。”

經一番討論後,大家贊成走第三策。

陳宦也有脫離袁世凱的打算,但他的步驟很穩健,還要看形勢的發展。於是派秘書胡鄂公到湖南和南京,去刺探一下湖南的湯薌銘和南京的馮國璋態度。

民國五年二月十日,胡鄂公由成都出發,晝夜兼程,三天半走了一千多公里的山路到重慶。改乘小船,歷時四天到了宜昌,再轉船前往漢口。

陳宧給他的任務是刺探情況,他的想法則是爲四川的起事創造條件,因此急如星火。爲了達成目標,抵漢口後即和舊友陳裕時、黃保昌、王孝貞會晤,大家商議如何做湯薌銘的工作,推陳裕時赴長沙訪湯,因陳和湯私交頗厚。

有書記載陳裕時見湯薌銘情況:“陳抵長沙後,徑赴將軍署謁湯,湯在大客廳接見陳,陳談到雲南獨立討袁,以及四川和南京一般空氣,只見湯灰白的臉上青一陣紅一陣,一會兒猛吸紙菸,一會兒又站起來繞着檀香木的桌子打磨磨轉,久久沉思,不發一言。

“湯薌銘在湖南殺人甚多,翻面無情,有湯屠戶的混號。陳裕時素知湯的這個毛病,見了他這個模樣,嚇得魂不附體。

“三十六着走爲上着,急忙打退堂鼓,趕快轉圜說:‘鑄新,我們是無話不說,聽不聽由你,你不歡喜這些話,只當驢鳴、犬吠如何!’

“湯一聽陳這話,才噗哧一聲笑了出來,慢吞吞地說: ‘你好不好到上海找大家兄一談!’”

湯薌銘的大哥就是辛亥武昌起義時擔任湖北諮議局議長的湯化龍。自雲南倡義以來,湯化龍不斷有電報給湯薌銘,勸他獨立。這件事不是什麼秘密,湯薌銘此言其意已甚明。

只不過,湯薌銘也有他的難處,在袁世凱和同袍兄弟之間,一面是君恩深重;一面是手足情長,使他左右爲難。他在湖南雖因殺戮過重而失去湘人愛戴,但勵精圖治之心還是有的,對袁氏的稱帝,也未必沒有自己的看法,所以沒下定最後決心,只是還有諸多顧慮。

陳裕時討來了這句話,興致勃勃趕回漢口報告了胡鄂公。

胡隨即轉程赴南京,找到了馮國璋的女婿陳之驥、侄兒馮家祐,由他們陪胡見馮。

胡鄂公談完來意後,以陳宦代表身份表示陳是唯馮馬首是瞻,馮卻不作正面答覆,只是顧左右而言它。

馮這時處境也確是很困難,無論從道義上或是情感上要他公然宣佈反袁,是不可能的;這正如袁當年始終不說反清的話一樣。

當胡和馮多見幾面,傾談投機後,漸漸地馮也大發牢騷,他說“項城左右都是狐羣狗黨,逢君之惡的人。真正愛護他的部屬反而排之門牆之外,像我今天處境如此困難,就是因爲項城把我冷落一邊。你可知道項城的來歷嗎?”

馮於是提起了西山十戾和書僮獻茶的故事。

所謂西山十戾,在清末民初,北京的老百姓傳言,古時候在西山上住着十隻靈獸,修煉千年成精後化爲人身,投胎凡間成爲影響清朝歷史進程的重要人物,被稱爲“西山十戾”。

這西山十戾分別爲:

一、洪承疇(獾)洪承疇本是大明臣子,到崇禎年間,已官至兵部尚書。在明末與大清的戰爭中落敗被擒後,洪承疇向清朝投降,成爲了清朝的大學士。在任期間,爲鞏固清朝統治多有建樹。由於其機敏善變,就像愛打洞的獾類一樣,因此將其視爲獾精轉世。

二、多爾袞(熊)多爾袞曾是把持清廷朝政的攝政王。清朝的開國元勳們大多體格健壯,其中多爾袞更是虎背熊腰,因此被視爲黑熊精轉世。

三、吳三桂(鶚)平西王吳三桂,衝冠一怒爲紅顏,因爲寵妾陳圓圓被李自成手下侮辱,放清軍入關。他的性格就像鶚(魚鷹)一樣,在水面低空盤旋,一見獵物就迅速撲擊,只爲眼前自身利益,哪管身後洪水滔天。

四、年羹堯(豬)年羹堯是雍正寵臣,對內扶雍正上位有勞,對外作戰平叛有功。可惜年羹堯位極人臣後卻仍不知足,像豬一樣慾壑難填,卻不懂得豬把自己吃得過肥過壯之日,就是主人揮下屠刀之時。

五、海蘭察(驢)前面列舉的幾個都是權臣、寵臣,但海蘭察這個人卻忠心耿耿、任勞任怨,是個非常低調的人,因此雖然功勳卓著,但也沒前面幾位出名。後人把他視爲驢精轉世,就是凸顯其護主和耐勞的性格。

六、和珅(狼),和前面的年羹堯一樣,也是個貪心不足之人。在乾隆時期受盡榮寵、位高權重,但沒想到自己只是乾隆留給兒子嘉慶宰割的羔羊。但這裡沒有把和珅看作羊精,而視爲狼精,是因爲和珅的姓氏爲鈕祜祿氏,在滿語中是狼的意思。

七、慈禧(狐),老百姓將其視爲狐狸精。

八、曾國藩(蟒)曾國藩是“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之首,手下帶出了左宗棠、李鴻章等一批能人,對大清王朝功勳卓著。但其患有嚴重的皮膚病,全身看上去像佈滿銀色的蛇鱗,因此大家都說他是巨蟒轉世。

九、張之洞(猴)張之洞同樣是“晚清中興四大名臣”,既是慈禧寵臣,也是大清能臣。張之洞喜歡白天睡覺,晚上上班的習慣。他既“興居無節”,又身材瘦小,與猴子無異,因此被視爲猴子精。

十、袁世凱(蛤)袁世凱被稱爲癩蛤蟆,一是因爲他五短身材,臉闊面圓,形似蛤蟆。二是民間傳聞說每當下雨的時候,袁世凱都喜歡張口呼氣,就像癩蛤蟆一樣。後來故事越傳越玄乎,有人說袁世凱登基那天,北京陶然亭周圍的蛤蟆齊聲大叫,恭喜蛤蟆王當上了皇帝。

而書僮獻茶的故事則是:一天,袁世凱午睡時,書童去獻茶。推門時腳下一滑,茶杯掉在地上摔得粉碎。書童嚇壞了,這可是袁世凱最喜歡的玉杯啊。

幸而袁酣睡未醒,書童慌忙跑去找袁府一個老管家,求他救救自己。

老管家沉思一會,給書童出了個主意。並說:“按我說的做,保你平安無事。”

一會,袁世凱醒了,要喝茶。書童把茶端進去,袁一看,不對!問道:“我的玉杯哪去了?”

書童老老實實地說:“摔了。”

袁大怒,厲聲說:“到底怎麼回事?”

書童噗通跪倒,說:“大人,不是小人不小心,而是小人實在害怕。”

袁世凱餘怒未消,呵斥道:“說!你害怕什麼?說不出個理由,我輕饒不了你!”

書童不停磕頭,一邊磕一邊說:“真的不怨我,剛纔我端茶進來的時候,發現牀上躺着的根本不是大總統!”

“你個混賬東西,不是我是誰?”袁世凱問。

書童做驚訝狀,說:“是……是一條大金龍!當時我嚇壞了,玉杯就掉在了地上,摔了。”

“胡說!”袁世凱怒斥一句,但是臉色立刻平靜了下來。不但沒有治書童的罪,反而從抽屜裡拿出一摞鈔票賞給了書童。

這兩個故事都是貶損袁世凱的,無形中表明瞭馮國璋的態度。

胡這時乘機說:“二先生(即陳宦)和我約定,只要上將軍(指馮國璋)同意,由上將軍署發一密電,他就宣佈獨立了。”

馮把桌子一拍,像是下了極大決心地說:“你的電報呢,拿來我替你發好了。”

胡鄂公發了陳宦的電報後,即赴上海和湯化龍見面,把陳裕時赴湘的經過向湯詳陳。

胡說:“二先生的獨立已不成問題,四先生(指湯薌銘)不獨立太不成話,大家都是湖北人,湖北人不能不爭人格!”

湯化龍聽了很同情,連聲說:“真是不成話,到了這時候還如此糊塗,我把你在南京接洽的經過情形打電報給他,不怕他不獨立。”

當南京會議在吵鬧不休時候,四川起了變化,得知了馮國璋和湯薌銘那邊的情況後,陳宦的態度已經日趨明朗。

袁世凱關於召開南京會議的電報中曾提到:“近日唐繼堯、劉顯世、陸榮廷、龍濟光等以退位爲要永,陳宦亦相勸以休息”。

不錯,五月三日,陳宦確實有勸退電報給袁:一再表示“元首若允退位,其優待條件當與各疆吏力爭”。

袁世凱雖在面上說“均獲我心”,在心裡把陳宦恨成什麼樣,只有他自己知道。

這時,不但馮國璋主張袁退位,段祺瑞也表示贊成。

段根據陳宦的建議擬定了優待袁的辦法六條:一、往事不追;二、公民權不褫奪;三、私產不沒收;四、居住自由;五、全國人民予以應有的尊敬;六、民國政.府給以歲費十萬元。

袁看了這些條件,還僞裝不在乎的樣子說:“好,很好,我退位不成問題,你們哪一天商定了善後辦法,我就哪一天搬到頤和園去休養。”

五月二十二日,陳宦終於發出了,那份被世人稱作“迫袁致死”,與袁世凱分道揚鑣的斷絕關係電。

言道:“宦於江日徑電項城,懇其退位,爲第一次之忠告。原冀其鑑此忱悃,回易視聽,當機立斷,解此糾紛。乃覆電傳來,則以妥籌善後之言,爲因循延宕之地。宦竊不自量,復於文日爲第二次之忠告,謂退位爲一事,善後爲一事,二者不可併爲一談,請即日宣告退位,示天下以大信。

“嗣得覆電:則謂已交由馮華甫在南京會議時提議。是項城所謂退位雲者,決非出於誠意,或爲左右羣小所挾持。宦爲川民請命,項誠虛與委蛇,是項城先自絕於川,宦不能不代表川人,與項城告絕。自今日始,四川省與袁氏個人斷絕關係,袁氏在任一日,其以政.府名義處分川事者,川省皆視爲無效。”

這個電報是鄧文瑗起草的,“自今日始,四川省與袁氏個人斷絕關係”一語是陳宦加進去的。

第287章 傅良佐督湘第490章 康奈爾大學第211章 四川護國獨立第240章 國旗國都之爭第106章 小德張第83章 連自己兄弟也不能吐句實話嗎第428章 大學令第159章 樑士詒的預言第53章 楊翠喜事件第613章 虛位以待第403章 歷史不會忘記第205章 馮國璋的如意盤算第394章 “合法”內閣第232章 街頭一景第214章 夢斷紫禁城第30章 朋友第301章 馮國璋心灰意冷第145章 搶救國會第470章 老驥伏櫪第432章 華法教育會第319章 倡導和平第224章 赴日考察第607章 寓居紐約第55章 反擊第374章 吳佩孚倒樑第584章 胡適與丁文江第468章 中華民國大學院第540章 胡適面見溥儀第87章 吳祿貞第10章 選擇和機遇第243章 無奈離開老窩第259章 北洋軍入浙第333章 揚眉吐氣的陸徵祥第203章 逼得啞人說話第51章 倉惶跑回天津第437章 大師雲集第503章 杜威的哲學思想第386章 好景難長第390章 內幕第222章 治軍嚴仁第459章 北京大學的”蔡元培時代” 落幕第112章 兵變第269章 復辟大戲開鑼了第359章 唐聯帥出走第71章 您不走嗎第29章 再一次因禍得福第320章 南北一致要求和平第537章 西方的孔子第576章 不主張對日抵抗第295章 難產的國務總理第524章 所謂“問題”與“主義”的論爭第502章 約翰·杜威和實用主義第328章 青島問題第90章 汪袁配合第564章 梁漱溟的質疑第205章 馮國璋的如意盤算第389章 羅文幹案第616章 商山四皓第452章 北大不是世外桃源第300章 成都之戰第181章 黎元洪捍衛共和第227章 洪山寶塔會議第56章 禍從口出第196章 陸榮廷第564章 梁漱溟的質疑第257章 徐孫之爭第337章 厚臉皮的王揖唐第255章 重提軍民分治第224章 赴日考察第10章 選擇和機遇第179章 司馬昭之心第277章 樹倒猢猻散第601章 關於青年人的苦悶第312章 安福國會第466章 保護進步人士第194章 敘、瀘之戰第278章 遍街可見的辮子第358章 談錢傷感情第142章 憲法起草第366章 湘軍“援鄂”第502章 約翰·杜威和實用主義第273章 堅守共和第583章 禍不單行第31章 戊戌變法第593章 苦撐待變第93章 南北議和第474章 老家績溪第78章 漢口之戰第559章 被迫離開中國公學第464章 漸行漸遠第465章 發起成立中國民權保障同盟第30章 朋友第409章 怪八股第215章 和觀音同日出生第506章 留學日記第91章 腳下的烈焰第71章 您不走嗎第256章 國會和政黨第288章 衡山、寶慶之戰第250章 《約法》之爭
第287章 傅良佐督湘第490章 康奈爾大學第211章 四川護國獨立第240章 國旗國都之爭第106章 小德張第83章 連自己兄弟也不能吐句實話嗎第428章 大學令第159章 樑士詒的預言第53章 楊翠喜事件第613章 虛位以待第403章 歷史不會忘記第205章 馮國璋的如意盤算第394章 “合法”內閣第232章 街頭一景第214章 夢斷紫禁城第30章 朋友第301章 馮國璋心灰意冷第145章 搶救國會第470章 老驥伏櫪第432章 華法教育會第319章 倡導和平第224章 赴日考察第607章 寓居紐約第55章 反擊第374章 吳佩孚倒樑第584章 胡適與丁文江第468章 中華民國大學院第540章 胡適面見溥儀第87章 吳祿貞第10章 選擇和機遇第243章 無奈離開老窩第259章 北洋軍入浙第333章 揚眉吐氣的陸徵祥第203章 逼得啞人說話第51章 倉惶跑回天津第437章 大師雲集第503章 杜威的哲學思想第386章 好景難長第390章 內幕第222章 治軍嚴仁第459章 北京大學的”蔡元培時代” 落幕第112章 兵變第269章 復辟大戲開鑼了第359章 唐聯帥出走第71章 您不走嗎第29章 再一次因禍得福第320章 南北一致要求和平第537章 西方的孔子第576章 不主張對日抵抗第295章 難產的國務總理第524章 所謂“問題”與“主義”的論爭第502章 約翰·杜威和實用主義第328章 青島問題第90章 汪袁配合第564章 梁漱溟的質疑第205章 馮國璋的如意盤算第389章 羅文幹案第616章 商山四皓第452章 北大不是世外桃源第300章 成都之戰第181章 黎元洪捍衛共和第227章 洪山寶塔會議第56章 禍從口出第196章 陸榮廷第564章 梁漱溟的質疑第257章 徐孫之爭第337章 厚臉皮的王揖唐第255章 重提軍民分治第224章 赴日考察第10章 選擇和機遇第179章 司馬昭之心第277章 樹倒猢猻散第601章 關於青年人的苦悶第312章 安福國會第466章 保護進步人士第194章 敘、瀘之戰第278章 遍街可見的辮子第358章 談錢傷感情第142章 憲法起草第366章 湘軍“援鄂”第502章 約翰·杜威和實用主義第273章 堅守共和第583章 禍不單行第31章 戊戌變法第593章 苦撐待變第93章 南北議和第474章 老家績溪第78章 漢口之戰第559章 被迫離開中國公學第464章 漸行漸遠第465章 發起成立中國民權保障同盟第30章 朋友第409章 怪八股第215章 和觀音同日出生第506章 留學日記第91章 腳下的烈焰第71章 您不走嗎第256章 國會和政黨第288章 衡山、寶慶之戰第250章 《約法》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