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減丁

出於對河東君的仰慕,以及考慮到將太平軍的軍功階層和江南士紳結合,從而能夠讓江南百姓接受的因素,周士相傾向爲於佑明聘取柳小照爲妻。

當然,內中周士相也是俗套的想到了門當戶對這個問題。不管於家現在是不是就於佑明這一根獨苗苗,其都是大明朝的國公。國公娶妻,且是太平軍成立以來第一樁婚事,還是帶有“試點”性質的婚事,從方方面面考慮,江南文壇領袖、做過太傅的錢謙益之女顯然是個非常合適的人選。

柳小照還有一個名字,是她的父親錢謙益爲她取的——錢孫蕊。不過從出生之日起,河東君便不喜歡丈夫爲女兒取的這個名字,她爲女兒取了一個更好聽的名字——柳小照。

女兒不隨父姓,反隨母姓,這自然惹得人非議,錢氏家族內部對柳如是都是不滿。錢謙益卻對此事不以爲然,他素詡開明,自不會介意女兒是隨他姓還是隨妻姓。況且,小照這個名字很好聽。

其實,17歲的柳小照已經許配了人家,夫家是曾任崇禎朝翰林編修的趙玉森之子。不過,趙家因爲當年涉通虜案,父子都被械送刑部議罪去了。這樁婚事自然作罷。

周士相問過張安,柳小照的才貌如何,張安的回答是不遜其母。

張安肯定不敢騙自己,一個十七歲,一個十八歲,真正是天造地設的一對。想到河東君柳如是雖年已四旬,看着仍是美豔動人,其女兒才貌不遜於她,那必定也是個可人兒。

可便宜了於佑明,我爲於家娶了這麼個媳婦,於世忠九泉之下總不會再埋怨我了吧?

周士相滿臉堆笑的望着張大嘴巴,對齊王叔要給自己娶媳婦而震驚的於佑明。

因爲第一次做“媒婆”,周士相還不太適應這個身份,所以“誘導”的話語聽起來比較幹。還好,徐應元是個多方面能手,在旁幫着“註釋”了幾句,把從小到大隻知上陣殺敵,報國仇家恨的於佑明給聽得一愣一愣的。似乎他若不娶這位柳姑娘,不但是他於小公爺一生最大的損失,也將是他於家最大的遺憾。

“柳姑娘肯定是良妻,我讓張安那邊給錢府遞過話了,回頭我讓人陪你去蘇州一趟。咱們看中了人家,可人家未必就看中你,要是柳姑娘不願意,咱們也不能強娶不是。”

雖說看中了柳小照,但周士相對這樁婚事能不能成還是有點擔心的,因爲他把錢謙益給得罪的太狠了。當日河東君親自到鎮江爲金聖嘆求情,他連面都沒見。把人家親外甥給殺了,還大搞清欠,將錢謙益這個江南士紳領袖架在火上燒,一點面子也沒有給他,氣得錢謙益辭了太傅歸鄉,傳出話來這輩子永遠不會再往南都一步。現在轉過頭來,卻又想着人家的閨女,換周士相是錢謙益,恐怕早就跺腳罵娘了。如果錢謙益真的不肯將女兒嫁給於佑明,周士相自然不可能用強,更不可能搬出定武帝來個皇帝賜婚,硬逼錢謙益嫁女。

張安那邊打聽的明白,這樁婚事能不能成,其實錢謙益的態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河東君柳如是的態度。而柳如是和其丈夫錢謙益相比,對周士相在江南的一系列政策並不牴觸,反而支持的很。這一方面固然柳如是出身貧苦,另一方面卻是柳如是看的比丈夫錢謙益更遠更多。這一點,就是錢謙益也是自愧不如,常與人說我不如河東君甚多。

金聖嘆的事,錢謙益是真氣,畢竟被殺的是自己親外甥,而自己是堂堂太傅,周士相卻一點面子也不給。柳如是那邊是接了夫君書信往鎮江營救金聖嘆,可對於金聖嘆乃至錢氏族親,柳如是卻並無好感。在錢謙益被清廷下獄的那幾年間,柳如是在錢府的日子過得可並不好。她之所以給女兒取柳姓,而非錢姓,卻是存的將來給女兒招個上門女婿的想法。原因無他,錢府上下對柳如是,那是視如仇人般的存在。要不是錢謙益對柳如是極是疼愛,恐怕柳如是早就被錢氏族人趕走了。(作者注:正史上錢謙益死後兩月,柳如是就被逼自殺)

所以,張安的建議是走“丈母孃”路線,只要柳如是點頭,這樁婚事便能成。

周士相正在琢磨怎麼教於佑明去蘇州討丈母孃歡心,那邊於佑明總算反應過來,猛搖頭道:“我不娶妻!”

“爲什麼?”

周士相眉頭一挑,這件事可容不得於佑明不願意。這小子有想法可以,但必須保留。

郭雄他們也覺奇怪,娶妻生子可是大好事,於小公爺怎的不樂意了?

臉憋得通紅的於佑明半天回了句:“韃虜未滅,何以家爲!”

“嘿!”

周士相笑了起來,這藉口糊弄別人可以,糊弄他卻不行。要是個個都嚷着韃虜未滅,不肯娶妻生子,那太平軍十幾萬人都要打光棍了?

“你不娶也得娶,這件事由不得你。你敢不娶,我馬上讓你回南都呆着,將來北伐的事和你沒關係。”周士相哼了一聲,語帶威脅。

“我...”

於佑明害怕了。他長這麼大,連他爹他都不怕,卻唯獨怕一件事,那就是讓他離開軍營。齊王叔的權威太大,於佑明知道自己反抗不了,也只能認命了。

見於佑明服軟,周士相心中好笑,怕夜長夢多,吩咐徐應元馬上帶於佑明去蘇州。任務就一個,用盡手段也要讓於佑明入了河東君的法眼,討了這位丈母孃歡心。

於小公爺一臉苦悶的跟着徐應元后面,他實在想不通齊王叔爲何一定要逼自己娶媳婦。他寧可帶兵去打仗,也不想去見什麼河東君,更不想娶那個柳小照。

小公爺卻不想徐應元比他還要苦悶,因爲他的齊王叔給人家下了死命令,完不成這趟差事就不要回來見他。所以現在這樁婚事,實際最急的是徐應元,真所謂皇帝不急太監急,因此看到小公爺慢吞吞的樣子,徐應元真是氣不打一處來,奈何卻只能連哄帶騙,要不然這小公爺一發性子跑了,他可有的罪受了。

二人走後,郭雄將各地傳來的亂情簡要彙報了。

周士相凝神傾聽,待聽到教民馬大龍和白東干等人爲禍甚衆,到處屠殺漢人百姓後,不由很是憤怒。

“前番已叫蔣國柱處置教民,只可惜遲了一步,終釀此禍。”周士相有些後悔,當初應該直接下令各地駐軍動手,而不是交由蔣國柱去辦,導致憑白死了那麼多人。

“教寺和教民都當連根拔起,以絕後患。”

聞言,董常清忙將手中幾份文書遞上,分別是華亭縣奏報其縣六房書辦丁某忠義之事,又有南都清覺寺拒應傳貼,嚴禁教衆作亂等事。

董常清在周士相暴怒之時,將這幾份文書拿出來,顯是提醒周士相江南教寺和教民並非都參與了作亂,內中還有不少忠義教民。

周士相粗略翻了這幾份文書,眉頭微皺。照這幾份文書上所稟,他要盡誅教民顯然是不合適的。但教寺之禍非動霹靂手段不足以解決,今日容了一部,將來說不定又釀大患。

思來想去,周士相讓董常清記錄幾件安排,一是以朝廷名義表彰清覺寺,冊立其寺爲天下第一彌勒正教大寺,寺內經師俱由朝廷頒給“執照”,凡持“執照”者衣食住行皆由朝廷供奉,享受九品待遇,見官不拜。

二、除清覺寺以外,江南各地所有教寺一律拆除。經師一律往清覺寺,由朝廷出面組織經師統一考試,考中者入清覺寺,發給授經“執照”。不中者於寺中集中學習,待考中後方可爲經師。

三、經師者,須在寺內修行。不得娶妻,不得還俗。違者,處斬。

四、組織朝廷認可的經師及儒生修訂解釋經書內容,經師授業一律以朝廷編撰經文爲準。

五、鼓勵教民修習經書入寺修行,凡入寺修行者除享受朝廷供給外,其家可免三成賦稅。

六、嚴禁在寺外授業傳教,違者處斬。

這六條安排董常清一一記錄,若按此實施,則朝廷需給清覺寺和經師鉅額財政補貼,憑空增添國庫負擔。故董常清對這六條並不認可。郭雄低頭在那想了想,卻道:“這六條若施行,初期我朝負擔極大,但長久以後,這教民人數卻會越來越少,由此相應負擔也會越來越少。大帥這辦法,末將覺得倒是像減丁。”

周士相讚賞的看了眼郭雄,這位軍部官說的不錯,他鼓勵教民進寺修行,擡高經師的社會和政治地位,爲入寺修行教民減免其家賦稅的根本目的就是變相的減少教民數量。

信仰這個東西,除非將人殺絕了,否則永遠不會缺少。任何宗教,也永遠不會缺少信徒。既然不能殺絕,便要將他們控制住。和單純的禁令殺頭不同,利誘所起到的作用和效果會更大。

給了經師地位,經了他們好處,自然就會讓教民紛紛往寺中修行。進寺修行人數越多,在世人數便越少,這意味着教民的新生人口便會降低。沒了人口,這宗教自然也就不是宗教了,至少,不會在世俗釀成大禍。

冊立清覺寺爲第一正寺,其寺中經師爲保住正寺地位,保住影響力,也會自動的排斥一切非法授經,換言之,得到官方承認的清覺寺將會是彌勒教傳教的最大阻撓者。以儒釋教這一點,早在國初就在做,現在重新提出來,只是在原有基礎上加強而矣。

可以想見,未來,朝廷頒給的“執照”將是所有教民趨之若騖的目標,就像是讀書人拼命考科舉一樣。有了“執照”,就有了好處。清覺寺也將成爲教民心目中的聖地,教中的經師也將成爲聖人。爲了保住聖地和聖人的地位,經師們不可避免的就會成爲朝廷的合作者。因爲,他們的一切是朝廷給予。

周士相格外強調,這六條,第三條纔是教改的核心內容。一定要鼓勵教民入寺修行,非入寺者不爲經師,爲經師者不得生子。違反了這一條,那就不是虔誠的信徒,是要下火獄的。

“既然決意侍奉教宗,那就要全身心的投入,世俗的事斷不能沾染一點。我們要尊重教民的信仰,所以我們要爲他們創造最好的條件,讓他們可以衣食無憂的在寺中修行。這,是本帥給教民的最大善政,也是本帥對彌勒教的最大善意。但如果有人不願意侍奉教宗,不虔誠,那我們就要替教宗清理這些假信徒......當然,如果教民不入寺,也不修行,不與教寺沾染,那就不爲教民,提請教寺將他們除名,各地官府爲其造冊,視同漢人。”

第一千八十三章 請晉王襄助一二第一百四十二章 地獄第九百九十章 圍點打援第一千四十五章 國不可一日無君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制度 繼承者第二百五十六章 渡江第二百七十章 讀書人第八百六十六章 不死不休第三百八十一章 清丁查戶第一百一十章 俘虜第八百七十章 鰲拜很欣慰第九十四章 去留第七百八十六章 還都 親王 公主第八百六十六章 不死不休第六十三章 搶劫第四百零七章 漢人的東西學不得第三百八十五章 三天新郎官第七百七十四章 紫氣東來第七百九十七章 請叫我庫恩布大人第七百二十二章 拿出你們的威風來!第953章 狂生逆法 咎由自取第九百一十九章 長公主第九百八十九章 誅盡方絕後患第一百八十四章 西府第二十四章 搶劫第九百八十一章 勸降李國英第一百二十五章 和尚第七百二十一章 一顆心涼個徹底第二百七十七章 成軍 下第八十三章 條件第三百一十九章 雞犬不留第630章 唐王有什麼資格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要明白,如何去復仇!第一百四十四章 報仇第三百七十八章 大明兵叫爾死第八百三十四章 藩主,我的罪過贖了麼!第282章 大家都罵娘第287章 揚眉吐氣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布木布泰留給瞎子第四百七十四章 大將軍到第二百一十八章 同袍第一百三十一章 防線第三百四十章 朝廷欽差第一百零六章 逃跑第一千六十四章 智勇過人唐三水第一千六十三章 玄燁即位第四百八十六章 虞美人第八百六十章 狗大帥,逼死咱了第七百八十四章 達素遣使第四百六十一章 擴軍 上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吳三桂不過一個阿哈第九百二十六章 清欠 哭廟第一千四十二章 朕也要死了麼?第六十九章 總旗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郝搖旗北上第二百四十六章 戰後第六百零三章 馬寶降清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五軍都督第九百七十章 平了德翠樓第七百一十六章 迎大明天兵第296 漢軍8大家第六百七十三章 保家衛國第296 漢軍8大家第七百六十二章 舅哥第296 漢軍8大家第二百七十一章 讓他們告去第953章 狂生逆法 咎由自取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大帥的牆角第九百八十章 真正的脊樑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大帥的牆角第五百六十七章 爲了活下去第五百九十章 沒死的就是精兵第一百四十一章 漢人第八百一十三章 包衣奴也配稱旗人!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錦衣衛上門第一千四十四章 名不正言不順第一千八十九章 鐵匠 竹竿第610章 軍器圖說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大帥,您也無後第六百六十八章 齊王之事可當真?第一百三十四章 投降第七百四十七章 活捉嶽樂第八百七十三章 該死的多爾袞餘孽第五百五十三章 天寒地凍第一千六十五章 錢 女人 佩刀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目標青島第五百四十三章 夔東十三家第300章 家鄉人也殺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全軍集合 大帥來了第三百三十九章 恃功要挾朝廷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我是漢人第三百六十二章 救我!第九百一十章 福臨就在那!第五百三十一章 兵向桂林第三十六章 裹挾第八百八十二章 吳三桂反了!第八十九章 措施第十八章 剔發第四百三十三章 狼狽爲奸 下第七百六十六章 永曆歸國 上
第一千八十三章 請晉王襄助一二第一百四十二章 地獄第九百九十章 圍點打援第一千四十五章 國不可一日無君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制度 繼承者第二百五十六章 渡江第二百七十章 讀書人第八百六十六章 不死不休第三百八十一章 清丁查戶第一百一十章 俘虜第八百七十章 鰲拜很欣慰第九十四章 去留第七百八十六章 還都 親王 公主第八百六十六章 不死不休第六十三章 搶劫第四百零七章 漢人的東西學不得第三百八十五章 三天新郎官第七百七十四章 紫氣東來第七百九十七章 請叫我庫恩布大人第七百二十二章 拿出你們的威風來!第953章 狂生逆法 咎由自取第九百一十九章 長公主第九百八十九章 誅盡方絕後患第一百八十四章 西府第二十四章 搶劫第九百八十一章 勸降李國英第一百二十五章 和尚第七百二十一章 一顆心涼個徹底第二百七十七章 成軍 下第八十三章 條件第三百一十九章 雞犬不留第630章 唐王有什麼資格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要明白,如何去復仇!第一百四十四章 報仇第三百七十八章 大明兵叫爾死第八百三十四章 藩主,我的罪過贖了麼!第282章 大家都罵娘第287章 揚眉吐氣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布木布泰留給瞎子第四百七十四章 大將軍到第二百一十八章 同袍第一百三十一章 防線第三百四十章 朝廷欽差第一百零六章 逃跑第一千六十四章 智勇過人唐三水第一千六十三章 玄燁即位第四百八十六章 虞美人第八百六十章 狗大帥,逼死咱了第七百八十四章 達素遣使第四百六十一章 擴軍 上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吳三桂不過一個阿哈第九百二十六章 清欠 哭廟第一千四十二章 朕也要死了麼?第六十九章 總旗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郝搖旗北上第二百四十六章 戰後第六百零三章 馬寶降清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五軍都督第九百七十章 平了德翠樓第七百一十六章 迎大明天兵第296 漢軍8大家第六百七十三章 保家衛國第296 漢軍8大家第七百六十二章 舅哥第296 漢軍8大家第二百七十一章 讓他們告去第953章 狂生逆法 咎由自取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大帥的牆角第九百八十章 真正的脊樑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大帥的牆角第五百六十七章 爲了活下去第五百九十章 沒死的就是精兵第一百四十一章 漢人第八百一十三章 包衣奴也配稱旗人!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錦衣衛上門第一千四十四章 名不正言不順第一千八十九章 鐵匠 竹竿第610章 軍器圖說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大帥,您也無後第六百六十八章 齊王之事可當真?第一百三十四章 投降第七百四十七章 活捉嶽樂第八百七十三章 該死的多爾袞餘孽第五百五十三章 天寒地凍第一千六十五章 錢 女人 佩刀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目標青島第五百四十三章 夔東十三家第300章 家鄉人也殺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全軍集合 大帥來了第三百三十九章 恃功要挾朝廷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我是漢人第三百六十二章 救我!第九百一十章 福臨就在那!第五百三十一章 兵向桂林第三十六章 裹挾第八百八十二章 吳三桂反了!第八十九章 措施第十八章 剔發第四百三十三章 狼狽爲奸 下第七百六十六章 永曆歸國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