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制度 繼承者

周士相真是愣在那裡了,首輔的轉折有點大。

他以爲郭之奇會百般反對改制,因爲改制之後,朝政大權基本被武臣壟斷,沒有文官什麼事了。

如樞密院事,樞臣120人,武臣伯侯以上、文臣三孤以上才能入事。相較武臣而言,文臣入樞密院可謂難上加難,因爲現在整個定武朝廷曾任三孤以上的文臣,唯歸鄉錢謙益一人。

便是郭之奇這個首輔,都不曾得授三孤,而得授伯侯爵位的武臣卻是衆多。如此一來,樞密院成立之後和大都督府一樣,盡是武臣當道。僅靠一內閣,恐怕再也不能制衡武臣了。

而武臣出自何方,一目瞭然,這樞密院分明就是周士相爲掌控朝堂大權而設,且冠冕堂皇得很。

身爲文官首領的郭之奇,如何會支持這種徹底剝奪文臣權力的改制,他同意,南都的朝堂也不會同意,因此,周士相已然做好進京之後面對“朝堂一空”的局面。

至於日後國家是不是就從此武臣獨大,成爲軍國,周士相從不擔心。早在定武朝廷初立之時,他就曾公開對親信們說過,往後非軍功不得授爵,非爵位不得入閣。以此來更正明中期以來世人對“武夫”的偏見和歧視,使得文武真正成爲一家,不再重演宋明文強武弱,以致國亡的教訓。

爲此,周士相大力推動軍中識字運動,開辦三所軍校培養合格軍官,使他們上馬能殺敵,下馬能治國。除了軍校和兵備學堂,周士相在廣東時就下令普及教育,省設大學堂,府設中學堂,縣設小學堂,鄉村設幼學堂。凡入學堂者,衣食住行都由官府提供,以減輕學生負擔。

廣東現在在普及教育上做得很好,兩廣總督將此事當成一項百年大計在做,爲此投入許多資源,所耗費的錢糧甚至佔到了廣東自身賦稅收入的四成,安南等地海貿利潤的兩成。

爲了鼓勵百姓將子女送入學堂,宋襄公還制定了很多優惠政策。並結合科舉制,入幼學堂的學子等同蒙生,入小學堂的學子等同秀才,入中學堂的學子等同舉人,入大學堂的學子等同進士出身。

大學堂畢業的學子學成之後,須在兵備講習所學習一年,爾後在軍中服役兩年。學子既可投身殺敵以軍功晉升朝堂,也可在服役期滿後入廣東各級官府提供的“聽政”職位實習,期滿考覈合格者即可任事。

做爲周士相最信任的左膀右臂,宋襄公已然將周士相曾經提出的“義務教育”理解透徹,廣東方面現在正在努力讓所有的啓蒙兒童都能入學,使得之前一直被地主士紳所掌握的文字力量能夠被所有人掌握。

周士相對廣東在教育上的投入和重視很滿意,但眼下卻不能在各省全面推廣,因爲廣東現在總人口不過150餘萬,學子和學齡兒童數量並不多,這才使得廣東方面能夠咬牙堅持教育投入。若在各省全面推廣廣東模式,人口基數大了,財政負擔極大,並且也沒有足夠的師資力量。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周士相現在能做的就是將朝堂和軍隊全面整頓,然後集中力量北伐,徹底消滅滿清這個大敵,統一中國。爾全再大舉開拓海外,以舉國財力和廣東及現在各省集中培養出的師資力量全面推廣教育。使得文字和知識不再是士紳特權,而是每一個漢人都應掌握的基本硬件。

廣東的每級學堂都開設有相應的軍事訓練課程,並且大學學成之後必須服役,這樣出來的讀書人天然就是文武一身,將來任官之後,又如何再會有歧視自己“同學”的念頭。文武真正的不分家。

某種程度上,廣東現在已經是周士相的“試驗田”,並且走在了各省前頭。甚至可以說,廣東正在源源不斷的爲周士相提供人材,將來,這些人必然是維護周士相,維護太平軍利益的重要力量。使得日後的中國,不會人亡政息,使周士相後繼有人。

不過,現在,廣東方面還遠不能提供周士相需要的龐大人材。十年樹人,百年樹木,周士相不急,他現在做的一切就是爲將來的人材隊伍打下基礎,爲他們掃清前路上的障礙。

徹底提高武臣地位,在中央層面確立武臣權力,全面壓制舊官僚,進而徹底淘汰他們,就是這次周士相憲令改制的最終目的。只是,他不曾想到,郭之奇竟然不反對改制,但卻提出周士相須儘快與長公主完婚,看其樣子,若周士相不答應,他是絕對不會支持憲令改制的。

郭之奇的態度很堅定,他知道,周士相需要他的支持。哪怕,這位手握大軍的齊王殿下就是想篡位,也要臉上有塊遮羞布,他不會直接弒君自立,那樣的話,不論他的功業有多大,史書上總有抹不去的污點。

郭之奇當然清楚,一旦改制,那麼今後朝堂上將盡數都是太平軍出來的人,而這些人,顯然就是周士相篡位的最堅定支持者。但他無法反對,大都督府未經朝廷同意就成立這件事,讓他沒有選擇。便是他強烈反對,發動一切力量阻撓周士相,結果也不過是南鎮大牢中的囚犯更多而矣。

郭之奇選擇避讓,選擇拖延,哪怕改制是一顆毒藥,他也得將它吞下,因爲他需要時間聯絡在外諸王。

讓周士相和長公主完婚無疑是郭之奇的拖延手段,也是保護定武帝的最後手段,也或許是保住大明朝的最後手段。

“陛下那裡似乎有悔意。”

周士相有些頭疼,他苦笑一聲。他不是不願意和淑儀成婚,只是自從連城壁死後,定武帝對他就越發不滿,不然也不會讓淑儀回去,更不會至此罷朝。而軍情司在宮中的眼線也屢次證實,皇帝陛下不止一次流露過悔婚的意思,要不是司禮監潘應龍和陳皇后那裡苦苦相勸,只怕性子頗是衝動的定武帝早就一道詔書送到鎮江來了。

“只要殿下不負公主,陛下那裡殿下儘可放心。”

郭之奇說這件事由他和皇帝說,只要周士相願意成婚就行。周士相不想自己的婚事成爲政治的籌碼,雖然他很喜歡“小啞巴”,並且子嗣問題也始終是一個大問題。正如宋襄公所言,周士相如果沒有一個繼承者,對於太平軍而言,將是一個十分危險的信號。

哪怕再雄材大略,沒有一個繼承者,終究是一場空,甚至於死後都不得安寧。

周士相如果不想自己現在努力的一切因爲他的死,因爲他沒有兒子,而瞬間崩塌,那他就必須馬上成婚,娶一個名正言順的“主母”回來,生下一個可以讓部下們放心的繼承者。

郭之奇對改制的支持,無疑十分重要。周士相雖然有能力繞開他,以“武力”進行改制,但這樣做,很有可能會演變成一場擁立的大戲。

江南陸軍大學校場上的那一幕,周士相不認爲是一次偶然,而是必然。

軍情司的調查表明羅倫等人並非受人指使,但這讓周士相更加意識到,“黃袍加身”恐怕已經不再是自己能夠阻止得了的。伴隨着鎮反擴大化和軍隊整編,軍中渴望自己稱帝的呼聲已經再難以強壓下去。

如果稱帝有利於這個國家向前推進,周士相不會反對。這次朝堂改制,固然是爲了擴大太平軍在朝堂影響力,定下這個國家未來的基礎,但不可否認,這也是周士相爲後人留下的制度。

他創造出了這個制度,也將親手將這個制度留給自己的繼承者。他不想讓自己的子孫有朝一日走上斷頭臺,限制君權,是他給後人留下的安全保障。只要這套制度在,他就不必擔心自己的子孫會頭腦發熱,想要大權在握。

周士相答應了郭之奇,只要定武帝同意,他將在下月初進京和長公主完婚。

。。。。。。。。。。。。。。。。。。。。

軍情司的調查表明羅倫等人並非受人指使,但這讓周士相更加意識到,“黃袍加身”恐怕已經不再是自己能夠阻止得了的。伴隨着鎮反擴大化和軍隊整編,軍中渴望自己稱帝的呼聲已經再難以強壓下去。

如果稱帝有利於這個國家向前推進,周士相不會反對。這次朝堂改制,固然是爲了擴大太平軍在朝堂影響力,定下這個國家未來的基礎,但不可否認,這也是周士相爲後人留下的制度。

他創造出了這個制度,也將親手將這個制度留給自己的繼承者。他不想讓自己的子孫有朝一日走上斷頭臺,限制君權,是他給後人留下的安全保障。只要這套制度在,他就不必擔心自己的子孫會頭腦發熱,想要大權在握。

周士相答應了郭之奇,只要定武帝同意,他將在下月初進京和長公主完婚。周士相答應了郭之奇,只要定武帝同意,他將在下月初進京和長公主完婚。

破防盜章節,請用搜索引擎各種小說任你觀看

第四十六章 侍女第618章 董學禮兵敗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帝國第四百一十章 建鄉設村第一千六十四章 智勇過人唐三水第一百三十六章 猛攻第一千一十五章 快帶朕走!第五百四十七章 天無絕人之處第八百零四章 興大獄第二百七十三章 糧食第五百六十九章 岌岌可危第五百七十八章 赫赫戰果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獵頭令第三百一十四章 陳公,我爲你報仇第一百七十八章 攻守 十七第六十四章 清鬼第一百九十章 遭遇第四百二十章 我說他是他便是第七百一十章 好男兒留的什麼辮!第一百五十七章 奴才第八百一十三章 包衣奴也配稱旗人!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全軍集合 大帥來了第九十一章 忠良第九百二十八章 奏銷大案第一千八十三章 請晉王襄助一二第四百九十章 獅子大開口的宗室第八百三十八章 紅衣賊兵第八百九十六章 太平寇來了第六百零三章 馬寶降清第二百六十章 優待第五百零七章 爲了大清第三百一十一章 滿州娘們第一百一十四章 勸糧第三百八十七章 你的人太不懂事第九百四十一章 土匪安敢欺我!第八百二十一章 三勸登基第六十三章 搶劫第四百三十一章 蓬洲千戶所第三百四十一章 火德尚紅第七百二十八章 嶽樂乾的好事第七十六章 遊擊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你憑什麼認祖歸宗!第九百四十九章 擁清伐明 下第三百九十五章 兵進三江口第二百零六章 娘,您吃飽第612章 天子棄國第一千七十三章 天下本來是咱闖營的!第八百三十七章 頭皮落地第二百五十二章 移駕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後繼有人第676章 旗在人在第七百八十四章 達素遣使第626章 恭請唐王監國!第二百七十五章 成軍 上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與虎謀皮第九百六十章 鐵骨侯爺第五百六十六章 人死了不打緊第639章 天下無人不識君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孤身勤王第一千一十六章 我父子倆負了你什麼!第七百二十八章 嶽樂乾的好事第八十六章 危言第四百四十二章 血戰玄武山第五百二十章 天子逃了第九百四十七章 朝鮮 和約 白旗家眷第二百二十四章 會場第五百八十一章 憑啥我不能做巡撫?第五百二十三章 敕命之寶第二百二十九章 頹喪第二百三十五章 決戰 五第八百零四章 興大獄第七百六十八章 先入北京第五百四十一章 敢於亮劍的漢人英雄第二百章 水師第五百七十八章 赫赫戰果第四十三章 太平第五百三十九章 那秀才做的有些過了第六百零五章 平西王的賣命錢第六百九十八章 官兵真的殺人了?第九百六十九章 你能出宮?第九十一章 忠良第三百九十章 易幟反正 下第七百一十三章 我之長刀比滿州更利第626章 恭請唐王監國!第九百三十四章 大清翻不了天第二百六十四章 寵妾第一千七十章 老闖將第290章 8旗爺們來了第八百四十七章 嚇死你們第九十章 情報第四百六十一章 擴軍 上第九百三十六章 思明者未必不忠第一千二十八章 大明朝不缺錢,只缺糧第七百一十五章 屠吉安第一千一十六章 我父子倆負了你什麼!第三百六十九章 大事不妙第八百七十七章 該咱漢人揚眉吐氣了第三百六十七章 大明兵進城了!第八百零三章 圖利而降者,殺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日月昭昭 唯吾大明
第四十六章 侍女第618章 董學禮兵敗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帝國第四百一十章 建鄉設村第一千六十四章 智勇過人唐三水第一百三十六章 猛攻第一千一十五章 快帶朕走!第五百四十七章 天無絕人之處第八百零四章 興大獄第二百七十三章 糧食第五百六十九章 岌岌可危第五百七十八章 赫赫戰果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獵頭令第三百一十四章 陳公,我爲你報仇第一百七十八章 攻守 十七第六十四章 清鬼第一百九十章 遭遇第四百二十章 我說他是他便是第七百一十章 好男兒留的什麼辮!第一百五十七章 奴才第八百一十三章 包衣奴也配稱旗人!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全軍集合 大帥來了第九十一章 忠良第九百二十八章 奏銷大案第一千八十三章 請晉王襄助一二第四百九十章 獅子大開口的宗室第八百三十八章 紅衣賊兵第八百九十六章 太平寇來了第六百零三章 馬寶降清第二百六十章 優待第五百零七章 爲了大清第三百一十一章 滿州娘們第一百一十四章 勸糧第三百八十七章 你的人太不懂事第九百四十一章 土匪安敢欺我!第八百二十一章 三勸登基第六十三章 搶劫第四百三十一章 蓬洲千戶所第三百四十一章 火德尚紅第七百二十八章 嶽樂乾的好事第七十六章 遊擊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你憑什麼認祖歸宗!第九百四十九章 擁清伐明 下第三百九十五章 兵進三江口第二百零六章 娘,您吃飽第612章 天子棄國第一千七十三章 天下本來是咱闖營的!第八百三十七章 頭皮落地第二百五十二章 移駕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後繼有人第676章 旗在人在第七百八十四章 達素遣使第626章 恭請唐王監國!第二百七十五章 成軍 上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與虎謀皮第九百六十章 鐵骨侯爺第五百六十六章 人死了不打緊第639章 天下無人不識君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孤身勤王第一千一十六章 我父子倆負了你什麼!第七百二十八章 嶽樂乾的好事第八十六章 危言第四百四十二章 血戰玄武山第五百二十章 天子逃了第九百四十七章 朝鮮 和約 白旗家眷第二百二十四章 會場第五百八十一章 憑啥我不能做巡撫?第五百二十三章 敕命之寶第二百二十九章 頹喪第二百三十五章 決戰 五第八百零四章 興大獄第七百六十八章 先入北京第五百四十一章 敢於亮劍的漢人英雄第二百章 水師第五百七十八章 赫赫戰果第四十三章 太平第五百三十九章 那秀才做的有些過了第六百零五章 平西王的賣命錢第六百九十八章 官兵真的殺人了?第九百六十九章 你能出宮?第九十一章 忠良第三百九十章 易幟反正 下第七百一十三章 我之長刀比滿州更利第626章 恭請唐王監國!第九百三十四章 大清翻不了天第二百六十四章 寵妾第一千七十章 老闖將第290章 8旗爺們來了第八百四十七章 嚇死你們第九十章 情報第四百六十一章 擴軍 上第九百三十六章 思明者未必不忠第一千二十八章 大明朝不缺錢,只缺糧第七百一十五章 屠吉安第一千一十六章 我父子倆負了你什麼!第三百六十九章 大事不妙第八百七十七章 該咱漢人揚眉吐氣了第三百六十七章 大明兵進城了!第八百零三章 圖利而降者,殺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日月昭昭 唯吾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