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夢裡的金谷子,你在哪兒(3)

十三

範少山想好了。這回去不演苦情戲了,就是哄老姑奶奶開心,啥都順着老太太,只要她高興。她高興了,興許就答應開棺取種的事兒了。

老姑奶奶稀罕啥?看驢皮影,聽大鼓書。這些,難不住範少山。燕山一帶誰沒看過唐山的驢皮影啊?誰沒聽過樂亭大鼓書啊?這都是山鄉古老的文藝活動。範少山小時候還去布穀鎮看過、聽過,他稀罕,記住了。這些年,唱皮影的,說鼓書的沒了,都幹了賺錢的營生。少山在小時候記住的幾段,還沒丟。範少山帶來了幾個皮影人兒,藉着燈光,在白牆上耍來耍去,嘴裡還冒出幾句皮影道白。圍了一屋子的人看熱鬧,逗得老姑奶奶前仰後合。範少山帶來了一副鐵板,那是樂亭大鼓的道具,打起來噹噹響,他敲着老櫃板唱了一段《雙鎖山》:

陳橋兵變炎宋興,南唐北宋起戰爭

趙匡胤兵伐壽州地,就與南唐大交鋒

兩軍陣前打了一仗,南唐敗陣北宋贏

不料想中了南唐的空城計,只困得裡無糧草外無救兵

有一位東牀駙馬高懷德,匹馬單槍苦戰爭

寡不敵衆難取勝,失機敗陣退回城

……

老姑奶奶聽得如癡如醉,一個勁兒抹眼淚兒。

第二天,老姑奶奶對牛成說:“挖墳開棺!”

老姑奶奶發話,一家人誰敢說個不是。兒子兒媳、孫子孫女都點頭。

挖墳開棺,這講就大了。死者入土爲安,哪是墳頭說挖就挖,棺材說開就開的?範少山說:“老姑奶奶,一切按咱這兒的風俗來。花項俺們出。”按照虎頭村一帶的風俗,要出一頭活羊祭奠亡靈,要在墳前高搭靈棚,要親屬戴孝,要吹鼓手吹吹打打。

老姑爺爺的墳在山上。山上有棵老槐樹,墳頭就在樹下。這天,喇叭響起,先是一頭山羊被尖刀刺穿了脖子,山羊咩的一聲,倒在了老姑爺爺的墳前,一股子鮮血噴在墳上。喇叭驟然停了。老姑奶奶喊了一句:“老頭子,今兒個驚動你啦!你種了一輩子金谷子,走了,我都讓你帶去了。本來就讓它隨你去,一了百了。可我孃家白羊峪的孫子、孫媳婦來了,他們要幫你接着把金谷子種下去。就答應吧。今兒個他們都來看你啦!”穿着孝衣的範少山、杏兒和牛成一大家子人齊刷刷跪倒,哭聲一片。喇叭吹得更烈了。在喇叭的如泣如訴聲中,雪花飄落下來。

來的時候,北京天還不怎麼冷,畢竟還沒數九呢!範少山和杏兒穿得都不多,卻趕上了太行山的第一場雪。範少山能撐着,杏兒頂不住了,身子不住發抖。但她咬緊牙關,跪着,哭着。老姑奶奶看到杏兒一個勁兒抹淚兒,動心了。趕緊讓人找來大棉襖給杏兒穿上,老太太說:“孫媳婦,號兩句就中了,你還真掉淚了。”杏兒眼淚又下來。先是跪着,膝蓋疼,後是下雪,凍得她打哆嗦,一個姑娘家,哪兒受得了啊?能不哭嗎?範少山也沒幹號,眼淚嘩嘩的。他想着金谷子,想着一個男人爲了愛情種了一輩子金谷子,這纔沒讓這金貴的老種子絕跡,這動人的中國故事,讓範少山感動了,在這樣的氛圍裡,範少山一哭就收不住。哭聲震動了虎頭村,咋回事兒?鄉親們還以爲牛成的老孃死了,都往山上擁。人死了也不停屍?咋的也得讓鄉親們弔唁弔唁哭兩聲兒啊?有人邊走邊唸叨:“老太太好人啊,死了也不想給人添亂。”

村裡的白事兒大操不嫌事兒大。之前說是大鬧三天,先熱鬧兩天,等到第三天再挖墳、開棺、取種。眼下雪越下越大,這幫人多是老人孩子婦女,還不把他們熬個好歹的?就是哭到明年開春,死人也聽不見,咋也活不了了,活人還得接着活呢!老姑奶奶是個明事理兒的人。她跟大操說:“別等了,立馬開棺!”

喇叭響起,幾個拿着鋼鎬和鐵鍬的人喝下了一碗白酒,嘴裡呼呼冒着白氣,掄起傢伙就要動土。這當口兒,有人大喊一聲:“慢着!”這叫半路殺出個程咬金啊!誰呀?老姑爺爺的弟弟,老姑奶奶的小叔子。小叔子鼻子不好,常年流着兩行鼻涕。範少山一眼看去,那人的鼻涕都快流進嘴裡了,上面還沾着兩朵雪花,不

難看。

老姑奶奶扛得硬:“柱子,是你說了算,還是我說了算?”這個叫柱子的抹了一把鼻涕,說:“嫂子,俺哥的魂兒不能驚動啊!”一句話,鼻涕又流下來了。老姑奶奶說:“柱子,昨兒個夜裡,你哥給我託夢了,說金谷子還得有人種下去,讓種子還鄉。這麼大場面,都是我孃家人出的錢,你哥他又風光了一回,值了。俺們老公母倆過了大半輩子,俺懂他,他懂俺。這事兒,他不怪罪誰。”柱子說:“他是俺哥,一奶同胞,俺不同意。埋得好好的,不能說挖就挖呀。嫂子,有人刨你家房你樂意嗎?”範少山躲不過去了,這事兒都是你引起的嘛!他對柱子說:“這位長輩,讓金谷子傳下去,對俺白羊峪,對咱們虎頭村,乃至對國家都有好處……”柱子說:“俺不管破穀子的事兒,俺就知道不能驚動俺哥。”老姑奶奶急了:“老牛家的事兒,還輪不到你做主!”眼看叔嫂就要吵起來,範少山趕忙解勸。範少山問柱子:“您看這喇叭也吹了,喪也哭了,也算把老姑爺爺驚動了。只要讓俺取出金谷子,您老提啥條件,俺都答應。”柱子用衣袖擦了擦鼻涕,說:“那好,領牲!”

領牲?這是哪一齣啊?說來可話長啦。這可是太行山一帶老輩子祭奠死者的習俗,到了新社會,移風易俗,沒那講究了。誰想到這幾年出了一幫有錢人,牛鬼蛇神跑出了籠子,這習俗又回來啦。要不咋有“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這話呢!咋領牲?就是向死者獻上豬羊。孝子獻全豬,孝女獻全羊。要選一等一的肥豬肥羊,讓死者受領,也就是把豬羊的魂給亡者。一般是把豬羊趕在院裡死者靈前,點上香紙,孝子跪在靈前向亡靈唸叨幾句。宰殺前,在豬羊腦門、脊樑上灑涼水,牲畜本能地就把灑在身上的水抖落了,對於這帶毛的動物來說,不挺正常的事兒嗎?不,這裡有講究。豬羊若是全身抖動,就代表死者對獻上的牲靈滿意,這叫“渾身大領”;若是牲畜只是先甩頭,再甩腰,後甩尾,或是按別的次序來,或是隻甩了一部分,這問題就大了,說明啥?死者對祭品不滿意,這時候孝子就要連聲禱告了,祈求死者的亡靈來受領。這都哪兒跟哪兒啊?迷信這玩意還跟你講道理嗎?

範少山答應了。重重吐出倆字:“領牲!”像兩塊石頭,咣噹咣噹,砸在了墳地裡。

第二天,虎頭村大集。大操、牛成帶着範少山和杏兒去買豬和羊。大操當家,說牛家有兒有女,豬羊也要雙全。花錢這事兒當然落在了少山和杏兒的身上。少山帶的錢少,哪知道這麼大動靜啊?杏兒的錢也花得差不多了。杏兒的手機綁着銀行卡呢,卡上有錢。賣豬的是個小夥子,用的手機是蘋果,杏兒把錢打到他手機裡去了。範少山想,這虎頭村一帶,一邊享受現代文明,一邊還熱衷封建迷信,這話咋說呀?牛成開着小拖拉機,直接把豬羊運到了山下,一幫小夥子揪着踩着把倆畜生拎到了墳跟前。一羣人就把豬羊圍了,它們成了真正的主角。豬羊哪兒見過這陣勢啊?它們哪兒知道自己個是帶着使命來的?豬慌了,四處亂竄,若不是被人圍着,早掉山谷裡去了。兩個小夥子上來,一個按住豬頭,一個踩住尾巴,總算把豬制服。豬就剩下哭號的份兒了。羊呢?嚇傻了,像個見了陌生人的小姑娘,傻愣愣地站着,連咩咩的叫都不會了。

喇叭停了,人不哭了,豬不叫了,萬物靜了,雪停了,日頭出來了。豬好像有了感應,不用人按着,就乖乖地站在那裡,和羊站成一排。兩個牲畜,就這樣站成了標本。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傻傻看着它們。範少山也愣了,難道,老姑爺爺顯靈了?豬羊成了老姑爺爺的化身了?

一瞬間,範少山、杏兒和一幫孝子賢孫撲通一聲跪在了墳前,跪在了豬和羊跟前。老姑奶奶在他們的身後站着,說:“老頭子,你可都看到了。俺本不想打擾你,但俺思來想去,答應了俺孃家孫子,把金谷子給他。這靈棚是咱孫子搭的,吹鼓手是咱孫子請的,祭品也是咱孫子買的。咱孫子、孫子媳婦兒都哭成了淚人兒,你可滿意不?”

羊不動,沒出聲;豬哼哼了兩聲,哼得愜意。老姑奶奶說:“你倆不管誰出聲,就算答應啦。”豬不哼了,羊還是沒動。

老姑奶奶走到墳前,跪下撫摸着墳頭,叨叨着:“你走了這幾年,家裡都挺好,你就放心吧。你哪天想讓我陪你了,你就給我託個夢,我就來找你個老東西。”

豬沒哼,羊這回動了,兩前蹄子揚了揚,朝前撲了兩步。

老姑奶奶讓牛成說兩句。

牛成憨憨地說:“爹,俺們都想你。今年山上那果園子也結了不少果,老母豬下了一窩小豬仔……”

老姑奶奶瞪了兒子一眼,插話說:“你這孩子,跟你爹一樣憨,說話老跑題兒,今天求他不就是爲那兩罐谷種嗎?”

豬和羊都不吭聲了。

柱子用袖子擦了兩行鼻涕,他的袖口讓鼻涕抹得更亮了。他說:“哥,給你領牲,老嫂子問你話呢,趕緊說話啊!”

豬和羊還是不吭聲。老姑奶奶說:“這老東西答應啦。俺聽

見了。”

老姑奶奶揮了一下手,這是要給豬羊潑水呀!兩桶水早就備好了,天冷,水面都起了冰花。兩個小夥子各拎起一桶水,走過去,嘩的一聲就潑在兩頭牲畜身上。這大冷天,冰涼的水澆一身,擱誰受得了啊?豬羊全身的毛都奓了,跳了起來,全身抖動,水珠飛濺。豬哼哼,羊打噴嚏,四處亂竄。

全身抖水,這是老姑爺爺滿意啊!老姑奶奶一揮手:“起——”

“墳”字還沒有下,停住了。老姑奶奶的眼睛落在了那隻羊的屁股後邊,愣住了。這當口兒,屠夫的尖刀已經對準豬的脖子了,就等老姑奶奶一聲令下,就下刀子了。老姑奶奶一個“起”字,有點淒厲,賽過豬的號叫聲。豬好像有了預感,叫也是白費力氣,不如省口唾沫。乾脆就不叫了,閉上眼睛等那一刀。緊接着,老姑奶奶喊了一聲:“停!停下!”出啥岔子啦?老姑奶奶忽然就看到那隻羊不對勁兒,咋回事兒?是頭母羊。老姑奶奶眼神不賴吧?這要在平常,隔着三五步遠,分不清是牛成還是兒媳,常常把燒火棍當成自己個的柺杖,拄着出了門。今兒個給老姑爺爺起墳,不知咋的,眼亮了,隔着十來米呢,羊都分清公母了。老姑奶奶炸了:“這羊誰挑的?誰挑買的?”原來,爲男死者領牲,得用公牲口,爲女死者領牲才用母牲口呢!你看,兩碼事兒。範少山不知這鄉俗,豬羊都是他和杏兒花錢買的,可不是他倆挑選的。誰選的?牛成。牛成也不知這裡頭有啥講究,就挑肥的壯的。得知是牛成,姑奶奶氣更大了:“牛成,咋回事兒?你打算把你爹領到女兒國去呀?你個不孝的東西,你想給你爹找小三兒啊,啊?”一聽說這樣,大夥都笑了,連範少山和杏兒都止不住地樂。老姑奶奶的孫子牛小山湊過來說:“奶奶,我看我爹做對了,給我爺爺多找幾個女人伺候着,纔是真孝順呢!”老姑奶奶罵了一句:“王八犢子!”當下,大操趕緊找人把母羊裝上車,送回集市,再換回一隻公羊。母羊懂了,咩咩地叫,像唱歌。豬以爲羊被釋放了,自己個也快了,睜開眼睛,看着藍天,就想,多好的天啊,興許往後還能看得見。它不知道自己個是公的,等到公羊一到,還得先拿它開刀。

公羊來了。這公羊像是知道了自己個的使命,小宇宙爆發了。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公羊發揮羊角的威力,自打往墳前一放,就拉開架勢,低了腦袋,揚了犄角,頂人!先是把屠夫頂了個跟頭,後來又衝着老姑奶奶去了,範少山一看,趕緊擋住,老姑奶奶折身攆着小腳就跑,範少山被頂了個踉蹌,場面亂了。生命的力量在於不順從啊!牛成問老姑奶奶:“娘,這可咋好?要不再換一隻?”老姑奶奶說:“不!就這隻了!我看這隻羊像你爹,平日裡老實,挨欺負了他不幹,脾氣大!”老姑奶奶喊了一聲:“澆水!”大操拎了一桶晃着冰碴兒的水,追着公羊就潑。嘩的,冰水一上身,公羊沒脾氣了。公羊也納悶,要殺要剮隨你們,這大冷天,你潑我一身涼水乾啥,比較好殺呀?公羊悲壯,成了一尊塑像。頂人的力氣都沒有了,你得抖一抖啊!大操上去就踢了公羊一腳,報一“角”之仇。公羊這才抖了抖身上的冰碴兒。大操推着公羊的屁股,將它推到墳前,和豬站成一排。羊擡頭看看藍天,想想,這麼好的藍天,再也見不到了,用盡全身力氣,咩咩地叫了兩聲。

這回,老姑奶奶喊了一聲:“起墳——”話音一落,屠夫就拎着刀把豬羊宰了,豬血噴在墳土上,紅了一片,很快就凍成了血冰溜。接着,宰羊了,這就有講究了。柱子把事先帶來的臉盆放在了羊脖子下,柱子兜裡頭掏出一把鹽,嘩的,撒進臉盆裡。這啥意思?有了這把鹽,羊血眨眼間就凝成一塊了。攜帶回家,下鍋做菜都方便。屠夫照準了脖子一捅,羊血就汩汩流進了臉盆裡了。這當口兒,人們就往跟前湊,眼睛放着光。想看看羊是咋死的?不是,都是奔着那盆羊血去的。自古留下令兒,說是被領了牲的羊血能驅災治病。前頭,爲啥柱子提出爲大哥領牲呢?多半不是爲了告慰大哥的靈魂,而是想到了羊血的用處。他家小孫子得了肺結核,聽說吃了領牲的羊血,一準兒能好。聽聽,這都哪兒跟哪兒啊!你柱子知道這令兒,村裡人能不知道?你家有病人,誰家還沒有個頭疼腦熱的?就算沒病人,那還不是能驅災避邪呢嘛!反正這羊血沒壞處。這不,羊血剛流進臉盆裡,人們就擁過來了,有拿着碗的,有拿着杯的。柱子一看,大事不好,端起羊血就要跑。人們哪裡容得,上去就搶。有沒拿傢什的,用手抓了就往嘴裡填。臉盆從那個人手裡奪走,又從這個人手裡奪去,羊血灑灑丟丟,很快就被幾雙鞋子踩了。有人不怕埋汰,在地上撿起就吃。這當口兒,羊雖說流盡了最後一滴血,可還沒嚥氣呢!就兩眼直直地看着人們搶來搶去,那是它的血。爭搶中,有一小塊血濺到了羊的臉上,羊聞着自己個的血腥,閉上了眼。

搶奪半天,臉盆翻了,羊血灑了,柱子哭了。老姑奶奶罵:“這是唐僧肉啊?搶啥搶?你們就這點兒出息!都過來,起墳!”

在小夥子們掄起鎬頭之時,老姑奶奶一撅一撅地走了。她老人家是不想看到這一幕啊!看到老姑奶奶的背影,範少山熱淚撲簌簌往下流,身子不由得跪了下去。

墳開了。家族人跪地一片,大哭起來。範少山俯下身去,雙手輕輕地扒拉棺蓋上的浮土。就在這當口,只聽咔嚓一聲,一根大樹枝唰地落了下來。這邊,範少山正貓着腰一隻手撥着棺材板上的浮土呢,樹枝就落了下來!正好蓋住墳口,把範少山蓋住了。只覺得一個黑影黑壓壓蓋了下來,眨眼間啥都看不見了。範少山不知出了啥事兒,嚇得一陣腿軟,呀地癱在了棺材板上。外邊的杏兒也亂了,大聲呼喊着少山名字,跑過去就拽樹枝。牛成等人過來,一起把樹枝拽開了,又伸手把範少山拽了上來。這樹枝落下來,還帶着雪呢!呼啦啦,揚起一陣雪霧。範少山上來了,兩腿還在打戰。這下,人們有點後怕了,紛紛閃開,往後退。範少山定定神兒,緊緊拉住杏兒的手。杏兒也怕,死死盯着那根老槐樹的樹枝,樹枝就像剛剛被撥動過的琴絃,還在打戰,還有餘音。這可咋好?這幾天,爲了取出墳裡的金谷子,鬧出多少事兒啊!範少山咬咬牙,豁出去了。他走過去,看看樹枝,說:“沒事兒沒事兒,是大樹跟俺開玩笑,也想跟俺搶金谷子呢!”說完,就要往墳口裡跳。就是火坑也得跳啊!誰再出個啥主意,金谷子就取不出來了!就在剛跳沒跳這工夫,柱子說:“親戚,別動別動。”柱子將範少山拽到一旁。老姑奶奶走了,柱子說了算,發話了:“大夥都看到了吧,大哥顯靈了!他不想讓人動他的房頂,打擾他的日子。俺大哥一個人過,一個人睡,容易嗎?咱們打擾他,他能幹嗎?咱活着的人得將心比心啊!這事兒,老天爺都看不公了!啥都別說了,天意不可違。填墳!”幾個小夥子過去,就往墳裡填土。範少山急了,大喊一聲:“慢着!都給俺慢着!你們是俺老姑奶奶請來的工,但錢是俺花的,飯是俺管的!這事兒沒辦完,俺咋管飯管酒啊!”鐵鍬停了,人們都看着範少山。範少山說:“剛纔俺看了這棵樹,樹枝上有很厚的積雪。這根樹枝落下來,一是被大雪壓的,二是樹枝已經被蟲咬過,早已腐爛了。”範少山拿起樹枝,讓大夥看着折斷的樹茬兒,果然糟透了。範少山說:“俺老姑奶奶答應了,已經領了牲了,錢都花了,就不能說填了就填了,必須開棺!俺們白羊峪也有說法,叫做‘領牲不開棺,日子過不歡’。咱能讓這事兒影響後人的日子嗎?在場的鄉親們,有誰不想過好日子啊?” 牛成過去對柱子說:“叔,咱不能不講信用啊!開棺吧!”柱子說: “興許是那頭公羊脾氣太硬,起墳不順當,依我看再買一隻羊去。”你看柱子這心眼兒,還想着他孫子的肺炎呢!牛成擰勁兒上來了:“叔,你聽說誰家領牲殺兩隻羊的?這不成笑話啦?”柱子再也想不出啥理由來了,可就是不發話。牛成說:“大夥都聽着,墳裡埋的是我爹,我當家,開棺!”

範少山撲通跳進了墳口,心裡說着:“金谷子,俺來了!”

原來金谷子沒有在棺裡,而是在槨裡。就是說,老姑爺爺的身邊,還有小棺材,這裡面就是陪葬品。在槨裡,範少山先是看到了一個大瓷罐,上面用一層油紙封着,範少山按捺不住,小心翼翼解開油紙,黃燦燦的谷種唰地映入眼簾,他捧起金谷子,放在鼻尖聞着,放在嘴邊親着,哽咽了:“金谷子,俺可找到你了!”這金谷子就像剛收割的,才脫粒的,穀殼金黃。不光它存在瓷罐裡,還在老姑爺爺的墳頭哩!山岡上,乾燥,大樹枝繁葉茂,陰涼,遮風擋雨啊!金谷子埋在土裡,就是個恆溫恆溼,金谷子還是那個金谷子。範少山查過資料,人家從千年古墓挖掘出來的種子還沒爛,種在地裡還能開花呢!老姑爺爺的小棺材裡,除了金谷子瓷罐,還有一個瓷罐,還是金谷子?不是,是黃豆、綠豆、玉米、高粱和豆角種,這可都是好東西啊!範少山和杏兒把金谷子裝箱,自己個的心立馬安穩了。他和杏兒拿過鐵鍬,一鍬一鍬,給老姑爺爺的棺材填土。填完土,兩人又在墳頭磕了三個響頭。

豬羊祭奠了老姑爺爺,自然是人要吃肉。老姑奶奶院子裡搭起了大竈,流水席豬肉燉粉條,滿滿一大鍋,一羣人開吃。柱子把羊藏了起來,衆人嚷嚷着要吃羊肉,找不到。找柱子要,柱子說跑了。你聽聽,這叫啥話?羊死了還能跑嗎?有人向老姑奶奶告狀,說柱子把羊藏了想吃獨食。老姑奶奶知道小叔子愛佔便宜,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隨他去。就說:“一頭整豬還不夠你吃的?扒開肚皮可勁造!”柱子吃了三碗豬肉燉粉條,外加四個大饅頭。他問範少山:“親戚,‘領牲不開棺,日子過不歡’真是你們白羊峪一帶的說法?”範少山說:“俺們白羊峪一帶,根本就沒有領牲的習俗。”柱子說:“那就說你是隨口編的?”範少山說:“不編,金谷子能取出來嗎?”柱子嘿嘿笑了兩聲。鼻涕下來了,趕緊把鼻涕吸了回去。酒足飯飽,柱子走出門口,從草垛裡翻出那隻羊,扛在肩上,回

家了。

杏兒自己個回了北京,範少山帶着種子回了白羊峪。得知少山把金谷子種子帶回來了,範老井笑得合不攏嘴:“看這樣子,金谷子又能在白羊峪生根了。往後俺隔三岔五就能吃上小米飯啦。”聽兒子說了事情原委,又是披麻戴孝,又是領牲,範德忠覺得盡了禮數,也就沒說啥。聽說金谷子回來了,鄉親們都來看新鮮。範少山早有準備,讓他們看放在桌上的幾個水碗,裡面泡着種子呢!兩個碗是穀子,兩個碗是大豆,一個是非外國種子,一個是外國種子。非外國種子的谷種是暗黃色的,穀粒不那麼規整,外國種子的谷種是淺黃色,米粒圓潤規整,就像一個模子刻的。再看大豆,非外國種子大豆有點扁,是淺褐色;而外國種子大豆滴溜滾圓,是黃褐色的。非外國種子大豆水泡三天就發芽了,外國種子大豆卻沒發芽。範少山順便說了外國種子的壞處,有鄉親說:“這玩意那麼玍古,咱吃它做啥?”範少山說:“咱把老種子種在地裡,往後咱都用自己的種子,不吃那害人的東西!”範德忠捶了範少山一拳:“兒子,真有你的!”李國芳咯咯笑了。

來年春天,金谷子下種了。那天,鄉親都來了。地頭擺上了供桌,有各家各戶端來的蘋果、花生、紅薯,還有玉米棒子。範老井點了三炷香,高聲說:“土地神,您老好吧!俺白羊峪失散多年的金谷子又回來了,它就像俺們的親人!今兒個,俺們要把它種在這片土地裡,敬請您老保佑它生根發芽,拔節抽穗,有個好收成!”朝着土地拜了三拜,開犁了。範少山給黑牛的頭上戴上了大紅花,田新倉牽牲口,喊了一聲:“駕!”牛就慢條斯理地往前走,範德忠“一把手”扶犁,一片片沃土慢慢地翻了過來……範老井挎着斗子,攥起一把金谷子,勻勻溜溜地撒在地溝裡。範少山、餘來鎖和鄉親們都忙活,施肥的,掩土的。“白腿兒”送茶來了,倒了一碗又一碗,送給耕種的人。田新倉牽牲口,崗位重要,比餘來鎖先喝到了茶,他邊喝邊看幹活兒的餘來鎖:“這茶,真香啊!”餘來鎖看看他:“撐死你!”“白腿兒”見了,抿着嘴兒樂。大夥都笑。種下了,範少山每天都往地裡頭跑,看看鑽出苗來沒有。暖陽照着土壤,種子就像躺在被窩裡,舒服,一伸懶腰就發芽。種地時墒情不賴,就怕老天不下雨,白羊峪可是靠天吃飯啊!範老井也惦記着金谷子的事兒,來得不容易啊。他是老莊稼把式,年輕的時候就種過金谷子。老爺子來了,從田埂抓把土,看看天,不見雲彩。對範少山說:“眼下還中,還能挺上三天,三天後再不下雨,就懸了。”範老井每天聽收音機,聽氣象預報,總是晴。範少山急哭了:“爺爺,咋辦?”範老井說:“擔水抗旱!”範少山帶頭挑水,一桶一桶地倒進地壟裡,餘來鎖、田新倉也來了,人們把金谷子地透透地澆了一遍。範少山沒幹過農活兒,肩膀讓扁擔壓腫了,像發麪饅頭。

金谷子發芽了,綠苗苗躥出了土!發芽率達到了百分之八十。範少山樂得一蹦老高,穀子長出了秧苗,他就在地頭搭了棚子,沒事兒就在這兒歇歇腳,坐在棚子裡看着秧苗,也怕豬啊羊啊闖進地裡,糟蹋了金谷子。他拿金谷子當心尖兒,當成了命根子。

怕啥來啥。這天,範少山正在地裡頭除草,一頭豬跑進了穀子地,範少山一見,急眼了!趕忙轟趕,這當口兒,有人也來追豬,誰呀?大虎。大虎也是白羊峪的,二十啷噹歲,是個愣頭青,虎頭虎腦的。這豬是他養的,本來放養在山林裡,跑出來了。甭看大虎有點兒愣,可心裡頭有道道。他把家豬放進山林,當野豬來養,野豬的價格高,他將豬圈裡的豬養到八十斤左右,就放到山林裡。山林裡的野豬長大了,殺了,賣給山下的野餐館。你說,這小子還有點兒經營頭腦吧!你把家豬當成野豬養,範少山早就看不慣了,也沒理他,這回你的豬跑到金谷子地裡來了,咱可得另說說了。少山當即就和大虎吵起來了,讓大虎賠補青苗損失。大虎脖子一梗:“不就是破穀子嗎?值幾個錢?你驚了俺的豬損失就大了,俺這是純種野豬,賣三十多塊一斤呢!這頭豬就四千多塊,你賠得起嗎?”範少山氣得腦瓜頂冒煙了。就這麼眼睜睜看着大虎用繩子牽了豬,

走了。

範少山回頭扶起被豬踩倒了的穀子秧,越想越氣。回村去找餘來鎖。餘來鎖說:“這小子俺能管,可他娘俺管不了。大虎說了,不讓放野豬就去城裡打工,大虎娘捨不得兒子,又放兒子走啊!”

範少山說:“我管!他的豬糟蹋俺們的金谷子就不中!”

範少山來到了大虎家,說他非法經營,欺騙顧客。大虎不緊不慢,拿出了生猛野餐館簽訂的合同。範少山接過合同看都沒看,就把那張紙撕了個粉碎,紙片扔在地上。

大虎氣得說不出話來:“你,你!”

大虎娘也急了眼:“少山,你咋能砸我家大虎的飯碗呢?”

大虎吼:“人家來鎖都不管,你是組長,還是村長啊?再說,村裡這麼幹的不僅是我,還有田新倉啊!”

範少山早就打定主意,今兒個不提金谷子的事兒了,就從根子上來,讓你野豬養不成!金谷子地緊挨着林子,今兒個跑出一頭,明個兒跑出兩頭,這穀子受得了嗎?他說:“田新倉也沒有長三頭六臂,都得停。你們得把放進山林裡的豬抓回豬圈來!”說完,甩手走了。就這麼走啦?虎子不幹啦,你把合同撕了,俺還咋做生

意啊?

話說範少山走出大虎家院子,一出溜兒就是田新倉的家。門口,田新倉吃飽喝足正在曬陽兒。範少山讓他把豬抓回來,田新倉只是不好意思地嘿嘿笑。田新倉對範少山有幾分敬畏之心,不跟他頂牛兒,也不表態。大虎追了過來,衝着範少山就吼開了:“姓範的,你憑啥把我的合同撕了?告訴你,俺的豬,俺做主,就在林子裡養着!”

範少山也高了嗓門:“你這是犯法的事兒,別給白羊峪丟人!”

大虎說:“白羊峪人咋啦?還不是照樣受窮啊?你要是把俺們的豬賣個野豬價,我們還往樹林裡撒個屁呀?如果叫狼叼了,還得賠錢呢!”

範少山說:“少扯淡。趕緊把豬抓回來。”

大虎瞪着眼睛吼:“俺就不抓,俺就當野豬賣,不就是影響了你那破穀子嗎?”

範少山火了:“王八蛋!”

大虎指着自己個耳朵:“你小子不是外號範大膽嗎,能把俺咋樣?有本事拿你爺的槍把我耳朵也崩嘍!”

範少山腦袋“嗡”的一響,一種無言憤怒衝上頭頂,他走過去一拳就把大虎打趴在地了,大虎嘴角流着血,顴骨也青了。

大虎爬起來,抽冷子給了範少山一拳,範少山撲來用腿壓住大虎的腦袋,大虎嚇得像殺豬般號叫起來。

招來一羣人看熱鬧,人們鬨笑。大虎這小子平日裡霸道,遭人恨,看他捱打,解氣。田新倉也跟着笑。

大虎伸着脖子罵:“田新倉,你小子還看老子熱鬧,快上啊!制服不了他,往後我們的財路就斷啦!”

田新倉不動,嘿嘿笑着:“好,平常你沒少欺負我,俺正愁沒人收拾你呢。”範少山喊:“你小子服不服?還賣假野豬不?”

大虎垂下了那顆光光的腦袋,咧嘴喊:“不啦,不啦……”

人們又是一陣鬨笑。

整治大虎,制止了售賣假野豬,也保護了金谷子,範少山在村裡腳跟站得更穩了,但他卻開心不起來。田新倉看到這幾天“白腿兒”和餘來鎖走得有點兒近,想想自己的愛情沒啥指望了,他就賣了豬,整天把自己睡成了豬。範少山勸他:“新倉,你也不能老這樣啊,咱白羊峪有的是事兒幹呢!”田新倉傷心,下山打工去了。大虎呢,自己養豬清閒,沒多少事兒,他也不願種地,心就收不住了。跟娘打了聲招呼,也進城了。大虎從小嬌生慣養,長這麼大沒離過孃的身邊,這一走,娘受不了了。整天不吃不喝,哭哭啼啼。少山打了大虎,李國芳和範德忠都沒責怪兒子,覺着就該有人治治那混賬小子。李國芳想到大虎娘,心裡頭覺着對不住她,就拿了東西去看望,連聲寬慰:“嫂子,都怪少山這兔崽子,我已經打他了,罵他了。依俺看,大虎大了,闖一闖不是壞事兒。我家少山不也是從城裡回來嗎?”大虎娘哭着說:“大虎有少山那兩下子嗎?他在城裡能活嗎?他要有個三長兩短,我依靠誰呀?”大虎是個愣頭青,當孃的怕他在城裡惹事兒。在小小的白羊峪,鄉里鄉親的,人家不說啥,到了外邊,誰吃你這一套啊?李國芳讓範少山把大虎找回來,範少山不樂意。範德忠罵了兒子一句,自己個去了。他知道大虎去了天津,範德忠在天津打過工,那地方熟悉,有一條街上的打工者都是白羊峪一帶的,大虎肯定奔着老鄉去。在天津,範德忠很快找到了大虎,正和工友們運水泥呢,樂樂呵呵的。範德忠說了大虎孃的情況,讓大虎回家。大虎不回,說:“這兒不錯,工資不少。您老回去跟俺娘說,讓她放心,我不惹事兒,外面沒人慣着俺。俺就窩裡橫。”範德忠給了他一拳:“你小子倒有個自知之明。”範德忠讓他把電話打在範少山的手機上,這邊正在幫大虎娘餵豬的範少山,趕忙把電話給了大虎娘,大虎娘聽到了兒子的聲音,得知兒子安好,安心了。大虎還說,再回家時給娘買一件人造貂皮大衣,暖和。和兒子說完話,大虎娘抹了一下眼淚,把李國芳端上來的一碗熱湯麪吃了個精光。範德忠從天津回來了,給大虎娘買了一盒子十八街**花。大虎娘不好意思了,說:“俺和那沒出息的兒子,給你們一家添麻煩啦!”

林子裡沒人養豬了,沒有牲畜躥進穀子地,金谷子安靜悠然地長身子,越長越高,越發讓人憐愛了。

第十五章 手心手背都有情啊(5)第十五章 手心手背都有情啊(3)第五章 生活,會把人心磨成繭子(2)第五章 生活,會把人心磨成繭子(4)第十六章 無邊無際的早晨(2)第二章 在城裡討生活容易嗎?(1)第十五章 手心手背都有情啊(2)第十二章 白羊峪的一唱三嘆(4)第十四章 最見人心的日子(3)第三章 山野裡的春天才叫春天啊(3)第十四章 最見人心的日子(3)第六章 春天,你總是不讓人省心啊!(1)第十三章 泰奶奶走了,風來了(3)第四章 夢裡的金谷子,你在哪兒(3)第五章 生活,會把人心磨成繭子(4)第五章 生活,會把人心磨成繭子(2)第十四章 最見人心的日子(3)第三章 山野裡的春天才叫春天啊(1)第十一章 山村的房頂銀行(3)第九章 好好的,做一個蘋果(2)第十六章 無邊無際的早晨(2)第十三章 泰奶奶走了,風來了(4)第五章 生活,會把人心磨成繭子(3)第一章 雪瘋了似的下呀!(1)第三章 山野裡的春天才叫春天啊(2)第十三章 泰奶奶走了,風來了(3)第十五章 手心手背都有情啊(3)第十二章 白羊峪的一唱三嘆(3)第一章 雪瘋了似的下呀!(1)第九章 好好的,做一個蘋果(1)第六章 春天,你總是不讓人省心啊!(2)第二章 在城裡討生活容易嗎?(2)第四章 夢裡的金谷子,你在哪兒(3)第十三章 泰奶奶走了,風來了(1)第五章 生活,會把人心磨成繭子(4)第十一章 山村的房頂銀行(1)第六章 春天,你總是不讓人省心啊!(3)第十五章 手心手背都有情啊(3)第二章 在城裡討生活容易嗎?(3)第十一章 山村的房頂銀行(2)第十三章 泰奶奶走了,風來了(2)第七章 這人生啊,就是一場奔跑(2)第三章 山野裡的春天才叫春天啊(2)第三章 山野裡的春天才叫春天啊(2)第十四章 最見人心的日子(3)第十章 把土地捧在手心裡第十三章 泰奶奶走了,風來了(5)第一章 雪瘋了似的下呀!(2)第九章 好好的,做一個蘋果(3)第九章 好好的,做一個蘋果(2)第十三章 泰奶奶走了,風來了(4)第四章 夢裡的金谷子,你在哪兒(3)第三章 山野裡的春天才叫春天啊(2)第六章 春天,你總是不讓人省心啊!(1)第二章 在城裡討生活容易嗎?(1)第五章 生活,會把人心磨成繭子(1)第一章 雪瘋了似的下呀!(1)第十三章 泰奶奶走了,風來了(1)第二章 在城裡討生活容易嗎?(3)第十三章 泰奶奶走了,風來了(3)第十二章 白羊峪的一唱三嘆(2)第八章 山風,刮個不停啊(5)第十五章 手心手背都有情啊(4)第十三章 泰奶奶走了,風來了(2)第二章 在城裡討生活容易嗎?(3)第十章 把土地捧在手心裡第十五章 手心手背都有情啊(2)第五章 生活,會把人心磨成繭子(4)第十三章 泰奶奶走了,風來了(5)第七章 這人生啊,就是一場奔跑(2)第六章 春天,你總是不讓人省心啊!(3)第九章 好好的,做一個蘋果(3)第一章 雪瘋了似的下呀!(1)第十章 把土地捧在手心裡第十一章 山村的房頂銀行(2)第十六章 無邊無際的早晨(2)第八章 山風,刮個不停啊(3)第八章 山風,刮個不停啊(3)第二章 在城裡討生活容易嗎?(3)第十五章 手心手背都有情啊(2)第三章 山野裡的春天才叫春天啊(2)第八章 山風,刮個不停啊(3)第八章 山風,刮個不停啊(5)第三章 山野裡的春天才叫春天啊(1)第十四章 最見人心的日子(1)第五章 生活,會把人心磨成繭子(2)第七章 這人生啊,就是一場奔跑(3)第十五章 手心手背都有情啊(1)第八章 山風,刮個不停啊(4)第十六章 無邊無際的早晨(2)第十三章 泰奶奶走了,風來了(3)第十一章 山村的房頂銀行(1)第三章 山野裡的春天才叫春天啊(1)第八章 山風,刮個不停啊(4)第十五章 手心手背都有情啊(3)第四章 夢裡的金谷子,你在哪兒(3)第九章 好好的,做一個蘋果(2)第九章 好好的,做一個蘋果(2)第十二章 白羊峪的一唱三嘆(4)第一章 雪瘋了似的下呀!(1)
第十五章 手心手背都有情啊(5)第十五章 手心手背都有情啊(3)第五章 生活,會把人心磨成繭子(2)第五章 生活,會把人心磨成繭子(4)第十六章 無邊無際的早晨(2)第二章 在城裡討生活容易嗎?(1)第十五章 手心手背都有情啊(2)第十二章 白羊峪的一唱三嘆(4)第十四章 最見人心的日子(3)第三章 山野裡的春天才叫春天啊(3)第十四章 最見人心的日子(3)第六章 春天,你總是不讓人省心啊!(1)第十三章 泰奶奶走了,風來了(3)第四章 夢裡的金谷子,你在哪兒(3)第五章 生活,會把人心磨成繭子(4)第五章 生活,會把人心磨成繭子(2)第十四章 最見人心的日子(3)第三章 山野裡的春天才叫春天啊(1)第十一章 山村的房頂銀行(3)第九章 好好的,做一個蘋果(2)第十六章 無邊無際的早晨(2)第十三章 泰奶奶走了,風來了(4)第五章 生活,會把人心磨成繭子(3)第一章 雪瘋了似的下呀!(1)第三章 山野裡的春天才叫春天啊(2)第十三章 泰奶奶走了,風來了(3)第十五章 手心手背都有情啊(3)第十二章 白羊峪的一唱三嘆(3)第一章 雪瘋了似的下呀!(1)第九章 好好的,做一個蘋果(1)第六章 春天,你總是不讓人省心啊!(2)第二章 在城裡討生活容易嗎?(2)第四章 夢裡的金谷子,你在哪兒(3)第十三章 泰奶奶走了,風來了(1)第五章 生活,會把人心磨成繭子(4)第十一章 山村的房頂銀行(1)第六章 春天,你總是不讓人省心啊!(3)第十五章 手心手背都有情啊(3)第二章 在城裡討生活容易嗎?(3)第十一章 山村的房頂銀行(2)第十三章 泰奶奶走了,風來了(2)第七章 這人生啊,就是一場奔跑(2)第三章 山野裡的春天才叫春天啊(2)第三章 山野裡的春天才叫春天啊(2)第十四章 最見人心的日子(3)第十章 把土地捧在手心裡第十三章 泰奶奶走了,風來了(5)第一章 雪瘋了似的下呀!(2)第九章 好好的,做一個蘋果(3)第九章 好好的,做一個蘋果(2)第十三章 泰奶奶走了,風來了(4)第四章 夢裡的金谷子,你在哪兒(3)第三章 山野裡的春天才叫春天啊(2)第六章 春天,你總是不讓人省心啊!(1)第二章 在城裡討生活容易嗎?(1)第五章 生活,會把人心磨成繭子(1)第一章 雪瘋了似的下呀!(1)第十三章 泰奶奶走了,風來了(1)第二章 在城裡討生活容易嗎?(3)第十三章 泰奶奶走了,風來了(3)第十二章 白羊峪的一唱三嘆(2)第八章 山風,刮個不停啊(5)第十五章 手心手背都有情啊(4)第十三章 泰奶奶走了,風來了(2)第二章 在城裡討生活容易嗎?(3)第十章 把土地捧在手心裡第十五章 手心手背都有情啊(2)第五章 生活,會把人心磨成繭子(4)第十三章 泰奶奶走了,風來了(5)第七章 這人生啊,就是一場奔跑(2)第六章 春天,你總是不讓人省心啊!(3)第九章 好好的,做一個蘋果(3)第一章 雪瘋了似的下呀!(1)第十章 把土地捧在手心裡第十一章 山村的房頂銀行(2)第十六章 無邊無際的早晨(2)第八章 山風,刮個不停啊(3)第八章 山風,刮個不停啊(3)第二章 在城裡討生活容易嗎?(3)第十五章 手心手背都有情啊(2)第三章 山野裡的春天才叫春天啊(2)第八章 山風,刮個不停啊(3)第八章 山風,刮個不停啊(5)第三章 山野裡的春天才叫春天啊(1)第十四章 最見人心的日子(1)第五章 生活,會把人心磨成繭子(2)第七章 這人生啊,就是一場奔跑(3)第十五章 手心手背都有情啊(1)第八章 山風,刮個不停啊(4)第十六章 無邊無際的早晨(2)第十三章 泰奶奶走了,風來了(3)第十一章 山村的房頂銀行(1)第三章 山野裡的春天才叫春天啊(1)第八章 山風,刮個不停啊(4)第十五章 手心手背都有情啊(3)第四章 夢裡的金谷子,你在哪兒(3)第九章 好好的,做一個蘋果(2)第九章 好好的,做一個蘋果(2)第十二章 白羊峪的一唱三嘆(4)第一章 雪瘋了似的下呀!(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