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年關

bookmark

派往山東的官員選拔培訓已畢,朱有孝特地安排文震孟作爲整個山東選派官員的總巡查使,讓其駐紮在濟南,負責協調新選官員和州府乃至山東布政使的關係,既不讓老官員欺負執行新政的新官員,也不讓新官員侍寵而傲,不聽從老官員的協調。

朱有孝把這些事情都做完了,時間已經到了年底,今年的戶部收入不錯,總共算下來有近一千萬兩銀子,當然了這些收入不算抄家抄來的,是純歲的稅收。朱有孝的內庫今年並沒有增加太多的收入,主要是花銷太大了,因爲所有工廠、和徐光啓、宋應星、朱靈、畢懋康、雷鳴天等他們的科研成果都歸朱有孝自己所有,所以對於他們的資金需求朱有孝根本就不加限制,只要需要開出賬單王安就直接撥付,朱有孝看都不看一眼。呵呵,其實朱有孝怕看了心疼。

看到戶部遞過來的今年收支賬目,朱有孝召集內閣和六部尚書共同加以審覈,雖然今年總的收入有近一千萬兩白銀,但是今年的支出也是巨大的。無論是遼東的兩次戰事,還是四川的平叛,這都需要巨大的財政支出,幸虧查抄了幾個貪官,更主要的是楊漣在揚州查抄了違法的大鹽商,從而彌補了戰爭造成的巨大支出。看看今年的戶部賬面還不錯,朱有孝問大家是不是爲衆多的官員多發一個月的俸祿,結果朱有孝大感意外,竟然是全員否決。朱有孝便說那這樣吧,朕出內帑,爲大家過年發一個紅包吧,這次卻是一致同意,於是朱有孝就咬着牙爲大明朝的官員在歷史上第一次發放了獎金。

朱有孝很鬱悶,他以爲大家也會謙讓一下,沒想到內閣和六部都盯着自己的錢包呢。不過呢朱有孝並沒有鬱悶太久,就在朱有孝發紅包的第二天,以葉向高爲首的內閣及六部尚書聯名提議,皇上今年內帑支出過多,需要及時補足,不能讓皇上、太后受委屈,結果把朱有孝發放紅包的銀子竟然一下子補了回來。

這是什麼意思啊?朱有孝心裡很納悶,後來還是孫承宗給他解釋,用戶部的錢加薪體現不出皇上的恩典,那是應該的,官員們只會得隴望蜀,而用皇上自己的錢發紅包,既體現了皇上的恩典,又不會讓官員們養成年終發雙俸祿的慣例。當然了,孫承宗現在還在四川平叛呢,只是後話。

臘月二十九日,朱有孝回到後宮,看到張皇后有點悶悶不樂,朱有孝就問她:“嫣兒,怎麼了?”

張皇后說:“有點想家,雖然父親、母親也進過皇宮看望自己,但是自己這麼長時間了還沒有上過街,心裡還是有點悶。”

朱有孝道:“那這樣吧,反正今天也沒有事,下午咱們和良妃、段妃一起去上街逛一圈吧。”

張皇后說:“這恐怕不行,還得請示太后才行,不然讓太后知道了,太后是要怪罪的。”

朱有孝說:“這不要緊,咱們再帶上由檢和三個小妹,讓駱思恭少帶些人保護着,太后應該同意的,反正是我出的主意,沒有關係。”

朱有孝就去找太后,一進門就看見三個妹妹都在,二妹朱徽婧一看到朱有孝就跑了過來,伸手抱住左胳膊,大聲喊道:“皇上哥哥,我都好幾個月見不到你了,你怎麼不來看看我呀?你還有玩具給我玩嗎?”

朱有孝笑道:“對不起了小妹,哥哥真是對不起三位小妹,這些天都沒有陪你們玩過,今天我帶着你們和由檢一塊去玩玩吧,好不好?”

太后一看,登了朱徽婧一眼:“你這孩子,怎麼一點都不懂事,皇上天天有多少是要忙啊。快過來,安安生生的坐下陪着好好說會話。”

朱有孝坐下來和太后及幾位小公主說了一陣子話,把太后喜得眉開眼笑,趁勢就把要帶着朱由檢和皇后、良妃、純妃、三姐妹出去轉一圈的是跟太后說了一遍,還說駱思恭會在暗中保護,安全沒有問題。太后先是不同意,朱有孝就把自己想讓弟弟妹妹們瞭解一下民間的生活,以便長大了嫁人生活、治理國家的道理說了一遍。太后也是民間女子出身,民間的事物也是非常瞭解的,見朱有孝說的有些道理,也就同意了這件事,樂得朱徽婧抱着朱有孝大呼皇上哥哥真好,朱徽妍則是微笑着點點頭,最小的朱徽媞只是瞪着眼睛看着皇上哥哥。

吃罷中午飯,(現在朱有孝已經讓皇宮改爲一天三頓飯)朱有孝和張皇后及良妃、純妃穿好民間的便服,朱由檢這個小正太則是穿着挺正規的“大明官吏學校”的便裝,這小傢伙正被朱有孝當接班人培養者,在學校接受近乎軍事化的訓練,現在年僅十一歲卻表現的像個大人,嚴肅的繃着小臉,因爲接受了朱有孝非常嚴格的訓練要求,再加上這小傢伙近乎變態的努力,身材和十四五的少年差不多,並且要強壯得多。朱徽妍今年十三歲,穿着樸素,和一般家庭的女兒差不多。九歲朱徽婧則是穿着華麗的衣服,走路一蹦一跳的跑過來,被朱由檢嚴肅的瞪了一眼,嚇得趕緊躲在了姐姐身後,看的朱有孝一樂,心的話這小正太還真嚴肅。最小的妹妹朱徽媞只有四歲,瞪着兩隻大眼睛滴溜溜只轉,就是一句話也不說。

朱有孝一行八人從小門悄悄溜出皇宮,就像普通一家兄妹上街遊玩一樣,朱有孝抱着朱徽媞走在最前面,中間是張皇后居中,兩姐妹靠前,兩妃稍微據後一點,最後是小正太朱由檢,這小傢伙兩眼亂轉,四處觀察,他認爲自己受過軍事訓練,要保護自己的家人。其實呢,現在五十步之外就有駱思恭、宋晉帶着一百多暗探高手在保護着,只是朱由檢不知道。

前門外大街上是人挨人,人擠人,比肩接踵。朱有孝還好一點,見過二十一世紀的繁華場面,對於這個時代的商品還是有一定免疫力的,而這些稍大一點的女孩子就不一樣了,張皇后還能保持作爲皇后的矜持,良妃、純妃就顧不得那麼多了,兩人東張西望,眼睛都不夠使了,朱徽婧更是跑前跑後,看着什麼都新鮮,朱徽妍則是緊盯着朱徽婧,怕是她給跑丟了,而我們的小正太卻是緊盯着周圍的人羣,生怕有刺客。朱有孝這次出來還是有準備的,帶了一兜子的零錢,給后妃和弟妹們準備的,無論是良妃、純妃看中的字畫,還是妹妹們相中的玩偶、糖葫蘆,一一都滿足了他們的要求,就連張皇后相中的一本古書,朱有孝也給她買了下來。二妃還買了一些針頭線腦之類的東西,最小的朱徽媞朱有孝給她買了一個萬花筒,樂得她一手抱着朱有孝的脖子,一手拿着萬花筒直轉。朱由檢是對什麼東西都不感興趣,就是在後面瞪着眼跟着。

第一百七十六章 歸途(一)第九十一章 又是一年第三百三十八章 鑽石戰爭(七)第一百三十三章 雲南(五)第七十一章 大明海軍(三)第三百一十章 歐洲遊記(六)第九十九章 進軍大西北(七)第三百零三章 大順侯國(四)第一章 朱有孝第八十章 鍋駝機(三)第二百四十四章 鐵路(五)第二百五十四章 非洲勢力範圍(五)第二百七十章 西西伯利亞(七)第三百一十九章 鳳陽王國(一)第二百一十二章 荷蘭的七寸第二百零八章 大西洋海戰(二)第九十五章 進軍大西北(三)第一百六十八章 佔地第九十四章 進軍大西北(二)第二百一十八章 撒馬爾罕戰役第二百一十一章 葡萄牙要離開第十三章 收網第一百零四章 在西南的李信(二)第七十九章 鍋駝機(二)第二百六十七章 西西伯利亞(四)第一百六十五章 里約熱內盧第二百六十二章 西非混戰(六)第一百一十三章 圍殲侵高句麗的倭國人(二第一百七十九章 擴張第三百三十八章 鑽石戰爭(七)第三百零五章 歐洲遊記(一)第三百四十五章 酒局第二百五十二章 非洲勢力範圍(三)第二百二十七章 拓展生存空間第二百二十五章 暴亂第二百三十九章 佈局第二百四十一章 鐵路(二)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平洋東岸(三)第一百九十章 勢力範圍第二百六十一章 西非混戰(五)第二百三十二章 新長安的變化第二百零六章 聯軍第二百九十三章 李鴻基冒險記(八)第二百六十五章 西西伯利亞(二)第三百四十八章 重組江浙銀行(二)第一百一十三章 圍殲侵高句麗的倭國人(二第四十八章 河套戰役(二)第一百一十六章 收服徹辰汗第三百章 大順侯國(一)第二百五十八章 西非混戰(二)第二十一章 大明皇家貿易商行第三百零二章 大順侯國(三)第一百一十二章 圍殲侵高句麗的倭國人(第一百八十八章 好望角之戰第六十八章 家宴第七十章 大明海軍(二)第一百一十章 朱由檢歸來第七十六章 澎湖列島之戰(四)第五十一章 山東的新變化(一)第六十三章 收服河套(一)第二百八十章 大餐第三百零三章 大順侯國(四)第二百四十五章 飛速發展的大明第二百一十一章 葡萄牙要離開第二百二十五章 暴亂第六十八章 家宴第三百零六章 歐洲遊記(二)第二百九十三章 李鴻基冒險記(八)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海的誘惑(四)第九十八章 進軍大西北(六)第一百零五章 牛金星闖南洋第一百九十一章 大航海時代第二百九十四章 李鴻基冒險記(九)第三十六章 蒸汽機第一百七十二章 太平洋東岸(二)第二十八章 西南邊陲(一)第二百一十八章 撒馬爾罕戰役第五十六章 藩王會議(二)第二百九十九章 李鴻基探險記(十四)第二百二十六章 雷霆一擊第一百零三章 在西南的李信(一)第六十一章 廷議的變革第六十二章 大明的銀行第二百一十章 瓜分荷蘭東印度公司第三百二十一章 鳳陽王國(三)第四十五章 河套之亂第二百四十九章 英格蘭探險隊第三百一十一章 朱常潤的崛起(一)第三百零九章 歐洲遊記(五)第一百四十五章 根治黃河規劃第二百六十四章 西西伯利亞(一)第二百一十三章 炒股?第二十二章大明朝的鹽稅哪裡去了第三百一十七章 朱常潤的崛起(六)第二十三章 擊發槍、火炮和科技進步第一百七十二章 太平洋東岸(二)第二百六十章 西非混戰(四)第一百四十一章 天工開物(五)第二百二十七章 拓展生存空間第二百二十七章 拓展生存空間
第一百七十六章 歸途(一)第九十一章 又是一年第三百三十八章 鑽石戰爭(七)第一百三十三章 雲南(五)第七十一章 大明海軍(三)第三百一十章 歐洲遊記(六)第九十九章 進軍大西北(七)第三百零三章 大順侯國(四)第一章 朱有孝第八十章 鍋駝機(三)第二百四十四章 鐵路(五)第二百五十四章 非洲勢力範圍(五)第二百七十章 西西伯利亞(七)第三百一十九章 鳳陽王國(一)第二百一十二章 荷蘭的七寸第二百零八章 大西洋海戰(二)第九十五章 進軍大西北(三)第一百六十八章 佔地第九十四章 進軍大西北(二)第二百一十八章 撒馬爾罕戰役第二百一十一章 葡萄牙要離開第十三章 收網第一百零四章 在西南的李信(二)第七十九章 鍋駝機(二)第二百六十七章 西西伯利亞(四)第一百六十五章 里約熱內盧第二百六十二章 西非混戰(六)第一百一十三章 圍殲侵高句麗的倭國人(二第一百七十九章 擴張第三百三十八章 鑽石戰爭(七)第三百零五章 歐洲遊記(一)第三百四十五章 酒局第二百五十二章 非洲勢力範圍(三)第二百二十七章 拓展生存空間第二百二十五章 暴亂第二百三十九章 佈局第二百四十一章 鐵路(二)第一百七十三章 太平洋東岸(三)第一百九十章 勢力範圍第二百六十一章 西非混戰(五)第二百三十二章 新長安的變化第二百零六章 聯軍第二百九十三章 李鴻基冒險記(八)第二百六十五章 西西伯利亞(二)第三百四十八章 重組江浙銀行(二)第一百一十三章 圍殲侵高句麗的倭國人(二第四十八章 河套戰役(二)第一百一十六章 收服徹辰汗第三百章 大順侯國(一)第二百五十八章 西非混戰(二)第二十一章 大明皇家貿易商行第三百零二章 大順侯國(三)第一百一十二章 圍殲侵高句麗的倭國人(第一百八十八章 好望角之戰第六十八章 家宴第七十章 大明海軍(二)第一百一十章 朱由檢歸來第七十六章 澎湖列島之戰(四)第五十一章 山東的新變化(一)第六十三章 收服河套(一)第二百八十章 大餐第三百零三章 大順侯國(四)第二百四十五章 飛速發展的大明第二百一十一章 葡萄牙要離開第二百二十五章 暴亂第六十八章 家宴第三百零六章 歐洲遊記(二)第二百九十三章 李鴻基冒險記(八)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海的誘惑(四)第九十八章 進軍大西北(六)第一百零五章 牛金星闖南洋第一百九十一章 大航海時代第二百九十四章 李鴻基冒險記(九)第三十六章 蒸汽機第一百七十二章 太平洋東岸(二)第二十八章 西南邊陲(一)第二百一十八章 撒馬爾罕戰役第五十六章 藩王會議(二)第二百九十九章 李鴻基探險記(十四)第二百二十六章 雷霆一擊第一百零三章 在西南的李信(一)第六十一章 廷議的變革第六十二章 大明的銀行第二百一十章 瓜分荷蘭東印度公司第三百二十一章 鳳陽王國(三)第四十五章 河套之亂第二百四十九章 英格蘭探險隊第三百一十一章 朱常潤的崛起(一)第三百零九章 歐洲遊記(五)第一百四十五章 根治黃河規劃第二百六十四章 西西伯利亞(一)第二百一十三章 炒股?第二十二章大明朝的鹽稅哪裡去了第三百一十七章 朱常潤的崛起(六)第二十三章 擊發槍、火炮和科技進步第一百七十二章 太平洋東岸(二)第二百六十章 西非混戰(四)第一百四十一章 天工開物(五)第二百二十七章 拓展生存空間第二百二十七章 拓展生存空間