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8章 潼關之戰(4)

三天時間過去了。

潼關經受了十餘次的進攻,奇怪的是,沒有造成多大的傷亡,按說在被譽爲天下第一關的潼關展開進攻,主攻方的傷亡應該是不小的,可實際情況並非如此。

牛萬才從百思不得其解,到最後悟出了其中的蹊蹺。

作爲前軍的指揮官,從芮城出發之前,牛萬纔是掌握了所有情況的,他雖然有着自身的分析,但是對於劉宗敏的判斷還是深信不疑的,可隨着時間的推移,隨着進攻潼關戰鬥的開始,他對劉宗敏的判斷出現了懷疑。

軍營的戒備是異常森嚴的,軍士全天候的巡邏,巡邏範圍涵蓋了周遭五里地的範圍,周遭任何的風吹草動,牛萬才都是清楚的,按照原先的部署,一旦軍營周遭出現任何的情況,大軍就要迅速朝着芮城的方向撤離。

進攻潼關的情況,牛萬才更是清清楚楚。

本來以爲潼關方向的戰鬥會很激烈,哪怕義軍每次參與進攻的人數只有數百人,可防守的鄭家軍抵禦不是特別的激烈,就連箭雨都是稀稀疏疏的,看上去防禦的人數不是很多。

這樣的情況,讓牛萬才做出了自身的判斷,那就是駐守潼關的鄭家軍人數的確不多。

進攻陝西有三條線路,可供義軍選擇的有兩條線路,分別是潼關和吳堡鎮。

義軍做出的選擇是潼關。

牛萬才認爲這個選擇是正確的。

他本來以爲潼關作爲天下第一關,戒備一定是異常森嚴的,可目前看實際情況不是這樣,鄭家軍防禦的重點可能放到了吳堡鎮,畢竟闖王的家鄉就在米脂,距離吳堡鎮不遠,且鄭勳睿最早的根據地就是延安府。

牛萬纔看到了戰機,留給他做選擇的時間不多。

義軍決定從潼關發動進攻,鄭家軍防禦的重點在吳堡鎮的防線,已經過去了三天的時間。鄭家軍肯定會從吳堡鎮的方向抽調援軍,等到鄭家軍援軍抵達潼關,義軍就徹底失去了攻克潼關的機會,此刻發動大規模進攻。應該是最好的機會。

可劉宗敏的囑託揮之不去,讓牛萬才無法做出決定。

經過了慎重的思索,牛萬才決定發動大規模進攻了,畢竟他是前軍指揮官,若是完全按照劉宗敏的要求來辦事。還要他這個指揮官幹什麼,戰場的具體情況,指揮官纔是清楚的,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該做決定的時候就要做出來決定。

傍晚時分,牛萬才召集了所有的軍官,下達了翌日大規模進攻的命令,他的具體安排爲:八千人蔘與進攻潼關的戰鬥,一千人負責守衛營地,一千人負責警戒。

在做出安排部署的同時。牛萬才注意了所有人的神情,他毫不客氣的強調,身爲前軍的指揮官,根據戰鬥的具體情況做出決定,下面的各級軍官必須要執行,若是有人違背軍令,那就要按照軍法從事了。

命令下達之後,牛萬才迅速派人前往芮城稟報,他內心還是有些忐忑,軍營駐地距離芮城不到八十里地。若是劉宗敏不同意對潼關發動總攻,變故隨時都有可能出現。

一夜時間過去,天色微微亮的時候,牛萬纔沒有接到芮城方向的任何命令。這讓他放心。

所有義軍軍士都做好了準備,就等待牛萬才下達總攻的命令了。

牛萬才親自擔任進攻的總指揮。

寅時三刻,大軍從營地出發,前往潼關。

牛萬才一馬當先,走在隊伍的最前列。

清晨的氣候很是涼爽,做出進攻決定的牛萬才。還是非常謹慎的,此番進攻若是不能夠一舉拿下潼關,那麼他就要迅速率領前軍撤往芮城了,至於說劉宗敏的責備,他已經不是特別的擔心,在他看來,一夜的時間過去,身在芮城的劉宗敏,應該知道消息了,若是反對他對潼關的總攻,命令也應該下來了。

過去三天的戰鬥情況,劉宗敏都是清清楚楚的,牛萬才雖然不識字,可他的身邊有專門起草文書的人,每次戰鬥之後,牛萬才都詳細稟報了情況,而且將自身的認識加入其中,其想着率領前軍總攻的意願,表達特別的強烈。 Wωω⊕ Tтkǎ n⊕ ¢ ○

此番的總攻,牛萬才安排了一千義軍將士負責戒備,戒備的主要方向是緊坑的方向,防止鄭家軍從禁坑的方向發動進攻,至於說其他的地方,連續幾天的偵查,沒有發現任何異常的情況。

鄭錦宏終於看到了希望。

連續三天的示弱,目的是讓流寇放鬆警惕,一旦流寇出現了鬆懈,鄭家軍就將發動最爲犀利的進攻,全殲流寇的前軍。

鄭錦宏不知道流寇會不會中計,若是流寇一直都是高度警惕,那到了最後,也只能夠採取強攻的方式了,強攻可以選擇在夜間進行,儘量多的給與流寇大的殺傷。

斥候對流寇軍營的偵查特別困難,戒備森嚴的流寇,讓斥候不敢輕舉妄動,大都是等到夜間展開偵查的。

這一夜,流寇大規模的動作,引起了斥候的注意,他們迅速將偵查到情報稟報給了鄭錦宏,在得到情報之後,鄭錦宏果斷下令斥候停止偵查,以免被流寇察覺。

幾乎沒有猶豫,鄭錦宏對一直在禁坑等候的鄭家軍下達了命令,深夜丑時出發,秘密經過禁坑,幹掉在禁坑附近巡邏的流寇,迅速繞道流寇營地後方,形成對流寇的完全包圍,等到流寇大軍離開軍營開始行動的時候,襲擊和佔領流寇的軍營,徹底封死流寇的退路。

駐紮在潼關的鄭家軍將士,同樣將陣地前移,佔據兩邊的高地,等到流寇發動進攻的時候,大規模的出擊,剿滅進犯的流寇。

命令下達之後,鄭錦宏再也無法安心入睡,他沒有想着繼續等待,儘管說目前最好的選擇是等候流寇展開大規模的行動,完全確定流寇的行動目的之後,鄭家軍將士採取行動。

芮城。

劉宗敏同樣在思考,作爲戰鬥的總指揮,他很清楚自身的責任,按照顧君恩和他商議的決定,義軍不過是對潼關展開試探性的進攻,不會真正的廝殺,可這麼長時間過去,劉宗敏清楚完全按照這樣的部署執行,不會有什麼戰鬥成果,闖王知道後肯定不滿意的。

牛萬才每一份的戰鬥情報,劉宗敏都仔細看過了。

作爲長年在戰場上廝殺的將領,劉宗敏是完全相信麾下的軍官的,牛萬纔在潼關具體指揮戰鬥,情況肯定是清楚的,劉宗敏既然要求牛萬才負責,那就相信牛萬才一切的判斷。

就連劉宗敏本人,都認爲當初他和顧君恩的判斷是完全正確的。

潼關不是鄭家軍守衛的重點地方。

吳堡鎮纔是鄭家軍重點防禦的地方。

進攻已經開始了三天的時間,鄭家軍若是抽調大軍支援潼關,寶貴的戰機就要失去。

戰鬥情況歷來都是瞬息萬變,沒有誰能夠在戰鬥廝殺開始之前,完全判斷出來戰局的走向,以及每一場的戰鬥廝殺如何進行,根據戰鬥廝殺的具體情況做出部署的調整,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也是指揮官必須要擁有的能力。

接到了牛萬才的稟報之後,劉宗敏認真思索之後,表示了默許和同意。

劉宗敏沒有直接給牛萬才下達命令,也沒有表示反對,不過他在芮城展開了相關的部署。

駐紮在芮城的四萬義軍將士,高度戒備,等候潼關方向的戰鬥情況,一旦牛萬才取得突破,那麼芮城的大軍就要立即開動,留下少部分的軍士守衛城池,其餘軍士要朝着潼關的方向迅速開拔,協助牛萬才戰鬥。

能夠在潼關之戰取得突破,這是劉宗敏求之不得的,他知道駐紮在陝西的鄭家軍軍士人數不多,不可能兼顧到陝西所有的地方,義軍一旦在潼關取得突破,最好是朝着延安府的方向發動進攻,因爲鄭家軍兼顧的重點肯定是在西安府城。

本來沒有打算認真廝殺的一場戰鬥,居然取得了如此寶貴的戰機,這是劉宗敏沒有想到的,作爲義軍主要的將領,劉宗敏同樣不會放過任何的戰機。

斥候被派遣出去了,嚴密注意潼關方向的戰鬥情形,可惜潼關距離芮城的距離稍微遠了一些,情報不可能那麼順暢。

劉宗敏需要關注的最爲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義軍不能夠與鄭家軍陷入到最終的決戰,這是讓劉宗敏最爲矛盾的地方,作戰能夠取得勝利,這是任何的一個指揮官都期盼的,可這場戰鬥帶有特殊的性質,明明是被他人利用的,軍士還要去廝殺,誰都不舒服。

戰局進行到一定的程度,誰都不可能完全把握,不要說他劉宗敏,就是李自成親自指揮都是不行的,義軍一旦進入到陝西,必定遭遇鄭家軍強烈的反擊,到了那個時候,僅僅依靠十萬義軍是不是可行,是不是需要抽調更多的義軍進入到陝西作戰。

劉宗敏微微嘆了一口氣,排開了這些烏七八糟的想法,那都是後面的事情了,如今需要關心的事情,是牛萬才率領的前軍,在馬上即將開始的戰鬥之中,是不是能夠取得勝利。

第186章 初現端倪第541章 狂妄的代價(5)第766章 你自己選擇第185章 奇怪的調整第938章 巴達維亞的消息第304章 結盟第339章 丙子之亂第459章 下一步的計劃第655章 攪局第784章 閃電戰(14)第207章 殘陽如血第217章 不好的苗頭第583章 徐吉匡的智慧第690章 焦灼(2)第818章 降到冰點的失敗(1)第829章 重要的決斷第624章 襄陽失陷(7)第592章 秦良玉的攪局第962章 也算是尊嚴第970章 時機終於成熟第997章 瀋陽之戰(1)第4章 退婚第443章 巨大的突破第669章 揚威南直隸第551章 同樣慘敗第476章 張溥的收穫第579章 熊文燦的目的第902章 草原異動第153章 榆林邊鎮第541章 狂妄的代價(5)第518章 什麼是大局第471章 第一個建議第776章 閃電戰(6)第565章 必須放棄第712章 朱仙鎮之戰(2)第803章 算是安心了第959章 多鐸的末路第627章 不同的態度第55章 明確目標第669章 揚威南直隸第307章 果斷第204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424章 強強聯合第723章 沙盤演練第812章 何爲最關鍵的地方第183章 徐望華第665章 雲山霧罩第882章 登基稱帝(3)第115章 當值第696章 終於立功第552章 危險的建議第798章 並非聲東擊西第60章 儒學教授第421章 穩定的根源第541章 狂妄的代價(5)第501章 袖手旁觀?第82章 無奈第195章 絕望的戰鬥第122章 勸阻第10章 東林黨第648章 小心應對第629章 上當的感覺第417章 聰明的徐佛家第897章 理順體制第155章 榆林總兵第172章 悶頭髮展第466章 口服心服第230章 秦王朱存樞第59章 陳子龍第126章 一個不留第898章 海上征伐目的第926章 權鬥第860章 趨利避害的嘴臉第867章 怎麼也想不到第499章 穩不住第500章 腹背受敵第120章 夫唱婦隨第876章 重裝騎兵的覆滅(1)第733章 亂象第551章 同樣慘敗第210章 文震孟的驚詫第518章 什麼是大局第564章 醒悟太遲第721章 都是有準備的第178章 五省總督第758章 遼南的收穫第406章 文人的酸氣第508章 都沒有想到(2)第166章 慘烈第783章 閃電戰(13)第949章 奇哉怪也第278章 皇太極稱帝第262章 一錘定音第885章 宵小第462章 還算是明智第30章 府試第876章 重裝騎兵的覆滅(1)第113章 險鑄大錯第752章 慈悲之心
第186章 初現端倪第541章 狂妄的代價(5)第766章 你自己選擇第185章 奇怪的調整第938章 巴達維亞的消息第304章 結盟第339章 丙子之亂第459章 下一步的計劃第655章 攪局第784章 閃電戰(14)第207章 殘陽如血第217章 不好的苗頭第583章 徐吉匡的智慧第690章 焦灼(2)第818章 降到冰點的失敗(1)第829章 重要的決斷第624章 襄陽失陷(7)第592章 秦良玉的攪局第962章 也算是尊嚴第970章 時機終於成熟第997章 瀋陽之戰(1)第4章 退婚第443章 巨大的突破第669章 揚威南直隸第551章 同樣慘敗第476章 張溥的收穫第579章 熊文燦的目的第902章 草原異動第153章 榆林邊鎮第541章 狂妄的代價(5)第518章 什麼是大局第471章 第一個建議第776章 閃電戰(6)第565章 必須放棄第712章 朱仙鎮之戰(2)第803章 算是安心了第959章 多鐸的末路第627章 不同的態度第55章 明確目標第669章 揚威南直隸第307章 果斷第204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424章 強強聯合第723章 沙盤演練第812章 何爲最關鍵的地方第183章 徐望華第665章 雲山霧罩第882章 登基稱帝(3)第115章 當值第696章 終於立功第552章 危險的建議第798章 並非聲東擊西第60章 儒學教授第421章 穩定的根源第541章 狂妄的代價(5)第501章 袖手旁觀?第82章 無奈第195章 絕望的戰鬥第122章 勸阻第10章 東林黨第648章 小心應對第629章 上當的感覺第417章 聰明的徐佛家第897章 理順體制第155章 榆林總兵第172章 悶頭髮展第466章 口服心服第230章 秦王朱存樞第59章 陳子龍第126章 一個不留第898章 海上征伐目的第926章 權鬥第860章 趨利避害的嘴臉第867章 怎麼也想不到第499章 穩不住第500章 腹背受敵第120章 夫唱婦隨第876章 重裝騎兵的覆滅(1)第733章 亂象第551章 同樣慘敗第210章 文震孟的驚詫第518章 什麼是大局第564章 醒悟太遲第721章 都是有準備的第178章 五省總督第758章 遼南的收穫第406章 文人的酸氣第508章 都沒有想到(2)第166章 慘烈第783章 閃電戰(13)第949章 奇哉怪也第278章 皇太極稱帝第262章 一錘定音第885章 宵小第462章 還算是明智第30章 府試第876章 重裝騎兵的覆滅(1)第113章 險鑄大錯第752章 慈悲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