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不高興

bookmark

皇上聖旨抵達西安府城的時候,鄭勳睿沒有表現出來多麼高興的念頭,其實他也高興不起來,幾乎所有的事情,他都知道了,洪承疇一直都在湖廣黃州府等候聖旨和朝廷的敕書,沒有帶領大軍繼續剿匪,這本來就是不負責任的行爲,如此緊要的關頭,朝廷裡面的東林黨人,居然爲了自身的利益,爭來吵去的,讓流寇休養生息了接近一個月的時間,而且流寇之後的發展之路,鄭勳睿和盧象升兩人都預計到了。

流寇在湖廣停留的時間不長,正月十二就進入到了河南境內,到了正月十五,流寇分爲三路大軍,老回回進入到了山西境內,張獻忠進入到了四川境內,李自成留在了河南,這是流寇必然採取的措施之一,目的就是避免遭遇到朝廷大軍的打擊,他們很清楚,此番打敗了洪承疇,朝廷肯定會有更加嚴厲的圍剿措施。

雪上加霜的是,山西遭遇到了特大的自然災害,流民遍地,山西巡撫楊廷樞已經好多次向朝廷寫去奏摺,懇求救濟,可惜朝廷的救濟總是姍姍來遲,而且杯水車薪,萬般無奈之下,楊廷樞向鄭勳睿求援,鄭勳睿不可能看着楊廷樞手足無措,想盡辦法擠出來一部分的糧食,運送到了山西太原。

這個時候,老回回進入到山西,必然能夠更加廣泛的擴充隊伍。

鄭勳睿接到聖旨的時間,已經是二月初四。

巡撫衙門,廂房。

延綏巡撫馬士英、延安府知府文震亨兩人正在等候。

鄭勳睿進入廂房之後,兩人站起身來行禮。儘管文震亨是鄭勳睿的長輩,可是到了巡撫衙門說正事的時候,他還是要注重官場禮儀的。

鄭勳睿對着兩人微微點頭,開口說話了。

“皇上的聖旨,你們也知道了。本官已經向朝廷舉薦文大人出任布政使司左參議,想必不長時間聖旨就會下來了,本官出任五省總督,負責剿滅流寇事宜,不可能留在西安,故而巡撫衙門的事宜。請文大人暫時代理,延安府的諸多事宜,就請同知馬祝葵大人代爲負責。”

“馬大人,有關榆林邊鎮的安排,本官亦有一些想法。榆林總兵劉澤清,怕是要跟隨本官剿滅流寇,同時本官還要抽調一萬榆林邊軍,參與到剿滅流寇的事宜之中,至於說榆林邊鎮,本官派遣鄭家軍參將洪欣貴暫時主持榆林邊鎮事宜,此外,延安府和西安府都與山西接壤。流寇被逼無奈的情況之下,有可能進入到陝西,故而延安府的防禦事宜。還請馬大人多多關心,延安府各地的巡檢司,力量不錯,但他們不可能抵禦大規模的流寇,真正剿滅流寇,還是需要榆林邊鎮的軍士。這方面本官會給洪參將專門說明。”

。。。

一番佈置之後,馬士英離開了廂房。留下了文震亨。

鄭勳睿的神色變得嚴肅起來了。

“三太爺,我已經有了想法。此次剿滅流寇之後,不管成功與否,我留在陝西的可能性不大了,故而我準備向朝廷舉薦,三太爺出任陝西巡撫,這裡絕不能夠讓東林黨人染指,朝廷之中發生的事情,三太爺都知道了,東林黨爲了自身的利益,可謂是喪心病狂了。”

文震亨有些吃驚,看着鄭勳睿,好半天才開口。

“清揚,我並非進士出身,不大可能出任陝西巡撫,能夠出任布政使司左參議,就算是很不錯了,要不是你的舉薦,根本沒有可能啊。”

“三太爺不用擔心,這方面我來想辦法,不過我也有言在先,三太爺出任陝西巡撫,必須要穩住這裡,不能夠出現任何的波動,我就算是離開陝西,也會留下部分的鄭家軍,駐守在這裡的,三太爺堅持以前的策略,不要有絲毫的動搖,記住以民爲重,就能夠保持穩定。”

文震亨面容嚴肅點頭。

“清揚,你放心,我一定能夠做到,原來這次你要求我來主持巡撫衙門的事宜,就是想着讓我提前適應。”

“不錯,陝西曆來不被朝廷重視,朝廷的注意力,絕大部分都集中到遼東去了,近些年以來,流寇基本沒有在陝西活動,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山西、河南以及湖廣和四川等地,故而陝西得以休養生息,老百姓基本安定下來,這樣的局面必須保持,陝西若是亂了,那就不是短時間能夠平定下來的,流寇大大小小的頭目,全部都是陝西人,讓他們回到老巢,那是典型的放虎歸山。”

“清揚,這剿滅流寇的事宜,朝廷早就應該讓你負責了,我很是看好的,相信你能夠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剿滅流寇。”

鄭勳睿苦笑着搖頭。

“三太爺太樂觀了,此次我不敢保證能夠全部剿滅流寇,李自成、張獻忠和老回回,早就做好了防備,他們兵分三路,互相照應,遇到緊急情況,會迅速聯合起來,或者是更加的分散,讓朝廷大軍無法徹底剿滅他們,洪承疇已經失去了最好的機會,而且此次又耽誤了接近一個月的時間,讓流寇得到了充足的喘息時間。”

“清揚,真的有那麼複雜嗎,流寇不應該是鄭家軍的對手啊。”

“也不是說完全沒有機會,可時局的變化,誰能夠說的清楚啊。”

“清揚,我相信朝廷此次不會輕易調整人員了,張溥等人,已經遭遇到皇上的訓斥,如今在京城都是灰溜溜的,他們做的過分了,我聽說錢謙益都出言埋怨他們了。”

鄭勳睿輕輕搖頭,他根本不是擔心張溥等人,這剿滅流寇的事宜,與張溥等人根本沒有關係,他所擔心的是後金韃子,也就是這一年,後金的皇太極正式稱帝,建立大清國,隨之而來的就是後金韃子大舉入關,開始了在北直隸的劫掠。

他出任五省總督,剿滅流寇的關鍵時刻,若是遭遇到流寇的入侵,該怎麼選擇。

當然這些事情,文震亨不可能知道,鄭勳睿更不會說。

文震亨還是誤會了。

“清揚,不用擔心,大哥的態度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轉變,至於說姚希孟,已經無法影響到大哥了,這一次大哥在朝會上面的發言,就是對東林黨最好的回擊,我還聽說,大哥和姚希孟之間的關係,已經明顯惡化了。”

鄭勳睿好像是無意間開口詢問了。

“我聽說姚大人的身體出現了情況,是否有這件事情啊。”

“的確有這件事情,我也是聽聞大哥說的,具體什麼情況,不是很清楚。”

鄭勳睿輕輕嘆了一口氣,他可以改變歷史,但有一件事情沒有辦法,那就是生老病死,譬如說曹文詔,按說穿越的他,是可以改變曹文詔命運的,可惜老天的安排就是這樣奇怪,曹文詔還是在和流寇的博弈之中喪命了。

“好了,不說這些事情了,三太爺,維持陝西的穩定,重點還是在糧食,冬小麥到五月份纔會收穫,至於說玉蜀黍和甘薯,那是供應鄭家軍的,陝西遭遇多年的災荒,想要復原,不是短時間之內的事情,故而和蒙古部落的互市就是重中之重了,從南方購買糧食,與蒙古部落交易,獲得更多的錢財,購買更多的糧食,這是目前唯一的辦法。”

文震亨點點頭,這方面他是知道的。

“此外,巡撫衙門必須嚴格控制互市的事宜,最近有些商賈,異想天開,想着和蒙古部落私下交易,本官沒有客氣,讓他們全部都去見閻王了,這方面,三太爺前往不要手軟,殺幾個人之後,他們就不敢亂動了,這是陝西的命根子,必須要控制,否則放開了互市,陝西會迅速陷入到危機之中,只有陝西的百姓慢慢富裕起來了,才能夠真正的放開互市。”

文震亨的面容是嚴肅的,他也聽說了,包括有南方的個別商賈,想着從中分一杯羹,結果被鄭勳睿乾脆利落的解決了,自此之後,無人敢在榆林、寧夏邊鎮和陝西行都司亂來了。

“三太爺,該說的我都說了,我會在西安府城留下一萬鄭家軍的將士,由參將洪欣濤指揮,洪欣濤冷靜穩重,能夠處理突發的事情,軍隊方面的事宜,三太爺不用操心,也不用去插手,若是有什麼緊急的情況,洪欣濤會直接稟報我的。”

文震亨連連點頭,這方面他當然清楚。

“清揚,你就放心吧,鄭家軍的事宜,我不會插手,我關注的是民生方面的事宜,此外,我若是離開延安府了,舉薦馬祝葵出任知府,馬祝葵是有能力的,這些年和我之間的配合很是不錯,他出任知府,能夠很好的穩定延安府的局勢。”

鄭勳睿搖了搖頭。

“三太爺,這不合適,馬祝葵只是舉人,我前面舉薦了三太爺,後面舉薦馬祝葵出任延安府知府,吏部肯定有看法,我看還是讓鄜州知州黃輝旭出任延安府知府,至於說馬祝葵,可以出任鄜州知州,或者是到京城去。”

文震亨稍微思索了一下,跟着點頭。

“嗯,這個安排不錯,我沒有想到,還是你考慮周全。”

第359章 血戰(3)第853章 絕唱(1)第756章 敲牛皮糖的戰鬥(2)第790章 權力佈局第468章 同心第566章 不算是結束第751章 決定性的錯誤第399章 理清頭緒第778章 閃電戰(8)第340章 戰與不戰第285章 這是天意第773章 閃電戰(3)第202章 洪承疇的命令第790章 權力佈局第377章 湯若望和薄玉第188章 計謀第414章 洪門的轉變第715章 朱仙鎮之戰(5)第55章 明確目標第551章 同樣慘敗第616章 入轂不自知第292章 暗地裡的運作第847章 出人預料的交易第979章 戰遼河(1)第93章 會試主考官第715章 朱仙鎮之戰(5)第978章 醒悟太遲第805章 強力推進第431章 過度自信是自負第355章 驕狂第103章 傳臚大典第887章 小問題大奧妙第952章 甕中捉鱉第982章 戰遼河(4)第783章 閃電戰(13)第247章 內心感慨第664章 追窮寇第774章 閃電戰(4)第143章 緊急奏摺第629章 上當的感覺第356章 穩妥第61章 道不同(1)第386章 精細分工第690章 焦灼(2)第978章 醒悟太遲第924章 一切爲了大清國第741章 段宗奎的作用(2)第920章 無法高興的勝利(1)第819章 降到冰點的失敗(2)第204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920章 無法高興的勝利(1)第414章 洪門的轉變第532章 高陽之戰(5)第179章 提前準備第547章 乾淨利落第553章 雪崩的感覺第758章 遼南的收穫第221章 平衡第996章 孤注一擲第791章 該快則要快第422章 前奏第850章 大變序幕拉開第862章 我就是要改變第471章 第一個建議第4章 退婚第766章 你自己選擇第706章 進退兩難第817章 自負的代價(3)第636章 用強第274章 沒有出路第644章 秦淮河的聚會第804章 你儂我儂第715章 朱仙鎮之戰(5)第656章 彷徨第235章 直言不諱第404章 欠債還錢第584章 重要的決定第172章 悶頭髮展第83章 利弊第925章 代善的選擇第216章 內訌第773章 閃電戰(3)第156章 雷霆動作第626章 襄陽失陷(9)第402章 水落石出第514章 慘敗(3)第4章 退婚第233章 規矩第876章 重裝騎兵的覆滅(1)第360章 慘勝第299章 精確的部署第479章 差點疏忽第82章 無奈第223章 文震孟的努力第260章 兵敗第96章 揣摩第883章 致命的商議第979章 戰遼河(1)第189章 太過分了第635章 發難
第359章 血戰(3)第853章 絕唱(1)第756章 敲牛皮糖的戰鬥(2)第790章 權力佈局第468章 同心第566章 不算是結束第751章 決定性的錯誤第399章 理清頭緒第778章 閃電戰(8)第340章 戰與不戰第285章 這是天意第773章 閃電戰(3)第202章 洪承疇的命令第790章 權力佈局第377章 湯若望和薄玉第188章 計謀第414章 洪門的轉變第715章 朱仙鎮之戰(5)第55章 明確目標第551章 同樣慘敗第616章 入轂不自知第292章 暗地裡的運作第847章 出人預料的交易第979章 戰遼河(1)第93章 會試主考官第715章 朱仙鎮之戰(5)第978章 醒悟太遲第805章 強力推進第431章 過度自信是自負第355章 驕狂第103章 傳臚大典第887章 小問題大奧妙第952章 甕中捉鱉第982章 戰遼河(4)第783章 閃電戰(13)第247章 內心感慨第664章 追窮寇第774章 閃電戰(4)第143章 緊急奏摺第629章 上當的感覺第356章 穩妥第61章 道不同(1)第386章 精細分工第690章 焦灼(2)第978章 醒悟太遲第924章 一切爲了大清國第741章 段宗奎的作用(2)第920章 無法高興的勝利(1)第819章 降到冰點的失敗(2)第204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920章 無法高興的勝利(1)第414章 洪門的轉變第532章 高陽之戰(5)第179章 提前準備第547章 乾淨利落第553章 雪崩的感覺第758章 遼南的收穫第221章 平衡第996章 孤注一擲第791章 該快則要快第422章 前奏第850章 大變序幕拉開第862章 我就是要改變第471章 第一個建議第4章 退婚第766章 你自己選擇第706章 進退兩難第817章 自負的代價(3)第636章 用強第274章 沒有出路第644章 秦淮河的聚會第804章 你儂我儂第715章 朱仙鎮之戰(5)第656章 彷徨第235章 直言不諱第404章 欠債還錢第584章 重要的決定第172章 悶頭髮展第83章 利弊第925章 代善的選擇第216章 內訌第773章 閃電戰(3)第156章 雷霆動作第626章 襄陽失陷(9)第402章 水落石出第514章 慘敗(3)第4章 退婚第233章 規矩第876章 重裝騎兵的覆滅(1)第360章 慘勝第299章 精確的部署第479章 差點疏忽第82章 無奈第223章 文震孟的努力第260章 兵敗第96章 揣摩第883章 致命的商議第979章 戰遼河(1)第189章 太過分了第635章 發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