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第146章 水陸並進

第146章 水陸並進

“你們的心意,孤已經感受到了,西陽哈這關外蛀蟲,孤也爲你們收拾了……”

渤海王府內,伴隨着朱高煦放下酒杯,大馬金刀的他也眼神示意了亦失哈。

在他的示意下,亦失哈走出承運殿,不多時就託着一個托盤走入承運殿中。

張純命人端來了一張桌子,放在左右兩側六十九部使臣中間。

見狀,亦失哈將托盤放在桌上,隨後掀開了上面的白布。

霎時間,所有人呼吸一滯,紛紛目光避開那托盤。

只見那托盤之上,赫然擺放着西陽哈與舒爾哈父子的首級。

經過石灰醃製的首級沒有腐化,也沒有什麼臭味,只有濃濃的石灰味。

朱高煦滿意的看着目光避開首級的六十九部使臣,嘴角上挑:

“雖說這大害已經除了,但上游還有與他爲伍的阿者迷七部,以及在蘇溫河地面、那溫河地面、兀良哈地面的兀良哈諸部。”

“如今西陽哈雖除,但消息一旦傳去兀良哈諸部,恐怕他們也會尋求機會前來報復。”

“孤坐擁吉林城,有堅城利炮,身後有遼東都司,有燕王,有陛下……自然不用擔心,可是你們呢?”

朱高煦的話是什麼意思,在座的所有人沒有不明白的。

兀良哈諸部與他們的關係雖然不算很好,但也不算太差。

兀良哈諸部需要他們運送海鹽、木柴、耕種糧食,而他們需要兀良哈的牛羊馬匹,二者可以說相互依存,並沒有朱高煦說的那麼兇險。

不過關外的部落式外交併不牢固,一場白災就可以讓兩個世代交好的部落拔刀相對,更別提蒙古人和女真人這數百年的恩怨情仇了。

西陽哈是兀良哈諸部扶持的一個對象,爲的就是不讓大明徹底掌握關外。

眼下西陽哈被殺,兀良哈在關外沒了代言人,反觀朱高煦強勢崛起,局勢徹底被打破。

來年兀良哈會怎麼做,沒有人可以預測。

他們固然可以賭兀良哈會扶持新的女真部落,但這關外有朱高煦在,而朱高煦又可以藉助松花江水運來肆意進攻女真諸部。

恐怕前腳投靠兀良哈,後腳就被朱高煦帶兵滅了。

兀良哈實力雖然比朱高煦強,但正如朱高煦所說,他的身後還有遼東都司和朱棣,還有整個大明朝,而兀良哈呢?

海西諸部的消息雖然閉塞,但也沒有到與世隔絕的地步,誰都知道北元內訌,無力干涉關外。

沒了北元的支持,兀良哈諸部也不過就是一羣強盜罷了。

從兀良哈禿城到吉林城接近八百里路程,但從遼東開原到吉林城只有五百里,打吉林城對於兀良哈來說完全得不償失,而且還容易被遼東明軍收復,他們還沒想不通到這種地步。

所以當下的局面,只要北元不干涉,那朱高煦的關外之主頭銜幾乎可以坐穩,偶爾一些兀狄哈和反抗者根本沒辦法對他構成威脅。

在蒙古人多年的打擊下,女真諸部已經虛弱的向朝鮮朝貢了,更別提比朝鮮強大十數倍的大明朝。

之前之所以沒敢表露太明顯,是因爲大明在關外勢弱,西陽哈勢大。

如今西陽哈死了,那朱高煦的話就成了關外的鐵律,哪怕他只有一千多兵馬,可他的這一千多兵馬足夠擊敗海西諸部的上萬人。

面對朱高煦,海西諸部無法做到團結一致,哪怕是六城的頭目,單獨拉出三四千男丁就已經是極限,根本不是朱高煦的對手。

更何況,朱高煦對於互市並不反感,反而積極互市,給諸部糧食作爲交易。

在關外,糧食比黃金白銀還要重要,朱高煦掌握了這個,就等同掌握了關外諸部一半的命脈,剩下的一半則是由他手中兵馬掌握。

因此,現在的六十九部使臣只想知道,前番朱高煦的話到底是什麼意思。

“殿下的意思,是要庇護我們嗎?”

作爲與吉林城關係最好的勢力,弗提斤城的塔失率先打破僵局,而朱高煦也微微頜首,目光掃視:

“孤想要在撒叉河口,前元時期的肇州站建設一個軍堡,並在那裡駐紮一千甲騎。”

朱高煦緩緩開口,但他所說的話卻讓所有人倒吸一口涼氣。

肇州站是直面兀良哈草原的前哨站,如果這裡有一個軍堡,那女真諸部都能睡一個安穩覺。

一千甲騎的份量不用多說,如果真的有一千甲騎在肇州站駐紮,即便是兀良哈人也得考慮考慮值不值得。

不過正因爲一千甲騎的份量太重,女真諸部纔會懷疑朱高煦。

“孤眼下僅有六百甲騎,但孤也向陛下請調軍戶北上,明年開春後,渤海王府想要湊足一千甲騎駐守肇州站並不困難,不過……”

他頓了頓,目光在塔失身上停了片刻,似乎在示意塔失配合他。

“不過,甲騎需要扈從,一個甲騎最少需要兩個扈從,而且我的軍馬還差四百匹,況且想要在肇州站自給自足,起碼也得在吉林城開墾足夠的土地,而足夠的土地就需要足夠多的部衆和耕牛來開墾和耕種。”

朱高煦的狐狸尾巴冒了出來,他想要從六十九部薅一些羊毛,以此作爲庇護諸部的條件。

對此,諸部倒是沒有緊張和抗拒,因爲按照朱高煦的話來看,他需要四百匹軍馬和兩千扈從,以及數量不等的部衆和耕牛。

前二者不是問題,六十九部湊湊也能湊出來,問題在於後者。

“敢問殿下需要多少部衆和耕牛?”塔失沒有令朱高煦失望,他順着朱高煦的話反問。

儘管諸部使臣都能看出二人的把戲,但卻沒有人敢揭穿。

對此,朱高煦也輕笑道:“部衆不用你們出,孤從西陽哈那裡俘虜了大量部衆,孤需要的是耕牛。”

“孤算過,肇州站建城後,起碼要兩千扈從,而這三千人馬的口糧每年就是兩萬石,最少需要開墾四萬畝耕地才行。”

“吉林城土地肥沃,加上我手中還有數千畜力,因此需要你們出的東西並不多,你們只要湊足七百頭耕牛就足夠。”

“七百頭……”聽到朱高煦的話,六十九部使臣面面相覷。

這七百頭耕牛若是均分,那就代表每部要出最少十頭耕牛。

這個數量的耕牛,對於六城和其餘十一大部來說不算什麼,但對於一些小部就很困難了。

對此,不少小部落的使者都面露難色,但這個時候塔失反而站了起來:

“各部落有各部落的難處,小部落湊不出太多扈從和耕牛,大部落就得多湊一些。”

“我們弗提斤城是六城之首,我們出二百扈從和五十頭耕牛,五十匹軍馬。”

弗提斤城畢竟是吉林城最大的貿易伙伴,在塔失的開口下,吉林城所需的東西便一下被湊足了十分之一。

他這樣站出來,其它小部落的使者臉色就好看了不少。

“託溫城可以出一百扈從,四十頭耕牛,六十匹軍馬……”

“弗思木城可以出一百五十扈從,耕牛軍馬各三十……”

“弗踢奚城可以……”

“考郎古城……”

“乞列迷城……”

“莽吉塔城……”

在塔失的號召下,女真諸部最富裕的六城各自出了扈從和耕牛軍馬,只是六城,便湊足了朱高煦所需的三分之一。

有了他們帶頭,事情就好辦了許多,一些大的寨堡開始起身湊數,不多時便湊足了剩下二分之一。

至於最後的幾百扈從和幾十頭耕牛軍馬,則是被三十多個小部落分別湊齊。

眼看自己想要的東西被湊齊,朱高煦也舉起了酒杯:

“好,開春之後我會開放吉林城的互市,並且在肇州站修建肇州城。”

“凡持孤旌旗者,若被欺辱則孤爲其報仇,若有困難,孤也傾力相助。”

“待日後朝廷若要招撫關外,孤也定當爲諸位謀一個差事,拿一份俸祿。”

“謝殿下!”聽到朱高煦的話,儘管知道這不太可能實現,但衆人還是跟着舉起了酒杯,畢竟眼下渤海掌握了能讓諸部擴大發展的糧食。

事情談妥,不管後續是否能兌現,但氣氛起碼是起來了,朱高煦也樹立了自己在關外的地位,因此酒過三巡後,他便以不勝酒力爲藉口,讓亦失哈和張純代自己招呼六十九部使者,自己拿着禮貼返回了後院。

回到書房的他,依稀還能聽到前院的熱鬧聲,不過相比較這吵鬧的聲音,他更在意這禮貼。

不是朱高煦貪小便宜,而是對於現在的他來說,一分一毫都不能浪費。

挑燈閱覽,不過幾個呼吸,上面的東西就被朱高煦看了個乾淨。

算下來,大概一百多匹戰馬,二十幾頭耕牛和幾百張皮毛。 “不錯……”望着這禮帖,朱高煦臉上掛上了笑意。

漸漸地,他也感覺到了眼皮打架,幾番掙扎過後卻是連編寫教材都沒了念頭,脫下衣服就往拔步牀躺下休息。

“咯咯咯——”

金雞報曉,朱高煦這一覺睡得十分舒服,只是臨起牀時,那瀰漫在四周的冷空氣讓他捨不得離開被褥。

折騰許久,他才從拔步牀上起身,連忙披上了被兵卒擺放桌上的乾淨衣服。

待他推開門,這才發現臥房外雪白一片,顯然自己錯過了吉林城的初雪。

“怪不得那麼冷……”

用手緊了緊衣服,朱高煦哈出一口白霧,而這時端着早飯的林粟也湊巧從院外走來。

“殿下,您怎麼起那麼早?”

林粟表情驚訝,同時端着一碗熱騰騰的面和一碗羊肉往屋裡走去。

“您先吃,我爲您取洗漱的熱水來。”

交代一聲,林粟便轉身離去,朱高煦見狀回到了臥房坐下,不多時便見林粟端着銅盆,拿着毛巾重新走進了院子裡。

朱高煦簡單洗漱一番,重新坐回位置上,一邊吃邊詢問:“松花江沒結冰吧?”

“沒有,我特意詢問過,起碼要到十月中旬纔會結冰。”林粟坐在朱高煦對面,就這樣瞧着他吃飯。

“稍許陪我去船廠那邊看看。”朱高煦交代一聲,林粟也點頭表示知道了。

吉林船廠,那裡有着三百船工,只是這些船工從朱高煦來到吉林城開始,就不再進行造船,而是與許多工匠一樣投入到了吉林城內外的建設中。

如今西陽哈被解決,松花江流域諸部皆臣服,那朱高煦就得好好利用松花江水運了。

不提與黑龍江匯合後的長度,單單松花江自身流域就達到了五十幾萬平方公里,整個流域範圍內山嶺重疊,滿布原始森林,蓄積在大興安嶺、小興安嶺、長白山等山脈上的木材都可以通過它來完成運輸。

除此之外,朱高煦更在意的是松花江流域之中的礦產。

除關外稀缺的煤以外,當地還有金、銅、鐵等礦產,以及豐富的漁業資源。

當然,松花江也有自己的缺點,那就是因爲高緯度的原因,松花江的結冰期長達五個多月,而在大明朝,這個結冰期更長,足有五個半月。

不過結冰期並不能影響朱高煦和吉林城,因爲他已經在三處礦產都安排了人手,現在只要等健婦前往當地工作,那每年開春之後都會有大量的原材料通過航運輸送到吉林城。

想要運輸這麼多的原材料,船隻是不必可少的,而如今吉林船廠的那幾艘百料小船顯然不能滿足吉林城的需求。

這種時候,朱高煦從龍江船廠帶來的那些船工師傅就有用武之處了。

他們已經在南京城建造過兩千料的大船,有着豐富的造船經驗。

之前自己忙於建設,沒有水運方面的需求,因此他們一直閒置着。

但眼下伴隨着肇州城和安東城的崛起,水運也將成爲三城往來最低成本的運輸辦法。

不過鬆花江具體能通航多少料的船,這還得等朱高煦前往船廠,詢問船廠之中的船工才能知道。

因此面對自己面前的面和羊肉,朱高煦很快便吃乾抹淨,隨後帶着林粟前往了城外的船廠。

早在朱高煦說要去船廠的時候,林粟就通知了船工們集結,所以在他們抵達船廠的時候,吉林船廠的三百二十名船工已經集合了。

吉林船廠並不大,東西寬不過百步,南北長也不過一百五十步。

船廠外圍是木質的丈許圍牆,內裡則是有三個船塢。

吉林城的船塢符合明初船塢設計,船塢整體三面接陸一面臨水,其基本組成部分爲塢口、塢室和塢首。

塢口用於進出船舶,設有擋水塢門,船塢的排灌水設備常建在塢口兩側的塢墩中。

塢室用於放置船舶,在塢室的底板上設有支承船舶的龍骨墩和邊墩。

塢首是與塢口相對的一端,其平面形狀可以是矩形、半圓形和菱形,塢首的空間是塢室的一部分,在這裡拆裝木槳。

船塢內海配有各種較爲原始的起重、除鏽、油漆和牽船的機械。

正常來說,當船舶進入幹船塢修理時,首先用灌泄水設施向塢內充水,待塢內與塢外水位齊平時,打開塢門,利用挽馬和耕牛將船舶慢速牽入塢內,之後將塢內水體抽乾,使船舶坐落於龍骨墩上。

待船舶修完或建完準備出塢時,船工們再向塢內灌水,至塢門內外水位齊平時,打開塢門,牽船出塢。

這辦法是宋代張平想出來的,如今已經沿用了四百餘年了。

有龍江船廠在前的經歷,朱高煦在看待吉林船廠時也多了許多經驗。

只是稍微看了看這三座船塢,他就知道了吉林船廠的造船水平究竟如何。

他回到了船工們集結的地方,吉林三百船工爲首的是吉林船廠最老資格的王船工,龍江二十船工爲首的則是有過兩千料戰船經驗的劉船工。

朱高煦召他們二人上前,隨後讓林粟遣散了其餘船工。

帶着二人,朱高煦走到了三座船塢不遠處,指着這三座船塢道:

“船塢我看了,能造的船隻應該是三百料以內的船隻對吧。”

“回殿下,確實如此。”在吉林城造船數年的王船工畢恭畢敬的回答,朱高煦頷首,卻又詢問道:

“依你之見,這松花江從吉林城往南邊去最大可以通行多大的船?”

“這……”王船工有些怯場,支支吾吾說不出來,直到看到朱高煦那鼓勵的目光才大膽道:

“若是論四月到十月,那最大可通行一千二百料的戰船,但建造那樣的戰船,以當下三百二十名船工的數量來看,起碼得花費六個月的時間。”

“另外船廠內炮製木料的烘烤場也得擴建,而且我們沒造過那麼大的船,不能保證一次就能成功。”

“嗯……”聽到王船工的話,朱高煦頷首表示肯定,隨後看向一旁的劉船工:“你以爲如何?”

“回殿下。”劉船工雖然只有二十出頭,但在龍江船廠見過的大官並不少,而且朱高煦又好說話,所以他也就放開了說道:

“以草民之愚見,若是要造戰船,那最好控制在八百料左右,這麼一來造船時間只需要三個月,不過現在的問題是木料。”

劉船工解釋道:“船廠現有的木料只能做二百料的戰船,雖說這關外四處都有足夠造大船的木料,但需要修建木道來從山上往山下運木……”

他的話剛剛說完,朱高煦就搶先問道:

“現在搶修木道,從東邊龍潭山運木料下來,同時加修烘烤場,來年四月可否造船?”

“可以,就是現在已經下雪了,這恐怕……”劉船工有些猶豫,但王船工卻搶答道:

“這不用擔心,只要等到十月中,到時候可以從山上潑水結冰,一路順着冰路從山上運木入松花江。”

在吉林城待了許多年,王船工造船手藝可能不如劉船工,但怎麼運送、砍伐木料,他卻比劉船工精明許多。

聽着他的話,朱高煦也頷首從自己的袖中拿出了一張設計草圖:

“我並不會設計船圖,這是我想要的船隻,不知道能否建造出來……”

朱高煦遞過去了一張草圖,劉船工接過後與王船工一起看了起來。

在這草圖上的船隻造型與當下的戰船造型並不相同,但只是做了微微調整,整體上還是能看出中式帆船的痕跡。

這張草圖是朱高煦根據自己記憶中明末的明鄭戎克船所繪畫的,相較於洪武年間的船隻,明鄭的戎克船造有兩條固定的炮軌以及良好的炮架和鏈拴。

劉船工仔細看了看這張草圖上戰船的長寬,以及它的吃水深度,還有最後的炮軌、炮架和鏈拴設計,最後才感嘆道:

“這船雖然只有五百料,但它的每一舷側都能裝載七門火炮,船首與船尾部還能有各擁有兩門火炮。”

“若是要建造,自然是能建造出來的,而且還能建造到八百料,甚至往上的一千二、一千五百料。”

“不過這樣的戰船,建造出來的花費恐怕會有些大,而且吉林城中並沒有精通鑄炮的工匠,哪怕把當下戰船上的碗口銃挪動到這艘船上,也湊不齊它所需要的火炮……”

劉船工面露惋惜,朱高煦卻一點也不覺得驚訝和奇怪,而是平靜道:

“我會寫信給朝廷,請求朝廷撥發火炮和火藥給吉林城的,火炮的事情你不用擔心,實在不行我讓人把炮臺山和桃園山兩座軍堡的火炮給拆下來。”

“即日起,我會調一百戶兵卒,男女勞工各五百給你,你只需要在開春後先建造出一艘這樣的八百料戰船就足夠。”

朱高煦目不斜視的直視劉船工,劉船工聞言也與王船工面面相覷,最後作揖躬身:“草民必不負殿下期望,請殿下放心。”

瞧着二人應下,朱高煦偏過頭去看向一旁沒有出聲的林粟:“這事情由你負責,二位先生有什麼需要的,皆照辦。”

“是”林粟點頭應下,見狀朱高煦也不再交代些其它的話,帶着林粟便離開了船廠。

他們返回吉林城時,正巧碰上準備離開的六十九部使者,因此與之城門寒暄了片刻,直到辰時才親眼看着他們離開。

望着他們離去的背影,朱高煦目光放到了遠處的吉林船廠上。

“只要能控制松花江和黑龍江,這關外就逃不脫我的手心了……”

《渤海紀事本末》:洪武二十八年閏九月丁巳,六城六十九部聞上平奴賊西陽哈而來投,上以利害誘之,諸部聞之獻兵馬二千餘,上受之。

《明世宗實錄》:洪武二十八年閏九月丁巳,關外諸部聞上威名而敬仰,獻兵馬數千餘,上不受,諸部再獻,上受之。

(本章完)

第89章 孤家寡人231.第231章 遼事糜爛第8章 徐氏治戎第108章 諸王態度第448章 遷都北京第438章 舊人將去第408章 新老更替第489章 倉攢吏188.第188章 黃雀在後272.第272章 各懷鬼胎第500章 朱門父子第419章 大航海到來第433章 北征告終第456章 衣錦還鄉第124章 前路漫漫第463章 永樂十七年第415章 戰爭序幕第54章 洪武移民第129章 百廢待興第355章 忘恩負義第125章 渡海登萊第399章 審時度勢第118章 未雨綢繆294.第294章 相川金礦264.第264章 長江天險第102章 西南欲亂第113章 功臣末路第347章 鄭和回國第420章 亦步亦趨第503章 洪熙之隆291.第291章 兵臨福岡209.第209章 建文新政第469章 建元洪熙第104章 歸北不遠第500章 朱門父子第106章 倭夷入寇第122章 臨出行前第355章 忘恩負義222.第222章 奉天靖難217.第217章 名利皆要第374章 好事不斷第395章 厚德嘉貞第63章 書房論兵第122章 臨出行前第404章 遠洋崑崙角295.第295章 籌謀安南第405章 怨種父子第503章 洪熙之隆211.第211章 危機四伏第103章 亂我家者160.第160章 哈達嶺之戰第121章 除夕守歲229.第229章 破軍如牧羊第41章 兄仁侄狠141.第141章 大破其賊232.第232章 得遼望寧第413章 狗咬狗234.第234章 烽火夏至327.第327章 太子監國165.第165章 偷樑換柱165.第165章 偷樑換柱167.第167章 啃老趁早第58章 以鈔抵稅第490章 擔子難挑第25章 春和宮內227.第227章 炮轟鐵嶺第487章 草臺內閣199.第199章 威震西南第404章 遠洋崑崙角170.第170章 野人來投第453章 棒雞倭狗222.第222章 奉天靖難第371章 西南震怖第111章 喜事連連第381章 背有靠山231.第231章 遼事糜爛第453章 棒雞倭狗269.第269章 緩兵之計第491章 各有心思333.第333章 兀良哈末路264.第264章 長江天險177.第177章 南北榜案第415章 戰爭序幕第423章 殺雞儆猴第352章 永樂大閱兵271.第271章 兵圍京師第27章 練兵爲強第129章 百廢待興142.第142章 翻山逐北第43章 春和不和329.第329章 感情甚篤第492章 衣冠禽獸第510章 漠北大捷243.第243章 月漾橋之戰272.第272章 各懷鬼胎233.第233章 解放遼南229.第229章 破軍如牧羊第136章 奴母婢也244.第244章第131章 日出松江
第89章 孤家寡人231.第231章 遼事糜爛第8章 徐氏治戎第108章 諸王態度第448章 遷都北京第438章 舊人將去第408章 新老更替第489章 倉攢吏188.第188章 黃雀在後272.第272章 各懷鬼胎第500章 朱門父子第419章 大航海到來第433章 北征告終第456章 衣錦還鄉第124章 前路漫漫第463章 永樂十七年第415章 戰爭序幕第54章 洪武移民第129章 百廢待興第355章 忘恩負義第125章 渡海登萊第399章 審時度勢第118章 未雨綢繆294.第294章 相川金礦264.第264章 長江天險第102章 西南欲亂第113章 功臣末路第347章 鄭和回國第420章 亦步亦趨第503章 洪熙之隆291.第291章 兵臨福岡209.第209章 建文新政第469章 建元洪熙第104章 歸北不遠第500章 朱門父子第106章 倭夷入寇第122章 臨出行前第355章 忘恩負義222.第222章 奉天靖難217.第217章 名利皆要第374章 好事不斷第395章 厚德嘉貞第63章 書房論兵第122章 臨出行前第404章 遠洋崑崙角295.第295章 籌謀安南第405章 怨種父子第503章 洪熙之隆211.第211章 危機四伏第103章 亂我家者160.第160章 哈達嶺之戰第121章 除夕守歲229.第229章 破軍如牧羊第41章 兄仁侄狠141.第141章 大破其賊232.第232章 得遼望寧第413章 狗咬狗234.第234章 烽火夏至327.第327章 太子監國165.第165章 偷樑換柱165.第165章 偷樑換柱167.第167章 啃老趁早第58章 以鈔抵稅第490章 擔子難挑第25章 春和宮內227.第227章 炮轟鐵嶺第487章 草臺內閣199.第199章 威震西南第404章 遠洋崑崙角170.第170章 野人來投第453章 棒雞倭狗222.第222章 奉天靖難第371章 西南震怖第111章 喜事連連第381章 背有靠山231.第231章 遼事糜爛第453章 棒雞倭狗269.第269章 緩兵之計第491章 各有心思333.第333章 兀良哈末路264.第264章 長江天險177.第177章 南北榜案第415章 戰爭序幕第423章 殺雞儆猴第352章 永樂大閱兵271.第271章 兵圍京師第27章 練兵爲強第129章 百廢待興142.第142章 翻山逐北第43章 春和不和329.第329章 感情甚篤第492章 衣冠禽獸第510章 漠北大捷243.第243章 月漾橋之戰272.第272章 各懷鬼胎233.第233章 解放遼南229.第229章 破軍如牧羊第136章 奴母婢也244.第244章第131章 日出松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